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
甘薯的栽培管理技术

甘薯的栽培管理技术甘薯,这可是个好东西啊。
它就像一个宝藏,藏在土里,等着咱们去挖掘。
种甘薯啊,地可得选好了。
这地就像是甘薯的家,得舒服才行。
疏松的土壤就像柔软的床,甘薯在里面能自由地伸展它的根茎。
要是土壤板结得像石头一样硬,那甘薯可就难受喽,就像咱们人住在狭小拥挤的房子里,伸展不开手脚。
土壤还得肥沃些,这肥沃的土壤就好比是装满美食的餐桌,能给甘薯提供充足的营养。
你要是把甘薯种在贫瘠的土地上,就像让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天天饿着肚子,它怎么能长得壮呢?选好了地,就该准备甘薯苗了。
这甘薯苗就像是小战士,得精挑细选。
那些看起来病恹恹的苗,就像没精打采的士兵,可不能要。
要选那种茎干粗壮、叶片嫩绿的苗,这就好比是挑选身体强壮、精神饱满的战士,种下去才有战斗力。
种甘薯的时候,可不能随随便便地把苗往土里一插就完事了。
得把苗种得深浅合适,就像给孩子盖被子,盖得太厚了,孩子热得难受;盖得太薄了,孩子又会着凉。
种得太深,甘薯苗可能就出不来气;种得太浅呢,又容易被风吹倒。
而且啊,种的时候株距也要合适,太密了,它们就会互相争抢空间和养分,就像一群人挤在一个小房间里抢东西吃,谁都长不好;太稀了呢,又浪费土地资源,多可惜啊。
甘薯种下去了,浇水可是个关键。
水就像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甘薯可就干巴死了。
但是水也不能太多,要是地里积水了,就像把甘薯泡在澡堂子里不让出来,那甘薯也会被淹死的。
得根据天气情况来浇水,要是天气干燥得像要着火了,那就得多浇点水;要是经常下雨,那就得少浇点,让土壤保持一种润润的状态,就像咱们的皮肤保持水润一样。
施肥也不能马虎。
肥料就像是给甘薯吃的补药,合适的肥料能让甘薯长得又大又甜。
可以用些有机肥,这就好比是给甘薯吃天然的绿色食品,健康又营养。
可别施太多的化肥,施多了就像人吃多了药一样,会出问题的。
除了浇水施肥,还要注意给甘薯除草。
杂草就像一群不请自来的强盗,它们会抢走甘薯的养分和阳光。
得经常去地里看看,看到杂草就像看到小偷一样,毫不留情地拔掉。
【红薯百科】甘薯是什么?

【红薯百科】甘薯是什么?
甘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甘薯有哪些名字?甘薯各地的叫法有什么不同?以下耕种帮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甘薯原产美洲墨西哥,15世纪传入欧洲,16世纪传入亚洲、非洲,植物学分类为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植物。
性喜温,不耐寒。
甘薯在世界上分布较广,但以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栽培较多。
早在明代,甘薯首先在我国福建、广东两省传入,以后逐渐扩及长江、黄河流域及台湾等地。
目前大部分省市均有栽培,以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较为集中,如山东、四川、河南、河北、安徽等省栽培面积较大。
甘薯的别外有26种之多。
北京称为白薯,河北、河南称为红薯,山东称为地瓜,江苏称为山芋、白芋,四川、重庆称为红苕,福建、广东、浙江等地称为番薯。
其他还有黄薯、金薯、甜薯、黄茹、红山药等名称。
甘薯

茎蔓
利用春薯田剪苗作秋冬薯田插植用或在秋薯田剪苗插植于苗圃繁殖,越冬后,再剪苗栽插于大田,在华南南 部冬暖地区应用较普遍。这种方法,操作粗放,可节省劳力土地,比较经济。如能注意良苗选择未必比苗床苗差。 但如年年沿用大田苗栽插,苗的发育逐渐低落退化,薯形变小,小薯率增加,产量减低,故须于2-3年后用种薯 育苗,更新一次。
果
蒴果较少成熟,三棱形,顶端微凹,基部截形,每棱翅状,长约3厘米,宽约1.2厘米;
种
种子圆形,具翅。着生1-4粒褐色的种子。染色体数2n=90。
产地生境
产地生境
生长分布甘薯属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性喜温,不耐寒,根系发达,较耐旱。生于海拔600m以下的山坡稀疏灌 丛或路边岩石缝中。
世界甘薯主要产区分布在北纬40°以南。栽培面积以亚洲最多,非洲次之,美洲居第3位。1994年世界甘薯 总面积为938万公顷,总产量为.9万吨。
花
甘薯花雄花序为穗状花序,单生,长约15厘米,雄花无梗或具极短的梗,通常单生,稀有2-4朵簇生,排列 于花序轴上;苞片卵形,顶端渐尖;花被浅杯状,被短柔毛,外轮花被片阔披针形,长1-8毫米,内轮稍短;发 育雄蕊6,着生于花被管口部,较裂片稍短。雌穗状花序单生于上部叶腋,长达40厘米,下垂,花序轴稍有棱。 花期初夏。
养分
养分是薯块萌芽和薯苗生长的物质基础。育苗前期所需的养分,主要由薯块本身供给,随着幼苗生长,逐渐 转为靠根系吸收床土中养分生长。采苗二三茬后,薯块里的养分逐渐减少,根系吸收的养分则相应增多。薯苗生 长需要较多的氮素肥料,氮肥不足薯苗生长缓慢,叶片小,叶色淡黄,植株矮小瘦弱,根系发育不良。因此,在 育苗时应采用肥沃的床土并施足有机肥,育苗中、后期适量追施速效性氮肥,以补充养分的不足。
病虫防治
甘薯收获注意四要点

甘薯收获注意四要点
甘薯是无性繁殖营养体,没有明显的成熟标准和收获期,但是,收获过早,会降低甘薯产量;收获过晚,甘薯会受低温冷害的影响,不耐贮藏,切干率也会下降。
因此,收获甘薯时要注意地、土、留、用这四点。
1.地即根据地温来收获甘薯。
一般在地温18℃时开始收刨甘薯,切干用的春薯或腾茬种冬小麦的地块一般在寒露前收刨;留种用的夏薯在霜降前收刨;贮藏食用的甘薯可稍晚一些收刨,但一定要在枯霜前收完。
2.土即根据土壤湿度来收获甘薯。
土壤含水量少,地温变化大,甘薯易受冷害,且不易收刨;土壤含水量过多,甘薯收获后不耐贮藏。
当土壤过湿时应先割去甘薯茎蔓,晾晒几天,待土壤稍干再收刨。
3.留即根据是否留种来收获甘薯。
留种用的夏薯,宜在晴天上午收刨,并在田间晒一晒,当天下午入窖,不要在地里过夜,以免遭受冷害。
4.用就是根据用途来贮藏甘薯。
甘薯收刨后,可在地里进行选薯,去掉病、残及水渍的薯块,并按不同用途和品种分别贮藏。
从收刨到贮藏过程中,要尽量减少翻倒次数,并要轻拿、轻放、轻装、轻运,以免碰伤薯皮。
1。
甘薯种植时间和方法

甘薯种植时间和方法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甘薯的种植呀。
一、种植时间。
甘薯呢,它可是个挺随和的作物,但也有比较适合种植的时间哦。
一般来说呀,如果是在春天,大概3 - 4月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种甘薯啦。
这个时候天气开始暖和起来,土壤也慢慢变得松软,就像给甘薯宝宝们准备好了一个舒服的小床呢。
不过呢,不同的地区会有点差别哦。
像南方一些比较暖和的地方,2月下旬可能就可以着手种了。
而北方呢,就得再等等,等到土壤彻底解冻,温度比较稳定的时候才行,不然甘薯种下去会被冻坏的,那可就白忙活啦。
还有哦,如果错过了春天,秋天也是可以种甘薯的,大概8 - 9月的样子,但是秋天种的话,管理上可能要更精心一点呢。
二、种植方法。
1. 选种。
咱先得挑好甘薯种。
宝子们去选种的时候,要找那些表皮光滑、没有什么病虫害的甘薯块。
就像咱挑水果一样,得挑健康的呀。
有些品种的甘薯特别甜,有些产量特别高,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呢。
比如说要是想自己吃,就选甜一点的品种,要是想拿去卖,产量高的就比较划算啦。
2. 整地。
种甘薯的地可得好好整一整。
先把地里的杂草啥的都清理干净,然后把土壤翻一翻,松一松。
这就好比给甘薯盖房子,得先把地基打好。
土壤松了,甘薯的根才能在土里自由自在地生长呀。
如果土壤太硬,甘薯的根扎不下去,那它肯定长不好的。
3. 施肥。
土地整好之后呢,就得给它加点营养啦。
可以施一些有机肥,像农家肥就很不错。
把肥料均匀地撒在地里,然后再翻一翻土,让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
这就像是给甘薯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大餐,让它一扎根就能吃到好吃的,这样它就能茁壮成长啦。
4. 种植。
接下来就是种甘薯啦。
把选好的甘薯种切成小块,每块上最好有一两个芽眼。
然后在整好的地里挖个小坑,把甘薯块放进去,芽眼朝上哦,再盖上土。
宝子们可别把芽眼朝下了,那样甘薯芽就很难长出来啦。
种的时候呢,每个甘薯块之间要留一点距离,就像咱们人住房子也不能太挤了是不,得给甘薯宝宝们足够的生长空间呢。
5. 管理。
甘薯

甘薯,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 1.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蔓细长, 匍匐地面。
块根, 皮色发红或发白, 肉黄白色, 除供食用外, 还可以制糖和酒精。
2. 这种植物的块根。
薯通称红薯或白薯, 在不同地区还有番薯、金薯、甜薯、玉枕薯、山芋、白芋、红芋、红苕、地瓜、土瓜、山药等名称。
目前使用最多、面积最广的是番薯和红薯两种说法。
第一,首先介绍番薯来源的两种观点:本文采纳的是多数学者的观点,即番薯是美洲作物,与我国原产的甘薯是不同的。
然后介绍了番薯传入的多种途径,对此,各个学者也有不同的说法,但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一致的,再在次基础上分析番薯传入的历史背景和深层原因。
因番薯的传播有鲜明的时间和地域特征,所以对于番薯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各种叫法的不同进行分析,据何炳棣任为我国粮食生产史上经历过两次革命,第一次在北宋以后早熟的占城稻在江南的推广,第二次则是明清之际花生、番薯、玉米马铃薯的传入。
推广种植集中在乾嘉时期北上是指从泉州、长乐沿海道直达玉环岛、温州、台州、鄞县、舟山、上海、山东、河南、河北各地。
西传以电白—广州为起点,一路自韶关过梅岭、大余、经赣州达南昌高地,一路自广州、韶关经坪石越南岭而达郴县、衡阳、长沙、岳阳、武昌以至南阳盆地再至中原区域,一路经珠江流域到广西、贵州等地。
苕古书上指凌霄花、野豌豆或苇子的花。
今川贵鄂地区多用此称呼甘薯。
苕的字义与今甘薯之间的关系不太显明。
“瓜”即表示果实。
地瓜的说法则是顾名思义:地下长出来的果实。
甘薯称作地瓜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和山东中东部。
这主要是因为东北有大量的山东移民, 移民带去了地瓜的说法。
“芋”的基本字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一年生植物。
地下有肉质的球茎, 含淀粉很多, 可供食用, 亦可药用。
俗称芋奶、芋艿、芋头。
可指多种植物如: 马铃薯称“洋~ ”、荸荠称“乌~”等红薯一词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北部、内蒙古、甘肃、宁夏、河南、湖南中南部、广西北部、云南部分地区, 因其外皮呈红色, 故命名之。
地瓜

地瓜地瓜,又称红薯或甘薯,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植物,属于早熟性蔬菜。
地瓜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地瓜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
地瓜的外形呈长圆形或椭圆形,外皮光滑,颜色有紫红、红黄等,内部是橙色或黄色的果肉。
它的表面纹理均匀,大小也不一。
地瓜在中国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可以用来煮、炒、炖、烤、蒸、泡茶等多种方式加工制作。
地瓜的食用方式非常丰富多样。
我们可以将地瓜切成片状,煮熟后沾上糖粉,制成地瓜片。
地瓜片是一种传统的特色小吃,既可以当零食吃,也可以用来搭配其他食物。
地瓜还可以做成地瓜粥。
将地瓜削皮,切成块状,和大米一起煮熟,再加入适量的糖和水,煮成粥状即可。
地瓜粥既好喝又养胃,尤其适合冬天的时候食用。
地瓜还可以用来制作地瓜饼。
将地瓜削皮,切成片状,放入搅拌机绞碎,然后加入面粉、白糖、油脂等材料搅拌均匀,再擀成饼状,入锅煎烤至两面金黄即可。
地瓜饼香甜可口,口感酥脆,是非常受欢迎的美食。
地瓜还可以作为食材,与其他食材一起炖汤。
将地瓜削皮,切成块状,与猪骨、鸡肉、红枣等一起放入大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慢慢炖煮,直至地瓜熟烂。
这样炖出的地瓜汤香浓可口,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地瓜还有很多其他的食用方法。
比如,可以将地瓜切成丝,加入适量的盐、醋和辣椒油拌匀,制成凉拌地瓜丝;可以将地瓜切成薄片,放入微波炉中微波烘烤,制成地瓜薄片;可以将地瓜削皮,切成块状,放入烤箱中烘烤,制成地瓜干。
除了食用价值,地瓜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地瓜中富含的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地瓜中的维生素A可以提高免疫力,保护视力,预防夜盲症;维生素C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感冒;维生素E可以抗氧化,延缓衰老;钙、铁、锌等矿物质对人体骨骼生长、血液循环和免疫系统的发育都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地瓜是一种非常好吃并且营养丰富的食物。
无论是作为主食还是作为零食,地瓜都有着独特的美味和食用价值。
甘薯的药用价值:中药中的应用与疗效

甘薯的药用价值:中药中的应用与疗效甘薯,又称红薯、地瓜,是一种常见的块茎类植物。
除了作为食物之外,甘薯在中药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并被赋予了许多药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甘薯在中药中的应用及其疗效。
首先,甘薯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根据中医理论,甘薯具有益脾胃、健脾养胃的功效。
它富含淀粉、膳食纤维以及维生素B、C等营养物质,具有增强肠道蠕动、促进胃肠消化吸收的作用。
同时,甘薯中的黏蛋白成分还能保护胃黏膜,缓解胃部不适。
其次,甘薯在中药中还被应用于调节血糖水平。
甘薯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矿物质,糖化反应缓慢,使血糖上升的速度较慢,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此外,甘薯中还含有一种叫做生薯多糖的物质,可以提高胰岛素的分泌,促进胰岛素的利用,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
因此,甘薯被认为是一种血糖调节的良好食材。
此外,甘薯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甘薯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如黄酮类和多酚聚合物等,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害。
另外,甘薯中还含有一种叫聚乙烯醇的多糖类成分,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这些成分能够减轻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
此外,甘薯还被用作补益肝肾的药物。
据中医理论,甘薯富含维生素B、C和矿物质,可以养血滋阴、健脾润肺的作用。
甘薯还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对保护视力和调节免疫功能起到积极作用。
另外,甘薯中的磷、镁、铁等矿物质也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除了以上的应用,甘薯还被发现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研究表明,甘薯中的一种成分叫作甘露多糖,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这种多糖类物质可以通过免疫调节和抗氧化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此外,甘薯中还含有一种叫作块芽菌素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
这些发现为甘薯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
总的来说,甘薯在中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如调节消化系统、血糖调节、抗氧化、抗炎以及补益肝肾等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属旋 花科甘薯属草本植物,又名山芋、 红芋、红薯、白薯、地瓜、红苕、 番薯等,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 饲料作物和食品加工、化工、能源 业的原料作物,普遍种植于全世界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100多个国家。
1.甘薯的生产及消费情况
1.1 甘薯的生产状况
1.2 甘薯的消费情况
据1988年徐州甘薯中心调查:工业用占 26.9%,主要用于淀粉、酒精业;饲料用占 35.3%,主要用于养猪;28.0%作为食用,基 本上工业、饲料和食用比例三分天下。而 1994年在国际马铃薯中心帮助下,我们又进 行了一次调查,加工甘薯的比例大幅上升, 约占45%。
2. 甘薯的种类
作物 水稻 玉米 甘薯块 甘薯根 甘薯叶 芋 大白菜 绿豆 豆类 干豆 大豆(干) 芒果 番茄 香蕉
热量 256.5 114.6 578.6 512.1 66.5 231.8 174.1 123.4 175.7 266.1 140.6 42.7 69.5 10.9
Ca 2.2 1.0 138.0 85.0 53.0 86.4 178.0 17.0 159.6 18.0 41.0 0.24 20.0 110.5
4. 甘薯的营养价值
甘薯的营养价值较高,它富含淀粉,一般含量占鲜薯 重的15%~26%,高的可达30%左右,随品种不同而 异。含可溶性糖占鲜薯重的3%左右。据测定每100g 鲜薯中含蛋白质2.3g、脂肪0.2g、粗纤维0.5g、无 机盐0.9g(其中钙18mg、磷20mg、铁0.4mg)、胡萝卜 素1.31mg、维生素C 30mg、维生素B10.21mg、维生素 B2 0.04mg、尼克酸0.5mg、热量531.4kJ。甘薯所含 蛋白质虽不及米面多,但其生物价比米面高,且蛋白 质的氨基酸组成全面。
1. 块根 2. 梗根 3. 纤维根
3.3 叶
甘薯的叶着生在茎节上,是主要的光合作用器官。 甘薯叶是单叶,只有叶片,叶柄,没有托叶,属于不完全叶。 叶柄长度因品种而异,短的5-6厘米,长的30厘米以上。叶 片的形状很多,就是同一株的叶形也有差别。基本分为心脏 型、肾形、三角形、掌状等。叶片边缘有全缘和深浅不同的 缺刻。叶的颜色有浓淡不等的绿色、褐色和紫色;顶叶的颜 色有淡绿、绿、褐、紫等。叶脉以主脉为中心向两边分散, 颜色有绿、主脉紫、全紫的区别。叶片的基部有绿色和紫色 两种。
等级 完整块根( 完整块根(%) (每块50g以上) 每块50g以上) 50g以上 总量 一 二 90.0 80.0 10.0 20.0 不完整块根( 不完整块根(%) 病害 8.0 8.0 其他 7.0 12.0 2.0 2.0 杂质含量
三
70.0
30.0
12.0
18.0
2.0
纤维根:又称吸收根、须根,其主要功能是吸 收水分和养分。纤维跟主要分布在30cm左右的 土层内,入土深的可达1m以上,具有很强的吸 水能力,保证甘薯具有抗旱的特征。
梗根:又称柴根,形状细长,粗细均匀。
块根:所处条件好、分化发育早的不定根,则可 能膨大成块根。块根为贮藏根。 甘薯块根由皮层、内皮层、维管束环、原生木质 部、后生木质部组成。 根形状有圆形,圆筒形,纺锤形,球形等。块根 上有纵沟和根眼(或称根痕)。 块根皮色因品种而异,有紫、粉红、黄、黄白、 白等。 皮色和肉色是鉴定品种的主要特征之一。
Fe 33.38 9.7 405.0 105.0 300.0 178.3 194.2 78.8 150.0 193.4 168.6 501.5 116.7 2.3
维生素A 维生素 0 25.3 991.8 324.0 667.8 770.8 50.0 4.3 347.7 0.7 0 18.4 257.2 1.1
我国过去对甘薯品种的选育重在品质和产量,但不 够注意薯形。现在由于加工、出口和食用的需要, 必须选育薯形好,还原糖低和淀粉含量高的品种, 才能符合加工和出口的要求。 (1) 食用品种
淀粉加工
(2) 加工品种
{
食品加工
3. 甘薯的形态特征
3.1 根
由薯苗或茎蔓生长的根均称为不定根。根据不定根的 发育情况分为纤维根、梗根和块根三种。
维生素A 维生素 0 480.0 1370.0 1050.0 320.0 660.0 3441.0 27.7 1008.3 0 微量 279.0 845.8 237.0
4. 甘薯的质量质量标准
我国没有甘薯国家标准,目前只有部颁标准 LS/T3104—1985,适用于各省市区调拨的商品甘 薯,其质量标准如下表所示,甘薯按完整块根分 等级。
世界上甘薯年栽插面积约800万公顷,与其他作物 的种植分布明显不同,90%以上的栽插面积集中在 发展中国家。 自1949年以来,未解决粮食供需矛盾,甘薯栽培 面积一直呈上升趋势,最高面积为1979年的1026 万公顷,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甘薯 面积开始逐年下降,03年种植面积约560万公顷, 占世界甘薯面积的70%~75%。我国单产水平为19吨 /公顷,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0%。
维生素B1 维生素 18.5 42.1 140.8 100.0 40.0 120.0 92.8 0.9 158.7 129.0 40.6 1.8 58.3 0.9
维生素B2 维生素 9.3 24.3 106.8 40.0 66.7 61.7 74.0 20.3 168.0 61.5 16.7 1.0 38.9 2.1
我国甘薯主产区
①北方春薯区。包括辽宁、吉林、河北、陕西北部 等地,该区无霜期短,低温来临早,多栽种春薯。 ②黄淮流域春夏薯区。属季风暖温带气候,栽种春 夏薯均较适宜,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 ③长江流域夏薯区。除青海和川西北高原以外的整 个长江流域。 ④南方夏秋薯区。北回归线以北,长江流域以南, 除种植夏薯外,部分地区还种植秋薯。 ⑤南方秋冬薯区。北回归线以南的沿海陆地和台湾 等岛屿属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高温,日夜温差小, 主要种植秋、冬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