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 在线练习4

文学批评 在线练习4
文学批评 在线练习4

文学批评在线练习4

1.第1题

陆机的《文赋》中有关文体特征提出

A.诗赋欲丽

B.诗缘情而绮靡

C.四声八病

D.文笔之分标准答案:B

2.第14题

新批评创造的一种具体的批评方法叫

A.解读法

B.细读法

C.研读法

D.速读法标准答案:B

3.第15题

西方古代文学批评起源于

A.古希腊

B.古罗马

C.中世纪

D.文艺复兴标准答案:A

4.第16题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开创“诗话”这种独特批评形式的是

A.欧阳修的《六一诗话》

B.严羽的《沧浪诗话》

C.张戒的《岁寒堂诗话》

D.叶梦得的《石林诗话》标准答案:A

5.第17题

20世纪文学批评变化发展的动力是

A.继承与创新

B.改革与创新

C.批判与否定

D.思考与理解标准答案:C

6.第19题

汉代代表了从经学角度解说诗歌批评模式的是

A.《毛诗》

B.《诗谱序》

C.《论衡》

D.《楚辞》标准答案:A

7.第20题

印象主义思潮首先出自19世纪中期的印象主义

A.音乐派别

B.雕刻派别

C.绘画派别

D.文学派别标准答案:C

8.第21题

文学批评的最基本的功能是

A.阐释功能

B.意识形态功能

C.哲学功能

D.审美功能标准答案:A

9.第22题

曹丕《典论·论文》中关于文体特征提出

A.辞尚体要

B.辞达而已矣

C.诗赋欲丽

D.文以气为主标准答案:C

10.第23题

把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看成是“原始欲望升华”的是

A.冯特

B.詹姆斯

C.弗洛伊德

D.荣格标准答案:C

11.第24题

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直接影响了

A.新批评

B.结构主义批评

C.形式主义批评

D.性别批评标准答案:B

12.第28题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主流的是

A.道德批评

B.心理批评

C.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批评

D.浪漫主义批评标准答案:C

13.第29题

在新批评中,把一个语言单位包含多种含义并引起多种理解的现象称为

A.含混

B.隐喻

C.悖论

D.反讽标准答案:A

14.第30题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社会历史批评这一范式最重要的代表

A.瞿秋白

B.周扬

C.鲁迅

D.茅盾标准答案:D

15.第31题

在现代心理学史上提出所谓“意识流”主张的是

A.冯特

B.詹姆斯

C.弗洛伊德

D.荣格标准答案:B

16.第32题

用“敏锐的诗意感觉”来说明批评感知的是

A.黑格尔

B.别林斯基

C.席勒

D.普列汉诺夫标准答案:B

17.第33题

《文心雕龙》中“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说法强调的是

A.文学发展与社会变化的关系

B.文学作品与作家心理的关系

C.文学作品与文本语言的关系

D.文学发展与读者阅读的关系标准答案:A

18.第52题

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艺不涉及政治的是

A.印象主义批评

B.社会历史批评

C.唯美主义批评

D.形式主义批评标准答案:C

19.第53题

18世纪欧洲文学批评普遍强调

A.模仿自然的法则

B.古典原则

C.革新原则

D.唯美主义原则标准答案:A

20.第54题

直接脱胎于妇女政治运动的女性主义批评,必然带着

A.审美性

B.文学性

C.政治性

D.权威性标准答案:C

21.第2题

19世纪俄罗斯三大民主主义批评家是指

A.别林斯基

B.车尔尼雪夫斯基

C.费尔巴哈

D.杜勃罗留波夫

E.普列汉诺夫标准答案:A|B|D 22.第4题

社会历史批评的操作方法包括

A.阐释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

B.考察作家与所处时代环境的关系

C.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D.考据作品所叙述事件的历史事实

E.考察作品描写事件的生活事实标准答案:A|B|C 23.第25题

论著体的文学批评文章的特点是

A.逻辑严密

B.短小精悍

C.论据充分

D.论点明确

E.卓约轻灵标准答案:A|C|D

24.第26题

印象批评的理论特征主要表现为

A.注重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B.推崇主体的创造性和个性色彩

C.关注作家的政治思想倾向

D.强调批评过程中的印象和直觉

E.突出批评的审美特性标准答案:B|D|E

25.第27题

汉代史学家的楚辞评论,形成评论文学整体观念的两个角度是

A.画品

B.人品

C.文品

D.诗品

E.书品标准答案:B|C

26.第34题

文学批评写作中的复述的基本要求包括

A.体认文眼诗魂

B.只讲述故事梗概

C.综合段落大意

D.传达原作神

E.抓住全文线索

答案:A|D|E

27.第35题

孟子不满意于当时读诗解诗摘句比附,提出解诗的方法是

A.兴观群怨

B.以意逆志

C.得意忘言

D.知人论世

E.尚用尚质标准答案:B|D

28.第39题

印象批评的基本步骤是

A.情感体验

B.获取印象

C.入乎其中

D.整合感受

E.抒情描写标准答案:B|D|E

29.第40题

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包括

A.科学性

B.客观性

C.真实性

D.社会效果

E.倾向性标准答案:C|D|E

30.第55题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特征主要表现为

A.文学审美性

B.政治倾向性

C.伦理道德性

D.否定的悖论

E.纯学理倾向标准答案:B|D 31.第10题

变异

所谓变异就是对于常规的违反,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质的变异即语言明显违反语法、词汇、语义、语音、语调、书写规则;二是量的变异,即语音、语法、词汇等项目出现的频率及所占的比例超过其他同类作品。

32.第11题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

33.第12题

警策

从新颖的语言表达方式中,自然流溢出批评家对作品的敏锐、精细的感受,自然体现者批评家对社会、人生和艺术的独到体悟,自然表现出批评家稳定人格风范的地方。

34.第13题

文体学批评

文体学批评是一种运用现代文体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研究文学文本的语言性质、特征入手,对文学文本进行审美把握的批评理论和实践活动。

35.第36题

反讽

该术语源于古希腊,新批评把它与语境联系起来,将反讽定义为“语境对于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即一定的语境使词语与它的字面意义相反。

36.第46题

文本批评

文本批评是指一种立足文本,分析和阐释文学文本各要素的批评方法,文本成为这一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

37.第47题

陌生化

所谓陌生化,亦即使对象语词陌生化,使语词形式变得困难,增加审美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从而使文学作品增加可感觉性,使文学作品具备文学性。

(或P177)所谓陌生化就是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中移出,通过实战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38.第49题

文学批评的功能

指文学批评在整个文学活动和社会活动中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它是在与相关的领域的互动中实现的。(4分)一般包括阐释功能、意识形态功能和哲学功能。(1分)

39.第50题

复述

所谓复述是指对批评对象的内容和形式所作的概括性叙述,它真实地再现作品的审美意蕴,包含着批评家的艺术创造,是审美描述的基础,是文学批评的基本表述方式之一。

40.第51题

社会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的批评方法。它主要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的社会作用。

41.第3题

阐述文学批评思维的性质。

①从本质上讲,文学批评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文学批评的思维和表述,需要遵循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基本规范。它要由一般规律出发分析具体的文学现象,也要从具体的文学现象出发上升到一般的规律,证明某些早被公认的某些规律的普适性,或者发现新规律。(5分)

②文学批评属于人文学科,它和自然科学有明显的区别,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门类也不尽相同,但不能说它就不追求科学性或者不能够具备科学性。文学批评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实事求是。(4分)

③文学批评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同,而且与人文学科的其他门类也不同,最主要的一点就在于,它研究的对象是艺术思维的产品。文学最忌讳千人一面的雷同,要求不可重复的个性,要求强烈、深沉、细腻的情感和大胆的想象。(4分)

④文学批评整体说来属于逻辑思维,但也包含了不可缺少的艺术思维成分。(2分)42.第18题

如何理解和发挥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

①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功能主要指通过文学批评中的价值导向作用,影响人们的意识行为,提高读者理解现实生活、辨别美丑善恶的能力,从而维护或批判某种意识形态,推动社会的进步。4

②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功能包括:

一是文学批评的社会评价作用,文学描写的生活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历史乃至人们的隐秘的内心情感世界,分析文学作品时,肯定会涉及这些方面。批评家必须以直面现实的勇气,通过分析文学现象来回答或提出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些问题,从而对现实发生影响,引导读者提升人生境界。3

二是文学批评中的审美价值判断。文学又是作家审美创造的产物,文学批评还需要对文学作品作出审美价值判断。审美价值判断是文学批评本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精神发展的需求,文学批普通应该担负起提高人们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的重任。3

③审美价值判断的第一个层面是传递美感,批评家要把自己对作品的3感觉传递给读者,以增加接收者审美快感的强度和深度。同时还需要通过审美价值判断,抵制不良的或低级的审美趣味。5

43.第37题

简述文体学批评的基本特征。

①突出文学的语言性质。文体学批评的研究对象是文学作品的语言;在研究方法上,文体学批评系统地采用了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

②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由于文体学批评的研究对象是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一种可见性的符号,又由于它采用的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些具体方法,因此,在读解文学文本中,文体学批评能提供一些技术性的方法和步骤,对作品的语言构成如语音、词汇、句法、修辞等作精细的分析。

③强调客观性、实证性。文体学批评为评价文学作品提供了一种以语言分析为标准的客观依据。同时,它突出了文学的语言性质,并试图对文学的语言特征作出精确、系统的描述,也紧紧把握了文学的存在方式——语言活动,这也是文体学批评能够得以存在、发展和逐渐壮大的根本原因。

44.第38题

阐述社会历史批评对作品的社会意义的要求。

首先,社会历史批评要求文学作品通过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具体描绘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社会风尚,使读者获得较为丰富生动的社会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提高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

第二,社会历史批评要求文学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告诉读者什么是好的、值得赞美的,什么是恶的、应该抛弃的,以影响读者的思想、道德和世界观,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增强改造世界的勇气和力量,激发他们追求真理的欲望。

第三,社会历史批评也要求“寓教于乐”,文学作品应具有陶冶性情,愉悦身心的娱乐性质。不过文学作品的这种审美作用只是作为一种媒介,它最终要达到的是教育读者的目的。45.第48题

如何理解文学批评的性质?

①从本质上讲,文学批评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文学批评的思维和表述,需要遵循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基本规范。(5分)

②文学批评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是一种理性思维活动,是以概括一般规律、进而到本质为目标的,同时它的研究对象又是艺术思维的产品,因此,在文学批评的过程中,既要把定理性思维的基本性质,又要融合艺术思维的若干成分,形成跨越、沟通、结合两种思维的文学批评思维。(5分)

③文学批评既要考察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思想情感,又要考察所评作品的艺术形式,社会的历史的考察和审美的考察是文学批评的两个最基本的最主要的侧面。把文学批评的社会批评性质同审美判断性质割裂开来,或者把文学批评作孤立的技术分析,都是片面的。(5分)

46.第5题

批评家在从事文学批评活动中,会受到哪些非文学因素的影响?

①对批评活动和批评写作产生影响的基础和条件是社会、时代、历史的经济、政治、哲学、道德、文化等综合条件。这种社会环境和条件构成了批评主客体交流的可能性。

②社会的文明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或影响文学和文学批评的发展程度。

③政治权力、经济利益等种种利害因素也会对批评家的文学批评活动产生影响。

47.第6题

简述批评家的定位想象和想象力的一般特征。

①批评家必须具有充分的想象力和推想力。

②批评定位想象具有超越性和扩张性。

③批评定位想象具有科学性、逻辑性的穿透力。

④批评的定位想象具有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

48.第7题

简述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

①真实性,即文学是否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②倾向性,即作家通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所流露出来的对生活的理解和评价。

③社会效果,即文学作品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④文学的真实性和倾向性是联系在一起的。

49.第8题

文学批评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和要求?

①文学批评文章的语言美,同文学作品有所区别,它需要更明亮的理性光辉。

②需要警策之语,这是最能打动读者、最具有启发性和震撼力的文字。

③要有分寸感,这是文学批评文章语言的另一个重要性质。

50.第9题

如何理解文学批评是“一种不断的美学运动”?

①这是别林斯基提出的观点。1

②其意是文学批评既是一定的文学理论指导下的具体的批评实践活动,同时又常常突破和超越文学理论的羁绊,推动文学理论的发展和更新。4

51.第41题

什么叫做话语与文化霸权?

话语即讲述、报告、论文等,文化霸权则是文化领导权或者文化盟主权,最初由葛兰两提出,后对法兰克福学派产生了深刻影响,经福柯话语权力理论的揭示而得到更大范围的运用。52.第42题

初学者应当追求怎样的文学批评语言?

①初学者最好选择科学论著与诗文作品的中间点。先求朴素,求通顺,求清楚,而后慢慢寻找和形成自己喜爱的风格。

②要努力追求笔下流畅明朗,文辞修饰而不雕琢、不卖弄,雅致而不艰涩、不生僻;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注意文章结构美,于起承转合的章法中添摇曳跌宕;可读而又耐读,赏心悦目而又启人思悟。

53.第43题

简述文学作品中篇章变异的诸种现象。

篇章变异指句群或段落的连接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一些具有“反小说”倾向的作品中。一些实验小说的篇章变异现象往往表现得很明显。这些都反映出作家对传统写作方式或写作秩序的怀疑与反抗。

54.第44题

简述现代文体学的理论特征。

①以语言分析为本位。文体学批评的研究对象是文学文本的语言,从文学文本中的语言表达层次和效果入手来分析文学文本是文体学批评的首要特征。

②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步骤为了解词的所有直接意义和内涵意义;寻找结构和模式;辨认语境。

③强调客观性、实证性。反对凭主观印象和个人感受进行价值判断,主张对文本进行细读,要求言必有据。

55.第45题

什么叫做“感受谬误”?

这是新批评的观点,由卫姆萨特和比尔兹利提出,认为把判断作品的标准放在读者的心理因素上,研究作品的效果而不研究作品本身,无疑是本末倒置。

2022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贵州财经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 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考前知识浏览 1.1贵州财经大学招生简章...................... 1.2贵州财经大学专业目录........................ 1.3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历年报录比....... 1.4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科目解析...... 第二章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就业前景解读 2.1贵州财经大学专业综合介绍................. 2.2贵州财经大学专业就业解析................. 2.3贵州财经大学各方向对比分析....... 第三章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内部信息传递 3.1报考数据分析.............. 3.2复试信息分析.............. 3.3导师信息了解........ 第四章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专业课考研知识点4.1参考书目分析.......... 4.2真题分析................ 4.3重点知识点汇总分析(大纲).... 第五章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复习计划分享 5.1政治英语复习技巧 5.2专业课复习全程详细攻略 5.3时间管理策略及习题使用 第六章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复试 6.1复试公共部分的注意事项 6.2复试专业课部分的小Tips

【学校简介】 贵州财经大学(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坐落于贵州省贵阳市,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法学、哲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大学,是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建设的贵州省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入选贵州省一流大学专业重点建设项目、贵州省一流大学一流平台建设(培育)项目、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创办于1958年,原名贵州财经学院,1992年与贵州计划管理干部学校合并,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贵州财经大学,2018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拥有花溪、河滨和鹿冲关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5106.8亩,总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3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21万余册,电子图书160万余册,电子期刊3.6万余种;承办有国家统计局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办的大数据统计学院1个,设有学院(部)17个;有本科专业62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有全日制在校生2.2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9万余人,硕士研究生1796人,留学生21人;有教职工2009人,专任教师1297人;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科研机构(基地)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大学科创园1个,省级创新团队5个;获批贵州省人才培养基地5个;设有校级科研机构42个。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题与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一 一、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以意逆志 2、发愤著书说 3、妙悟说 4、六义说 5、无我之境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诗大序》的主要诗学观点。 2、试析《文心雕龙》的理论结构。 3、试述唐宋文道观的异同。 三、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孔子“兴观群怨”说的理论内涵,并指出王夫之对此说的发展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试述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内涵。后世还有哪些文论家提出过类似观点?试述之。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一答题要点 答案要点: 一、解释(每题10分,共30分) 1、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深刻理解作品的方法。“逆”,此处即为“求”的意思;“志”,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意”的理解历代有分歧,旧注指说诗者之意,近代指作者之意,两者实际很难分开。所谓“以意逆志”,是指解说作品时,不要抓住其中片言只语而望文生义,也不应对某些夸张修饰作机械理解,而应当着眼于作品的实际,把握作品的全篇内容,加上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探索作者的志趣倾,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发愤著书说: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论命题。愤,指作为创作动力的“怨愤”,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揭示了“愤” 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质量。 3、妙悟说:是严羽提出的学诗的重要方法。妙悟原为佛语,指佛理高深莫测,不可言传,因而认识佛理不能靠逻辑推理或语言文字的解说,只有心领神会的方式才能进行。严羽认为学诗与学佛相似,诗歌意境空灵虚幻,变化无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诗境的把握同

《文学批评导引》复习笔记《长街短梦》

长街短梦 铁凝 有一次在邮局寄书,碰见从前的一个同学。多年不见了,她说咱们俩到街上走走好不好?于是我们漫无目的地走了起来。 她所以希望我和她在大街上走,是想告诉我,她曾经遭遇过一次不幸:她的儿子患白喉死了,死时还不到四岁。没有了孩子的维系,又使本来就不爱她的丈夫很快离开了她。这使她觉得羞辱,觉得日子是再无什么指望。她想到了死。她乘火车跑到一个靠海的城市,在这城市的一个邮局里,她坐下来给父母写诀别信。 这城市是如此的陌生,这邮局是如此的嘈杂,无人留意她的存在,使她能够衬着这陌生的嘈杂,衬着棕色桌面上浆糊的嘎巴和红蓝墨水的斑点把这信写得无比尽情——一种绝望的尽情。这时有一位拿着邮包的老人走过来对她说:“姑娘,你的眼好,你帮我认上这针。”她抬起头来,跟前的老人白发苍苍,他那苍老的脸上,颤颤巍巍地捏着一枚小针。 我的同学突然在那老人面前哭了。她突然不再去想死和写诀别的信。她说,就因为那老人称她“姑娘”,就因为她其实永远是这世上所有老人的“姑娘”,生活还需要她,而眼前最具体的需要便是她帮助这老人认上针。她甚至觉出方才她那“尽情的绝望”里有一种做作的矫情。 她认了针,并且替老人针脚均匀地缝好邮包。她离开邮局离开那靠海的城市回到自己的家。她开始了新的生活,还找到了新的爱情。她说她终生感激邮局里遇到的那位老人,不是她帮助了他,那实在是老人帮助了她,帮助她把即将断掉的生命续接了起来,如同针与线的连接才完整了绽裂的邮包。她还说从此日子里有了什么不愉快,她总是想起老人那句话:“姑娘,你的眼好,你帮我认上这针。”她常常在上班下班的路上想着这话,在街上,路过一些熟悉或者不熟悉的邮局。有时候这话如同梦一样地不真实,却又真实得不想梦。 然而什么都可能在梦中的街上或者街上的梦中发生,即使你的脚下是一条踩得烂熟的马路,即使你的眼前是一条几百年的老街,即使你认定在这条老路上不再会有新奇,但该发生的一切还会发生,因为这街和路的生命其实远远地长于我们。 我们曾经在公共汽车上与人争吵,为了座位为了拥挤的碰撞。但是永远也记不住那些彼此愤怒着的脸。记住的却是夹在车缝里的一束小黄花。那花朵是如此的娇小,每一朵才指甲盖一般大。是谁把它们采来——从哪里采来又为什么要插在这公共汽车的窗缝里呢?怨气冲天的乘客实在难以看见这小小花束的存在,可当你发现了它们才意识到胸中的怒气是多么地没有必要,才恍然悟出,这破旧不堪的汽车上,只因有了这微小的花,它行驶过的街道便足可以称为花的街了。 假若人生犹如一条长街,我就不愿意错过这条街上每一处细小的风景。 假若人生不过是长街上的一个短梦,我也愿意把这短梦做得生意盎然。

【方向】433余角和补角

【关键字】方向 4.3.3 余角和补角 基础检测 一、填空: 1.已知∠1=200,∠2=300,∠3=600,∠4=1500,则∠2是____的余角,_____是∠4的补角. 2.如果∠α=39°31°,∠α的余角∠β =_____,∠α的补角∠γ=_____,∠α-∠β=___. 3.若∠1+∠2=90°,∠3+∠2=90°,∠1=40°,则∠3=______°, 依据是_______。 二、选择: 4.如果∠α=n°,而∠α既有余角,也有补角,那么n的取值范围是( ) A.90°

11.如图所示,A、B两条海上巡逻艇同时发现海面上有一不明物体,A艇发现该不明物体在它的东北方向,B艇发现该不明物体在它的南偏东60°的方向上, 请你试着在图中确定这个不明物体的位置. 拓展提高 12.小华从A点出发向北偏东50°方向走了到达B地,从B 地他又向西走了到达C地. (1)用1:2000的比率尺(即图上等于实际距离)画出示意图; (2)用刻度尺和量角器量出AC的距离,以及C点的方向角; (3)回答C点距A点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精确到),C点的方向角为多少.(精确到1°). 13.在飞机飞行时,飞行方向是用飞行路线与实际的南或北方向线之间的夹角大小来表示的.如图,用AN(南北线)与飞行线之间顺时针方向夹角作为飞行方向角. 从A到B的飞行方向角为35°,从A到C的飞行方向角为60°,从A到D 的飞行方向角为145°,试求AB与AC 之间夹角为多少度AD与AC之间夹角为多少度并画出从A飞出且方向角为105°的飞行线. 余角和补角答案: 1.∠3,∠2 2.50°29′,129°31′,79°2′ 3.40°,同角的余角相等 4. B 5.C 6.A 8.30°10.∠BOD=120°,∠DOF=40° 13.AB与AC之间夹角为25°, AD与AC之间夹角85°.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文学批评导引常见问题解答(大学期末复习试题)

绪论文学批评的性质 本章常见问题 1.简述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主要区别 文学理论着重研究文学的本质、范畴,文学活动的一般规律,属于基础理论研究;文学批评则更关注理论的变化和对文学实践活动的分析和评价,是一种应用学科。 2.文学批评的艺术思维特征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1)出入有度的情感距离。在评论文学作品这种审美形式时,评论家也需要体验、感悟、想象,也必然有一定程度的情感流露。但同时它也需要心理距离,需要对情感加以理智的控制。而这种情感距离与其他人文科学中所持的客观态度是不一样的。 (2)思维方式上的求异性。这首先表现在它所关注的对象是具体的不可重复的文学作品,而不是一般现象。第二,它所追求的目标是一种独到的认识,而不是某种共识,它对研究对象的发现、评价同时也意味着对自我的发现和评价。换句话说,它融入了自我的因素,体现的是一种个性化的风格。 (3)强烈的形式感。这里的形式是与素材相对应的。文学评论也关注作品的素材,但它更关注作品的形式。因为作品的形式集中地体现了人们的创造,更能引起读者的愉悦。这是文学批评与其他人文科学不同之处。 3.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 文学批评要求抽象思维与艺术思维的结合。它是以理性活动方式对感性活动成果的研究,以逻辑思维方式对艺术思维成果的研究。在文学批评的全过程中,既要把握理性思维的基本性质,又要融合艺术思维的若干成分,形成跨越、沟通、结合两种思维的文学批评思维。 4.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世纪特征

强烈的革新变化态势,自觉的语言批评意识,批评的理论化,文学批评的世界性传播。 第一章文学批评的历史 1.简述刘勰提出的批评的“六观”。 一观位体,即对作品从主题思想到表现形式作总的观察,包括体裁的选择;二观置辞,分析作品的语言技巧;三观通变,分析作家在文学发展历程中的继承和创新;四观奇正,分析作品在表现方法上的恰当与否;五观事义,考察作家在引经据典上的处理;六观宫商,分析作品的音律。 2.王国维的“境界”说是如何体现中西文论的融合的。 王国维的“境界”说一方面在这一传统术语中注入西方美学的内涵,将境界分为造境和写境,同时又从中国古代文论中寻找契合点,提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把中西文学理论批评对这一问题的表述自然地揉合在一起。王国维这种追求,展示了近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新趋势。 3.为什么说欧州文艺复兴构成了近代欧州文学批评的起点? 因为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随着印刷术的运用使作品得以更为广泛的传播,从而为阅读提供了方便,二是大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在其内部强制使用占统治地位的语言;三是这一时期文学艺术创作空前繁荣,带动了文学评论的发展。有褒扬作品之美的评论,也有挑剔作品不足的评论,还有一些评论家则开始对作品作历史的、地理的思考。 4.柏拉图为什么拒绝诗人进入他的理想国? 柏拉图认为这些诗人的作品培育人性中低劣部分,摧残了理性部分。 5.简述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特点。

文学经典_一个必不可少的参照系

文学经典:一个必不可少的参照系 韩伟路璐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兰州730070) 提要:对文学经典进行广泛和深入的阅读,是文学创作者以及文学批评家的必备素养,是普通读者提高文学审美和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人民大众感受民族文化、了解民族历史的一种方式。本文将参照当下文学现实,从文学经典对于创作者、批评家和大众读者三类人群,以及对于文学生态和整个民族所具有的意义角度,来阐释文学经典所具有的参照性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文学经典;参照系;创作者;批评家;大众读者;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12)01-0051-04 文学经典具有典范性和权威性,是经受时间检验过的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是文学创作者、文艺理论批评家以及大众读者进行阅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参照系。文学经典主要包括中外文学名著以及文学经典理论文本。文学创作者在从事创作活动的起步、逐步成熟直至成为名家的各个阶段,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文学经典文本的启蒙与滋养,并以此为参照,建构起了自己的文学观念体系。文艺理论批评家在大量阅读文学经典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知识,为客观、专业、理性的批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于从事其他专业研究领域的人士以及大众读者来说,文学经典会为他们了解研究各方面知识提供重要的文献资料,因为文学经典必定是经过年代的层层检验后留存下来的文本。若将文学经典文本比作一个坐标点,那么其横向两端都有或将有很长的一段距离,昭示着历时的久远和将要存留的时间;其纵向两端涉及范围也是相当广阔,历史、文化、风俗、道德、思想、文字、韵律等方面都有涉猎。另外,文学经典的道德性与审美性对于人们提升自身道德素养和审美能力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文学经典通常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独有的文学性。不同的文学经典,其审美特点和文学风貌各有千秋,或是文采出众、韵味深长,或是理性尖锐、寓意深邃,或是意境优美、引人入胜,抑或是逻辑缜密、凝练概括。这些对于读者都起到了洗礼和陶冶的作用。文学经典不仅在学术领域意义非凡,对于社会甚至整个民族也影响深远。“经典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学及其文化自觉与成熟的表征,就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优质‘高蛋白’和灵魂的栖居地一样,一个民族的精神培育、身份认定和形象建构也离不开‘经典’的润泽和承载。经典作为‘一个文化所拥有的我们可以从中进行选择的全部精神宝藏’(佛克马语),原本是文学、文化乃至思想学术中不可置疑的参照系和批评尺度。”[1] 文学经典是文学领域的精华,承载着精妙的文词与哲思、广博的知识和文化,具有广阔的阐释空间和历时性。文学经典的阅读,对于文学创作者、批评家、大众读者和整个民族文化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参照意义和价值。 一、文学经典的阅读对创作者的意义 优秀的创作者需具备天分与灵气、生活经历与体悟,更需要拥有丰富的经典阅读经验。古今中外,有所成就的创作者的创作思想,大都是有其深刻的思想来源的,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思想与经典思想来源完全一致,而是他们在解读经典作品蕴含的思想时,受到了启发,引发了自己的灵感,转化成为自己的创作思路。创作者从阅读经典出发,通过对文学经典里蕴含的有艺术灵气的生命的体悟,唤醒自我的情感记忆、价值体验与生命认知,激发创作激情与灵感,才得以创作出震撼人心的经典之作,走上真正的文学之路。 以路遥创作的《平凡的世界》为例,路遥就受到了很多外民族文学经典的影响。他在创作随笔中写到:“我的精神如火如荼地沉浸于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夫卡开始直至欧美及伟大的拉丁美洲当代文学之中,他们都极其深刻地影响了我。当然,我承认,眼下,也许列夫·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司汤达等现实主义大师对我的影响要更深一些。”[2]确实,路遥在创作《平凡的世界》的准备阶段和创作停滞阶段阅读甚至重读了大量的文学经典作品,阅读使他逐渐认识到作家的使命就是超越前人,但超越前人首先要了解前人创造的伟大成果。他在随笔中还讲到他反复阅读加西亚·马尔克斯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创作出的名著《百年孤独》和他用纯粹古典式传统现实主义手法写成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这些名著使他进一步认识到是否能够写出好作品不完全在于创作的手法,更重要的是作家如何拥有不平庸的思想和艺术洞察力。另外,路遥在具体刻画笔下人物形象的时候也受到了托尔斯泰、司汤达、巴尔扎克等作家经典作品的启发和影响。再如,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儿时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文学经典作品,受到了文学启蒙,之后他又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还受到了沈从文和金庸两位大师作品的影响,启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和思路。他之后的创作还受到了美国作家威廉·福克斯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影响,于1986年发表了中篇小说《红高粱》,使他的文学事业收获佳绩。鲁迅的《狂人日记》也借鉴了果戈理同名小说的日记体结构和病态心理描写的表现方法,冲破了传统的思想和手法,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辉煌开端。另外,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也不是无源之水,他参照了荷马史诗与索福克勒斯的悲剧等经典文本。更为典型的还

文学概论完整版

名词解释 1、文学作品的类型 文学作品可分为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和象征型文学。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2、诗 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可以分成抒情诗与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等。 ※3、小说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小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深入细微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4、剧本 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剧本可以分为悲剧、喜剧与正剧;按场次划分,还可分为独幕剧与多幕剧等。它们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5、文学典型 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有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6、典型环境 所谓典型环境,不过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7、意境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8、文学意象 文学意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形象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达之意作为观念意象。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及答案(第三套)

第 1 页 【共 3 页】 试卷部分 XX 学院XX 至XX 学年X 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中国文学批评史》 (试卷编号:Z )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方式: 考试 考查 闭卷 开卷 仅理论部分 其他 ) 学院: 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班 级: 级 班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考试地点: 考试时间: 月 日 时 分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知人论世” 2.“自然英旨” 3.“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4.理、事、情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将作品选项字母标号填入对应的作家空格。共 10分) A.《楚辞章句序》 B.《报任少卿书》 C.《宋书·谢灵运传论》 D.《池北偶谈》 E.《论诗三十首》 F.《石林诗话》 G.《诗式》 H.《答李翊书》 J.《与王驾评诗书》 K.《答洪驹父书》 L.《词源》 M.《闲情偶记》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毛诗大序》的文学观点。 2.简述苏轼的文学主张。 请考生注意:答题时不要超过“装订线”,否则后果自负。

第 2 页 【共 3 页】 四、分析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分析、评价所举文论作品反映的观点。 “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2.分析下面文论片断所表现的创作论特点。 “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限选做一题。20分) 1.谈谈唐人对“兴”的讨论。 2.论司空图诗论的理论渊源。 请考生注意:答题时不要超过“装订线”,否则后果自负。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题 (课程代码 262338) 一、单选题 1、朱熹《论语章句集注》对孔子“诗可以兴”中的“兴”的解释是 (c)。 A.和而不流 B.引譬连类 C.感发志意 D.考见得失 2.最早指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一看法的古代文论家是( d ) A.陆机B.刘勰C.钟嵘D.曹丕 3."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是(b )关于辞赋的观点。 A、司马迁 B、扬雄 C、班固 D、刘安 4、《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 b ) 。 A.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 B.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味外之旨” C.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 D.读者只须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并不重要 5.“文由胸中出,心以文为表”这两句话出自( C )。 A.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B.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诗》 C.王充的《论衡?超奇》 D.《毛诗大序》 6、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文论家是( b) A.曹丕B.陆机 C.刘勰D.钟嵘 7、认为“文以气为主”,因而提出了“文气”说的古代文论作品是 (b ) 。 A.《文心雕龙·体性》 B.《典论·论文》 C.《诗品序》 D.《文赋》 8、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中最早提出以“滋味”论诗的是 (b) 。 A.庄子 B.钟嵘 C.孟子 D.刘勰 9、在中国文论史上,首次提出“兴象”这一概念的人是(b ) A.陈子昂 B.殷璠 C.刘禹锡 D.司空图 10、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作了比较,指出二者写作的方法分别是( b)。 A.“因文生事”和“以文运事” B.“以文运事”和“因文生事” C.“因事作文”和“文事相济” D.“因事生文”和“因文运事”

汉语言文学模拟试题

汉语言文学模拟试题(一) 一、判断题 1、素月分飞,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3、“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出自宋代陈师道的《江城子》。() 4、“梨花院落溶深月”的下句是“照水红蕖细细香”。() 5、吴方言以上海语为代表。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8.4%。() 6、现代汉语的语音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有高低起伏变化的声调,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7、现已发现的甲骨文全部单字有4500个,其中已认识的1000个左右。() 8、从1956年到1964年,全国有8个省和自治区的35个县以上地名经国务院批准更改了生僻的地名用字。共精简生僻字30个。() 9、“霜前暖,雪后寒”和“人心齐,泰山移”都属于规戒谚。() 《中国名胜词典》由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选收全国名胜古迹约5000条。 () 10、 11、“欢送词”应有五个要素:表示惜别,感谢合作,小结游程,征求意见,期盼重逢。() 12、先秦散文中最具有文学价值的首推《庄子》。() 13、张衡的《归田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 14、《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诗中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古代叙事诗的代表作。() 15、《花间集》是我国最早、规模最大的文人词选集。() 16、“张三影”和“贺梅子”分别指的张先和贺铸。() 17、李清照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 18、《琵琶记》表现出的舞台艺术的完整性,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峰。() 19、《赵氏孤儿》是我国最早流传到国外的古典戏剧著作。() 20、在语言方面,《水浒传》堪称中国白话文学的一座里程碑。() 21、明代“唐宋派”的代表作家是归有光,代表作品是《项脊轩志》。() 22、在艺术上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所已达到和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的小说是《儒林外史》。() 23、况周颐评价纳兰性德是“围初第一词人。”() 24、清代桐城三大家中,刘大槐提出了“义法”的主张。所谓“义”指的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所谓“法”,指的是形式技巧,包括结构条理及对材料和语言的运用等。()

09级期末试题 中国文学批评史

09级本科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试题 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填写下列论著的作者或编者及其生活的朝代: 1.《论衡》()(); 2.《文赋》()() 3.《文心雕龙》()(); 4.《诗式》()() 5.《沧浪诗话》()(); 6.《二十四诗品》()() 7.《童心说》()(); 8.《随园诗话》()() 9.《四溟诗话》()(); 10.《人间词话》()() (2)填写下列文本空格中的原有文字并注明出处(书名或篇名):(每空1分,共20分) 11.《周易·系辞上》:“子曰:…()?然则圣人之意,其不 可见乎?子曰:…圣人()设卦以尽情伪,(),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12.《论语·泰伯》:子曰:“兴于诗,()。” 13.《孟子·万章下》: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 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不知其人,可乎?是以()” 14.《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圣 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天道自然无为” 15.《毛诗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 16.班固《汉书·艺文志》:“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 ()。” 17.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年寿有时而尽, 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 18.钟嵘《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 有,灵祗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19.韩愈《荆潭唱和诗序》:“夫(),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 难工,()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 20.苏轼《答谢民师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 但常()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21.袁宏道《叙小修诗》:“大都()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 下笔。” 22.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不能作景语,() 23.王国维《人间词话》:“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胡蝶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复习题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10分)。 1、以诗为词:即以写诗的态度来填词,将诗的题材,内容,手法,风格等引入词的领域并使之扩展,开拓新词境,提高词的格调。苏轼“以诗为词”,是对词的狭隘题材的解放,是对词的表现功能的开拓,是对词境的大力拓展,给当时内容狭窄柔软乏力的软绵绵的词风,注入了诸多新的血液,使词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艺术表现力增强,艺术风格焕然一新,因而极大地增强了词的活力。“以诗为词”的手法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即是把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突破了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 2、“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经典著作《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并作了简略说明:“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无我”主要是从主体的情感状态表达的显隐来区分的,“有我之境”中主体的情感状态调动得较为充分,表达得也比较情绪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渲染意味,所以一般呈现为“宏壮”的境界。而“无我之境”则主体的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曲,心态较为平和,所以一般呈现为“优美”的境界。他又引用西方美学思想中有关优美和壮美的区别来概括这两种境界的基本形态的美学特征:“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3、诗赋欲丽: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论及文学体裁的区别时说:“夫文本同而未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诗赋欲丽”指的是诗歌和辞赋要求华丽,曹丕最早从审美角度指出诗歌的创作要求。这一主张,一方面肯定了文学必须具有美感,在文学与非文学之间划出了初步的界限;另一方面他除“丽”以外没有对诗、赋提出政治、伦理上的要求,第一次表现出将诗赋从政治,伦理的附庸地位解脱出来的倾向。“诗赋欲丽”是对建安文学的创作倾向的基本概括,表明了建安文学逐步向词采华丽发展,是文学自觉的本体要求,顺应时代对诗赋提出的总体审美规则。 4、《曲律》:又名《方诸馆曲律》是代著名戏曲理论家与作家王骥德晚年所作的戏曲论著,也是他在曲论上最有贡献的著作。内容是论述南北曲的源流、宫调、作曲和唱曲方法,兼及剧本结构、情节、宾白、科诨等;同事也评论到杂居、传奇、散曲等作品。王骥德在《曲律》中主张:一、戏剧作家,必须广泛学习国风、《离骚》以及乐府诗词、戏曲各方面的优秀遗产,丰富文学素养。二、关于戏剧结构,他主张贵剪裁、贵锻炼、突出重点,抓住头脑,俱为卓见。三、曲家多不注意宾白,他认为不能轻视。他指出白不易作,“其难不下于曲”。四、他认识了戏剧的社会教育作用,要求作品要重视内容;但他所强调的内容是有关风化,这就表现了他的封建观点。 二、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1、《尚书·尧典》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水,律和声。”请简要回答“诗言志”说的内涵和影响。 “诗言志”的意思是诗是用来表达人的意志的。“诗言志”的内涵十分丰富,各人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本文认为“诗言志”是说“诗是言诗人之志的”,这个“志”的含义侧重指思想、抱负、志向。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所以人们在诗中所反映的志愿也不一样。 ①改善生活:人类的基本愿望就是生存,人们都希望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对于吃不饱穿不暖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的愿望就更加强烈。 ②渴望爱情:人类还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渴望获得爱情,过上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那些难以获得爱情,难以过上正常家庭生活的人,对爱情与正常的家庭生活的渴望之情,会更加强烈。知识分子同样也希望过安定而快乐的家庭生活,但是由于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诗人不大在诗中直截了当地表达这种愿望。 ③实现人生价值:当然许多知识分子除了温饱以及安定而快乐的家庭生活外,还希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许多知识分子在前进的道路上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有所作为的人往往都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也反映在他们的诗中。一些政治家则往往在自己的诗里表现出自己安邦定国的宏伟抱负。 朱自清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的纲领”(《诗言志辨序》),对后来的文学理论有着长久的影响。由于“诗言志”概括地说明了诗歌表现作家思想影响的特点,也就涉及到诗的认识作用。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来,诗人的“志”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无不受阶级地位的制约。人们通过言“志”的诗,也就能在不同程度上认识社会。古人对这一点没有作出明确的阐述,但已意识到诗的这方面的作用。《礼记?王制》云:“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汉书?艺文志》云:“《书》曰:‘诗言志,歌永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时,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这说明,古人在“诗言志”

《文学批评导引》复习笔记(华中师范大学 胡亚敏版)

《文学批评导引》复习要点 《文学批评导引》教学要点分章节介绍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主要包括“本章概述”、“本章总结”及“本章常见问题”三个部分。 绪论文学批评的性质 本章概述 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本课程以理论部分即文学批评的性质、功能、标准、原则以及文学批评写作的方法技巧为基本,力图将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恰当配合,以培育学生判断作品价值、分析文学现象的能力。 一、狭义文学批评和广义文学批评的区别 从发生学的角度说,广义的文学批评几乎随着文学的产生而产生,而狭义的文学批评即文学批评的成熟形态到20世纪才出现;从批评主体的角度说,广义的文学批评主体包括形形色色的读者,狭义的文学批评则以学有专长的文学批评家为主力;从批评对象的角度说,狭义的文学批评面对的是变化中的当前文学,广义的文学批评则包括文学理论在内;从主体动机的角度来说,狭义的文学批评是为社会的,广义的文学批评还包括仅仅为自己留下的阅读随感,或一二知己之间的闲谈。 二、文学批评的思维性质 文学批评从准备到写作的过程,主体的思维应该兼具逻辑思维和艺术思维两方面的性质。 从本质上说,文学批评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是一种理性思维活动,科学性是文学批评应有的品格。它体现在实事求是:“实事”指文学现象,它独立于批评主体而客观存在;“是”是文学作品的思想艺术品质、文学思潮的倾向和它们的形成与传播所反映的文学规律;“求”就是批评主体通过全面的观察、设身处地的体验、冷静的研究,如实地揭示客体的品质和它所反映的规律。 但文学批评的研究对象是艺术思维的产品,它以文学欣赏为前提和基础,这两方面决定了它必然包含不可缺少的艺术思维成分。文学批评要把理性活动方式与感性活动方式沟通与结合,把逻辑思维方式与艺术思维方式沟通与融合,把思辨性与感悟性沟通与融合。这是它的最突出的特点。 三、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 文学批评思维具有实证性。实证性强调客观事实,文学现象和文学事实是文学批评的根据,文学批评所依据的事实应该是确凿无误的,包括作品的文字、写作时间、初次发表时间和发表方式,作者的有关材料,批评家都应以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下功夫搜集和鉴别。 文学批评思维具有思辨性。思辨性强调科学抽象。思辨指的是与经验思维相对的纯粹思维,它往往有预设的理念、自足的体系、严密的推论。思辨性可以增强批评的洞察力、预见性和理论深度。 文学批评思维具有审美性。文学批评家要把作品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当作审美的对象,文学批评才不至于丧失其本质属性。 实证性、思辨性和审美性,在批评思维中不是各自孤立的,更不能相互排斥,而应相辅相成、相融相渗。 四、文学批评的两个基本侧面 文学批评应该是对于文学现象的社会的评价、分析和审美的评价、分析的自然的结合。社会历史的考察和美学的考察,这是文学批评的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最常见的两个方面。文学作品千姿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阅读书目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阅读篇目 (一)必读文章 朱丽叶·米切尔:《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5月北京版。 盖尔·卢宾:《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社会性别研究选译》)(王政、杜芳琴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8月版。 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张京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版。 露丝·伊丽格瑞:《此性不是同一性》,《女权主义理论读本》,〔美〕佩吉·麦克拉肯主编,艾晓明、柯倩婷副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佳·查·斯皮瓦克:《女性主义与批评理论》,《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张京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版。 莫汉蒂:“在西方的注视下:女性主义与殖民话语”,《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罗钢、刘象愚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4月;(译文换成:钱德拉·塔尔佩德·莫汉蒂:《在西方的眼里——女权主义学术成果与殖民主义的论述》,选自李银河主编的《妇女:最漫长的革命》) 肖瓦尔特:“荒原中的女权主义批评”,《最新西方文论选》,王逢振、盛宁、李自修编,漓江出版社1991年2月版。(缺页要补上) (二)相关著作: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人民出版社1978年8月版; 《家族、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 《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导引》(D.德莱弗《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当代西方文学理论》,〔英〕特里·伊格尔顿著,王逢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6月版; 《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张京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版。 《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鲍晓兰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5月北京版。 《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5月北京版。 《社会性别研究选译》,王政、杜芳琴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8月版。 《第二性》(全译本),〔法〕西蒙娜·德·波伏瓦著,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论语〉选读》模块综合测试卷

《〈论语〉选读》模块综合测试卷 山东枣庄八中田家利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古代文论中,我们常常见到“文”和“质”这一对词语。它们被用来评论作家作品,概括一定时代的文学风貌,还被用来说明文学的发展等,因此准确理解它们的意义十分重要。 “文”字的本义是指线条交错或者色彩错杂,由此引申出华丽、有文采的意思。而“质”字,凡事物未经雕饰便叫做“质”犹如器物的毛坯、绘画的底子,因此含有质朴、朴素的意思。这一对词语最初不是用于评论文学,而是用来采评论人物的。《论语·雍也》记载,孔子曾说过“质胜主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话。这段话中的“文”、“质”,人们一般解释为:“质”是指“诚”一类内在的道德,“文”则是指文化知识一类外在的东西,“文”和“质”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其实按孔子原意,这里的“文”、“质”是指文华和质朴,都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礼仪节操而言的。一个人若是缺少文化修养,言辞拙扑,不讲礼仪,便如同“草野之人”;相反,若是过分地文饰言辞,讲究繁文缛礼,就如同那些掌管文辞礼仪的史官了。这里不存在本末内外的关系。 以“文”、“质”二宇论文学、论社会政治生活,与用它们来论人物有着密切关系。《韩非子·难言》论述向国君进谏之难:“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这句话可能就是本诸《论语》,其中“繁于文采”即“文”;“以质信言”即“质”,分别指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再后来,东汉班彪说《史记》“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很可能也是从《论语》的话而来。“质而不俚”是说文风质朴而不至于俚俗鄙野。“文质相称”是说文饰润色恰到好赴,无过与不及之弊。魏晋以后文论中用“文”、“质”二字,多数情况下也都是指作品的外部风貌而言;只有少数场合可理解为近似于今日所谓的形式和内容。 总之,古代文论中经常出现的“文”、“质”这对词语,大致上具有一以贯之的含义。古代批评家要求文学作品能够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当他们不满于文坛风气过于靡丽时,便强调“质”的方面;而当文风过于质朴时,又有人出来强调“文”的方面。“文”、“质”这对概念,体现了古人对文学作品的审差要求和他们对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 (摘编自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文质论》) 1.下列有关“文”和“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和“质”这一对概念在评论作家作品、概括时代文学风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必须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 B.在中国古代,“文”是华丽有文采之意,“质”含有质朴、朴素之意,这两个字从一开始就是用来评论人物的。 C.人们一般认为,“文质彬彬”就是形式和内容互相协调,其中“质”是指内在的道德,“文”是指外在的表现。 D.孔子认为,“文”有文华之意,“质”是质朴之意,“文质柞彬,然后君子”就是文华与质朴相配得当才能成为君子。 【答案】B(这段话中的“文”、“质”,人们一般解释为:“质”是指“诚”一类内在的道德,“文”则是指文化知识一类外在的东西,“文”和“质”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其实按孔子原意,这里的“文”、“质”是指文华和质朴,都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礼仪节操而言的。这段文字中的表述可以看出“质”和文的意思应该是指内在的道德,而文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题

1. 先秦儒家代表孔子和孟子,其观点分别见诸于《论语》和《孟子》。 2. 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3. 《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4. 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 5. 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6. 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提出了“知言养气”说 7. “知言养气”说的“气”抓住了人的内在最本质的蕴涵,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 8. 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9. 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提出了“以意逆志”说。 10. 先秦道家代表庄子,其观点体现在《庄子》一书。 11. 教材指出:《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12. 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 13. 《庄子?外物》篇中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得意而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 14. 《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1.教材认为:曹丕在《典论,论文》里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的性质特点之关系。即所谓“文非一体,鲜能备善”,不应“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2.曹丕《典论?论文》把文章分四科八种。“四科”具体指:奏议、书论、铭诔、诗赋。3.曹丕《典论?论文》提出的建安“七子”指的是建安时期的七位作家,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和刘桢。 4.《典论?论文》在论文体的不同特点时说:“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谅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5.《典论?论文》特别强调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观点。 6.魏晋南北朝最著名的四部文学理论文学批评论著,按时间先后是《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和《诗品》。 7.《文赋》的中心是论述以构思为主的创作过程。 8.陆机在《文赋》中把文体分为 10 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说,对诗歌抒情而不受“止乎礼义”束缚产生了巨大作用。 9.在艺术技巧方面,陆机还特别提出了几个重要的原则,即“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遗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 10.陆机在《文赋》中说:“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会意”是指具体构思,“遣言”是指辞藻,“音声迭代”指语言的音乐美。 11.陆机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提出了五条标准,这就是应、和、悲、雅、艳。 12.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