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矩阵的作用及技术设计要点解析

视频矩阵的作用及技术设计要点解析
视频矩阵的作用及技术设计要点解析

视频矩阵的作用及技术设计要点解析https://www.360docs.net/doc/dd1042172.html, 2007年11月30日11:21 https://www.360docs.net/doc/dd1042172.html, 作者:投影时代1. 视频矩阵的作用

在现代多媒体会议室,为了满足不同演示场合的需求,通常会具备多种不同的音视频信号源和显示终端,虽然这些音视频信号源和显示终端也可能会同时具备复合视频(Composite-Video)、超级视频(S-Video)、分量视频(Component-Video)甚至数字视频(DVI、SDI)的接口,但目前在多媒体视像会议中被普遍使用的还是复合视频矩阵,主要的原因在如下几方面:

* 复合视频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兼容性和通用性,传输带宽小,传输距离长。但色度和亮度共享4.2MHz(NTSC)或5.0~5.5MHz(PAL)的频率带宽,互相之间有比较大的串扰,对器材和传输线缆的要求标准不高,信号源丰富,预埋线缆投资较低。

* 超级视频(S-Video)虽然在减少亮度损耗、亮度/色度串扰方面明显优于复合视频,但对于目前常见的液晶投影机、DLP投影机并达不到非常明显的区别,而且预埋线缆投资是复合视频的两倍,所以在工程长距离传输没有得到普遍的使用。

* 分量视频在信号格式的级别上已经明显高于复合视频或超级视频,但目前在会议室多数是为电脑显示(VGA或RGBHV信号格式)服务,对器材和传输线缆的要求很高(取决于预期的设计标准和投资预算),预埋线缆投资很高。

* 类似Y,R-Y,B-Y、Y,Cr,Cb的分量视频信号目前主要应用在广电行业,而且会逐渐向SDI或HD-SDI的数字信号格式过渡,由于信号源和资金预算的限制,会议室使用不多。DVI信号由于有效传输距离的限制(5米左右),目前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综上所叙,习惯上音视频矩阵没有特别的注明都默认是复合视频格式。以复合视频格式输出的主要设备有:摄像机、实物展台、有线电视解调器、远程视像会议、磁带录像机、DVD光碟机等,音视频矩阵在系统中介于视频源与显示或复用终端之间,负

责将不同的音视频信号源按用户的意愿进行集中调控。

按照输入、输出通道的不同,常见的视频矩阵一般有8×2、8×4、8×8、16×4、16×8、16×16、32×8、32×16、32×32、64×16、64×32、64×64、128×128等。常规的理解是乘号前面的数字代表输入通道的多少,乘号后面的数字代表输出通道的多少。不论矩阵的输入输出通道多少,它们的控制方法都大致相同:前面板按键控制、分离式键盘控制、第三方控制(RS-232/422/485等),早期有一些国产矩阵通过继电器吸合控制,这种技术目前已经淘汰。

与BGBHV矩阵一样,设计一个视频矩阵的基本原则也是根据信号源和显示终端数量的多少以决定矩阵的通道数,由于矩阵规格的差异(通道数的多少)在价格上的体现非常明显,在预算一定的情况下,使选择一个矩阵的通道数也会变得比较敏感,对于以后的扩展也是一个考验。除此之外,下面叙述的几个技术指标也是作为器材选型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2. 视频信号的带宽

复合视频信号根据制式的不同,信号的带宽也有一定的差异,见下表。由于复合视频的传输带宽相对比较窄,目前在系统设计中并不是一个主要的考虑因素,但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整个系统传输的带宽瓶颈。专业的音视频矩阵目前普遍都高达150MHz (-3dB,满负载)的带宽,由于应用的要求不同,大部分监控矩阵都不会提供带宽的参数,偶然提供的标称带宽也比较含糊,极有可能是内部某个芯片的带宽而已,但因为视频矩阵的电子线路涉及大量的信号分配与切换,这种矩阵的标称带宽会存在很多的瓶颈,真正使用中会暴露许多带宽不够引发的问题。

3. 满负载-3dB衰减点

视频信号在理想效果内的传输带宽范围或传输距离称为-3dB点,也称为1/2功率衰减点。在-3dB点范围内,信号不会在处理或传输的过程中产生严重损失,任何有信号输入输出的器材都会存在带宽的限制,视频信号平坦的频率响应在-3dB点之前,同时还要注意所选择的器材带宽是否在“满负载(Fully Loaded)”的状态测试。因为有很多品牌的标称参数是在“点对点”的状态下测试,当系统在满负载下运行时,传输带宽会大打折扣,这种标称的参数就显得没有任何意义。下表归纳了不同衰减点对实际信号

电平的对应值:

4. 输入输出阻抗

输入输出阻抗是描述矩阵技术规格的重要参数之一,它为信号的正确传输流程建立了基线。这个信号的流程维护了整个系统的动力转换。阻抗失配会造成电子信号的反射,传送波与反射波相互干扰的结果使电压幅度形成驻波,传输波与反射波电流的比

值用VSWR(电压驻波比)表示:阻抗匹配误差越大,VSWR的比值也越大,器材或电缆造成的回波损耗(Return Loss)就越高。较低的阻抗失配可能不会明显作用与传输普通的复合视频信号,但传输信号的频率越高,造成的影响会越明显。

在视频系统中,阻抗匹配是系统设计中需要严肃看待的问题。早期BNC类型的连接头同时存在50Ω和75Ω两种规格,现在视频阻抗统一75Ω,50Ω阻抗的电缆和连接头仅会应用于射频信号传输,但由于50Ω阻抗的BNC接头制作成本较低,目前仍有不少50Ω阻抗的BNC接头用在视频系统中。短距离的阻抗失配会影响图像的高频细节,引起画面出现“鬼影现象”。

5. 通道串扰

通道串扰是由二个或多个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引起,通常从一个毗连的通道把额外的信号加入有效的信号,会引起画面出现“鬼影现象”。电磁辐射、容抗感应、屏蔽不良是引起通道串扰的主要原因。通道串扰常用表示单位也是dB,而且绝对是负数,这个数值越小,通道隔离的效果越好,信号串扰的相对作用更小。任何视频矩阵在不同频率下的通道串扰数据会有区别,一般频率越高,数值越大:比如某矩阵的通道串扰在10MHz时测试是-55dB,在30MHz时测试已经达到-45dB,在100MHz时测试已经高达-37dB,可见这个矩阵的通道串扰在传输100MHz信号时要比传输10MHz信号略高。

6. 参考资料:常用视频矩阵的典型技术参数

浙江大华:大型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要点

浙江大华:大型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要点 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和行业管理部门对管理水平提高的需求增加,城市公安、交通、金融、环保、电力、医疗、教育等管理部门对城市范围内的大型联网安全与视频监控平台的需求也在这两年开始大量增加,其中尤其以城市公安和金融领域的需求最为突出。 在城市公安领域,公安部门正在大力进行科技强警示 范城市的建设,首批22个城市的城市治安监控系统已经开 始实施,2008年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城市将达到180个,而 最终我国660个城市和1642个县城都需要上基于网络的公 共安全与图像监控系统。 而在金融领域,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内各大国有银行 和商业银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公安部关于银行图像 监控系统的数字化改建要求,已经建设完成了大量基层网 点的数字化监控系统建设改造工作,目前也已经开始进行各种联网监控管理系统的改造试点工作。 随着网络传输技术、图像编解码技术的成熟,实现这些新兴行业客户需求的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大型的视频监控系统正在全国各地迅速地建设起来。 一、大型监控系统的特点 随着城市治安系统、行业治安系统的建设,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大型的监控系统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 1 以平台为核心,以网络为纽带 我们现在的安防系统的规模及规划,已经让人有点生畏,或者让使用者有点生畏。数量众多的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如何监看?数量众多的编解码设备如何管理?数量众多的后端服务器如何配合及管理?靠人力已经不能解决大规模监控系统出现的管理问题了,所以打造一个管理平台的需求就显得非常迫切。一个好的管理平台可以将所有的摄像头纳入管理,将所有的报警点纳入管理,将所有的编解码设备纳入管理,将所有的后台服务器纳入管理,从而使得整套系统能够顺畅运行。 而以平台作为核心来管理整个监控系统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有一个足够带宽(或者说经过管理后可以满足要求的足够带宽)的网络来连接这些设备和服务器,没有网络一切就是空谈。 2 接入多家不同的设备,实现互联互通 由于安防行业的历史状况(独立的小规模应用为主),造成了设备的生产厂家非常众多,而且各个厂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编解码和网络传输的做法。这个现状对于组成大型网络的非常不利的。但是也是因为这个现状的存在,所以就要求我们的大型监控系统平台能够接入多家厂商的设备。一者保护用户原有的投资;二者在用户在新系统建设时减少投入提供解决办法。

(完整版)华为视频会议基本知识

华为视频会议基本知识 1.、什么是视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是利用现有通信网(包括各种传输网络)和数字信号压缩处理技术,将音视频和数据信号处理后传到远端,实现面对面的交流。其交流形式为点到点,点对多点。主要设备包括MCU(多点控制单元)、视频会议终端、网关、网守和相关的配套外围设备。如显示设备,音响系统等。 2.、视频会议系统的作用是什么?视频会议可以实现数据、视频、语音应用的有机融合与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与远在千里之外的人进行面对面交谈,做到远在天边,近在咫尺,并能够随时自主地组织和召开会议,进行业务调度、远程管理、信息交流、技术培训等等,节约时间和差旅经费,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视频会议的发展趋势?视频会议的发展经历了四代:第一代是70年代。采用模拟传输,占用带宽大(960个话路),因此用户极少。第二代是80年代。其传输由模拟转为数字传输,由最初的数字静态传输到动态图像传输,占用带宽8—34Mbps。第三代为90年代。视频会议采用了国际电联(ITU)标准H.320。正是进入商用领域。传输带宽为64Kbps-2Mbps。第四代为21世纪。视频会议进入多媒体通信。基于国际标准H.323和

SIP,将音频、视频和数据融合与一体。适用于不同的用户,不同需求的融合通信。 4.、视频会议系统对网络的需求是什么?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广泛运行于IP、ISDN、FR、DDN、卫星网络等各种网络环境中。华为终端提供E1、IP、ISDN等多种线路接口。 5. 建立视频会议系统的成本包括那些?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成本分为建设费和使用费。建设费是一次性投资,包括视频会议设备的购买费用,基础网络的建设费用和会议室的装修费用。使用费主要包括网络的使用费用,如电信线路的租费等。 6、视频会议有哪些国际标准?视频会议行业的国际标准是由ITU(国际电信联合会)和IETF(国际工程师组织)制定的。主要以字母H开头。 视频会议行业的国际标准有H.320、H.323和SIP(H.324)三个主要的标准集。其中H.323是目前主流的标准。SIP是已经确定的下一代标准。常用的算法如下:图像处理算法有:H.261、H.263、H.263++和H.264 图像清晰度:CIF(VCD)、4CIF(DVD)和10CIF(HD,16:9数字高清电视)声音处理算法有:G.711、 G.722、G.722.1Annex C、G.723、G.728和G.729 声音清晰度:3.4KHz(电话音质)、7KHz(调幅收音机音质)、14KHz(调频收音机音质)和20KHz(CD音质)

视频会议基础知识

视频会议基础知识

视频会议基础知识全系列介绍 1、什么是视频会议 通俗的说:视频会议系统就是为人们无法聚集到同一个地方进行会议的时候,提供一种高科技的通信、协作和决策的一种现代化手段。 专业的说:视频会议是利用现有通信网(包括各种传输网络)和数字信号压缩处理技术,将音视频和数据信号处理后传到远端,实现面对面的交流。其交流形式为点到点,点对多点和多点对多点。 主要设备包括MCU(多点控制单元)、视频会议终端、网关、网闸和相关的配套外围设备,如显示设备、音响系统等。 2、视频会议系统协议标准 视频会议行业的国际标准是由ITU电子桌牌(国际电信联合会)和IETF(国际工程师组织)制定的。 目前视频会议行业的国际标准有H.320、H.323(ITU)和SIP(IETF)3个标准集。其中H.323是目前主流的标准。SIP是已经确定的下一代标准。 ITU-T H.320标准是关于在速率从56Kbps到2Mbps的ISDN和交换的 56Kbps电路上进行电视会议的标准。自从1990年最早通过以后,H.320成为广泛接受的关于ISDN会议电视的标准。H.320是一个"系统"标准,它包含了许多关于系统各部分的其它 ITU-T标准,下列标准是H.320的主要组成部分: H.320是一套标准,他包括视频、音频的压缩与解压缩、静止图像、多点会议、加密及一些更新的特性,主要用于系统的终端和MCU的设计。H.320标准包括H.200系列标准和T.120系列标准;H.200系列指的是视听业务,具体来说是以传送活动图像为主的通信业务.T.120系列主要针对声像业务,即传送静止图像 的通信业务。 ?ITU-T H.323标准涵盖了音频、视频及数据在以IP包为基础的网络——LAN、INTRANET、EXTRANET和INTERNET上的通讯,建立H.323标准是为了允许不同厂商的多媒体产品和应用能够互操作。对于范围广泛的基于IP网络的多媒体通信应用来说,H.323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构件。另外,该标准也允许通过ISDN 和POTS与基于PPP的网络直接相连。 1996年,ITU批准了H.323规范。该标准范围广泛,涵盖了各种独立设备。个人计算机技术以及点对点和多点视频会议。标准解决了点对点及多点视频会议中诸如呼叫与会话控制,多媒体与带宽管理等许多问题。H.323为现有的企业基础设施(如IP网)电子桌牌建立了多媒体标准,设计时考虑了弥补质量保证(QOS)机制的不足,H.323使用户能使用多媒体应用而无需改变他们网络的基础结构。 SIP(会话初始协议)是IETF提出的在IP网上进行多媒体通信的应用层控制协议。SIP是IETF标准进程的一部分,它是在诸如SMTP(简单邮件传送协议)和HTTP(超文本传送协议)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它用来建立、改变和终止基于IP网络的用户间的呼叫。 3、相对于H.323协议标准,为什么H.320标准是落后的被淘汰的? 1.终端图像与声音的编解码技术

视频处理技术

S3 视频处理 S1.1 视频基础知识 视频信息是连续变化的影像,通常是指实际场景的动态演示,例如电影、电视、摄像资料等。视频信息带有同期音频,画面信息量大,表现的场景复杂,通常采用专门的软件对其进行加工和处理。 S3.1.1 视频设备 常用的视频设备主要有采集卡(用于采集模拟信号)、1394卡(用于采集数字视频信号)、DVD/CD 刻录机(存储视频)。 S3.1.2 视频格式 1、AVI AVI的英文全称为Audio Video Interleaved,即音频视频交错格式。它于1992年被Microsoft 公司推出,随Windows3.1一起被人们所认识和熟知。所谓“音频视频交错”,就是可以将视频和音频交织在一起进行同步播放。这种视频格式的优点是图像质量好,可以跨多个平台使用,其缺点是体积过于庞大,而且更加糟糕的是压缩标准不统一,最普遍的现象就是高版本Windows媒体播放器播放不了采用早期编码编辑的AVI格式视频,而低版本Windows媒体播放器又播放不了采用最新编码编辑的AVI格式视频,所以我们在进行一些AVI格式的视频播放时常会出现由于视频编码问题而造成的视频不能播放或即使能够播放,但存在不能调节播放进度和播放时只有声音没有图像等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如果用户在进行AVI格式的视频播放时遇到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下载相应的解码器来解决。 DV-AVI格式:DV的英文全称是Digital Video Format,是由索尼、松下、JVC等多家厂商联合提出的一种家用数字视频格式。目前非常流行的数码摄像机就是使用这种格式记录视频数据的。它可以通过电脑的IEEE 1394端口传输视频数据到电脑,也可以将电脑中编辑好的的视频数据回录到数码摄像机中。这种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一般是.avi,所以也叫DV-AVI格式。 2、MPEG MPEG-1制定于1992年,为工业级标准而设计,可适用于不同带宽的设备,如CD-ROM、Video-CD、CD-i。它可针对SIF标准分辨率(对于NTSC制为352X240;对于PAL制为352X288)的图象进行压缩,传输速率为1.5Mbits/sec,每秒播放30帧,具有CD(指激光唱盘)音质,质量级别基本与VHS相当。MPEG的编码速率最高可达4-5Mbits/sec,但随着速率的提高,其解码后的图象质量有所降低。 MPEG-2制定于1994年,设计目标是高级工业标准的图象质量以及更高的传输率。MPEG-2所能提供的传输率在3-10Mbits/sec间,其在NTSC制式下的分辨率可达720X486,MPEG-2也可提供并能够提供广播级的视像和CD级的音质。MPEG-2的音频编码可提供左右中及两个环绕声道,以及一个加重低音声道,和多达7个伴音声道(DVD可有8种语言配音的原因)。由于MPEG-2在设计时的巧妙处理,使得大多数MPEG-2解码器也可播放MPEG-1格式的数据,如VCD。 MPEG-4标准主要应用于视像电话(videophone),视像电子邮件(VideoEmail)和电子新闻(Electronicnews)等,其传输速率要求较低,在4800-64000bits/sec之间,分辨率176X144。 MPEG-4利用很窄的带宽,通过帧重建技术,压缩和传输数据,以求以最少的数据获得最佳的图象质量。与MPEG-1和MPEG-2相比,MPEG-4的特点是其更适于交互AV服务以及远程监控。

视频会议基础知识

视频基础知识---高清晰度视频会议 高清晰度视频会议 在高清晰度编码/ 解码技术产生之前,视频会议数据是根据公用交换格式(CIF) 进行编码的。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门(ITU-T) 制定了视频标准,称为H.261 和H.263。H.261 标准只定义了QCIF 和CIF 格式。四分之一CIF (QCIF) 格式只被用于最低数据率(64 千位/ 秒及更低)的会议,今天已经很少使用。自从H.263 标准发行以来,更多使用“全分辨率”(定以为16CIF)的格式(4CIF 和16CIF)被采用。由于采用此类标准时,计算和宽带功能有限,所以,用于全动感视频会议的公用分辨率仍然是CIF 到4CIF。下面的表格列出了用于NTSC(北美)和PAL(欧洲)视频信号的H.261 和H.263 标准的相应格式分辨率。以下列出的分辨率代表4:3 的屏幕高度比。 ITU-T 最近采用了视频压缩新标准,该方法减小了整个视频文件的大小,从而文件可以更为节省地通过容量更小的网络连接(更低的数据率/ 宽带)进行传输。现在,ITU-T 建议高清晰度视频会议采用H.264 视频标准,该标准通过比较低的数据传输率提供上好的画面质量。现在,H.264 是HD-DVD(高清晰度DVD)以及广播、电缆、视频会议和消费者电子产品的强制使用的标准。下面的表格说明了H.264 标准中引入的SD和HD 分辨率。 H.264 规格是视频会议理想的工具。尽管和之前的H.26x 算法相比,它需要更强的处理能力,但是自2004年之后生产的大多数视频会议系统都包括H.264。它可提供优质的视频传输和低延时的编码和解码,从而视频流更为流畅、自然。事实上,H.264 的效率是H.263 的两倍,在特定线路速率下的视频质量也要高出一倍。此外,某些增强的H.264 规格包括互动视频的错误隐藏算法,此技术可自动调整视频操作,即便网络负担过重、不稳定或者出错率高,都可以保证操作自如,并提供更高品质的视觉享受。H.264 编码标准提供了更强的灵活性,为不同的开发商提供了进行互操作的通用平台。H.263 标准支持大量可能的变异产品,与此不同,H.264 标准只包括少量的压缩技术。这样一来,可以在不大幅度下、降视频质量的前提下更为轻易地实现来自多个生产商的不同视频会议设备的集成。

大型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要点

大型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要点 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和行业管理部门对管理水平提高的需求增加,城市公安、交通、金融、环保、电力、医疗、教育等管理部门对城市范围内的大型联网安全与视频监控平台的需求也在这两年开始大量增加,其中尤其以城市公安和金融领域的需求最为突出。 在城市公安领域,公安部门正在大力进行科技强警示范城市的建设,首批22个城市的城市治安监控系统已经开始实施,2008年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城市将达到180个,而最终我国660个城市和1642个县城都需要上基于网络的公共安全与图像监控系统。 而在金融领域,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内各大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公安部关于银行图像监控系统的数字化改建要求,已经建设完成了大量基层网点的数字化监控系统建设改造工作,目前也已经开始进行各种联网监控管理系统的改造试点工作。  随着网络传输技术、图像编解码技术的成熟,实现这些新兴行业客户需求的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大型的视频监控系统正在全国各地迅速地建设起来。 一、大型监控系统的特点 随着城市治安系统、行业治安系统的建设,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大型的监控系统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 1 以平台为核心,以网络为纽带 我们现在的安防系统的规模及规划,已经让人有点生畏,或者让使用者有点生畏。数量众多的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如何监看?数量众多的编解码设备如何管理?数量众多的后端服务器如何配合及管理?靠人力已经不能解决大规模监控系统出现的管理问题了,所以打造一个管理平台的需求就显得非常迫切。一个好的管理平台可以将所有的摄像头纳入管理,将所有的报警点纳入管理,将所有的编解码设备纳入管理,将所有的后台服务器纳入管理,从而使得整套系统能够顺畅运行。 而以平台作为核心来管理整个监控系统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有一个足够带宽(或者说经过管理后可以满足要求的足够带宽)的网络来连接这些设备和服务器,没有网络一切就是空谈。 2 接入多家不同的设备,实现互联互通 由于安防行业的历史状况(独立的小规模应用为主),造成了设备

视频会议系统技术参数要求

视频会议系统技术参数要求 视频会议系统包括市级监控中心1个主会场、4个县级监控中心分会场。 视频MCU参数 序号指标项指标要求 1 协议标准支持ITU-T H.323 2 系统结构?1U高标准机架式结构,嵌入式系统,支持全天候的开机运行 3 容量 ?MCU能够支持12端口的容量(12*768K)。提供标准的T.120数 据会议。 4 速率?MCU支持8Mbps带宽的会议接入能力 ?提供智能混速功能,允许不同速率终端接入会议;?支持智能流量适配 5 接口?提供IP 10/100M 全双工以太网口 ?业务网口提供4个 10/100Base-TX业务接口,可以配置不同网段地址,实现分别处于物理隔绝的内网、外网用户召开同一组会议。?业务网口和维护网口分离,确保视讯系统安全。 6 音频指标 ?支持G.711、G.722、G.728、AAC-LD编码方式 ?支持全路智能混音功能,所有会场都能够混音 7 视频指标?支持标准H.239协议 ?支持H.261、H.263、H.264 ?支持CIF、4CIF、XGA、VGA、SXGA图像分辨率?帧频:PAL 25帧/秒 NTSC 30帧/秒 8 组播功能 ?通过计算机组播软件实现单向接收会议 ?支持添加组播地址数能够达到200个 9 动态多分屏?支持会场自动轮巡,支持2、3、4、6、8、9、13、16等多格式多画面,可在单画面与多画面间自由的切换或调整多画面的组合。?支持语音激励方式切换多画面,支持多画面VIP方式,与会人员可同时看到参加会议的多个会场图像。 ?支持H.263 4CIF多画面 10 会议控制?支持三种以上会议控制模式

?支持主席会场按预定顺序轮询任意会场,同时分会场观看广播会场画面 ?支持会议中主会场观看多分屏,其他会场观看广播会场-即广播模式 ?支持主场轮巡功能,会议过程中,设置了主场后,会议控制者可以启动主场轮巡功能来使得会议主场按照一定轮巡间隔时间观看其它终端图像。不影响其他分会场观看广播的图像。且主场可自动轮巡到被控MCU下的会场 ?在多画面的每个小画面显示分会场时,按照预先设定的顺序进行排序,每次从单分屏切换到多分屏后不必手动更改分会场排序的顺序 ?允许添加会议数可以达到48组 ?允许添加终端数可以达到96个 11 会议可靠性?MCU支持双机热备功能(无需通过其他软件系统),主MCU出现意外情况后,备份MCU自动接替,继续召开会议,终端无须进行任何操作自动重新连入会议。主备MCU切换时,与会终端不用退出原有会议,无需任何人为操作系统自动切换。卖方需提供设备用户手册证明。 ?支持MCU多网口的负载均衡和故障容错功能 ?MCU支持终端断线重呼 ?MCU断电后恢复能够自动将终端呼叫入会,自动继续会议 ?MCU应保证7x24小时稳定工作,MTBF60000~100000小时 12 管理特性?提供全中文化操作界面 ?支持WEB远程管理,简化管理系统的复杂度。 ?支持远程在线升级功能 ?支持图像监控台,在MCU侧可以观看到活动的终端会场的图像?要求能通过MCU设置中文字幕,支持动态及静态中文字幕 ?可以授权不同的会议操作员不同的会议管理权限,至少提供5级管理权限。

2数字视频处理重点总结

1.三基色原理:任何一种颜色可以通过三基色按不同比例混合得到。 照明光源的基色系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称为RGB基色。R+G+B=White 反射光源的基色系包括青色、品色和黄色,称为CMY基色。C+M+Y=Black RGB和CMY基色系是互补的,也就是说混合一个色系中的两种彩色会产生另外一个色系中的一种彩色。 2.HVS(人类视觉系统) -人类获取外界图像、视频信息的工具。 视网膜有两种类型感光细胞: 锥状细胞:在亮光下起作用,感知颜色的色调。含有三种类型的锥状细胞。 杆状细胞:在暗一些的光强下工作,只能感知亮度信息。 3.相加混色法: 1)空间混色法:将三种基色光同时分别投射到同一平面的相邻3点,若3点相距足够近,由于人眼的分辨力有限和相加混色功能,因此,人眼看到的不是基色,而是这三种基色的混合色。 彩色显像管的现象就是利用了空间混色法。 2)时间混色法:按一定顺序轮流将三种基色光投射到同一平面上,由于人眼的视觉惰性和相加混色功能,因此,人眼看到的不是基色,而是这三种基色的混合色。 场顺序制彩色电视就是采用时间混色法以场顺序来传送三种基色信号的。 3)生理混色法:(立体彩色电视的显像原理) 4)全反射混色法:(投影电视的基本原理) 4.彩色电视三种制式: NTSC制:正交平衡调幅制(采用YIQ彩色空间) PAL制:正交平衡调幅逐行倒相制(采用YUV彩色空间) SECAM制:行轮换调频制(采用YDbDr彩色空间) 矢量量化 编码--用二进制数来表示量化后样值的过程 9.量化:(将无限极的信号幅度变换成有限级的数码表示) 量化的用途 1)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进行数字处理和传输 2)用于数据压缩 10.二维采样定理: 若二维连续信号f(x,y)的空间频率u和v分别限制在|u|<=Um、|v|<=Vm (Um、Vm为最高空间频率),则只要采样周期Δx、Δy满足Δx<=1/2Um、Δy<=1/2Vm,就可以由采样信号无失真的恢复原信号。 3.基于多分辨率的运动估计: 1)运动场接近最优解的概率更大;在较小分辨率层上,误差函数可以接近全局最小值,通过插值,获得高分辨率上的初始解,最后到达最大分辨率时,运动场很可能接近最优解。 2)计算量比直接在最大分辨率上进行运动估计时要小;在较小分辨率层上,搜索范围限制在较小的范围。 1.压缩时,视频冗余:

视频会议系统基础知识

基本形态 一般的视频会议系统包括MCU多点控制器(视频会议服务器)、会议室终端、PC 桌面型终端、电话接入网关(PSTNGateway)、Gatekeeper(网闸)等几个部分。各种不同的终端都连入MCU进行集中交换,组成一个视频会议网络。 (1)多点处理单元(MCU) MCU是视频会议系统的核心部分,为用户提供群组会议、多组会议的连接服务。目前主流厂商的MCU一般可以提供单机多达64个用户的接入服务,并且可以进行级联,可以基本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MCU的使用和管理不应该太复杂,要使客户方技术部甚至行政部的一般员工能够操作。 (2)大中小型会议室终端产品(End Ponint) 大中小型会议室终端产品是提供给用户的会议室使用的,设备自带摄像头和遥控键盘,可以通过电视机或者投影仪显示,用户可以根据会场的大小选择不同的设备。一般会议室设备带SONY或CANON的专用摄像头,可以通过遥控方式前后左右转动从而覆盖参加会议的任何人和物。 (3)桌面型(PC)终端产品 直接在电脑上举行视频会议,一般配置费用比较低的PC摄像头,现已支持几十点几百点甚至上千点的会议。由于PC已经是办公的标准配置,桌面会议终端不需要增加很多的硬件投入。而会议室型终端也只需要购买比较高性能的PC和视频采集卡即可,其成本也低于普通的硬件视频终端。国内的网络视频会议厂商已经率先推出saas模式的会议系统,创新式的推出租用服务,更是让网络视频会议的成本降到一般企业可以接收的范围内。由于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在召开视频会议的同时实现电子白板、程序共享、文件传输等数据会议功能,作为会议的辅助工具。 (4)电话接入网关(PSTN Gateway) 用户直接通过电话或手机在移动的情况下加入视频会议,这点对国内许多领导和出差多的人尤其重要。可以说今后将成为视频会议不可或缺的功能。 此外,视频会议系统一般还具有录播功能。能够进行会议的即时发布并且会议内容能够即时记录下来。基于现时流行的会议信息资料的要求,本系统能够支持演讲者电脑中电子资料PPT 文档、FLASH、IE浏览器及DVD等视频内容,也包括音频的内容等、会议中领导嘉宾视频画面、会场参与者视频画面的同步录制。

数字视频技术及应用复习题

第一章数字视频概述 1.什么是复合视频?2页,可改为填空题 例如:黑白视频信号是一个已经经过加工处理并包含扫描同步和消隐的图像信号,通常也叫做复合视频,简称视频。由于频带范围在1-6MHZ人们又把它叫做电视基带视频。 2.什么是视频技术?它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3页,可以改为填空题 例如:在不考虑电视调制发射和接收等诸多环节时,单纯考虑和研究电视基带信号的摄取、改善、传输、记录、编辑、显示的技术就叫做视频技术。 主要应用领域:广播电视的摄录编系统、安全及监控、视频通信和视频会议、远程教育及视听教学、影像医学、影音娱乐和电子广告。 3.什么是数字视频?5页 广义的数字视频表述为数字视频是指依据人的视觉暂留特性,借着计算机或微处理器芯片的高速运算,加上Codec技术、传输存储技术等来实现的以比特流为特征的,能按照某种时基规律和标准在显示终端上再现活动影音的信息媒介。狭义的数字视频时指与具体媒体格式所对应的数字视频。 第二章彩色数字视频基础 1.彩色电视系统是根据色光三基色原理来再现彩色图像的。按照此原理,任何一种色光颜色都可以用R G B三个彩色分量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7页 2.匹配兼容制彩色电视亮度信号的公式是:8页(2-2) 3.两个色差信号正交调制的目的是什么?10页 4.电视扫描分为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两种。 5.电视基带视频有复合视频、亮色分离视频和分量视频三种。13页 6.彩色电视制式有哪三种?制式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4页或改为填空 世界上现行的彩色电视制式有NTSC制式、PAL制式和SECAM制式三大制式。制式差异主要体现在亮度合成公式、色差信号提取、色副载选取及其正交调制类型、扫描方式、同步时基确定等方面的参数。 7.彩色电视图像的数字化有信号上游数字化和信号下游数字化两种。 8.A/D转换主要包括哪些环节?量化的实质是什么?编码的实质是什么?17,18页,可改为填空 A/D转换就是指对幅值连续变化的模拟视频电信号进行脉冲抽样保持、量化、编码等环节后形成二进制码流的技术处理过程。 9.一般常用的线性D/A转换器,其输出模拟电压U和输入数字量D之间成正比关系。19页 10.YCbCr信号和YUV信号是正比关系。21页,或选择A正比B反比C非线性D平方11.CCIR601标准为NTSC、PAL、和SECAM制式规定了共同的图像采样频率是13.5MHZ。21页 12.PAL制NTSC制的现行标准数字电视有效显示分辨率(清晰度)各为720X576像素和720X480像素。公用中分辨率为352X288像素。23页 第三章广义数字视频及分类 1.广义数字视频的定义?28页 2.广义的数字视频是依据人的视觉暂留特性,借助计算机或微处理器芯片的高速运算加上Codec编解码技术、传输存储技术等来实现的比特流为特征的全新的信息媒介。 3.图像序列的特点有哪些?33页 特点是每帧的分辨率相同,图像内容相关、图像文件名连续编号,而且有表示开始的图像序列头和表示结束的图像终止码。

视频会议系统基础知识

基本形态一般的视频会议系统包括MCI多点控制器(视频会议服务器)、会议室终端、PC 桌面型终端、电话接入网关(PSTNGateway) Gatekeeper(网闸)等几个部分。各种不同的终端都连入MCI进行集中交换,组成一个视频会议网络。 ⑴多点处理单元(MCU) MCI是视频会议系统的核心部分,为用户提供群组会议、多组会议的连接服务。 目前主流厂商的MCI一般可以提供单机多达64个用户的接入服务,并且可以进行级联,可以基本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MCU勺使用和管理不应该太复杂,要使客户方技术部甚至行政部的一般员工能够操作。 ⑵大中小型会议室终端产品(End Ponint ) 大中小型会议室终端产品是提供给用户的会议室使用的,设备自带摄像头和遥控 键盘,可以通过电视机或者投影仪显示,用户可以根据会场的大小选择不同的设备。一般会议室设备带SONY或CANO的专用摄像头,可以通过遥控方式前后左右转动从而覆盖参加会议的任何人和物。 (3)桌面型(PC)终端产品 直接在电脑上举行视频会议,一般配置费用比较低的PC摄像头,现已支持几十 点几百点甚至上千点的会议。由于PC已经是办公的标准配置,桌面会议终端不需要增加很多的硬件投入。而会议室型终端也只需要购买比较高性能的PC和视频采集卡即可,其成本也低于普通的硬件视频终端。国内的网络视频会议厂商已经率先推出saas模式的会议系统,创新式的推出租用服务,更是让网络视频会议的成本降到一般企业可以接收的范围内。由于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在召开视频会议的同时实现电子白板、程序共享、文件传输等数据会议功能,作为会议的辅助工具。 ⑷电话接入网关(PSTN Gateway) 用户直接通过电话或手机在移动的情况下加入视频会议,这点对国内许多领导和 出差多的人尤其重要。可以说今后将成为视频会议不可或缺的功能。 此外,视频会议系统一般还具有录播功能。能够进行会议的即时发布并且会议内容能够即时记录下来。基于现时流行的会议信息资料的要求,本系统能够支持演讲者电脑中电子资料PPT文档、FLASH IE浏览器及DVD等视频内容,也包括音频的内容等、会议中领导嘉宾视频画面、会场参与者视频画面的同步录制。

大型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要点分析

大型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要点分析 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和行业管理部门对管理水平提高的需求增加,城市公安、交通、金融、环保、电力、医疗、教育等管理部门对城市范围内的大型联网安全与视频监控平台的需求也在这两年开始大量增加,其中尤其以城市公安和金融领域的需求最为突出。 在城市公安领域,公安部门正在大力进行科技强警示范城市的建设,首批22个城市的城市治安监控系统已经开始实施,2008年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城市将达到180个,而最终我国660个城市和1642个县城都需要上基于网络的公共安全与图像监控系统。 而在金融领域,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内各大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公安部关于银行图像监控系统的数字化改建要求,已经建设完成了大量基层网点的数字化监控系统建设改造工作,目前也已经开始进行各种联网监控管理系统的改造试点工作。 随着网络传输技术、图像编解码技术的成熟,实现这些新兴行业客户需求的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大型的视频监控系统正在全国各地迅速地建设起来。 大型监控系统的特点 随着城市治安系统、行业治安系统的建设,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大型

的监控系统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 1 以平台为核心,以网络为纽带 我们现在的安防系统的规模及规划,已经让人有点生畏,或者让使用者有点生畏。数量众多的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如何监看?数量众多的编解码设备如何管理?数量众多的后端服务器如何配合及管理?靠人力已经不能解决大规模监控系统出现的管理问题了,所以打造一个管理平台的需求就显得非常迫切。一个好的管理平台可以将所有的摄像头纳入管理,将所有的报警点纳入管理,将所有的编解码设备纳入管理,将所有的后台服务器纳入管理,从而使得整套系统能够顺畅运行。 而以平台作为核心来管理整个监控系统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有一个足够带宽(或者说经过管理后可以满足要求的足够带宽)的网络来连接这些设备和服务器,没有网络一切就是空谈。 2 接入多家不同的设备,实现互联互通 由于安防行业的历史状况(独立的小规模应用为主),造成了设备的生产厂家非常众多,而且各个厂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编解码和网络传输的做法。这个现状对于组成大型网络的非常不利的。但是也是因为

华为视频会议技术方案设计要点

企业视讯会议系统技术建议书 山东山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2年 06月 09日

目录 1系统方案 (3) 1.1工程概述 (3) 1.2系统设计依据 (3) 1.3系统设计原则 (4) 1.4系统组网方案 (5) 1.5系统配置 (5) 1.6视讯业务使用流程 (5) 2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8) 2.18033B视频会议终端 (8) 2.2汉锐高清HR-8602P (12) 2.3TCL4211CDS42英寸液晶电视 (13) 2.4雅马哈MG82CX (17) 2.5ATS-9004无线话筒 (17) 2.6CS-102二分频塑胶扬声器 (19) 2.7PPA系列超薄型专业功率放大器 (19) 3系统报价 (20)

1系统方案 1.1工程概述 本方案的选型从技术成熟、用户需求和资金投入三方面考虑进行设计。 从现有产品技术成熟角度去看,视频会议产品的国际标准均已发展成熟,分别是 H.320/H.323协议族,以H.323协议在IP环境下传输的方式为近期的发展主要趋势。各种方案均有成功案例。 视频会议用户的功能需求要得到的全面满足,需要从音频和视频两个方面入手,同时还需考虑主会场的环境因素,设备可移动性、接入方式的多样性、接入速率的差异和接入地点有无移动性几个方面能否满足需求。 兼顾成本与效果,结合工作中的实际需要,电视会议网建成汇集图像、数据、语音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媒体传输系统,系统要具有设计合理、电路先进、设备优良、功能齐全、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 1.2系统设计依据 1、国家标准: 《64~1920kbit/s会议电视系统进网技术要求》GB/T 15839-1995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5032-97 2、系统框架协议: ITU-T H.261:关于P X 64kbit/s视听业务的视频编解码器 ITU-T H.263:关于低码率通信的视频编解码 ITU-T H.264:关于高压缩比通信的视频编解码 ITU-T H.239:关于双视频流传递协议 ITU-T H.221:视听电信业务中的64~1920kbit/s信道的帧结构 ITU-T H.224:利用H.221的LSD/HSD/MLP信道单工应用的实时控制 ITU-T H.225:基于分组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呼叫信令与媒体流传输协议 ITU-T H.230:视听系统的帧同步控制和指示信号C&1 ITU-T H.231:用于2Mbit/s以下数字信道的视听系统多点控制单元 ITU-T H.242:关于建立使用2Mbit/s以下数字信道的视听终端间的通信系统 ITU-T H.243:利用2Mbit/s信道在2~3个以上的视听终端建立通信的方法

华为视频会议基本知识1

华为视频会议入门手册 关于技术 Q 1. 什么是视频会议系统? A 视频会议是利用现有通信网(包括各种传输网络)和数字信号压缩处理技术,将音视频和数据信号处理后传到远端,实现面对面的交流。其交流形式为点到点,点对多点。主要设备包括MCU(多点控制单元)、视频会议终端、网关、网守和相关的配套外围设备。如显示设备,音响系统等。 Q 2. 视频会议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A 视频会议可以实现数据、视频、语音应用的有机融合与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与远在千里之外的人进行面对面交谈,做到远在天边,近在咫尺,并能够随时自主地组织和召开会议,进行业务调度、远程管理、信息交流、技术培训等等,节约时间和差旅经费,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Q 3. 视频会议的发展趋势? A 视频会议的发展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是70年代。采用模拟传输,占用带宽大(960个话路),因此用户极少。 第二代是80年代。其传输由模拟转为数字传输,由最初的数字静态传输到动态图像传输,占用带宽8—34Mbps。 第三代为90年代。视频会议采用了国际电联(ITU)标准H.320。正是进入商用领域。传输带宽为64Kbps-2Mbps。 第四代为21世纪。视频会议进入多媒体通信。基于国际标准H.323和SIP,将音频、视频和数据融合与一体。适用于不同的用户,不同需求的融合通信。 Q 4. 视频会议系统对网络的需求是什么? A 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广泛运行于IP、ISDN、FR、DDN、卫星网络等各种网络环境中。华为终端提供E1、IP、ISDN等多种线路接口。 Q 5. 建立视频会议系统的成本包括那些? A 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成本分为建设费和使用费。建设费是一次性投资,包括视频会议设备的购买费用,基础网络的建设费用和会议室的装修费用。使用费主要包括网络的使用费用,如电信线路的租费等。 Q 6. 视频会议有哪些国际标准? A 视频会议行业的国际标准是由ITU(国际电信联合会)和IETF(国际工程师组织)制定的。主

第4章_视频处理技术

08电子信息工程2班林伟彬3108002633 第四章视频处理技术 一、选择题 1、在视频通信应用中,用户对视频质量的要求和对网络带宽占用的要求之间的关系是:A A、矛盾的 B、一致的 C、反向的 D、互补的2在视频应用通信中,解决用户对视频质量要求和占用网络带宽要求之间矛盾的是:B A、提高视频质量B、视频编解码技术 C、降低视频质量 D、增加带宽 3、图像和视频之所以能进行压缩,在于图像和视频中存在大量的:A A、冗余 B、相似性 C、平滑区 D、边缘区 4、在视频图像中,C 是相邻两帧的差值,体现了两帧之间的不同之处。 A、视觉冗余 B、运动估计 C、运动补偿 D、结构冗余 5、在视频图像中主要存在的是:B A、视觉冗余 B、时间冗余 C、空间冗余 D、结构冗余6.视频图像的编码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第一帧和关键帧采用A方法进行压缩。 A.帧内编码B.帧间编码C.运动估计D.运动补偿 7.如果视频图像只传输第一帧和关键帧的完整帧,而其他帧只传输B,可以得到较高的圧缩比。 A.运动估计和补偿B.帧差信息 C.运动估计D.运动补偿 8.下列D视频压缩系列标准主要用于视频通信应用中。 A.MPEG B.H.26x C.JPEG D.AVS 9.下列B视频压缩系列标准主要用于视频存储播放应用中。 A.MPEG B.H.26x C.JPEG D.AVS 10.基于LAN网络的视频压缩标准是:C。 A.MPEG B.H.324 C.H.323 D.H.320 11、基于ISDN网络的视频压缩框架标准是: D A、MPEG B、H.324 C、H.323 D、H.320 12、基于PSTN网络的视频压缩框架标准是: B A、MPEG B、H.324 C、H.323 D、H.320 13、视频压缩系列标准MPEG-x主要是应用于视频存储播放应用中,例如,DVD中的视频压缩标准为 B A、MPEG-1 B、MPEG-2 C、MPEG-3 D、MPEG-4 14、CIF图像格式的大小是 B A、176×144 B、352×288 C、704×576 D、1408×1152 15、当采用H.261标准编码时,亮度分量与颜色分量的比值为 A A、4:1:1 B、4:2:2 C、4:0:2 D、4:2:0 16、曾经普遍使用的VCD系统就是基于 A 编码标准研制的。 A、MPEG-1 B、MPEG-2 C、MPEG-3 D、MPEG-4 17.MPEG-1标准的典型编码码率为A ,其中1.1Mbps用于视频,128看kps用于音频,其余带宽用于MPEG系统本身。 A 1.5Mps B 2Mps C 10Mps D 15Mps 18.MPEG-1标准中, C是图像编码的基本单元,运动补偿、量化等均在其上进行。

视频会议基础知识培训

...../ ...../ 扫盲级培训基础知识文档资料一 (视频会议基础知识篇) 1、什么是视频会议 通俗的说:视频会议系统就是为人们无法聚集到同一个地方进行会议的时候,提供一种高科技的通信、协作和决策的一种现代化手段。 专业的说:视频会议是利用现有通信网(包括各种传输网络)和数字信号压缩处理技术,将音视频和数据信号处理后传到远端,实现面对面的交流。其交流形式为点到点,点对多点和多点对多点。 主要设备包括MCU(多点控制单元)、视频会议终端、网关、网闸和相关的配套外围设备,如显示设备、音响系统等。 2、视频会议系统协议标准 视频会议行业的国际标准是由ITU(国际电信联合会)和IETF(国际工程师组织)制定的。

目前视频会议行业的国际标准有H.320、H.323(ITU)和SIP(IETF)3个标准集。其中H.323是目前主流的标准。SIP是已经确定的下一代标准。 ITU-T H.320是关于在从56Kbps到2Mbps的ISDN和交换的56Kbps电路上进行电视会议的标准。自从1990年最早通过以后,H.320成为广泛接受的关于ISDN会议电视的标准。H.320是一个"系统"标准,它包含了许多关于系统各部分的其它ITU-T标准,下列标准是H.320的主要组成部分: H.320是一套标准,他包括视频、音频的压缩与解压缩、静止图像、多点会议、加密及一些更新的特性,主要用于系统的终端和MCU的设计。H.320标准包括H.200系列标准和T.120系列标准;H.200系列指的是视听业务,具体来说是以传送活动图像为主的通信业务.T.120系列主要针对声像业务,即传送静止图像的通信业务。 ITU-T H.323标准涵盖了音频、视频及数据在以IP包为基础的网络——LAN、INTRANET、EXTRANET和INTERNET上的通讯,建立H.323标准是为了允许不同厂商的多媒体产品和应用能够互操作。对于范围广泛的基于IP网络的多媒体通信应用来说,H.323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构件。另外,该标准也允许通过ISDN和POTS与基于PPP的网络直接相连。 1996年,ITU批准了H.323规范。该标准范围广泛,涵盖了各种独立设备。个人计算机技术以及点对点和多点视频会议。标准解决了点对点及多点视频会议中诸如呼叫与会话控制,多媒体与带宽管理等许多问题。H.323为现有的企业基础设施(如IP网)建立了多媒体标准,设计时考虑了弥补质量保证(QOS)机制的不足,H.323使用户能使用多媒体应用而无需改变他们网络的基础结构。

华为视频会议基本知识

华为视频会议基本知识 关于技术 Q 1. 什么是视频会议系统? A视频会议是利用现有通信网(包括各种传输网络)和数字信号压缩处理技术,将音视频和数据信号处理后传到远端,实现面对面的交流。其交流形式为点到点,点对多点。要紧设备包括MCU(多点操纵单元)、视频会议终端、网关、网守和有关的配套外围设备。如显示设备,音响系统等。 Q 2. 视频会议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A视频会议能够实现数据、视频、语音应用的有机融合与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与远在千里之外的人进行面对面交谈,做到远在天边,近在咫尺,并能够随时自主地组织和召开会议,进行业务调度、远程治理、信息交流、技术培训等等,节约时刻和差旅经费,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Q 3. 视频会议的进展趋势? A视频会议的进展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是70年代。采纳模拟传输,占用带宽大(960个话路),因此用户极少。 第二代是80年代。其传输由模拟转为数字传输,由最初的数字静态传输到动态图像传输,占用带宽8—34Mbps。 第三代为90年代。视频会议采纳了国际电联(ITU)标准H.320。正是进入商用领域。传输带宽为64Kbps-2Mbps。 第四代为21世纪。视频会议进入多媒体通信。基于国际标准H.323和SIP,将音频、视频和数据融合与一体。适用于不同的用户,不同需求的融合通信。 Q 4. 视频会议系统对网络的需求是什么?

A视频会议系统能够广泛运行于IP、ISDN、FR、DDN、卫星网络等各种网络环境中。华为终端提供E1、IP、ISDN等多种线路接口。 Q 5. 建立视频会议系统的成本包括那些? A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成本分为建设费和使用费。建设费是一次性投资,包括视频会议设备的购买费用,基础网络的建设费用和会议室的装修费用。使用费要紧包括网络的使用费用,如电信线路的租费等。 Q 6. 视频会议有哪些国际标准? A视频会议行业的国际标准是由ITU(国际电信联合会)和I ETF(国际工程师组织)制定的。要紧以字母H开头。 视频会议行业的国际标准有H.320、H.323和SIP(H.32 4)三个要紧的标准集。其中H.323是目前主流的标准。SIP是差不多确定的下一代标准。常用的算法如下: 图像处理算法有:H.261、H.263、H.263++和H.264 图像清晰度:CIF(VCD)、4CIF(DVD)和10CIF (HD,16:9数字高清电视) 声音处理算法有:G.711、G.722、G.722.1 Annex C、G.723、G.728和G.729 声音清晰度:3.4KHz(电话音质)、7KHz(调幅收音机音质)、14KHz(调频收音机音质)和20KHz(CD音质) 双流算法有:H.239 加密通信算法有:H.235 Q7. 采购视频设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A稳固性、安全性、音视频质量、产品可扩展性、售后服务和性价比。 Q8. 在采购视频设备时,采纳整体解决方案的好处是什么? A采购整体解决方案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