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课后练习答案

《经济学基础》课后练习答案
《经济学基础》课后练习答案

第1章经济学导论

一、课后练习

[选择题]

1. C

2. A

3.A

4. C

[判断题]

1.√ 2.√ 3.× 4. √ 5. √

[简答题]

1.答:由于资源相对人们无穷的欲望来讲是稀缺的,这就注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他所想要的。这里提到的稀缺(scarcity)是指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欲望的满足绝大多数依靠经济物品,而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来说,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经济物品的资源总是有限的。稀缺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来说,经济物品和资源总是有限的。经济学研究对象就是基于稀缺性假设条件下如何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佳配置。

2.答:两者区别:(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宏观经

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4)基本假设不同。(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虽然有明显的区别,但作为经济学的不同分支,共同点也是明显的:采用的都是实证分析方法,即都把社会经济制度作为既定的,不涉及制度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从而与制度经济学区分开来。另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先于宏观经济学产生,发展得比较成熟,因而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两者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组成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3.答: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用事实、证据或者从逻辑上加以证实或证伪,因此,实证分析具有客观性。规范分析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力求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它涉及到是非善恶、应该与否、合理与否的问题。由于人们的价值观是不同的,因而对于同一个经济现象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规范分析不具有客观性,不同的分析者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技能题]

对全班同学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调研,并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法对成绩进行分析。

答案提示:引导学生将调研资料进行整理,并分别以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法对其中反应

的状况进行阐述。

二、观念应用

[分析题]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国家能否在短时间内利用政策法规实施循环经济?

答案提示:短期内要做到全面推广还不可能,因为受到技术、废弃资源再利用成本和人们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从长远看,资源的稀缺性必然导致循环经济的全面推广与实施。

[案例分析]

1.煤炭价格的上升对煤炭企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要点:煤炭价格的上升使煤炭企业收益增加,价格刺激下导致产量增长。从长期看有可能诱导新的企业进入该行业,竞争加剧。但由于煤炭资源的紧缺性,在未出现新能源的情况下煤炭价格在未来不太可能降价,这也意味着煤炭企业的资源垄断性。

2.该分析属于微观经济学范畴还是宏观经济学范畴?

答案要点:该分析若站位于整个社会的煤炭行业,属于宏观经济学范畴;如果学生具体针对企业内部做分析,则属于微观经济学范畴。

第二章价格理论

一、课后练习

[选择题]

1. C 2.B 3.C 4.C 5. B 6. D 7. D 8. B 9. B 10. B

[判断题]

1.√ 2.× 3.× 4.√ 5.×

[简答题]

1.答:(1)商品本身的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3)消费者的嗜好(偏好);(4)其他有关商品的价格;(5)人们对将来商品的价格预期。

2.答:(1)商品本身的价格;(2)其他有关商品的价格;(3)生产者从事生产的目标;(4)生产技术的变动和生产要素的价格;(5)政府的政策;(6)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3. 答:价格底限分为两种情况:(1)价格底线高于均衡价格由于价格底线规定不能在此价格以下交易,此时的情况就与支持价格相似。(2)价格底线低于均衡价格。由于价格底线规定不能在此价格以下交易,而该价格以上的交易是合法的,由于此时均衡价格在价格底线之上,这样,市场价格是可以达到均衡价格的。因此不会对经济造成影响。

4.答:(1)需求完全无弹性;(2)需求完全有弹性;(3)单位需求弹性;(4)需求缺乏弹性;(5)需求富有弹性。

5.答:分为三种情况:(1)收敛型蛛网(2)发散型蛛网(3)封闭型蛛网

[技能题]

(1)左移(2)右移(3)右移(4)不变(这个是影响供给的因素)。

二、观念应用

参考答案:一般来说,某商品(如工业品电视机、空调等)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这个结论可以解释“薄利多销”这类现象。

谷贱伤农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句俗语,指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是缺乏弹性的商品,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均衡数量的下降幅度,致使农民收入减少。与此类似,在歉收年份,由于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农产品的均衡价格的上升幅度大于农产品均衡数量的减少幅度,致使农民的总收入增加。

[案例分析]

1.答:拥挤费通过增加提高居民出行的交通费用,来减少居民对出行交通的需求。进而减少出行人数,从而减少交通的压力。

2.答: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根治还是要靠居民素质的提高和城市的建设。

三、综合实训

此处由教师自行掌握。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课后练习

[选择题]

1. D

2.A

3. B 4.A 5. B 6. C 7.C 8. D [判断题]

1. × 2. × 3.× 4. √ 5. × [简答题]

1.答:随着一个人所消费的某种物品数量的增加,其总效用虽然相应增加,但物品的边际效用,随所消费物品数量的增加而有递减的趋势。当边际效用递减到等于零以至变为负数时,总效用就不再增加以至减少。这种现象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答:

X

Y

图3-1 消费者均衡

Y X 1

b

如果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结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3.答:必需品需求量的增加速度小于收入的增加速度,如购买油盐酱醋等;奢侈品需求量增加速度大于收入的增加速度,如到高级宾馆消费、旅游等;低档品随收入的增加需求量减少,如旧衣服、低档香烟等。它们的恩格尔曲线分别如下图的(a )、(b )、(c )所示。

I X

(a )

X

(b )

I

X

(c )

三种恩格尔曲线

[技能题]

若消费者张某的收入为270元,他在商品X 和Y 的无差异曲线上的斜率为20/Q Y 的点上实

现均衡。已知商品X 和商品Y 的价格分别为P X =2,P Y =5,那么此时张某将消费X 和Y 各多少? 解:

设张某此时消费X 商品Qx,消费Y 商品Qy ,根据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可得: 1. PxQx+PyQy=270

2. MUx/Px = MUy/Py

3.边际替代率MRSxy=20/Qy=MUx/MUy 由2和3可得 Qy=50 ,代入1可得 Qx=10

二、观念应用

[分析题]

答:不违反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因为边际效用是指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效用的量。这里的“单位”是指一完整的商品单位,这种完整的商品单位,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效性的前提。比如,这个定律适用于一双的鞋子,但不适用于单只的鞋子。对于四轮子而言,必须是有四个轮子的车才成为一单位。三个轮子不能构成一辆四轮车,因而每个轮子都不是一个有效用的物品,增加一个轮子,才能使车子有用。因此,不能说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超过第三个轮子。 [案例分析]

1.答: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支付价格的差额。

2.答:消费者剩余实际上是对买卖双方都存在的。而对于买方和卖方而言都想要获得最大的剩余,如果让对方先出价,就可以知道对方的底线,以便自己能够获得最大的剩余。

三、综合实训

此处由教师自行掌握。

第4章 生产理论

一、课后练习

[选择题]

1.ABCD 2.A 3.C 4.B 5. A 6.ABC 7.ABD 8. B [判断题]

1.× 2.× 3.× 4.√ 5.× 6.√

[简答题]

1.答:生产要素(经济资源)是指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生产要素具体划分为四类: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一定时期内厂商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要素的数量与它们所能生产出来

2

3

第一,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量的增加,最初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递增的,但各自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分别递减。所以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有是先上升而后下降。

第二,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左侧,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右侧,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MP=AP)。

第三,当边际产量为正数时(MP>0),总产量就会增加;当边际产量为零时(MP=0),总产量停止增加,并达到最大;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MP<0),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

4.答:适度规模(appropriate degree dimensions)就是指两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使规模扩大的同时,并使产量或收益递增达到最大。当收益递增达到最大时就不再增加生产要素,并使这一生产规模维持下去。在确定适度规模时应该考虑的因素主要有:第一,厂商的技术特点和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一般来说,像钢铁、汽车、造船、重化工之类资本密集型企业,投资规模大,技术复杂,所以就适宜采用大规模生产。而对于纺织业、服务业之类的劳动密

集性企业,就适宜采用小规模生产。第二,市场需求的影响。一般来说,生产市场需求量大,而且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的厂商,适度规模也就应该大。相反,生产市场需求小,而且标准化程度低的产品的厂商,适度规模也应该小。第三,自然资源状况。比如矿山储藏量的大小,水力发电站的水资源的丰裕程度等。

[技能题]

[分析题]

参考答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是指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若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只连续投入一种可变生产要素,随着这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最初每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量是递增的,但在达到一定限度之后,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如果人员增加过多,会使生产效率下降,从而造成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结局。

[案例分析]

1.答案要点:是。专业化分工可以使企业效率提高,从而使生产产品的平均成本更低。

2.答案要点:企业运用专业化分工,可以节约成本。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其生产产品的数量远远大于企业规模本身的增加。

三、综合实训

此处由教师自行掌握。

第5章成本与收益

一、课后练习

[选择题]

1.ACD 2.B3.A 4.B 5.ABD 6.D

[判断题]

1.√ 2.× 3.×4.×5.√ 6.×

[简答题]

1.答:短期总成本(short-run total cost 简写STC)是指短期内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总成本包括总可变成本和总固定成本。如果以STC代表短期总成本,STFC代表短期总固定成本,STVC代表短期总可变成本,则有STC=STFC+STVC 。

2.答:短期边际成本SMC和短期平均成本SAC的关系和短期平均可变成本SA VC的关系相同。SMC曲线与SAC曲线相交于SAC曲线的最低点B。在B点上,SMC =SAC,即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在B点之左,SAC在SMC之上,SAC一直递减,SAC>SMC,即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在B点之右,SAC在SMC之下,SAC一直递增,SAC<SMC,

即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B点被称为收支相抵点,这时的价格为平均成本,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生产者的成本(包括正常利润在内)与收益相等。

3.答: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

(1)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即MR>MC,表明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这时,对该厂商来说,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得到,厂商会扩大产量或新厂商进入该市场。也就是说没有达到利润最大化。

(2)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即MR<MC,表明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这时,对该厂商来说,就会造成亏损,更谈不上利润最大化了,因此厂商必然要减少产量或退出市场。

(3)无论边际成本大于还是小于边际成本,厂商都要调整其产量,说明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才不会调整产量,表明已把该赚的利润都赚到,即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技能题]答案:

二、观念应用

[分析题]

答: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表明了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变动,开始时呈递减趋势,达到最低点后转而递增,是一条先下降然后缓慢上升的“U”型曲线。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就是由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集合而成,从而就表现为一条与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的曲线。

[案例分析]

1.答案要点:如果大型零售商场卖出商品而增加收益大于一万元的成本,就会延长营业,否则就不会延长营业时间。

2.答案要点:假日消费可以给商场带来更多的利润。原因在于光顾商场的顾客增多,销售额增多,收益大于成本。

三、综合实训

参考答案:青年人不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是损失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就社会平均水平来看,受过教育更容易获得就业和发展机会,虽然不教育的青年人后来成功的也有,但毕竟是少数。

第6章市场结构理论

一、课后练习

[选择题]

1. B 2.C3.C4.B 5.A

[判断题]

1.√ 2.× 3.√ 4.× 5.× 6. √

[简答题]

1.答:(1)市场上有许多生产者与消费者。并且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规模都很小,即任何一个市场主体所占的市场份额都极小,都无法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市场价格和市场的供求关系,因而每个主体都是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决定者。

(2)市场上的产品是同质的,即不存在产品差别。产品差别是指同种产品在质量、包装、牌号或销售条件等方面的差别,不是指不同产品之间的差别。例如,创维彩电与长虹彩电的差别,而不是彩电与空调的差别。因此,厂商不能凭借产品差别对市场实行垄断。

(3)各种资源都可以完全自由流动而不受任何限制。任何一个厂商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扩大或缩小生产规模,进入或退出某一完全竞争的行业。

(4)市场信息是畅通的。厂商与居民户双方都可以获得完备的市场供求信息,双方不存在相互的欺骗。

2.答: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的决定也要区分存在或不存在勾结。在不存在勾结的情况下,价格决定的方法是价格领先制;在存在勾结的情况下,则是卡特尔。(1)价格领先制包括:支配型价格领袖、晴雨表型价格领袖、效率型价格领袖。(2)成本加成法。(3)卡特尔

答:

产量

0 1 2 3 4 5 6 7

总成本 8 9 10 11 13 19 27 37

总收益 0 8 16 24 32 40 48 56

利润 -8 -1 6 13 19 21 21 19

MR 8 8 8 8 8 8 8

MC 1 1 1 2 6 8 10 当MR=MC时,企业生产6个单位的产量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21。

二、观念应用

[分析题]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即取得最大利润的必要条件是MC=MR=AR=P。

[案例分析

1.答案要点:自愿者(排除直系亲友)与不情愿者。

2.答案要点:改变干部提拔升迁由少数人(上级领导)主宰的游戏规则,使干部选拔任用由“上”向“下”的转变,只有最大限度地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落实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把干部选拔工作的全程置于群众的监督视野之中,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宴敛财”现象,让受请者真正走出“囚徒困境”,还天下宴席以本来面目。

三、综合实训

提示:找出所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四种市场结构,然后加以分析。

第7章分配理论

一、课后练习

[选择题]

1.B 2. B 3.ACD 4.C 5. A 6.D

[判断题]

1.√ 2.× 3.× 4.× 5.√ 6. √

[简答题]

1.答:(1)工会通过提倡保护关税、扩大出口等办法扩大产品销路,从而提高对劳动的需求,也可以提高工资。(2)工会通过限制非会员受雇、移民、童工的使用、缩短工作时间、实行强制退休等办法来减少劳动的供给,从而提高工资。(3)工会迫使政府通过立法规定最低工资,从而使工资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2.答:(1)时间偏好。在未来消费与现期消费中,人们更加偏好现期消费。究其原因

主要有三:一是人们预期未来的物品稀缺性会减弱;二是人们认为人生短促,也许自己活不到享受未来物品的时候;三是人们不太重视未来的欢乐和痛苦,习惯于低估未来的需要、低估满足未来需要的物品的效用。(2)迂回生产与资本净生产力。迂回生产是指先生产生产资料(或称资本品),然后用这些生产资料去生产消费品。这种迂回的办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迂回的过程越长,生产效率越高。现代生产的特点就在于迂回生产,但迂回生产的实现

就必须有资本。利用资本进行迂回生产,可以提高资本的生产效率,这种因使用资本而提高的生产效率叫做资本的净生产力。资本具有净生产力是资本能带来利息的根源。

3.答:创新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第一,提供新产品;第二,发明新技术和新工艺;第三,开辟新市场;第四,控制原材料的新来源;第五,建立新的组织形式。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因此,由创新所获得的超额利润是合理的,是对创新者给予的鼓励和补偿。

[技能题]

答: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表现为:(1)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指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是人们对要素所产出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2)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的需求或相互依存的需求。

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主要有:(1)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以及产品的价格。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越大,该产品的价格越高,则生产这种产品所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也就越大;反之,就越小。(2)生产技术状况。生产技术水平决定了对某种生产要素需求的大小。如果技术是资本密集型的,则对资本的需求大。(3)生产要素的价格。厂商一般用低价格的生产要素替代高价格的生产要素。

二、观念应用

[分析题]

市中心的商用土地面积几乎是固定的。由于地段好、顾客多,在其它状况相同的条件下,市中心的商店销售额一定比其他地段的商店要高。于是,商店餐馆竞相在市中心开店营业。店多地少,奇货可居,市中心的地租就高上去了。

[案例分析]

1.答案要点:

2.答案要点:晒给我们的是这样一个警钟:国家的整体富强,并不意味着每个公民的生活水准在同步提高。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位居世界第四,人均GDP却位居

世界100位之后,一道除法题就让我们知道咱国家还不是富国。加上贫富差距,晒晒收支单,也可让官员和富人们知道大众所承受的经济压力,尤其是住房、医疗、教育费用带来的民生

之重。

三、综合实训

提示:可结合公平及效率的涵义、二者的矛盾及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来答。

第八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一、课后练习

[选择题]

1. B

2. A

3. C

4.A

[判断题]

1.×

2.×

3.√

4.√

5. ×

[简答题]

1.答: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指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即公共物品、外部性、垄断和信息不对称。公共物品特征决定了人们不用购买仍然可以消费,这样公共物品就没有交易,没有市场价格,这样,市场调节就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外部性扭曲了市场主体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会导致市场无效率甚至失灵,而负外部性如果不能够得到遏制,经济发展所赖以存在的环境将持续恶化,最终将使经济失去发展的条件。垄断导致社会福利损失、管理松懈和寻租行为。由于信息不对称,使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普遍存在,一方面造成交易市场的萎缩,另一方面也导致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影响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2.答:政府失灵一方面表现为政府的无效干预,即政府宏观调控的范围和力度不足或方式选择失当,不能够弥补“市场失灵”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现实中政府机构谋求内部私利而非公共利益的“内在效应”,“内在效应”则是政府失灵的一个重要根源。政府干预具有不以直接盈利为目的的公共性。政府的内在扩张性与社会对公共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更相契合,极易导致政府干预职能扩展和强化及其机构和人员的增长,由此而造成越来越大的预算规模和财政赤字,成为政府干预的昂贵成本。政府干预为寻租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信息不对称导致政府决策失误。政府官员素质和能力影响政府于预的效率和效果。政府干预的法令、规章等不能及时根据经济的具体情况而变化,从而导致政府干预具有滞后性。

3.答:(1)提供公共产品。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政府直接生产,二是政府间接生产。(2)维护竞争。(3)矫正外部效应。(4)界定产权。(8)纠补信息不对称。[技能题]

答案提示:主要目的在于启发学生将现实中的例子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能活学活用,只要学生举例符合,即为正确。

二、观念应用

[分析题]

答案提示:因为草坪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对公共物品而言,由于无法设定产权,或者无法在当时条件下实现管理与合理收费,因此对于那些缺少自律的人来讲,践踏不仅不会受到任何惩罚,反而会给自己带来行走的方便,因此便自顾行之。

[案例分析]

1.答案要点:按照中国居民收入水平和房屋建造成本讲不合理。

2.中国房价高涨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要点:政府干预不到位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产生市场炒做与卖方抬高价格现象。

3.如何实现中国房价的合理控制?

答案要点:政府宏观调控,同时完善市场机制,做到信息完备。

三、综合实训

此处由教师自行掌握。

第9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一、课后练习

[选择题]

1.A 2. A 3.B 4.C 5.A 6.D 7.A 8. C

[判断题]

1.×2.×3.×4.√ 5.× 6.√

[简答题]

1.答: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答: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出来直接供人们消费的产品,中间产品是指生产出来后作为下一道生产程序投入品的产品。这两种产品的区别在于生产出来的目的不一样,最终产品是直接为消费服务的,生产出来直接被居民消费;而中间产品是为下一道生产程序服务的,生产出来后还要进入生产程序。

3.答:支出法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收入法通过计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所有的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下GDP=私人消费支出(C)+国内私人投资支出(I)+政府购买支出(G)+净出口(X-M);收入法下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4.答: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由于GDP是用货币价值来衡量的,因此一国GDP的变动由二个影响因素:一是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数量的变动;一是产品和劳务的价格的变动。在这种情况下,名义GDP不能真实反映两个不同时期生产的真实产品和劳务的增长或下降情况,因而通过计算实际GDP剔除出价格变动因素,真实地反映两个不同时期一国创造出来的产品和劳务的增减情况,以更真实的反映该国国民总体生活水平的变动情况。[技能题]

1.答:(1)填表

(3)总产值370。

(4)增值和是150。

(5)中间产品成本220。

2.答:

3.答:

(1)1990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1.5×25+7.5×50+6×40+5×30+2×60=922.5美元;1992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1.6×30+8×60+7×50+5.5×35+2.5×70=1245.5美元。

(2)1992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1.5×30+7.5×60+6×50+5×35+2×70=1110美元。

(3)GDP折算指数=1245.5÷1110=112.2%,可见价格上升了12.2%。

二、观念应用

[分析题]

1.答:主要原因有:一是政府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面来;二是进行了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三是加快了对外开放的速度,学习和借鉴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四是我国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

2.答:国内生产总值可以从总体上代表一国国民的经济福利水平,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包括:GDP不能完全反映一国的真实产出;GDP不能完全反映一国居民的真实生活水平;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代价及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第四,GDP指标无法反映一国的产品和劳务的分配情况。这些使得国内生产总值并不能完全精确的反映和代表一国国民的经济福利水平。

[案例分析]

1.答案要点:GDP是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过去一年中经济发展所取得成绩好坏的最主要指标之一,因此,有的地方政府官员为了提高自身的政绩而虚报有关数据。此外,有些地方政府在核算上存在重复计算、核算工作不规范、资料来源不准确等问题,这些均是导致地方政府GDP统计核算数据虚高的原因。

2.答案要点:首先构建一个科学的评价地方政府官员政绩的评价体系,改变以往以GDP 考核为主的评价体系。此外,规范核算工作、杜绝重复计算、精确核实有关资料来源等也可以提高地方政府GDP核算数据准确度。

三、综合实训

1.答:GDP为5677.5亿美元;GNP为5694.9亿美元;NNP为5068.8亿美元;国民收入为4544.2亿美元;个人收入为4828.3亿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为4209.6亿美元。具体见下表:

第10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课后练习

[选择题]

1.ABD

2.D

3.B

4.ABC

5.A

6.B 、D

7.B

8.C [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简答题]

1.什么是乘数?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答:在宏观经济学中,乘数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化量与引起这一变动的变量的变化量之间的比率;二是特指投资乘数。

2.引起IS 曲线和LM 曲线移动的内容有哪些?

答:IS 曲线是用来描述产品市场均衡的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经济含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下降,投资需求增加,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反之,当利率上升后,投资需求下降,总需求减少,均衡国民收入减少;LM 曲线是用来描述货币市场均衡的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其经济含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国民收入上升时,货币需求将增加,为使货币市场保持均衡,市场利率必须相应上升,反之,在国民收入下降时,货币需求将减少,为使货币市场保持均衡,市场利率必须相应下降。

3.简述总供给曲线的三种不同形态。

答:所谓总供给曲线是表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第一种情况:资源未充分利用阶段,这种水平的总供给曲线也称为“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第二种情况:资源接近充分利用阶段,这种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第三种情况:资源充分利用阶段,这种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技能题]答案:

均衡收入7508

.0150

100=-+=

Y

消费7007508.0100=?+=C

储蓄50700750=-=-=C Y S 投资乘数58

.011=-=

K

收入的增量2507508

.01100100=--+=

?Y

二、观念应用

[分析题]

参考答案: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的收入。IS 和LM 曲线都只是表示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时收入和利率的组合,因此两者达到均衡时的国民收入也只能说明这两个市场同时达到了均衡。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衡量资源达到充分利用时的国民收入,是国民收入的理想状态。而IS 和LM 曲线完全可以在资源未达到充分利用时达到同时均衡,因此,这是二个不同的概念。当时,极少数情况下,IS 和LM 均衡点刚好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IS 和LM 两条曲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均衡收入就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了。 [案例分析]

1.答案要点:政府实施“黄金周”休假制度的目的有二:一是启动消费和刺激“内需”;二是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2.答案要点:“黄金周”促使大量的中国人利用长假期间出游,一方面使其自身的生活质量得以得高和改善;另一方面对于社会来讲,极大的刺激了内需,推动了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包括交通运输、酒店餐饮娱乐、工艺品加工等)的发展。

3.答案要点:“黄金周”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有二:提倡合理消费,避免“节俭悖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二是当资源处于未充分利用阶段时,“黄金周”休假制度显然会增加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

三、综合实训

答:Y D =T-T+TR=Y-250+62.5=Y-187.5

Y=C+I+G=100+0.8×(Y-187.5)+50+200=0.8Y+200,可得均衡收入Y=1000 投资乘数52.0111==-=

b

K I 政府购买乘数52

.0111==-=b K G

税收乘数42.08.01-=-=-=

b

B K T 转移支付乘数42

.08.01==

-=b

b

K TR

第11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一、课后练习

[选择题]

1. B

2. A

3. B

4.A [判断题]

1.×

2. ×

3. ×

4.√ [简答题]

1.答:摩擦性失业是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这种失业即使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也会存在。它是因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性失业,即一方面存在职位空缺,另一方面存在着与此数量对应的寻找工作的失业者。

2.答: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在于:(1)需求拉上型。需求拉上型通贷膨胀可能通过两个途径产生:一是在货币需求量不变时,货币供给增如过快。(2)成本推进型。是指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总供给变化的一种理论观点。(3)结构型。是指物价的上涨是由于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之后使得需求跟不上那些部门的物价和工资额趋于上升的水平。(4)混合型。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既不能说是单纯的需求拉上,也不能归咎于单纯的成本推进,还不能笼统摄括为社会经济结构的原因,而是由于需求、成本和社会经济结构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种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货币经济现象。(5)财政赤字型、信用膨胀型和国际传播型。

3.答:失业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由社会学家的统计表明,在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时候,社会的犯罪率明显高于低失业率时期。失业者失去了本来用劳动可以换得的收入。失业津贴虽然会减轻失业者的损失,但却是微薄的。失业工人及其家庭的地位和声望也会因为失业而下降,因而他们身心健康也人受到影响。在失业率很高时,社会秩序同时会受到影响。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经济数据和社会数据的分析表明,在失业问题尖锐时,酒精中毒,心脏病,婴儿死亡,精神错乱,以及虐待儿童和自杀的比率都会上升。

[技能题]

参考答案:

如图所示,当供给不变,需求发生变化,即由D1变为D2时,由于需求旺盛,导致价格上升,由P1变为P2。产生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现象。继而以该商品为原料的产品成本上升,销售价格不得不上升,较大范围的通货膨胀发生。

二、观念应用

[分析题]

答案提示:不矛盾。因为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有可能存在失业。从整个经济看来,任何时候都会有一些正在寻找工作的人,经济学家把在这种情况下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率,所以,经济学家对自然失业率的定义有时被称作“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失业率”,有时也被称作无加速通货膨胀下的失业率。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的存在并不矛盾,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或充分就业的失业率,或长期均衡(长期中趋近)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的高低,取决于劳动市场的完善程度、经济状况等各种因素。

[案例分析]

1.你的观点呢? 政府应该实行什么政策呢?

答案要点:资料表明,限制外籍工人进入并不会减少以色列失业现象,即该行业很多失业为自愿失业。因此,政府如果支持建筑业的发展,应该取消对外籍工人的限制。

三、综合实训

此处由教师自行掌握。

第12章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

一、课后练习

[选择题]

1.B 2.C 3.A 4.D 5.B 6.D 7.B 8.C 9.A 10.B

[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简答题]

1.答:经济周期是指一个国家总体经济活动中经济扩张和收缩的交替。一般认为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特点是:(1)繁荣阶段是国民收入和经济活动高于正常水平的一个阶段。它表现为生产迅速增加、投资活跃、信用扩张、物价水平上涨、就业增加,经济活动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2)萧条阶段是国民收入和经济活动低于正常水平的一个阶段。它表现为生产急剧萎缩、投资减少、信用紧缩、物价水平下跌、失业严重。(3)衰退阶段是从繁荣到萧条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经济从顶峰开始下降,但仍处于正常水平之上。(4)复苏阶段是从萧条到繁荣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经济从最谷开始回升,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

2.答:乘数—加速模型所说明的是:(1)在经济中投资、国民收入、消费相互影响、相互调节。(2)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引起经济周期(3)政府可通过干预经济的政策来头减缓经济周期的波动。

3.答:(1)信息技术引领我们进入创新的伟大时代。(2)创新时代呼唤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3)创新成功取决于“技术”与“体制”的配合。

4.答:经济学家研究了生产过程中产出与投入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众多的投入要素中,认为劳动、资本和技术是其中三个主要的因素。因此,总生产函数,即总产出与投入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Y=F(A,K,L)式中,Y代表产出;A代表技术;K 代表资本;L代表劳动;F表示产出与各生产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因此,经济增长的源泉有:(1)资本;(2)劳动;(3)技术进步

5.答:哈罗德——多马模型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它将凯恩斯的理论动态化、长期化,并重点阐明了投资的双重作用,从而发展了凯恩斯的理论,并奠定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第二,它说明了经济波动的原因和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均衡增长的条件,并将复杂的经济增长理论简单化、模型化,为人们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三,

它强调了资本积累(表现为储蓄率或投资率)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第四,它阐明了国家干预和实现调控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必要性,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及经济计划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手段。 [技能题]

1.答案:

加速原理表 金额单位:100万元

2.解:(

)(

)K L A G a b K

L

A

???=++

=0.6×〔100/1000〕+0.4〔200/1000〕+0.3=44%

二、观念应用

[分析题]

答案要点:一国的经济增长既有经济的因素,也有政治因素,还有社会文化因素。从经济方面的因素考虑,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上,即同样多的生产要素的投入能够提供更多的产出。技术的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的进步与发展。

资源配置的改善既有人力资源配置的改善,也有物质资源配置的改进。人力资源配置的改善既有主要是通过劳动力的转移来实现,从劳动生产率低的部门、行业转移到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行业,劳动力的这种转移,提高了生产率。物质资源的配置的改进主要是通过资源配置的方式、方法的进步,把有限的物质资源从效率低的生产部门、行业转移到效率高的生产部门、行业。

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引起总的成本的下降,最终导致经济收益的提高。规模的扩大,就能够采用新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也能够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尤其在一些工业部门,技术的复杂程度与工序之间的联系度,决定了规模经济的显著效益。

知识的进步与发展是技术进步中最重要的内容。它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新工艺的发明与采用。特别强调的是知识进展不仅包括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进展,而且也包括管理科学的进展。管理科学的发展,新的管理方法的应用,在经济增长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案例分析]

1.答案要点: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现代化社会大生产的内在规律,是实现社会、经济高效性和永续性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科学选择适应本国国情的战略、

方针和政策,并有效地贯彻执行,则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顺利实现,起着决定性作用。

2.答案要点:上述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给我们的启示是:选择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方式,既要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又必须考虑我国国情,资源条件、技术水平、文化背景、生态环境、经济基础和经济发展所处特定阶段等多方面因素,趋利避害;还必须遵循经济增长方式的规律性,在立足现实环境和对未来趋势正确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总要求,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综合实训

此处由教师自行掌握。

第13章宏观经济政策

一、课后练习

[选择题]

1.B 2.A 3.D 4.A 5.D 6.A 7.B

[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简答题]

1.答: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一般是: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2.答:常用的有需求管理管理政策和供给管理政策。(1)需求管理。需求管理的政策工具主要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2)供给管理。供给管理的政策主要包括:收入政策、人力政策、经济增长政策。

一般认为,只有把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

3.答: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因此被称为内在稳定器。

具有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1)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征收;(2)失业救济金的发放;(3)各种福利费的支出;(4)农产品维持价格。

4.答:货币乘数的作用,是指一定的存款额能因各银行的连锁反应,而使银行存款总额与贷款额按同一倍数增长。

其倍数的大小与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存款准备金率越高,倍数越小;存款准备金率越低,倍数越大。

5.答:宏观经济管理中,要面对不同的经济形势,存在不同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或配合问题,这种组合或配合,构成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关系的基本内容。(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如果总需求不足,可以把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相配合,在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的同时,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息。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刺激总需求的增加。(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相互配合。

如果出现了通货膨胀,可以把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同时采用,在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的同时,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息率,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总需求。(3)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如果人们为了刺激总需求而又至于引起通货膨胀,可以把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结合起来,利用财政政策扩大总需求,利用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4)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相互配合。当把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结合起来,以便既可以降低利息率而增加投资,又可以减少政府支出以稳定物价。

总之,不同的政策搭配方式各有利弊,应当针对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审时度势,灵活、适当地进行相机抉择

[技能题]

答案提示:

(1)银行存款总额=400÷0.12=3333(亿美元)

货币供给=3333-400=2933(亿美元)

(2)在准备金为400亿美元,存款准备金率为0.2时

银行存款总额=400÷0.2=2000(亿美元)

货币供给=2000-400=1600(亿美元)

货币变动情况为:1600-2933=-1333(亿美元)

答案提示:(1)当银行存款准备率为0.12,存款准备金为400亿美元时,金融市场的货币供给是2933亿美元;其它情况没变,当银行存款准备率为0.2时,金融市场的货币供给减少1333亿美元。

二、观念应用

[分析题]

试分析“自动稳定器为什么不能替代财政政策”?

答案提示: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因此被称为内在稳定器。具有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以及各种转移支付。

这些内在稳定器自动发挥作用,调节经济,无需政府作出任何决策,它们成为经济生活中的第一道防线,有助于减轻萧条或膨胀的程度,但不能改变萧条或膨胀的总趋势;它们对财政政策起到自动配合的作用,但不能代替财政政策。因此,仍需要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运用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

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的经济增长目标而努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这样的财政为功能财政。

在经济繁荣时,政府要采取紧缩性的政策,一方面减少支出,另一方面又增税,增加了财政收入,使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这样便出现了财政盈余。各国政府一般都选择冻结盈余的方法,在出现财政赤字时用来弥补赤字。

在经济萧条阶段,有效需求不足,失业增加,存在紧缩的缺口,这时应该实行赤字财政

《经济学基础》各讲习题及参考答案(简)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第一讲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 B、资源的充足性; C、资源的稀少性; 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主体是()。 A、居民户; B、厂商; C、劳动者; D、政府; 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均衡价格理论; B、消费者行为理论; C、生产者行为理论; D、分配理论; 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宏观经济政策; 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9、()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A、亚当·斯密; B、马歇尔; C、凯恩斯; D、萨缪尔森; 10、()为首的经济济学家把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和在一起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派。 A、亚当·斯密; B、马歇尔; C、凯恩斯; D、萨缪尔森; 二、判断题 1、自由取用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2、经济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经济学基础期末试卷

2016--2017第二学期期末考试(A卷) 《经济学基础》 一、填空题(本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1.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和 ()。 2.资源是指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必需的生要要素,包括()、土地、()、企业家才能。 3.经济学根据竞争激烈程度与厂商数量的程度,把现实中的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 4.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5、一个经济周期一般要经历()、()、()和复苏四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经济学可定义为()。 A.研究政府对市场制度的调节问题 B.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 C.研究企业如何赚取利润的问题 D.研究如何使人变得更无私,以缓解资源稀缺性问题 2.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 A.实际支付的金额 B.愿意支付的金额 C.愿意支付金额与实际支付金额之差 D.获得额外的满意程度 3.以下那种情况指的是边际效用()。

A、张某吃了第二个面包,满足程度从10个效用单位增加到了15个效用单位,增加了5个效用单位

B、张某吃了两个面包,共获得满足15个效用单位 C、张某吃了四个面包后再不想吃了 D、张某吃了两个面包,平均每个面包带给张某满足程度为7.5个效用单位 4.咖啡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 A .咖啡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 .咖啡伴侣等咖啡互补品需求增加 C .茶等咖啡的替代品需求减少 D .茶等咖啡的替代品需求增加 5.经济学中,短期是指()。 A.一年或一年以内的时期 B.在这时期内所有投入量都是可变 C.在这时期内所有投入量都是不可变的 D.在这时期内,至少有一种投入量是固定的,也至少有一种投入量是可变的6.某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其互补品的()。 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价格上升。 7.以下属于纯公共物品的有()。 A.私人汽车 B.无线广播 C.河流里的鱼 D.草坪 8.经常项目帐户的顺差意味着()。 A.出口大于进口 B.出口小于进口 C.出口等于进口 D.出口的增加大于进口增加 9.如果某人刚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属于()。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10.下列哪一种方法是提高增长率的最好方法()。 A、发现新的自然资源供给 B、提高人口增长率 C、发展新技术 D、降低人口增长率

经济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04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三、练习题 (一)填空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普遍存在于一切物品的消费中,对于这一规律可以用和两个理由来解释。答案:生理或心理的原因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2.顾客买一件衣服,愿意购买原价180元的款式,但是付款时发现商家做活动打折优惠至160元,那么 我们把那20元称作。答案:消费者剩余 提示:消费者心理宁愿付出的价格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部分就是消费者剩余。 3.效用是人们从消费某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一般来讲效用具有 和的特征。答案:满足感相对性主观性提示:效用是人主观上对某种物品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感是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的。 4.消费者的表示为对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组合的排序。答案:偏好提示:偏好是人们在购买一种或多种商品或服务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在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就是对商品或服务的排序选择。 5.当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当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答案:上升达到最大下降提示:本题考查的是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总效用先越来越慢地递增后递减。 6.边际效用是指消费最后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答案:满足感的增量 提示:这种增量可以是正数也可以为负数。 7.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答案:消费者剩余8.在劳动供给决策中,随着工资的增加,替代效应使劳动供给,收入效应使劳动供给。 答案:增加减少 提示:替代效应指工资增加引起的工作对闲暇的替代;收入效应是指收入的增加引起人们对劳动闲暇的增加,从而引起劳动供给的减少。 9.在消费与储蓄决策中,决定消费者储蓄决策的是。答案:利率 提示:消费者是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来决定储蓄或消费的,如果银行利率足够高,那么消费者会选择储蓄;如果消费者认为银行利率低于资金的时间价值,那么就会选择消费。 10.在考虑到投资的风险时,家庭投资决策取决于一项投资的。答案:未来收益率 提示:消费者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收益,所以家庭投资决策最终取决于一项投资的未来收益率。(二)单项选择 1.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尊重需要 答案:C 提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由低到高为基本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归属感和友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自我发展、自我理想的实现等,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欲望。2.“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体现了效用的() A.相对性B.同一性C.主观性D.客观性 答案:C

胡泽洪逻辑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逻辑学〉教材练习题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2011/11/25 第二章 一、 1、违反同一律,“讲究语言形式”和“形式主义”是不同的语词。 2、答非所问,问“产值”问题,回答的是和产值不相干的问题,也是违反同一律。 3、没有违反同一律。 二、 1、违反矛盾律,差不多一百万是不够一百万,一百万以上是超出一百万,语词自相矛盾。 2、没有违反逻辑规律。 3、违反排中律,两种意见都不赞成,但只有这两种意见,所以他是否定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暗含着还有第三种可能,但实际上没有第三种。 三、 1、违反矛盾律,既是永恒的,就不能是历史的,永恒和历史是相矛盾的。 2、没有违反逻辑规律。 3、违反矛盾律,从来没有人上去过,和有人上去过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 4、没有违反逻辑规律。 5、违反矛盾律,既说他完成了作业,也说他没有完成作业。 6、没有违反逻辑规律。 7、违反矛盾律,不孕症是没有后代,问能否传给后代,又表明他有后代,自相矛盾。 8、违反排中律,否定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机器是进口的,机器不是进口的。 四、 1、思路:先找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然后根据已知条件推理。 甲乙两个命题互相矛盾:甲没拿,甲拿了。 假定甲为真,依据只有一真,其余皆假,则乙丙丁为假; 由丙是假的,依据排中律可知,丙的矛盾命题不能为假,所以丙的矛盾命题为真。 即并非“甲没拿”不能为假,这等于“甲拿了”。 由假定“甲没拿”推出了与之矛盾的命题“甲拿了”。 推出了矛盾,依据矛盾律,表示假定不成立。 再依据排中律,假定的反面成立,所以是“甲拿了”。 乙的判断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2、给出一个能够产生悖论的话语,国王就无法执行他的规定。 如果囚犯对国王说:请处我以砍头。国王就有点难办了。 因为: 如果他把囚犯处以了砍头,囚犯就说了真话,他就不能处他砍头; 如果他把囚犯处以了绞刑,囚犯就说了假话,他就不能处他绞刑。 3、违反矛盾律,如果有万能溶液,那就没有装它的容器;如果有装它的容器,就没有万能溶液。这句话包含着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有万能的溶液并且没有万能的溶液。

《经济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经济体制大体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混合经济。 2、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称为需求量变动,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称为需求的变动。 3、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共同作用的结果。 4、支持价格一定高于均衡价格,限制价格一定低于均衡价格。 5、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 6、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7、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 8、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活动、贴现政策以及 准备率政策,这些政策也称为货币政策工具。 9、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二、选择题 1、经济学可定义为( C) A.研究政府如何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的科学 B.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并进行消费的学说 】 C.研究如何更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竞争性用途的科学 D.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2、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常数( D )

A、个人收入 B、其余商品的价格 C、个人偏好 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 3、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政府为了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C )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C、收购多余的农产品 D、对生产者予以补贴 4、等产量线上某一点的切线的斜率等于( C ) A.预算线的斜率 B.等成本线的斜率; / C.边际技术替代率 D.边际报酬。 5、关于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正确的说法是( A )。 A、洛伦茨曲线弯曲程度越大,基尼系数越大 B、洛伦茨曲线弯曲程度越大,基尼系数越小 C、基尼系数越大,收入不公平程度越小 D、洛伦茨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不公平程度越小 6、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 D ) A、时间长短 B、可否调整产量 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 7、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时,垄断厂商可以( D ) A.亏损 B.利润为零 C.获得利润 D.上述情况都可能存在 8、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 D )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大学逻辑学课后练习答案

大学逻辑学第三版姜全吉迟维恭 《形式逻辑》思维训练题(教材58页) 十、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是否正确?为什么? 1、把句子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这不是“划分”而是“分解”。因为,划分是把一个大类(属概念)分成几个小类(种概念),每个小类(种概念)都具有大类(属概念)的本质属性,而此处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都不具有“句子”的本质属性。 2、民主革命有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是正确的。因为分出来的子项“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外延之和与母项“民主革命”的外延相等。 3、商品可以分为优质商品、劣质商品、畅销商品、滞销商品等。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犯了“划分根据不一”、“子项相容”。因为:①“优质商品”和“劣质商品”是按商品的质量划分出来的;“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是按商品的销售状况划分出来的;②“优质商品”、“劣质商品”分别与“畅销商品”、“滞销商品”存在着交叉关系。 4、这次公审的罪犯有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和高干子弟。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犯了“划分根据不一”、“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因为:①“工人、农民、干部、学生”是按人的社会身份来划分的,“高干子弟”是按家庭中儿女的父母担任国家机关高级领导职务来划分的;②“高干子弟”与“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存在着交叉关系。 5、一望无际的田野上长满了棉花、花生和粮食作物。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混淆了概念的属种关系,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因为“棉花”是“经济作物”的种概念,“花生”是“油料作物”的种概念,与“粮食作物”并列的概念应该是“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而不是“棉花”、“花生”。 6、所有学校,包括大学和中学,都要开展素质教育。 答:这个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犯了“子项未尽”的逻辑错误。因为“大学”和“中学”这两个分出来的子项的外延之和小于母项“所有学校”的外延。 7、市场分为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农贸市场、资本主义市场、社会主义

经济学基础2012年试卷

《经济学基础》 试题 班级 姓 学 第 页 学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判断正(√)、误(×)题(2’×) ( ). 当经济学家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时,他们指的是所有经济决策都涉及权衡取舍。 ( ).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 ( ).如果苹果和橘子是替代品,苹果价格的上升将使橘子的需求减少。 ( ).像钻石这样的奢侈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往往很大(大于)。 ( ).预算约束线是向消费者提供了同样满足程度的一组商品组合。 ( ).如果一个企业在同等规模的工厂内雇佣更多的的工人,最终会边际产量递减。 ( ).短期中企业的产品价格低于其生产的平均成本,该企业应该停业。 ( ).对于垄断者来说边际收益总是低于产品的价格。 ( ).折旧是经济中设备和建筑物磨损的价值。 (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那么乘数的值是。 二、单项选择题(2’×) .经济学是研究( )。 .如何完全满足我们无限的欲望 .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 .如何把我们的欲望减少到我们得到满足为止 .如何避免进行权衡取舍 .下列那一项不是去度假的机会成本的一部分( )。 .如果你留下来工作可以赚到的钱 .你用于买食物的钱 .你用于买飞机票的钱 .你看百老汇表演所花的钱 .以下各项都使手表供给曲线向右移动,除了( )。 .手表价格上升 .用于制造手表的技术进步 .用于制造手表的工人工资下降 .制造者预期未来手表价格下降

.低档物品是收入增加引起的哪一种变动的物品?().供给增加.供给减少 .需求增加.需求减少。 .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为()。 .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除以该物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收入变动的百分比除以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 一种物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该物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一般来说供给曲线越陡峭,越可能的情况是()。 .富有价格弹性.缺乏价格弹性 .单位价格弹性.以上各项都不对 .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称为()。 .权衡取舍率 .边际替代率 .边际权衡取舍率 .边际无差异率 .消费者任何两种物品的最优购买量是()。 .在预算约束线不变时消费者达到最高无差异曲线的一点 . 消费者达到最高无差异曲线的一点 .两条最高无差异曲线的交点 .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相交的一点

逻辑学各章练习题附答案

逻辑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绪论 【堂上操练】 一、填空: 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__________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又叫_______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________。 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________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________。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 1.这个学生是三好学生。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4.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所有S是P 2.p← q3.有S不是P 4.(p∧q)→r 【课后作业】 一、查阅词典,指出下列各句"逻辑"一词的含义: 1.正义终究战胜邪恶,这是社会发展的逻辑。 2."贫穷才是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逻辑? 3.普及逻辑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4.我们要善于逻辑地思维和明确地表达思想。 5.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① 6.任何脱离现实生活逻辑的文学作品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7."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这一逻辑不能成立。 8.这几句话不合逻辑。 二、请用公式表示下列命题或推理,并指出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 1.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才有出路。 2.白求恩同志是一个高尚的人。 3.所有科学理论都具有客观性,形式逻辑是科学理论,所以,形式逻辑具有客观性。4.除非你去请他,他才来。 5.某案犯逃跑要么从水路。要么从陆路,据查不是从水路,所以,某案犯是从陆路逃跑。 6.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7.凡优秀的电影都具有感人的力量,《刘三姐》是优秀的电影,所以,《刘三姐》具有感人的力量。 8.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者半途而废,或者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所以,只能坚持下去。 4.除非你去请他,他才来。 5.某案犯逃跑要么从水路。要么从陆路,据查不是从水路,所以,某案犯是从陆路逃跑。

经济学基础知识习题集(全部带标准答案)

判断题(红色为正确) 1、如果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其它均不变。作为价格因素,会导致被考察商品的需求曲线表现为点的上移。 2、一般来说,越是人们需求的日常消费品,其需求弹性也就越低。 3、只有市场处于完全竞争条件下,资源的配置才最有效的。 4、古典经济学的思想核心是“自由放任”。 5、如果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其它均不变。作为价格因素,会导致被考察商品的需求曲线表现为点的上移。 6、无差异曲线又称效用等高线,是西方经济学中序数效用论分析的工具。 8、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企业产出量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9、经济学中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是GDP。 10、充分就业不意味着没有失业。 11、某国的GNP大于GD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超过了外公民从该国所获得的收入。 12、凯恩斯主义建立的社会背景是是上个世纪的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 13、供给的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不是同一概念,前者是考虑价格不变,其它影响因素变动时的情况,后者刚好相反。 14、所有商品的需求都会表现出价格越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减少的趋势。 15、在需求曲线的同一条弧的同一点上,涨价和降价所产生的需求弹性数值是不相等的。 16、边际土地没有级差地租,但不意味着没有地租。 17、无差异曲线又称效用等高线,是西方经济学中基数效用论分析的工具。

18、只有市场处于完全竞争条件下,资源的配置才有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一、选择 1. 短期内在每一产量上的MC值应该; A、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 B、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 C、既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也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 D、既不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也不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 2. 经济物品是指:( ) A.有用物品 B.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C.必须用货币购买的物品 D.稀有的物品 3.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有:( ) A.生产什么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ABC均正确 4. 完全竞争厂商MC=AC=AR时,则它( )。 A. 只得到正常利润 B.是否得到最大利润尚不能确定 C. 肯定没有得到最大利润 D. 肯定得到最小利润 5. 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原因可以是:( ) A.彩色电视机价格上升 B.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上升 C.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 D.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 E.黑白电视机价格上 6. 如果一条线性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的需求曲线相切,在该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需求 性:( ) A.不相同 B.相同 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D.根据切点位置而定 7. 假定玉米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玉米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恶劣的气候

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 A.欲望的无限性 B.资源的绝对稀缺性 C.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D.欲望的相对有限性 2.下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 A.小汽车 B.时装 C.食盐 D.化妆品 3.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方法是() A.边际效用分析法 B.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C.等产量线分析法 D.成本收益分析法 4.一般来说,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水平线 C.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D.垂线 5.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A.1年内 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而调整的时期 C.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生产要素的时期 D..只能调整一种生产要素的时期

6.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如果某行业的产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那么() A.原有企业退出该行业 B.新的企业进入该行业 C.既无企业进入该行业也无企业退出该行业 D.既有企业进入该行业也有企业退出该行业 7.劳动的供给曲线() A.向右下方倾斜 B.向右上方倾斜 C.向后弯曲 D.是一条水平线 8.当某项经济活动为别人带来好处,又不用获得好处的人付出任何代价,这叫做() A.正外部性 B.负外部性 C.公共物品 D.搭便车 9.-年内本国常住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的总和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总值 D.国内生产净值 10.在影响总需求的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中,最重要的是() A.财产效应 B.利率效应 C.汇率效应 D.财产效应和汇率效应 11.根据乘数理论,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80时,1亿元的自发总支出增量将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A.2亿元 B.3亿元 C.4亿元 D.5亿元 12.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可以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来说明()

经济学基础12章习题及答案.doc

《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D)。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 B、资源的充足性; C、资源的稀少性; 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 )。 A、均衡价格理论; B、消费者行为理论; C、生产者行为理论; D、分配理论; 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 )。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宏观经济政策; 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D)。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C )。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A)。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B)。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二、判断题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对) 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对) 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错) 9、实证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X) 10、“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 X)

《经济学基础》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粮食制品的均衡价格下降( B ) A、鸡蛋价格上升 B、良好的天气情况 C、牛奶价格上升 D、收入上升 2、下列因素中除哪一项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D) 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 B、消费者偏好变化 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变化 D、商品价格变化 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汽车的价格上升,将导致( B) A、汽车需求量的增加 B、汽车供给量的增加 C、汽车需求的增加 D、汽车供给的减少 4、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 C ) A、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 B、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 C、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 D、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 5、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 B) A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产量下降 B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粮食价格会更大幅度上升 C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 D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粮食价格上升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相同 6、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C ) A、买者按低价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 B、大量积压 C、黑市交易 D、A和C 7、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消费者的购买量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C) A、富有弹性 B、具有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 D、弹性不能确定

逻辑学 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大;这种关系叫反变关系。 3、概念的矛盾关系是指a、b两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如金属和非金属。 4、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5、当O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A 假;E真假不定;I 真假不定。 6、当O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A真;E 假;I 真。 7、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 假;O为假;I 真。 8、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 假;O为假;I 真。 9、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10、在模态判断中,必然p和可能p之间是差等关系;必然非p与可能p之间是矛盾关系。 11、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S,P;逻辑常项是有……不是。 12、一个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全称判断;一个判断的谓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否定判断。 13、若p∨q为真,p为真,则q取值为真假不定;若q为真,则p的取值为真。 14、若一有效三段论的结论为全称肯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小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 25、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上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26、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下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假的。 27、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小前提为特称否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结论应为特称否定判断。 28、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大前提为MIP,则其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SIP。 28、思维的逻辑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29若p→q为真,则当p为真时,q的取值为真;当p为假时,q的取值为可真可假。 30、三段论第一格的特殊规则是:(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31、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等形式。 32、“只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才能走向世界。”这一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为就 算沒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也能走向世界。用符号表示为p∧ q。(看不清负号在 哪) 33、“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南方来的都是我班同学。”上述推理违背了换位法推理中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正确的推理应为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有些南方来的是我班同学。 34、在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中,前件真则后件真,前件假则后件假。 35、“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上述假言判断的负判断是并非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用符号表示为 p←q 。 36、根据概念外延之间重合情况,可以将概念间的关系分为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 37、“苹果就是长在树上的水果”,这一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规则,“文学可分为戏剧、散

《经济学基础》各讲习题及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第一讲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 B、资源的充足性; C、资源的稀少性; 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主体是()。 A、居民户; B、厂商; C、劳动者; D、政府; 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均衡价格理论; B、消费者行为理论; C、生产者行为理论; D、分配理论; 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宏观经济政策; 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9 、()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A、亚当?斯密; B、马歇尔; C、凯恩斯; D、萨缪尔森; 10 、()为首的经济济学家把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和在一起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派。 A、亚当?斯密; B、马歇尔; C、凯恩斯; D、萨缪尔森; 二、判断题 1 、自由取用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2 、经济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3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4 、假设就是对两个或更多的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也就是未经证明的理论。() 5 、通过验证证明正确的假说就是理论。() 6 、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 7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8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9、实证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10、“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

经济学基础(专科) 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专科)复习题一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研究货币本质的出发点是( )。 A.货币的起源 B.货币的职能 C.货币的形态 D.货币的作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马克思是从货币的起源出发来揭示货币的本质。 2.银行券和辅币等代表金属实物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成金属实物货币的货币形态是( )。 A.金属货币 B.代用货币 C.纸币 D.第三代货币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代用货币是指代表金属实物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成金属实物货币的货币形态,包括银行券和辅币。 3.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的信用程序发行,充当( )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的现代形态。 A.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 D.世界货币和贮藏手段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的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的现代形态。 4.被称为第三代货币的货币形态是( )。 A.可兑现信用货币 B.金属铸币 C.电子货币 D.代用货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电子货币被称为第三代货币。 5.在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中,( )是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 A.货币名称 B.货币材料 C.货币单位 D.价格标准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中,货币材料是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 6.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单位货币的法定含金量被作为( )。 A.货币的价格标准 B.货币单位 C.货币名称 D.货币材料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单位货币的法定含金量被作为货币的价格标准。 7.在不兑现的货币制度下,纸币被广泛接受,是因为( )。 A.纸币代表金属货币 B.纸币依靠国家法律强制流通 C.纸币代表商品 D.纸币由国家财政发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当代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是由国家垄断发行、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所以会被广泛接受。 8.16~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典型的货币制度是( )。 A.银本位制 B.金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16~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典型的货币制度是金银复本位制。 9.金本位制有多种类型,其中( )具有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的是纸币——银行券,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等特点。 A.金币本位制 B.金块本位制 C.生金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金汇兑本位制的特点。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一、简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答: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 2、什么是思维形式结构什么是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3、 答:思维内容的存在、联系方式,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构成。逻辑常项是思维形式结构中的不变成分,决定思维的逻辑内容。逻辑变项是思维形式结构中的可变成分,容纳思维的具体内容。 4、什么是对思维形式结构的代入? 答:思维形式结构不表达具体思维内容,因而没有真假。用具体词项或命题,代入思维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变项,这种思维形式结构就被赋予了具体内容,就有了真假。不同的代入,思维形式结构就被赋予了不同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真假情况。 5、什么是逻辑规律? 答:在任意带入下,都表达真实的思想内容的一类思维形式结构。 6、什么是逻辑矛盾? 答:在意带入下,都表达虚假的思想内容的一类思维形式结构。 7、什么是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 答:一个真确的演绎推理的形式结构同时也是一个逻辑规律。 8、逻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答:判定推理的有效性,分辨推理的正误,研究判定规律。 9、语言、思维、逻辑学的关系是什么?

答:语言是思维的直接显示,是思维的物质外壳。逻辑学通过研究语言的形式结构,来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 10、语言有哪些构成要素? 基本符号(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没有基本符号就没有语言),语形规则(什么样的基本符号是合式的,即是本语言中的词、词组或语句、项或公式),语义规则(是对语言中的合式的词、词组或语句的解释,即赋予其意义)。 二、在下列命题或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用公式表示出来。 1和5:所有S是P 2和7:所有 P是M,所有S不是M,所以,所有S不是P。 3和8:只有p,才q。 6和9:如果p,那么q;p;所以,q。 三、选择题(选择一个或多个恰当选项作为答案)。 1. C 2. C 3. A B C D 4. B E

《经济学基础》习题集

经济学教学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dc8296409.html, 《经济学基础》习题集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系部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讲导论(经济学基本概念、经济学基本框架) 一、单项选择 1、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D.人们靠收入生活 2、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3、生产要素是指生产过程中能帮助生产的各种手段,它包括资本、土地、劳动力和() A.厂房 B.机器 C.森林 D.企业家才能 4、对经济学家来说,非理性意味着() A.人们无意识地伤害自己 B.人们采取恶毒的行为 C.人们故意采取与自己的最大利益相悖的行为 D.人们做出反常的选择 5、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国民收入 B.经济增长 C.个体经济单位 D.失业 二、简答 1、你的姑妈正在考虑开一家五金店。她计算,租店面、购买货物和雇佣工人每年要花费50万元。此外,她要辞去薪水为每年5万元的会计师工作。如果你姑妈认为她一年可以卖出价值是53万元的商品,她应该开这个店吗?解释原因。 2、清朝李汝珍所写的《镜花缘》一书中,描写了“好让不争”的君子国。在热闹喧哗的市场上,买者手中拿着货物,高叫价格太便宜了,非要卖者加价不可。卖者却觉得价格太高,已经很过意不去了,两人争执了许久。都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却出现了混乱局面。结合所学,谈谈什么是理性人假设?你能举一个你身边的例子吗?理性人假设等同于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吗? 第二讲价格理论 一、单项选择 1、咖啡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 A. 咖啡需求曲线右移 B. 咖啡伴侣等咖啡互补品需求下降 C. 茶等咖啡替代品需求减少 D. 咖啡需求量上升 2、需求定理表明() A. 随着汽油的价格提高,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下降 B. 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的质量得到提高

最新《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5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 A. 大于 1 B. 小于1 C. 等于1 2、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 A. 消费减少 B. 储蓄减少 C. 消费增加 3、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 A.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B.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C. 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4、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会引起()A.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B.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不变C.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5、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 A. 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 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 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国民生产总值:

2、财政政策: 3、货币政策: 4、充分就业: 5、通货膨胀: 三、简答题(本题共10分) 1.说明经济增长的含义,指出名义经济增长和实际经济增长含义的不同。(6分)

2.指出可能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两种经济因素,并说明它们是如何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4分) 四、计算题(本题10分) 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4r,名义货币供给M=600,价格水平P=3,消费C=150+0.6YD,税收T=60,投资I=150—5r,政府支出G=80 (1)求IS和LM曲线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收入和投资

五、论述题(本题共10分) 试述通货膨胀的起因及应对方法

中小学生培训学校 暑假各科目话术 (内涵科目) 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政治地理历史 (涉及年级) 小学二年级至高三

经济学基础练习题和模拟试题答案

经济学基础练习题和模 拟试题答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dc8296409.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经济学基础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A)。 A需求量增加;B需求量减少; C需求增加;D需求减少; 2、商品x和商品y是相互替代的,则x的价格下降将导致(D)。 A x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 x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 y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 y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3、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美元下降到9美元,需求量从70增加到75,则需求为(A)。 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 C单一弹性;D难以确定。 4、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不变()A A商品本身的价格;B个人偏好; C其他商品的价格;D个人收入 5、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A A需求量增加;B需求量减少; C需求增加;D需求减少; 6、商品x和商品y是相互替代的,则x的价格下降将导致()。D A x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 x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 y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 y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7、某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的影响是()。B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互补品的供给趋向向右移动; D互补品的价格上升。 8、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美元下降到9美元,需求量从70增加到75,则需求为()。A 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 C单一弹性;D难以确定。 9、假定商品x和商品y的需求交叉弹性是—2,则()A。 A x和y是互补品; B x和y是替代品; C x和y是正常商品; D x和y是劣质品。 10、效用达到最大时()。B A边际效用为最大;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正;D边际效用为负。 11、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B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 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12、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C A消费者的收入;B商品的价格;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人大完整版

AAA中国人民大学版完整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二、在下列命题或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用公式表示出来。 1与5:所有S就是P 2与7:所有 P就是M,所有S不就是M,所以,所有S不就是P。 3与8:只有p,才q。 6与9:如果p,那么q;p;所以,q。 三、选择题(选择一个或多个恰当选项作为答案)。 1、 C 2、 C 3、 A B C D 4、 B E 第二章练习题答案 一、判定下列断定的正误。 1、错误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5、错误 6、正确 7、错误 8、错误 二、运用本章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错误。定义过宽。 2、错误。定义过宽。 3、错误。“勇敢”与“勇敢的战士”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4、错误。“喜马拉雅山”与“珠穆朗玛峰”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 三、在以下各句的括号中填入哪个或哪些选项就是适当的? 1、 C 2、 A B C 3、 A 4、 A 5、 B 6、 B C 7、 B 8、 B 9、 B C 10、 A C 四、下列各题中括号内的话,就是从内涵方面还就是从外延方面来说明标有横线的概念的? 1、分别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 2、从内涵方面。 3、分别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 4、分别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 5、分别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 6、分别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 五、从两种概念分类的角度(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正概念与负概念)说明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概念属于哪一种类。 1、“美术作品”就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2、“《孔乙己》”就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作品”就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3、“非司机”就是普遍概念、负概念。 4、“中国女子排球队”就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世界冠军”就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5、“中国工人阶级”就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6、“国家检察机关”就是单独概念、正概念。 六、试分析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语词就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还就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 1、集合 2、非集合 3、非集合 4、集合 5、 (1)集合 (2)非集合 (3)非集合 6、集合 7、集合 七、下列各组概念就是什么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