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评估表

输血评估表
输血评估表

输血评估表

输血评估评价表.docx

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 科室:性别:□男□年龄:病案号: 血型: 女 诊断:输血史:□有□不良反应史:□有失血量: 无□无ml 输血时间:□术前□中贫血类型:急性/ 慢贫血原因:□失血□溶血□造□后性血障碍 病史 摘要 Hb(g/L Hc Plt PT(s APTT(s总蛋白蛋白 血液时间Fig )t))白 检验 晶体液品种及用量: 胶体液品种及用量: 治疗血液品数血液品 时间时间数量过程输血种量种 过程 临床输血指征掌握情况 红细胞血小板 合理输血理由:合理输血理由: 1、 Hb< 70g/L□ 9 /L□1、 Plt < 50× 10 2、 Hb在 70-100g/L,根据病情决定□2、术中出现不可控制性渗血□

3、严重创伤合并感染, Hct 可达 0.35 □不合理输血理由: 不合理输血理由: 9 /L□1、 Plt ≥ 100×10 1、失血患者补液扩容前输红细胞□ 9 /L ,无2、 Plt 在( 50-100 )× 10 2、 Hb> 100 g/L.□出血□ 3、失血量< 20%自身血容量□、量不足(一次性输注< 2.0 × 3 1011)□ 新鲜冰冻血浆 合理输血理由: 1、 PT或 APTT>正常 1.5 倍,创面弥慢性渗血 □ 2、输血量≥自身血容量□ 3、凝血功能障碍□ 4、紧急对抗华法林抗凝血作用□ 不合理输血理由: 1、无上述血浆输注指征□ 2、用于扩容□ 3、治疗低蛋白血症□ 4、与红细胞搭配输注□ 5、用于补充营养□ 6、用于提高免疫力□ 7、促进刀口愈合□ 8、 FFP量不足(< 10-15ml/kg )□全血 合理输血理由: 1、低血容量性休克□ 2、持续活动性出血,失血量超过 自身血容量的30% □ 不合理输血理由:无上述理由□初步评价 : 合理□ 部分合理□ 不合理□ 备注:在所有选项的□打√,未选项的□中不做任何符号。 医师签名:年

医院临床合理用血评价

xxxx医院关于下发 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公示与用血权限管理制度的通知临床各科室、急诊科、检验科(输血科): 输血工作无小事。为进一步规范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有效用血,避免因输血造成不良医疗(安全)事件发生,现将医院“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公示与用血权限管理制度”和“临床用血评价表”发给你们,望各科主任认真组织科室成员学习,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对临床用血评价六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室评价,对合理用血及输血后的疗效逐一评价;检验输血科要对血库工作及每月临床医师合理用血抢救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评价结果报医务科;医务科根据报送的材料,每季度对临床科室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将评价结果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用血权限的认定工作,并进行全院公示。 xxxx医院 xxxx年xx月xx日

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公示与用血权限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用血,将临床合理用血情况纳入临床医师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认定的指标体系。特制订本制度: 一、临床用血评价制度 评价临床科室和医师合理用血和输血后疗效评估的实施情况。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三十八条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随病历保存。 1.用血合理性的评价:主要评价是否严格按照输血适应证进行输血,输血适应证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 2.输血后疗效的评价:主要评价在输血后是否有输血治疗的疗效评价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处理、记录。 二、评价方法 1、评价内容: (1)《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 (2)输血前是否有免疫学检查; (3)输血前患者是否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附评估表)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 一、符合用血的条件 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 2、慢性出血导致血色素下降至50-60g/L的病人。 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凝血因子缺失病人。 4、严重烧伤病人。 二、成份血的适应征 1、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超过1000 ml~1200 ml,并同时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 2、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 3、浓缩红细胞:(同悬浮红细胞)。 4、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③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④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而引起发热的患者等。 5、白(粒)细胞:白(粒)细胞减少症。 6、血小板: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万的病人。 ②血小板数量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下降者。 7、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8、冷沉淀:主要用于对于Ⅷ因子、XⅢ因子缺乏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病,血管性血友病,儿童及成年人轻中型血友病,各种大失血及低容量性休克并发的DIC 以及白血病,肝衰竭病所致的纤维蛋白缺乏,创伤、烧伤、烫伤、严重感染等患者。 三、输血前评估: 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按照《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表》,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评估。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2、患者或家属签订输血同意书: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需要输血治疗时,应切实负起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安全用血的责任。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输血的目的和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窗口期问题),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这样使患者及其家属知道输血既有治疗作用,但又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从而杜绝输注“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新鲜血”,医院的输血人次减少总用血量下降,同时也减少了由于输血所引起的医疗纠纷。 3、临床输血申请和审批:输血申请单一律由主管医师填写,主治医生以上职称医生签字核准。严格控制<600 ml的输血申请,即失血量<600 ml原则上不输血;申请输血量1600ml以上,择期手术报医务科审批外,须经输血科医生会诊审核。紧急输血须由科主任或值二线的医生(或总住院医师)签字核准,急诊用血事后2个工作日内及时补办相关手续。 4、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临床输血指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如循环稳定的情况下,失血量不超过血容量的20%时不输血)。临床医师必须重视成分输血,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5、医师应将相关记录写在病程记录中,麻醉医师记录于麻醉记录单中。 四、输血后评价: 1、每份输血病例(自评价)由本治疗组最高级别医师进行输血后评价,并在《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表》填写结果、签名。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评价表作为科室医疗质控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备查,不得丢失。 2、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个月对本科所有的输血病例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一式三份,一份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其余两份分别送医务科、输血科,以供进行“临床科室用血情况考核”。 3、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要根据每个月医院医疗质量检查通报中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各自科室的整改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好整改措施。以确保临床用血质量不断提高。 4、医务科和输血科每个月抽查部分输血病例资料,对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每个月医疗质量通报的一部份内容。并针对医务人员输血质量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对出现较突出质量问题的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输血技

手术用血前评估和用血疗效评估制度

手术用血前评估与用血疗效评估制度 (一)手术用血标准: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与不断更新的相关专业临床输血指南相关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确定手术用血执行标准: 1、失血量小于20%血容量、HCT>0、25或HB>70g/L者原则上不应输血,但应输注胶体液为主,晶体液为辅以补充血容量。 2、失血量大于20%血容量,HCT<0、25或HB<70g/L者,或需大量输血(24小时内输血量大于血容量)时,可先以胶体液为主,晶体液为辅的扩容液补充血容量,再输注红细胞以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输注红细胞适用于血容量正常或低血容量已纠正的贫血患者。胶体液指人造胶体溶液与白蛋白。 3、失血量过大有效循环血量30%,HCT<0、20,HB<60g/L者,且仍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可输部分全血。全血适用于既需要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又需要补充血容量的患者,而不适用于血容量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临床适用全血的情况并不多见,应严格掌握输注全血的指征。 4、小儿、孕妇、70岁以上老年患者依据其心肺功能与免疫状态可适度放宽输血标准。 (二)成份血的适应症 1、悬浮或浓缩红细胞:可用于所有手术用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输血者与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 2、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③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④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而引起发热的患者等。 3、白(粒)细胞:白(粒)细胞减少症。 4、血小板: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万的病人。 ②血小板数量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下降者。 5、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6、冷沉淀:主要用于对于Ⅷ因子、XⅢ因子缺乏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病,血管性血友病(vWD),儿童及成年人轻中型血友病,各种大失血及低容量性休克并发的DIC以及白血病,肝衰竭病所致的纤维蛋白缺乏,创伤、烧伤、烫伤、严重感染等患者。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一、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用血,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三十条、第二十八条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指输血指输注各种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血浆、冷沉淀血小板等。 三、临床用血评价主要包括对科室用血合理性评价和医生合理用血评价。 四、科室用血合理性评价由医务科组织成立临床用血专项检查小组每季度检查一次,抽取输血病历至少10份,检查内容包括: (1)科质控小组对本科临床用血质量的管理及月评价; (2)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 (3)输血申请是否符合规定; (4)是否有输血前感染性筛查; (5)输血前患者是否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6)《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 (7)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和输血后疗效评估; (8)输血医疗、护理医疗文书是否记录规范; 五、医生合理用血评价主要为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估: (1)医务人员应当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输血进行输血前评估。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2)输血后评估包块输血后疗效评价和输血不良反应评估。输血治疗患者的主管医师在输血治疗后第二天应根据输血治疗目的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或出凝血相应的实验室检测,并观察患者病情有无好转、临床表现是否改善等,做出输血治疗疗效评价,在评估表中记录。输血不良反应评估在《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中记录。 (3)医生合理用血评价不适用于临床急诊抢救患者用血、择期手术术中大出血抢救用血、自体输血、稀有血型输血和新生儿输血,除了上述情况外,其他住院患者临床用血和择期手术患者术中用血必须执行。 (4)《临床用血评估表》一式两份,科室质控小组留存一份,报送血库一份。 六、医院对科室用血合理性评价检查结果实行公示,通报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整改措施,考核结果纳入临床科室和医师个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考核。 七、各科室主任作为科室临床合理用血主要责任人要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的管理,充分发挥科室质控小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好整改措施,确保临床合理用血质量的不断提高。

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 一、符合用血的条件 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 2、慢性出血导致血色素下降至50-60g/L的病人。 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凝血因子缺失病人。 4、严重烧伤病人。 二、成份血的适应病症 1、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超过1 000 ml~1 200 ml,并同时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 2、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 3、浓缩红细胞(同悬浮红细胞)。 4、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③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④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而引起发热的患者等。 5、白(粒)细胞:白(粒)细胞减少症。 6、血小板: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万的病人。 ②血小板数量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下降者。 7、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8、冷沉淀:主要用于对于Ⅷ因子、XⅢ因子缺乏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病,血管性血友病(vWD),儿童及成年人轻中型血友病,各种大失血及低容量性休克并发的DIC以及白血病,肝衰竭病所致的纤维蛋白缺乏,创伤、烧伤、烫伤、严重感染等患者。 三、输血前评估: 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按照“非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1)和/或“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2)对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输血进行输血前评估。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2、患者或家属签订输血同意书: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需要输血治疗时,应切实负起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安全用血的责任。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输血的目的和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窗口期问题),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这样使患者及其家属知道输血既有治疗作用,但又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从而杜绝输注“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新鲜血”,医院的输血人次减少总用血量下降,同时也减少了由于输血所引起的医疗纠纷。 3、临床输血申请和审批:输血申请单一律由主管医师填写,主治医生以上职称医生签字核准。严格控制<600 ml的输血申请,即失血量<600 ml原则上不输血;申请输血量2000ml以上,除报医务科审批外,须经输血科医生会诊审核。紧急输血须由科主任或值二线的医生签字核准,急诊用血事后2个工作日内及时补办《大量用血审批表》手续。 4、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临床输血指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如失血量不超过血容量的20%时不输血)。临床医师必须重视成分输血,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5、医师应将评估内容详细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四、输血后评价: 1、每份输血病例(自评价)由本治疗组最高级别医师进行输血后评价,并在“非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1)和/或“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2)填写结果、签名。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价表作为科室医疗质控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备查,不得丢失。 2、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个月对本科所有的输血病例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一式三份,一份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其余两份分别送医务科、输血科,以供进行“临床科室用血情况考核”。 3、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要根据每个月医院医疗质量检查通报中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各自科室的整改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好整改措施。以确保临床用血质量不断提高。 4、医务科和输血科每个月按照“大足区人民医院输血检查表”(附表3)抽查至少30份的输血病例资料,对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每个

手术用血前评估和用血疗效评估制度

手术用血前评估和用血疗效评估制度 (一)手术用血标准: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与不断更新的相关专业临 床输血指南相关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确定手术用血执行标准: 1、失血量小于20%血容量、HCT>0.25或HB>70g/L者原则上不应输血, 但应输注胶体液为主,晶体液为辅以补充血容量。 2、失血量大于20%血容量,HCT<0.25或HB<70g/L者,或需大量输血(24 小时内输血量大于血容量)时,可先以胶体液为主,晶体液为辅的扩容液补充血 容量,再输注红细胞以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输注红细胞适用于血容量正常或低 血容量已纠正的贫血患者。胶体液指人造胶体溶液和白蛋白。 3、失血量过大有效循环血量30%,HCT<0.20,HB<60g/L 者,且仍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可输部分全血。全血适用于既需要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又需要补充血容量的患者,而不适用于血容量正常或低血容量 已被纠正的患者。临床适用全血的情况并不多见,应严格掌握输注全血的指征。 4、小儿、孕妇、70岁以上老年患者依据其心肺功能与免疫状态可适度放宽 输血标准。 (二)成份血的适应症 1、悬浮或浓缩红细胞:可用于所有手术用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 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 2、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②自 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③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④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而引起发热的患者等。 3、白(粒)细胞:白(粒)细胞减少症。 4、血小板: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万的病人。 ②血小板数量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下降者。 5、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6、冷沉淀:主要用于对于Ⅷ因子、XⅢ因子缺乏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病, 血管性血友病(vWD),儿童及成年人轻中型血友病,各种大失血及低容量性 休克并发的DIC以及白血病,肝衰竭病所致的纤维蛋白缺乏,创伤、烧伤、烫 伤、严重感染等患者。

临床用血检查考核表

临床医师合理输血评价记录 科别姓名性别:男/女病例号临床诊断 ABO血型 Rh(D) /L Alb 输血记录年月 日 输血开始时间时分 输血结束时间时分 输入血液成分: 红细胞悬液 U 血浆 ml 血小板 U 冷沉淀 U 其它 输血过程的病情观察及监测 病人状态 良好□一般□差□ 输血反应 无□ 有□ 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 细菌感染 □ 血红蛋白尿 □ 其它□ 有输血反应的血液条码号: 有输血反应的填写输血反应反馈单: 是□否□ 血袋按要求保存、处理: 是□否□ 操作者

输血治疗病历记录质量检查督导表 住院号患者姓名(第页)门诊号

临床输血管理须知 1、医务部负责临床输血管理工作。 (2)医务部为启动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的批准机构。 (3)输血申请单需填写完整,特别之一经治医师和主治医师分别签字,输血前化验结果需填写,输血妊娠史需填写。 (4)输血适应症,特别是血浆的适应症要严格掌握。血浆严禁用于补蛋白、提高营养、提高免疫力和搭配用血。血浆的适应症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用于大面积创伤、大面积烧伤、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PT及APTT>正常对照值的1.5倍。红细胞悬液的适应症如下:外科:当创伤出血患者血红蛋白<70g/L须输入红细胞。血红蛋白>100g/L通常无须输入红细胞。血红蛋白70--100g/L是否须输血应根据是否存在进行性器官

缺血、进行性出血、血管内容量不足和氧合不佳等危险因素决定。内科:血红蛋白<60g/L或红细胞压积<0.2时可考虑输注。 (5)输血前除血型检查外,还需感染筛查(乙肝五项、HCV、HIV、梅毒抗体、肝功能)。 (6)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是指医疗机构一次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0个单位的,需由患者所在科室组织讨论、科室主任签字,经输血科(血库)审核后,再报医务部门批准(急诊抢救用血除外)。同时,同一患者24小时累计用血超过10个单位且超过备血量的,需由输血科(血库)报医务部门备案,并由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进行用血后评价。 (7)择期手术需要提前一天以上向血库备血。 (8)每季度对科室及医师用血评价在内网上公示。输血科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 (9)取得患者或委托人知情同意后,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知情同意书明确输血方式(如自体输血或异体输血)的选择权,同意书中明确同意输血次数。希望各科室在同意书的模板上加上此两项内容。 (10)输血治疗病程记录完整详细,至少包括输血原因,输注成分、血型和数量,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等内容,还要有不同输血方式的选择记录,输血治疗后病程记录有输血效果评价的描述,手术输血患者其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护理记录、术后记录中出血和输血量要完整一致:输血量和发血量一致。 (11)一次性输血耗材进行无害化处理,有记录。血袋按规定返回、保存、销毁,有记录。 (12)从发血到输血结束的最长时限为4小时。输血全过程的信息应及时记录于病历中。 (13)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通知输血科,输血科根据既定流程

临床合理用血评价

XXXX医院关于下发 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公示与用血权限管理制度的通知 临床各科室、急诊科、检验科(输血科): 输血工作无小事。为进一步规范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有效用血,避免因输血造成不良医疗(安全)事件发生,现将医院“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公示与用血权限管理制度”和“临床用血评价表”发给你们,望各科主任认真组织科室成员学习,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对临床用血评价六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室评价,对合理用血及输血后的疗效逐一评价;检验输血科要对血库工作及每月临床医师合理用血抢救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评价结果报医务科;医务科根据报送的材料,每季度对临床科室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将评价结果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用血权限的认定工作,并进行全院公示。 xxxx医院 二零一四年一月二十日

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公示与用血权限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用血,将临床合理用血情况纳入临床医师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认定的指标体系。特制订本制度: 一、临床用血评价制度 评价临床科室和医师合理用血和输血后疗效评估的实施情况。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三十八条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随病历保存。 1.用血合理性的评价:主要评价是否严格按照输血适应证进行输血,输血适应证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 2.输血后疗效的评价:主要评价在输血后是否有输血治疗的疗效评价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处理、记录。 二、评价方法 1、评价内容: (1)《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 (2)输血前是否有免疫学检查; (3)输血前患者是否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4 )是否有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 (5 )大量用血是否有审批; (6 )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

输血评估、评价表(知识资料)

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 科室:性别:□男□女年龄:病案号:血型: 诊断:输血史:□有□无不良反应史:□有□无失血量: ml 输血时间:□术前□中□后贫血类型:急性/慢性贫血原因:□失血□溶血□造血障碍 病史 摘要 血液 检验 时间Hb(g/L) Hct Plt PT(s) APTT(s) Fig 总蛋白白蛋白 治疗过程晶体液品种及用量: 胶体液品种及用量: 输血 过程 时间血液品种数量时间血液品种数量 临床输血指征掌握情况 红细胞 合理输血理由: 1、Hb<70g/L □ 2、Hb在70-100g/L,根据病情决定□ 3、严重创伤合并感染,Hct可达0.35 □不合理输血理由: 1、失血患者补液扩容前输红细胞□ 2、Hb>100 g/L. □ 3、失血量<20%自身血容量□血小板 合理输血理由: 1、Plt<50×109/L □ 2、术中出现不可控制性渗血□ 不合理输血理由: 1、Plt≥100×109/L □ 2、Plt在(50-100)×109/L,无出血□ 3、量不足(一次性输注<2.0×1011)□ 新鲜冰冻血浆 合理输血理由: 1、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慢性渗血□ 2、输血量≥自身血容量□ 3、凝血功能障碍□ 4、紧急对抗华法林抗凝血作用□ 不合理输血理由: 1、无上述血浆输注指征□ 2、用于扩容□ 3、治疗低蛋白血症□ 4、与红细胞搭配输注□ 5、用于补充营养□ 6、用于提高免疫力□ 7、促进刀口愈合□ 8、FFP量不足(<10-15ml/kg)□全血 合理输血理由: 1、低血容量性休克□ 2、持续活动性出血,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 量的30% □ 不合理输血理由:无上述理由□ 初步评价: 合理□ 部分合理□ 不合理□ 备注:在所有选项的□打√,未选项的□中不做任何符号。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1.目的 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管理,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用血。 2.职责 临床医师负责对患者用血指征进行评估,并评价用血疗效。 临床科室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管理。 输血科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 医务处每季度对各临床科室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并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个人用血权限的认定。 3.制定依据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4.临床用血评价制度 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随病历保存。

用血前评估:由医师参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输血指南,结合病人症状、相关实验室指标等,判断是否符合相应输血指征、需要输注的成分及输注量。 输血后疗效的评价:输血后48小时内,医师应对输血疗效进行评价,包括症状有无改善、实验室指标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等。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应严格按照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进行。 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月对本科室的输血病例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根据医院医疗质量检查通报中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科室的整改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持续改进,确保临床用血质量不断提高。 输血科每月依据输血申请单填写质量、临床用血情况、相关制度落实情况、对医院通知执行情况等,对临床用血进行评价。 医务处对临床用血的评价 4.6.1定期抽取病例,根据患者病案资料,组织专家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论证,评价合理用血情况。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抽取输血病例至少20份。检查内容包括: 1)、《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 2)、输血前是否有免疫学检查; 3)、输血前患者是否签写《输血治疗同意书》; 4)、是否有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附评估表)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 符合用血的条件 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 2、慢性出血导致血色素下降至50-60g/L的病人。 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凝血因子缺失病人。 4、严重烧伤病人。 成份血的适应征 1、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超过1000 ml~1200 ml,并同时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 2、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 3、浓缩红细胞:(同悬浮红细胞)。 4、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③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④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而引起发热的患者等。 5、白(粒)细胞:白(粒)细胞减少症。 6、血小板: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万的病人。 ②血小板数量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下降者。 7、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8、冷沉淀:主要用于对于Ⅷ因子、XⅢ因子缺乏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病,血管性血友病,儿童及成年人轻中型血友病,各种大失血及低容量性休克并发的DIC以及白血病,肝衰竭病所致的纤维蛋白缺乏,创伤、烧伤、烫伤、严重感染等患者。 三、输血前评估: 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按照《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表》,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评估。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2、患者或家属签订输血同意书: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需要输血治疗时,应切实负起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安全用血的责任。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输血的目的和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窗口期问题),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这样使患者及其家属知道输血既有治疗作用,但又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从而杜绝输注“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新鲜血”,医院的输血人次减少总用血量下降,同时也减少了由于输血所引起的医疗纠纷。 3、临床输血申请和审批:输血申请单一律由主管医师填写,主治医生以上职称医生签字核准。严格控制<600 ml的输血申请,即失血量<600 ml原则上不输血;申请输血量1600ml以上,择期手术报医务科审批外,须经输血科医生会诊审核。紧急输血须由科主任或值二线的医生(或总住院医师)签字核准,急诊用血事后2个工作日内及时补办相关手续。 4、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临床输血指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如循环稳定的情况下,失血量不超过血容量的20%时不输血)。临床医师必须重视成分输血,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5、医师应将相关记录写在病程记录中,麻醉医师记录于麻醉记录单中。 四、输血后评价: 1、每份输血病例(自评价)由本治疗组最高级别医师进行输血后评价,并在《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表》填写结果、签名。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评价表作为科室医疗质控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备查,不得丢失。 1 / 2----------------------------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

三甲检查-输血指征综合评估指标

输血指征简表 临床输血指征简表血制品名称手术科室非手术科室合理输血理由不合理输血理由合理 输血理由不合理输血理由红细胞 1血红蛋白< 70g/L ; 2、血红蛋白在70-100g/L 之间根据 病情决定; 3、严重创伤合并感染 ,Hct 可达 0.351、 ... 临床输血指征简表 血制品 非手术科室 合理输血理由 不合理输血理 合理输血理 不合理输血理由 红细胞 1、血红蛋白< 70g/L ; 2、血红蛋白在 70-100g/L 之间 ,根据病情决定; 3、严重创伤合并 感染 ,Hct 可达 0.35 1、失血患者补液扩容前输红细胞; 2、血红蛋白〉100g/L ; 3、失血量< 20%自身血容量 1、血红蛋白< 60g/L 或 Hct < 0.2; 2、若有严重感染, Hct 可达 0.35。 血红蛋白〉60g/L 或Het > 0.2,无缺氧症状。 新鲜冰冻血浆( FFP ) 1、PT 或APTT >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 2、输血量》自身血容量; 3、凝血功能障 碍; 4、紧急对抗华法令抗凝血作用。 1、无合理输血理由; 2、用于扩容; 3、治疗低蛋白血症; 4、与红细胞搭配输注; 5、用于 补充营养; 6、用于提高免疫力; 7、促进伤口愈合; 8、FFP 量不足(< 10-15ml/kg ) 各种原因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或抗凝血酶 III 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 1、无合理输血理由; 2、用于扩容; 3、治疗低蛋白血症; 4、与红细胞搭配输注; 5、用于 补充营养; 6、用于提高免疫力; 7、 FFP 量不足(< 10-15ml/kg ) 血小板 1、血小板< 50X 109/L ; 2、术中出现不可控制渗血。 1、血小板〉100 X 109/L ; 2、血小板在50-100109/L 之间,无出血; 3、量不足(一次性输 注< 2X 1011 ,即< 1 治疗量或 10U ) 1、血小板10-50 X 109/L ,伴有出血; 2、血小板< 5 X 109/L ,应立即输血小板。 1、血小板〉50X 109/L 时输血小板;2、血小板< 5X 109/L ,未立即输血小板; 3、量不足 (一次性输注< 2X 1011,即< 1 治疗量或 10U ) 冷沉淀 1、纤维蛋白原< 0.8g/L 1、纤维蛋白原〉1g/L ; 2、纤维蛋白原〉0.8g/L ,无出血表现; 3、量不足(< 1.5单位/10kg ) 1、治疗甲型血友病; 2、纤维蛋白原< 0.8g/L 。 1、纤维蛋白原〉1g/L ; 2、纤维蛋白原〉0.8g/L ,无出血表现; 3、乙型血友病; 4、量不足 (< 1.5 单位/10kg ) 注:儿科参照执行 手术科室 名称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附评估表) 2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1、 符合用血的条件 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 2、慢性出血导致血色素下降至50-60g/L的病人。 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凝血因子缺失病人。 4、严重烧伤病人。 2、 成份血的适应征 1、 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超过1000 ml~1200 ml,并同时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 2、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 3、浓缩红细胞:(同悬浮红细胞)。 4、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 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③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④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而引起发热的患者等。 5、白(粒)细胞:白(粒)细胞减少症。 6、血小板: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万的病人。 ②血小板数量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下降者。 7、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8、冷沉淀:主要用于对于Ⅷ因子、XⅢ因子缺乏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病,血管性血友病,儿童及成年人轻中型血友病,各种大失血及低容量性休克并发的DIC以及白血病,肝衰竭病所致的纤维蛋白缺乏,创伤、烧伤、烫伤、严重感染等患者。 三、 输血前评估: 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按照《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表》,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评估。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2、患者或家属签订输血同意书: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需要输

血治疗时,应切实负起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安全用血的责任。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输血的目的和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窗口期问题),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这样使患者及其家属知道输血既有治疗作用,但又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从而杜绝输注“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新鲜血”,医院的输血人次减少总用血量下降,同时也减少了由于输血所引起的医疗纠纷。 3、临床输血申请和审批:输血申请单一律由主管医师填写,主治医生以上职称医生签字核准。严格控制<600 ml的输血申请,即失血量<600 ml原则上不输血;申请输血量1600ml以上,择期手术报医务科审批外,须经输血科医生会诊审核。紧急输血须由科主任或值二线的医生(或总住院医师)签字核准,急诊用血事后2个工作日内及时补办相关手续。 4、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临床输血指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如循环稳定的情况下,失血量不超过血容量的20%时不输血)。临床医师必须重视成分输血,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5、医师应将相关记录写在病程记录中,麻醉医师记录于麻醉记录单中。 四、输血后评价: 1、每份输血病例(自评价)由本治疗组最高级别医师进行输血后评价,并在《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表》填写结果、签名。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评价表作为科室医疗质控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备查,不得丢失。 2、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个月对本科所有的输血病例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一式三份,一份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其余两份分别送医务科、输血科,以供进行“临床科室用血情况考核”。 3、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要根据每个月医院医疗质量检查通报中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各自科室的整改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落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附评估表)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附评估 表)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 一、符合用血的条件 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 2、慢性出血导致血色素下降至50-60g/L的病人。 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凝血因子缺失病人。 4、严重烧伤病人。 二、成份血的适应征 1、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超过1000 ml~1200 ml,并同时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 2、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 3、浓缩红细胞:(同悬浮红细胞)。 4、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③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④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而引起发热的患者等。 5、白(粒)细胞:白(粒)细胞减少症。 6、血小板: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万的病人。 ②血小板数量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下降者。 7、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8、冷沉淀:主要用于对于Ⅷ因子、XⅢ因子缺乏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病,血管性血友病,儿童及成年人轻中型血友病,各种大失血及低容量性休克并发的

DIC以及白血病,肝衰竭病所致的纤维蛋白缺乏,创伤、烧伤、烫伤、严重感染等患者。 三、输血前评估: 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按照《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表》,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评估。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2、患者或家属签订输血同意书: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需要输血治疗时,应切实负起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安全用血的责任。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输血的目的和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窗口期问题),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这样使患者及其家属知道输血既有治疗作用,但又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从而杜绝输注“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新鲜血”,医院的输血人次减少总用血量下降,同时也减少了由于输血所引起的医疗纠纷。 3、临床输血申请和审批:输血申请单一律由主管医师填写,主治医生以上职称医生签字核准。严格控制<600 ml的输血申请,即失血量<600 ml原则上不输血;申请输血量1600ml以上,择期手术报医务科审批外,须经输血科医生会诊审核。紧急输血须由科主任或值二线的医生(或总住院医师)签字核准,急诊用血事后2个工作日内及时补办相关手续。 4、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临床输血指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如循环稳定的情况下,失血量不超过血容量的20%时不输血)。临床医师必须重视成分输血,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5、医师应将相关记录写在病程记录中,麻醉医师记录于麻醉记录单中。

输血适应症及评估模版.doc

一.输血指征参考标准 一、红细胞(>14岁的成人标准) 内科: ◆ Hb<60g/L或Hct<0.20,慢性贫血患者 ◆ Hb<70g/L或Hct<0.22,急性贫血患者 ◆ Hb70~100g/,伴有: 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70岁高龄) 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 严重缺氧(晕迷、各种休克) 消化道活动性出血 外科: ◆ Hb<70g/L或Hct<0.22,扩容后病情稳定 ◆ Hb70~80g/L,择期手术前输血 ◆ Hb70~100g/,伴有: 急性大失血(50%血容量/3h、150ml/min) 伤口创面伴持续性出血,DIC 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65岁高龄) 严重缺氧(持续晕迷、难以纠正的休克) 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感染) △特别说明: ●怀疑患者血液浓缩导致血常规结果Hb假性偏高应首先采取合适的扩容剂扩容,然后再检测血常规。 ●输血前血常规:最接近输血决定时间的血常规报告; ●输血后血常规:首选第48小时;次选第24或72小时; ●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常规,根据输血后血常规的指标扣除,每输2U红细胞=Hb-10g/L或Hct-0.03;

●活动性出血的多次输血:至少出现过一次符合输血的指征,既可以判定输血合理:●关于检测误差,判定标准可放宽+10% 二、冰冻血浆 ⑴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无生物制品时); ⑵DIC急性期; ⑶紧急对抗华法林抗凝血作用; ⑷急性大出血后的大量输血(≥自身血容量),PT或APTT延长>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⑸严重肝病患者手术(INR>2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血浆置换或人工肝;⑹肝素抗凝时补充抗凝血酶原Ⅲ(心外循环)。 △特别说明: 1、搭配血:整个住院期间并未发现血浆输注指征,但24小时内习惯性按照“2U红细胞+200ml血浆”或类似处方,或当天输2U红细胞,第二天输200ml血浆,两者反复轮替输注。 2、非血浆输注适应征: ★烧伤外科早期(<24h)复苏扩容; ★血液稀释,但出血量<70%血容量; ★心外术后抗凝治疗期PT或APTT显著延长或INR<5,但无出血症状; ★低体重早产儿PT或APTT显著延长,但无出血症状。 ★血浆输血目的为扩容、补充营养(白蛋白)、增强机体免疫力及全血再构成(红悬液+血浆)。 以上二者均为不合理输血; 三、血小板 内科: ◆血小板计数>50×109/L,不输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10~50×109/L,伴有出血或预防出血,可输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5×109/L,应立即输血小板

临床输血病历评价表

临床输血病历评价表 科别三级医师住院号 临床诊断/手术名称麻醉医师输血量红细胞悬液: U 血浆: ml 血小板: U 全血: ml 其他: U /ml 项目129Hb(×10/L) RBC( g/L) PLT(×10/L) PT(s) APTT(s) FIB(g/L) 日期检测 结果 项目评价标准分值扣分备注 1.5 无输血治疗同意书(包括自身输血、自身回收血液) 1.5 无患者(家属)签字或本院医师签字 1.5 输血治疗同意书内容有涂改 0.5 检测项目空白或填写不正确输血治疗 同意书 0.5 非患者本人签字,缺患者委托书 0.5 无签字时间或填写有误 0.2 检测结果未回报,签字时未注明的 项目填写缺项 0.2/处 1.5 未检测的(患者拒绝检查并签名的除外) 1.5 先输血后抽样检测的输血前九检测项目不全的 0.3/处项检查 0.5 报告单报告时间无时效性的 有检测医嘱但无检测报告单 0.2/处 有输血治疗但病程记录无输血相关记录/记录有缺陷 0.5/0.3/处 输血记录时间早于输血完成时间 0.2/处

手术记录、术后记录、麻醉记录、手术护理记录无出入血量记录或记录缺陷0.5/0.3处输血治疗 相关记录 0.5 手术记录、术后记录、手术护理记录出入血量与麻醉记录不相符 无输血医嘱/输血医嘱缺陷 1/0.2/处 交叉配血单发血时间晚于实际输血时间,且未在病历中说明的 0.2/处 91.5 无特殊情况记录,Hb>100g/L 或血小板>50×10 /L输血的 91 Hb60-100g/L或血小板10-50×10 /L输血的,病历中无患者症状体征描述 病房输血 指征掌握 1 输注血浆用于补充白蛋白、营养 输血后无疗效评估/疗效评估有缺陷 0.3/0.2/处 1 无特殊情况,术中出血量小于循环血量10%输血的 1 无大量失血或出血倾向,输血量超过失血量的手术及创99血小板计数 >50×10/L(神经外科、眼科、产科手术>100×10/L)输血伤输血指1 小板的,病历中无情况说明的征掌握无凝血功能障碍或凝血因子缺乏证据,失血量小于循环血量20%,1.5 输注血浆的(体外循环等特殊手术除外) 缺交叉配血报告单或血型鉴定报告单 1/处输血记录 单交叉配血单无输血前两名医护人员核对签名 0.5/处 1.5 有输血不良反应,病历中无记录或未上报不良反应回报单的不良反应监 测及处理病历中无过敏史等特殊情况说明,输血前给予抗过敏药物 0.2/处其它问题 检查人检查日期扣分合计评价结果 ?合格 ?不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