20届中考物理压轴培优练 专题07 含滑轮组的综合问题(解析版)

20届中考物理压轴培优练 专题07 含滑轮组的综合问题(解析版)
20届中考物理压轴培优练 专题07 含滑轮组的综合问题(解析版)

压轴专题07:含滑轮组的综合问题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2018?江岸区校级模拟)逸灵同学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每个滑轮等重,不计绳重、摩擦和液体的阻力。对下列分析计算不正确的是()

A.物体A的质量为50kg,则物体A的重力是500N

B.如图甲所示,她对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150N时,地面对质量为50kg物体A的支持力是100N,则一个动滑轮的重力为50N

C.她利用如图乙所示的滑轮组将物体A在空中匀速提升了2m,则她做的功是1100J

D.她用图乙所示的滑轮组,将密度为1.5×103kg/m3的物体B从某液体中匀速向上拉至空气中,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已知F2与F1之差为50N,在空气中提升B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则液体密度是1×103kg/m3

【答案】C。

【解析】

A、物体A的重力:G=mg=50kg×10N/kg=500N,故A正确;

B、如图甲,由题意可知,逸灵没有把重物A提起来,

对A进行受力分析如下图1,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G=F拉+F支,

滑轮组对A的拉力:F拉=G﹣F支=500N﹣100N=400N,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对滑轮组的拉力等于滑轮组对A的拉力,

由图甲可知,n=3,对甲滑轮组的动滑轮进行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3F=F拉+G动,

所以动滑轮的重力:G动=3F﹣F拉=3×150N﹣400N=50N,故B正确;

C、为了提起物体A,他增加了滑轮个数,组装了如图乙所示的滑轮组,对乙图的动滑轮和A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3:

由图乙可知,n′=4,

此时绳端的拉力F′(G+2G动)(500N+2×50N)=150N,

绳子移动的距离:s=n′h=4×2m=8m,

逸灵做的功:W=F′s=150N×8m=1200J,故C不正确;

D、不计绳重、摩擦,在空气中提升B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代入数据可得:75%,解得G B=300N;

已知B的密度,由ρ可得,B的体积:

V B0.02m3;

在空气中,绳端的拉力:

F2(G B+2G动)(300N+2×50N)=100N,

已知F2﹣F1=50N,则在水中绳端的拉力:F1=F2﹣50N=100N﹣50N=50N,

B物体浸没在水中时,以B物体和2个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4,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4F1+F浮B=G B+2G动,

则B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B=G B+2G动﹣4F1=300N+2×50N﹣4×50N=200N;

由F浮B=ρ液gV可得,液体的密度:

ρ液1×103kg/m3,故D正确。

2.(2018?荆州)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测力计下端挂一个滑轮组,已知每个滑轮重均为50N,滑轮组下端挂有物体B,滑轮组绳的末端通过定滑轮沿水平方向与物体A相连,此时物体A在绳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的示数为550N;在物体B下加挂重为90N的物体C后,同时用水平向左的力F 拉动物体A使其沿水平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B上升的速度大小为5cm/s。若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g取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75N B.F的大小为530N

C.F做功的功率为42W D.B的重力为500N

【答案】B。

【解析】

(1)由图可知,两条绳子向下拉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示=2F拉1+G轮,

即:550N=2F拉1+50N,

则滑轮组绳子末端受到的拉力:

F拉1=250N,

又因为滑轮组绳子末端受到的拉力:

F拉1(G轮+G B),

250N(50N+G B)

解得B的重力:

G B=700N;

由于力的作用相互的,物体A受到的水平拉力:

F1=F拉1=250N,

因为物体A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A物体所受摩擦力:

f=F1=250N;

(2)在物体B下加挂重为90N的物体C后,滑轮组绳子末端受到的拉力:

F拉2(G轮+G C+G B)(50N+90N+700N)=280N,

由于力的作用相互的,物体A受到向右的拉力:

F右=F拉2=280N,

因为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所以物体A受到摩擦力不变,还是250N,

此时物体A受到向左的拉力F、向右的拉力F右、向右的摩擦力f,

因为物体A向左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可得:

F=F右+f=280N+250N=530N,

物体A左移的速度:

v=3v物=3×5cm/s=15cm/s=0.15m/s,

拉力做功功率:

P Fv=530N×0.15m/s=79.5W。

可见,ACD错、B正确。

3.(2016?长沙县校级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70 kg的工人利用滑轮组先后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物体A和物

体B.当提升物体A时,工人在5 s内将质量为100 kg的物体A提升1 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当用同样的速度提升物体B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假设在拉绳子的过程中,工人对绳子的拉力与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在同一直线上,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 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人对物体A做的功是1250J B.动滑轮重300N

C.工人在提升物体B时做功的功率是150W D.匀速提升物体B时工人对地面的压力是200N

【答案】D。

【解析】

A、物体A的重力:G A=m A g=1000kg×10N/kg=1000N;

工人对A做的有用功:W有用=Gh=1000N×1m=1000J,故A错;

B、不计绳重和摩擦,η80%,解得动滑轮的重力G轮=250N,故B错;

C、不计绳重和摩擦,η75%,解得物体B的重力G B=750N,

物体B移动速度等于A速度,v B=v A0.2m/s,

由图知n=2,拉力端的速度v=2v B=2×0.2m/s=0.4m/s,

不计绳重和摩擦,此时的拉力F(G B+G轮)(750N+250N)=500N,

工人在提升物体B时做功的功率:P=Fv=500N×0.4m/s=200W,故C错;

D、匀速提升物体B时工人对地面的压力:F压=G人﹣F=70kg×10N/kg﹣500N=200N,故D正确。4.(2017?江油市模拟)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m=12kg,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A以0.1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忽略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力以及滑轮、弹簧测力计和绳子所受的重力,并且绳子足够长。则下列错误的是()

A.物体A与水平面间摩擦力f的大小12 N B.拉力F的大小24 N

C.物体A运动10s的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12 J D.在1s内拉力的功率是2.4 W

【答案】D。

【解析】

A、因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绳子的拉力等于物体A与水平面间摩擦力f则:f=F示=12N,故A正确;

B、由图方向可知,作用在动滑轮轴上的拉力:F=2f=2×12N=24N,故B正确;

C、由图可知,n=2,所以s s A vt0.1m/s×10s=0.5m,

拉力F所做的功:W=Fs=24N×0.5m=12J,故C正确;

D、拉力F所做功的功率:P=Fv=24N×0.1m/s 1.2W。

5.(2017?达州)如图所示,用2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可以使重15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重8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且保持不变。若不计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的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为10N B.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4m/s

C.在2s内绳子对物体A所做的功为4J D.水平拉力F 的功率为4W

【答案】C。

【解析】

A、图中使用的是动滑轮,拉力F=2F左,

物体A受到向左的拉力:

F左F20N=10N,而f B=F示=3N,

物体A受到向左的拉力等于地面的摩擦力f地加上B的摩擦力f B,即F左=f地+f B,

所以地面受到的摩擦力:

f地=F左﹣f B=10N﹣3N=7N,故A错误;

B、滑轮移动的速度v轮v物0.2m/s=0.1m/s,故B错误;

C、A物体移动的距离为s=vt=0.2m/s×2s=0.4m,对A做功:W=F左s=10N×0.4m=4J,故C正确;

D、拉力做功功率P═Fv轮=20N×0.1m/s=2W,故D错误。

6.(2019?成都)(多选)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每个滑轮的重力为10N,物体A的重力G A=100N,物体B 的重力G B=40N,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1=110N,使A以0.1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撤去拉力F1,在A的右侧加挂一个与它相同的物体,如图乙所示,对B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2,使A以0.2m/s的速度匀速向左运动。绳重及滑轮转轴处的摩擦等次要因素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A受到的摩擦力为110N B.乙图中,F2的大小为45N

C.乙图中,P点处受到的拉力为145N D.乙图中,F2做功的功率为2W

【答案】CD。

【解析】

A、因为B物体重40N,则B拉左侧绳子的力F B=G B=40N,

由图知有两段绳子吊着动滑轮,不计绳重及滑轮转轴处的摩擦等,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2F B=G动+F左(F左为动滑轮下面绳子的拉力),

所以F左=2F B﹣G动=2×40N﹣10N=70N,

由图甲可知,当A以0.1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时,受向右的拉力F1、向左的摩擦力f、向左的拉力F左,这三个力平衡;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A受到的摩擦力:f=F1﹣F左=110N﹣70N=40N,故A错误;

B、乙图中,撤去拉力F1,在A的右侧加挂一个与它相同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匀速左运动,此时压力变为原来的2倍,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变为原来的2倍,即f′=2f=2×40N=80N,

把A和它右侧的物体看做一个整体,该整体受到向左的拉力F左′、向右的摩擦力f′,因二者向左做匀速运动,所以绳子对整体向左的拉力F左′=f′=80N,

已知动滑轮的重力为10N,且n=2,不计绳重及滑轮转轴处的摩擦等,

所以滑轮组中每段绳子的拉力为:F(G动+F左′)(10N+80N)=45N,

以B为研究对象,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2+G B=F,

所以F2=F﹣G B=45N﹣40N=5N,故B错误;

C、乙图中,P点处受到的拉力为定滑轮的重力和三段绳子向下的拉力,

则P点处受到的拉力为:F′=3F+G定=3×45N+10N=145N,故C正确;

D、乙图中,A以0.2m/s的速度匀速向左运动,因为有两段绳子吊着物体,

所以拉力F2的运动速度为:v绳=2v A=2×0.2m/s=0.4m/s,

则F2做功的功率为:P=F2v绳=5N×0.4m/s=2W,故D正确。

三.填空题(共2小题)

7.(2019?长沙模拟)某校课外科技小组的同学为测量暴雨过后浑浊江水的密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套装置:A是弹簧测力计,B是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浮子,C是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200cm2,高为60cm。D是一固定在容器底部的定滑轮。弹簧测力计和正方体浮子之间用一轻质无伸缩的细线通过滑轮相连接(不考虑滑轮的摩擦和滑轮的体积,取g=10N/kg),B浸没在清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水的高度为20cm,则B的重力为5N﹣;若将容器中的清水用同体积的浑水替换,容器C对桌面的压强增加了100Pa,则浑水的密度相比清水的密度增大(选填“增大”或“减小”)了100kg/m3。

【答案】5N;增大;100。

【解析】

(1)浮子B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V B=1×103kg/m3×10N/kg×(0.1m)3=10N,

根据图示可知,浮子B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加上重力等于竖直向上的浮力,即:F1+G B=F浮1,

浮子B的重力:

G B=F浮1﹣F1=10N﹣5N=5N;

(2)B的体积V B=(0.1m)3=1×10﹣3m3=1000cm3,

水的体积V=Sh﹣V B=200cm2×20cm﹣1000cm3=3000cm3=3×10﹣3m3,

定滑轮质量不计,图中装清水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浮1﹣G B,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压1=G容+G水+G B﹣F1=G容+ρ水Vg+G B﹣(F浮1﹣G B)=G容+ρ水Vg+2G B﹣F浮1,﹣﹣﹣﹣﹣﹣﹣①

将容器中的清水换为同体积的浑水,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压2=G容+G浑水+G B﹣F2=G容+ρ浑水Vg+G B﹣(F浮2﹣G B)=G容+ρ浑水Vg+2G B﹣F浮2,﹣﹣﹣﹣﹣﹣﹣﹣②因为浑水的密度大于清水的密度,且容器中液体的体积大于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

所以由①②可知F压2大于F压1,

则压力变化量:

△F压=F压2﹣F压1

=G容+ρ浑水Vg+2G B﹣F浮2﹣(G容+ρ水Vg+2G B﹣F浮1)

=ρ浑水Vg﹣ρ水Vg+F浮1﹣F浮2

=(ρ浑水﹣ρ水)Vg﹣(ρ浑水﹣ρ水)V B g,

=(ρ浑水﹣ρ水)(V﹣V B)g,

由p可得压力变化量:

△F压=△pS=100Pa×200×10﹣4m2=2N,

可得:(ρ浑水﹣ρ水)(V﹣V B)g=2N,

即(ρ浑水﹣1×103kg/m3)(3×10﹣3m3﹣1×10﹣3m3)×10N/kg=2N,

解得:

ρ浑水=1.1×103kg/m3,

ρ浑水﹣ρ清水=1.1×103kg/m3﹣1.0×103kg/m3=100kg/m3。

8.(2018?长沙模拟)如图所示是利用起重机打捞水中物体的示意图。起重机的吊臂前端由滑轮组组成,动滑轮总重为300kg,绳重和摩擦不计。现在用此起重机从水中把质量为2×103kg,体积为0.8m3的物体G向上提,当物体在水中均匀上升时,滑轮组上钢丝绳拉力F的功率为3kW.则物体完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8000N,物体未露出水面前上升的速度为0.2m/s,物体离开水面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7.0%。(g=10N/kg,ρ水=1.0×103kg/m3)

【答案】8000;0.2;87.0%。

【解析】

(1)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ρ水gV=1.0×103kg/m3×10N/kg×0.8m3=8000N;

(2)拉物体的绳子所受的拉力:

F拉=G﹣F浮=mg﹣F浮=2×103kg×10N/kg﹣8000N=1.2×104N,

由图可知,n=3,

绳重及摩擦不计时,钢丝绳拉力F的大小:

F(F拉+G动)(F拉+m动g)(1.2×104N+300kg×10N/kg)=5000N;

由P Fv得拉力F端移动速度:

v0.6m/s,

物体上升速度:

v物v0.6m/s=0.2m/s;

(3)物体离开水面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00%≈87.0%。

四.计算题(共13小题)

9.(2019?广安)如图所示,图甲是使用滑轮组从水中打捞一正方体物体的简化示意图,在打捞过程中物体始终以0.1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物体未露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图乙是打捞过程中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不计绳重,忽略摩擦和水的阻力,g取10Nkg)求:

(1)物体的边长;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物体的重力。

【答案】(1)正方形边长L=1m;(2)F浮=104N;(3)G=105N。

【解析】(1)由图象可知正方体的边长:

L=vt=0.1m/s×(110s﹣100s)=1m;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F浮=ρ水gV排=ρ水gV=1.0×103kg/m3×10N/m×(1m)3=104N;

(3)物体在水中匀速上升时,有:

η100%100%100%

代入数据得:75%,

解得:G=105N

10.(2019?齐齐哈尔)图甲是某起重船的示意图,A处为卷扬机,吊臂前端滑轮组如图乙所示。在一次吊装施工中,当起重船从运输船上吊起重物时,起重船浸入海水中的体积增加了18m3,重物在空中匀速竖直上升了3m,所用时间为30s。已知动滑轮总重为2×104N,不计钢丝绳重及摩擦。(ρ海水=1.0×103kg/m3)

(1)求该重物的重力是多少?

(2)求钢丝绳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求该重物在空中匀速上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1)该重物的重力是1.8×105N;

(2)钢丝绳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2×104W;

(3)该重物在空中匀速上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解析】

(1)起重船增大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18 m3=1.8×105N,

因为起重船始终漂浮,

所以该重物的重力:

G=△F浮=1.8×105N;

(2)由图知,n=4,不计钢丝绳重及摩擦,钢丝绳的拉力:

F(G+G动)(1.8×105N+2×104N)=5×104N;

拉力端移动距离s=4h=4×3m=12m,

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5×104N×12m=6×105J,

拉力做功的功率:

P2×104W;

(3)拉力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1.8×105N×3m=5.4×105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90%。

11.(2019?濠江区一模)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M,已知被提升的物体M重为760N,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将物体M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升到5m的高度。拉力做的功W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滑轮与轴的摩擦。

求:(1)滑轮组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W有;

(2)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η;

(3)动滑轮的重力G动。

【答案】(1)滑轮组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是3800J;

(2)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是95%;

(3)动滑轮的重力是40N。

【解析】

(1)滑轮组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

W有=Gh=760N×5m=3800J;

(2)货物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升到5m的高度,

由v可知,运动的时间:t10s,

由图乙可知,此时10s拉力做的总功是4000J,

所以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

η100%=95%;

(3)由图甲知通过动滑轮绳子段数n=2,

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2×5m=10m,

由W总=Fs可得拉力:

F400N,

不计绳的重、摩擦力,由F(G+G动)可得动滑轮的重力:

G动=2F﹣G=2×400N﹣760N=40N。

12.(2019?梧州二模)如图是现代家庭使用的升降衣架的结构示意图,它可以很方便晾起洗好的衣服,其实就是通过一些简单机械的组合来实现此功能的。已知晾衣架上所挂衣服质量为4kg,动滑轮、杆和晾衣架总质量为1kg。小燕用力F拉动绳子自由端,在5s时间内使衣服匀速上移0.5m。(g取10N/kg,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

(2)拉力的功率P

(3)整个过程中机械效率。

【答案】(1)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为12.5N;

(2)拉力的功率为5W;

(3)整个过程中机械效率80%。

【解析】

(1)由图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4,所承受的总重力:

G总=m总g=(4kg+1kg)×10N/kg=50N,

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 G总50N=12.5N;

(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4h=4×0.5m=2m,

拉力做功:W总=Fs=12.5N×2m=25J,

拉力做功功率:P5W;

(3)有用功:W有用=G衣h=m衣gh=4kg×10N/kg×0.5m=20J,

整个过程中机械效率:η100%=80%。

13.(2019?达州)如图所示,工人准备用一根最多能承受400N力的绳子(若超过绳子将断裂)绕成的滑轮组先后打捞水中材料相同、体积不同的实心物体A和B.完全露出水面的物体A被此装置匀速提起时绳子达到最大拉力。已知动滑轮的质量为20kg(绳的质量、绳与滑轮的摩擦、滑轮与轴的摩擦以及水的阻力均不计,连接动滑轮与物体间的钢绳

不会断裂,g=10N/kg)。求:

(1)物体A完全露出水面后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物体A的重力和工人拉力的功率分别是多少。(2)在物体A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物体A的密度是多少。

(3)若用该滑轮组打捞体积为50dm3的物体B时,物体B最多露出多少体积时绳子将断裂。

【答案】(1)物体A的重力是1000N,工人拉力的功率是600W。(2)物体A的密度是2.5×103kg/m3。

(3)物体B最多露出25dm3时绳子将断裂。

【解析】(1)G动=m动g=20kg×10Nkg=200N

物体有三段绳子承担,n=3

F(G A+G动)

400N(G A+200N)

G A=1000N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nv'=3×=0.5m/s=1.5m/s

P=Fv=400N×1.5m/s=600W。

(2)物体A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滑轮组提起的力:

F'=G A﹣F浮=1000N﹣ρ水gV A

η

75%

解得,V A=4×10﹣2m3

G A=ρA gV A

1000N=ρA×10N/kg×4×10﹣2m3

ρA=2.5×103kg/m3

(3)G B=ρB gV B=2.5×103kg/m3×10N/kg×50×10﹣3m3=1250N

F(G B﹣F'浮+G动)

400N(1250N﹣F'浮+200N)

F'浮=250N

V排 2.5×10﹣2m3=25dm3

V露=V B﹣V排=50dm3﹣25dm3=25dm3

14.(2019?农安县模拟)小峰利用滑轮组将一个正方体金属块A从某溶液池内匀速提出液面,当金属块A 浸没在液面下,上表面距液面的距离为h时开始计时,如图甲,计时后调整滑轮组绳端竖直向上拉力F的大小使金属块A始终以大小不变的速度匀速上升,提升过程中拉力F与金属块A向上运动时间关系如图乙。已知金属块A被提出液面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h=0.25m,(假设溶液池足够大,金属块被提出液面前后液面高度不变,不计绳重及摩擦,)。求:

(1)金属块A的重力;

(2)动滑轮的总重;

(3)正方体A的体积;

(4)溶液的密度。

【答案】(1)金属块A的重力为48N;

(2)动滑轮的总重为12N;

(3)正方体A的体积为0.001m3;

(4)溶液的密度为1.2×103kg/m3。

【解析】

(1)金属块A在水中时受到浮力作用,提出液面后不再受到浮力,所以滑轮组对它的拉力会变大,

读图象可知,金属块离开水面后,作用在绳子自由端上的拉力F=15N,

由图甲知,该滑轮组由四段绳子通过动滑轮,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由此可得,金属块A的重力:

G=4ηF=4×0.8×15N=48N;

(2)不计绳重及摩擦,提出液面后作用在绳子自由端上的拉力:

F(G动+G),

所以动滑轮的重力:

G动=4F﹣G=4×15N﹣48N=12N;

(3)金属块A的上表面离液面0.25m至金属块A上表面与液面相平,金属块上升的距离h=0.25m,

由图象知,此过程中金属块上升的时间t=5s,

金属块A上升的速度:v0.05m/s,

从金属块A的上表面与液面相平上升至金属块A下表面刚离开液面,此过程金属块上升高度等于金属块A 的高,由图象知,此段时间t′=2s,

所以金属块A的高:h′=v t′=0.05m/s×2s=0.1m,

金属块A是正方体,所以金属块A的体积:V=(0.1m)3=0.001m3;

(4)金属块A浸没时,金属块A在液体中受到三个力作用:向下的重力G、向上的浮力F浮、向上的拉力F拉

且F拉+F浮=G,

所以绳子对金属块A的拉力:F拉=G﹣F浮,

由图象可知,金属块A浸没时,作用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12N,

F′(G动+G﹣F浮),

金属块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G动+G﹣4F′=12N+48N﹣4×12N=12N,

由F浮=ρ液V排g=ρ液Vg可得,溶液的密度:

ρ液 1.2×103kg/m3。

15.(2019?威海一模)如图所示,小明用500N竖直向下的拉力F能匀速提起一箱重1200N的货物,已知货物的底面积是300cm2,小明的体重为60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动滑轮的重力;

(3)若小明改用最大拉力(绳子没有断裂)提两箱相同的货物,结果没有把货物提起来,此时货物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两箱货物竖直叠放,与地面接触面积仍为300cm2)

【答案】(1)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2)动滑轮的重力为300N;(3)对地面的压强是3×104Pa。【解析】

(1)再由图可知,n=3,

则此起重机的机械效率为:η100%=80%;

(2)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F(G物+G动)得

G动=3F﹣G物=3×500N﹣1200=300N;

(3)两箱相同的货物的重力:G总=2×1200N=2400N,

此时拉力F′=3G人=3×600N=1800N,

货物对地面压力:F=G总﹣F′+G动=2400N﹣1800N+300N=900N,

对地面的压强是:p3×104Pa;

16.(2018秋?太仓市期中)工人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利用箱子运送建材上楼,已知箱子重为350N,每次运送量不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建材重量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滑轮和钢绳的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g取10N/kg。

(1)若某次运送建材的质量为40kg,求此时的拉力是多少?

(2)若工人在1min内将建材匀速竖直向上提升了12m,作用在钢绳上的拉力为200N,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3)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时,运送建材的重力是多大?

【答案】(1)某次运送建材的质量为40kg,此时的拉力是400N;

(2)拉力的功率为80W;

(3)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时,运动建材的重力是1600N。

【解析】

(1)建材的重力:G1=m1g=40kg×10N/kg=400N;

由甲图可知,n=2,由乙图象可知,当重物G1=400N时,η1=50%,

由η

可得:

拉力F1400N;

(2)由图可知,n=2,则1mi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2×12m=24m,

拉力做的功:W=Fs=200N×24m=4800J,

中考物理培优专题训练三

中学中考物理培优专题训练 一、例题 例1.下文是摘自某刊物的文章,请仔细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光污染,来自靓丽的玻璃幕墙》 最近张小姐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的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幕墙就像平面镜一样,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请请楚楚,玻璃幕墙的反光也使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反射光线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观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 ⑴从文中找出一个光学方面的物理知识填入横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文中有一处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请在错误句子下面画上横线; ⑶从上文找出一个玻璃幕墙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或危害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如何预防光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与解答]: ⑴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 ⑵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划线部分是错误的,因为凹透镜对光束是发散的,不可能会聚,作者将凹透镜和凸面镜混淆,显然为一误。 ⑶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暴露居民的生活隐私,聚光甚至要引起火灾。 ⑷要限制开发商在居民区造商务大楼。对玻璃墙的设计、制作及使用范围要有统一的技术标准,防止光污染进入居民家或公共设施内。 例2.夏天,我们使用的吊扇配有一个调速器,当我们将吊扇的速度调慢时,过一会儿,调速器摸上去有点热。当我们将吊扇的速度调到最慢时,调速器摸上去温度最高。而当吊扇转速最快时,调速器几乎不发热。你是否发现这个问题,请试一下,并解释这个现象。 [分析与解答]:吊扇的调速器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变阻器,它与吊扇串联连接,通过的电流相等。当它的 电阻变大时,吊扇的转速变慢,根据公式P =I 2 R 调速器的电阻也将消耗电功率,而这部分电能将转化为内能,所以调速器发热,当吊扇转速最小,调速器的电阻最大,消耗电功率最大,所以调速器温度也最高,反之亦然。 例3.家庭使用的可调的台灯是有一个小灯、一个滑动变阻器和开关连接成的,若小灯上标有“220伏,0.44安”,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是0-1000欧,请你分析图1 所示两个电路的台灯在使用时的优点和缺点。 [分析与解答]:由题意得R 灯=U 灯/I 灯=220伏/0.44安=500欧,如图a 所示,在变阻器电阻为零时,小灯两端电压为220伏。此时小 灯最大电流I 1=U/R 灯=220伏/500欧=0.44安小灯发光最亮;当变阻器电阻最大时,小灯 电流最小I 1’=U/R 总=U/(R 灯+R 滑)=220 伏/(500欧+1000欧)=0.15安小灯不会熄灭,灯的亮度调节范围较小。 对于图b 所示电路,当滑片位于最右端时,电路为并联电路,小灯两端为电源电压。此时小灯电流最大I 2=U/R 灯=220伏/500欧=0.44安小灯发光最亮;当滑片位于最左端,小灯短路,此时灯两端电压为零,则I 2’=0,小灯完全熄灭,灯的亮度调节范围较大。 在小灯同样亮度下,图a 所示电源输出电流小于图b 电路。如:(1)在小灯最亮时,图a 电源输出电流I 1=U/R 灯=220伏/500欧=0.44安,图b 电源输出电流I 2=I 灯+I 滑 =U/R 灯+U/R 滑=220伏/500欧+220伏/1000欧=0.44安+0.22安=0.66 安。⑵在通过小灯电流为零时,图a 中电源输出电流I 1’=0图b 中电源输出电流I 2’=U/R 滑=220伏/1000欧=0.22安,因此图b 电路较消耗电 能,不经济。 例3.饮水机的电路如图2 所示,水沸腾前红灯亮、绿灯灭,加热管正常 1 温控开关2 加 热 管 图2 (a ) 图1 (b)

备战中考物理二轮 滑轮组的省力问题 专项培优

一、初中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 1.建筑工地上需要将6块相同的砖从地面运送到楼顶,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三次运送,第一次运1块,第二次运2块,第三次运3块。每次运送时,砖都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相同高度,绳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计。这三次拉力依次为F 1、F 2、F 3,拉力做的功为W 1、W 2、W 3,有用功率为P 1、P 2、P 3,机械效率为η1、η2、η3,则( ) A .F 1+F 2=F 3 B .W 1+W 2=W 3 C .η1+η2=η3 D .P 1+P 2=P 3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为2股;绳重,摩擦不计时,用F=1 (+)n G G 动 分析F 1,F 2,F 3之间关系;再依== +W Gh G W G h G G η=有总 总动 。通过计算特殊值,判断等式是否成立。 【详解】 A .由题意得 F 1=11 (+)=+2 G G G G n 动动(); F 2= 11 (2+)=+2 G G G G n 动动(2); F 1+F 2= 111 (+)++(3+2222 G G G G G G 动动动(2)=) F3=11 (3+)=+2 G G G G n 动动(3) 因为 11 (3+2)>(3+22 G G G G 动动) 所以 123(+)>F F F 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物体升高均为h ; W 1+W 2=F 1h +F 2h =(F 1+F 2)h W 3=F 3h ;

因为(F 1+F 2)>F 3 所以 123(+)>W W W 故B 不合符题意; C . 依= = +W Gh G W G h G G η=有总 总动 ,说明滑轮组一定时,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大,即123<<ηηη ,故C 不合符题意; D .由W 有=Gh ,P = Gh t 可知 1223++Gh Gh Gh P P t t t = = ; 33Gh P t = 所以P 1+P 2=P 3,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睛】 一个不加条件成立等式,可以用某种情况时不成立来判断它不成立。 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120N 的物体匀速提升2m ,拉力为50N ,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动滑轮重为_____N ,额外功为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 【答案】30 60 80%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知,n =3,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拉力 F = 1 3 (G +G 动) 则动滑轮的重力 G 动=3F ﹣G =3×50N ﹣120N =30N [2]拉力做的有用功 W 有用=Gh =120N×2m =240J

2016年中考物理物理常识专题训练试题

2016年中考物理物理常识专题训练试题 物理常识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5?无锡二模)下列 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家用白炽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5A B.黑板的长度约为12m C.优秀短跑运动员 的速度可达10m/s D.我们的书包重可达1000N 2.(2015?福州模拟)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A. B. C. D. 3.(2015?大庆)下列选项中,有关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正确的是() A.首先发现电流的磁感效应的科学家是法拉第 B.首先发现电磁感效应现象的科学家是奥斯特 C.首先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科学家是牛顿 D. 首先测定了热和机械功之间当量关系的科学家是焦耳 4.(2015? 泰州二模)物理学史上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A.伽利略 B.牛顿 C.托里拆利 D.阿基米德 5.(2015?徐州模拟)在如图小魔术中:将一张扑克牌弯折可以将其上面的火柴悬空,关于此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扑克牌和火柴可能都具有磁性 C.火柴不受重力 D.扑克牌和 火柴之间有力的作用 6.(2015?苏州模拟)下列关于物理学家和 他对物理学所作的贡献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奥斯特一通电导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 B.牛顿一惯性定律 C.阿基米德一 测出大气压的值 D.法拉第一电磁感应现象 7.(2015?常熟市 模拟)以下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w w w .x k b 1.c o m 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C.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 D.汤姆生建立了原子的核 式结构模型 8.(2015?安岳县模拟)下列有关能源和信息的说法 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电磁波频率越高波长越长 B. 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的能量来发电的 C.光纤通信利用电信号传 递信息 D.核能和化石能源均属于可再生能源 9.(2015?上城 区二模)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下列这些实验,你认为宇航员可以在天宫一号中完成的是() A.利用天平称量出物体的质量 B.利用植物幼苗进行向光性实验 C.利用滚摆演示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D.完成粗盐提纯的实验

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 1.小明观察了市场上的测重仪后,设计了如下面选项所示的四个电路(R是定值电阻,R1是滑动变阻器),其中可以测量人体重的电路是 A.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当压力增大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分压作用可知,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A选项符合题意; B.电流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将滑动变阻器短路,并且电流表示数不随人体重的改变而改变,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因为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而电源电压不变,所以无论压力增大还是减小,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不管变阻器阻值变大还是变小,电压表都相当于测电源电压,示数不变,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2.如图所示,体积之比为1∶2的甲、乙两个实心物块,分别挂在杠杆两端,此时杠杆恰好水平平衡,则甲、乙两个物块的密度之比为() A.1∶1 B.1∶2 C.4∶3 D.2∶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知道,甲物体挂在左边第3格处,乙物体挂在右边第2格处,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此时12G l G l =甲乙即 32m g m g ?=?甲乙 所以 2 3 m m 甲乙=,又因为V 甲/V 乙=1/2,甲、乙两个物块的密度之比是 241332m V m V ρρ===甲甲甲乙 乙乙 故C 正确。 故选C 。 3.以下是陈老师测定酒精密度的部分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为m ; ②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m 1; ③将水倒出,在矿泉水瓶中装满酒精,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 2; ④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中酒精的体积为V ; ⑤计算酒精的密度; 这些步骤中可以省去的是( ) A .①或③ B .①或②或④ C .①或③或④ D .前三个答案都错了 【答案】B 【解析】 【分析】 测定酒精密度的实验依据的原理是m V ρ= ,因此关键看所提供的步骤能否顺利测出酒精的质量与体积,只要能达这一实验目的就是可取的.分析时注意有些步骤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达成同一目的,这样的步骤可以有所取舍。 【详解】 仔细分析所提供的实验步骤可以看出,通过步骤①③可得出酒精的质量为m 2-m ,再利用④可得出酒精的体积V ,最后代入密度公式可得m V ρ= ,因此,步骤②可以省去;从另一角度分析,利用步骤①②可得出水的质量,已知水的密度可得出水的体积,水的体积就是瓶子的容积,也就是步骤③中所装的酒精的体积,再根据步骤①③可得出酒精的质量为m 2-m ,最后代入密度公式可得21m m m m ρρ-= -水,因此步骤④可以省去;再换个角度分析,② 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m 1;则可以列出等式

中考物理 滑轮组压轴题

2013中考物理滑轮组压轴题及答案 【例题1】 如图所示,杠杆OA可绕支点O转动,B处挂一重物G,A 处用一竖直力 F.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 时,为了使杠杆平衡,则( ) A. F大小不变,但F<G B. F大小不变,但F>G C. F逐渐减小,但F>G D. F逐渐增大,但F<G 【解析】 过A、B分别作墙的垂线交墙于F、E ∴AF∥BE ∴三角形AFO∽三角形BEO(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 逐渐增大时,始终一样) ∴AF/BE=AO/BO ∵AO/BO是不变的∴AF/BE也不变 又∵G不变,∴F也不变 ∵AF始终大于BE,∴F<G 【例题2】 挂在竖直墙壁上的石英钟,它的秒针在走动时会受到转轴处的摩擦阻力和重 力的作用。当石英钟内电池的电能将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表 盘上的: A.“3”的位置; B.“6”的位置; C.“9”的位置; D.“12"的位置。 【解析】 秒针在转动的过程中大致可看作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电池的电能转化的动力、转轴的摩擦阻力、重力。当电池的电量即将耗尽时,动力逐渐减小,首先数值减小到与重力和摩擦阻力的和相等。当秒针在“9”的位置时,秒针受到动力方向竖直向上,受到的重力与摩擦阻力方向竖直向下,此时重力与摩擦阻力的和等于动力的大小,秒针受平衡力,会在原地静止。答案:C。 点拨:当秒针匀速转动动微小距离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但每时每刻的平衡力的构成都在发生变化。当秒针在“3"的位置时,受到的重力和动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而转轴摩擦阻力竖直向上,此时重力与动力的和等于摩擦阻力的大小。当秒针在“12”和“6”的位置时,秒针受到重力与转轴的支持力(或拉力)作用效果抵消,动力只跟转轴的摩擦阻力构成一对平衡力。所以,当平衡力形成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运动情况的改变而不断变化。 【反思】

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选择题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选择题专项练习题 练习1: 1.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 ..的是( ) 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抽出空气时,听到玻璃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用相同的力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的折射造成的是( ) A.日食美景 B.海市蜃楼 C.耀眼幕墙 D.林间光柱 3.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cm 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C.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4.过去常用的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右图表示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炎热的夏天打开冰箱门可以看到“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B.氟利昂在冷凝器内汽化、吸热,把冰箱内的热放出 C.氟利昂在冷冻室内液化、放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 D.从冰箱内拿出的冰冻饮料会“冒汗”,这是熔化现象 5.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就会紧紧地套在锤柄上 B做惯性实验时同体积的铁球比同体积的塑料球好 C用刷子刷冰面可减小摩擦从而增大冰壶的惯性 D安全带可同时防止紧急刹车而对人体的伤害 6.POS刷卡机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POS机的刷卡位置有一个绕有线圈的小铁环制成的检测头(如图所示).在使用时,将带有磁条的信用卡在POS机指定位置刷一下,检测头的线圈中就会产生变化的电流,POS机便可读出磁条上的信息.以下装置与POS刷卡机读出信息原理不同的是( ) A.手摇式发电机B.动圈式话筒C.电动机D.手压式手电筒 7.关于信息的传递与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 B.“北斗”导航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 C.目前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发电 D.太阳能的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所以人类不再有能源危机 8.下图为某公司制造的一款小型潜水艇。这款潜艇净重4吨,能抵达2000米的深海处,在水下可持续航行80小时。潜艇由一个电池组提供动力源,采用的声呐技术能够避免碰撞,还采用了数字远距离通讯系统。根据材料下列分析中不合理 ...的是( ) A.潜艇承受的最大压强约为2×107Pa B.潜艇受到的浮力不小于4×104 N C.潜艇通过改变浮力的大小实现浮沉 D.潜艇在水上航行时利用电磁波和外界通讯 9.如图所示滑轮组,不计绳重和滑轮摩擦.用力F水平向右拉动绳端,使重物A以0.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F的功率为10W,物体A重150N,则() A.拉力F的大小为40N B.拉力F做的功为6J C.物体A受到摩擦阻力大小为100N D.绳端的移动速度为0.3m/s 10.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下列关于本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9最新】九年级物理 培优系列练习题17(无答案)

图甲 【2019最新】九年级物理 培优系列练习题17(无答案) 1.如图甲所示的螺丝被称为“膨胀螺丝”,用它可以将一些物体固定在墙壁或天花板上。安装时先在实心墙体上用电钻根据膨胀管的型号选用合适的钻头在墙壁上钻孔,然后将膨胀螺丝 放入钻好的孔内,用扳手紧固螺丝,螺丝将膨胀管胀大,从而膨胀螺丝就紧紧的 固定在墙体内。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你的了解,回答下列问题: ①膨胀螺丝紧紧的固定在墙体内是依靠膨胀管与孔之间的力,这里是用 的方法来达到紧固的目的; ②在紧固螺丝的过程中,用扳手紧固螺丝用到了的知识,为了省力,手应该在(选填“远离”、“靠近”)螺丝的地方施加力的作用; ③小明的爸爸在安装如图10乙所示的空调支架时,发现只有一个膨胀螺丝,另有几根水泥钢钉,为了保证较好的固定效果,在不购买膨胀螺丝的情况下,小明的爸爸应怎么办呢?于是小明的爸爸就想考考小明,应在(选填“A ”、“B ”、“C ”)处用膨胀螺丝固定,另两处用水泥钢钉固定。理由是。 2.普通洗衣机的脱水桶都安装了安全制动系统,如图是脱水制动示意图,当用力F 打开脱水桶 盖时,制动钢丝产生的力使刹车带抱紧刹车盘,阻碍脱水桶运转,起到了制动作用,同时,弹簧________(填“伸长”或“缩短”).此系统用到了两个杠杆,请你判断杠杆MN 是___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弹簧的拉力为动力) 3.实验室要测量一只阻值约为数百欧的电阻Rx ,能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两节、学生用电压表(量程为0~3V 、0~15V)、学生用电流表(量程为0~0.6A 、0~3A)、滑动变阻器R(1000Ω 2A)和电阻箱R 0(0~9999Ω 5A)各一只、开关和导线若干。 各组同学都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下面是其中三组同学的设计方案(电路图) 甲组: 乙组: 丙组: (1)你认为三种设计方案不可行的是哪一种?_______,其缺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可行的方案中,你认为________组的设计方案可以让测量结果更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有一组同学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们经过实验,获得了下述数据: 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你认为他们的实验过程存在什么问题?应如何改进? 问题:; 改进:。 重新设计表格: A B C 图乙

初三物理培优专题训练

【V-S 图像】 1.(2017年朝阳一模)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拉着甲、乙两物体竖直向上运动,两次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甲的重力大于乙的重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多选) A .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B .弹簧测力计对甲的拉力大于弹簧测力计对乙的拉力 C .甲物体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 .甲的机械能一定大于乙的机械能 2.(2017年东城一模)一辆新能源电动汽车在水平公路上沿直线行驶,假设所受到的阻力不变,其?-t 图象如图6所示。其中0~1s 内和3~4s 内的图象为直线,1~3s 内的图象为曲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单选) A .0~1s 内电动汽车做匀速运动 B .1~3s 内电动汽车做减速运动 C .3~4s 内电动汽车处于静止状态 D .3~4s 内电动汽车的牵引力一定最小 3.(2018年石景山二模)一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其运动的路程(s )与时间(t )关系如图12所 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5s 时的速度小于2s 时的速度 B .前3s 拉力对物体做的功大于后3s 做的功 C .前3s 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小于后3s 做功的功率 D .前3s 物体所受的拉力大于后3s 物体所受的拉力 图12

【机械能转化】 1.(2017年东城一模考)两年一届的世界蹦床锦标赛于2015年12月1日在 丹麦欧登塞落幕,中国队以8金3银2铜领跑奖牌榜。关于运动员从图8所示的最高点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多选) A.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B.接触到蹦床时开始减速 C.所受重力等于弹力时动能最大 D.在最低点时速度为零、受力平衡(提示,画受力分析图) 2.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处于a位置,当一重球放在弹簧上端静止时,弹簧上端被压缩到b位置.现将重球(视为质点)从高 于a位置的c位置沿弹簧中轴线自由下落,弹簧被重球压缩到最低位置d.以下关于重球运动过程的正确说法应是 ( ).(多选) A.重球下落压缩弹簧由a至d的过程中,重球作减速运动 B.重球下落至b处获得最大速度 C.由a至d过程中重球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小球由c下落至d处时重力势能减少量 D.重球在b位置处具有的动能等于小球由c下落到b处减少的重力势能 图8

(完整)初中物理滑轮及滑轮组练习题

初中物理滑轮及滑轮组练习题 一、选择、填空 1.如图所示,通过定滑轮匀速提起重物G时,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F1、F1、F1,则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A、F1最大B、F2最大C、F3最大D、一样大 2.下图中,甲物体重6N,乙物体重10N,弹簧测力计及摩擦均不计,则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N,物体乙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___N。 3.如图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的相同重物,在A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__________,F1=_________,F1=_________,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和摩擦。 6.如图所示,滑轮A是__________滑轮,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滑轮B是__________滑轮,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整 个装置叫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 _____ _____,若G=2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__________N时可使重物G匀速上升。 7.如图所示,绳子与滑轮重不计,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果m1=5kg,那么m2应 等于__________ kg。 8、如图所示,用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 的拉力分别是F1、F2、F3,比较它们的大小应是()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2<F1<F3 9、工人们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他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11、用图5所示的四种机械提起同一重物,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12、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下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不记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 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F F2 F3 A B G M1 M2 F1 F2 F 3

2018年武汉市中考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

2018年武汉市中考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只选择一项符合题意的答案字母序号,每小题3分,共计36分) 9.扩散现象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实解中能说明扩散现象对人们有用的是( ) A.利用盐水腌制咸鸭蛋 B.人造木板粘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在空气中 C.有人吸烟后房屋中的其他人也能闻到烟味 D.将两个底面干净的铅柱压紧后能够吊起重物 10.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瓶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 下去,硝化棉会燃烧起来。关于该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活塞压缩气体做功,筒内气体内能增大 B.圧缩过程中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C.筒内气体的内能增加主要是因为活塞与筒壁的摩擦造成的 D.硝化棉燃烧是因为筒内气体温度降低,达到硝化棉的燃点 11.下图是四冲程内燃机某个冲程的示意图。根出图中活塞和曲轴的位置、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闭情况, 可以判断该冲程是(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12.下列有关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可能会减少 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热量 D.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可从内能小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大的物体 13.金属锡的原子核带有50个大小与电子电荷相等的正电荷,关于金属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锡不能带电 B.由于锡原子内既有正电荷,又有负电荷,所以金属锡对外总是显电性 C.锡原子核外的电子总共带8×10-18的电荷 D.金属锡导电靠的是原 子核内的正电荷 14.下列电路图中,与实物电路对应的是( )

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L1和L2正常发光。 若将手中的两个导线夹接在灯 泡L1两端,则出现的现象及其描述正确的是( ) A.L1被短接,只有L2发光 B.电源被短路,两灯泡都不发光 C.电压表能测量出L2两端的电压U2 D.L1和L 2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3V 16.如图所示,a、b是粗细不同的铜导线,c是两根连接起来的导线,把它们接入家庭电路中使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连接大功率的用电器通常用a导线 B.长度相同时,a、b 两根导线的电阻相等 C.c导线中导线连接处比别处更容易发热 D.c导线中导线连接处电流大于别处电流 17.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L1和L2正常发 光,两个电表都有示数。但过了一会儿后,两个电表的示数都变为 零,这时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 ) A、电压表断路 B.电流表断路 C.灯泡L1断路 D.灯泡L2断路 18.下图是小明家里用的电能表,电能表的部分参数及上月末的示数如图所示。表盘上1600imp/(kW·h)表示电能表所在电路每消耗1kW·h的电能,指示灯闪烁1600次。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家上月消耗的电能为32386.1kW·h

20届中考物理压轴培优练 专题18 电学大综合(原卷版)

压轴专题18 电学大综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19?武汉)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0的最大电阻是50Ω.当开关S1闭合、S2和S3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时,电压表示数是U1,R1的功率是P1;当开关S2闭合、S1和S3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时,电压表示数是U1′,R2和R3的功率之和是3.2W;当开关S1、S2和S3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时,R1的功率是P1′;已知R2:R3=3:1,U1:U1′=3:2,P1:P1′=1:36。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是12V B.R2的阻值是30Ω C.电流表的最大示数是2.1A D.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64W 2.(2018?南京)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小灯泡标有“6V 3W“字样,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移至某一位置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此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P1;当滑片P移至某一端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A,电压表示数变化了3V,此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P2,且P1:P2=5: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Ω B.电路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为4.5W C.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中点位置 D.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由P1变为P2的过程中,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化了0.6W 3.(2018?武汉)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当开关S2闭合、S1和S3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

右端时,电路的总功率为P1,再将滑片滑至最左端,有一只电表的示数变为原来的;当开关S1和S3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滑至中点时,R3的功率增大了0.05W,且滑片在中点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当所有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时,电路的总功率为P2,两只电流表示数相差0.3A.已知P1:P2=2:15,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P2=5.4W B.U=12V C.U1=6V D.R2=20Ω 4.(2019?硚口区二模)定值电阻R1、R2和滑动变阻器R3接入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片P位于a点时,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之比U1:U2=2:1,电流表的示数I1=1A;滑片P 位于最右端时,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之比U1′:U2′=2:5.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两个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之比U1″:U2″=3:1.通过开关的闭合与断开及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小为4.5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的电压为10V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4Ω C.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片P 位于 a 点时,R3消耗的功率为8W D.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滑片P 位于最左端时,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12W 5.(2017?武汉)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灯泡L标有“6V 3W”字样。当开关S1,S2都闭合,滑片P移到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电压表V1、V2和V3的示数分别为U1、U2和U3,R1消耗的功率为P1,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片P移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电压表V1、V2和V3的示数分别为U1′、U2′和U3′,R1消耗的功率为P1′,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此时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已知U1:U3=2:3,U1′:U3′=5:2.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中考物理二轮 滑轮组的省力问题 专项培优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 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60N,不计滑轮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自重,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A.60N B.120N C.20N D.180N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滑轮组的动滑轮绕绳子的段数,不计滑轮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自重,根据 1 F f n =得 到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详解】 由图可知,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为3,不计滑轮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自重,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3360N180N f F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滑轮组的特点,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明确缠绕在动滑轮上的绳子的段数。 2.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及摩擦,物体A、B均重为20牛。当用力F2匀速提升物体B 时,以滑轮的轴为参照物,物体B是______ 的(选填“静上”或“运动”),此时力F2大小为_______牛。若F1和F2所做的功相等,物体A、B移动的距离之比是_______,当绳子自由端上升1米时,力F2所做的功为________焦。 【答案】静止101:110 【解析】 【详解】 [1]以滑轮的轴为参照物,物体B相对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是静止的; [2]B物体使用的是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不计滑轮的重和摩擦,拉力: F2=1 2 G= 1 2 ×20N=10N

[3]因为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当F 1和F 2所做的功相等,物体A. B 重力相同,移动的距离相同,故距离之比是1:1。 [4]当绳子自由端上升1米时,力F 2所做的功为: W=Fs =10N ?1m=10J 。 3.用一个动滑轮将重为8N 的物体匀速提高1m ,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为5N ,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用此动滑轮将重为18N 物体也提高1m 时,所做的总功是_______J 。(不计绳重和摩擦) 【答案】80 20 【解析】 【分析】 使用动滑轮,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 =2,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 =2h ,有用功就是将物体提升对物体做的功(W Gh =有),拉力F 做的功为总功(W Fs =总),再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求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根据W W W =+总有额求出额外功,不计绳重和摩擦,使用动滑轮做的额外功就是提升动滑轮做的功W G h =额轮,知道提升的高度,可以求出动滑轮重;再利用()1 F G G n = +轮物求拉力大小,知道s =2h ,利用功的公式求拉力做的功(总功)大小,根据W Gh =求出有用功,利用效率公式求出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详解】 [1]使用动滑轮时,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 =2,物体被提升的高度h =1m ,拉力移动距离 21m 2m s nh ==?= 有用功为 8N 1m 8J W Gh ==?=有 拉力做的总功为 5N 2m 10J W Fs ==?=总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8J 100%100%80%10J W W η= ?=?=有总 [2]根据W W W =+总有额可知,额外功为 10J 8J 2J W W W =-=-=额总有 不计绳重和摩擦,根据W G h =额轮可知,动滑轮的重力 2J 2N 1m W G h = = =额动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有 ()()1 2N 18N 10N 2 F G G ''= +=+=动物

中考物理选择题精选训练

习题精选: 1. 小翔在学习密度时写出了一些交流材料,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不同物质在相同状态下,密度大小一般是不相等的 B.把某容器中的物质用去一部分后,剩余物质密度的大小都不会改变 C.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在相同状态时,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 D.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体积较大的组成物质的密度较小 2. 一物体(长方体)漂浮在液面上, 如图2-1所示.对物体施加力的 作用,使物体下降至图中的虚线 位置.已知水面到物体下表面的 深度为h,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 强为p,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p、F浮与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正确的是 A.a、c B.a、d C.b、c D.b、d 3. 如图2-2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三只电表均 完好.开关S闭合后,发现只有两个电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若 电路中只有一个灯 泡出现了故障,则可能是() A.电压表V1示数为零,灯L1断路B.电压表V1示数为零,灯L1短路 C.电流表A示数为零,灯L2断路D.电流表A示数为零,灯L2短路 4. 如图2-3所示的电路中,甲、乙、丙是三只相同的小灯泡,则()A.S1断开,S2闭合时,丙灯不亮,甲、乙亮 B.S1、S2都闭合时,甲、乙、丙都亮 C.S1闭合、S2断开时,甲不亮,乙、丙亮 D.S1、S2都断开时,乙、丙不亮,甲亮 5.如图2-4所示,接通电路,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右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1示数变大,灯泡L的实际功率变小 B.V2示数变大,灯L亮度变亮 C.V2示数不变,灯L的亮暗变暗 D.V1与A示数比值变大,灯L亮度变暗 6. 在科学探究中,常把直接测量有困难的量转换成便于测量 的量来研究.这种方法称之为转换法.例如在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时,沙子和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直接测量,可以通过测量加图2-2 图2-1 图2-3 图2-4

2020-2021【物理】培优欧姆定律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则 A.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变大 B.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变小 C.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变大 D.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变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电阻变大,通过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1示数变小,但通过定值电阻R2的电流不变,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就等于通过定值电阻R2的电流,所以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不变,故A、B错误; CD.根据欧姆定律可知,I1 1 U R =;干路电流I U R 总 =,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 1示数的比值为 1112 12 12 12 + == + R R R R I R R I R R R R = 总 , 因为R1在变大,所以比值变大,故C正确;D错误. 2.洋洋设计了一个自动测高仪,给出了四个电路,如下图所示,R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其中能够实现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的电路是 A.B. C.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图知,R与R′串联,电压表并联在电源两端测电源的电压,其示数不随滑片的移动而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R与R′并联,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源的电压,其示数不随滑片的移动而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D.电路中R与R′串联,当身高越高时,滑片上移,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大,电路中的 总电阻越大,由 U I 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越小,由U IR =可知,R两端的电压越小,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R′两端的电压变大;C选项中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身高越高时,其示数越大,故C符合题意; D选项中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身高越高时,其示数越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灯泡L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现把灯泡L接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电路中电源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保持不变 B.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D.灯泡电阻的改变量小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改变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C.灯与R串联,电压表测L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变阻器连入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电路的电流变大,根据P UI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通过灯的电流变大,灯的电压变大,故AC错误;B.由欧姆定律,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即灯的电阻,如下所示,通过灯的电流随电压变大而变大,而且电压的增大量大于电流的增大量,由欧姆定律,灯的电阻变大,即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B错误;

(完整)初中物理滑轮组练习题

初中物理滑轮组练习题 1.如图所示,某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矿井中重800N的物体A,当他所用的拉力F=500N时,物体A在10s内匀速提升2m。若不计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5% B.动滑轮的重力为200N C.拉力所做的额外功是1000J D.拉力的功率为200W 2.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质量为48kg的物体以0.3m/s的速度匀速提起,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200N;若用该滑轮组将重57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时,不计绳重和滑轮轴摩擦、绳子的伸长,(g=10N/kg),则 A.前、后两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B.后一次绳端拉力做的功为1380J C.动滑轮受到的重力是40N D.前一次绳端拉力的功率是144W 3.如图所示物体A 重180N,动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不计。人对动滑轮的拉力为F,在F 的作用下,物体A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做的功为400 J B.动滑轮对物体做的功为720 J C.拉力F的功率为20W D.拉力F的大小为90N 4.小林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第一次用滑轮组提升重10N的物体时,机械效率是η1,第二次用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重20N的物体时,机械效率是η2;第三次用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重10N的物体,物体在上升过程中受到恒定的阻力是10N,此时机械效率是η3。(不计绳和轮之间的摩擦)则 A. η2>η1>η3 B. η1<η2=η3 C. η1=η2=η3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 如图所示,使用一个重力为G1的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物;不计绳的重力和滑轮上各处的摩擦,这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为了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改用重力为G2的轻质材料的新动滑轮后,再回来提升这个重物,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提升到85% 。则新动滑轮的重力是原来动滑轮的重力的倍。 6.如图所示,用两个滑轮分别匀速提升A、B两个物体,拉细绳的力F大小相等,在相同时间内,物体上升的距离也相等,绳重及摩擦不计,滑轮的质量小于物体的质量,甲的有用功为W甲,机械效率为η甲,拉力的功率为P甲;乙的有用功为W乙,机械效率为η乙,拉力的功率为P乙。比较甲、乙两个装置可知 A.P甲>P乙 B.P甲

中考物理专题训练全套

中考物理专题训练 目录 容答案专题训练一力学.................................2 (7) 专题训练二电学专题..............................8 (14) 专题训练三实验.................................15 (19) 专题训练四设计.................................20 (23) 专题训练五研究性试题...........................25 (30) 专题训练六资料阅读题...........................31 (34) 专题训练七开放性试题...........................35 (39) 专题训练八作图题.................................41 (45)

专题训练一力学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的_______盘中,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该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砝码. 2.自行车车轮的外表面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_______,菜刀的刀刃要做得很薄,这是为了_______.3.在百米跑训练中,测得一短跑运动员起跑后5 s跑完34 m,即可达到最大速度11 m/s,以后保持这一速度跑完全程,则这名运动员这次百米跑的成绩(时间)是_______s,他百米跑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4.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下,其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小,那么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一定_______零.(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合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_______. 5.木块的密度是0.6 g/cm3,冰块的密度是0.9 g/cm3,若它们的体积相等,都漂浮在水面上,则木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冰块受到的浮力,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_______冰块露出水面的体积.(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6.下列实物属于哪种简单机械: (1)操场上旗杆顶端的小轮属于_______ (2)码头上起重机吊钩上方的铁轮属于_______ (3)家用缝纫机的脚踏板属于_______ 7.将以下做法中用到的主要物理知识分别填在题后的横线上(简要写出物理知识的容) 拦河坝总是下部宽上部窄_______ 用吸管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_______ 自行车的轴承上要经常加油_______ 把斧柄的一端在水泥地面撞击几下,斧头就牢牢地套在斧柄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8.汽车如果空载和满载时都以相同的速度行驶,空载时具有的动能_______满载时的动能,停在山顶上的卡车具有的重力势能_______该车在山下时具有的重力势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9.把一个空杯子底朝上竖直按入水中,随着杯子没入水中深度的增加,杯中空气的压强_______体积_______.10.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装密度相等的同种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 两管液面相平,如图所示,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____p乙(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 11.用50 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为200 N的小车沿水平道路在1 min前进60 m,则拉力做 的功为_______J,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 W. 12.某高层楼房中,五楼水龙头出水口的水的压强是2.5×105 Pa,那么比它高12 m 的九楼的出水口的水的压强是_______,比它低12 m的底楼水龙头出水口的压强是_______Pa.(g=10 N/kg)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3.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敲一下铁管,甲同学听到两次响声,这是因为() A.声音有反射现象B.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铁中传播的快 C.声音有折射现象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铁中传播的慢 14.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的电视机,受到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A.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B.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 C.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支持力D.桌面受到的重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 15.用1 m的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下面几种情况中对管水银柱竖直高度有影响的是() A.玻璃管的粗细B.玻璃管的长短C.实验所在的高度D.玻璃管插入水银槽的深度16.如图所示的三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有质量相等的煤油、水、硫酸,根据液面高度判断盛硫酸的是() A.甲杯B.乙杯 C.丙杯D.无法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