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节能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节能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

2、《民用建筑节能条例》(2008年10月)

3、《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5、《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411-2007)

6、《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GB50207-2002)

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GB50210-2001)

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50375-2006)

10、《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GB50303-2002)

1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GB50176-93)

12、《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017-2002)

13、《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94)

1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GB50019-2003)

1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6、《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

17、《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3号)

18、《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19、施工图纸

20、施工组织设计

二、我国建筑节能形势

“节约优先”是我国能源应用的基本策略,建筑节能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订了“三步”建筑节能规划:以1980年建筑能耗为基础,1986年开始,推行建筑节能30%标准;2005年开始,全国民用建筑节能50%的标准开始强制执行;2011年开始,全国民用建筑节能65%的标准将全面强制执行。

“十二五”期间,建筑节能工作进一步加强。根据《“十二五”建筑节能专

项规划》的要求,到“十二五”末,建筑节能将形成1.16亿吨标准煤节能能力。城镇新建建筑执行不低于65%的节能标准,鼓励北京等有条件的地区实施节能75%的节能标准。

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是建筑节能的主要措施,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建筑围护要进行保温隔热。北京在《中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图》中属于寒冷地区,严寒和寒冷地区主要考虑冬天取暖能耗大,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是建筑节能的最主要措施。

三、工程概况

1、基本情况

本工程为房山区长阳镇起步区3#地北侧4#、16#楼及1#车库工程,位于房山区长阳镇起步区3#地北侧经二南路东侧,北临京良路和地铁房山线,紧邻地铁长阳站。建设单位为北京首开荣泰置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华通设计顾问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北京金海城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施工单位为中国对外建设有限公司。建筑功能为停车、商场、办公综合办公楼,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为56368.14㎡,其中4#楼总面积为7746.61㎡,16#楼总面积为37095.00㎡,1#地下车库总面积为11526.53㎡。

4#楼为住宅,地下1层,地上21层;16#楼为综合楼,地下无【地下室部分归入1#地下车库】,地上24层;1#地下车库地下2层,地上1层(地上面积为车库及人防出口)。4#楼为剪力墙结构,地下室为戊类库房和强弱电配电室,层高为4.14米,一至十一层为住宅,层高2.8米,其中二十一层高为2.91米,建筑物高度为59.9米。16#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首层层高为4.5米,二、三层层高4.2m,一至三层为商业;四至十六层及二十三、二十四层层高4.2米,十七至二十二层层高为3.6米,四至二十四层为办公,建筑物高度为99米。4#楼外墙为70厚岩棉复合板保温,1-4层贴外墙砖,5-21层外墙涂料;地下部分地面为水泥地面,墙、顶棚刮腻子喷涂料;地上部分楼面预留50厚做法,墙、顶棚乳胶漆;16#楼外墙外保温为70厚岩棉复合板,外墙1-3层为石材幕墙,局部铝板幕墙;4-24层为玻璃幕墙,局部铝板幕墙;地上部分地面为防滑地砖地面,墙、顶棚刮腻子、涂料。4#楼平屋面为憎水膨胀珍珠岩保温砂浆保温屋面;基础为CFG桩复合地基,桩顶与基础之间铺设200厚褥垫层,再在其上浇捣100厚C15素砼基础垫层,C35筏板基础。16#楼屋面为憎水膨胀珍珠岩保温

砂浆保温屋面;基础为CFG桩复合地基,桩顶与基础之间铺设200厚褥垫层,再在其上浇捣100厚C15素砼基础垫层,C40梁板基础。

2、节能设计概况:

四、施工部署

1、项目施工组织系统

项目经理部由公司总部授权管理,按照企业项目管理模式——GB/T19001-ISO9001标准模式建立的质量标准体系来运作,形成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环节,以专业管理和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科学管理体系。

项目部按照我公司颁布的《项目管理手册》、《质量保证手册》、《项目技术管理手册》、《项目质量管理手册》、《项目安全管理手册》、《项目成本管理手册》执行。

项目各职能管理体系见下图:

项目组织机构框架图

2、质量目标

节能工程所含分项合格率100%,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3、工期目标

本工程节能分部工程的施工周期应满足总的施工进度计划。

4、材料与设备

⑴、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设备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技术标准的规

定。不得使用命令禁止使用与淘汰的材料和设备。

⑵、进场时对材料和设备的品种、规格、包装、外观、尺寸等进行验收,对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核查,并经监理确认,形成相应的验收记录。

⑶、建筑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应符合现行有关技术标准对材料有害限量的规定,不得对室外造成污染。

⑷、节能保温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时的含水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工艺要求或试验室给出的配合比配置。当未给出要求时,应按照施工方案和产品说明书配置。

⑸、复验:对材料和设备要按下述及相关规定在施工现场抽样复验,复验为见证取样送检。建筑节能工程进场材料和设备的复验项目如下:

A、墙体节能工程

保温材料:表观密度、压缩强度、导热系数、燃烧性能。

B、幕墙节能工程

保温材料:表观密度、导热系数、燃烧性能;

结构密封胶:相容性、粘接性;

幕墙玻璃:可见光透射比、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中空玻璃露点;

幕墙整体性能: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能及平面变形性能;

C、门窗节能工程

北京属于寒冷地区,建筑外窗进场后应对下列性能进行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即气密性、传热系数、中空玻璃露点;

建筑外窗现场检测项目:气密性、水密性;

D、屋面节能工程

工程所用保温材料应复试下列项目:表观密度、压缩强度、导热系数、燃烧性能;

E、地面节能工程

工程所用保温材料应复试下列项目:表观密度、压缩强度、导热系数、燃烧性能;

F、采暖节能工程

散热器:单位散热量、金属热强度;

保温材料:密度、导热系数、真空吸水率;

G、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

风机盘管机组:供冷量、供热量、风量、出口静压、噪声、功率;

绝热材料:密度、导热系数、真空吸水率(质量吸水率);

H、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

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的绝热管道、绝热材料应复试下列项目:密度、导热系数、吸水率;

J、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

低压配电系统选择的电缆、电线(铜芯)进场时应对其截面和每芯导体电阻值进行见证取样送检;

K、建筑节能工程系统性能检测

采暖通风与空调、配电与照明工程安装完毕后,应进行系统节能的检测:室温度、供热系统室外管网的水力平衡度、供热系统的补水率、室外管网的热输送效率、各风口的风量、通风与空调系统的总风量、空调机组的水流量、空调系统冷热水、冷却水总量、平衡照度与照明功率密度;

5、施工与控制

在施工前,根据批准的施工方案对采用相同建筑节能设计的房间或构造做法,在现场采用相同的材料和工艺制作样板间或样板件,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同意后再大面积展开施工。建筑节能的施工作业环境条件要符合相关规、标准施工工艺的要求。节能保温的材料要放在室,阴雨天气暂停施工。

五、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学习有关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把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消灭于施工之前。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针对特殊部位、施工难点部位,成立专门QC小组,对特殊过程编制作业指导书,逐级进行技术交底,指导实际施工。

在装修过程中,结合建筑节能新的要求,做好每一个分项的技术管理工作,进行样板引路,经过监理与建设单位认可后方可大面积展开施工。

2、成立和设备的现场检验与复试

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核查,并经监理确认,纳入工程技术档案。进入施工现场用于节能工程的材料和设备均应具有出厂合格证、中文说明书及相关性能检测报告、定型和成套技术应有型式检验报告。

建筑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的燃烧性能和阻燃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45)、《建筑部装修设计防火规》(GB50222)和《建筑设计符合规》(GB50016)的规定。

建筑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对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不得对室外环节造成污染。

节能保温材料在施工使用时的含水率符合设计要求、工艺要求及施工技术方案要求。

3、人员准备

根据建筑节能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不参与交底的人员,不得进场施工。特殊部位的节能施工,需要对工人进行实际岗位操作培训。

4、其他准备

建筑节能分项工程施工前,根据规和工艺的要求组织施工机械和设备进场,编制施工计划和材料进场计划。

六、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一)砌体(填充墙)工程

1、一般要求

(1)砌块,其龄期应超过28天。

(2)砌块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现场堆置高度不超过2m。(3)砌筑前,块材应提前2天浇水湿润。

2、工艺流程

弹线定位→构造钢筋绑扎→拉结筋焊接→梁下砌体砌筑→圈梁、构造柱钢筋、模板、混凝土→圈梁上部砌体砌筑→顶部斜砖砌筑。

3、施工工艺

(1)弹线定位:根据建筑图纸和楼层轴线位置,在板上放出隔墙及门洞的位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