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杨浦区中考化学二模

2018届杨浦区中考化学二模
2018届杨浦区中考化学二模

杨浦区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调研

初三化学试卷2018.4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Na-23 S-32 Ca-4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分)

1.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炭燃烧

B. 冰雪消融

C. 汽油挥发

D. 矿石粉碎

2.属于纯净物的是

A.雨水

B. 啤酒

C. 液氧

D. 河水

3.氯酸钾(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 +1

C. +3

D. +5

4.属于有机物的是

A.CH4

B. CO

C. CO2

D. K2CO3

5.关于银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银白色固体

B. 不易与氧气反应

B.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D. 良好的延展性

6.人体内一些液体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血浆(7.35-7.45)

B. 胃液(0.9-1.5)

C. 唾液(6.6-7.1)

D. 尿液(4.7-8.4)

7.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氢气

B. 煤

C. 石油

D. 天然气

8.自来水厂净化水通常不采用的方法是

A.蒸馏

B. 沉淀

C. 过滤

D. 消毒

9.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其化学式为CH3COOH,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醋可以除去热水瓶、水壶中的水垢

B. 醋酸是一种氧化物

C. 醋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D. 醋酸的摩尔质量为60

10.有关物质的俗名、学名与化学式均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A.干冰水H2O

B. 纯碱碳酸钠Na2CO3

C. 石灰水氢氧化钙Ca(OH)2

D. 胆矾硫酸铜CuSO4?5H2O

11.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A. 常见的酸溶液:H 2O 、HCl 、H 2SO 4

B. 常见的黑色固体:CuO 、MnO 2、Fe 3O 4

C. 常见的还原性物质:C 、CO 、O 2

D. 常见的氧化物:MgO 、KMnO 4、H 2O

12. 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氢氧化钠用作食品干燥剂

13. 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 60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都是黑色固体

B. 都具有导电性

C. 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D. 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14.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B. 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 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增大

15. 可燃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用作燃料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燃冰中只有甲烷

B.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4 + O 2

CO

2 + H 2O

D. 反应前后的物质均由原子构成 16. 对反应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A. pH>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B.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 能分解生成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17. 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点燃

18.溶解度曲线是溶解度表示方法之一。曲线上任意一点表示的是

A.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B.一定温度和一定质量的溶剂里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C.该温度时,100 g 溶剂里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D.该温度时,溶液处于饱和状态

19.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对滤渣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定有锌②一定有铁③一定有铜④可能有锌⑤可能有铁⑥可能有铜

A.①③⑤

B. 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⑥

20.对比实验是常用的实验方法,相关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21.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22.下列各组溶液,不外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NaOH、Ba(NO3)2、NaCl、MgSO4

B. NaOH、FeCl3、HCl、HNO3

C. Na2CO3、NaCl、Na2SO4、Ba(OH)2

D.Na2CO3、HCl、BaCl2、NaCl

23.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相关量的变化与图象相符的是

24.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的溶液和固体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

B.c点时,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d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ZnCl2

D.e点时,固体中只含两种物质

二、填空题(本题共45分)

25.(6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体温计中的液体金属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玻璃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读作___________。

(3)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干燥原理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医用消毒酒精中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0.1mol酒精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含有___________个氢原子。

26.(4分)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1电解水实验中,元素从_______态变化_______态。

(2)实验2净水器利用活性炭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3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冰水中,观察到蜡烛火焰逐渐熄灭,原因______________。

27.(9分)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可作为溶质的是_______。

A.只有固体

B. 只有液体

C. 只有气体

D. 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2)物质加入足量水中,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_______。

A.汽油

B. 面粉

C. 纯碱

D. 硫酸铜(3)物质加入水中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会升高的是_______。

A.烧碱

B. 氯化钠 D. 氧化钙 D. 碳酸钙(4)下表是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①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__。

②NaCl和KNO3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

③KNO3晶体中含有少量NaCl,提纯KNO3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

④60℃时,按图示操作:

A中溶液是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__________g。

⑤5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加热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50℃,剩余溶液的质量:NaCl溶液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KNO3溶液。

28.(7分)粗盐除去泥砂后含有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杂质,某同学对粗盐进一步提纯的实验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中称取5.0g粗盐,为了使粗盐充分溶解(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量取水所用量筒的规格为__________。

A.10mL B.20mL C.50mL D.100mL (2)步骤②所加试剂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步骤④中加入过量碳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⑤过滤实验,制作过滤器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后所得滤渣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⑦蒸发实验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得到精盐。

29.(10分)实验一:电子天平AB的表面皿中分别盛有浓HCl、浓H2SO4,放置一段时间。

(1)A中的示数变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图C所示变化相一致的是_______________(选填“A”或“B”)

实验二:做对比实验,得出相应结论。

(3)I和II试管中都产生气泡,且I中比II中剧烈。此现象说明物质反应的快慢与_______________有关。III试管中可能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右图所示,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大小。实验现象:试管IV比试管V中产

生气泡剧烈。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X>Y。我不赞同此结论,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本实验需要控制的变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9分)某干燥剂含有CaO、NaOH和CaCl2中的两种物质,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如图所示实验。依据实验流程回答相关问题。

(1)溶液a一定显________性。

(2)白色固体b一定是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可能生成白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3)加入过量的稀HN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象c:①若无白色沉淀,干燥剂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有白色沉淀,写出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燥剂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稀HNO3溶液能否用稀HCl溶液替代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三、实验题(本题共26分)

31.(8分)图1装置左管带孔的燃烧匙内盛有足量的锌粒,右管盛有稀硫酸。

(1)关闭K3,打开K1和K2,除了右管液面下降,还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K1的导管口处用橡皮管连接图2的_________________(填“a”或“b”)端收集气体。

(3)按图3进行实验,用橡皮管与K1相连接并点燃尖嘴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为了使反应停止,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5)用下列部分仪器,组装一套与上面装置有相同优点的装置,用编号表示组装的装置

____________________。

32.(9分)某兴趣小组同学称取10g氧化铜和碳粉,通过下列实验对其中炭粉含量进行探究。实验前进行

知识准备:2Cu + O22CuO

(1)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写出A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点燃酒精灯,将尖嘴管对着火焰,以提高温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 2Cu + CO2↑,该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

(3)反应一段时间,装置B中一定会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再打开弹簧夹,继续加热装置B,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直至固体颜色不再变化后停止加热,称量装置C,质量比反应前增重4.4g,增重质量就是____________质量。通过计算可知装置B中含碳元素质量为____________g。本实验还可以通过称量____________________,也能计算出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

33.(9分)如图所示,在6支试管中分别低价2滴紫色石蕊溶液。

(资料:KCl溶液、CaCl2溶液均显中性)

(1)作为对照试验的是试管__________(选填①~⑥编号)。

(2)试管②、⑤溶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溶液中溶质都含有________元素。

(3)试管⑥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________(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碳酸钾属于________(填物质类别),可做________肥使用,取该溶液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________色。(4)将试管⑤倒入试管④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充分反应后溶液呈现________________。

A.红色B.紫色C.蓝色

(5)实验后将试管①②⑥中的废液倒入大烧杯中,最终得到红色溶液,则大烧杯的废液中除了石蕊外,一定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共5分)

34.(5分)向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石灰石,产生气体质量

与石灰石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恰好完全反应后称的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

为108.1g,根据关系图分析并计算:

(1)稀盐酸完全反应时,产生CO2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

(2)该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填空题

25.(1)Hg (2)二氧化硅(3)CaO+H2O→Ca(OH)2 (4)2:6或1:3;4.6 ;3.612×1023

26.(1)化合游离(2)吸附性(3)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27.(1)D (2)C (3)AC (4)①KNO3 ②20℃

28.(1)B

(2)NaOH

(3)完全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

(4)c、a、b;Mg(OH)2、BaSO4、CaCO3、BaCO3

(5)HCl、H2O

29.(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2)A B

(3)酸的浓度(或溶质质量分数);铁锈消失,溶液变黄色,产生气泡(2分);

Fe2O3+ 6HCl → 2FeCl3 + 3H2O;Fe + 2HCl→ FeCl2 + H2↑

(4)酸的浓度不同;金属的大小、盐酸的质量、盐酸的浓度(2分)

30.(1)碱

(2)CaCO3;Ca(OH)2 + Na2CO3→ CaCO3↓+ 2NaOH或CaCl2 + Na2CO3→ CaCO3↓+ 2NaCl

(3)完全除去NaOH、Na2CO3,以免干扰检验CaCl2

(4)①CaO和NaOH;②NaCl + AgNO3→ AgCl↓ + NaNO3;CaO、CaCl2或NaOH、CaCl2 (2分)(5)不能

三、实验题

31.(1)左管液面上升,固液接触,产生气泡;Zn + H2SO4→ ZnSO4 + H2↑

(2)b

(3)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烧杯内壁有水珠,蒸发皿中固体由白色变蓝色(2分)

(4)关闭K1;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5)cde 或bdg

32.(1)2H 2O 22

MnO ???→O 2↑+ 2H 2O

(2)氧气具有助燃性(或氧气使酒精燃烧更充分);高温 (3)黑色固体变成红色;CO 2被NaOH 完全吸收

(4)有气泡冒出;生成的CO 2;1.2;B 中玻璃管及其中固体在反应前后的总质量 33.(1)③ (2)H

(3)碱性;盐;钾;紫

(4)H 2SO 4 + 2NaOH →Na 2SO 4 + 2H 2O ;C (5)CaCl 2、KCl 、HCl 四、计算题

34. (1)0.1mol 1分

(2)设盐酸中HCl 的物质的量为x mol

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 1分 73 44 xg 4.4g

7344

=xg 4.4g

1分 m 稀盐酸=108.1+4.4-12.5=100g 1分 HCl%=

7.3

100

×100%=7.3% 1分 答: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