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2

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2
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2

许家台镇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

为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实施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完善残疾人教育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促进我镇特殊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按照区特殊教育服务中心工作安排,结合我镇实际,特拟本实施方案。

一、服务对象

送教上门服务对象为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因各种原因确实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义务教育阶段6-15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

二、服务流程

服务基本流程:排查摸底→评估鉴定→教育安置→建档立卡→精准送教→评估改进

1.精准排查,摸底汇总。根据区残联提供的未入学残疾儿童信息,镇中心学校在10月对未入学的残疾儿童进行精准摸底、排查,确定适龄未入学残疾儿童详实信息,形成年度(因为这个数据是动态的:进入学龄段和超出学龄段的每年都有变化)残疾儿童信息数据库。

2.科学评估,合理安置。按照区教育局残联和特殊教育学校对未入学残疾儿童进行集中或分散评估、鉴定,对确实不能入学的,按照家庭自愿、适合送教、就近服务的原则,确定为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开展送教服务。

3.建档立卡,精准送教。许家台镇中心小学承担送教上门服务,学校需为送教学生建立上门服务档案,档案内容包括:镇校送教服务

工作方案、送教服务教师送教服务工作计划总结、送教服务工作手册(一人一案)、送教服务教案。学生一人一案档案材料要根据服务对象不断成长、进步或停滞不前等发展情况,及时进行反思、会诊、改进,制定更有效、更人性的实施方法与途径,不断提高送教上门服务质量。

三、服务原则及时间

送教上门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量身定制、免费教育的原则,以送教上门服务为主,以社区教育和远程教育为辅。送教上门服务,每个服务对象每周2次,每次3课时,每学年不少于240课时。提供送教上门服务的学校要制定送教服务工作日程表,签订送教上门服务协议,定期提供送教服务。如遇特殊情况需更改送教时间的,要及时与送教对象的家长(或监护人)沟通,并另行确定送教时间。

四、责任分工

镇中心小学要选派有责任心、有爱心、甘于奉献的优秀教师承担起对周边服务区域的残疾儿童的送教任务。

五、送教形式

送教的基本形式:灵活设点,个性教学,远程互动,精准送教。

1.集中送教。普校可以选取居住地集中的某个家庭、社区场所或资源教室作为集中送教点,由家长带孩子到送教点,采取一对多形式集中送教。

2.分散送教。对不能参与集中送教的残疾儿童,出于对教师安全负责,可采取以“二对一”(两个老师对一个学生)、“多对一”(几个

老师对一个学生)的形式,组织送教教师入户,开展送教上门服务。

3.远程指导。对不方便教师进入家庭开展送教上门服务的残疾儿童,可以适时通过电话、微信互动等,开展远程课程资源同步辅导,实时指导教育康复训练。

六、送教服务的内容

1、送教上门的老师应根据每个残疾儿童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内容的选择以提高认知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能力为目标,突出进行功能补偿和潜能开发,主要以认知课程、康复训练课程和生活适应课程为主。认知课程包括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唱游律动、绘画手工、运动保健、信息技术等;康复训练课程主要是动作(精细动作和粗大动作)、感知觉(气味、软硬、冷热、轻重等)、沟通交往、情绪行为等;生活适应就是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自我保护、适应社会的能力。还可以开设其他一些个性化的课程,比如网购、电商等。

2.普特融合,回归主流。接受送教服务的儿童,由送教教师负责,定期带到就近普通学校,利用资源教室进行康复训练,与健全孩子进行同伴互助、合作学习、集体游戏等融合活动,也可以利用大型节日如:“六一”,“元旦”等庆祝活动带他们和正常的孩子一起体验节日的快乐。同时,开展同伴结对帮扶活动,对健全儿童进行团结、友爱、互助、平等教育,更好的促进健残一体,共同成长。

3.家校合育。加强对残疾儿童家长的教育培训,定期为家长做残疾儿童的教育康复理论与技能的培训指导,为教育康复残疾儿童做好

支持帮助工作。

七、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学校要高度重视送教上门服务工作,提高思想认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与机制体系,成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负责人与具体责任人。工作中,要积极从各方面为送教服务提供便利条件,切实保障送教上门落到实处。

2.制定方案。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学校,要制定学校的送教上门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包含送教服务负责人、学生名单、具体实施教师、送教时间安排、个别化教育康复计划等内容。

3.加强考核。学校要把送教服务的工作量计入教师教育教学工作量,并在绩效工资、评优树先、职称考核等方面给与一定倾斜。

4.确保安全。要高度重视送教服务教师人身安全,加强对送教服务教师人身、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原则上开展送教服务入户时,至少要两人同行。教师在送教过程中如遇紧急情况,要及时上报学校、教育局。

许家台镇中心学校 2017年10月10日

许家台镇中心小学送教上门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上级的精神,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观原因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按照上级工作要求,我校将开展为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现制订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经验,逐步建立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服务对象

送教上门服务对象为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因各种原因确实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义务教育阶段6-15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我校负责具体三名适龄儿童(见附件1)。

三、服务原则

送教上门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量身定制、免费教育的原则,以送教上门服务为主,以社区教育和远程教育为辅。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服务时间

送教上门服务,每个服务对象每周2次,每次3课时,每学年不少于240课时。提供送教上门服务的学校要制定送教服务工作日程表,签订送教上门服务协议,定期提供送教服务。如遇特殊情况需更

改送教时间的,要及时与送教对象的家长(或监护人)沟通,并另行确定送教时间。

五、师资保障

由学校选派责任心强、热爱残疾学生,思想、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部分教师,开展“送教上门”工作。组织人员安排见附件2.

六、工作要求

1.为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具体由学校教务处负责。

2.每学年初、学年末举行送教教师工作座谈,研究计划,总结工作。

3.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采取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效益。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要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

4.要根据所确定的服务对象的情况,多形式地选择“送教上门”服务方式。

5.建立“送教上门”工作档案。档案资料主要包括计划总结、学生基本情况、工作手册、教案,教学过程资料等。

许家台镇中心小学

2017年10月10日

附件1

许家台乡6-14周岁送教残疾儿童少年信息表

残疾类

序号姓名性别年龄残疾证号身份证号

残疾程度家庭住址监护人联系电话备注

1 王思彤女13 501623

2 50162 言语二级许家台乡小米庄3区3号赵金锭1002

2 张元哲男 6 6003352 6003

3 智力二级许家台乡许家台村6区22号张迎杰1702

3 姜珺男12 9015931 90159 言语一级许家台乡桃庄孔令军1103

7

蓟州区送教服务工作相关人员信息一览表

许家台镇乡(义务教育阶段直属校)

镇乡总校长姓名联系电话镇乡分管领导姓名联系电话张祥东刘德弟

送教学校校长姓名联系电话送教教师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王建良于洪波许家台镇中心小学

赵胜许家台镇中心小学

任国栋许家台镇中心小学

王聪颖许家台镇中心小学

焦小明59 许家台镇中心小学

郑赛楠许家台镇中心小学8

9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