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效率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合集下载

门急诊输液流程模式的优化效果研究

门急诊输液流程模式的优化效果研究

疗费用 , 使患者不能及时透析治疗 , 也是导致其死亡率高的原因。
( 本文编辑 : 曹思军
刘晓鑫 )

1 2 2一
T ODAY NURS E, S e  ̄e mb e r , 2 01 3, No . 0 9
的好 评 。 现报 告 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和用电插座 ,以供需要吸氧的特殊患者和患者病情变化时急救 所需 。 座椅旁配备 了无线电子呼叫系统 , 患者的呼叫要求可 以立 即显示在护士手中的掌上电脑上 , 便于护士及时处理患者的呼叫
关键词: 门急诊 ; 输液流程 ; 满 意度 中图 分类 号 : R 4 7 3 文献 标 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6 4 1 1 ( 2 0 1 3 ) 0 9 — 0 1 2 1 - 0 3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给药方式之一 , 与病房患者不同,
门 急诊 输 液 患 者 具有 病 种 复 杂 、 数量多、 流 动性 强 、 情 绪 不 稳定 的 特点 , 造成 了 门急 诊输 液 大 厅 护 士 工作 强 度 大 、 压力大 、 护 患接 触
1 蔡益民. 血液净化分册【 M】 .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 出版社, 2 0 0 9 : 5 .
2 黄焕转, 刘 艳凤 , 陈避. 人 性 化 护 理 对 血 液透 析 患者 生 活 质 量 的
影 响【 J 】 . 当代 护 士( 下 旬刊 ) , 2 0 1 2 , 7 : 1 0 6 - 1 0 8 .
表1 2 组 患 者 开 始 透 析 时 的 实 验 室 检 验 结 果 比较
注: P < 0 . 0 5 。
2 . 3 2 组患者开始透析 时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 急诊透 析患者 中7 2 . 4 %为 新农合 组患者 , 2 9 . 7 %为医保 组患 者, 急诊透析指征为高钾血症 、 全 身浮肿 、 严重代谢性酸 中毒 、 急

急诊诊疗流程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急诊诊疗流程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生率 ,改善护患关 系,值得推广
【 关键词 】 诊疗流程 ; 护理管理 ; 风险事件
中图分类号 R7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 — 8 52 1 )6 0 0 — 2 6 4 6 0 (0 21 — 1 9 0
急诊科是 医院的核心科 室之一,主要 任务是实 施对 急性病 、
《 外医 研 第1卷 第1期( 第1 期)0 年6 现代 护理 Xa d iu 中 学 究》 0 6 总 6 21 月 8 2 in ah l
急诊诊疗 流程在 护理管理 中的应 用研 究
纪奕玲 ①
【 摘要 】 目的 : 急诊诊疗 流程在护理 管理中的应 用价值 。 法 : 探讨 方 笔者所在 医院自 21 年起 强化急诊诊 疗流程 ,记录 21 年 ( 察组 ) 险 00 01 观 风 事 件、护理纠纷的发生情况 ,评价 护理质量和患者满 意度,与 2 1 年 ( 00 对照组 ) 比较 。 结果 : 照组 比较观察 组的急救理论知识 、技 术及流程操 与对 作 评分显著 高,风 险事 件、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低 ,患者满意度 显著高 (< . ) 结论 : 诊疗 流程的应用 ,有助于提高 护理质量 ,降低差错 发 P O0 。 5 急诊
中图分类号 R 5. 6 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 — 8 52 1 ) — 10 0 6 4 6 0 ( 21 0 1 — 2 0 6
断指再 植患者术后 需绝 对卧床 7 1 。再植 指术后发生 血 —0d
13 年龄 1 ̄5 平均 3 .岁。男9 例, 5 例。 4 例, 85 岁, 4 5 2 女 l 人选条件:

优点保持,不足 改正提高 ; 强调评 价的公平、公 开性 ,杜绝报复 互合作 ,以提高护理配合度和质量 。

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改良STEMI急救流程探讨

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改良STEMI急救流程探讨

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改良STEMI急救流程探讨【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应用与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改良STEMI急救流程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80例急诊科收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应用。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症状发作至急诊手术完成率、围术期院内病死率、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应用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改良急诊STEMI急救流程,可显著提高急救工作质量,缩短院前抢救时间,提高救治率,具有极高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心肌梗死;急救流程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grated model of medical care and medical treatment to improve the emergency procedureDong YingEmergency department of Peixian people's Hospital,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Xuzhou City, Xuzhou, Jiangsu City, Peixian 221600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and medical care integration work mode to improve the STEMI emergency procedure. Method 80 patients with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 and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the integration of medical and nursing work mode. Resul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patients with emergency operation, the mortality and the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medical and health work mode to improve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proces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irst aid work, shorten the hospital before the rescue time, improve the treatment rate, has a high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Key words:Medical integr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Emergency procedure【中图分类号】R85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6-002-01医护一体化是指相对固定的医生和护士组成救治小组,负责组内病人诊疗活动的责任制整体医疗服务。

急诊科护理抢救流程图解

急诊科护理抢救流程图解

抢救设备的准备与使用
设备清单
确保抢救设备齐全并处于良好状态,定期检查更新。
定位摆放
抢救设备应合理放置,方便快速取用,同时避免占用抢救通道。
使用培训
医护人员应经过设备使用培训,熟悉各种抢救设备的功能、操作及 注意事项。
抢救药物的正确使用与管理
药物清单与存储
01
建立抢救药物清单,确保药物品种齐全、数量充足,并按照规
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患者转运与交接
患者转运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可能需要将其转运至其他科室或病区继续治疗。在此过程 中,应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交接工作
在患者转运前,急诊科护士应与其他科室或病区的护士进行交接工作,包括患 者的病情、生命体征、处理措施等。交接工作应详细、准确、完整,以确保患 者的后续治疗和护理的顺利进行。
现代发展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护 理理念的提升,抢救流程 逐渐规范化、精细化。
未来趋势
抢救流程将更加注重个体 化、智能化和团队协作, 以提高救治效果和病人满 意度。
02
急诊科护理抢救流程详解
患者接收与初步评估
患者接收
分类处理
急诊科护士应迅速接待患者,并立即 进行初步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基 本情况。
药物使用监管
加强对药物使用情况的 监管,确保抢救药物用 于紧急救治,避免滥用 或误用。
建立抢救流程的持续改进机制
1 2
定期评估与反馈
对抢救流程进行定期评估,收集医护人员和患者 的反馈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优化流程图解
根据实际操作经验和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抢救流 程图解,使其更加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根据初步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 、中度和重度病情,并采取相应的处 理措施。

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

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

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急诊科承担突发疾病、快速疾病救治任务,因收治患者病情大多较为紧急,所以需急诊科在短时间内完成疾病的诊断、救治。

在此期间,护理配合行为将会直接影响急诊救治行为正确性与效果。

若护理配合不当,将会导致急诊救治进度缓慢,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针对此种情况,需要进一步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以便急诊护理行为可以更加迅速、合理,可以配合医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抢救任务。

在本文中,笔者对于如何有效提升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解读,希望帮助广大读者将进一步实现对于有关知识的充分了解与清晰认识。

一、优化护理配合流程为确保急诊护理配合正确、高效,首先需要确定急诊护理配合流程,并且对护理流程进行恰当优化。

在现实管理中,急诊护理流程应做到以下几点:其一,急诊护理配合流程应具有针对性。

即根据不同突发事件制定不同护理配合流程。

其二,根据常见突发事件类型及实际护理需求做好人员调控。

其三,在确保常规护理配合流程正确、完善前提下,需做好护理配合流程应急预案,确保急诊护理配合流程可以在应对突发问题时不慌乱、不脱节、有秩序、有准备。

在实际应用中,急诊护理人员需结合急诊科实际情况,恰当对护理配合流程进行优化,保证护理配合流程始终具有应用价值。

对于护理配合流程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现:第一,急诊护理配合相关人员需对配合流程有全面了解。

且在工作总结中,善于发现流程问题,从而对流程进行针对性优化。

第二,护理配合流程优化需要具有动态性,无论是流程还是相关人员都需及时更新。

第三,在保证急诊治疗要求前提下,护理配合流程应足够精简且具有针对性。

第四,护理配合流程在不断优化过程中,需具有快速反应特点,基于此,医护人员可以对患者在护理期间出现的突发问题进行合理管控,其对于患者预后健康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做好快速分诊与交接对于急诊护理配合而言,收治过程第一环节便是患者分诊。

急诊医生与相关人员,通过对患者病情进行确定,划分抢救等级。

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改进现代急诊入院流程管理的研究

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改进现代急诊入院流程管理的研究

急 重症 越 来 越 多 ” 成 了普 遍 现 象 。相 应 的 急诊 周转 减 慢 , 急 诊 科
病 人“ 人 院难 ” 的 现 象 也 越 来 越 突 出 。此 外 , 随 着 急 诊 医学 护 理
学 专业 化 发 展 , 现 代 急 诊 科 越 来 越 多 地 按 照 功 能 划 分 为 预 检 分 诊区 、 抢救 区、 急诊重症监 护室 ( E I C U) 、 普通诊 断 区、 观 察 区 等
关键 词 : 急诊 ; 医护 一 体 化 ; 流程 ; 管 理
中图分类号 : R 1 9 7 . 3 2 3
文献标识码 : c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6 4 9 3 . 2 0 1 3 . 3 1 . 0 4 3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4 9 3 ( 2 0 1 3 ) 1 1 A一 3 5 5 2 ~ 0 2
常 以一 个 松 散 的状 态 进 行 急 诊 人 院 管 理 , 效 率 很 低 。 针 对 现 代 急 诊 的特 点 , 为解 决 以 上 问 题 , 合 理 利 用 住 院部 床 位 资 源 又 保 证 急 诊 医疗 护 理 质 量 , 众多学者或 以“ 六西格 玛” 等 项 目管 理 为 向 导1 ] 。 j , 或 以“ 满意度” 为 指 导纷 纷 进 行 入 院 流 程 管 理 或 优 化 ∞】 。 而我科 于 2 0 1 0 年 起借 鉴“ 业 务流 程重 组” ( b u s i n e s s p r o c e s s r e — e n g i n e e r i n g , B P R) 的理 论 和 方 法 实 施 了“ 医护 一 体 化 ” 急 诊 入 院 流程 管理 模 式 项 目 , 以多 方 面 “ 满意度 ” 为 向导 进 行 急 诊 入 院

急诊科护理工作总结报告6篇

急诊科护理工作总结报告6篇

急诊科护理工作总结报告6篇篇1一、引言在过去的一年中,急诊科护理团队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不懈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认真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护理工作任务。

急诊科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急诊科护理人员肩负着院前急救、转运以及院内急救的任务,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过硬的技术水平。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二、工作内容及方法1. 优化急诊科布局,美化就医环境为了给病人创造一个温馨、舒适、安全、有序的医疗环境,急诊科统一更新了输液大厅的椅子,配置了床边椅,方便病人输液时使用。

在二楼候诊区增加了座椅,为候诊病人提供休息场所。

设置专门的护士服务站,方便病人咨询和办理相关手续。

同时,还优化了就诊流程,减少了病人排队等候时间。

2. 加强护理培训,提高护理质量为了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急诊科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

通过开展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使护理人员掌握最新的护理理念和方法。

此外,还鼓励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学历提升,目前急诊科护理人员学历均在大专以上。

3. 强化服务意识,提供优质服务急诊科护理人员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倡导“用心护理、用爱服务”的工作风气。

在日常工作中,注重与病人的沟通,了解病人的需求,为病人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同时,还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收集患者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4. 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患者安全急诊科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和无菌原则,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工作。

定期对急救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在接诊过程中,严格遵循首诊负责制和交接班制度,确保患者信息准确无误。

三、工作成效1. 患者满意度提升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和改进就诊流程,患者对急诊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据统计,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对急诊科护理工作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

2. 护理质量提高在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急诊科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急诊科创新管理及流程化管

急诊科创新管理及流程化管

总结词
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03
总结词
提升医疗质量
05
04
详细描述
智能分诊系统减少了患者等待时间, 降低了因分诊不当导致的不良事件发 生率,提高了患者就医满意度。
06
详细描述
智能分诊系统实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为医生 提供准确诊断依据,提高了医疗质量和救治成 功率。
成功案例二
总结词
提高抢救成功率
详细描述
快速响应团队由多学科专业人员组成,能够在短时间内 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快速、有效的抢救,显著提高了抢 救成功率。
患者病情复杂多变
急诊科患者病情各异,且复杂多变,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 验和快速应变能力。
医患关系紧张
由于急诊科工作繁忙,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可能不够充分, 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对策建议
优化资源配置
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压力
根据患者流量和需求,动态调整医疗资源 ,如人力资源、设备、药品等,确保救治 工作的顺利进行。
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和病情,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模式,如 急诊门诊、急救车服务等。
质量监控与持续改进
对急诊科的服务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优化 管理流程和服务质量。
02 急诊科流程化管理
流程化管理理念
强调以患者为中心
流程化管理以患者需求为 导向,优化患者就诊流程, 提高患者满意度。
3
反馈与改进
收集医护人员和患者对急诊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和方法,持续改进和提高。
结合效果评估
效率提升
通过流程优化和管理创新,提高急诊 科工作效率,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和救 治时间。
质量改善
优化急诊科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提 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差错和纠 纷发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效率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效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100例急诊抢救患者,将其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单数作为对照组,双数作为实验组,每组50例。

对照组采取急诊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急诊常规护理流程服务的基础上采取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措施。

对比两组的实施效果。

结果实验组分诊评估时间为(0.64±0.21)min、心电监护时间为(4.11±0.23)min、
静脉用药时间为(4.23±0.53)min、抢救成功率为100%、护理满意度为98%,均优于对照组的(2.45±
0.48)min、(6.23±0.17)min、(7.45±0.83)min、92%、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急诊护理模式中采取流程优化,不但可以提高急诊抢救患者的抢救效率,而且可很大程度的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抢救效率
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患者众多的科室,是综合医院接收求医患者的一个重要服务部门。

所以急诊科的抢救效率可以说是反映一个医院医疗质量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为此在提高患者抢救效率方面显得尤为重要[1]。

由此,本研究选取某院抢救中心2014~2016年100例急诊抢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进行有效的应用,观察其抢救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某院急诊抢救中心2014~2016年100例急诊抢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单数作为对照组,双数作为实验组,每组50例。

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7~79岁,平均年龄(48.42±
11.54)岁。

实验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47.32±9.63)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流程服务,包括派救护车接诊、将患者及其家属送往急诊室、对患者进行抢救手术等一般护理。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的基础上采取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措施,具体优化措施如下。

1. 2. 1 缩短接诊时间对于急诊室的患者最重要的就是给予及时治疗,如若能在接诊时间上得以优化,那么最终抢救效果才会有提升,所以缩短接诊时间显得尤为重要。

缩短接诊时间采取的措施是要求急救中心在接到急救电话后 5
min内马上出诊,并且与现场医生通过电话了解急诊患者的病情及时做好抢救院前准备,到达现场后立即对患者开展抢救工作,随后迅速将患者转运到医院。

1. 2. 2 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医院属于一个人多车多的地方,所以容易造成堵车的现象,所以开通急诊绿色通道也是提高急诊抢救效率的关键一步。

等救护车到达医院后直接从绿色通道送往抢救室,患者家属签好协议合同后立即对患者实施抢救工作,实施先抢救再填单的绿色服务,在抢救中由分诊护士填写转运交接单等基本信息,抢救结束后再让家属挂号缴费。

1. 2. 3 病情估评只有对症下药才能对治疗有效,所以在将急诊患者送至抢救室时接诊医生应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估评,包括患者的体质、病情程度及血压、心律等指标,以进行针对性的抢救,如果需要进行手术提前做好术前准备[2-4]。

1. 2. 4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待接诊医生进行完病情估评后马上进行抢救,5 min内完成患者的吸氧、心电监护等基本工作,在抢救小组中由护士长进一步对患者进行病情估评,在确诊后对症下药。

1. 2. 5 心理护理急诊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都是紧张、焦躁的,有些患者家属由于过于担心患者会一直追随医生,给医生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以对于患者及其家属心理的护理也是关键的一个流程。

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谈,给予其安慰,平复其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但能够节约时间,让患者更好地配合抢救工作,还可以有效的避免医患纠纷[5,6]。

1. 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心电监护时间、静脉用药时间、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標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分诊评估时间为(0.64±0.21)min、心电监护时间为(4.11±0.23)min、静脉用药时间为(4.23±0.53)min、抢救成功率为100%(50/50)、护理满意度为98%(49/50),对照组分诊评估时间为(2.45±0.48)min、心电监护时间为(6.23±0.17)min、静脉用药时间为(7.45±0.83)min、抢救成功率为92%(46/50)、护理满意度为80%(40/50);实验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监护时间、静脉用药时间、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χ2=24.428、52.414、23.121、4.167、8.274,P<0.05)。

3 讨论
对于急诊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所以急救人员应该争分夺秒,及时
对急诊患者实施抢救,此过程最重要的就是在尽可能的范围内缩短抢救时间。

考虑到护理工作属于急救抢救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各方面护理工作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各方面治疗操作的效率,为此更需要对急救护理工作加以重视[7-10]。

本研究选取100例急诊抢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研究,结果显示,采取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措施的实验组的分诊评估时间为(0.64±0.21)min、心电监护时间为(4.11±0.23)min、静脉用药时间为(4.23±0.53)min、抢救成功率为100%、护理满意度为98%,均优于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模式的对照组的(2.45±0.48)min、(6.23±0.17)min、(7.45±0.83)min、92%、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急诊抢救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效率,同时提高满意度,值得在实际中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丽燕. 急诊快捷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广西医学,2012,34(8):1100-1101.
[2] 吴俊梅,周兴梅,贾云,等. 护理流程再造在急性创伤重症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探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s1):230-231.
[3] 杨庆华,赵忆文,赵力群,等. 接诊流程改进对急救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上海护理,2014,14(3):73-75.
[4] 李轶,李皓月.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2):38-40.
[5] 龚敏,高虹.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急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中国临床研究,2015,28(9):1248-1251.
[6] 李红涛,李俊,庄君灿,等.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1):89-91.
[7] 王敬军. 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提高危重急诊患者抢救效率中的作用.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7):154,156.
[8] 耿金玲.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4):106.
[9] 李瑛.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分析. 大家健康旬刊,2017,11(1):19-20.
[10] 熊莉,赵兴泉.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 现代医药卫生,2016,32(23):3711-37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