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国际贸易重点

农产品国际贸易重点
农产品国际贸易重点

农产品国际贸易

第一章农产品贸易

1、产品分类标准及作用连线题

SITC:联合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作用:为统计服务

CCCN:原海关合作理事会(1995年更名为世界海关组织)《海关合作理事会商品分类目录》作用:为征税服务

HS:《协商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作用:兼顾统计和征税的需要

2、农产品贸易的研究领域简答题

1)贸易格局及其变动研究

贸易格局的整理分析

贸易流量、流向、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等

贸易格局变动及其原因

贸易增长、结构变动原因(例:竞争力)

贸易格局变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对国内产业影响经济福利影响等

2)贸易政策及其效果研究

贸易政策的变迁

过程描述、变迁原因、变迁的绩效

贸易政策效果评价

政策目标、实现目标的程度、政策效率

贸易政策设计

可行性问题

3)贸易模式与方式问题研究

贸易战略与贸易模式

国家贸易战略(贸易的地位等)

贸易主导因素(资源优势利用、规模经济、需求导向等)

贸易方式及其变化研究

一般贸易、易货贸易、租赁贸易、来料加工等

贸易实务的改进

合同、运输、保险、报关、结算等等的改善

4)世界市场与国际营销研究

世界市场研究

世界市场的发展、特征、价格形成

贸易条件

国际营销研究

国际市场开拓、国际营销特征和手段等

跨国公司的发展与经营策略

跨国公司发展的原因、跨国公司的经营策略等

5)国际贸易体系与规则研究

国际贸易体系研究

WTO国际贸易体系、FTA等国际贸易体系等

国际贸易规则研究

WTO贸易谈判:国际贸易规则的形成与修改、贸易规则的执行评价、贸易规则的发展趋势、贸易规则的影响等

国际贸易秩序研究

国际贸易秩序保障手段、国际贸易争端等

3、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主要内容:

(1)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都处于劣势,两国也可进行互利贸易。

(2)一国专门生产、出口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有比较劣势的商品。

(3)两优取重,两劣取轻

例,如果两人都能制鞋和帽,不过制帽时只强1/5或20%,而制鞋时则强1/3或33%,那么那个较强的人专门制鞋,而较差的人专门制帽。

评价:

(1)科学性:

促进了英国经济与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使英国经济跃居世界首位。

补充了斯密理论的遗憾:绝对劣势国家同样可以参与国际专业化分工和交换。

(2)非科学性

1)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有严格的假设条件,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这些条件是很难得到满足的。

2)比较优势理论把多变的经济世界抽象为静止的、均衡的世界,因而所揭示的贸易各国的利益是静态的、短期的利益,是否符合长期利益不得而知。

3)比较优势理论掩盖了国际分工中的不平等现象,目的是让发展中国家取消必要的保护措施。

4、对H一O学说的评价

(1)积极方面

进一步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解释了为什么比较成本有差异。

正确地指出了生产要素在各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2)严重缺陷

假定条件影响了理论对国际贸易现象的解释力。

其理论与当代发达国家间贸易迅速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

抹煞了国际生产关系,抽象地谈论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收入均等化。

5、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论述题

(1)要素非同质论(劳动熟练说)

劳动分为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

里昂惕夫认为,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比其他国家工人高三倍,按生产效率计算,美国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相对短缺。

美国经济学家基辛将劳动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得出资本较丰富的国家(发达国家))倾向于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资本较缺乏的国家(发展中国家)倾向于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结论。

但经过验证,美国工人的效率和欧洲工人相比,最多为1.2到1.5,而不是3倍。

(2)人力资本说

[美]凯南(P.B.Kenen)

为什么会出现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的差异?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是人力资本投入的结果。

人力资本:指一国用于职业教育、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技术,属无形资本。

美国出口产品含有较多的熟练技术劳动,包含了更多的人力资本,所以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3)贸易壁垒说

要素禀赋理论的结论是在自由贸易的假定下得出的,没有运输成本及各种贸易壁垒。但是,现实中存在着大量的贸易壁垒,人为地扭曲了贸易条件,使得产品的相对价格不能

反映出真正的比较优势,从而造成与要素禀赋理论相悖的贸易模式。

克拉维斯(Kravis)在1954年的研究中发现,美国受贸易保护最严密的产业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贸易壁垒刺激了国内该产业的发展,扭曲了正常的贸易模式,使得美国反而成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

(4)跨国公司的作用

跨国公司子公司的产品主要是利用东道国的各种资源加上美国的资本和技术生产出来的,其中相当多的产品属于资本密集型的。这类产品的返销,是美国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5)要素密集型逆转说

要素密集度逆转是指某一种产品在资本丰裕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在劳动丰裕国却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存在着要素密集度逆转时,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资本丰裕国可以用廉价的资本生产某种产品,而劳动丰裕国也可以用廉价的劳动生产同一种产品。在这种情形下,要素禀赋理论失效。

(6)需求逆转说

要素禀赋理论假设需求偏好一致,贸易模式完全取决于要素禀赋的差异。但如果两国需求偏好的差异超过其要素禀赋的差异,就会出现所谓的需求逆转,从而造成与要素禀赋模型的预测完全相反的贸易模式。

这种观点认为美国的需求偏好强烈地偏向于资本密集型产品,使得该类型产品的相对价格较高,因而美国会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来交换资本密集型产品。

但实证研究表明,现实中需求逆转的解释并不是很有说服力。

6、里昂惕夫之谜简评

(1)里昂惕夫之谜是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界碑。

(2)对“谜”的解释增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现实性,并为以后一系列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3)在一些理论体系上表现为分散性、片面性和不完整性。

第二章世界农产品贸易地理

●世界农产品贸易波动增长,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农产品贸易在世界中的地位趋于下降

●农产品国际价格下跌导致农产品贸易条件恶化

●农产品进口与出口都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

●农产品贸易区域化趋势加强

●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竞争不完全性增强

3、世界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1)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简答题

(2)农产品贸易额占全球商品贸易额的比重不断下降

(3)农产品贸易产品结构中以(经过加工的)制成品为主

(4)农产品贸易地区结构中占主导优势的是发达国家.主要的进出口区域是欧洲,其次是亚洲、美洲。

(5)农产品贸易壁垒由传统的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 由数量限制转向技术性措施

(6)农产品价格出现上涨

4、农产品贸易的特点

1)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价格不太稳定

2)农产品贸易具有较高的区域集中度

3)农产品贸易具有较高的运输成本

4)部分农产品贸易竞争具有不完全性

5)农产品质量不易控制

第三章欧盟农产品贸易

1、欧盟农产品贸易的主要特点

(1)欧盟农产品出口侧重于以质取胜,追求高附加值,同时海外农产品销售注重品质宣传。(2)重点向海外推销欧盟特色农产品,目标市场定位清晰。

(3)最后,建立良好的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在欧盟成员国内部和海外消费者中树立对欧盟农产品的信心。

2、欧盟联合共同政策了解一下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AP,Common Agriculture Policy)是在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欧共体的两大支柱之一(另一支柱为关税同盟)。它由一整套规则和机制所组成,是欧盟最重要的共同政策之一,主要目的是用来规范欧盟内部农产品的生产、贸易和加工。共同农业政策的最大特点是:对内实行价格支持,对外实行贸易保护。

3、欧盟主要进出口农产品小题

出口:谷物、葡萄酒、动物饲料

进口:动物饲料(最主要)、水果(第二大)、谷物

4、欧盟主要农产品进出口市场小题

出口市场:中国(最大)、美国(第二大)、俄罗斯(第三大)

进口市场:巴西(最大)、阿根廷、

第四章日本农产品贸易

1、日本主要出口农产品

日本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是烟草、调味料、珍珠等,其中烟草2009年出口额占农林水产出口总额的6.0%。

(1)大田作物

日本主要农产品大部分从美国进口。其次为巴西,

小麦主要从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进口。

玉米绝大部分从美国进口。

日本水稻主要从美国进口。

(2)水果及蔬菜

日本水果主要从菲律宾进口,其次为美国、新西兰、墨西哥和南非。

我国是日本最大的蔬菜制品和生鲜蔬菜进口市场,主要进口品种为洋葱。

(3)畜产品

日本猪肉主要从美国、加拿大和丹麦进口。

牛肉主要从澳大利亚进口。

2、肯定列表制度了解一下

“肯定列表制度”是日本制定的一种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这一制度对输日本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标准要求非常苛刻,自实施以来,对中国出口日本的农产品(尤其是蔬菜产品)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肯定列表制度”将检测的农药种类数量增加到534种以上。实施当年,日本厚生劳动省查出并最终采取了废弃或退货处理的进口农产品共1440批次,同比增加了82%。其中遭退货批次最多的国家依次是:中国476批次、美国242批次、越南131批次。

3、肯定列表制度不合理之处:

(1)农兽药残留标准设定不合理、不科学,存在歧视性标准。

(2)日本检查措施内外有别,阻碍公平贸易。

1)抽查比例不同

2)监管模式不同

3)超标信息披露形式不同

4、日本设置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必然性论述题

(1)农业问题的敏感性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一直在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市场,以求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

中日两个邻邦国家,由于两国地理位置关系上的优越性和农业资源的互补性,中国努力提升自身对日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显得迫切而且重要,所以中国一直致力于提升农产品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

然而,二十一世纪以来,鉴于我国农产品几乎每年以递增的出口额向其出口农产品的情形,日本基于本国农业的生产状况和政治因素等,设置了一系列苛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来阻碍我国农产品的对日出口,所以中日之间农产品贸易面临着摩擦不断加剧的形势,农产品贸易也成为了一个更加敏感的问题。

(2)日本国内政治复杂

面对中国的崛起,日本国内有很多的舆论,“中国威胁论”从未从日本国内消退。

(3)国际市场的压力

日本受到的国际市场压力主要是来自美国,因为日本在外交、安全、出口等方面很大程度上都依赖着美国。

日本迫于美国各方面的压力,对中国制订的很多贸易限制措施都要明显的比对美国等国的更为苛刻,例如,日本在农、兽药残留方面对中国鸡产品实施歧视,在检测真球粉时要求中国产品达到0.01ppm,而对美国等其他国家的产品只要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0.05ppm。

(4)TBT 协议和SPS 协议提供的客观条件

有关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协议主要有《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简称TBT协议)和《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议》(简称SPS 协议)。

两协议在具体执行时遇到了很多困难,例如,协议中规定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环境和国民的健康等,在必要时,可以设置在科学上证明是合理的但高于国际标准的限制进口措施,而所谓的“必要时”、“科学上证明是合理的”等都是一个模糊的说法,这都是包括日本在内的很多发达国家可以利用的协议的漏洞。除此之外,该协议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是体现的发达国家的意志5、日本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简答题

(1)致使农产品出口障碍增多

最直接的就是我国农产品的检测次数增多,除了要在本国进行检验,还要由第三方指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继日本对中国农产品设置贸易壁垒后,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

除此之外,当日本对我国一种农产品设置苛刻的技术限制之外,接着会对其他产品同样做出相

关规定。

更进一步的对农业的相关产业,如运输、制造业、服务业等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不可避免的冲击到了其他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资金等支持的产业的发展,这使得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障碍重重。

(2)削弱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促使我国输日农产品质量的提升

从长远来看,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是设置使得我国对日出口的农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农产品日渐符合市场的需要。

第五章美国农产品贸易

1、美国主要进口农产品

主要的出口农产品仍然是大宗农产品,主要有谷物饲料、小麦、玉米和大豆。

2、美国主要出口农产品

自2002到目前为止,美国农产品进口最大的是园艺产品,年以来其几乎占到所有美国进口农产品的一半以上。园艺产品包括水果、蔬菜、坚果、葡萄酒、麦芽饮料和苗圃产品

3、美国组要进口市场

在过去的10年间,美国农产品的进口主要来自加拿大、墨西哥、欧盟、澳大利亚、巴西和中国(表6-5)。美国来自欧盟的农产品进口放缓,而从加拿大、墨西哥和美洲其他国家的进口增加。其中,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是加拿大和墨西哥成为美国农产品两个最主要的进口来源地的原因。美国主要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园艺产品、动物及动物产品、热带产品和糖等农产品。

4、美国主要出口市场

目前亚洲、南美洲和北美洲是美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主要出口市场为中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欧盟和韩国。

(1)北美自由贸易区伙伴国

北美自由贸易区伙伴国亦即加拿大和墨西哥.

(2)中国

中国首次成美国农产品最大出口市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棉花和大豆进口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且经济蓬勃发展的国家,中国用几年时间成为美国农产品出口主要市场。2004年,中国是美国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市场,涉及金额为60亿美元

(3)欧盟和日本

欧盟,原是美国以前几十年来最大的出口市场,近年来同加拿大、墨西哥和其他美洲国家相比其地位下降了,而亚洲的地位上升了。日本原是美国农产品出口最大市场,但近年来地位逐渐下降。造成这一结果的部分原因是日本经济停滞及缓慢复苏。

(4)哥伦比亚、韩国、巴拿马

这些国家已经是美国农产品重要出口市场。美国主要是向巴拿马就出口玉米、大豆、小麦、大米和其他农产品。韩国是美国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市场,哥伦比亚是美国在中南美洲的重要出口市场。

5、美国是中国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市场。

在我国所有的出口国中,向美国的出口额一直保持第二,仅次于向日本的出口额。

6、倾销的概念

概念:如果一项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该产品的出口价格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低于出口国旨在用于本国消费的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也即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则该产品即被认为是倾销。

7、倾销的构成要素简答题

(1)产品低于正常价格销售;

(2)这种低价销售的行为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包括实质性损害、实质性威胁和实质性阻碍;(3)损害是由低价销售造成的,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8本协议所使用的“国内产业”一词应解释为国内同类产品的全部生产商,或者是他们之中的那些生产商,其合计总产量构成全部国内产品产量的大部分。50%

如果申请受到国内生产商的支持,其集体产量构成了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生产商生产量的50%以上,则该申请应被视为由国内产业或者代表国内产业提出的。

在当局确定倾销幅度是最小的、或实际的或潜在的倾销产品的数量或者损害可以忽略不计时,案件也应立即终止。

如果倾销幅度按出口价格的百分比表示小于2%,该幅度应被视为是最小的。

如果从一个特定国家进口倾销产品的数量被确定为出口成员国内市场上同类产品不足3%,则该倾销产品的数量通常可忽略不计。

除特殊情况外,调查应在调查开始之后1年之内,无论如何不得超过调查后的18个月结束。9、行政复审具体程序的比较

(1)期中复审(年度复审)

指的是反倾销措施实施一段时间后(通常至少为一年),涉案国(地区)的出口商、国内进口商在反倾销措施有效期间内,向主管机关提出复审申请,主管机关根据提交的申请材料等审查是否有必要继续采取反倾销措施。

(2)新出口商复审

新出口商复审是指在原反倾销调查期内未向进口国出口过被调查产品的涉案国(地区)出口商生产商,在原反倾销措施生效后要求为其确定单独反倾销税率的复审。

(3)日落复审(期终复审)

在反倾销措施执行满5年之前的合理时间内,国内产业、涉案国(地区)的出口商、生产商、国内进口商提出有充分证据的请示而由主管机关发起复审。

第六章《农业协议》

1、《农业协议》的背景

由于农业的敏感性和复杂性,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之前进行的数轮多边贸易谈判中,农业始终游离之外。在多数关贸总协定成员的努力下,农业问题自1986年乌拉圭回合谈判起才被纳入多边贸易谈判的有效约束内,并成为多边贸易谈判的中心议题之一。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是农业向贸易自由化进程迈出的第一步,其主要结果是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签署了乌拉圭回合农业协定,这是世界上首部关于农产品贸易方面的国际规则。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是在乌拉圭回合的基础上,以乌拉圭农业协定第20条为基础,在多哈WTO 部长级会议授权下开始进行的进一步农业贸易自由化改革,是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的延续。2、四个领域

1)市场准入

2)国内支持

3)出口补贴

4)动植物卫生检疫

3、绿黄蓝箱政策

国内支持措施分为两类。

一类是没有或者较小扭曲贸易的政策,称为绿箱政策,可免予减让承诺。

另一类是产生贸易扭曲的政策,称为黄箱政策,农业协议要求各方用综合支持量来计算其措施的货币价值,并以此为尺度,逐步予以削减。

蓝箱政策属于价格支持的特例,是指在实行价格补贴时,以农民控制生产数量为前提

4、综合支持量

综合支持量是指“给基本农产品生产者生产某项特定农产品提供的,或者给全体农产品生产者生产非特定农产品提供的年度支持的货币价值”。

《农业协议》规定,

一,对具体农产品(或所有农产品)的支持,只要其综合支持总量不超过该产品生产总值(或农业总产值)的5%(发展中国家为10%),就无需削减其国内支持;

二,综合支持量必须以1986年到1988年的平均水平为基础,自1995年开始,发达国家在6年内逐步削减20%,发展中国家在10年内逐步削减13%。

三,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和差别待遇,对发展中国家的某些“黄箱”政策措施,也列入免于削减范围,如农业投资补贴,为鼓励生产者不生产违禁麻醉作物而提供的国内支持,对低收入者或资源贫乏的生产者获得的农业投入补贴等。

5、协议中的具体细节要看ppt 小题

6、乌拉圭回合谈判的局限性简答题

(1)市场准入改善有限

一是关税保护程度依然很高。乌拉圭回合没有对具体的关税形式加以规范,非从价税不能直观地反映农产品的实际关税保护水平,关税水平没有缺乏透明度,并且在操作上具有较强的限制性,瑞士、挪威、欧盟、美国等许多发达成员大量使用非从价税,具有隐蔽性保护作用。

二是承诺的最低市场准入配额完成率低。

三是对乌拉圭农产品关税实质性削减作用有限,乌拉圭回合后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仍高达62%。此外,部分成员还使用特殊保障措施(SSG)加强对本国市场的保护。

(2)扭曲贸易的国内支持未得到有效削减

一是允许的扭曲贸易国内支持在削减后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其中欧盟的扭曲贸易支持总量占其农业产值的63.4%,日本为50.5%.

二是绿箱政策基本以发达成员国内农业政策为基础确定

(3)出口补贴未得到实质性限制

一是大量使用出口补贴的成员保留继续使用的权利,前提是使用水平不超过其承诺水平;

二是没有使用过出口补贴的成员,则不能使用出口补贴。

7、入世给我国农业带来的影响

积极影响:

(1)缓解了国内农业资源和环境压力、丰富了国内农产品供应、满足了国内对原料的需求(2)促进了农业改革的深化和农业政策的调整

(3)推动了农产品贸易的快速健康发展

(4)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优化步伐

(5)推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完善和安全水平的提高

(6)突发重大动植物疫情应急机制得到加强

消极影响:

(1)部分产品进口大幅增加对相关产业和主产区农民增收造成了不利影响

(2)加剧了农产品市场的波动风险

(3)政府宏观调控的难度明显加大

8、市场准入

(1)减让表所含市场准入减让涉及关税约束和削减,并涉及其中列明的其他市场准入承诺。(2)各成员不得维持、采取或重新使用已被要求转换为普通关税的任何措施,除非第5条和附

件5中另有规定。

9、关于市场准入的规定

(1)取消非关税措施,将其关税化。

(2)削减农产品进口关税

●发达国家自1995-2000年的6年中,按照简单算术平均计算,在1986-1988年平均水平

基础上,削减36%的普通关税及关税化的关税;每个税目至少削减15%。

●发展中国家自1995-2004年的10年中,按照简单算术平均计算,在1986-1988年平均水

平基础上,削减24%的普通关税及关税化的关税;每个税目至少削减10%。

●最不发达国家可以免于承诺。

第八章中国农产品贸易

1、中国农产品出口概况简答题

1)出口规模稳中有升,贸易排名位居世界第五

2)出口竞争力有所提高,但产业基础依然薄弱

3)国际市场准入条件苛刻,严重制约农产品出口

4)农产品出口的社会效益明显

5)农产品出口的产品集中度和市场集中度都比较高

6)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

7)日本市场的重要性下降,美国市场的重要性上升

2、水产品出口概况

中国海域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公里,内陆水域面积约2.7亿亩。我国海域有7500多种水生生物栖息,内陆水域有800多种淡水鱼,我国水生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我国已发展成为一个养殖、捕捞、加工、渔船、渔机、水产科技相互配套,产量占世界水产品总量三分之一的渔业大国。我国水产品出口位居全球水产品出口首位。

水产品总量中,海水产品比重下降,内陆水产品比重上升;捕捞水产品大幅下降,养殖水产品大幅上升。我国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70%,未来水产品产量增长依靠海水养殖和远洋渔业。

3、鳗鱼的出口概况

鳗鱼是我国出口大宗农产品之一。主要出口品种有烤鳗(HS16041910)和活鳗(HS03019290)。中国是世界第一鳗业大国,海关统计数据分析,我国烤鳗产品出口数量在2000年左右达到高峰,但平均单价却在低位徘徊,显示供大于求,造成经济效益降低。受日本市场需求的影响,活鳗产品自2004年后出口数量及单价大幅增长,出口数量最高增长幅度达300%。

我国鳗鱼产品主要出口日本,此外还销往美国、俄罗斯、韩国、加拿大及欧洲等市场。

(1)日本市场情况

鳗鱼的消费市场主要在日本,日本鳗鱼进口量约占世界贸易总量的90%,且市场容量逐年增长。日本每年自产活鳗2~2.5万吨,从台湾省进口1.5~2万吨,其余均依赖中国大陆进口,品种以烤鳗为主(80%以上来自我国。

近几年,我国鳗鱼对日本出口数量及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供过于求是最主要的原因。2001年后,日本为了保护其本国产业,不断加强对进口鳗鱼的技术性限制措施,使我国鳗鱼出口量不断下降。在日本市场占有率也从90%以上降到目前的70%左右。

(2)其他市场情况

美国市场是我国鳗业自2000年后培育起来的新兴市场。出口品种以烤鳗为主,主要供应日式餐饮。

中国大陆和香港市场以活鳗鲜销为主,喜食大鳗。

欧洲市场主要消费国是意大利、德国、荷兰、法国、比利时、丹麦、西班牙等,主销品种为熏制鳗鱼、油炸鳗苗。

台湾市场全部自产。

韩国的年销量近1万吨,其中自产6000~7000吨。

此外,其他一些国家也有少量进口,以满足当地日本人的生活需要。

4、果蔬产品出口情况

果蔬类产品始终保持增长势头。

我国蔬菜主要出口到日本、欧盟、东盟、美国和俄罗斯等市场,其中日本、韩国和印尼是我食用蔬菜出口前三大市场。

鲜苹果是我水果主要出口品种,主销市场包括东盟以及独联体国家。

我国蔬菜价格一般为发达国家的1/l0~1/5,但从产品结构看,主要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较低。据有关研究,世界出口贸易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11种产品中,我国只有蕃茄酱占有30%的份额;出口贸易额在5亿~10亿美元的11种产品中,我国只有大蒜、食用菌罐头和脱水蔬菜市场份额较高;出口贸易额在1亿~5亿美元的16种产品中,我国只有姜、鲜或干制蔬菜和干食用菌位列其中。

5、苹果汁出口情况

(1)出口情况

我国苹果产量约30%用于浓缩苹果汁加工行业。陕西和山东是国内最主要的两个产区,陕西地区产量约占总产量的60%。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浓缩苹果汁生产和出口国,出口量约占全球贸易总量的60%以上。销售市场扩展到目前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

(2)出口市场

我国浓缩苹果汁已出口至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前5个主要市场分别是美国、波兰、俄罗斯、德国和日本。

美国是我国最大的浓缩苹果汁进口国。

日本为我国第二大浓缩苹果汁进口市场。

俄罗斯为我国第三大浓缩苹果汁进口市场。

波兰是浓缩苹果汁主产国,但主要是高酸品种,每年需从我国进口部分低酸苹果汁用于混兑。

6、食用菌出口情况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食用菌产品是我国入世后具有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农产品之一。

食用菌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食用菌产品出口创汇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推动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1)总体情况

全球主要的食用菌生产国包括中国、美国、波兰、荷兰和日本,其中,我国食用菌产量占全球的70%以上,居世界首位。日本是全球人均食用菌消费量最高的国家。

食用菌已成为我国继粮、棉、油、果、菜之后的第六大农产品。我国现有34个涉及食(药)用菌的海关商品编码,涵盖了干、鲜、冷冻、盐渍和罐藏的各类食用菌。

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占主导优势的食用菌产品是食用菌罐头(蘑菇罐头和珍稀菇罐头)、香菇、木耳、银耳和松茸等。

近五年来,国内共有31个省(市、区)出口食用菌。其中,福建省出口最多,约占全国出口三分之一以上。

(2)贸易情况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蘑菇罐头生产国和出口国,在全球蘑菇罐头贸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受消费习惯的影响,我国生产的蘑菇罐头内销比例很低,只占年产量的15%~20%。因此,蘑菇罐头是一种高度依赖出口的外向型农产品,极易受到国际市场大环境的影响。

7、畜产品出口情况

我国肉类产量约占世界肉类总产量的29%,其中猪肉约占46%,禽蛋约占39%。

我国肉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奶类产量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肉类人均占有量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蛋类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但是,同时,我国畜牧业生产水平离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畜禽个体生产性能不高,牛平均体重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奶牛平均单产水平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45%。

8、猪肉出口情况

我国猪肉产量约占世界猪肉产量的50%,但在世界出口排名中,中国排在前十位猪肉出口大国之外。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猪肉生产国,但由于质量安全水平方面的劣势,只能出口到一些卖价较为低廉的国家和地区。中国猪肉的生产成本低于欧盟国家,但高于巴西、美国和加拿大,在猪肉质量管理控制上相比发达国家仍存在很大差距。总体看,中国在国际猪肉市场上处于弱势的竞争地位。

欧盟是世界上第二大猪肉生产地区、第一大猪肉出口国和进口地。丹麦、荷兰、比利时是欧盟内部三个主要猪肉出口国。欧盟出口市场日渐多元化,这得益于欧盟猪肉质量安全标准高于国际标准,但是从价格而言,欧盟缺乏竞争优势。

美国猪肉出口量占世界的25%,主要出口到日本、中国香港、墨西哥、俄罗斯和中国内地市场。美国猪肉的质量较好,而美元贬值提高了美国猪肉的出口竞争力,再加上国内饲料资源丰富,美国在世界猪肉市场是有力的竞争者。

9、禽肉出口情况

(1)禽肉国内生产情况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猪肉的消费在整个肉类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由原来的85%以上下降到65%左右,而禽肉的份额从5%左右增加到目前的20%。世界上70%的国家禽肉的消费量都大于猪肉。

在中国,鸡肉制品是最主要的禽肉品种,产量远远高于鸭肉、鹅肉和其他特种禽肉,鸡肉制品产量约占所有禽肉产量的68% 。

我国肉鸡业虽然近年发展比较快,但是禽肉人均年消费量还比较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禽肉出口概况

美国仍然是最大的鸡肉生产国,2007年产量达1700万吨,中国、巴西紧跟其后。

巴西有大量的可耕地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巴西很少受到饲料价格上涨的冲击,提高了巴西禽肉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禽肉出口前5大市场为日本、香港、马来西亚、英国和韩国。其中,日本和香港市场分别占我国禽肉出口市场份额的55%和30%。

欧盟是世界上主要的禽肉产品消费市场,也是禽肉产品的高端市场,主要从巴西和泰国进口。

10、肠衣出口情况

中国产肠衣主要包括猪肠衣和羊肠衣两大类。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最大的肠衣出口国,曾占到世界肠衣出口量的一半以上。近年来,由于许多发达国家开始加入到肠衣生产和加工的行列以及国内肠衣消费量的增加,我国肠衣在世界市场所占份额逐年下降。但中国仍是世界最重要的肠衣贸易国,约占世界肠衣出口量的20%。中国肠衣出口市场比较集中,尽管企业努力开拓新兴市场,力争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但是从出口情况来看,传统出口市场仍占据主要地位。德国、美国、荷兰是中国前三大出口市场。

目前国内畜牧业养殖多种方式并存,既有大规模的专业化养殖场,也有以农户为主的小规模养殖。对于专业化的养殖场,肠衣原料质量比较容易控制,但是对于分散于农户中的原料质量则较难控制,肠衣药残问题成为困扰企业出口的首要问题。目前虽然部分肠衣企业建立了自己的养殖场,实现了从源头控制药残,但是大部分肠衣企业仍在走原料收购的老路,肠衣药残问题

很难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11、羊绒出口情况

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羊绒大国,原绒产量占世界原绒产量的75%以上,世界上超过90%的羊绒原料在中国完成初加工处理,中国羊绒及制品加工数量世界第一、生产能力世界第一、出口量世界第一,世界羊绒消费市场有四分之三以上的商品产自中国。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长期的人工选择,中国羊绒的品质明显占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羊绒、无毛绒和羊绒衫及制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无论羊绒原料还是制品,我国羊绒在国际市场均占有绝对份额。我国羊绒出口前5个国家和地区依次为:意大利、英国、中国香港、日本、韩国。但近年来随着中国羊绒深加工能力的增强以及内销市场的增长,羊绒及无毛绒出口有逐步递减趋势。

12、蜂蜜的出口情况

我国是世界蜂蜜主要生产和出口国。目前,我国年产蜂蜜20万吨左右,产量居世界首位。蜂蜜产量在5万吨以上的国家有中国、阿根廷、土耳其、美国、印度、俄罗斯和墨西哥。

我国年出口蜂蜜8万吨,年均创汇约1亿美元,占世界蜂蜜年贸易量(23万吨左右)的40%。我国出口量均次于阿根廷,居世界第二。主销市场为日本、欧盟、美国。

欧盟是世界蜂蜜主要消费区,也是对进口蜂蜜品质要求最为严格的地区。

掺杂使假取代以往的抗生素问题,成为制约我蜂蜜出口的最主要因素。

13、大米出口情况

稻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我国水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大米与亚洲地区4个主要大米生产国(印度、巴基斯坦、泰国和越南)相比,中国总产量居于第一位。从单产看,中国明显在5国中处于优势地位。但是,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泰国大米每年稳定地占据着世界大米出口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强。印度的市场占有率平均为13.5%;越南平均为0.2%;巴基斯坦大米产量只有中国的4%,但是国际市场占有率平均为7.5%,几乎是中国市场占有率的2倍。

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

论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及发展方向 四大因素支撑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们把对外贸易作为发展本国经 济的最初推动力。世界自由化政策的效果,世界经济保持较高增长 速度为我国外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 济体制改革和外贸体制改革,以及9%左右的实际增长率为外贸发展 创造了良好内部环境,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政策的改革。我国在劳动力资源、市场规模和经济发展潜力上又具 有比较优 势。外资对我国增加出口,改善国际贸易地位起了积极作 用。 利用世界产业转移的契机我国外贸从初级产品出口转换为轻工 纺织品的出口,再到机电制品的出口,目前利用世界高科技产业转 移的机遇正向高科技制品为支撑点转变。改革开放以前一般贸易一 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后加工贸易异军突起,超 过一般贸易的增长,目前已经占到出口总额的 55%,进口总额的39% 尤其是进料加工贸易发展尤为迅速。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产业升级,人 们对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遍及各个传统服务 部门和新兴服务行业,从商务、旅游、运输、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 , 到信息、金融、保险、法律、咨询、经纪、通讯和各种专业服务,都 成为各国谈判和扩大市场准入的对象。由于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 国际分工的深化,各国政府逐步开放服务市场,服务贸易自由化程 度的提高,服务贸易将越来越成为新的贸易增长点。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货物贸易以高新技术为载体 , 高新技术产业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制造业在世界 范围内正在朝着更高知识密集型的方向增长,低知识密集型产业的 货物贸易正在萎缩,高知识密集型产业贸易的上升诱发当代知识贸 易。知识不再仅仅是生产要素,而是一种重要的企业战略资源,在 价值创造活动中正逐渐显示其核心地位 ,日益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 争所必要的核心优势资源。 世界产业结构信息化进一步刺激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全球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增强了服务活动及其过程 的可贸易性,产生了大量新的服务贸易门类,刺激了整个 世界服务 贸易的发展;同时也将使世界服务结构进一步朝着技术、知识密集 型的方向发展,与信息高速公路等高新技术有关的服务业和以高新 技术为手段的服务贸易将会得到更为迅速的发展。 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的生产与创造,而知识的生产与创造又 离不开科中国加快了贸易和投资 科技产业化浪潮中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与发展对策

近些年来, 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进入到全新阶段, 农产品的供求关系产生了极大变化。农业发展一定要适应于当前的市场需求, 切实调整与改进生产结构, 有效优化生产力的整体布局。可以说, 进口农产品的不断增加对于我国农业所产生的冲击无法低估,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形势同样不容乐观。为了在国内与国际等两个市场的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继续保持农业产业的稳定发展, 其中最为根本与关键的则是要提升我国农产品所具有的国际竞争力。 1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 一是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的视角来观察。近些年来我国的农产品进出口额都出现了快速发展之趋势, 出口额与进口额分别创造出了历史的最高水平, 其中农产品的进口增长高于出口的增长, 而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则从顺差变成了逆差。虽然我国农产品贸易总体增长相当快, 但是贸易额在对外贸易的总额当中的比例却在持续下降。这就反映出中国产业结构以及出口商品的结构正在持续地优化升级, 与此同时也证明了中国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还是具备极大的发展潜力。二是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的结构来观察。亚洲依然还是中国农产品的首要出口市场, 市场的份额略有降低, 但是对于欧洲与北美洲等地的出口市场份额却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中国的农产品特别是谷物、肉类以及水产品等出口市场大多集中于亚洲国家或者地区, 而欧洲、北美洲则为第二、三大出口市场。三是从农产品出口格局的视角来观察。就国外农产品的出口格局来考虑, 以蔬菜、水果以及水产品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在出口中依然保持着相当快的增长趋势。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我国农产品质量正在持续提升, 而且在价格上具备了比较优势。其中谷物的出口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 而进口则出现了大幅下降, 因而呈现出净出口的格局。就品种而言,小麦的进口额明显下降, 而玉米的出口额则在大幅增长。与此同时,食用油籽的进出口出现了双增长, 贸易逆差正在持续扩大;食用植物油的出口额有所增长,进口额出现了下降,贸易逆差不断缩小;食糖的进出口出现了双增长, 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总的来说,以往具备优势的大宗农产品在出口价格的竞争力上有所下降; 以往出

农产品国际贸易

一 区之间的商品或服务的交换活动。从某一特定国家或地区的角度,该国家或地区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叫做对外贸易。从全球或世界的角度,则把所有独立关税区之间的贸易称为国际贸易或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的含义,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理解: 1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国际贸易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现象。2国际贸易是商品所有权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转让。3国际贸易的内涵是不断丰富扩展的。4国际贸易已成为各国国内再生产顺利进行不可缺少的条件。 ,农产品分为A—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B—饮料及烟类;C—非食用农业原料;D—动植物油、油脂 国际分工的出现:国际分工是国家之间的劳动生产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家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的结果2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商品和服务交换的领域,是随着国际分工的出现而开始形成的,萌芽于十六七世纪。 一、按货物移动方向划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再出口、再进口 二、按国境和关境划分:总贸易、专门贸易 三、按商品形式划分:有形商品贸易、无形商品贸易 四、按货物运输方式划分:陆路、海路、空运和邮购贸易 五、按是否有第三国参加划分: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可以确定两

国进行交换时的相对价格和贸易量,也可能表示贸易带来的福利变动。 二 亚当·斯密在劳动价值学说基础上,将生产过程的研究作为贸易理论的起点,以地域分工为基础提出绝对优势论。后来,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其1817年出版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优势论。两个学说被人们称为古典贸易理论。从本质上讲,古典贸易理论是从生产技术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影响的。 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这一学说被称为是“绝对优势理论”提出者亚当·斯密衡量方法(1)劳动生产率(单位要素投入产出率)= Qj / L。高-绝对优势(2)生产成本(单位产出需要的要素投入)= L / Qj。高-绝对劣势a Lj =L/Q j 卫·李嘉图原则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内容尽管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它可以选择两种产品中劣势相对较小的那种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同样能够获得贸易利益。 三 k与要素l的比率(资本-劳动比率)大于另一种商品生产中所使用的这一比率,我们就称这种商品为资本密集型商品。 X、Y两种产品中,生产一单位Y产品所需投入的资本是3单位,所需投入的劳动力是12单位,生产一单位X产品所需投入的资本是2单位,所需投入的劳动力是2单位,试判断X、Y是属于类型的产品。(X资本密集型Y劳动密集型)注意:要素密

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按照国际标准SITC三位数分类,对外贸易可分为0-9类,其中0-4类为初级商品,包括食品和供主要食用的活动物,饮料及烟类,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和动植物油脂及蜡;5-9类为工业制成品,包括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轻纺、橡胶和矿冶产品及相关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和其他未分类产品,两者比例一直未衡量一国贸易商品结构合理性的基本指标,其中,如果工业制成品占比高,该贸易国的工业化程度就较高,反之亦然。在SITC分类的基础上,杨汝岱、朱诗娥(2008)将贸易商品进一步分类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4大类:资源密集型包括所有的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包括工业制成品当中的轻纺、橡胶和矿冶产品及相关制成品,杂项制品和其他未分类产品,资本密集型包括化工产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傅朝阳、陈煜, 2006)。此外,考虑到包括机电产品(金属制品、机械及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和仪器仪表等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运用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材料技术、航空航天等技术生产的产品)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在我国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有必要对其进行分。

10203040506070809010020022003 20042005 2006 20072008 20092010 工业制成品内部分课划分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包括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

入世后,中国履行了加快投资自由化的进程,对进入中国的FDI产生很大影响, 按出口货物经营单位所在地,中国主要省市有 广东 江苏 上海 浙江 山东 福建 北京

农产品国际贸易 作业

农产品国际贸易课后作业 作业一大熊猫故乡的“情人果”观后感 2008年陶在辉辞去令人羡慕的农村信用社主任的金饭碗,辞职下海,全身投入到红心猕猴桃产业,面对太多的不解与质疑,他毅然决然。现如今,身为四川三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们生产的红心猕猴桃不仅成为国内高端水果产品,而且已远销欧洲,被浪漫的法国人誉为大熊猫故乡的“情人果”。这期间的努力付出一定很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观看CCTV《生财有道》的这期栏目,我感触良多。下面从创业、产品、栽培管理和国际贸易等几方面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想法。 (1)创业 “在2008年的时候,在我们中国,还没有一家很大的或者说很有规模的这个企业上台阶。所以我就想完全可以干这个事儿,去试一试吧。”陶在辉在节目里这样说,“当然我也看到了这个产业的前景,非常大。” 据介绍,当时在四川邛崃,有漫山遍野的野生红阳猕猴桃(当地人称“毛梨子”),不但没有市场,而且口感确实很差,外观也并不好。所以创业初期陶在辉遇到很多阻碍也是情理之中,但就像他说的,去试一试吧。我想这是每一个创业人士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勇敢挑战。 在当今就业压力如此大的社会大背景下,不少人都有在创业上考虑甚至实践,但只是拥有勇气和动力还是不够的。一个成功如陶在辉的创业者,必定还有独到的眼光和抓住契机与机遇的能力。正如他自己所说,了解调查到有科学家研发出了新的有前景的红心猕猴桃品种,看到了这个产业的宏大的未来蓝图,才是他毅然决然辞去公务员的动机和基础。 (2)产品 “其形如梨,其色如桃,猕猴喜食之。”红心猕猴桃甜度高口感好,个头均匀,是在我国独立拥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因此,陶在辉在一开始就给自己的产品定位在高端的位置,他想自己生产的猕猴桃也能出口到欧盟,卖个好价钱。 在这个大多数人都衣食无忧的时代,消费者追求的不再仅仅是产品的外观和口感,当然,这些是基础,在此基础上要想把产品提升一个档次和品位,就要在其营养价值甚至是文化内涵上下功夫。产品定位这一点上,陶在辉就做的非常好,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与发展对策

近些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进入到全新阶段,农产品的供求关系产生了极大变化。农业发展一定要适应于当前的市场需求,切实调整与改进生产结构,有效优化生产力的整体布局。可以说,进口农产品的不断增加对于我国农业所产生的冲击无法低估,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形势同样不容乐观。为了在国内与国际等两个市场的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继续保持农业产业的稳定发展,其中最为根本与关键的则是要提升我国农产品所具有的国际竞争力。 1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 一是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的视角来观察。近些年来我国的农产品进出口额都出现了快速发展之趋势,出口额与进口额分别创造出了历史的最高水平,其中农产品的进口增长高于出口的增长,而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则从顺差变成了逆差。虽然我国农产品贸易总体增长相当快,但是贸易额在对外贸易的总额当中的比例却在持续下降。这就反映出中国产业结构以及出口商品的结构正在持续地优化升级,与此同时也证明了中国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还是具备极大的发展潜力。二是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的结构来观察。亚洲依然还是中国农产品的首要出口市场,市场的份额略有降低,但是对于欧洲与北美洲等地的出口市场份额却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中国的农产品特别是谷物、肉类以及水产品等出口市场大多集中于亚洲国家或者地区,而欧洲、北美洲则为第二、三大出口市场。三是从农产品出口格局的视角来观察。就国外农产品的出口格局来考虑,以蔬菜、水果以及水产品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在出口中依然保持着相当快的增长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农产品质量正在持续提升,而且在价格上具备了比较优势。其中谷物的出口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而进口则出现了大幅下降,因而呈现出净出口的格局。就品种而言,小麦的进口额明显下降,而玉米的出口额则在大幅增长。与此同时,食用油籽的进出口出现了双增长,贸易逆差正在持续扩大;食用植物油的出口额有所增长,进口额出现了下降,贸易逆差不断缩小;食糖的进出口出现了双增长,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总的来说,以往

《农产品营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农产品营销》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市场机制的基本功能是下自发地配置生产资源,解决 与需求无限之间的矛盾。 2、对消费者市场进行细分,其所依据的标准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地理因素、、心里因素和等。 3、市场商品的购买,是的起点,也是市场的的第一个环节。 4、储存量和受产品生产周期、、销售量和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5、农产品营销策划方案,是对市场机会的,因此,分析市场机会,找到机会点,是成功的关键。 6、商品编码化有利于商品分类的标准化和建立系统,有利于商品的销售和。 7、品牌是一种,是一个富含品质、服务、的名字。 8、一般来说,迎季农产品供应量大,价格相对;过季产品需要储存与加工,且供应量小,价格相对。 9、农产品定价的关键是确定合理的;在定价时,利润水平要参考销售地区同类农产品的利润水平来确定,以增强销售价的。 10、农产品运输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解决农产品市场之间的矛盾。 11、在人员推销活动中,推销人员、和是三个基本要素。 12、网络营销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来实现的现代营销方式。 13、根据中国加入WTO的原则和立场,我国确立了以《》为基础、采取逐步开放的方式、合理确定中国农业对外开放水平的。 14、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是我国开展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区域性大力地扶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的生产,是发展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 15、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泛开展活动,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的增长。 16、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主要是改革“双轨制”下自由流通部分的,以保证粮食的健康发展。 17、营销人员不仅要及时搜集到准确、完整的信息,还要及时反馈给果农或,这是解决市场水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18、饲料行业本身存在过剩,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弱等方面问题。 19、农产品营销代理商既要成为企业的,又要成为顾客信任的。 20、农产品经纪人在与客户进行谈判时,要掌握一定的,善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现状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比较迅速的增长,这为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持续大幅度增长。2002年至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居全球第3位。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2005年净增3385.7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外贸出口9690.8亿美元,增幅回落1.2个百分点;进口7916.1亿美元,增幅上升2.4个百分点。金融危机前后我的对外贸易整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强劲反弹 自实施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贸易顺差逐年扩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贸增长幅度大大增加,进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7. 1%; 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4 年达到最高点,为35. 4%; 进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9. 9%。2005 ~2007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长速度均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 2008 年9 月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中国对外贸易受其影响,2008 年进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 8%; 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 2%; 进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8. 5%,2009 年进出口总额自加入世贸组织后首次出现减少,外贸增长速度更是降到最低谷,均出现负增长。2010 年外贸形势有所好转,外贸增长速度大幅上升。 (二)对外贸易差额有所下降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贸易整体态势良好( 见表1) 。2001 ~2010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5096. 51 亿美元增长到29727. 6 亿美元,贸易规模扩大了5. 8 倍。其中,出口额从2660. 98 亿美元增长到15779. 3 亿美元,出口规模扩大近6 倍,进口额从2435. 53 亿美元增长到13948. 3 亿美元,进口规模扩大约5. 7 倍,进出口贸易差额从225. 45 亿美元增长到1831 亿美元,扩大约8. 1 倍。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遭遇了空前的困难和挑战,

农产品国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农产品国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03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二年,经受了国内SARS不利影响和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考验,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实现了较快增长。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继续保持双增长,分别创造了历史新记录。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农产品对外贸易初步呈现出大进大出的格局。 一、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概况 1.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基本情况 根据海关统计资料,2003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403.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9%(。其中,农产品出口额214.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1%;农产品进口额189.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1%。农产品贸易顺差2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6.1%。 从主要农产品分品种看,2003年我国累计出口粮食2200.4万吨,同比增长48.3%,其中大米出口258.9万吨,同比增长31.7%;小麦出口223.7万吨,同比增长2.3倍;玉米出口1638.9万吨,同比增长40.4%。累计进口粮食208.7万吨,同比减少26.8%。大豆出口29.5万吨,同比减少3.5%;大豆进口2074.1万吨,同比增长83.3%。棉花出口11.7万吨,同比减少26.1%;棉花进口95.4万吨,同比增长3.6倍。食用植物油出口6万吨,同比减少38.6%;食用植物油进口541.8万吨,同比增长68.7%。食糖出口10.3万吨,同比减少68.3%;食糖进口77.5万吨,同比减少34.5%。蔬菜出口552.7万吨,同比增长18.7%;蔬菜进口9万吨,同比减少1.1%。水果出口266.8万吨,同比增长33.8%;水果进口101.9万吨,同比增长7.8%。畜产品出口额27.2亿美元,同比增加5.7%;畜产品进口额33.6亿美元,同比增加16.3%。水产品出口额54.9亿美元,同比增长17.0%;水产品进口额24.8亿美元,同比增加9.5%。 2.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的主要特点 (1)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创造历史新高。 (2)农产品进口额增加幅度较大,占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大幅提高。 (3)粮食出口创我国历史最高记录,同时大豆、油脂和棉花进口也创我国最高记录,蔬菜、水果和水产品出口继续较快增长。2003年我国粮食出口达2200.4万吨,粮食净出口1615.9万吨,这是我国历史上粮食出口最多的年份。同时,我国进口大豆2074.1万吨,大豆净进口2044.6万吨;食用植物油进口541.8万吨,食用植物油净进口535.8万吨;我国进口棉花95.4万吨,棉花净进口83.7万吨;2003年是我国大豆、食用植物油、棉花进口最多的年份。2003年我国蔬菜、水果、水产品出口继续较快增长,分别达到18.7%、33.8%和17%。 (4)我国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仍是亚洲,对欧美出口农产品增长较快。2003年我国农产品出口亚洲其他国家148.5亿美元,同比增长13.6%,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9.3%,仍是农产品出口第一大市场;农产品出口欧洲30.6亿美元,同比增长28.9%,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4.3%,是农产品出口的第二大市场;农产品出口北美洲23.4亿美元,同比增长25.4%,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0.9%,是农产品出口的第三大市场。 别进口农产品55.6亿美元、50.2亿美元,同比增长72.5%、80.9%,分别占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29.4%和26.5%。 二、影响农产品进出口的主要因素 2003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继续增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包括国际环境、外贸政策、市场化和农产品竞争力等方面。 (一)国际环境因素 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施加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近年来,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缓慢,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连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枝独秀。在这种国际背景下,一些西方国家先后提出人民币升值的要求,并在一段时期内对我国施加了较大的压力。一些西方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削减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力图减少贸易逆差,以利于这些国家经济复苏。面对西方国家的压力,我国采取了积极、稳妥的应对措施,一方面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另一方面加快对外开放进程,主动调整对外贸易政策,其中包括扩大进口国外具有竞

《国际贸易实务》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实务》 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参考答案: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用“√”表示,错误用“X”表示。每题1分,共20分) 1.按照INCOTERMS2000的规定,卖方在CIF术语下承担的风险、责任和费用要比FOB术语下的大。(X )2.按照INCOTERMS2000的规定,在所有的贸易术语下,出口强制检验的费用都由卖方承担。(X )3.按照INCOTERMS2000的规定,按CIF术语成交,海运途中的风险由买方承担,卖方对货物的延误或灭失不承担责任,因此,合同中如果作出相反的规定是无效的。(X ) 4.按照FOB Under Tackle的规定,卖方的交货地点是买方指定船舶的吊钩所及之处。(X ) 5.在品质公差范围内的货物,买方不得要求调整价格。(√ ) 6.某商品每箱体积为30cm×40cm×50cm,毛重为62kgs,净重为59kgs,如果班轮运费计收标准为W/M,则船公司应按尺码吨计收运费。(X ) 7.海运货物保险中的战争险责任起讫不是采用“仓至仓”,而是仅限于“水面危险”。(√ ) 8.ICC恶意损害险不承保出于政治动机的人的行动所造成的货物的灭失和损害。(√ ) 9.不清洁提单是指带有宣称货物及/或包装有缺陷状况的条款或批注的提单。如,提单上批注“货物由旧麻袋包装”。(X ) 10.航空运单和海运单都不是物权凭证,收货人都是凭到货通知提货。(√ ) 11.UCP500规定,信用证修改通知书有多项内容时,只能全部接受或全部拒绝,不能只接受其中一部分而拒绝另一部分。(√ ) 12.UCP500规定,在分期装运中任何一期未按规定装运,则本期及以后各期均告失效。(√ ) 13.在国际贸易中,如果买方没有利用合理的机会对所收到的货物进行检验,就是放弃了检验权,也就丧失了拒收货物的权利。(√ ) 14.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如果交易双方愿意将履约中的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裁决,则必须在买卖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否则仲裁机构将不予受理。(X ) 15.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发盘可以撤回,其条件是发盘人的撤回通知必须在受盘人发出接受通知前传达到受盘人。(X ) 16.在票汇业务中,收款人是持以银行为受票人的银行汇票办理提款手续,所以,票汇业务属于银行信用。(X ) 17.光票托收是指金融单据不附有商业单据的托收,而跟单托收是指金融单据附有商业单据的托收。(X )18.银行汇票的付款人是银行,而商业汇票的付款人可以是银行,也可以是商号、个人。(√ ) 19.按国际招标惯例,如招标人在评标过程中认为所有的投标均不理想从而不想选定中标人,也可宣布招标失败,拒绝全部投标。(√ ) 20.卖期保值是指从事现货交易的商人为避免现货市场价格变动的风险,在买进现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同等金额、同一交货期的期货,然后再以多头进行平仓的做法。(X ) 二、选择题(答案可能为一个或多个选项,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贸易术语中,(BC )只适用于水上运输。 A.DEQ B.FOB C.FAS D.DDU 2.在国际贸易中,如果卖方交货数量多于合同规定的数量,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解释,买方可以(ACD )。 A.接受全部货物B.拒绝全部货物C.只接受合同规定货物而拒绝多交部分D.接受合同规定数量及多交部分中的一部分

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与分析

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与分析 【摘要】贸易,早在古代就出现了萌芽,随后慢慢地在我国发展起来。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国际贸易蓬勃发展。但是在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显现出了出口商品价格低廉、外贸增长额主要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拉动、与新兴市场贸易加快和贸易出口额主要依靠外资企业拉动等问题和特点。本文主要研究的方向就是从这些问题点出发,研究制定出一些针对我国贸易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贸易市场产业结构进出口额区域合作人才 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 (一)古代经济的对外交往 古时候的中国,虽然历代朝廷不太看得起商人,但是并不轻视贸易,很早就开始了与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早在公元前963年,周穆王曾携带丝绸金银等贵重物品西行至里海沿岸,并将和田玉带回。及其后最具盛名的古代丝绸之路的发展,我国开启了与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的新纪元。秦汉时期以及宋元时代,中国的对外贸易都是比较发达的。而到了明朝统治者过度依赖农业生产,中国就逐渐走向了闭关锁国的道路。 (二)近现代贸易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改变了闭关锁国情况,大力发展生产力,慢慢打开国门与其他国家发展经济贸易。自我国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我国的贸易就进入了迅猛发展的几个历史新阶段。从而使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历了从初代产品为主到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到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变。 第一阶段:1978—1991年,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快速发展。这一时期,我国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它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样板和经验,支撑我国度过了经济体制改革最为关键和艰难的时期。 第二阶段:1992—2000年,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发展。在这一阶段,我国抓住了发达国家机电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劳动密集型环节向外转移的机遇,推进外贸体制改革,实施一系列鼓励扩大开放的政策,大力发展外向型的机电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对外贸易发展步入历史新阶段。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抓住了发达国家信息服务业向外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以IT为代表的高科技出口产业。这一阶段是我国30年来外贸发展最快的时期,我国不仅顺利度过了WTO过渡期,而且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为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阶段,不仅出口贸易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的进口商品结构也明显优化。从最初的初级原材料产品占大多数到之后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快速增长,不仅弥补了国内经济建设和技术的不足,而且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创造了条件。 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_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

!!!"!" !!!" !" 经济纵横 2013年8月(总第356期)法制与经济FAZHIYUJINGJINO.8,2013(Cumulatively,NO.356)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额持续快速增长,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从2004年起,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开始出现逆差,并且持续扩大。我国农业还是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仍然面对着严峻的压力和挑战。文章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比较优势理论、绿色贸易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提出了一整套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思路与建议,旨在推动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农产品;国际贸易;比较优势 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国家和社会 的稳定与发展。从2005年起,我国农业在加入WTO谈判中争取的过渡期已基本结束,农产品贸易环境日趋复杂,市场风险日益加大。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及市场化程度更是不断提高,贸易格局逐步优化,农产品出口贸易额逐年上升,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主要讲述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相关发展理论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最后整理出一套完整的农产品发展策略,旨在推动中国农产品国际化的步伐。 一、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理论分析 (一)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 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经贸活动并获取比较利益,是自由贸易理论学派的一贯主张。 (二)绿色贸易理论 绿色贸易是指在贸易中预防和制止由于贸易活动而威胁人民的生存环境以及对人民的身体健康的损害,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贸易形式。广义上来说,绿色贸易分国内绿色贸易和国际绿色贸易。 狭义上来说,绿色贸易就是指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在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中,农产品初级产品占了较大比重,而这些产品的技术标准很难达到国际要求的水平,许多国家处于保护其国内市场的考虑便以此为借口处处设置障碍,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二、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环境分析 (一)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面对的机遇性环境因素我国与世界的贸易关系呈良性互动局面。首先,近年来我 国农产品进出口一直保持快速“双增长”,2001年到2011年出 口平均增长速度为14.9%,进口平均增长速度为23.0%。其次,我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为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对农业支持力度逐年加大,使我国农业保持了比较健康的发展态势,粮食连年增产,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也均居世界首位。农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我国利用好世界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的历史机遇提供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面临的挑战性环境因素我国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更加复杂。首先,区域贸易一体化在带来贸易创造的同时,也带来贸易转移;其次,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市场势力不强,跨国涉农产业巨头正在加紧登陆我国;第三,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本身具有“弱质性”。首先,我国的农业生产经营具有农户数量多、生产规模小、合作化程度低等特点,大量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在发展生产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盲目性,使得“小农户”与“大市场”难以对接;其次,我国入世承诺的关税水平以及国家对农业的支持有限;第三,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三、农产品国际贸易存在问题 (一)农产品缺乏品牌 品牌本身也代表着一定的经济价值,同时品牌也意味着良好的信誉,信誉就意味着巨大的商机。品牌可以带来的效应是贸易中不可忽视的必争利益。 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上缺少知名品牌,这使得我国的一些优质的产品无法在交易中获得最优的价格。 (二)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低 由于我国农产品结构不优、市场结构较单一;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大;受农业生产经营条件的落后、农业经营成本的高涨、农业组织化程度低下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低下。 (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构成严重威胁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为了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通过制定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国外的产品或服务加以限制。一些发达国家出于特定目的,已将其演变为一种技术壁垒,以此来限制外国农产品的进入。商务部最新调查显示,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 (四)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一直出现逆差。2003年,我国农产品进口增长大幅超过出口增长,2004年仍保持逆差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 张雨晨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129) 84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分析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 课程名称: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分析 任课教师:李丽娅 开课学年/开课学期:2012-2013-2 学时/ 学分:30/2 所在教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名称:食品加工与安全 学号/姓名:2121454/王璐 教师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签字(章):_________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1加入WTO对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影响 (3) 1.1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基本状况 (3) 1.2中国农业生产与消费 (3) 1.3中国农产品贸易措施主要变化 (4) 2加入WTO后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调整思路 (4) 3影响进出口的WTO协议分析 (5) 4倾销调查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5) 5我国农产品遭遇反倾销的成因分析 (5) 5.1反倾销发起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作祟 (5) 5.2众多国家仍未给予我国,市场经济国家待遇 (5) 5.3我国农产品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复建设导致恶性竞争 (6) 5.4农产品企业应诉不力 (6) 6我国应对农产品反倾销的有效策略 (6) 6.1强化政府职能,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6) 6.2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协调帮助出口企业应诉 (7) 6.3农产品企业自身的完善 (7) 参考文献: (9)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现状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现状

场需求的产品。另外,国内企业之间的盲目竞争也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了诸多问题,对外贸易中的“倾销”与“反倾销”事件时有发生。 三、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策略 (一)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 首先,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及科技含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尽快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升级,大力引进先进的加工工艺和技术,提高我国农产品生产者的加工能力和水平,变国内农产品的生产优势为市场竞争优势。其次,农产品的对外贸易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要依据国际市场的需要,加强对国外市场的调研和销售渠道的开拓,调整农产品出口品种及其比重,加快发展有机农产品和加工品。从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战略储备的角度来看,应控制资源耗费较多的农产品的出口,适度增加互补性农产品的进口,减少竞争性农产品的进口。再次,建立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扶持一批产业化经营的出口企业。 (二)积极应对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 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有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要从农产品质量标准、认证、监管等方面引导农产品的生产,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从产品设计、包装、质量到技术、安全、卫生、环境等多方面均应增加环保因素,顺应绿色消费的要求,同时开发环保成本低、质量高、符合国际环境标准的绿色农产品,实现真正的绿色经济。同时,国家应尽快完善有害有毒物质的残留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推行农产品等级标准,鼓励生产优质优价的农产品,促进农产品市场的良性发展,逐步建立起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同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3]。 (三)进一步改革外贸体制,加强国内流通市场的建设 国家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农产品出口战略的研究及对国际市场、国际贸易政策、相关农产品信息的研究,并及时传输给农民,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智力支持。国家要采取切实的措施,充分利用农业协议中的“绿箱政策”,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规范国内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竞争行为,遏制无序竞争,确保国家和农民的利益。同时,要打破条块分割、地方保护和部门垄断的局面,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和手续,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此外,还应建设好农产品配送、储运、拍卖及营销信息系统,为农产品的市

国际贸易的主要分类

国际贸易的主要分类 国际贸易范围广泛,性质复杂,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主要的分类有七种: 1、按商品流向划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转口贸易、复出口、复进口 出口贸易(Export Trade)出口贸易是指一国把自己生产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又称输出贸易。如果商品不是因外销而输往国外,则不计入出口贸易的统计之中,如运往境外使馆、驻外机构的物品,或者携带个人使用物品到境外等。 进口贸易(Import Trade) 进口贸易是指一国从国外市场购进用以生产或消费的商品,又称输入贸易。如果商品不是因购入而输入国内,则不计入进口贸易。同样,若不是因购买而输入国内的商品,则不称进口贸易,也不列入统计,如外国使、领馆运进自用的货物,以及旅客携带个人使用物品进入国内等。 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 某种商品从甲国经由乙国输往丙国销售,对乙国来说,这项买卖就是过境贸易。在过境贸易中,又可分为直接过境贸易和间接过境贸易。直接过境贸易是指A国的商品进入本国境内后不存放海关仓库而直接运往B 国;间接过境贸易是指A国的商品进入C国境内后存放仓库,然后再运往B国。在过境贸易中,由于本国未通过买卖取得货物的所有权,因此,过境商品一般不列入本国的进出口统计中。 转口贸易(Entreport Trade)是指本国从A国进口商

品后,再出口至B国的贸易,本国的贸易就称为转口贸易。转口贸易中的货物运输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转口运输,即货物从A国运入本国后,再运往B国;另一种方式是直接运输,即货物从A国直接运往B国,而不经过本国。 复出口(Re-export) 从国外输入的商品,没有在本国消费,又未经加工就再出口,称作复出口或复输出。如进口货物的退货、转口贸易等。 电子商务的定义与分类 介绍电子商务的定义与分类 电子商务是什么? 电子商务是运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其目的是通过降低社会经营成本、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从而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利用。因此,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网络是人类社会劳动、生活、学习的新工具,它通过影响人类通信与交往方式,间接地对传统经济领域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方式产生影响,直到渗透、改造、重塑传统经济的运行模式,以及社会经济价值标准与增值方式。因此,电子商务是一个泛社会化的概念,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个从基础应用入手、循序渐进地推而广之、最终实现普遍应用的发展过程。 电子商务革新了传统经济活动的运作手段。因此,电子商务按照经济活动的类别可分为两大类别:第一,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即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产品或服务的经营活

《国际贸易实务》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实务》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7 分,共14分) 1. 买卖双方按照FOB条件签订了一笔化工原料的买卖合同,装船前检验时,货物的品质良好,符合合同的规定。货到目的港,买方提货后检验发现部分货物结块,品质发生变化。经调查确认原因是货物包装不良,在运输途中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原颗粒状的原料结成硬块。于是,买方向卖方提起索赔,但卖方指出,货物装船前是合格的,品质变化是在运输途中发生的,也就是越过船舷之后才发生的,按照国际贸易惯例,其后果应由买方承担,因此,卖方拒绝赔偿。你认为此争议应如何处理?并请说明理由。 2. 我A公司以电传方式向美国B公司发盘出售某农产品,数量为1000公 吨,价格为每公吨200美元CIF旧金山,新麻袋包装,以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支 付,交货期为收到信用证后两个月内。此外,该发盘中还列明了该农产品的具体规格,并写明限B公司4日内答复有效。A公司发盘后的第二天即收到B公司的回电,电文中称:Accept your offer shipment immediately 。 A 公司对此未作答复。次日,B公司通过花旗银行开来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信用证中规定:收到信用证后两个月内装运。此时,该货物国际市场价格上涨20%,因此, A 公司拒绝按原发盘条件向 B 公司供货,并立即退回了信用证。请问: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A公司的做法有无道理?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用“A表示,错误用“X”示。每题1分,共20分) 1. 按照INCOTERMS200I的规定,卖方在CIF术语下承担的风险、责任和费用要比FOB术语下的大。(X) 2.按照INCOTERMS200的规定,在所有的贸易术语下,出口强制检验的费用都由卖方承担。(X) 3. 按照INCOTERMS200I的规定,按CIF术语成交,海运途中的风险由买方 承担,卖方对货物的延误或灭失不承担责任,因此,合同中如果作出相反的规定是无效的。(X) 4. 按照FOB Under Tackled勺规定,卖方的交货地点是买方指定船舶的吊钩 所及之处。(X)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文献综述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文献综述 一、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规模分析: 如表1所示,2001年:农产品贸易总额为27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60.7亿美元,进口额为113.8亿美元。 2002年:农产品出口额为180.4亿美元。 2003年:农产品贸易总额为403.6亿美元,农产品出口额214.3亿美元,农产进口额189.3亿美元。 2004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14.2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33.9亿美元,进口额为280.3亿美元。 2005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62.9亿美元,农产品出口总额275.8亿美元,进口总额287.1亿美元。 2006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630.2亿美元,其中农产品出口额310.3亿美元,农产品进口额319.9亿美元。 2007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81.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370.1亿美元,进口额为410.9亿美元。 入世以来削减关税、扩大市场准入等进口促进措施的实施,极大改变了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格局。由于进口快速增加而出口增长缓慢,2004年我国农产品首次出现46.4亿美元逆差,占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9.03%。2005—2007年我国农产品贸易连续表现为逆差,但逆差规模相对较小。 受金融危机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进口主体贸易规模快速扩张,2008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剧增,远远超过此前各年的逆差水平。全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991.6亿美元,同比增长27.0%。其中,出口额为405.0亿美元,同比增幅由上年的17.9%下滑到9.4%;进口额为586.6亿美元,同比增长42.8%。贸易逆差为181.6亿美元,同比增长3.4倍,占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18.31%。2009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回落明显,全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921.3亿美元,同比下降7.1%。其中,出口395.9亿美元,同比下降2.3%;进口525.5亿美元,同比下降10.4%;贸易逆差为129.6亿美元,同比下降2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