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养殖主要种类(附图)
水产新品种推荐——罗非鱼“壮罗1号”

CHONGQING FISHERIES水产新品种推荐----罗非鱼”壮罗[号”薛洋1,王海波2(1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重庆渝北401121;2重庆市潼南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重庆潼南402660)品种登记号:GS-01-004-2018育种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适宜区域:重庆、广西、广东、海南和云南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
1品种概况1.1育种过程该品种是以2003年从青岛罗非鱼良种场引进的吉富罗非鱼后代群体中挑选出的10000尾个体为基础群体,以抗病性和生长速度为目标性状,采用家系选育技术,经连续4代选育而成。
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普通吉富罗非鱼相比,抗无乳链球菌侵染能力平均提高25.6%,养殖成活率平均提高19.2%,生长速度平均提高12.1%。
1.2品种特性1.2.1品种生物学特性罗非鱼“壮罗1号”头部平直或稍隆起,体高侧扁,体披栉鳞,侧线断折,呈不连续的两行,尾鳍末端为钝圆形,不分叉。
身体两侧有与体轴垂直的黑点斑带9条。
背鳍、臀鳍及尾鳍上均有黑白相间的条纹,背鳍及臀鳍呈斜向排列,尾鳍上的条纹呈线状垂直排列。
性成熟雄鱼的尾鳍、臀鳍及背鳍边缘呈淡红色。
1.2.2优良性状(1)在同等养殖条件下,罗非鱼牡罗1号航无乳链球菌感染能力比普通吉富罗非鱼强,养殖成活率比普通吉富罗非鱼高15.2-21.4%。
(2)在同等养殖条件下,罗非鱼“壮罗1号”的生长速度比普通吉富罗非鱼快9.1-15.1%o(3)养殖成鱼规格均匀,个体间体重的变异系数低于10%,体色鲜亮,且具有较强的耐运緘力。
1.2.3中试It况2016-2018年在我国的广西、海南以及云南等罗非鱼主产区进行了罗非鱼“壮罗1号”中试养殖,主要以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为主,用普通吉富罗非鱼作为对照。
结果显示,罗非鱼“壮罗1号”的养殖成活率比普通吉富罗非鱼高18.5-21.4%,生长速度比普通吉富罗非鱼快9.1-18.23%,明显表现出养殖成活率高和生r49/MAJOR VARIETIES AND MAJOR PRODUCTIVE TECHNIQUE长快的优势。
12特种水产养殖学-2名特鱼类养殖-

第三节 成鱼养殖
一、池塘养殖
1、池塘条件 可利用有机质含量很高的池塘。 2、放养时间 池塘水温稳定在18 ℃以上,在我地于4月中旬以后放养。 3、养殖方式 单养、混养。
第三节 成鱼养殖
生产中控雌制雄种分群开过饲度养繁殖的方法 套养凶猛性肉食鱼类
4、施肥与投饵 5、管理与捕捞
第三节 成鱼养殖
二、网箱养殖 1、网箱设置 封闭式活动网箱; 串联双列式。
庭院罗非鱼越冬实例
黄辨非 庭院罗非鱼越冬技术与效益分析
湖北渔业
在引进一个新品种时, 应考虑到哪些方面的问题?
参考书
引进水产优良品种及养殖技术
沈俊宝 张显良主编 金盾出版社 2002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红罗非鱼 福寿鱼
奥尼鱼
二、适宜在我国推广的水产优良品种有哪
些?
得到的子一代。
6、奥尼鱼 是雌性的尼罗罗非鱼与雄性的奥利亚罗非鱼杂
交的子一代。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与习性
二、生长 三、繁殖
生长率 温度与生长 饲料与生长 放养密度与生长 性别与生长
罗非鱼口腔孵化
第二节 性别人工控制与育种
一、种间杂交全雄鱼 二、激素控制性别 三、倍体不育技术 四、三系配套遗传技术
概述
一、罗非鱼养殖现状
二、罗非鱼品种介绍
1、尼罗罗非鱼 2、莫桑比克罗非鱼 3、奥利亚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
莫桑比克罗非鱼
奥 利 亚 罗 非 鱼
4、红罗非鱼 是莫桑比克罗非鱼红色突变体与正常体色尼罗
罗非鱼的杂交种经定向选育而成的一个品种,又称 彩虹鲷。
5、福寿鱼 是雄性尼罗罗非鱼与雌性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
2、鱼种放养 规格:20~30克/尾;密度: 越冬
罗非鱼介绍及图片

罗非鱼介绍及图片一、外貌特征罗非鱼是一群中小型鱼类,它的外形、个体大小有点类似鲫鱼,鳍条多荆似鳜鱼。
广盐性鱼类,海淡水中皆可生存。
罗非鱼养殖现在已经发展到全世界的许多国家,我国养殖的罗非鱼有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和红色罗非鱼4种。
二、生活习性1、适应性强罗非鱼生长与温度有密切关系,生长温度16~38℃,适温22~35℃,是一种广盐性鱼类,海淡水中皆可生存,耐低氧,一般栖息于水的下层,但随水温变化或鱼体大小改变栖息水层。
2、食性杂罗非鱼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池塘中的罗非鱼,消化道内含物大部分是有机碎屑及其他植物性饲料(如水草类、商品饲料等等),其次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少量底栖动物。
3、耐低氧罗非鱼耐低氧能力很强,窒息点为0.07~0.23毫克/升,水中溶氧1.6毫克/升时,罗非鱼仍能生活和繁殖。
水中溶氧3毫克/升以上时,生长不受影响。
4、不耐低高温罗非鱼的生存温度范围为15~35℃。
当水温低于15℃时,罗非鱼处于休眠状态。
罗非鱼**临界温度约40~41℃,**适宜生长温度为28~32℃,罗非鱼繁殖温度在20℃以上。
5、繁殖能力强罗非鱼性成熟早,产卵周期短,口腔孵育幼鱼,繁殖条件要求不高,大水面积静止水体内自然繁殖。
三、营养价值经测定每100克肉中含蛋白质20.5克,脂肪6.93克,热量148千卡,钙70毫克,钠50毫克,磷37毫克,铁1毫克,维生素B10.1毫克,维生素B20.12毫克。
1、罗非鱼蛋白质含量高,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必需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和甘氨酸含量特别高,必需氨基酸组成平衡且含量丰富,属于优质高蛋白产品。
鱼蛋白与肉类蛋白相比更易于人体消化和吸收,摄取的营养会被毫无浪费地充分利用。
2、罗非鱼视黄醇含量高,视黄醇有助于防治夜盲症、视力减退,有助于治疗多种眼疾,维护免疫系统正常功能,祛除老年斑,促进发育,强壮骨骼,维护皮肤、头发、牙齿、牙龈的健康,有抗呼吸系统感染作用。
罗非鱼(非洲鲫鱼、南鲫、越南鱼)

罗非鱼(非洲鲫鱼、南鲫、越南鱼)罗非鱼(Tilapia)为一种中小形鱼。
现在它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且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原产于非洲,属于慈鲷科之热带鱼类,和鲈鱼相似。
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可以存活于在湖,河,池塘的浅水中。
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
绝大部分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
此鱼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
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
中文学名:罗非鱼拉丁学名:T ilapia别称:非洲鲫鱼,南鲫,越南鱼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纲:鱼纲亚纲:辐鳍鱼亚纲目:鲈形目亚目:鲈形亚目科:丽鱼科属:罗非鱼属形态特征该属原产于非洲,有600多种,目前被养殖的有15种。
罗非鱼是一群中小型鱼类,它的外形、个体大小有点类似鲫鱼,鳍条多荆似鳜鱼。
广盐性鱼类,海淡水中皆可生存;耐低氧,一般栖息于水的下层,但随水温变化或鱼体大小改变栖息水层。
罗非鱼食性广泛,大多为植物性为主的杂食性,甚贪食,摄食量大;生长迅速,尤以幼鱼期生长更快。
罗非鱼生长与温度有密切关系,生长温度16~38℃,适温22~35℃。
罗非鱼最早于1946年由吴振辉、郭启鄣从新加坡引进台湾省,为纪念这两个人,先称“吴郭鱼”。
1957年从越南引进我国内地,又名“越南鱼”。
因其原产于非洲,形似本地鲫鱼,故又有人叫它“非洲鲫鱼”。
引进湖北英山温泉的罗非鱼有两种:一种叫莫桑比克罗非鱼,是1972年从京山县接到英山温泉的;另一种叫尼罗罗非鱼,是1979年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引进来的。
它们安家落户后,都生活得很好。
印度Modadugu Vijay Gupta博士发展并散布清水养殖(使用罗非鱼)的廉价技术,获得2005年世界粮食奖。
特点罗非鱼具有食性杂、耐低氧、不耐低高温,繁殖强等特点:1.食性杂:罗非鱼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
池塘中的罗非鱼,消化道内含物大部分是有机碎屑及其他植物性饲料(如水草类、商品饲料等等),其次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少量底栖动物。
罗非鱼养殖周期多长,罗非鱼的养殖方法

罗非鱼养殖周期多长,罗非鱼的养殖方法罗非鱼的养殖周期一般在5-6个月。
罗非鱼是一种热带性鱼类,肉质鲜美、少刺、蛋白质含量高,是我国的主要养殖水产品之一,鱼苗投放在开春后气温回升的时期,一般在4月中旬左右,鱼苗投放后可以通过增加水体容积、降低水质肥度、使用增氧机、防治鱼病等方式缩短罗非鱼的养殖时间。
一、罗非鱼养殖周期多长1、罗非鱼养殖周期在5-6个月左右,一般在4月中旬进行鱼苗的投放,在10月左右就能够捕捞。
2、罗非鱼原产非洲,属热带鱼类,在我国也是主要养殖水产品,肉质鲜美少刺,主要养殖产地在广东,广西,海南等气温较高的地区,一般为池塘精养。
3、养殖罗非鱼可以通过通过增加水体容积、降低水质肥度、使用增氧机等方式来缩短罗非鱼养殖的周期,提前使罗非鱼上市销售。
二、罗非鱼的养殖方法1、繁殖池选址:(1)一般需要选择667-1334平方米的池塘,池塘形状为长方形,池底平坦,池底土壤以沙壤土为佳。
(2)池塘周围需要保证排水便利,池塘无污染,面向阳光,养殖时需要保持水深在1.8-2.5m左右,需要配备增氧机给鱼苗供氧。
(3)在鱼种放养前,需要提前7-10天对鱼塘进行清理,然后将池塘水分排干进行暴晒,干塘使用石灰粉进行消毒,清理消毒后需要添加发酵肥培育浮游生物。
2、育苗放养:(1)需要选择体表光滑、体质健壮、规格整齐、鱼体丰满、规格大约在5厘米左右的鱼苗,放养前需要将鱼苗使用5%的食盐水或者5-10毫克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浸洗。
(2)1立方米鱼塘可以投放1尾罗非鱼苗,可以搭配50克的大头鱼40-50尾一亩,每亩30-40尾30克的鲢鱼。
3、饲养管理:(1)罗非鱼亲氧,日常饲养需要配备增氧机,可以每5亩水池配备一台增氧设施,保证罗非鱼不出现浮头现象。
(2)在罗非鱼苗150克前,采用肥水养殖,每周施肥一次,养殖2-3月后,罗非鱼重量每尾在250克时,需要改变养殖方式,投放全价配比好的多飞鱼饲料进行养殖,中后期罗非鱼每尾达到1公斤时,需要保证水质的清新,增加罗非鱼的食欲,达到快速生长的目的。
养殖罗非鱼的方法技术

养殖罗非鱼的方法技术引言罗非鱼(Tilapia)是一种常见的热带淡水鱼类,因其生长快、抗病力强、适应性广泛等特点,受到了许多养殖户的青睐。
养殖罗非鱼可以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是一种理想的经济鱼类养殖品种。
本文将介绍养殖罗非鱼的方法技术,以供养殖户参考。
罗非鱼的生态环境要求罗非鱼适应能力强,可以在水温15~35、酸碱度6.5~9.0、溶氧量5~9mg/L 的环境下生存。
养殖罗非鱼时,应尽量提供清洁、无污染的淡水环境,确保水质稳定和养殖场生态平衡。
此外,水质中的溶解氧是罗非鱼生存的重要指标,养殖户应保证水体中的溶氧量在适宜范围内,通过增氧设备或增加水面活动方式来达到目标。
建立适宜的养殖池塘池塘规模和形状根据养殖规模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池塘大小。
一般来说,每亩水面积可放养罗非鱼800~1000尾。
池塘的形状最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便于利用空间和养殖管理。
池塘的底质和堤坝池塘的底质应以淤泥或沙质为主,具备良好的保水能力,有利于池塘底质松软和细菌生长。
池塘的堤坝要保持坚固完整,以供池塘充足的蓄水和防止泄漏。
罗非鱼的选育和繁殖种苗选育选择健康、外形完整、体色鲜艳的一岁左右的幼鱼为种苗。
种苗应该来自正规的养殖场或鱼苗市场,确保其品质和健康状况。
罗非鱼的繁殖罗非鱼的繁殖方式包括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
自然繁殖的方式是将鱼群放养到池塘中,靠自然繁殖达到繁殖目的。
人工繁殖的方式是通过人为干预,加强鱼群的繁殖行为。
在适宜的水温条件下,人工选育配对的鱼群,并提供合适的繁殖床,并添加适量的活性泥或草丛等,来刺激罗非鱼产卵。
饲料和饲养管理饲料选择罗非鱼的饲料应具有高蛋白、高能量、高营养的特点。
可选择鱼粉、豆粕、玉米、大豆、鱼油等原料,制作适合罗非鱼生长发育的饲料。
饲养管理对罗非鱼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是保证养殖效益的关键。
首先,要控制每天饲喂量,不要过量,以避免浪费和污染水质。
其次,要定期清除池塘底泥和厕所,保持水质清洁。
此外,要注意对罗非鱼进行观察和疾病防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做出处理。
罗非鱼的养殖方法

罗非鱼的养殖方法
罗非鱼是一种重要的淡水鱼类,其养殖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罗非鱼池塘的建设:选择适宜的场地,进行池塘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2. 池塘的水源和水质管理:选择优质、适宜的水源,并进行水质监测和管理,保证鱼塘中的水质适宜。
3. 罗非鱼的选种和育种:选择体型适中、生长快、抗病力强的罗非鱼种苗,并进行科学的育种管理,控制疾病的传播。
4. 饲料管理:采用科学的饲料配方和饲料管理方法,给罗非鱼提供充足的饲料量和营养素,促进生长发育。
5. 疾病预防和控制:定期检查罗非鱼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6. 监测和营销:对罗非鱼的生长、品质、疾病和销售情况进行全面监测,积极开展销售和宣传活动,拓展市场。
红罗非鱼及其主要养殖品种

红罗非鱼及其主要养殖品种
摘要:红罗非鱼(RedTilapia),广东又称红鳓鱼,台湾称红吴郭鱼,日本称红鲷,因其体色纯红,型似真鲷,体腔无黑膜,肉质鲜嫩,且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颇受消费者喜爱。
世界上包括以色列、美国、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均有红罗非鱼养殖,我国大陆最早引进红罗非红罗非鱼(RedTilapia),广东又称红鳓鱼,台湾称红吴郭鱼,日本称红鲷,因其体色纯红,型似真鲷,体腔无黑膜,肉质鲜嫩,且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颇受消费者喜爱。
世界上包括以色列、美国、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均有红罗非鱼养殖,我国大陆最早引进红罗非鱼是1973年,由日本华裔赠送给我国并放于珠江水产研究所试养,1981年从台湾重新引入红罗非鱼并进行了选育和养殖推广。
20世纪90年代初,沿海养虾业受病害的影响,许多虾池闲置,利用虾池养红罗非鱼受到了经营者的重视,有关部门引进和选育了不同品系的红罗非鱼,推动了红罗非鱼养殖,现红罗非鱼已成为沿海和内陆水域池塘和网箱养殖的主要对象。
10多年来,我所先后引进了不同品系的红罗非鱼进行选育和养殖推广。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非鱼养殖或制种利用的主要种类
张海明
罗非鱼属鲈形目(Perciformes)丽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鱼类,约有近百
种,主要分布于非洲。目前国内外主要养殖或利用的只有10余种,在中国主要有以下几
种:
1.莫桑比克罗非鱼(O.mossambicus)(图1):莫桑比克罗非鱼原产于非洲莫桑比克
到纳塔尔等地。1956年从越南引进我国,又称越南鱼,为我国最早引进的罗非鱼。莫桑
比克罗非鱼虽繁殖力和适应能力强,但其个体小、卖价低及抗寒能力差,已无人养殖,
仅用于杂交制种。
2.尼罗罗非鱼(O. niloticus )(图2): 上世纪七十年代从苏丹引进。具有生长快、个
体大、肉厚、肥满度较高、肉味鲜美、商品卖相好及食性杂、耗饲料低、疾病少等一系
列优点,尼罗罗非鱼曾是奥尼罗非鱼推广前的主养品种,在我国南方各省普遍饲养,深
受群众喜爱,在生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抗寒能力不强。
1994年,从国际水生生物管理中心(ICLARM)引进的吉富罗非鱼(图3),是由埃及、加纳、肯
尼亚、塞内加尔四个非洲尼罗罗非鱼品系和以色列、新加坡、泰国、我国台湾四个亚洲尼罗罗非鱼品
系,経综合和逐代选育获得,因此是尼罗罗非鱼品系。现在中国的吉富罗非鱼有“吉富”、“新吉富”、
“吉诺玛”等。由于吉富罗非鱼抢食力强,生长快,比尼罗罗非鱼快25-30%,比奥尼鱼快20%以
上,当年苗当年可长到800g以上,使它在近10年内成为中国罗非鱼养殖的首选。但吉富鱼的抗病力
差(养殖成活奥尼鱼相比率低20%),运输中易受伤,雄性率低(50%),耐低氧力差及抗逆(抗寒、
抗病)性不好,将会限制其日后的发展。
罗非鱼养殖或制种利用的主要种类图
2尼罗罗非鱼 3吉富罗非鱼 1莫桑比克罗非鱼
3.奥利亚罗非鱼 (O.aureus)(图4):亦叫蓝罗非鱼,原产于西非尼罗河下游和以色
列等地。1981年、1983年相间从我国台湾和美国引进。除生长速度稍低于尼罗罗非鱼
外,其形态、习性等与尼罗罗非鱼颇为相似。但抗寒能力高于其它罗非鱼。奥利亚罗非
鱼具有生长快、个体大、食性广、耐寒、耐盐、耐低氧等优点。目前,在我国主要将它
作为父本,与尼罗罗非鱼母本杂交,生产雄性率高的奥尼罗非鱼。
4.福寿鱼 福寿鱼是1977年从台湾引进后推广养殖。系尼罗罗非鱼与莫桑比克罗非
鱼的杂交第一代,无论正反交都叫福寿鱼。其继承了双亲的优良性状,生长速度比尼罗
罗非鱼(原种)快10%—29%,遗传性比1:1。在奥尼罗非鱼推广应用前曾是主养品种之
一。
5.红罗非鱼(Red Tilapia)(图5): 闽台称彩虹鲷。是由野生型尼罗罗非鱼
(T.nilotica)与体色变异的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分离出来的具有稳定遺传特性的新品
种,能自交繁殖后代。其体色艳红,有金黄色彩带纹。生长速度与福寿鱼相当。其体色
诱人、腹膜洁白、生长速度快、肉白细嫰、味甘美、食性广泛、适应性强、易捕捞、经
济效益高(为黑色罗非鱼的2~4倍)等优点美,使其成为一个极具推广前景的品种,是
广东特别是黄河以北省区的重要养殖对象。本人经实践认为,红罗非鱼在30‰盐度以
6 奥尼罗非鱼 5红罗非鱼 4奥利亚罗非鱼
7超雄鱼 8 全雄鱼
下、尤其是25%左右水体养殖,养殖效果与品质极佳。
由于罗非鱼是热带早熟鱼类,只要水温适宜,在数月内即会成熟并间隔30余天重复繁
殖。加上多数罗非鱼雄性的生长速度较雌性快30%-40%,因此罗非养殖者都要全雄性苗
种,以防止商品鱼养殖期间发生繁殖,获得高的收益。上述五种罗非鱼它们的雄鱼或雌
鱼(奥利亚)的性染色体都是异源的,所以它们的后代雌雄各半。罗非鱼苗种场(包括
吉富罗非鱼)为了投养殖者所好,长期以来都对罗非鱼苗种进行雄化处理,即在鱼苗刚
产出后的2—3周时间内,投喂含雄性缴素(甲基睾丸酮)的饲料。这一措施,与国内外
非常强调生产无公害食品的当今显然是相悖的。为此,从上世纪80年代初,水产育种科
研工作者就致力于全雄性罗非鱼生物技术的研究,并开发出了奥尼罗非鱼。
6.奥尼罗非鱼(图6): 即吴郭鱼,是目前国内外主养品种。台湾渔农原将罗非鱼统
称为“吴郭鱼“,但随着奥尼罗非鱼的闻世、推广,取代其它养殖种类,现闽、台、粤、
琼诸省区所谓的吴郭鱼都成了奥尼鱼的代名词。奥尼鱼是以奥利亚罗非鱼作父本,尼罗
罗非鱼作母本的杂种第一代。由于奥利亚罗非鱼雄性染色体是ZZ,尼罗罗非鱼雌性染色
体是为XX,因此奥尼罗非鱼的性染色体为XZ,在理论上是全雄的,但实际在85%—95%之
间,少数苗种企业可超过98%。奥尼鱼生长速度比父本奥利亚罗非鱼快17%~72%,比
母本尼罗罗非鱼快11%~24%,抗病力和抗寒力较强,短时间可耐最低水温为4℃,最
高水温为42℃,最佳生长水温25℃~32℃,水温降低至10℃以下停止摄食生长,温度降
至4℃以下会冻死。耐低氧,在溶氧较低的肥水中也能正常生长。2000年前,奥尼鱼在
中国很快替代了尼罗罗非鱼,特别在我国南方地区,奥尼杂交鱼覆盖率高达60%以上。
但奥尼鱼产苗率低,苗种成本高,实际雄性率不高,生长速度不如吉富,目前已基本被
吉富取代。
7.超雄性罗非鱼与遗传全雄性罗非鱼:以上所有罗非鱼,包括奥尼鱼的鱼苗因雄性率
不高,都要使用雄性缴素饵料转性,对消费者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鹭业水产”从2001
年-2010年,研发成功性染色体为YY的尼罗罗非鱼(简称超雄鱼,图7),并以其做父本
与母本尼罗罗非鱼交配,繁殖性染色体全部是XY的遗传全雄性罗非鱼,遗传雄性率在
98%以上(简称全雄鱼,图8)。由于超雄鱼在制种过程中还与奥利亚罗非鱼杂交,因此,
全雄鱼不但保存了母本尼罗的生长快的优势,可与吉富匹敌;而且吸纳了奥利亚抗逆
(抗病、抗寒等)性好的优点,将使其成为取代吉富的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