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放射增敏剂的临床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甘氨双唑钠对食管癌放射增敏作用的临床研究

甘氨双唑钠对食管癌放射增敏作用的临床研究

[3] 乌立晖 , 徐志飞 , 赵学 维 , 残 胃贲 门癌残 胃食管癌 的外 科 等. 疗效 [ ]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 杂志,05,1 1 :1— 3 J. 20 2 ( )2 2 . [ 4] T o a B t hr hr nS, oc e K,Etr e 1 rgot cosi gs b t t t .Ponscf tr n a— e M, a i a tcs mpcrio [ ] n ug20 2 l( ): 8 r t acnma J .A nSr ,00,3 1 18—14 i u 9. [5] 吴 心愿 , 张祥福 , 殷风 峙 , 等.胃大部 切除后 食管 癌的手 术治
收 稿 日期 :0 6— 2—1 ; 修 回 日期 :0 6一l —o 20 0 7 20 l 6
甘 氨双 唑钠 对 食 管癌 放射 增 敏 作 用 的 临床 研 究
2 6 6 江 苏南通 南通 市 肿瘤 医院放 疗科 231 杨 燕光 ,万志龙 ,蔡 晶 , 国栋 ,杭 达 明 ,成 国建 ,顾 红 芳 ,刘 向阳
参 考文 献
[1] 吴维继 , 李椿龄 , 王弼 , 胃大部 切 除后发生贲 门癌 和食 管 等.
疗 [ ] 中华 胃肠外科 杂志 , 0 14 3 : 0— 5 . J. 20 ,( ) 1 5 12
[ 杨林 , 6] 张大为 , 张汝刚. 3例残 胃贲门癌 手术治疗 经验 及文献 1 复习[ ] 中华肿瘤杂志 ,9 2 1 ( :2 . J. 19 ,4 2) 13
钠 ( MN ) C a 是我 国 自主研 制 的 硝 基 咪 唑 类 化 合 物 , 与放疗 配合应 用 , 食 管 癌 的 治疗 有 增 敏 作 用 。我 对
们从 2 0 0 3年 1 ~ 0 4年 1 月 20 2月对 5 9例 确诊 的各

金纳米颗粒在肿瘤放射增敏治疗中的应用:如何最大效应利用金纳米棒?

金纳米颗粒在肿瘤放射增敏治疗中的应用:如何最大效应利用金纳米棒?

金纳米颗粒在肿瘤放射增敏治疗中的应用:如何最大效应利用金纳米棒?沈蕾;高斌;贺克武【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4(018)039【摘要】背景:金纳米棒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易控的表面修饰性,其在生物及医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的:综述金纳米颗粒特别是金纳米棒的光学性质、光热疗法及对肿瘤放射增敏的机制与研究进展。

方法:由作者检索 PubMed 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获得文献,英文检索词为“gold nanoparticles ,radiotherapy sensitivity”,中文检索词为“金纳米颗粒,放疗增敏”。

纳入用于体内外临床研究的金纳米颗材料,以及与肿瘤放疗敏感相关的金纳米颗粒研究。

结果与结论:金纳米颗粒拥有独特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与传统球形金纳米颗粒不同的是,金纳米棒具有2个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峰,分别对应其横轴和纵轴2个特征尺寸。

通过控制不同纵横轴比能够实现纵向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峰位置的人为调控,为金纳米棒自由进入近红外光区开辟了一条有效路径。

金纳米棒具有低毒、高效、高产而作为一种新颖放射增敏剂,其增敏作用不仅与照射剂量、自身浓度、自身尺寸、表面修饰物有关,尚与放射线的种类和所取得细胞系种类等多种因素相关。

但金纳米棒放射增敏作用如何避免放射线种类的限制、如何选择适宜修饰物提高靶向性高效杀伤肿瘤,以及如何最大程度利用金纳米棒等还需进一步优化和深入。

【总页数】6页(P6369-6374)【作者】沈蕾;高斌;贺克武【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安徽省合肥市2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相关文献】1.金纳米棒的功能化修饰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付佳敏;张瑜娟;袁铿;闵卫平2.金纳米颗粒在肿瘤显像和治疗领域中的应用 [J], 徐文才;李萍;傅深3.金纳米颗粒在肿瘤放射增敏治疗中的应用:如何最大效应利用金纳米棒? [J], 沈蕾;高斌;贺克武4.金纳米颗粒在肿瘤显像及治疗中的应用 [J], 李超;5.金纳米颗粒应用于肿瘤显像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J], 赵晨;毕常芬;郑宝鑫;侯文彬;李祎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肺癌放射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肺癌放射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研 究葡萄籽原花青素放 疗增敏 效应 , 因素方差分析确定增敏剂量和增敏作用 , 击多靶模型 曲线拟合计算增敏比及相关 单 单 参数 。结果 M r T 法检 测结果表明 , 单独应 用葡萄籽原花青素对 SC A I P — — 细胞抑制作用较 弱; 药物 处理后对 x射线的 细胞 敏感性增强 , 因素方差分析表 明药物和 x射 线有协 同作用(如. )药物剂量为 l0 m 时表现 出增敏 效应 。集落形成 单 尸 0 , 5 O ̄ l

制作用 取对数生长期的各组细胞 ,. %胰酶消化制备细胞 悬 05 2 液 。 0 m培养皿中分别按药物剂量不 同种入不同数 量的细胞。 6r a 细胞 贴壁 后 , 分别 给予不 同剂量 药物 ( 、5 10 2 O gm ) O 2 、0 、0 / 1作
争・ ・ ・ ・ ・ ・ ・ ・ ・ ・ ・ ・ ・ ÷ ÷ ÷ ÷ 夺 ÷ ÷ 夺 ÷ 夺 夺 夺 ÷
细胞 ,. %胰酶 消化 , 02 5 吹打均匀 , 数 , 释至 5 l4 毫升 , 计 稀 x 0 个, 细胞悬液 以每孔 9 l 0 接种至 9 6孔板 , 培养贴壁 2 h后加药处 4 理 。实验设 阴性对照组 、 白对照组 、 空 原花青素各剂 量组 、 原花 青素各剂量颜 色对照组 ,每孔 9 加药 ,每个浓度 设 3 0 个复 孔 。阴性对照组和空 白对照组加 p . H 68的磷酸盐缓 冲液 , 置培 养箱培养 2 h 4 后进行 x射线照射。 照射参数 :Me 6 V直线加速器下 , 2 G / l时 以不 同剂 在 . y mi 5 l 量 X射线照射 , 源皮距为 10 m。 0 c 照射结束后继续培养 4 , 出 d取 每孔 中加入 MI’0 (m / 1, , 1 5 gm )再培养 4 后 , - I h 吸去培养液 , 加 入二 甲基亚砜 ( M O)5 1 , D S 1 0 I震荡 1mi,  ̄ 0 n 酶标仪单波 长 40 m 9r i 测定 每孔吸光 度值 (D 。按 下列公式 计算抑 制率 (R : = 0) I )I R

局部晚期鼻咽癌应用甘氨双唑钠放射治疗增敏的研究

局部晚期鼻咽癌应用甘氨双唑钠放射治疗增敏的研究

局部晚期鼻咽癌应用甘氨双唑钠放射治疗增敏的研究
张洋;张宁;王巍;刘冬生
【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年(卷),期】2006(13)5
【摘要】目的研究放疗增敏剂甘氨双唑钠(CMNa)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增敏效果。

方法8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放疗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加用甘氨双唑钠,每周3次,连续用药至放疗结束,对照组为常规放疗。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CR+PR)为92.5%,对照组为72.5%(P<0.05),差异有显著性,毒副反应则相似。

结论放疗增敏剂甘氨双唑钠具有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放疗效果的作用。

【总页数】3页(P435-437)
【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疗法;放疗增敏剂;甘氨双唑钠
【作者】张洋;张宁;王巍;刘冬生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63;R730.55
【相关文献】
1.甘氨双唑钠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及不良反应 [J], 贡强君;李卫玉;傅真富
2.甘氨双唑钠对老年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增敏作用的临床研究 [J], 王娟;张莹冰;陈宏伟;卢金利;汪涛;刘孜;施璠;苏进
3.甘氨双唑钠(CMNa)对中晚期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 [J], 刘少兵;李明;盘玉飞;梁白晖
4.甘氨双唑钠对中晚期鼻咽癌放射治疗增敏的临床评价 [J], 胡光维
5.甘氨双唑钠对诱导化疗后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增敏研究 [J], 李国庆;徐冰清;彭世义;许新华;邱杨;涂子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组蛋白去乙酰基酶抑制剂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组蛋白去乙酰基酶抑制剂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组蛋白去乙酰基酶抑制剂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储卫华;冯华
【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年(卷),期】2008(15)2
【总页数】3页(P186-188)
【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基酶抑制剂;肿瘤
【作者】储卫华;冯华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神经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45
【相关文献】
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作为放射增敏剂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J], 李华栋;杨杰;申忱;刘怀垒;吴佳宁;吴兆利;王春雷;刘耀华;张豫滨
2.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抗肿瘤机制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J], 耿广勇;汤志刚
3.组蛋白去乙酰基酶抑制剂NL101对大鼠神经元的作用 [J], 王晓蓉;张霞燕;徐栋敏;余舒莹;方三华;卢韵碧;张纬萍;魏尔清
4.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的抗肿瘤机制及其对消化系肿瘤的治疗作用 [J], 房静远
5.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J], 李虎群;余聂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塞来昔布对脑胶质瘤细胞放射增敏效应的研究

塞来昔布对脑胶质瘤细胞放射增敏效应的研究

塞来昔布对脑胶质瘤细胞放射增敏效应的研究【摘要】[目的]观察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对三种脑胶质瘤细胞放射增敏作用。

[方法]选择适当浓度的COX-2选择性抑制剂Celecoxib进行放射增敏实验,设置单纯放射(R)组和放射+药物(R+D)组,采用集落形成法分别检测Celecoxib对脑胶质瘤SHG-44细胞株,767细胞以及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株的放射增敏效应,并绘制细胞存活曲线。

[结果] Celecoxib对3种胶质瘤细胞株均显示出放射增敏效应,R+D组与R组相比较,反映放射敏感性指标的SF2、D0.01、D0、Dq均出现下降。

其中tSF2=8.315,P=0.014;tD0.01=9.28,P=0.011;tD0=3.985,P=0.058;tDq=3.348,P =0.075。

[结论]Celecoxib在体外实验中可以提高脑胶质瘤的放射敏感性。

Celecoxib有可能成为治疗胶质瘤的放射增敏剂。

【关键词】塞来昔布;COX-2;放射敏感性;胶质瘤Radiosensitization of Celecoxib for Glioma CellsQIN Song-bing, ZHOU Le-yuan, XU Xiao-ting, et al.(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215006, China)Abstract: [Pu rpose]To study the radiosensitization of celecoxib to three strains of gliom a cells. [Me thods]Celecoxib with proper concentration was adapted for radiosensitive experiments for SHG-44 cells, 767 cells and C6 cells. The cells 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 ra diation alone group (R), and radiation combined with celecoxib group (R+D). Celecoxib’s radiosensitization was measured by clongenic assay, and survival curve was described.[Result]Celecoxib displayed radiosensitizing effect in the three strains of glioma cells. The Value of D0, Dq, SF2 and D0.01 of group R+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R (tSF2=83.5,P=0.014;tD0.01=9.28,P=0.011;tD0=3.985,P=0.058;tDq=3.348,P=0.075). [Conclusion]The COX-2 selected inhibitor, celecoxib could enhance radiation e ffect in three strains of gliom a cells in vitro. Celecoxib might become an effected radiosensitizer in the treatment for glioma.Subject words: Celecoxib; COX-2; radiosensitivity; glioma脑胶质瘤,尤其是高级别恶性胶质瘤,手术难以全切,术后放疗为其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多数脑胶质瘤对射线不敏感,总体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预后不佳[1],复发率较高。

甘氨双唑钠(CMNa)对食管癌放射治疗增敏作用的临床研究

甘氨双唑钠(CMNa)对食管癌放射治疗增敏作用的临床研究

甘氨双唑钠(CMNa)对食管癌放射治疗增敏作用的临床研究万志龙;蔡晶;杨燕光;刘向阳;成国建【期刊名称】《肿瘤基础与临床》【年(卷),期】2007(20)1【摘要】目的探讨甘氨双唑钠对食管癌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方法 100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单放组.综合组50例,用甘氨双唑钠800 mg/m2,用100 mL生理盐水稀释溶解,于30 min内完成静脉滴注,在60 min 内进行常规放疗,每周2~3次,连续用药至疗程结束,总用药量6000~9000 mg,放疗总剂量64~68 Gy/42~48 d.结果近期疗效:综合组食管癌由单放组效果的26.0%提高到66%;生存率:综合组食管癌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2%(36/50)、44%(22/50)、34%(17/50),高于单放组60%(30/50)、32%(16/50)、24%(12/50).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及消化、呼吸、神经系统反应,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氨双唑钠对食管癌放射治疗增敏效果明显,毒副反应较小,安全性好.【总页数】2页(P64-65)【作者】万志龙;蔡晶;杨燕光;刘向阳;成国建【作者单位】南通市肿瘤医院放疗科,江苏,南通,226361;南通市肿瘤医院放疗科,江苏,南通,226361;南通市肿瘤医院放疗科,江苏,南通,226361;南通市肿瘤医院放疗科,江苏,南通,226361;南通市肿瘤医院放疗科,江苏,南通,2263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1;R730.55【相关文献】1.甘氨双唑钠(CMNa)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增敏作用的临床研究与护理 [J], 冯惠霞;卢儒彪;胡莲英;殷剑明;林燕珍2.甘氨双唑钠(CMNa)对中晚期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 [J], 刘少兵;李明;盘玉飞;梁白晖3.甘氨双唑钠(CMNa)对食管癌放射治疗增敏作用的研究 [J], 孙菁;王凤英;高红军;万志龙;张珊文;鲍云华4.甘氨双唑钠(CMNa)对食管癌放射治疗增敏作用的临床观察 [J], 彭俊英;吴金通;沈芬;陈野5.甘氨双唑钠(CMNa)对食管癌放射治疗增敏作用的临床观察 [J], 孙桂丽;任志红;韩忠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硝基咪唑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硝基咪唑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硝基咪唑类药物的研究进展【摘要】:硝基咪唑类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硝基咪唑环结构的药物,包括甲硝唑、异丙硝唑、奥硝唑、塞可硝唑、二甲硝咪唑、替硝唑和洛硝哒唑等。

硝基咪唑类药物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尤其对厌氧菌抗菌作用极强。

本文介绍了一系列硝基咪唑类化合物,综述了其在抗病毒、抗菌、抗结核以及用于抗肿瘤增敏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并展望了硝基咪唑类药物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硝基咪唑衍生物;研究进展硝基咪唑类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硝基咪唑环结构的药物,包括甲硝唑、异丙硝唑、奥硝唑、塞可硝唑、二甲硝咪唑、替硝唑和洛硝哒唑等[1]。

硝基咪唑类药物除了具有病毒活性外,还可以抗菌、抗结核、以及用于抗肿瘤增敏剂,目前,临床上已有很多的硝基咪唑类药物用于各种疾病治疗,本文就硝基咪唑类药物在抗各种致病微生物等方面的研究与硝基咪唑类衍生药物开发情况进行综述。

1.抗病毒作用HIV-1型病毒艾滋病的病原体,由于HIV-1的易变性导致的耐药现象,限制了如奈韦拉平、地拉夫定、伊法韦恩、等药物在HIV-1感染的应用[2]。

因此对现有的抗逆转录药物进行改进以及结构修饰的研究在不断进行中,目的是克服其存在的副作用以及耐药性。

2000年,Silvestri课题组成功合成了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硝基咪唑类非核苷类抗逆转录药物(DAMNIs)等一系列新药物,如图1。

图 1 硝基咪唑类非核苷类抗逆转录系列化合物结构式二、抗菌作用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主要是一系列具有5-硝基咪唑环状结构的药物,主要品种有地美硝唑(DMZ)、甲硝唑(MNZ)、替硝唑(TNZ)、洛硝唑(RNZ)、塞克硝唑(SNZ)和奥硝唑(ONZ)等。

其中替硝唑、甲硝唑、奥硝唑是抗厌氧菌药物,其后,一系列衍生药物被不断开发出来。

甲硝唑作为最常见、最基本的硝基咪唑类药物,其化学结构如图2所示。

由于甲硝唑在临床上使用时间已很长,其耐药性和不良反应存在明显,所以进行甲硝唑的结构修饰,以增强其抗菌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是近年来药物化学的热门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0 1 0根 / m ) 显 高 于 B组 (0 6 m 明 2 0根 /n1 , 0 0 ; 组 诱 I 2 P< . 1A N) 导 A I 加 0 5% , L增 . 7 明显 高 于 B组 的 0 2 % ( 0 0 )提 示 吉 .4 P< . 5 。
源 …。 放射增敏剂是 能够增强生物 体放射敏感性 的一类物质 , 能 降低乏 氧细胞对放射线 的抗性 , 提高肿瘤 治愈率 , 于临床治疗 对 具有重要意义 。 现对放射增敏剂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 瘤; 肿 放射 增敏 剂 ; 进展 中 图分 类 号 : 99 1 R 7 .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9 12 1 )3—08 0 1 0 4 3 (0 2 0 0 7— 2
放射治疗是治疗中晚期肿瘤 的重要手段之一 , 中影响放射 其 效果最主要因素是 实体瘤 中存在 的乏氧细胞 , 其对放射线的耐受 性 比氧细胞强 2 5~ . 4倍 , 因此常规剂量放射治疗时 , 这部分细胞
存 率 和 局 控 率 , 少 远 处 转 移 率 , 不 增 加 相 关 毒 性 , 一 种 安 全 减 且 是
卡铂 为第 2代铂类抗肿瘤 药 , 作用 机理与顺铂相 同 , 胃肠 而 道及肾脏毒性 明显较低 。 卡铂 与顺 铂的药代动力学有差异 , 前者 更适合作放 射增敏剂 _。 2 其作用机 制主要是引起靶 细胞 D A的 】 N
抗肿瘤放射增敏剂 的临床研 究进展
陆海鹏 , 农英高
( 西 民族 医院 , 西 南 宁 广 广 500 ) 3 0 1
摘要 : 目的 介绍放射增敏剂 的临床研 究进展。 法 查 阅相关文献 , 目前 临床上常用放射增敏剂的分类 、 用机制 、 方 对 作 临床使 用等进 行 总结 归纳 。 结果 放 射增敏 放射 治疗效果的有效制剂。

例食管癌 患者随机分为卡铂 + 放射 治疗 组( 卡放组 ) 和单纯 放射 治疗 组 ( 放组 )近期 疗效 结果 显示 , 单 , 卡放组 的完 全缓 解率达
5.% , 放组 为 3.%( 22 单 6 7 P<0 0 )卡 放 组 和单 放 组 5年 生 存 .5 ; 率 分 别 为 2 . % 和 1% ( 22 0 P<0 0 ) 差 异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5 ,
不 能 被 杀 死 , 制 了 放 射 治 疗 的效 果 , 为 肿 瘤 复 发 和 转 移 的 根 限 成
组, A组 2 例 给予放射 治疗 加吉西他 滨 , 2 B组 2 5例 给予 单纯放 射治疗 , 用免疫活化 s P法测定微血管密度 ( D)T N MV ,U E法检测 癌组 织凋 亡标 记 指数 ( L ) 结果 A组 MV A I。 D表 达 降低 的程 度
21 0 2年 2月 5日 第 2 卷 第 3期 l
Vo . 1 No 3 F b u r , 01 1 2 , . , e r ay 5 2 2
中c 茜
Ch na Ph r i a mac ut n s e i 王 c

综述报告 ・
5 n h ss R p r y te i e o t s
1 紫 杉 醇 类 2
种 安 全 的抗 癌药 , 放射 治疗 联 合 应 用 能 增 强疗 效 。 与
1 5 表 皮 生 长 因子 受体 ( G R 酪 氨 酸 激酶 抑 制剂 . EF)
吉 非 替 尼 对 E F 高 表 达 的 胃癌 细 胞 具 有 一 定 放 射 治 疗 增 GR 敏作 用 , 降 低 胃癌 细胞 增 殖 能 力 , 可 诱 导 细 胞 凋 亡 , 变 细胞 可 并 改 周 期 分 布 , 而 在 进 展 期 胃 癌 的 辅 助 治 疗 中 , 射 治 疗 联 合 因 放 EF G R靶 向药 物 具 有 一 定 的应 用 前 景 , 得 深入 研 究 “ 值 。 2 硝 基 咪 唑 类 药 物 注 射 用 甘 氨双 唑 钠 是 我 国研 制 的具 有 自主 知 识 产 权 的 国 家
链 间 或 链 内 交 联 , 坏 D A 而 抑 制肿 瘤 的 生长 , 周期 非 特 异性 破 N 属
药物 ; 除细胞毒作用 外还可抑制放射 杀伤后肿瘤细胞 的 D A修 N
复 , 而 促 进 肿 瘤 细 胞死 亡 , 不 良反 应 小 。 祥 玉 等 “将 10 从 且 宋 8
有效 的治疗方法 。 曾凡玉等 观察 了 5 9例无远处转移 的鼻咽癌 患者 , 羟基喜树碱加放射治疗组和单 纯放射治疗组 3年生存率分 别 为 8 . %和 1. % , 28 7 2 局部 复发率分别 为 7 . %和 2 . % , 67 67 肿 瘤 消退率 分别为 9 . % 和 8 % ( 66 0 P<00 ) 说 明羟基喜树 碱是 .5 ,

紫 杉 醇 是 一 种 新 型 植 物 类 抗 微 管 药 物 , 外研 究 已 证 明 , 国 其 具 有 明显 放 射 增 敏 作 用 , 呈 时 间 依 赖 性 , 并 与药 物 浓 度 无 相 关性 ,
1 细 胞 毒 类 药 物 1 1 卡 铂 .
西他滨增敏剂使宫颈癌放射治疗早 期血 管生成减少 , 细胞凋亡增
加 , 部 肿瘤 体积 缩 小 的速 度 加 快 。 局
1 D A拓扑异构酶 I 4 N 抑制药剂 羟基喜树碱 为 D A合成抑制剂 , 用机制 为抑制 D A拓扑 N 作 N 异构酶 I联合放射 治疗 时, , 能使 D A链断裂 , N 并阻碍断裂点的修 复, 有利于凋亡 程序 的启 动” 张玉 田等 [J 。 1的研 究表 明 , 3 羟基喜 树碱用 于治疗局部 晚期 非小细胞肺 癌 , 能提高近期疗效 、 年 生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