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钻探基础知识学习

文物钻探基础知识学习
文物钻探基础知识学习

一、为什么要进行文物钻探?

文物钻探是考古工作的侦察兵。通过探铲能够深入地下,了解地下的文物分布情况。为文物保护、考古发掘、科学研究、基本建设提供可靠的地下资料。

二、什么叫遗址,什么是遗物,什么叫文化层?

遗址是古代人类生活和居住活动并保留下来的基址叫遗址。保留的东西叫遗物。按照时间先后堆积形成的地层叫文化层。下层的年代早于上层。

三、什么叫文物?

人类活动有关的物质文化遗存,是古代人类在生产劳动中使用的工具和生活用品。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见证,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按价值可分为一、二、三级。

四、在钻探中发现问题怎样做标志?

遇到石头、砖、礓石的探孔在地面上用铲画来表示。瓦片、炭迹、烧土和一般问题用表示。五花土和重要现象表示。悬空、生土钻活用⊙表示。

五、对探工的要求是什么?

1、孔要垂直。

2、对着阳光探三下看两次,将探出的土柱按层次放置孔边。

3、按技术员的要求探到一定深度。做到不漏探、不虚探。

4、不能放大尺寸和跳跃钻探、偷工省力。

5、发现问题要正确铲标记。

六、卡边定型应注意事项?

1、十字方法卡范围,三角形方法卡边。先卡边,后卡角,边线交叉内打孔,外两角打孔。2 、卡前对发现的问题,先考虑一下做到心中有数,估计可能是哪一类问题。3、对遗址要

注意范围,土质情况,来龙去脉进行分析,除有代表性的孔探到底外,大

部分孔不许戳穿,防止人为毁坏。4、卡墓注意墓型、范围、深度、墓道、墓室情况,正确

断代。5、卡边孔和转角处的孔应注意探孔深度,与墓底相符,防止卡不完整和塌陷现象,注

意底层证据。6、卡井注意边孔和主井孔深度相符,防止部分帮塌方和井底部有崖。7、卡坑应注意范围和坡度,注意土质变化和坑里套墓及其它问题。8、卡大型沟、河道,要注意来龙去脉,边沿坡度,防止沟边有窑和土质变化。卡问题时布孔要准确,做到探孔外死土、里活土,证据充分,误差不超过20公分。探工无权放弃问题。

七、钻探有哪些资料怎样标明?

1、平面图。座标、比例应准确,问题说明要详细,长、宽、深要标明,地下问题和图纸应吻合。

2、发现问题要记录。行数、孔数、层次、深度、要写明。

3、探孔分布图要详细(正方向布孔)。

4、剖面图要准确。

5、成果报告要写清。位置、地貌、工作经过、地层分析、主要收获、初步认识、问题和建议等,处理意见要适当。

6、钻探日记、探孔记录、墓葬、遗迹统计表都要按要求填写。

八、常见非文物隐患?

1、树根形成空洞。

2、虫兽洞穴。

3、自然空洞。

4、地下管道。

九、古墓和近代墓的区别?

各时代生活习惯、区域环境、埋葬风俗不同,所建的墓形式也不同。从地层上分析,古代墓底铺设有朱砂。近代墓土疏松,有棺木、煤渣。砖室墓一般开始于战国晚期,到西汉时用空心砖,汉后有穹隆顶,四角攒尖式、弧形顶、多室墓等。

十、布孔方法有几种?

1、普探用梅花点和平行孔。

2、卡明迹象用井字形、十字形、米字形、丰字形。

十一、有关文物钻探的主要法规是什么?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河南省《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4、河南省文物钻探管理办法。5、河南省文物钻探操作规程。

十二、文物法规对建设单位和文物部门是如何规定的?

《河南省文物法实施办法》第四章二十三条规定:在进行基本建设时,建设单位必须事

先会同地方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对工程项目范围内(包括起土区),进行文物调查和勘探工作。确认无文物埋藏,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方准发给施工许可证。在进行其它基本建设时

和生产建设时,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也要进行文物调查和勘探工作。调查勘探中发

现文物,应有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共同商定处理办法。遇有重要发现,及时

报国家文化(文物)行政部门处理。文物钻探由省市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文物

钻探的单位领队资格,须经省市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并颁发证书。未经批准

,不得从事文物钻探。

十三、何为仰韶文化?

是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距今约7~5千年,首先发现于渑池仰韶村而得名。陶器以手

制泥质和夹砂红陶为主,有绘彩,细弦纹、线纹。

十四、何为龙山文化?

是黄河中下游新石器时期的一种文化遗存,首先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发现而得名。

距今约5000~3500年,陶器以轮制为主,泥质灰陶,蛋壶黑陶和磨光陶。纹饰有方格纹、绳

纹、划纹、指甲纹,附加堆纹及素面陶。前期纹饰小、明显,后期纹饰粗、暗淡。

十五、探工应具备哪些条件?

学习和宣传《文物法》,学习业务,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具备认识和区分古墓葬、古文化遗

址的能力。并有判断时代及其它文物鉴定的一般知识,遵纪守法,服从分配,严格按《文

物钻探操作规程》进行工作。

十六、何为社会形态?

是社会的组织形式。以人的历史发展分类:猿→直立人→新人。从形式上分,氏族(母系

、父系)→部落→国家。从制度上分,原始→奴隶→封建→社会主义。从所有制分,公有制

、私有制。从生产工具分,旧石器、新石器、铁器时期。我国的历史沿革是三黄五帝、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西、东)、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十七、何为生土?

称死土。未经人类动过的天然土壤,结构紧凑,有光泽和细孔。

十八、何为扰土?

由自然力量风、水搬运,逐步堆积起来的土。含杂质,也有人为扰动。

十九、何为耕土层?

在地表耕种的一层土。一般厚米,杂质多,呈灰褐色。

二十、何为五花土?

挖墓坑时,把各层颜色不同的熟土和生土挖出来,堆积在一起,埋葬时又把这些土混在一起,填在墓坑中形成。

二十一、何为路土?

长期踩踏,形成硬面、断面层次多,含杂质。

二十二、何为夯土?

用五花土层层夯打而成,有层面和夯窝,硬度大。

二十三、何为烧土?

经火烧过的土。

二十四、何为水锈土?

填土经过水浸泡,有机物腐烂变色,颜色发绿、黑的土。

二十五、何为灰土?

混入灰烬,垃圾的腐朽物形成的土、一般呈灰色。

二十六、如何正向布孔?

选一基点,拉南北一条正向测线,再从这条线的两端拉成90的东西两条平行线,以适当的距离布孔。

二十七、钻探技术员必须具备的条件?

(1)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勤奋好学,有三年以上在文物系统工作经验的合同工。

(2)能熟练识别土质土色,历代墓葬、古文化遗址的特征。

(3)能准确写出钻探日记,测绘出正规的钻探图纸,对墓葬卡边定型提出初步意见。

(4)能指导探工进行工作。

(5)经省文物局考核认定,并持有省文物局颁发的技术员证。

二十八、对探工的技术要求是什么?

钻探工人必须掌握钻探技术,具有初步识别土质土色,古文化遗存的能力。遇有土质、土色变化和古文化遗址的,应随时向技术员报告。

二十九、钻探的程序是什么?

(1)做好基本建设项目范围的调查工作,制定出工作计划;(2)和建设单位签订协议;(3)按

正向

布孔确定坐标,绘出准确的布孔平面图;(4)逐孔钻探,孔孔见生土,并作记录,发现遗迹随时标在布孔图上;(5)对古文化遗址,探孔要减少,以防止对古文化遗址的损伤。

只要了解土质、厚度、范围、性质、年代就行。墓葬探至墓口为宜,应有1孔探到墓底;(6) 卡边定型要准确,误差不超过20厘米;(7)根据布孔图和探孔记录绘出平、剖面图;(8)写出成果报告。(9)写出钻探日记,填写墓葬、遗迹统计表。

三十、怎样根据墓砖去判断各时期的墓葬?

对墓葬的断代,需要综合多方面知识才能确定。就砖而言,春秋战国至汉代的砖为空心砖,

表面有图案,制砖的土经过掏洗,质量较好。春秋战国时的西汉时墓砖较大,长130cm,宽4

5cm,厚15cm

。东汉的砖长36cm,宽16cm,厚。砖较小,一般长70cm,宽19cm,厚13cm。唐

砖长32cm,宽16cm,厚5cm。宋代砖长32cm,宽16cm,厚4cm。明代砖长38cm,宽18cm,厚9c

m。清代砖长35cm,宽16cm,厚5cm。有时年代相近,差别不大,各个地区根据用途大小也有

差异。准确断代还需要参考土层结构,墓的形状,出土器物等综合判断

钻井地质基础知识

钻井地质基础知识 技术服务中心 1.地球及组成 地核的范围大约从地下2900公里至地心6371公里,主要是由铁镍组成。地馒的范围大约在地下33公里至2900公里之间,主要是由铁镁硅酸盐、金属氢化物和不同矿化物组成。最上面的一层硬壳,叫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又叫岩石圈。地壳的厚度各处不一:大陆上高山地区最厚可达60-75公里;大洋中一般小于10公里;平均厚度约33公里。 组成地壳的岩石,按成因的不同,分三大类: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 2.地层知识 地层(stratum) ☆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成为地层,它主要包括沉积岩、岩浆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的浅变质岩。 ☆地层是指在某一地质年代因岩浆活动形成的岩体及沉积作用形成的地层的总称。 ☆所谓的地层是指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和非成层岩石的总称。 从岩性上讲,地层包括各种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有新,具有时间的概念。)中具一定层位的一层或一组。地层可以是固结的岩石,也可以是没有固结的堆积物,包括、火山岩和。在正常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居下,后形成的地层居上。层与层之间的界面可以是明显的层面或沉积间断面,也可以是由于岩性、所含化石、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的变化导致层面不十分明显。 (1)火成岩,又名岩浆岩。是高热的岩浆从地球较深处侵入地壳,或喷到地表冷凝后形成的.特点是无层次,块状,一般都很致密而坚硬。如花岗岩、玄武岩、正长岩等都是火成岩。(2)沉积岩。是母岩(即火成岩、变质岩和早期形成的沉积岩)受风吹雨打、温度的变化、生物的作用、水的溶解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地剥蚀、破碎,形成了碎屑物质、溶解物质和残余物质,这些物质经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洋等搬运,离开了原地,在适当的条件下沉积下来,经过压实、交结、形成了沉积岩。沉积岩的特点是有层理,有化石(各种古代动植物的残骸遗体)。 (3)变质岩。是沉积岩或火成岩在地壳内部,由于物理化学因素(如高温、高压、岩浆的同化等)影响下,经过了变质作用改变了原来的成分和结构而变成新的岩石。例如石灰岩变成大理石;花岗岩变为片麻岩。变质岩中没有残存下来的化石,它与火成岩的主要差别是具有变晶结构。如片麻岩、片岩、板岩等。 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有十几种:如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粘土矿物等等。岩石的物理、机械性质(如硬度、塑性、研磨性的大小等)与组成岩石的矿物和胶结物的性质有密切关系。矿物硬度的比较级别如下: 1级——滑石 2级——石膏 3级——方解石, 4级——萤石 5级——石灰石 6级——正长石; 7级——石英 8级——黄玉 9级——刚玉; 10级——金刚石。 级数越高,硬度越大;目前发现的自然物质中,金刚石最硬。 3.沉积岩

文物保护学大纲

《文物保护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文物保护学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Relics Preservation Science 课程代码:04402011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 4 学时: 64 (理论学时: 64 实验学时: 0 ) 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 3.适用专业:历史学(文物保护方向) 4.适用对象:本科 5.先修课程:文物学概论 6.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文物保护学》,王惠贞编著,文物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文物与化学》,宋迪生等编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文物保护环境概论》,郭宏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年。 二、课程介绍 文物的发掘、鉴定、保护,是文物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考古发掘了大批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如不及时对遗址、遗物加以抢救保护,文物自身特有的历史信息将愈来愈少,不仅失去研究、展示的价值,也无法给子孙后代留下这份珍贵遗产,使之长久为人类发展服务。所以文物保护已成为当前文物工作的迫切任务。这门课程,也是文物保护专业学生必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系统全面地逐步介绍文物保护学基础知识、陶瓷砖瓦类文物保护、金属类文物保护、石质文物保护、纸质文物保护、漆木竹器类文物保护、纺织品文物保护、壁画文物保护、古建筑保护、博物馆与环境等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文物保护材料学和有关文物保护实践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一定的操作实践,使学生不仅掌握住文物保护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具有初步的操作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

档案法规知识基础测试答案

试卷提交时间:2018-03-06 17:52:04.09 试卷得分:97.0 1、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行政规章分为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两种。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2、题型:判断题分值:1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同法律、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本市的地方性档案法规。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3、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可以由双方当事人相互约定。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4、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行政法律关系中双方当事人的地位对等。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5、题型:判断题分值:1 涉及国家机密和特殊利益以及其他到期不宜开放的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多于30年。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6、题型:判断题分值:1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判断并决定实施行政行为的权力。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7、题型:判断题分值:1 规范性档案行政文件在人民法院司法活动中具有依据作用。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8、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法规是档案政策的具体化和固定化。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9、题型:判断题分值: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持有介绍信或者工作证、身份证等合法证明,可以利用已开放的档案。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0、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行政规章是指由有制定权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法规,依照一定的法定程序,制定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于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1、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档案行政法律关系必须的当事人。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2、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政策对档案法规来说,具有监督性和指导性的作用。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3、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4、题型:判断题分值:1 《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自2006年9月19日起施行。 正确

文物钻探基础知识学习

一、为什么要进行文物钻探? 文物钻探是考古工作的侦察兵。通过探铲能够深入地下,了解地下的文物分布情况。为文 物保护、考古发掘、科学研究、基本建设提供可靠的地下资料。 二、什么叫遗址,什么是遗物,什么叫文化层? 遗址是古代人类生活和居住活动并保留下来的基址叫遗址。保留的东西叫遗物。按照时间先 后堆积形成的地层叫文化层。下层的年代早于上层。 三、什么叫文物? 人类活动有关的物质文化遗存,是古代人类在生产劳动中使用的工具和生活用品。它是人类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见证,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按价值可分为一 、二、三级。 四、在钻探中发现问题怎样做标志? 遇到石头、砖、礓石的探孔在地面上用铲画来表示。瓦片、炭迹、烧土和一般问题用 表示。五花土和重要现象表示。悬空、生土钻活用⊙表示。 五、对探工的要求是什么? 1、孔要垂直。 2、对着阳光探三下看两次,将探出的土柱按层次放置孔边。 3、按技术员的 要求探到一定深度。做到不漏探、不虚探。4、不能放大尺寸和跳跃钻探、偷工省力。5、发

现问题要正确铲标记。 六、卡边定型应注意事项? 1、十字方法卡范围,三角形方法卡边。先卡边,后卡角,边线交叉内打孔,外两角打孔。2 、卡前对发现的问题,先考虑一下做到心中有数,估计可能是哪一类问题。3、对遗址要 注意范围,土质情况,来龙去脉进行分析,除有代表性的孔探到底外,大 部分孔不许戳穿,防止人为毁坏。4、卡墓注意墓型、范围、深度、墓道、墓室情况,正确 断代。5、卡边孔和转角处的孔应注意探孔深度,与墓底相符,防止卡不完整和塌陷现象, 注 意底层证据。6、卡井注意边孔和主井孔深度相符,防止部分帮塌方和井底部有崖。7、卡坑 应注意范围和坡度,注意土质变化和坑里套墓及其它问题。8、卡大型沟、河道,要注意来 龙去脉,边沿坡度,防止沟边有窑和土质变化。卡问题时布孔要准确,做到探孔外死土、里 活土,证据充分,误差不超过20公分。探工无权放弃问题。 七、钻探有哪些资料怎样标明? 1、平面图。座标、比例应准确,问题说明要详细,长、宽、深要标明,地下问题和图纸应 吻合。2、发现问题要记录。行数、孔数、层次、深度、要写明。3、探孔分布图要详细(正 方向布孔)。4、剖面图要准确。5、成果报告要写清。位置、地貌、工作经过、地层分析、

古玩基本知识

古玩基本知识 古玩分类 主要四大类:瓷器玉器书画杂项 (一)文物类,包括历史文物、(古人类、生物)化石、古代建筑物实物资料、字画、碑贴、拓本、雕塑、铭刻、舆服、器具、民间艺术品、文具、文娱用品、戏曲道具品、工艺美术品、革命文物及外国文物等。 (二)珠宝、名石和观赏石类,包括珠宝翠钻,各种砚石、印石,以及奇石与观赏石三类,均以自然未经人工雕凿者为主。 (三)钱币类,包括历代古钱币及现代世界各国货币。 (四)邮票类,包括世界各国邮票及与集邮相关的其它收藏品。 (五)文献类,包括书籍、报刊、档案、照片及影剧说明书、海报等各种文字资料。 (六)票券类,包括印花税票、奖券、门券、商品票券、交通票证、月票花等。 (七)商标类,包括火花、烟标、酒标、糖纸等。 (八)徽章类,包括纪念章、奖章、证章及其他各种徽章。 (九)标本类,包括动物标本、植物标本和矿物标本等。

(十)陶瓷类,包括陶器、瓷器、紫砂陶等。 (十一)玉器类,包括玉礼器、玉兵器、玉器具陈设等。 (十二)绘画类,包括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等 陶瓷的分类 一按照新旧来分。 瓷器可笼统的划分为古董瓷器(又称古瓷收藏品,古玩的一种)、现代瓷器。 二、按照具体的烧制时间来分。 三、这里可以区分为两种,按照“朝”和按照“代”。 例如:宋瓷、明瓷、清瓷等。 三、按照产地划分。 如景德镇瓷器、醴陵瓷器、唐山瓷器、德化瓷器、龙泉瓷器、潮州瓷器、淄博瓷器等。 四、按照材质划分。 如:白瓷、高白瓷、高白玉瓷、玉瓷、骨瓷、炻瓷等。 五、按照工艺划分。 如:釉下彩、釉上彩、唐三彩、金彩、粉彩、金丝铁线、釉面开片、冰裂纹、浮 雕、刻画、雕塑、结晶釉、窑变色、素面、漆线雕、绞胎瓷、镶锲工艺、单色釉、 深冷加工等。很多瓷器选用了多种工艺,用工艺划分瓷器种类不常用。 六按照特征划分。 可分为:原始瓷器、原始青瓷、青瓷、缥瓷、白瓷、清白瓷、黑瓷、素瓷、彩瓷、

文博知识

博物馆基本知识 1、什么是博物馆: 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 博物馆的社会职能: 1.收集、保藏文物标本和其它实物资料 2.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3.进行爱国主义思想道德教育 4.科学研究 5.丰富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生活 博物馆的特征 以实物为基础,组织形象的陈列,进行直观的宣传教育。实物性、直观性同学术性的相互结合构成博物馆的显著特征。 博物馆的类型(共分为5大类): 历史博物馆、纪念博物馆、文化艺术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综合性博物馆 2、从某种角度上说,了解一个地方的过去和现在是从博物馆开始的。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从小里说,这是源远流长的地方历史的重要见证;从大里说,这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博物馆不单纯是一个市民文化补习的地方,更重要的,它应该成为市民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获得多少知识是次要的,享受一下难得的静谧、幽雅气氛,并在这个气氛中放松在工作、学习中绷紧的心弦成为来博物馆的主要目的。博物馆的文物是靠陈列、

展出、宣传、服务等,达到历史与现在人的对话,它已成为城市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对人类文化遗存、自然遗存管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历史发展】 博物馆现象最初萌发于人们的收藏意识。在4000多年前,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统治者就注意寻找保藏珍品奇物。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建立地跨欧亚非大帝国的军事行动中,把搜集和掠夺来的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和稀有古物交给他的教师亚里士多德整理研究,亚里士多德曾利用这些文化遗产进行教学,传播知识。亚历山大去世后,他的部下托勒密·索托建立了新的王朝,继续南征北战,收集来更多的艺术品。公元前三世纪托勒密·索托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创建了一座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神庙。这座“缪斯神庙”,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博物馆一词,也就由希腊文的“缪斯”演变而来。 与我们今天见到的博物馆不同,缪斯神庙其实是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里面设大厅研究室,陈列天文、医学和文化艺术藏品,学者们聚集在这里,从事研究工作。传说在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定律的著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以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德都是在这里从事研究工作的。 缪斯神庙这座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在公元5世纪时被毁于战乱。 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在17世纪后期出现。在18世纪,英国有一位内科医生汉斯·斯隆,是个兴趣广泛的收藏家。为了让自己的收藏品能够永远“维持其整体性、不可分散”,他决定把自己将近八万件的藏品捐献给英国王室。王室由此决定成立一座国家博物馆。1753年,大英博物馆建立,它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大型博物馆。 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巴黎成立。1974年协会对博物馆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公益性成为它的首要职责。 从1977年开始,国际博物馆协会把每年的5月18日确定为“国际博物馆日”,并且每年都会确定一个主题。今年是第22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沟通文化的桥梁”。

钻井基本知识大归类2

钻井分直井和定向井。定向井可分为:普通定向井、大斜度井、丛式井、多底井、斜直井、水平井等。 普通定向井:在一个井场内仅有一口最大井斜角小于60°的定向井。大斜度井:在一个井场内仅有一口最大井斜角在60°~86°范围内的定向井。丛式井:在一个井场内有计划地钻出的两口或两口以上的定向井组,其中可含一口直井。多底井:一个井口下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井底的定向井。斜直井:用倾斜钻机或倾斜井架完成的,自井口开始井眼轨道一直是一段斜直井段的定向井。 1、准备工作 定井位:地质师根据地质上或生产上的需要确定井身轴线或井底的位置。 修公路:主要保障能通行重车,有的满载车总重可达39~40吨或更多。 平井场:在井口周围平整出一块场地以供施工之用。井场面积因钻机而异,大型钻机约需120×90m2,中型钻机可为100×60m2。 打基础: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各设备不因下陷不均匀而歪斜,要打基础。小些的基础用预制件,大的基础则在现场用混凝土浇灌。 安装:立井架,安装钻井设备。 2、钻进 当前世界各地普遍使用的打井方法是旋转钻井法,此法始于1900年。 钻进:钻进直接破碎岩石的工具叫钻头。钻进时用足够的压力把钻头压到井底岩石上,使钻头的刃部吃入岩石中。钻头上边接钻柱,用钻柱带动钻头旋转以破碎并底岩石广井就会逐渐加深。加到钻头上的压力叫钻压,是靠钻柱在洗井液中的重量(即减去浮力后的重量)的一部分产生的。 钻柱把地面的动力传给钻头,所以,钻柱是从地面一直延伸到井底的,井有多深,钻柱就有多长。随着井的加深,钻柱重量将逐渐加大,以致于将超过钻压的需要。过大的钻压将会引起钻头、钻柱、设备的损坏,所以必需将大于钻压的那部分钻柱重量吊悬起来,不使作用到钻头上。钻柱在洗井液中的重量称为悬重,大于钻压需要而吊悬起来的那部分重量称为钻重。亦即钻压=悬重一钻重。 井加深的快慢,即钻进的速度,用机械钻速或钻时表示。机械钻速是每小时破碎井底岩石的米数,即每小时进尺数。钻时是每进尺1m所需时间,以分钟表示。此二者互成倒数。 洗井:井底岩石被钻头破碎以后形成小的碎块,称为岩屑。岩屑积多了会妨碍钻头钻切新的井底,引起机械钻速下降。所以必需在岩屑形成以后及时地把它们从井底上清除掉,并携出地面,这就是洗井。 洗井用洗井液进行。洗井液可以是水、油等液体或空气、天然气等气体。当前用得最多的是水基泥浆,即粘土分散于水中所形成的悬浮液。也有人称洗井液为钻井液,但多数人则把各种洗井液统称之为泥浆。 钻柱是中空的管柱,把洗井液经钻柱内孔柱入井中,从钻头水眼中流出而冲向井底,将岩屑冲离井底,岩屑随同洗井液一同进入井眼与钻柱之间的环形空间,向地面返升,一直返出地面,见图3-1。岩屑在地面上从洗井液中分离出来井被清除掉,不含岩屑的洗井液再度被注入井内,重复使用。洗井液为气体时则不再回收。

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专业基础知识真题精选

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专业基础知识真题精选 一、单选题(共计30题) 1. 【2011年】关于著作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作者有权在自己的作品上署笔名 B.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 C.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不包括发行权 D.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也称"经济权利" 答案:C 2. 【2014年】图书编校质量"合格"的标准线是差错率未超过( )。 A.1/10000 B.2/10000 C.3/10000 D.5/10000 答案:A 3. 【2009年】裁口是指书刊的( )。 A.上切口 B.下切口 C.外切口 D.内切口 答案:C 4. 【2014年】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别字的是( )。 A.输赢走头无路画龙点睛 B.和蔼怨天尤人声名狼藉 C.睿智成群结党一触既发 D.恣睢兴高采烈相形见拙 答案:B 5. 【2015年】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具有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和( )特征。 A.差别性 B.时间性 C.多维性 D.有序性 答案:B 6. 【2011年】"三省六部"中的三省不包括(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秘书省 D.门下省 答案:C 7. 【2009年】国际标准书号的标志符是( )。 A.ISDS B.ISSN C.ISBN

D.ISRC 答案:C 8. 【2016年】关于数字期刊,说法错误的是( )。 A.数字期刊能以单本期刊为单位发布 B.数字期刊能以数据库方式存储 C.数字期刊能以单篇文章为单位发布 D.数字期刊能加入音频元素,但不能加入视频元素 答案:D 9. 【2016年】从2007年起,中国标准书号的编号位数是( )。 A.10位 B.11位 C.13位 D.15位 答案:C 10. 【2016年】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不得体的是( )。 A.大作中几处疑问,特致函垂询 B.阁下光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 C.奉上拙作,敬请斧正 D.请足下留步,就此别过 答案:A 11. 【2016年】数字出版的业务活动平台化特征不包括( )。 A.内容编辑加工的平台化 B.产品及服务发布的平台化 C.分销的平台化 D.资本运作的平台化 答案:D 12. 【2015年】关于数字出版对出版流程中编辑环节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 A.数字化提高了相关信息采集的速度和质量 B.数字化改变了传统出版的编审校流程 C.数字化可以让编辑承担作者的工作 D.数字化提高了编辑出版工作的效率 答案:C 13. 【2016年】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是( )。 A.纵横捭.阖(bǎi) B.调.控(diào) C.绰.绰有余(chuò) D.赝.品(yàn) 答案:B 14. 【2009年】有些客体,如( ),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 A.计算机软件 B.时事新闻 C.摄影作品 D.电影作品 答案:B

【建筑工程管理】钻井工程基础知识

【建筑工程管理】钻井工程基础知识

第一节钻井工程 钻井分直井和定向井。定向井可分为:普通定向井、大斜度井、丛式井、多底井、斜直井、水平井等。 普通定向井:在一个井场内仅有一口最大井斜角小于60°的定向井。大斜度井:在一个井场内仅有一口最大井斜角在60°~86°范围内的定向井。丛式井:在一个井场内有计划地钻出的两口或两口以上的定向井组,其中可含一口直井。多底井:一个井口下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井底的定向井。斜直井:用倾斜钻机或倾斜井架完成的,自井口开始井眼轨道一直是一段斜直井段的定向井。动画3-1 一、钻井过程 1、准备工作 定井位:地质师根据地质上或生产上的需要确定井身轴线或井底的位置。 修公路:主要保障能通行重车,有的满载车总重可达39~40吨或更多。 平井场:在井口周围平整出一块场地以供施工之用。井场面积因钻机而异,大型钻机约需120×90m2,中型钻机可为100×60m2。

打基础: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各设备不因下陷不均匀而歪斜,要打基础。小些的基础用预制件,大的基础则在现场用混凝土浇灌。 安装:立井架,安装钻井设备。 2、钻进 当前世界各地普遍使用的打井方法是旋转钻井法,此法始于1900年。 钻进:钻进直接破碎岩石的工具叫钻头。钻进时用足够的压力把钻头压到井底岩石上,使钻头的刃部吃入岩石中。钻头上边接钻柱,用钻柱带动钻头旋转以破碎并底岩石广井就会逐渐加深。加到钻头上的压力叫钻压,是靠钻柱在洗井液中的重量(即减去浮力后的重量)的一部分产生的。 钻柱把地面的动力传给钻头,所以,钻柱是从地面一直延伸到井底的,井有多深,钻柱就有多长。随着井的加深,钻柱重量将逐渐加大,以致于将超过钻压的需要。过大的钻压将会引起钻头、钻柱、设备的损坏,所以必需将大于钻压的那部分钻柱重量吊悬起来,不使作用到钻头上。钻柱在洗井液中的重量称为悬重,大于钻压需要而吊悬起来的那部分重量称为钻重。亦即钻压=悬重一钻重。 井加深的快慢,即钻进的速度,用机械钻速或钻时表示。机械钻速是每小时破碎井底岩石的米数,即每小时进尺数。钻时是每进尺1m所需时间,以分钟表示。此二者互成倒数。 洗井:井底岩石被钻头破碎以后形成小的碎块,称为岩屑。岩屑积多了会妨碍钻头钻切新的井底,引起机械钻速下降。所以必需在岩屑形成以后及时地把它们从井底上清除掉,并携出地面,这就是洗井。 洗井用洗井液进行。洗井液可以是水、油等液体或空气、天然气等气体。当前用得最多的是水基泥浆,即粘土分散于水中所形成的悬浮液。也有人称洗井液为钻井液,但多数人则把各种洗井液统称之为泥浆。

山东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348-文博综合

348-文博综合 一、考试性质 《文博综合》(代码348)是2011年文物与博物馆硕士(M.C.H.M)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文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文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文博事业建设培养具有现代文博事业理念和工作能力,能胜任较高水平文博业务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文物保护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但由于这四个学科领域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各招生单位可根据自身的具体培养能力和特点制定相应的考试内容(例如:只有考古学人才培养能力的单位可偏重在《考古学概论》方面出题,余类推)。 三、考试内容 一、文物学概论 1.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文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理解文物学教学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文物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和解决文物领域的各类问题,以指导文物研究、文物工作和文物事业地发展、充分发挥文物的作用。 2.考查内容 1)文物学概述 1.1)文物学的对象和任务 文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产生于对文物的研究,反之,文物学科的建立又促进了文物研究的提高和发展。文物学的任务是揭示文物研究的规律,探讨文物的价值和艺术,指导文物的实践工作。 1.2)文物学的重点和聚集 主要关注和了解文物学的萌芽、文物学的发展、文物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流派、代表性专家、主要学术著作、研究方法和系统理论。 2)文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2.1)研究文物的价值 总的来说,文物主要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文物可以补史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文物反映了当时人类的各种活动,而且还反映了这些活动之间的社会关系和 1

钻井基础知识知识讲解

钻井基础知识

钻井基础知识 1 钻头 钻头主要分为:刮刀钻头;牙轮钻头;金刚石钻头;硬质合金钻头;特种钻头等。衡量钻头的主要指标是:钻头进尺和机械钻速。 2 钻机八大件 钻机八大件是指:井架、天车、游动滑车、大钩、水龙头、绞车、转盘、泥浆泵。 3 钻柱组成及其作用 钻柱通常的组成部分有:钻头、钻铤、钻杆、稳定器、专用接头及方钻杆。钻柱的基本作用是:(1)起下钻头;(2)施加钻压;(3)传递动力;(4)输送钻井液;(5)进行特殊作业:挤水泥、处理井下事故等。 4 钻井液的性能及作用 钻井液的性能主要有:(1)密度;(2)粘度;(3)屈服值;(4)静切力;(5)失水量;(6)泥饼厚度;(7)含砂量;(8)酸碱度;(9)固相、油水含量。钻井液是钻井的血液,其主作用是:1)携带、悬浮岩屑;2)冷却、润滑钻头和钻具;3)清洗、冲刷井底,利于钻井;4)利用钻井液液柱压力,防止井喷;5)保护井壁,防止井壁垮塌;6)为井下动力钻具传递动力。 5 常用的钻井液净化设备 常用的钻井液净化设备:(1)振动筛,作用是清除大于筛孔尺寸的砂粒;(2)旋流分离器,作用是清除小于振动筛筛孔尺寸的颗粒;(3)螺杆式离心分离机,作用是回收重晶石,分离粘土颗粒;(4)筛筒式离心分离机,作用是回收重晶石。 6 钻井中钻井液的循环程序 钻井液罐经泵→地面管汇→立管→水龙带、水龙头→钻柱内→钻头→钻柱外环形空间→井口、泥浆(钻井液)槽→钻井液净化设备→钻井液罐。

7 钻开油气层过程中,钻井液对油气层的损害 主要有以下几种损害:(1)固相颗粒及泥饼堵塞油气通道;(2)滤失液使地层中粘土膨胀而堵塞地层孔隙;(3)钻井液滤液中离子与地层离子作用产生沉淀堵塞通道;(4)产生水锁效应,增加油气流动阻力。 8 预测和监测地层压力的方法 (1)钻井前,采用地震法;(2)钻井中,采用机械钻速法,d、dc指数法,页岩密度法;(3)完井后,采用密度测井,声波时差测井,试油测试等方法。 9 钻井液静液压力和钻井中变化 静液压力,是由钻井液本身重量引起的压力。钻井中变化,岩屑的进入会增加液柱压力,油、气水侵会降低静液压力,井内钻井液液面下降会降低静液压力。防止钻井液静液压力变化的方法有:有效地净化钻井液;起钻及时灌满钻井液。 10 喷射钻井 喷射钻井是利用钻井液通过喷射式钻头喷嘴时,所产生的高速射流的水力作用,提高机械钻速的一种钻井方法。 11 影响机械钻速的因素 (1)钻压、转速和钻井液排量;(2)钻井液性质;(3)钻头水力功率的大小; (4)岩石可钻性与钻头类型。 12 钻井取心工具组成 (1)取心钻头:用于钻取岩心;(2)外岩心筒:承受钻压、传递扭矩;(3)内岩心筒:储存、保护岩心;(4)岩心爪:割断、承托、取出岩心;(5)还有悬挂轴承、分水流头、回压凡尔、扶正器等。 13 取岩心 取岩心是在钻井过程中使用特殊的取心工具把地下岩石成块地取到地面上来,这种成块的岩石叫做岩心,通过它可以测定岩石的各种性质,直观地研究地下构造和岩石沉积环境,了解其中的流体性质等。 14 平衡压力钻井 在钻井过程中,始终保护井眼压力等于地层压力的一种钻井方法叫平衡压力钻井。 15 井喷

地方志基本知识及资料采集要点

地方志基本知识及资料采集要点 流渡中学严庄坤 一、地方志的概念(什么是地方志) 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载一定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包括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 地方志作为地方资料汇集,成为各部门、各学科获取原始资料的重要来源。无论是追忆先贤,记述沿革、探寻风物,还是利用方志蕴藏的宝贵资料开展科学研究,为现实服务,地方志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二、地方志的种类 从行政区划的角度看,现在主要是省志、市志、县志(包括旗志、盟志)三级志书,以及乡(镇)、村志。 三、地方志的特征 1、地域性。这是地方志的首要特征。地方志自古以来都是特定的地理区域为记载范围的,即便是一些山水志、寺庙志、行业志、企业志也是以特定区域为记载范围的。 2、资料性。地方志之所以历经两千多年而经久不衰,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保存大量珍贵的资料。编纂地方志主要目的是客观、详实地记录一个地方自然和社会发展变化的状况,让人们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去探寻和发现事物的规律性。地方志的资料主要来源于政府文献、馆藏档案、图书报刊、金石碑刻、实地采访、口碑调查、测绘勘探等方面,资料包罗万象、丰富详实。 3、广泛性。地方志综合记载一个地方自然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基本面貌,其内容上自天文,下至地理,覆盖了各个行业、各个学科、各个部门,范围之广是其他任何著作不能替代的。 4、时代性。时代性主要是说地方志的内容与形式具有时代烙印、时代特征、时代差异。地方志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方志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和存在,就在于它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变更其形式、充实其内容,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定向井基本知识

定向井和水平井钻井技术 第一节 定向井井身参数和测斜计算 一.定向井的剖面类型及其应用 定向钻井就是“使井眼按预定方向偏斜,钻达地下预定目标的一门科学技术”。定向钻井的应用范围很广,可归纳如图9-l 所示。 定向井的剖面类型共有十多种,但是,大多数常规定向井的剖面是三种基本剖面类型,见图9-2,称为“J ”型、“S ”型和连续增斜型。按井斜角的大小范围定向井又可分为: 一、专业名词 1.定向井(Directional Well ) 一口井的设计目标点,按照人为的需要,在一个既定的方向上与井口垂线偏离一定的距离的井,称为定向井。 2.井深(Measure Depth ) 井眼轴线上任一点,到井口的井眼长度,称为该点的井深,也称为该点的测量井深,或斜深。单位为“m ”。 3.垂深(Vertical Depth or True Vertical Depth ) 井眼轴线上任一点,到井口所在水平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垂深。通常以“m ”为单位。 4.水平位移(Displacement or Closure Distance ) 井眼轨迹上任一点,与井口铅直线的距离,谓之该点的“水平位移”。也称该点的闭合距。其计量单位为“m ”。 5.视平移(Vertical section ) 水平位移在设计方位线上的投影长度,称为视平移。如图10—1所示,为设计方位 线,T O 曲线为实钻井眼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其上任一点P 的水平位移为OP ,以 A P 表示。P 点的视平移为OK ,其长度以V P 表示。当OK 与OQ 同向时V P 为正值,反向时为负值。视平移是绘制垂直投影图的重要参数。单位为m 。 6.井斜角(Hole Inclination or Hole Angle )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知识点

中国文化概论 一.文化的含义: 一.“文”,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义包括(1)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2)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3)美,善,德行之义 “化”,本义为改易,生化,造化。引申义:教行迁善之义 二.1.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 2.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行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 3.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文化的核心部分) 第二章 1.秦汉实行郡县制; 2.在少数民族或边疆地区,历代还设置过各种特殊的政区或机构,如汉,唐的 都护府,元朝的宣政院辖区,清朝的将军,大臣辖区。 3.农耕经济的持续性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传统农业 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 第三章 1.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 2.商朝主要实行兄终弟及制; 3.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4.中国封建时代,统治和束缚人民的有四权:政权,神权,族权,夫权; 5.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其主要标志是皇帝个人专权,相权被废止,明代成立内阁,清朝设军机处(雍正皇帝设),都是皇帝自己的办事机构。 第四章 1.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 2.传说中的五帝:皇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3.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 4.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5.孔子儒家学派的核心是仁; 6.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又增加《孝经》《论语》,合成七经; 7.董仲舒以《春秋公羊传》起家,在《春秋繁露》中,阐述了“天人感应”; 8.玄学是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其宗旨是“贵无”; 9.唐代“画圣”吴道子; 10.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是理学的建构; 11.元帝国对欧亚大陆的征服,使中国西部和北部的边界实际上处于开放状态,阿拉伯,波斯和中亚的穆斯林大规模迁居中国,造成“回回遍天下”的态势,一个信仰伊斯兰教,使用汉语而汉语又浸润阿拉伯和波斯文化传统的回回民族渐趋形成;(回族在元帝国形成) 12.《永乐大典》—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康熙字典》是世界上最早的字数最多的字典;《四库全书》是至今为止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 13.李时珍《本草纲目》,在药物和植物分类方面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潘季驯的《河防一览》总结了我国历代治河经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农学著作;宋星的《天工开物》—誉称海外的工艺学百科全书;

钻井液基本知识 (2)

钻井液基本知识 钻井液是用于钻井的流体,在钻井中的功用:1、清洗井底,悬浮携带岩屑,保持井眼清洁。2、平衡地层压力,稳定井壁、防止井塌、井喷、井漏。3、传递水功率、以帮助钻头破碎岩石。4、为井下动力钻具传递动力,5、冷却钻头、钻具。6、利用钻井液进行地质、气测录井。钻井液常规性能对钻井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一、钻井液密度 1、钻井液密度概念:单位体积钻井液的质量称为钻井液的密度,其单位是克/厘米3(g/cm3)常用符号表示。现场一般用钻井液密度计测定钻井液的密度。 2、钻井液密度的计算公式 P=(P地×102)÷H+Pe P----钻井液密度g/cm3 式中: P地----地层压力MPa H-----井深m Pe-----附加密度、油层附加0.05—0.1气层附加0.07—0.15 由于起钻时可能产生抽吸或液面下降,另外,气体进入井内,也会引起液柱压力降低,因此钻井液密度要有附加值。 3、钻井液密度与钻井工作的关系:在钻井作业中,钻井液密度的作用是通过钻井液柱对井底和井壁产生压力,以平衡地层中油、气压力和岩石侧压力、防止井喷、保护井壁,同时防止高压油气水侵入钻井液,以免破坏钻井液的性能引起井下复杂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钻井液密度,若钻井液密度过小,则不能平衡地层流体压力,和稳定井壁,可能引起井喷、井塌、卡钻等事故,若钻井液密度过大则压漏地层,并易损害油气层。钻井液对钻速有很大的影响,密度大液柱压力也大,钻速变慢,因钻井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之间的正压差使岩屑的清除受到阻碍。造成重复破碎,降低钻头破碎岩石的效率,使钻速下降,通常在保证井下情况正常的前提下,为了提高钻速,应尽量使用低密度钻井液。 二、钻井液粘度 1、钻井液的粘度概念:钻井液粘度是指钻井液流动时,固体棵粒之间,固体颗粒与液体分子之间,以 及液体分子之间内摩擦的总反映,钻井液粘度可用漏斗粘度计和旋转粘度计进行测定,由于测定的方法 不同,有不同的粘度值,现场常采用漏斗粘度计测量钻井液的粘度,单位是秒。 2、钻井液与钻井工作关系,钻井液粘度的大小,对钻井液携带岩屑能力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

文物学基础知识word精品

文物学基础知识 文物学是一门以研究、整理和保护文物为目的的学科。这一课程主要培养大家对文物的理性认识,还可以为将来到文物、博物馆等部门从事文物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讲授本学科的学术史、理论与方法、文物基础知识、文物法律法规、文物管理与保护、文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文物鉴定等方面的知识,使大家通过此课程的学习, 掌握对文物的分类、定名、整理和评价文物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利用文物进行最基本的研究。 在讲文物学的性质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文物,我国把文化遗存,称为文物。这是我国有别于其他国家对文化遗产的独特称呼,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特色。关于文物的定义和内涵后面还要专门叙述,这里不作多讲。下面言归正传,讲什么是文物学。 什么是文物学呢?文物学是以文物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科。即对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文化遗物、遗迹作系统的研究。 大家知道,各类文物蕴含着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信息。我们通过对文物的研究,从不同的侧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探讨,恢复历史,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从而促进当代和未来社会的发展。 文物学属人文科学,同时又属历史学的组成部分。它与考古学、博物馆学关系十分密切,又涉及到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医学等领域的多种学科。 文物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因为它具有自己的学科特点:首先,文物学研究的对象跨越的时间长。 其年代上限与人类在地球上诞生同时,即从人类制作第一把生产工具开始。其年代下限,各国不尽相同,在国际上起初曾定为1830 年,起源于1930年美国的关税条例。该条例规定凡1830 年以前制作的艺术品可以免税。尔后,在国际上,不少国家把这一年定为文物年代的下限。后来,美国又在1966 年通过了新的关税条例,重新规定“自免税进口报单提出之日起,凡100 年以前制作的文物”概予以免税进口,因而目前按国际上一般惯例,文物是指100年以前制作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实物。但是有的国家也根据国情而自行规定,如希腊就把1450年作为文物年代的下限。而中国从80 年代初开始,其年代下限已放宽直达现代。如福建厦门集美鳌园被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就是一

钻井基础知识

钻井基础知识 1 钻头 钻头主要分为:刮刀钻头;牙轮钻头;金刚石钻头;硬质合金钻头;特种钻头等。衡量钻头的主要指标是:钻头进尺和机械钻速。 2 钻机八大件 钻机八大件是指:井架、天车、游动滑车、大钩、水龙头、绞车、转盘、泥浆泵。 3 钻柱组成及其作用 钻柱通常的组成部分有:钻头、钻铤、钻杆、稳定器、专用接头及方钻杆。钻柱的基本作用是:(1)起下钻头;(2)施加钻压;(3)传递动力;(4)输送钻井液;(5)进行特殊作业:挤水泥、处理井下事故等。 4 钻井液的性能及作用 钻井液的性能主要有:(1)密度;(2)粘度;(3)屈服值;(4)静切力;(5)失水量; (6)泥饼厚度;(7)含砂量;(8)酸碱度;(9)固相、油水含量。钻井液是钻井的血液,其主作用是:1)携带、悬浮岩屑;2)冷却、润滑钻头和钻具;3)清洗、冲刷井底,

利于钻井;4)利用钻井液液柱压力,防止井喷;5)保护井壁,防止井壁垮塌;6)为井下动力钻具传递动力。 5 常用的钻井液净化设备 常用的钻井液净化设备:(1)振动筛,作用是清除大于筛孔尺寸的砂粒;(2)旋流分离器,作用是清除小于振动筛筛孔尺寸的颗粒;(3)螺杆式离心分离机,作用是回收重晶石,分离粘土颗粒;(4)筛筒式离心分离机,作用是回收重晶石。 6 钻井中钻井液的循环程序 钻井液罐经泵→地面管汇→立管→水龙带、水龙头→钻柱内→钻头→钻柱外环形空间→井口、泥浆(钻井液)槽→钻井液净化设备→钻井液罐。 7 钻开油气层过程中,钻井液对油气层的损害 主要有以下几种损害:(1)固相颗粒及泥饼堵塞油气通道;(2)滤失液使地层中粘土膨胀而堵塞地层孔隙;(3)钻井液滤液中离子与地层离子作用产生沉淀堵塞通道;(4)产生水锁效应,增加油气流动阻力。 8 预测和监测地层压力的方法 (1)钻井前,采用地震法;(2)钻井中,采用机械钻速法,d、dc指数法,页岩密度法;(3)完井后,采用密度测井,声波时差测井,试油测试等方法。 9 钻井液静液压力和钻井中变化

348文博综合

《文博综合》考试大纲 一、文物学概论 文物学的对象、任务。 文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文物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文物学的发展简史。 文物的性质。 文物的定名原则与方法。 文物管理的内容、文物保护管理措施、文物管理机构、文物的管理。 文物保护技术。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 文物工作人员的管理。 文物保护的科研与文物保护科技的应用。 文物保护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二、博物馆学概论 博物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 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 博物馆学简史。 博物馆的概念、特征、功能、类型。 博物馆发展史。 博物馆藏品的定义、搜集、鉴定的主要任务。 博物馆藏品管理的目的、要求。 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意义。 博物馆陈列与展览的定义与区别。陈列的基本原则。陈列工作的基本程序。博物馆观众。“目标观众群”。观众调查研究方法。博物馆之友。 博物馆的科学研究。 博物馆管理体制与法规。博物馆人事管理和博物馆经费管理。

数字博物馆的概念、功能、意义、要素、分类和特点。 三、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的对象和任务。考古学的诞生和发展。 考古学分支与种类。考古的年代学。考古发掘。遗址的类型。考古材料的整理。考古学的阐释。 中国考古学知识:人类起源和旧石器文化,各时期重要的古人类化石,旧石器早、中晚期代表性文化。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各时期的主要考古学文化,各考古学文化的年代范围、地理分布,主要的文化特征如陶器、石器、玉器、经济形态、聚落分布和葬俗等。夏商周三代主要考古学文化及其时空框架,主要文化的特点如陶器、铜器、玉器,主要城址和墓葬。秦汉至宋元时期的城址和重要墓葬特点,玉器、铁器、金银器,陶瓷考古,佛教考古,建筑考古等。 打制石器的技术和主要类型,旧石器技术的发展。磨制石器的发展和主要类型及功能。两种石器技术原料、加工、和分析研究的特点。陶器加工的特点,技术的变迁,原料处理、形制特征、加工技术与用途的关系,手工、慢轮和快轮的区别与意义。铜器和铁器的生产、种类、用途。 重建历史:重建史前生计与社会。探索古代人类的思想。 考古发掘、保护与利用。 四、文物保护学概论 博物馆环境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环境对于器物毁坏的影响。 文物的现代科技断代的主要方法。 文物材质和结构常用的现代分析方法。 国际通用的文物保护和修复的原则。 运用文物保护学的基本知识和保护原则来分析和解决一些保护的现实问题。

文物钻探基础知识学习说课讲解

文物钻探基础知识学 习

一、为什么要进行文物钻探? 文物钻探是考古工作的侦察兵。通过探铲能够深入地下,了解地下的文物分布情况。为文 物保护、考古发掘、科学研究、基本建设提供可靠的地下资料。 二、什么叫遗址,什么是遗物,什么叫文化层? 遗址是古代人类生活和居住活动并保留下来的基址叫遗址。保留的东西叫遗物。按照时间先 后堆积形成的地层叫文化层。下层的年代早于上层。 三、什么叫文物? 人类活动有关的物质文化遗存,是古代人类在生产劳动中使用的工具和生活用品。它是人类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见证,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按价值可分为一 、二、三级。 四、在钻探中发现问题怎样做标志? 遇到石头、砖、礓石的探孔在地面上用铲画来表示。瓦片、炭迹、烧土和一般问题用

表示。五花土和重要现象表示。悬空、生土钻活用⊙表示。 五、对探工的要求是什么? 1、孔要垂直。 2、对着阳光探三下看两次,将探出的土柱按层次放置孔边。 3、按技术员的 要求探到一定深度。做到不漏探、不虚探。4、不能放大尺寸和跳跃钻探、偷工省力。5、发 现问题要正确铲标记。 六、卡边定型应注意事项? 1、十字方法卡范围,三角形方法卡边。先卡边,后卡角,边线交叉内打孔,外两角打孔。2 、卡前对发现的问题,先考虑一下做到心中有数,估计可能是哪一类问题。3、对遗址要 注意范围,土质情况,来龙去脉进行分析,除有代表性的孔探到底外,大 部分孔不许戳穿,防止人为毁坏。4、卡墓注意墓型、范围、深度、墓道、墓室情况,正确 断代。5、卡边孔和转角处的孔应注意探孔深度,与墓底相符,防止卡不完整和塌陷现象,

注 意底层证据。6、卡井注意边孔和主井孔深度相符,防止部分帮塌方和井底部有崖。7、卡坑 应注意范围和坡度,注意土质变化和坑里套墓及其它问题。8、卡大型沟、河道,要注意来 龙去脉,边沿坡度,防止沟边有窑和土质变化。卡问题时布孔要准确,做到探孔外死土、里 活土,证据充分,误差不超过20公分。探工无权放弃问题。 七、钻探有哪些资料?怎样标明? 1、平面图。座标、比例应准确,问题说明要详细,长、宽、深要标明,地下问题和图纸应 吻合。2、发现问题要记录。行数、孔数、层次、深度、要写明。3、探孔分布图要详细(正 方向布孔)。4、剖面图要准确。5、成果报告要写清。位置、地貌、工作经过、地层分析、 主要收获、初步认识、问题和建议等,处理意见要适当。6、钻探日记、探孔记录、墓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