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卷) 2020年中考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答题卡)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020年中考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云南卷】

历史·答题卡

第Ⅰ卷(请用2B铅笔填涂)

第Ⅱ卷(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姓名:

准考证号:贴条形码区

考生禁填: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铅笔

填涂

选择题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

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

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

0.5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

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

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

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意事项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16[A][B][C][D]

17[A][B][C][D]

18[A][B][C][D]

19[A][B][C][D]

20[A][B][C][D]

21[A][B][C][D]

22[A][B][C][D]

23[A][B][C][D]

24[A][B][C][D]

25[A][B][C][D]

26.(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7.(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一措施的 作用是() 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 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C.开创考试选官制度 D.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答案】 B 【考点】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 本题考查了秦朝郡县制。 【解答】 由材料内容可知,这一措施指的是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在地方上,秦朝进一步废除西 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 故选B。 2. 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A.秦灭六国 B.西晋灭吴 C.隋灭陈朝 D.元灭南宋 【答案】 C 【考点】 隋朝的建立 【解析】 本题以“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为切入点,考查隋朝的建立。【解答】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亡南方的陈,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400多年的分裂局面。故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隋灭陈朝。 故选C。 3. “贞观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中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评述的是 () A.唐蕃和亲的意义 B.宋夏议和的影响 C.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D.土尔扈特部回归的原因 【答案】 A 【考点】 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解答】 依据题干“贞观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指的是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嫁到吐蕃。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故选A。 4. 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材料表明() A.五铢钱的统一铸造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D.闭关锁国的危害 【答案】 C 【考点】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解析】 本题以宋高宗的话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 提取题干材料的有效信息“市舶”“ 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结合所学知识,宋朝设立了专 门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从而可知C符合题意。 故选C。 5. 他的足迹,“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他是() A.张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答案】 B 【考点】 郑和下西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实。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可知明朝时期的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 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故选B。 6. 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 材料叙述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答案】 A 【考点】 林则徐虎门销烟 【解析】

初中语文试卷答题卡

2020年下期东江中学九年级语文课服测试(一)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共7小题24分) 选择题 (请用2B 铅笔填涂) (10分) 1. 2. 3. 4. 5. 6.(1) (2分) (2) (2分) (3) (2分) 7.古诗文默写(8分) (1) (1分) (2) (1分) (3) (6分) 二、阅读与理解(共 17小题,46 分) (一)名著导读(8 分) 8. (1) (2分) (2) (2分) 9.(1) ( ) (2 分) (2) (2分) 条 码 粘 贴 处 准 考 证 号 缺考标记/违纪标记: 考生禁填!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 字笔填涂。 缺考标记: Q 违纪标记: W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 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 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4. 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续23题: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填 涂 样例 有效填涂 无效填涂

(二)古诗词鉴赏(4分) 10.(2分) 11. (2分) (三)文言文比较阅读(12 分) 12.()(3分) 13.()(3分) 14.()(3分) 15.(3分) (四)文学作品阅读(8分) 16. (2分) 17. (2分) 18. (4分) (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8分) 19. (2分)20. (2分)21. (4分) (六)议论文阅读(6分) 22. (2分)23. (2分)24. (2分)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一措施的作用 是 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 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C.开创考试选官制度 D.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2、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A.秦灭六国 B.西晋灭吴 C.隋灭陈朝 D.元灭南宋 3、“贞观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评述的是 A.唐蕃和亲的意义 B.宋夏议和的影响 C.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D.土尔扈特部回归的原因 4、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材料表明 A.五铢钱的统一铸造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D.闭关锁国的危害 5、他的足迹,“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他 是 A.张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6、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材料 叙述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7、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 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他主张 A.创办民用工业 B.任用维新人士 C.实行三民主义 D.宣传民主科学 8、“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 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此“令”的颁行时间应是 A.1898年 B.1912年 C.1919年 D.1927年 9、1937年,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共产党将军队改编为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18年中考试卷 历史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的“秦始皇”“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可知与秦朝的郡县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形成了森严的等级与秦朝的郡县制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秦朝实行都县制,都下设县,这样皇帝可以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故B符合题意;开创考试选官制度的朝代是隋朝,故C不符合题意;秦始皇开创了中央集权制,故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说法不是郡县制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2.【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它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新统一,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故C符合题意。 3.【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嫁到吐蕃。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故材料评述的是唐番和亲的意义。故A符合题意。 4.【答案】C 【解析】题干的“市舶”指的是市舶司,为掌管海外贸易征税、管理外商及收购舶来物货的官署。宋高宗的话,表明南宋政府重视海外贸易。故C符合题意;五铢钱的统一铸造是在汉武帝时期,故A不符合题意;江南地区的开发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B不符合题意;闭关锁国在清朝前期实行,宋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故D不符合题意。 5.【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05-1433年郑和奉命七次下西洋,先后拜访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郑和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故B符合题意;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戚继光是抗倭英雄,郑成功是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这三个人物和题干材料无关。 6.【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故题干的“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般”叙述的是虎门销烟。故A

初中语文试卷答题卡模板(可修改)

初中语文试卷答题卡模板(可修改)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答案无效!2017年秋七年级第三单元达标检测【白云区育才学校】 语文答题卡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姓名: 准考证号:贴条形码区 考生禁填: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铅笔 填涂 选择题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 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姓名、准考证号, 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填空题和解答题 必须用0.5 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 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 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 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意事项 ×√ 一、(共3分) 1.(3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答案无效! 二、(共8分) 2.(2分) 3.(2分) 4.(2分) 5.(2分) 三、(共14分) 6.[ A ] [ B ] [ C ] [ D ](2分)7.[ A ] [ B ] [ C ] [ D ](2分) 8.[ A ] [ B ] [ C ] [ D ](2分)9.[ A ] [ B ] [ C ] [ D ](2分) 10.[ A ] [ B ] [ C ] [ D ](2分) 11.(4分) 。 四、(共32分) (一)(12分) 12.(4分) (1)不亦说.乎( ) (2)温故.而知新( ) (3)思而不学则殆.( )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13.(4分) (1) (2) 14.(2分) 15.(1分) (二)(11分) 16.(2分) 17.(2分) 18.(2分) →→悲悯→尊重 19.(2分) 20.(3分) (三)(9分) 21.(2分) (1) (2) 22.(3分) 23.(4分) 五(共3分) 24.(3分) 【活动一:识书信写汉字】(1分) 【活动二:做调查说现状】(2分) (3)

2018年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答案

2018年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 要求。 1、《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一措施的作用是 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 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C.开创考试选官制度 D.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2、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A.秦灭六国 B.西晋灭吴 C.隋灭陈朝 D.元灭南宋 3、“贞观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评述的是 A.唐蕃和亲的意义 B.宋夏议和的影响 C.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D.土尔扈特部回归的原因 4、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材料表明 A.五铢钱的统一铸造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D.闭关锁国的危害 5、他的足迹,“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他是 A.张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6、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材料叙述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7、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 之物,尚属阙如。”他主张 A.创办民用工业 B.任用维新人士 C.实行三民主义 D.宣传民主科学 8、“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 日一律剪除净尽。”此“令”的颁行时间应是 A.1898年 B.1912年 C.1919年 D.1927年 9、1937年,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共产党将军队改编为 A.中国工农红军 B.抗日义勇军 C.八路军和新四军 D.人民解放军 10、1937年12月15日的《芝加哥每日新闻报》刊出了《日军杀人盈万》的新闻报道。这一报道揭露的暴 行是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5.0分) 1.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距今在70万-20万年,会使用打制石器、保存 火种,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该遗址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蓝田人 2.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改革是() A. 商鞅变法 B. 管仲改革 C. 李悝变法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3.宋代时期的海外贸易十分兴盛,在广州、杭州、泉州等地都设有专门机构负责管理 海外贸易。这里的“专门机构”是指() 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 蕃坊 D. 市舶司 4.据《清史稿》记载,施琅曾谏言:“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1684 年,统治者采纳其谏言并设置台湾府。这位统治者是() A. 康熙皇帝 B. 雍正皇帝 C. 乾隆皇帝 D. 道光皇帝 5.中国古代有一部药物学巨著,被“生物进化论之父”达尔文称为“1596年的百科 全书”,这部“巨著”是 () A. B. C. D. 6.如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件,其中①②处分别指的是() A. 金田起义、定都天京 B. 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C. 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D. 永安建制、天京变乱 7.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到《中华民国约法》,最本质的变化是() A. 改民主共和为君主立宪 B. 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 C. 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D. 改“民主”为“专制” 8.2014年“六一”儿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走基层”栏目组记者采访全国各地的 中小学生,问他们敬佩的历史名人是谁,并说明理由,请你选出下列历史人物与其成就搭配正确的一组()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word档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 1.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 A.20万年前 B.距今10000年左右 C.春秋战国时期 D.北朝时期 2.“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为此,汉武帝() A.分封诸侯 B.广设郡县 C.实施“推恩令” D.设立“三司” 3.“以六躯之一面乘一弧半径,三之,得十二解之幂。……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以此为基础,取得领先世界近千年成果的是() A.华佗 B.祖冲之 C.毕昇 D.汤显祖 4.唐太宗、高宗时,“各国或派使臣来朝见进贡,或送子弟到长安留学,以及民间的自由往来,……域外交通,非常发达”。材料陈述的是() A.诸子百家争鸣 B.大运河的开通 C.中外交流频繁 D.都市生活繁华 5.右侧为某时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欧洲生产总值在世界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示意图。它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丝绸之路开辟 B.江南地区开发 C.海外贸易繁荣 D.清朝经济兴盛 6.“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领导者内讧,加之清政府的围……最终以失败告终。”材料描述的是() A.林则徐查禁鸦片 B.太平天国的兴亡 C.英法火烧圆明园 D.义和团反帝斗争 7.“他们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客观地看,他们能够从磐石般沉重、数千年积滞的传统营垒中突破而出,很不容易。”“他们”的历史功绩是() A.创办近代工业 B.黄海海战壮烈殉国 C.矢志为变法献身 D.兴办大生纱厂 8.7月27日,周恩来赶到南昌,组成包括李立三,恽代英、彭湃在内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的目的是() A.指导武昌起义 B.创办黄埔军校 C.领导南昌起义 D.创建工农红军 9.“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在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受挫的情况下,中国军队取得对日作战的胜利,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材料评述的是()

2019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开卷) 答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 1.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 A.20万年前B.距今10000年左右 C.春秋战国时期D.北朝时期 2.“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 为此,汉武帝() A.分封诸侯B.广设郡县 C.实施“推恩令”D.设立“三司” 3.“以六躯之一面乘一弧半径,三之,得十二解之幂。……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以此为基础,取得领先世界近千年成果的是() A.华佗B.祖冲之 C.毕昇D.汤显祖 4.唐太宗、高宗时,“各国或派使臣来朝见进贡,或送子弟到长安留学,以及民间的自由往来,……域外交通,非常发达”。材料陈述的是() A.诸子百家争鸣B.大运河的开通 C.中外交流频繁D.都市生活繁华

5.右侧为某时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欧洲生产总值在世界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示意图。它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丝绸之路开辟B.江南地区开发 C.海外贸易繁荣D.清朝经济兴盛 6.“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领导者内讧,加之清政府的围……最终以失败告终。”材料描述的是() A.林则徐查禁鸦片B.太平天国的兴亡 C.英法火烧圆明园D.义和团反帝斗争 7.“他们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客观地看,他们能够从磐石般沉重、数千年积滞的传统营垒中突破而出,很不容易。”“他们”的历史功绩是() A.创办近代工业B.黄海海战壮烈殉国 C.矢志为变法献身D.兴办大生纱厂 8.7月27日,周恩来赶到南昌,组成包括李立三,恽代英、彭湃在内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的目的是() A.指导武昌起义B.创办黄埔军校 C.领导南昌起义D.创建工农红军 9.“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在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受挫的情况下,中国军队取得对日作战的胜利,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材料评述的是() A.台儿庄战役B.保卫大武汉

2019广东中考语文模拟检测试卷(带答题卡及答案)

2019广东中考语文模拟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基础(23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妇姑荷箪食,口口口口口。(自居易《观刈麦》)(1分) (2)不愤不启,口口口口,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1分)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2分) (4)《水调歌头》中“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两句,表达了苏轼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同时也祝福一 切经受别离之苦的人能平安健康,共享美好月色。(2分) (5)请将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默写完整。(4分)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请根据语境及拼音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字。(4分) 人生,就是一个不chuò前行、不断成长的历程。一路记下的也许是含泪的笑、相xié的手,也许是厚积薄发、收获成功的喜悦,也许是徘徊时仁爱者的呵护、ruì智者的指引……回móu 间,盘点岁月中的记忆,你一定有所收获。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少小离家老大回,看到家乡如今田园荒芜,我心里里隐作痛。 B.她总喜欢和别人比品牌、比档次,这种攀比心理把她害得很苦。 C.我十分仰察这位科学家,但当我见到他时,内心却有点诚惶诚恐。 D.登高远望,看到高山大川、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平凡不代表不能成功,关键是我们要能面对平凡而不自卑。 B.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表明,烟草是世界上导致人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C.如果做人没有尊严,再有才华的人也会坠落,会迷失自己的人生方向。 D.2011年4月4日,“孔子课堂”项目在智利圣地亚哥国立学院正式启动,这标志着该校成为第一所智利开设“孔子课堂”的学校。 5、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4分)按要求完成(1)~(2)题。 广州将举办第l6届亚运会,学校拟选派l0名同学参加滨海市中学生拉拉队,届时到亚运会赛场为运动员呐喊助威。假设你参加拉拉队队员的竞选,请你完成以下工作: (1).请你为拉拉队设计一个为运动员呐喊助威的口号,必须用两个句子,要求朗朗上口,富有鼓动性。(2分) (2).拉拉队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请你提出两项建议。(2分) 二、课内古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一)(10分)岳阳楼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

(完整版)2017年南京市历史中考试卷

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5分) 1.考古学家在西安附近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粟粒,据此,该处原始居民可能()A.种植粮食作物B.制造陶器C.发明舟车D.铸造青铜器 2.“(武王)封功臣谋士,……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材料体现的是() A.周初分封B.商鞅变法C.秦设郡县D.汉初分封 3.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为其提供物质条件的是() A.甲骨文B.造纸术C.圆周率D.印刷术 4.“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概述的是() A.都江堰修筑的功效B.张骞通西域的结果 C.佛教传入中原的过程D.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5.如图诗句反映的史实是() A.秦朝暴政B.赤壁之战C.贞观之治D.安史之乱 6.《马关条约》签订后,将领刘永福表示“万死不辞”,“愿合众志成城”,反对日本侵略暴行。这里的“暴行”包括() A.火烧圆明园 B.割占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C.镇压义和团 D.在南京大肆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7.1876年,李鸿章说:“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他强调兴办() A.军事工业B.民用工业C.出版机构D.新式学堂 8.“我们党用28年时间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缔造新中国,彻底改变了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党建立这一功勋的起始时间是() A.1840年B.1919年C.1921年D.1949年 9.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西藏的和平解放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0.“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工人。”“他”的典型事迹是()A.研制原子弹B.参加石油会战C.治理兰考灾害D.培育杂交水稻11.“1984年广东的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比1978年增长238%。”“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经济特区的建立D.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 12.邓小平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个问题”中,目前

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及解析

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1分)相传,造出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的“人文初祖”是() A.黄帝B.尧C.舜D.禹 2.(1分)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大业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读图,该变法 发生在() A.①B.②C.③D.④ 3.(1分)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安定北边,都曾派兵大举反击哪一游牧民族的进扰() A.突厥B.女真C.契丹D.匈奴 4.(1分)有一幅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书法作品是() A.《兰亭序》B.《九成宫碑》C.《颜氏家庙碑》D.《玄秘塔碑》5.(1分)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 6.(1分)下列措施与明成祖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有关的是() A.废除丞相B.大兴文字狱C.执行削藩政策D.设立军机处 7.(1分)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 A.禁止对外贸易B.实行闭关锁国C.加强思想控制D.鼓励商业发展8.(1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在她成立的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毛泽东 D. 董必武 9.(1分)“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 A.洋务运动期间B.戊戌变法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解放战争期间 10.(1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11.(1分)右图中两种所有制经济百分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初中语文考试答题卡模板

语文学科 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志由监考 人员用2B铅笔填 涂 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1、答题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填空题和解答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 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 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意事项 第 I 卷(请使用2B铅笔填涂) 二.古诗文阅读 11.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3分) (2)(3分)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__________。(2) __ ________ , (3) ___ 。(4) __ 。 (5) __ _ __,(6)。 13、(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答题卡语文学科第 1 页共4页 x √ 月考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一.单项选择题(请填涂相应的选项,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 30分) 第 II 卷(请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60分) 学 校 : 姓 名 : 座 号 : .一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第1页,共15页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5.0分) 1.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 ) A. 20万年前 B. 距今10000年左右 C. 春秋战国时期 D. 北朝时期 2.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 为此,汉武帝( ) A. 分封诸侯 B. 广设郡县 C. 实施“推恩令” D. 设立“三司” 3. “以六觚之一面乘一弧半径,三之,得十二觚之幂。……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 以此为基础,取得领先世界近千年成果的是( ) A. 华佗 B. 祖冲之 C. 毕昇 D. 汤显祖 4. 唐太宗、高宗时,“各国或派使臣来朝见进贡,或送子弟到长安留学,以及民间的 自由往来,……域外交通,非常发达”。材料陈述的是( ) A. 诸子百家争鸣 B. 大运河的开通 C. 中外交流频繁 D. 都市生活繁华 5. 如图为某时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欧洲生产总值在世界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示意图。 它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丝绸之路开辟 B. 江南地区开发 C. 海外贸易繁荣 D. 清朝经济兴盛 6. “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领导者内讧,加之清政府的国剿…最终以失败告终。” 材料描述的是( ) A. 林则徐查禁鸦片 B. 太平天国的兴亡 C. 英法火烧圆明园 D. 义和团反帝斗争 7. “他们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客观地看,他们能够从磐石般沉重、数千年积滞的传 统营全中突破而出,很不容易。”“他们”的历史功绩是( ) A. 创办近代工业 B. 黄海海战壮烈殉国 C. 矢志为变法献身 D. 兴办大生纱厂 8. 7月27日,周恩来赶到南昌,组成包括李立三、恽代英、彭湃在内的中共前敌委员 会的目的是( ) A. 指导武昌起义 B. 创办黄埔军校 C. 领导南昌起义 D. 创建工农红军 9.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在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受挫的情况下,中国军队取得对 日作战的胜利,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材料评述的是( ) A. 台儿庄战役 B. 保卫大武汉 C. 百团大战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10. 蒋介石曾写道:“对毛泽东应召来渝后之方针,决以诚挚待之。政治与军事应整个 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这里的“渝”指的是( ) A. 广州 B. 瑞金 C. 西安 D. 重庆 11. 如图中的庆祝场景,出现在( ) A. 抗日战争胜利时 B. 开国大典中

中考答题卡历史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B 】【C 】【D 】 2【A 】【B 】【C 】【D 】 3【A 】【B 】【C 】【D 】 4【A 】【B 】【C 】【D 】 5【A 】【B 】【C 】【D 】 6【A 】【B 】【C 】【D 】 7【A 】【B 】【C 】【D 】 8【A 】【B 】【C 】【D 】 9【A 】【B 】【C 】【D 】 10【A 】【B 】【C 】【D 】 11【A 】【B 】【C 】【D 】 12【A 】【B 】【C 】【D 】 13【A 】【B 】【C 】【D 】 14【A 】【B 】【C 】【D 】 15【A 】【B 】【C 】【D 】 16【A 】【B 】【C 】【D 】 17【A 】【B 】【C 】【D 】 18【A 】【B 】【C 】【D 】 19【A 】【B 】【C 】【D 】 20【A 】【B 】【C 】【D 】 二、材料解析题(20分) 21、(10分) (1)、(4分) (2)、(4分) (3)、(2分) 2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在各题规定的黑色矩形区域内答题,超出该区域的答案无效! 历史答题卡 姓名 座位号________ 准考证号: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填涂样例 缺考标记,考生禁填! 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 字迹的签字笔填涂。 注意事项 × √

2019年江苏南京中考历史试卷

2019年江苏南京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1分,总分值25分〕 1、〔1分〕〔2017?南京〕考古学家在西安附近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中发明大量的粟粒,据此, 该处原始居民可能〔〕 A、种植粮食作物 B、制造陶器 C、发明舟车 D、铸造青铜器 2、〔1分〕〔2017?南京〕“〔武王〕封功臣谋士,……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材料表达的 是〔〕 A、周初分封 B、商鞅变法 C、秦设郡县 D、汉初分封 3、〔1分〕〔2017?南京〕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为其提供物质条件的是〔〕 A、甲骨文 B、造纸术 C、圆周率 D、印刷术 4、〔1分〕〔2017?南京〕“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概述的是〔〕 A、都江堰修筑的功效 B、张骞通西域的结果 C、佛教传入中原的过程 D、江南地区开发的妨碍 5、〔1分〕〔2017?南京〕如图诗句反映的史实是〔〕 A、秦朝暴政 B、赤壁之战 C、贞观之治 D、安史之乱 6、〔1分〕〔2017?南京〕《马关条约》签订后,将领刘永福表示“万死不辞”,“愿合众志成城”, 反对日本侵略暴行。那个地方的“暴行”包括〔〕 A、火烧圆明园 B、割占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C、镇压义和团 D、在南京大肆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7、〔1分〕〔2017?南京〕1876年,李鸿章说:“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他强调兴办 〔〕 A、军事工业 B、民用工业 C、出版机构 D、新式学堂 8、〔1分〕〔2017?南京〕“我们党用28年时间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缔造新中国,完全改变了 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党建立这一功勋的起始时间是〔〕 A、1840年 B、1919年 C、1921年 D、1949年 9、〔1分〕〔2017?南京〕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差不多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0、〔1分〕〔2017?南京〕“他身上表达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工人。”“他”

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答题卡-(模板)(1)教程文件

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答题卡-(模板)(1)

精品文档 遵义市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 九年级语文答题卡 姓名: 学校、班级: ________________ 贴条形码区 缺考标记,考生禁填!由监考老师填涂。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 名、准考证号及座位号。 2.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 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 意 事 项 选择题 1. 4. 18. 2. 5. 2 3. 3. 6.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1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呼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知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二、阅读(50分) (一)月亮天(12分) 8.(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9.(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0.(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1.(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二)气量(12分) 12.(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呼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知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四)《答司马谏议书》节选(11分) 19.(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分)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五)关雎(6分) 22.(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24.(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中考历史原创押题密卷(福建卷)(答题卡)

历史第1页(共3页)历史第2页(共3页)历史第3页(共3页) 学 校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班 级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姓 名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准 考 证 号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 ﹍ ﹍ ﹍ ﹍ ﹍ ﹍ ﹍ ﹍ ﹍ ﹍ 密 ﹍ ﹍ ﹍ ﹍ ﹍ ﹍ ﹍ ﹍ ﹍ ﹍ ﹍ ﹍ 封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准考证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