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法制进校园观后感

中小学生法制进校园观后感
中小学生法制进校园观后感

“法制进校园”观后感

按照XX中心小学安排,做为学生家长,和孩子一起观看了一系列“法制进校园”讲座视频,受益匪浅,主要感想有以下几点:

一、在中小学校举办“法制进校园”活动很有意义

中小学生处于接触社会的初期,其特定时期决定中小学生对社会复杂性、多样性认识不够,缺少对事物发展、形成的判断能力,造成自我行为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在没有受到良好教育和管束情况下,容易出现个人行为不受控制,而自己并不会认识到行为的过失或过错,甚至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重代价。因此,我个人认为,及早地、经常性地在中小学校园举办“法制进校园”活动,能帮助中小学生提前了解、规范自己的行为,也能从小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法制意识” 增强自己遵纪守法的主动性,从而减少中小学生违法犯罪事件发生,促进校园安全稳定,营造青少年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举办“法制进校园”活动要有针对性

举办“法制进校园”活动,要围绕中小学生关心、关注、当下时期发生在中小学生身边的法制安全事例开展宣讲。

“法制进校园”不能是硬性宣传法律知识,应该有所侧

重,对中小学生富有吸引力,能够达到“学生乐于听、乐

于记、学有成效”的效果。比如:当前,中小学流行的网

络游戏,个别学生因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造成自

己在现实社会中认为如同网络中,出现一些类似打架、抢

劫事情发生。像这样的例子,“法制进校园”活动应该多

讲、讲深、讲透。通过一系列现实多发性事例,剖析中小

学生的心理,帮助他们主动拒绝、远离违法行为,端正积

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三、中小学生法制教育需要家校共同关注

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普法教育,不仅仅需要学校举办“法制进校园”活动,也需要每一个学生家庭、教师的配合,学生的主课老师要结合班级和校园事例,适时在学生中开展普法教育,家长也要通过电视、手机、街头巷尾一些看到、听到的事例,及时向学生传递遵法守纪的知识以及必要性,违法违纪的后果、教训。通过校园课堂、老师说教、家长言传等家校联合多形式、多层次法制教育,在中小学生周围营造“人人知法、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四、中小学法治教育可作为一项评优列入校园主题活动

法治教育可以像中小学生评选“六雅少年”、“道德模范”、“卫生先进班集体”等等主题中小学生评优活动一样,纳入中小学生“比、学、赶、超”的一种课外主题评比活动,通过评优,提高中小学生“讲法、宣法”的自觉性,提高法制氛围在校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二O—七年九月三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