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

计算机网络

一、教学内容分析

计算机网络是第10章走进网络世界第1节的内容,本节属于《纲要》第三阶段中“信息的发布和交流”中的一个模块,主要讲网络的意义、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常见的网络设备。本节的理论性较强,内容也相对抽象一些,因此更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网络设备和功能是教学难点,需要老师精辟形象的讲解,恰当的演示和学生的仔细思考观察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初二学生,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上网都经历过,但对于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功能却了解的不多,组建计算机网络所需要的设备、传输介质,学生平常很少有机会接触,更是知之甚少。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究,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身边的广义网络及其作用。

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功能,并在日常应用中能够区分各个功能的应用。

3、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并能够加以区分。

4、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及功能。

5、了解常见的传输介质及特点。

6、了解常见的上网方式及特点,能够了解最常见的家庭ADSL共享上网方式所需要的硬件设备和连接情况。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类比,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功能。结合网络连接图让学生认识网络中的设备及作用,最后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家庭ADSL共享上网所需的设备及连接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一个搞笑的flash小短片,提高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拓展知识的意识。

(四)行为与创新

采用多种形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学习从被动转变为主动。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功能,了解常见的上网方式及特点。

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及功能

(二)教学难点

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及功能。

五、教学方法

类比、讲解、自主探究、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游戏教学六、教学设计

七、教学反思

(一)创意之处

本堂课的知识点比较抽象,如果只引导学生阅读书中的材料,学生还是一知半解,因此我根据实际的情况,提供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材料,再通过很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引导学生查看阅读资料,即由学生通过学件网站自学,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这种教学形式一改以往的由“传授”到“接受”,而是成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去解决实际问题。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共性,尤其是电脑游戏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战性。在检验学生家庭中共享上网设备连接情况的测验中,我没有采取以往的教师提问的方式,这样做有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题目上,有的学生会想:”反正不叫我回答,就等别人的答案”,对这部分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因此我利用authorware制作了

一个填图游戏,而且当填图错误时游戏会自动报错,填图正确时会给予肯定,通过该游戏不仅能帮助学生强化知识,更能提高学生参与测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游戏界面如下:

(二)不足和改进之处

本堂课所有的问题回答方式我采取的是知识竞答方式,学生只要在第一时间站起来回答即可,目的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但在实际的课堂中,各个小组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时会出现哄闹现象,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在今后的教学中需加强机房的课堂管理能力。另外回答的方式如果改为举手发言,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