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标点符号修改练习(完整版-含方法的介绍)

初中标点符号修改练习(完整版-含方法的介绍)
初中标点符号修改练习(完整版-含方法的介绍)

标点符号专项练习

1、下列句子中问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除了他能去,谁还能去呢,你吗,你能去吗?

B、对这样的青年,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责他呢?

C、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么办?

D、“你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

2、下列句子中顿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的水平。

B、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C、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D、这个故事讲得真实、生动。

3、下列句子中顿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B、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C、这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共三省、五十六个县(市)。

D、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技术信息,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4、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使用与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政府——都驱逐他。 (补充说明前文)

B、灯光,不管是谁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一个异乡人——指路。(解释说明前文)

C、“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语气的延长)

D、这个时候在的人,我倒问过,可是—— (表示语气延长)

5.下列句子中,逗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

多么美丽,这一朵朵鲜花。

我已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侵略者的诺言骗不了人,他们的武力吓不倒人。

6.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B、他的神色,还是那么的安详;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C、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是要发动群众;二是要找准目标;三是要速战速决。

D、他的节奏、他的理念,超越了大多数人,所以容易产生争议;有争议,说明受关注;有争议,说明他人气旺。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

B、这种惊人的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看不到敌人的腐蚀进攻,就会走入歧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

C、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D、“晚上开大会,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8.下列各项中,有关引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

歌曲“卷珠帘”曲风清新唯美,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我一进教室,就看见“你在浪费时间吗?”

“扛住、扛住,直到高考结束!”是我们高三党的口号。

9、下列各项中,括号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种”或简称“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他培养了许多香花,繁殖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只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匙地用牛奶喂它。)

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

10、下列选项中,书名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很受读者欢迎。

“学不可以已”是《荀子》·《劝学》的中心论点。

近来,卫视的《我是达人》节目,收视率居高不下。

“春季高考也玩穿越!”今年的春季高考作文以《回到......》为题,对此,考生们一走出考场就开始互相交流心得。

11、下列选项中,省略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通志略》里记载:“葡萄藤,传自西域……骞使西域,得其种而还,中国始有。”

他打了许多野物皮子:狐狸、野猫……等。

高考结束后,明子惋惜地叹道:“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他喜欢足球、篮球、跳远、接力……

12.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你以后什么打算?”“......”他只是埋头吸着烟。

“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为教育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我十分喜欢《论《麦克白》中的敲门声》这一论文。

1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因此,门窗的位置和处理都极自由,由全部用墙壁至全部开门窗,乃至既没有墙壁也没有门窗。(如凉亭)

当这些斯巴达人问道:在波斯人攻击希腊时会发生什么时,这巫婆回答道:要么斯巴达会被消灭,要么其国王会被杀害。

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

蜜蜂同时过着几种生活:既是动物,又是动物的组织、细胞或细胞器。

1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红楼梦》开篇就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那种寻觅读者之中之“知音”的意味呼之欲出。

“我知道你们是怎样说话的,”我说,“但是只要你们肯开这车子就行。”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出自轼的诗送安秀才失解西归。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

1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勰说的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

减”的标准,就都需要提炼。

B、“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C、据王璨的《英雄记钞》说,诸亮与徐庶、石、孟公威等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D、我们必须了解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有什么坏处?

16.下列各项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季羡林先生曾说:“如果翻译的是不需要的垃圾,翻译再多有什么意义?至于‘翻译强国’的标准是什么、怎么定、谁评?都说不准。”

细细的秋雨——大约是今年的最后一场雨了吧——在窗外静静地飘洒着。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表示,要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管“两高一资”行业(高污染、高能耗、资消耗型),集中展开钢铁、涉砷行业专项检查,巩固饮用水保护区集中整治成果。

钓鱼台,在玉渊潭公园东面,环境清幽,“台下有泉涌出,汇成池,其水至冬不竭。”(《明一统志》)

1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麦当劳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国文化”,为了吸引更多的家庭来聚餐,麦当劳把《欢聚麦当劳,共享家庭乐》作为他们的广告主题之一。

古人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

你别着急,兴许是路上堵车了,咱先坐下来等一等行吗。

“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每当耳畔响起这首歌,心中总会充满无限力量。

1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凤凰电视台不存在“阴盛阳衰”的现象。“凤凰”这个词本来就是阴阳结合的:“凤”是雄鸟,“凰”是雌鸟;凤凰台台标也是有两只鸟组成:一只公的,一只母的。

B、人的一生有很多时候,都少不了通过书面向别人介绍:“我是怎样一个人?”或“我有一个怎样的方案?”这样的问题,因此现代人有更多的理由需要学好作文。

C、我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

D、孔子在谈到如何治理国家时说,“民无信不立”,标明诚信是“立政之本”。孔子又说,“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政府有诚信,公民自然也讲诚信。

1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接着说:“最近这儿连降暴雨。老妈已到去了。小红上了高中。”

B、今天晚上指挥演唱“黄河大合唱”,他着装潇洒,神态从容;眼光、手势配合和谐:好一派指挥家的风度。

C、对清照的诗词,比之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我倒更喜欢“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D、文学工作者应培养起自己对语言的敏感,才能利于遣词用句,写出的作品才明确、清晰、鲜明、节奏和谐、音调优美。

1、下列句子中问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除了他能去,谁还能去呢,你吗,你能去吗?

B、对这样的青年,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责他呢?

C、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么办?

D、“你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

2、下列句子中顿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的水平。

B、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C、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D、这个故事讲得真实、生动。

3、下列句子中顿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B、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C、这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共三省、五十六个县(市)。

D、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技术信息,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4、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使用与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政府——都驱逐他。 (补充说明前文)

B、灯光,不管是谁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一个异乡人——指路。(解释说明前文)

C、“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语气的延长)

D、这个时候在的人,我倒问过,可是——(表示语气延长)

5.下列句子中,逗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

B、多么美丽,这一朵朵鲜花。

C、我已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

D、侵略者的诺言骗不了人,他们的武力吓不倒人。

6.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B、他的神色,还是那么的安详;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C、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是要发动群众;二是要找准目标;三是要速战速决。

D、他的节奏、他的理念,超越了大多数人,所以容易产生争议;有争议,说明受关注;有争议,说明他人气旺。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

B、这种惊人的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看不到敌人的腐蚀进攻,就会走入歧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

C、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D、“晚上开大会,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8.下列各项中,有关引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

B、歌曲“卷珠帘”曲风清新唯美,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C、我一进教室,就看见“你在浪费时间吗?”

D、“扛住、扛住,直到高考结束!”是我们高三党的口号。

9.下列各项中,括号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种”或简称“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B、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C、他培养了许多香花,繁殖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只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匙地用牛奶喂它。)

D、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

10、下列选项中,书名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很受读者欢迎。

B、“学不可以已”是《荀子》·《劝学》的中心论点。

C、近来,卫视的《我是达人》节目,收视率居高不下。

D、“春季高考也玩穿越!”今年的春季高考作文以《回到......》为题,对此,考生们一走出考场就开始互相交流心得。

11、下列选项中,省略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志略》里记载:“葡萄藤,传自西域……骞使西域,得其种而还,中国始有。”

B、他打了许多野物皮子:狐狸、野猫……等。

C、高考结束后,明子惋惜地叹道:“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D、他喜欢足球、篮球、跳远、接力……

12.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你以后什么打算?”“......”他只是埋头吸着烟。

B、“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C、“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为教育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D、我十分喜欢《论《麦克白》中的敲门声》这一论文。

1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因此,门窗的位置和处理都极自由,由全部用墙壁至全部开门窗,乃至既没有墙壁也没有门窗。(如凉亭)

B、当这些斯巴达人问道:在波斯人攻击希腊时会发生什么时,这巫婆回答道:要么斯巴达会被消灭,要么其国王会被杀害。

C、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

D、蜜蜂同时过着几种生活:既是动物,又是动物的组织、细胞或细胞器。

1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开篇就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那种寻觅读者之中之“知音”的意味呼之欲出。

B、“我知道你们是怎样说话的,”我说,“但是只要你们肯开这车子就行。”

C、“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出自轼的诗送安秀才失解西归。

D、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

1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勰说的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的标准,就都需要提炼。

B、“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C、据王璨的《英雄记钞》说,诸亮与徐庶、石、孟公威等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

观其大略”。

D、我们必须了解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有什么坏处?

16.下列各项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季羡林先生曾说:“如果翻译的是不需要的垃圾,翻译再多有什么意义?至于‘翻译强国’的标准是什么、怎么定、谁评?都说不准。”

B、细细的秋雨——大约是今年的最后一场雨了吧——在窗外静静地飘洒着。

C、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表示,要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管“两高一资”行业(高污染、高能耗、资消耗型),集中展开钢铁、涉砷行业专项检查,巩固饮用水保护区集中整治成果。

D、钓鱼台,在玉渊潭公园东面,环境清幽,“台下有泉涌出,汇成池,其水至冬不竭。”(《明一统志》)

1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麦当劳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国文化”,为了吸引更多的家庭来聚餐,麦当劳把《欢聚麦当劳,共享家庭乐》作为他们的广告主题之一。

B、古人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

C、你别着急,兴许是路上堵车了,咱先坐下来等一等行吗。

D、“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每当耳畔响起这首歌,心中总会充满无限力量。

1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凤凰电视台不存在“阴盛阳衰”的现象。“凤凰”这个词本来就是阴阳结合的:“凤”是雄鸟,“凰”是雌鸟;凤凰台台标也是有两只鸟组成:一只公的,一只母的。

B、人的一生有很多时候,都少不了通过书面向别人介绍:“我是怎样一个人?”或“我有一个怎样的方案?”这样的问题,因此现代人有更多的理由需要学好作文。

C、我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

D、孔子在谈到如何治理国家时说,“民无信不立”,标明诚信是“立政之本”。孔子又说,“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政府有诚信,公民自然也讲诚信。

1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接着说:“最近这儿连降暴雨。老妈已到去了。小红上了高中。”

B、今天晚上指挥演唱“黄河大合唱”,他着装潇洒,神态从容;眼光、手势配合和谐:好一派指挥家的风度。

C、对清照的诗词,比之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我倒更喜欢“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D、文学工作者应培养起自己对语言的敏感,才能利于遣词用句,写出的作品才明确、清晰、鲜明、节奏和谐、音调优美。

1.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7分) ( )

A.“荔枝蜜”这篇文章选自《朔散文选》。

B.青年人应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C.我们解放日报的同志早得到了消息,见博古、定一同志相约下山,也纷纷随着下来,加入向

东的人群,一同走向机场。

D.他一进门就对我说:“在哪儿开会?我已经打听好了,那地方挺不错。”

2.下列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一项是(7分) ( )

A.“吃一堑,长一智。”便是这个道理。

B.他看见我提着小橘灯,便问我从哪里来?

C.总之,在任何工作中,都要记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D.一面做,一面想。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3.对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用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8分) ( )

A.人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破折号表示声音延长)

B.一个矮小而结实的中年人——山老板走了过来。(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C.老根据地人民做的鞋是“量天尺”。(引号表特殊意义)

D.他们这“忘年之交”的友谊正迅速增进。(引号表示特定的称谓)

4.对下列句中标点用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A.咱俩组织个“互助组”好不好?(引号表特定称谓)

B.我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在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破折号表解释)

C.过了太和门,就到了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冒号表解释说明)

D.从“一串串……一只只……一片片……一朵朵……一支支……”等语句中,可以看到作者勾画出的江南水上运输图。(省略号表示省略有关语句容)

5.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A.“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B.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

C.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D.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有一种什么品质?

6.下面标点符号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1分) ( )

A.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驿路梨花处处开”。 B.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C.“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D.“吹面不塞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A."诺曼底“号上有25名船员,一名女服务员;31名乘客,其中12名是妇女。

B.今年三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国反分裂国家法”。

C.我不知道她为什么没有参加这次大会。

D.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A.<<成功>>这篇文章选自<<流行哲理小品.中国卷>>(出海社2001年版)

B.什么叫成功?顺手拿过来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言简意赅,明白之至.

C.对充满智慧的经典作品就得深读精思,反复品味,如同牛的“反刍”一样,含英咀华,直至得其精髓.

D.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至今不解.

9.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A.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

B.<<人生的境界>>选自<<友兰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1996年版).

C.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D.你是参加计算机培训班呢?还是参加美容美发培训班呢?

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作为爱国诗人,闻一多的确是独特的,正是如此,朱自清对他的评价才显得如此具有洞察力.

B.中国剪纸的题材有经史故事、神话、风俗人情......等等,真是包罗万象。

C.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运动速度本身也在“运动”着,即变化着。

D.太苦的笋难以入口,微苦则别有风味。如食苦瓜、苦菜、苦酒,并不嫌弃味苦。

1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怎么了?你。”他关切地问道,“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B.四光用他的学识和智慧,为我们描绘了多么美丽的石油、煤炭,金属、非金属,稀有金属、分散元素等矿产资源的远景啊!

C.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风沙”的地方(《汉书.匈奴传》)

D.细看这妇女,不过三十二、三岁,头发散乱,微长的面孔有些憔悴。

1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B.在中华上,我要去的地方就更多了,因为我认为中国的山山水水、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都是世界上最美的。

C.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管理,文化部近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D.她说:“有这么热心的名警,有这么多好街坊,我呀!还得活一辈子呀!”

1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有错的一句是

A.然而细想,可有“万无一失”的人生?

B.人生的路啊!为什么?为什么总是充满了这么多的错过?

C.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住了最关键最美好的。

D.《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人民文学1981年版)

1.B (A中“荔枝蜜”应打上“《》”号,C中“解放日报”应打上“《》”号,D中“?”改为“,”) 2.C (A中引文已成为说话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引文末的句号应删去,B项是述句,问号应改为句号,D项中间一个句号应改为分号)

3.D (表俗语)

4.B (表插说)

5.C (A项“了”字后加“””,“我”字前加““”,“说”后用“,”,B项“疲劳”后用“、”,D项问号使用不当)

6.C (A、B两项句子是在揭示性话说了之后才写出要引用的容,应该用冒号;C项中—句完整的引文分开了,揭示性语句放在句子中间,“两个骗子说”的后面应该用逗号;D项句子所引用的诗句作为自己语句的主语,下引号在前,逗号在后,使用是正确的。)

7.B(引号为书名号)

8.D(问号应为逗号)

9.D(第一个问号应为逗号)

10.C(A项第二个逗号应为句号。B项省略号不能和“等等”连用,应删去一个。D项第一个句号应为逗号)

11.B(A项“了”后问号应为逗号,“你”后句号应为问号。C项括号应移至“沙”之后。D项应删去顿号)

12.B(A项不能用问号。C项“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应加书名号。D项第一个叹号错)

13.B(一个问号应为逗号)

复习笔记;

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2太短的并列成分间(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无须停顿也不会长生歧异,可不用顿号。

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用顿号。

4较长的并列成分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5并列词语做谓语、做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6并列成分间已有问号或感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他点号。

7并列的成分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间使用逗号。

复习笔记:

关于冒号的使用:

1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若只管到句子中间,则不能用冒号。

2转述的话不能用冒号。

3如果后文是应用原话,人称又未发生变化,前文既可用冒号,也可用逗号(“指出”“说明”“证明”和“认为”,这些谓语后一般用逗号。

4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用冒号。

5下文和提示的容不一致时,不能用冒号。

6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7在非提示性话语的后边不用冒号。

关于问号的使用:

1连续问句,每个问句没均用问号(承接较紧密的,中间可以用逗号)

2选择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

3主胃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谓语后用逗号。

4有的句子虽使用了疑问词,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句,句末不用问号。

关于感叹号的使用:

1如果有成分倒置,感叹号用在句末。

2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后一个用叹号,前一个用逗号。

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有时可用感叹号。

关于引号的使用:

1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2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为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时,点号(问好、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引文末了是问号或感叹号,无论直引或夹引都放在引号只。

3引文之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又有引文,那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

关于括号的使用:

括号有句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注释句中某一部分的叫句括号,注释整个句子的叫句外括号。

1句括号要紧贴被注释容之后,如果正文在这里有点号,点号放在括号之后;括号部文字末尾不用点号,但叹号和问号除外。

2句外括号是注解整个句子的,所以括号放在句末标点之后。如果句外括号是句子,那么后括号前应保留句末点号,后括号外不能再加句末点号;如果句外括号不是句子,那么后括号前则不用标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