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研究进展及生产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
总食物纤维 %
59.5 63.2
15.3
薏苡壳 薏苡种皮
薏仁麸皮
糙薏仁
精白薏仁
8.4
3.9
2.2
1.9
10.6
5.8
(Huang,1996)
12
薏 苡 籽 实
糙 薏 仁
精 白 薏 仁
13
Adlay bran (AB) soaked in 10 folds (v/w) 95% EtOH Adlay bran ethanolic extract (ABE) partitioned with 5 folds (v/w) n-hexane (Hex) and H2O (1:1) ABE-Hex ABE-H2O partitioned with 5 folds (v/w) ethyl acetate (EA) and H2O (1:1) ABE-residue
10
薏苡籽实各部位的一般组成分含量
部位
水分 %
粗蛋白 % 8.0 11.9 18.5 21.3 21.9
粗脂肪 % 2.0 2.9 24.4 8.3 2.9
灰分 % 11.7 7.2 7.0 2.1 1.9
N.F.E.* % 78.3 78.0 50.1 68.3 72.9
薏苡壳 薏苡种皮 薏仁麸皮 糙薏仁 精白薏仁
药用标准
• 2010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按干燥品计算, 含甘油三油酸酯不得少于0.50%。
除老人斑、美白
抗氧化与 消除自由基
改善过敏体质
抗致突变
薏苡籽实
壳、种皮、糙薏仁
麸皮、精白薏仁
免疫调节
辅助抑制肿瘤与 减轻放疗副作用
薏苡加工食品
调节血脂
调节荷尔蒙与 改善不孕症
调节血糖
胃腸道生理調節 與改善胃潰瘍
三、薏苡研究进展
• 黔西南州农林 科学院薏苡研 究起始于本世 纪初,经过10 多年的努力, 我们在薏苡研 究上取得了以 下进展。
1、薏苡种 质资源 的收集、 鉴定和 利用研 究
2、地方品种提纯复壮
3、遗传改良和薏苡新品种选育
• 一是通过系统选育,育成了第一个国审薏 苡新品种“黔薏苡1号”; • 二是通过杂交选育,通过系谱法育成了 “黔薏2号”、“黔薏3号”两个薏苡新品 种,分别通过国家鉴定和贵州省审定;同 时育成了一批高产、优质、专用的薏苡新 品系,目前已提供3个品系参加国家薏苡区 试,有3个品系参加贵州省薏苡区试 。
穴留苗3-4株。
• 株高1.8米以下的,每亩1.3-1.8万株,行距 0.6米,穴距0.25米,每穴留苗3-4株。
3、黑穗病
• 播种前用多菌灵、戊 唑醇、甲基托布津或 粉锈宁等对种子进行 处理,防治黑穗病
14
薏仁麸皮中的植物化学成分
名 称(英文/中文)
caffeic acid 咖啡酸
名 称(英文/中文)
5-hydroxy-7-methoxy-4'-acetyl-isoflavone
3-O-Caffeoyl-β-sitosterol
Campesterol 菜油甾醇 Chlorogenic acid 绿原酸 Coixenolide 薏仁酯 Coixlactame
(E)-1-(4-hydroxy-3-methoxyphenyl)dec-4-en-3-one
4-Hydroxybenzaldehyde 对羥基苯甲醛 3β-hydroxycycloart-24,25-oxido-3-ol 3β-Hydroxystigmast-5-en-7-one Protocatechuic acid 原兒茶酸 Quercetin 槲黃素
• 三是探索薏 苡套作模式, 提高薏苡种 植综合效益。
● 薏 苡 栽 培 研 究
栽培
薏苡 高产 栽培 技术 体系 薏 苡 大 面 积 示 范 及 优 质 基 地 建 设
薏苡生物学习性 生长发育规律 营养需求及施肥 合理群体结构 中低产田产量提高升
薏 苡 新 品 种 配 套 栽 培 技 术 体 系 研 究 及 示 范
6、目前正在开展的工作
以薏苡全产业链为着力点,在前期工
作基础上,重点针对薏苡加工专用品种选
育、产地加工、精深加工、高值化新产品
开发等方面进行攻关,通过技术创新、集
成组装与示范推广,实现“品种 → 技术 →
产品一体化”突破。
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薏米加工产品贮运保鲜与安全控制关键
技术研究及示范
5.2 7.2 10.0 9.1 10.6
N.F.E.(nitrogen-free extract)=100-(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
(Huang and Chiang, 1999)
11
薏苡籽实的食物纤维含量
部位 不溶性食物 纤维,%
53.4 59.9
11.5
可溶性食物 纤维,%
6.1 3.5
partitioned with 5 folds (v/w) Hex and 70% EtOH (1:1) ABE-Hex
Combination of ABE-Hex-70% EtOH and ABE-EA
eluted with Hex/EA in silica gel
30% EA/Hex 80% EA/Hex 100%EA 95% EtOH
别称:
药玉米,水玉米(东北),晚 亚科: 念珠(福建),六谷米(广西)
黍亚科 Panicoideae
界: 门: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族: 属:
玉蜀黍族 Trib. Maydeae Dumort 薏苡属。 总共9种,多产于热带 亚洲,我国南北各 省广布
纲:
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s
分布区 域:
• 薏苡(Coix Lachrymajobi L.)即是一类极具 特色的优势杂粮。其为禾本科 (Gramineae/Poaceae) 薏苡属草本植物, 它的干燥成熟种仁称为薏苡仁,其营养、 药用价值极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 之王”,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食药兼用的作 物之一。主产贵州、云南、辽宁、山东、 湖南、河北、江苏、福建等省。薏苡种仁 是我国传统的食品资源之一,可做成粥、 饭、各种面食供人们食用。
薏苡研究进展及生产技术
石明 研究员 黔西南州农林科学院 贵州薏苡工程技术中心
汇报交流内容
• 薏苡简介
• 薏苡产业发展现状 • 薏苡研究进展 • 薏苡生产技术
一、认识薏苡
《三海经》记载有“帝之 下都,昆仑之墟,有木禾”, 李璠先生认为这个“木禾” 是薏苡。 薏苡种子最早在浙江河姆 渡遗址发现的,至今至少已 有6000年以上的历史,在中 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也有 记载,汉代以来出土的薏苡 种子更多了。
(3)薏米高值化加工新产品研发与中试示范
◆ 益酵菌发酵转化薏米基质新产品研发与中
试 ◆ 富γ-氨基丁酸(GABA)预熟化薏米新产 品研发及中试
四、薏苡生产技术
• • • • 播种 密度 黑穗病 施肥
1、播种
2、密度
• 根据品种特性而定,一般株高1.8米以上的,
每亩1.2万株,行距0.8米,穴距0.25米,每
国外种植情况: • 老挝,整体种植面积为40万亩左右。主要品种为老挝大白 壳和大黑壳,平均亩产为150公斤,年总产量为6万吨,出 米率平均在46%,可产优质大薏仁米2.76万吨; • 缅甸,玻璃米,总产量0.8万吨,出米率平均在53%,可 产优质薏仁米0.424万吨; • 越南、泰国、柬埔寨有极少红薏仁米,全部产量在0.2万 吨左右。 • 整体种植水平国内比较平均且相似,老挝地区比较落后, 很少施肥,所以产量较低,且在品种选育工作上研究甚少。
集成配套试验示范、推广同步
薏苡 高产 技术 集成
强化技术集成组装 加强技术专题研究究 核心示范带动联动
宣传发动技术培训训
薏 苡高 产示 范
项目督促奖惩管理
5、薏苡加工技术的提升和新产品研发
• 一是与中国农机研究院合作,研发了一条 现代化的薏苡生产线(薏米阳光) • 二是以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为载体,支持 贵州薏苡集团、华丰、薏米阳光和安顺鑫 龙食品四家企业研发了精制薏仁米、烤麸 系列、熟食薏仁粉、薏苡精油、薏仁面条、 薏仁烘焙食品及饮料等开发。
Coixol 薏苡素
Coixsprolactone Coixspirolactame A Coixspirolactame B p-Coumaric acid 香豆酸 3-O-Coumaroyl-β-sitosterol 3,3-Dimethyoxybiphenyl-4,4-diol Ferulic acid 阿魏酸 3-O-Feruloyl-β-sitosterol Gallic acid 沒食子酸
β-Sitosterol 谷甾醇
Stigmastanol 豆甾烷醇 Stigmasterol 豆甾醇 Syringaldehyde 丁香醛 Syringic acid 丁香酸 Tricin 麥黃酮 Vanillin 香草醛 Vanillic acid 香草酸
15
二、薏苡产业发展现状
种植面积和产值:贵州作为薏仁米的主要传统产 区,现已成为全国及周边国家最大的薏苡仁米种 植、加工集聚区和产品集散地。 • 2015年全国薏苡种植面积80.49万亩 • 贵州省种植面积约61.89万亩,(黔西南州为56.7 万亩,安顺地区为2.5万亩、六盘水1.5万亩、贵 阳市0.67万亩、遵义市0.52万亩,主要品种为小 白壳,黔薏苡1号、黔薏2号等品种,平均亩产为 300公斤左右,年总产量为18.6万吨,出米率平均 在60%,可产优质小薏仁米11.14万吨)。黔薏苡1号来自黔苡2号黔苡2号
黔苡2号
黔苡2号
• 三是开展了薏苡分子辅助育种;
• 四是建立了薏苡良种繁育体系,形成了薏 苡原种、良种繁育技术规程(地方标准)。
4、栽培研究
• 一是在对薏苡生物学特性、发育规律、产量形成 机制、光合生理、营养生理等研究的基础上,以 优质高产高效为重点,开展薏苡合理密植、测土 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化学调控等方面的研究, 形成了《贵州薏苡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地 方标准); • 二是与拜耳、先正达等公司合作,通过种子包衣 剂的研发和筛选,解决了制约薏苡产业发展的黑 穗病问题。
其他省区: • 广西,小白壳,平均亩产为250公斤,面积在2万亩,年总 产量为0.5万吨,出米率平均在60%,可产优质小薏仁米 0.3万吨; • 云南,小白壳、小黑壳、小花谷,平均亩产为250公斤, 面积在10万亩,年总产量为2.5万吨,出米率平均在55%, 可产优质小薏仁米1.375万吨; • 福建种植面积3.2万亩,主要为莆田薏苡和金沙薏苡; • 浙江1.1万亩; • 辽宁2.6万亩; • 台湾0.8万亩; • 其他省份也有零星种植。
薏苡在中国栽培至少有6000-10000年,从西南的滇桂黔,到 东南地区闽浙一带,再到黄河流域都有种植;由于种种原因, 薏苡早已退出黄河流域。
中文学名: 拉丁学名:
薏苡 Coix lacroyma-jobi L. var. ma-yuen (Roman.) Stapf
目: 科:
禾本目 Poales 禾本科 Poaceae
◆薏米产品贮运“酸败”剖析及保鲜关键技
术研究及示范
◆ 薏米产品有害重金属污染与霉菌毒素残留
评估及控制
(2)精制薏米高效加工与副产物增值利用关键技 术提升与应用
◆分级脱壳碾米与无水抛光薏米初加工生产线建设示范
◆ 亚临界萃取薏米糠精油工艺技术优化及产品延伸 ◆ 薏仁露饮料稳定性与风味提升关键技术产业化与应用 ◆ 薏米焙烤食品风味与质构改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益酵菌发酵转化薏米基质新产品研发与中试
screened for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 with breast cancer cell line MDA-MBactive fractions and compounds Simplifying extraction method Establishing chemistry, manufacturing, and control database
• 现代科学研究结果:薏苡仁含有薏苡脂、薏苡素、 薏苡醇、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等成分, 总脂肪酸可达7%左右,粗蛋白质含量为16%左右。 另外尚含18种氨基酸,其中亮氨酸和酪氨酸含量 较高。维生素类中除含有维生素B以外,还含有 一定数量的维生素E。现代临床药理研究证明薏 苡仁还能提高免疫功能、抗肿瘤、降血糖等作用, 以薏苡仁为原料制成的“康莱特注射液” 对肺癌、 肝癌等有显著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