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浅谈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浅谈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浅谈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摘要:中国传统园林,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艺术文化,而且具有独树一帜的造景风格。可以说中国传统园林史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里的一座不朽艺术山峰。在现代景观造景造园中,也会时常用到传统园林中造景造园的手法,往往是传统中有创新,创新中又能看到传统,两者相互融合运用。

关键词:传统园林;发展现状;趋势

引言

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层次丰富且富有禅意,但当代对其借鉴多局限于造园手法的模仿和具象元素的复制,而忽略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是对抽象和意境的追求。本文旨在将古典造园方法纳入现代体系,将传统园林的空间特色应用到现代公共休闲空间中,并尝试用现代语言和现代设计方式重新演绎传统园林的"移步易景"、"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等,并构建物理空间之外的禅思意境。

一、传统园林艺术的核心

传统园林艺术的技术核心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是:园林的建造艺术,在自然中进行;把它分成若干个空间,融于自然界当中;建造的各种景观,应该和自然相适应;种植的各种花草,应该表现自然思想。这些特点明显地表现了道家思想“天人合一”的理念。这种思想虽然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没有显得落后。相反地由于自然环境遭到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反而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古代园林艺术从效仿自然到来源于自然,一直发展到近期的高于自然的境界,都充分表现了设计者意图的进步。时间发展到现代,人们试图改造自然,以致于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现在的城市景观设计方面,大多是人工设计。自然景观很多被破坏,所以出现了大量的人造景观,不顾及自然环境的恶劣。比如城市景观中的广场,大面积地水泥地面,如果你在炎热的夏季来到这里,无异于受罪。城市景观设计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地层下陷、人们出现多种心理疾病等。且不管这些地区发生的这些事件,从自然生态方面来看,自然对人类的影响非常大,且让人感到人类生存将来会受到威胁。勿庸置疑,城市景观不仅是景观,城市景观设计应该使人类回归自然,尊重自然。“天人合一”这种自古就有的思想,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它,它在景观设计方面的运用非常重要。

二、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现状

在现代风景园林中,园林往往在景观中起着“融汇一体”的作用。但纵览现代园林的设计,却发现存在严重的“千篇一律”或是“见缝插针”的不良现象,各式风格的园林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往往成为破坏景观、耗费资金的败笔。因而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要如何因地制宜,创造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园林,首先还是需要对传统文化有系统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在设计领域,当前对待传统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对传统不屑一顾,采取几乎全盘西化的态度,

中国主题公园现状

现状 近日,法国前总理拉法兰一行到武汉硚口竹叶海公园考察中法拟合作建设的“未来世界”主题公园项目。随后,武汉市政府与法方签订了“未来世界”主题公园项目的中法合作意向书,法国拟投资亿欧元。“未来世界”主题公园项目规划选址硚口竹叶海公园,建设项目用地约100-180公顷。 上海迪斯尼将在世博会后动工,占地116公顷面积有望创下迪斯尼乐园新高,初步预算投资规模将超过100亿元人民币。面对国外主题公园大举进入中国,中国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之路、创建品牌之路究该如何迈进 中国经历了四代历程 1955年,美国人沃尔特?迪斯尼在加州建成迪斯尼乐园后,主题公园的概念渐渐弥漫全球。屈指算来,中国的主题公园也有20余年的历史。 80年代初期,以广州长江乐园和河北正定西游记宫为代表的第一代主题公园掀起盖头。若干年后,以华侨城、三国城、水浒城等为代表的第二代主题公园相继亮相。当我国的主题公园发展到第三代时,上海的热带风暴、苏州乐园、武汉的长江乐园等成为表现形式较为新潮的代表作。当时,从中国主题公园的性质大致划分为微缩景观类、民俗景观、仿古建筑、影视城、动物景观类和主题游乐园类。 近年,投资巨大的新型主题公园仍不断兴建。运用计算机、人工智能、自动控制、数字技术等高科技的快乐世界、科幻公园以及欢乐谷系列、四维动漫系列主题公园连同以采摘为营销平台的果品主题公园纷纷逆市飘红,成为第四代主题公园的亮点。 七成主题公园在亏损 曾被誉为广东省广州市旅游业的“月亮工程”的世界大观主题公园,前不久开始“无限期暂停营业”。经常在这座主题公园过往的人们不会忘记当年的辉煌场景:1995年10月18日,号称投资6亿元、占地48万平方米的世界大观在天河东圃开园。当时,该园内设有时代广场、巴黎歌剧院、古希腊剧场、阿拉伯剧场、英国剧场、日本剧场六大剧场和飞机舰船表演、综合游乐场、水上运动场、美国娱乐等四大游乐区,规模气势在广州几乎无园可与之匹敌。然而,当繁华散尽,留下的只有、 叹息与反思。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造园手法 摘要:文章通过对江南园林的空间布局进行分析,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在空间处 理上常用的手法,并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古典园林;空间;布局;自然;意境 A Discussion On The Gardening Art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The Layout Of Garden In The Areas South Of Yangtze River. ZHANG Lei Abstract: Through analytizing the spacious layout of the gardens in t he areas south of Yangtze river, this article introduce the gardening methods of layouting space in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In additio n, many examples are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statement above. Key words: Classical Gardens; Space; layout; Nature; 中国古典园林荟萃于江南,尤以苏州为胜,多为明清时代的遗存。从造园的历史发展来看,明清园林 较之唐宋的空间范围已在缩小,在本已不大的空间里,再建筑许多庭院,空间上的矛盾也就更加尖锐,主 要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在这样局促的空间里再现自然山水的形象?二是如何使端方齐整的庭院 与自然山水的景境创作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和谐而完整的园林艺术形象?正由于这种历史发展所形成的 矛盾,和矛盾的解决,园虽一而质已不同。基于这个认识,本文将从“空间布局”这一角度出发,谈一谈 笔者对江南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认识。 园林布的局,用现代话说,就是在选定园址的基础上进行总体规划,根据园林的性质、规模、使用要 求和地形地貌的特点进行总的构思。它不仅要考虑园林内部空间的现状,还要研究外部空间的现状和特点。 这样的构思是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山石、水面、植物、建筑等——进行的,按照美学的规律去创造出 各种适合人们游赏的环境。因此,正确的布局来源于对园林所在地段环境的全面认识,分清利弊,扬长避 短;正确的布局来源于对园林整体空间中各种环境的丰富想象和高度概括。 1 突破园林空间范围较小的局限,实现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 1.1利用空间大小的对比 江南的私家园林,一般把居住建筑贴边界布置,而把中间的主要部分让出来 布置园林山水,形成主要空间;在这个主要空间的外围伺机布置若干次要空间及 局部性小空间;各个空间留有与大空间联系起来。这样即各居特色,又主次分明。 在空间的对比中,小空间烘托、映衬了主要空间,大空间更显其大。如苏州网师 园的中部园林:从题有“网师小筑”的园门进入网师园内的第一空间,就是由“小 山丛桂轩”等三个建筑以及院墙所围绕的狭窄而封闭的庭院,庭院中点缀着山石 树木,构成了幽深宁谧的气氛。但当从这个庭院的西面,顺着曲廓北绕过濯缨水 阁之后,突然闪现水光荡漾、水崖岩边、亭榭廊阁、参差间出的景象。也正由于 前一个狭窄空间的衬托,这个近均30米×30米山池区就显得较实际面积辽阔开 朗了。 1.2注意选择合宜的建筑尺度 在江南园林中,建筑在庭院中占得比重较大,因此,很注意建筑尺度的处理。 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一般均取亲切近人的小尺度,体量较小,有时还利用人们 观赏物体“近大远小”的视觉习惯,有意识地压缩位于山顶上的小建筑的尺度, 而造成空间距离较实际状况略大的错觉。如苏州怡园假山顶上的螺髻亭,体量很 小,柱高仅2.3米,柱距仅1米。网师园水池东南角上的小石拱桥,微露水面之 上,从池北南望,流水悠悠远去,似有水面深远不尽之意。 1.3增加景物的景深和层次 在江南园林中,造景深多利用水面的长方向,往往在水流的两面布置石林木 或建筑,形成两侧夹持的形式。借助于水面的闪烁无定、虚无缥缈、远近难测的 特性,从流水两端对望,无形中增加了空间的深远感。

中国园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xx园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就世界范围而言,园林景观行业已被公认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其独特的绿色环保和生态概念已经获得愈来愈多的认同,展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园林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就发展现状来看,存在很多问题,并与国际水平相差很大距离,展望中国园林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发展出有中国特色的体系化、现代化的风景园林,是值得探讨的。 园林业是以建设、维护和调整园林并提供服务为主要技术构成的从业人员及相关物资的集合。而就园林业的起源看,园林业起源于逐渐从农林业分工而独立开来的花卉和苗圃业,经过绿地和庭院建设业,目前已发展成为包括养护管理及其它服务在内的综合的技术经济系统[1]。中国的园林业经过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行业之一,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是,随着WTO进程的推进,加速了园林行业市场化操作,园林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 1、我国园林行业的发展现状 1.1行业法制及技术标准体系起步较晚 我国园林行业法制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制定风景园林技术标准,早期的标准主要有:1991年,建设部修订发布了《城市园林绿化行业技术标准体系表》,列出百余项拟编制的技术标准,已颁布《公园设计规范》、《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等近十项标准。1992年,建设部颁布《城市园林绿化条例》,2002年又颁布了《城市绿线管理办法》。据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统计,在建设部现有颁布的城市绿化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有26项。我国园林行业国家和地方颁发的法规文件,共368项,其中由全国人大批准颁布的条例4项;国务院令8项;国家建设部颁发的规定类43项、资质标准类11项、技术标准类15项;各省、区、市颁发的法规和标准272项。这些法规和标准是在我国园林绿化行业建设中逐步建立并巩固、推广,在规范生产、组织生产、指导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我国园林行业全面提高质量管理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些法规和标准建立实施,为在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建筑景观当中的运用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建筑景观当中的运用 简介: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例,以其空间处理手法在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为基点,论述古典园林私密性空间到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的联系与发展。 1.概述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 园林是物质环境,构成园林的物质要素称为构景要素。构景要素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山水、建筑物和动、植物。第二类建筑,广义的包括人工构筑的园林建筑、园路、广场雕塑和园林小品等。 在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中,与其说是造园,还不如说是建筑的布局和构造,因为建筑构成了整个园子,而其他要素的则作为建筑的附属部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的园林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园林构筑物与山水要素、动、植物要素达到了完美的融合,根据文人雅客对圆子的实用要求与艺术要求构筑了独具一格的东方造园艺术。 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处理手法:比例协调,尺度适应,高低变化,错落有致;即要能很好地运用光影明暗的变幻,虚实的对比,又能将各种空间彼此穿插、渗透,首尾相顾,前后呼应,互相因借,此外,还使静态空间流动,达到动、静结合。 2.. 城市化加剧,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开放性空间呼唤人性的场所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了“城市化”,城市整体所面临的建设环境范围的,速度快,甚至有许多大尺度的公共空间建设项目,都被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从立项、策划到设计的全过程。前

写年的“疏林草地”,“喷泉广场”流行与全国,对外来艺术风格和视觉形象过分追求,布置大量的草地,反而减少了人的活动空间,吸引不到人们来使用。 现代人文地理学派及现象主义景观学派强调人在场所中的体验,强调普通人在普通、日常的环境中的活动,强调场所的物理特性、人的活动以及含义的三位一体性。这里的物理特性包括场所的空间结构和所有具体的现象;这里的人则是一个景中的人而不是一个旁观者;这里的含义是指人在具体做什么。因此,场所和景观离开了人的使用便失去了意义,成为失落的场所(placeless)(Ralph,1976)。现代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关系应该是形式的,她是体验、是生活、是交流——人与人的交流,人与自然的交流。 3 现代城市开放性休闲空间的发展 3.1. 设计要素的沿用与发展创新 3.1.1 自然设计要素 自然的地理、山水要素基本上沿用了古典园林的手法,特别是对“边缘区域”的钟爱。但在现代城市里,这些要素也具有较大的限制性,设计师不能够根据理想的模式来设计,而只能运用现代的技术进行改造。 3.1.2 构筑物设计要素 在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里构筑物的设计越来越显得抽象和艺术化,而不是想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物那么精细。特别是“景观盒”概念的提出,这些盒子由墙、网或柱构成,以最简单的方式,给

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分析 发表时间:2018-12-14T09:50:12.59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作者:王国卫 [导读] 本文概述了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目前城市规划中在园林绿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浙江卫泰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概述了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目前城市规划中在园林绿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详细的解决办法,为实现园林绿化和城市建设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园林;发展趋势;城市环境 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资源不断的开发利用,这终究会使其趋近匮乏;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让人们向往与自然和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就是现代园林艺术所要表现的生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建立和遵守公共规则,同时在此基础上,提高艺术和文化的品位。 1特征 (1)把过去孤立的、内向的园转变为开敞的、外向的整个城市环境。从城市中的花园转变为花园城市,就是现代园林的特点之一。(2)园林中建筑密度减少了,以植物为主组织的景观取代了以建筑为主的景观。丘陵起伏的地形和建立草坪,代替大面积的挖湖堆山,减少土方工程和增加环境容貌。 (3)传统材料的继承与扬弃。 中国园林中应用石材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掇山、置石到园林建筑的营造、石材的应用都比较广泛。除了继承和保留的掇山、置石的功能外,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使石材还广泛应用到各种建筑、道路、小品等构筑物的面层装饰,以及根据需要加工制作成各种景观小品。铺装和花坛的面层材料运用,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不同色彩和质感的花岗岩板材,使整个环境显得整洁、优雅。因地制宜选用当地石材进行加工和处理,可形成各种园林景观小品[3]。同时,随着钢筋混凝土等现代工程材料的出现,作为结构工程材料而应用在园林中的石材已经逐渐地减少了。 (4)新材料、新技术、新的园林机械,在园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园林中应用的陶瓷制品,主要有彩釉砖、无釉砖、劈离砖、麻面砖、玻花砖、渗花砖、陶瓷锦砖、陶瓷壁画以及琉璃制品等。琉璃瓦自古以来就被作为园林中建筑物、构筑物的优良装饰材料。此外,近年来不断涌现出的陶瓷制品的种类和品种真可谓应有尽有、目不暇接。而常应用于园林道路广场铺装中,产生较好效果的主要种类有麻面砖、劈离砖等;应用于建筑、小品、景墙立面装饰的材料有彩釉砖、无釉砖、玻花砖、陶瓷艺术砖、金属光泽釉面砖、黑瓷装饰板、大型陶瓷装饰面板等种类。运用不同色彩的陶瓷砖在水池底铺成的图案,大大增强了水池的景观表现力。 混凝土也由于其良好的可塑性和经济实用的优点,受到各方建设者的青睐,除作为结构材料使用的普通混凝土外,可运用在园林建设中的类型和品种也是层出不穷。 除上述出现不久的,或刚研制开发出的材料外,还有一些以前一般少在园林中被运用的材料,也开始在园林中使用了,如金属材料,许多园林中还出现了金属材料加工制作而成的园林小品,在园林环境中也别具一番魅力。 (5)增加生产内容、养鱼、种藕以及栽种药用 _??)_K~和芳香植物等。 (6)强调功能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进行植物配置。 (7)体现时代精神的雕塑,在园林中的应用日益增多。 2 发展趋势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既不能生搬硬套中国古典的园林形式,也不能完全依赖于西方园林的造园模式,而是应该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园林杰作中所蕴含的典型特征,遵从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方法、合理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取西方园林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从而将中国文化思想与西方现代观念完美融合,并把握好中西方古典园林设计的精髓。 中国现代园林设计只有以严谨的态度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建设出具有感染力和创造力的现代园林。我们在现代园林建设中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有所创新;既要考虑民族文化的文脉,又要考虑时代的发展,在现有的条件下,结合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努力创造出具有现代特色而又不失中国古典园林的“魂”的景观。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造园艺术的奇观。中国古典园林是人类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的境界独到、风范高雅的工艺造物,以其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学风范,成为世界造园艺术宝库中一朵魅力永恒的奇葩。中国的造园艺术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蕴,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造就的艺术珍品,代表着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品格。 西方园林艺术显现出“人工化”的痕迹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效法自然的艺术特征迥然不同。造园艺术以“完整、和谐、鲜明”为主要特征,力求体现出严谨、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以对称、均衡和秩序等简单的几何关系为造园手法。“天,地,人”融汇是现代园林景观未来的发展趋势。现代园林设计发展的多元化是世界性、全球化的进程使全世界共享经济技术进步的成果,也使各个国家和地区更注重自己独有的地域文化特征。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总体概括起来说有:生态自然化、多学科交融、更广阔的范围、文化继承与发展。 当然,具体论述就是以生态学的原理和实践为依据,实现与人的沟通,达到与人愉悦的心情。 (1)强调开放性与外向性,与城市景观相互协调并融为一体,便于公众游览,使形式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行为和心理,体现鲜明的时代感; (2)以简洁流畅的曲线为主,但也不排斥直线与折线,它从西方规则式园林中吸取其简洁明快的画面,又从我国传统园林中提炼出流畅的曲线,在整体上灵活多变,轻松活泼; (3)强调抽象性、寓意性,具有意境,求神似而不求形似。它不脱离具体物象,也不脱离群众的审美情趣,把中国园林中的山石、瀑布、流水等自然界景物抽象化,使它带有较强的规律性和较浓的装饰性,在寓意性方面延续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4)讲究大效果,注重大块空间,大块色彩的对比,从而达到简洁明快,施工完毕后即可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园林论文:浅谈中国园林建筑

浅谈中国园林建筑 【摘要】中国园林往往被视为抽象艺术,一个很神秘,很多人无法理解。而中国园林建筑宛若一串精致的钥匙,凡是有中国园林的疑难,几乎都能从中得到问题的答案。中国园林建筑讲究规则,灵活多变;既风格悬殊,又彼此融通,既历史悠久,又时模时新,由此可观,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新文化与包括性。下面,就中国园林浅谈园林建筑的类型,特色没学思想以及中国园林建筑发展的思想。 【关键词】建筑;园林;装饰 1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类型. (一)厅堂 厅堂是私家园林里的主体建筑。万是用来处理事务的,堂原指阳的敞亮大房子,因为二者的功能往往重叠,所以后来“厅”“堂”合称。园林的布局规划,首先就要确定厅堂的位置,一旦厅堂位置定了,也就确定了园林的主要观点。厅堂作为园林中的主体建筑、会客、聚会、宴会都在其中举行。因此厅堂的位置往往是居中的,

所对应的也是最主要的,空间最大的景区,反映“以和为贵”的思想。厅堂建筑有丰富的形式,如果室内通过天花板处理的前后两卷空间,经常叫鸳鸯厅,这在有方园林中式常见的形式,而且敞开的就叫四面厅。 (二)轩 从字面意义看“轩”原指车上的蓬盖。江南将建筑前面的天井叫“轩”,而作为建筑总称,多指三面平敞的建筑,如院中无厅堂也可以“轩”代“堂”。从其开敞性可知,轩这类建筑多位于景观开阔处,开敞处总是有景可观处。一般而言,轩体量可大可小,但大不会超过厅堂,小也不至于如,“室”“斋”之类 (三)榭 榭一般是在水的边缘或花畔搭建平台,多借四周景色构成。平面常为长方形,一般多开敞或设窗扇,以供人们游赏、眺望,水榭则要三面顺水。私家园林中,榭的体积不会很大,其大小须同水体的面积相协调,而皇家园林中不乏辽阔的水面,其体量有不可限定了。 (四)亭

公园现状问题

一、我国主题公园发展现状 (2) 二、现阶段我国主题公园存在的问题 (2) (一)游乐设施千篇一律,毫无新意 (3) (二)销售商品种类单一,缺乏特色 (3) (三)主题演出制作粗糙,内容俗套 (3) (四)软件服务严重脱节,影响口碑 (3) (五)主题展示渐行渐远,缺乏氛围 (3) 三、常州中华恐龙园“5+2”模式分析 (3) (一)“5+2”模式的内涵 (3) (二)常州恐龙园“5+2”模式实际运用 (4) 1.主题展示 (4) 2.主题游乐 (4) 3.主题商业 (4) 4.主题演出、主题环艺 (4) 5.游客服务设施、管理和维护保障设施 (5) 四、“5+2”模式对我国主题公园发展的启示......................................................5(一)结合主题对游乐设施进行文化再造 (5) (二)围绕主题文化积极开发主题商业 (5) (三)运用高科技手段产生动人效果 (6) (四)增加硬件设施投入提升软件服务品质 (6) (五)利用各种形式展示主题文化 (6)

致 谢 (6) 参考文献 (7) 浅析我国主题公园发展新选择:“5+2”模式 ———常州中华恐龙园成功的启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胡文贤 指导教师夏如兵谭放 摘要:主题公园的不断兴起已经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我国,尤其是80年代后期主题公园的发展速度及规模都非常可观。但发展至今,除少量的主题公园仍然保持盈利外,大多数主题公园在经历过开业时短暂的兴旺后,如今都在惨淡经营。面对此现状,本文从总结主题公园的发展现状开始,研究以主题为中心的相关发展模式,通过收集整理国内主题公园存在的问题,分析国内主题公园和常州中华恐龙园面临的一般环境和特殊环境,以及对常州中华恐龙园这一成功案例进行经验型个案研究,试图探讨和揭示主题公园这一旅游产业的发展机制和一般模式,使国内的主题公园迅速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主题公园;“5+2”模式;常州恐龙园 On the New Development Choice for Theme Parks in China: “5+2” Mode --Revelation from the Success of Changzhou Chinese Dinosaur Theme Park Student majoring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 Wenxian Tutor XIA Rubing TAN Fang Abstract: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theme parks has already become the trend in tourism all over the world. In China, especially after the 1980s, the speed and sca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me parks are considerable. Today, however, with few exceptions, most theme parks are having hard times after the temporary prosperity in the beginning. To deal with this situ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me parks and makes some research on related development mode centering on themes. This paper collects problems of theme parks home and abroad and analyzes common and special environment for theme parks in China as well as for Changzhou Chinese Dinosaur Theme Park. Also, the paper makes case study of the Changzhou Chinese Dinosaur Theme Park for experience. By doing these, I hope to discuss and reveal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and common mode for the tourist industry of theme parks, hoping to help all the theme parks in the country to step on a healthy road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theme park ;“5+2” mode ;Changzhou Chinese Dinosaur Theme Park 1952年荷兰微缩景观“马都拉丹”问世,1955年7月美国加尼福尼亚州诞生迪斯尼乐园,开创了世界主题公园的新篇章。主题公园以其特有的魅力和神化般的经济效益,为世界各国旅游开发所效仿。[1] 结合各国的国情和旅游开发优势,

中国园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园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就世界范围而言,园林景观行业已被公认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其独特的绿色环保和生态概念已经获得愈来愈多的认同,展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园林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就发展现状来看,存在很多问题,并与国际水平相差很大距离,展望中国园林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发展出有中国特色的体系化、现代化的风景园林,是值得探讨的。 园林业是以建设、维护和调整园林并提供服务为主要技术构成的从业人员及相关物资的集合。而就园林业的起源看,园林业起源于逐渐从农林业分工而独立开来的花卉和苗圃业,经过绿地和庭院建设业,目前已发展成为包括养护管理及其它服务在内的综合的技术经济系统[1]。中国的园林业经过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行业之一,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是,随着WTO进程的推进,加速了园林行业市场化操作,园林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 1、我国园林行业的发展现状 1.1行业法制及技术标准体系起步较晚 我国园林行业法制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制定风景园林技术标准,早期的标准主要有:1991年,建设部修订发布了《城市园林绿化行业技术标准体系表》,列出百余项拟编制的技术标准,已颁布《公园设计规范》、《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风景名胜区规划规

范》等近十项标准。1992年,建设部颁布《城市园林绿化条例》,2002年又颁布了《城市绿线管理办法》。据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统计,在建设部现有颁布的城市绿化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有26项。我国园林行业国家和地方颁发的法规文件,共368项,其中由全国人大批准颁布的条例4项;国务院令8项;国家建设部颁发的规定类43项、资质标准类11项、技术标准类15项;各省、区、市颁发的法规和标准272项。这些法规和标准是在我国园林绿化行业建设中逐步建立并巩固、推广,在规范生产、组织生产、指导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我国园林行业全面提高质量管理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些法规和标准建立实施,为在推动我国园林整个行业系统高度协调统一,使我国园林行业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2行业发展迅速,行业内容不断扩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园林绿化进程突飞猛进。1991年12月,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上提出,“九五”期间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应有总体的量化指标,如人均公共绿地、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等,并提出创建“花园城市”、“园林城市”等设想。至2006年末,全国655个设市城市,城市建成区绿化绿化覆盖率34.38%,建成区绿地率30.27%,人均公共绿地7.94平方米,分别比“九五”末增长6%、6.01%和3.38平方米。建设部开展“园林城市”的创建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各城市绿化建设的积极性,至今,先后建立了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2个,命名了国家园

【完整版毕业论文】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园林论文资料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园林论文资料我国传统造园艺术确实具有迷人的魅力。不管是谁,只要身临其境都或多或少地为其所感染。而今,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相互之间的影响愈来愈深,纯粹古典形式的中式园林不复存在了。你也许看不到长廊侵雨、有亭翼然的场面,领略不到“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境,但是它的一些精髓却留了下来。“虚实相生,以虚为主”追求建筑与自然的融洽统一,重视空间问题,空间意象往往还有象征性、模糊性和抽象意义。而这些现代意义上的概念,早就出现在我国传统中式园林的营建过程中,为世人所惊叹,并逐渐地运用在所谓的现代风景园林之中。 目录 1.中国现代园林的概念 2.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的特点 2.1 现代园林的结构布局特点 2.1.1 景区空间的划分和组合 2.1.2 景区空间的序列和景深 2.1.3 观赏点和观赏路线 2.1.4 运用轴线布局和组景的方法 2.2 中国现代园林植物运用的特点 2.2.1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比较 2.2.2 中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特点 2.3 现代园林建筑小品的配置 2.3.1 园林建筑小品的分类及特点 2.3.2 建筑小品的创作要求

3.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 3.1 现代园林的发展思路 3.2 现代园林的发展方向 3.3 总结现代园林的总的发展趋势 4.参考文献 1. 现代园林的概念 现代园林是由过去孤立的、内向的园转变为开敞的、外向的整体城市环境,即由城市中的花园转变为花园城市。园林中建筑密度降低,以植物为主的景观取代了建筑为主的景观。起伏的地形及草坪的建立,代替大面积挖湖堆山,减少土方工程,增加环境容量。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艺术手段对园林进行科学规划与施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新型园林。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结合更为紧密,强调功能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用生态学观点指导植物配置。 现代园林的研究及理论建设,将综合生态学、美学、建筑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诸多学科共同发展。具有现代风格,体现时代精神的环境小品在园林中的应用日益增多。[1] 2.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的特点 现代园林是有生命的,其本质是一种追求愉悦的纯粹精神活动。中国现代园林发展有如下特点: 1)传统材料的继承与扬弃 石材、水、土、植物等常见又普通的材料在现代园林中不但依然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园林中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除了继承和保留的掇山、置石的功能外,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使石材还广泛应用到各种建筑、道路、小品等构筑物的面层装饰:铺装和花坛的面层材料运用,使整个环境显得整洁、优雅。因地制宜选用当地石材进行加工和处理,可形成各种园林景观小品。同时,随着钢筋混凝土等现代工程材料的出现,作为结构工程材料而应用在园林中的石材已经逐渐地减少了。 2)本土特色与西方现代风景园林发展 既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和本土资源环境特点,又认真吸取西方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成功经验,抛弃古典园林的历史局限,把握传统观念的启示意义,融入现代生活的环境需求,是我国现代园林真正的发展方向。 3)走生态化园林,建设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国主题公园发展现状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我国主题公园发展现状 (2) 二、现阶段我国主题公园存在的问题 (2) (一)游乐设施千篇一律,毫无新意 (3) (二)销售商品种类单一,缺乏特色 (3) (三)主题演出制作粗糙,内容俗套 (3) (四)软件服务严重脱节,影响口碑 (3) (五)主题展示渐行渐远,缺乏氛围 (3) 三、常州中华恐龙园“5+2”模式分析 (3) (一)“5+2”模式的内涵 (3) (二)常州恐龙园“5+2”模式实际运用 (4) 1.主题展示 (4) 2.主题游乐 (4) 3.主题商业 (4) 4.主题演出、主题环艺 (4) 5.游客服务设施、管理和维护保障设施 (5) 四、“5+2”模式对我国主题公园发展的启示 (5) (一)结合主题对游乐设施进行文化再造 (5) (二)围绕主题文化积极开发主题商业 (5) (三)运用高科技手段产生动人效果 (6) (四)增加硬件设施投入提升软件服务品质 (6) (五)利用各种形式展示主题文化 (6) 致谢 (6) 参考文献 (7)

浅析我国主题公园发展新选择:“5+2”模式 ———常州中华恐龙园成功的启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胡文贤 指导教师夏如兵谭放 摘要:主题公园的不断兴起已经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我国,尤其是80年代后期主题公园的发展速度及规模都非常可观。但发展至今,除少量的主题公园仍然保持盈利外,大多数主题公园在经历过开业时短暂的兴旺后,如今都在惨淡经营。面对此现状,本文从总结主题公园的发展现状开始,研究以主题为中心的相关发展模式,通过收集整理国内主题公园存在的问题,分析国内主题公园和常州中华恐龙园面临的一般环境和特殊环境,以及对常州中华恐龙园这一成功案例进行经验型个案研究,试图探讨和揭示主题公园这一旅游产业的发展机制和一般模式,使国内的主题公园迅速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主题公园;“5+2”模式;常州恐龙园 On the New Development Choice for Theme Parks in China: “5+2” Mode --Revelation from the Success of Changzhou Chinese Dinosaur Theme Park Student majoring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 Wenxian Tutor XIA Rubing TAN Fang Abstract: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theme parks has already become the trend in tourism all over the world. In China, especially after the 1980s, the speed and sca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me parks are considerable. Today, however, with few exceptions, most theme parks are having hard times after the temporary prosperity in the beginning. To deal with this situ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me parks and makes some research on related development mode centering on themes. This paper collects problems of theme parks home and abroad and analyzes common and special environment for theme parks in China as well as for Changzhou Chinese Dinosaur Theme Park. Also, the paper makes case study of the Changzhou Chinese Dinosaur Theme Park for experience. By doing these, I hope to discuss and reveal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and common mode for the tourist industry of theme parks, hoping to help all the theme parks in the country to step on a healthy road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theme park ;“5+2” mode ;Changzhou Chinese Dinosaur Theme Park 1952年荷兰微缩景观“马都拉丹”问世,1955年7月美国加尼福尼亚州诞生迪斯尼乐园,开创了世界主题公园的新篇章。主题公园以其特有的魅力和神化般的经济效益,为世界各国旅游开发所效仿。[1]结合各国的国情和旅游开发优势,形成了不同的主题公园的发展模式。[2]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开发,始于1989年9月在深圳特区建成的“锦绣中华”。10多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在中国旅游地的开发中,主题公

浅谈中国园林的文化思想

浅谈中国园林的文化思想 摘要:本文主要说明中国园林景观建设的历史渊源及受到的文化影响,形成中国特色园林过程。宗教、哲学、美学和一些有识之士的贡献。 关键词:中国园林宗教哲学 美学文学艺术文人 中国园林是从实用的园、圃、囿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园林式,同时兼收各种建筑风格,创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它为中国园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一、中国园林的天人关系 中国园林注重山、水、自然。中国古典园林的天人关系处理上,偏重于人的成分,如人的狩猎种植,居住生活和吟诗作对等。因此越到后来,人工味越浓,把诗词、歌赋、文联匾对、亭台、楼阁、廊榭宫馆过分夸大,以致于江南园林中的“小桥流水人家”都有拥挤的感觉。在置石上,多用立石,表明顶天立地的思想。建筑上则精雕细刻、珠帘画栋,极尽人工之能事。强调“境造桃源,巧夺天工”,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天人意境。例如我国在2003年的德国罗斯托克国际园艺展中中国园林就是一组仿宋园林。这组园林得到了德国朋友的高度赞誉,也体现“中国园林”中山水亭园的艺术特色。 二、佛学思想 佛教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左右(两汉之际)由天竺传入我国。经过与我国传统思想和宗教的冲突与融合,以及理论形式上自我调整,自四世纪(魏晋南北朝)在中国扎根和光大。(它的主要代表建筑是河南嵩山少林寺)。这时它宣扬的世事无常和因果轮回与当时的社会现状相吻合,对园林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相当一批文人弃世从佛,遁入空门,隐逸于自然山水之间,于是园林形式由秦汉建筑宫苑转变到自然山水园。其中山水园的形式从此固定下来,直到今天,为后人留下了一批珍贵的遗产和学习的素材。如今天的布达拉宫、敦煌壁画、四川乐山大佛、金山寺、雷锋塔、西安大雁塔等历史遗迹。寺庙园林的发展和禅宗思想的影响对明清两代皇家园林的建筑风格上有其深刻的影响,如故宫中的太和殿、颐和园、天坛、无不体现佛教文化思想。 三、儒学思想 中国文化的基石之一是儒学,二千年前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山之后,一直作为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儒学正式走上历史顶峰时期是从西汉武帝时懂伸舒霸除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的核心在人,即处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上,提倡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宇宙观上提出气理两说,在伦理道德上提倡三纲五常,在政治上提倡仁政和保民,在教育上倡导开办学校。主要代表的建筑长沙的岳鹿

中国园林景观行业概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和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园林景观行业概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和行 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近十年来,政府对园林绿化的投入加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速度极快,城镇化率已从1978年的 17.90%跃升至2016年的57.35%,但是距离发达国家80%的平均城镇化率仍 有较大差距,未来我国城镇化率有较大可能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根据世界城镇化趋势的一般规律,我国已经逐步进入城镇化发展的中后期,大型城市的规模增长放缓,而居民对城市质量的要求与日俱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质量提升、基础设施更新换代等多重需求将逐步释放,共同作用于风景园林市场的扩大。 2006-2016 年我国城镇化率情况(%)

鉴于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投入金额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近年来,受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下滑影响,2015年,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资额亦有所降低,但仍达到 2,075 亿元。 2005-2015 年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资额 二、风景园林行业四大细分领域发展空间较为广阔 风景园林设计主要涉及市政公共园林、休闲度假园林、生态湿地和地产景观园林四大领域。发行人所处行业的市场容量与四大领域的投资建设规模紧密相关,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为四大领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进而扩宽了风景园林行业的市场前景。 (1)市政公共园林市场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①城镇化支撑市政公共园林市场继续扩容 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给风景园林行业带来了契机,近年来,政府在园林和绿化方面的投资金额从2005 年的 411 亿元增长到2015 年的 2,075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7.57%。城市建设逐步向精致化、园林化迈进,市政公共园林的建设需求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②旧城区的改造将提升存量需求 我国未来市政公共园林的市场不仅来自于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新增市场容量,也同样来自于现有城市化水平下存量市场的再升级。在我国城市中存在大量旧城区、城中村等居住环境较差、利用率较低的区域,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紧缺,为了改善市容市貌,盘活中心城市的存量土地,旧城区改造和城中村拆迁成为许多城市的建设重点。过去片面地追求经济高增长,单纯追求城市建筑建设的行为导致城市公共绿地用地紧张、绿化面积少,这不符合现代人对城市环境的要求,因此政府也在不断地加大对现有城区绿地的投资力度。 ③园林建设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园林建设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城市人居环境、生活水平、生态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指标。发达的城市园林不仅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和满足感,而且有利于旅游开发和招商引资。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县区将园林建设作为发展规划的重点之一,不断加大对园林建设的投入。2015 年,全国城市绿地面积已达 266.96 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0.1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 13.35 平方米。 2005-2015 年我国城市(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情况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 ——植物分析 摘要:中国古代园林是以建筑为基础,山水和花木高度融合,把自然与人统一起来,借助诗文绘画进行审美点化,创造一个“天人合一”的境界,被称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这种在自然审美的畅神意识之外注入的"诗情画意"和"环境美"的内涵。把植物和山水得以精致的搭配,形成优雅的环境,达到审美的最高境界,创造美的意境。 关键词:中国古典苏州园林、园林意境、植物

On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Plant Analysis Abstract:Ancient Chinese garden architecture is based on a high degree of integration of landscapes and flowers and trees, the natural and human unity, with modal aesthetic poetry to painting, creating a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of the realm, known as the "solidification of the poem, three-dimensional painting "The smooth natural aesthetic sense of God outside the injection of" poetic "and" beauty "connotations. To the plants and landscapes with exquisite form and elegant environment, to achieve the highest realm of aesthetics to create a beautiful mood. Key words:Chinese classical Suzhou garden、Artistic Landscape、Pla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