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1讲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1讲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讲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相关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特点、分类与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计算机的发展

2)计算机的分类

3)计算机的应用

三、教学方式:

课内讲解分析

四、课时:2

五、教学过程: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概述

●§1.2计算机的分类、特点和应用

●§1.3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4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

●§1.5 多媒体概述

一、对于计算机的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接受输入

●数据处理

●数据存储

●产生输出

二、计算机的发展

1. 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代计算机(1946年—1958年):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1958年—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1965年—1971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2.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

●生物计算机

光学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

三、计算机的分类

●巨型机:重要研究领域里的复杂计算

●大型机:大型商业管理或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小型机:生产过程控制、事务处理和科学研究

●微型计算机台式机便携机

四、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

1. 计算机的特点

(1) 运算速度快。

(2) 计算精度高。

(3) 具有“记忆”功能。

(4)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且自动执行。

(5) 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2. 计算机的应用

(1) 科学计算

平板电脑

计算机、电视、

影音三模式

移动计算机

家庭网络计算机

(2) 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计算机辅助测试(CAT)

(4) 信息处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5) 人工智能

(6) 网络通信

(7) 电子商务

五、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每秒执行的指令数(MIPS)

CPU的主频:计算机的时钟频率

字长: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的位数(32、64)

2、存储器:

计算机中最小的信息单位是“位”,存储器是字节为单位,一个字节占八个位,一个汉字=2字节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课堂小结:

本堂课主要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发展情况、计算机的特点、分类与应用

作业与练习

1)简述计算机发展

2)计算机如何进行分类

3)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4)计算5G大约能存放多少汉字?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一)及答案

8?在计算机内部,不需要编译计算机就能够直接执行的语言是 ( )。 A.汇编语言 B.自然语言 C.机器语言 D.咼级语言 第一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取名为()。 A. UNIVAC B.EDSAC C.ENIAC D.EDVAC 2?操作系统的作用是()。 3?个人计算机简称为PC 机,这种计算机属于( 4?目前制造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器件是()。 5?—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通常包括()。 A.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B.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C.主机、键盘与显示器 D.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6?计算机软件是指 ()。 A. 计算机程序 B.源程序和目标程序 C.源程序 D.计算机程序及有关 资料 7?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一般分为()两大部分。 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B.操作系统和计算机语言 C. 程序和数据D.DOS 和WINDOWS A.把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 B.进行数据处理 C.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的使用 D.实现软硬件的转换 A.微型计算机 B.小型计算机 C.超级计算机 D.巨型计算机 A.晶体管 B.超导体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A.输入设备 B.输出设备 C.内存储器 D.外存储器 9.主要决定微机性能的是()。 A.C PU B.耗电量 C.质量 D.价格 10?微型计算机中运算器的主要 功能是进行()。 A.算术运算 B.逻辑运算 C.初等函数运算 D.算术运算和逻辑运 11.MIPS 常用来描述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其含义是()。 A.每秒钟处理百万个字符 B.每分钟处理百万个字符 C.每秒钟执行百万条指令 D.每分钟执行百万条指令 12.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是二进制的()。 A.位(比特) B.字节 C.字长 D.千字节 13.—个字节包括()个二进制位。 A. 8 B.16 C.32 D.64 14.1MB 等于()字节。 A. 100000 B.1024000 C.1000000 A. 488 B.317 C.597 D.189 A. 110100.011 B.100100.111 C.100110.111 D.100101.101 17.下列逻辑运算结果不正确的是 ()。 A. 0+0 = 0 B.1+0= 1 C.0+1= 0 D.1 + 1= 1 18. 磁盘属于()。 19. 在3.5英寸的软盘上有一个带滑块的小方孔,其作用是 ()。 D.1048576 15.下列数据中,有可能是八进制数的是 )。 16.与十进制36.875等值的二进制数是 ()。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是一种能自动、高速、精确地对信息进行存储、传送与加工处理的电子工具。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它不仅成为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现代化工具,而且促进了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使社会发展步入了信息时代。信息革命以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控制(Control) 技术(“3C”技术)为主要代表,以机器智能代替人类的脑力劳动为主要特征,从而影响信息活动的一切领域。信息革命导致了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 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发展与展望、计算机的特点分类与应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进位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以及计算机的运算等内容。通过本章学习,使我们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1.1 计算机的发展和展望 计算技术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缩影。人类最早的计算工具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算筹,算筹后来被方便的算盘取代,算盘是世界上第一种手动式计算器,迄今还在使用中。1622年,英国数学家威利·奥特瑞德(William Oughtred)发明了圆盘计算尺,这称得上是最早的模拟计算工具了。1642年法国数学、物理学家帕斯卡(Blasie Pascal)发明了手动计算机器,能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1673年,德国数学、思想家莱布尼兹(G.w.Leibniz)制造了能进行四则运算的机械计算机器。这些早期的计算机器都是一种手动机械计算装置,都没有突破手工操作的框架。直到19世纪初,才取得突破,计算机不但能快速地完成四则运算,还能够自动完成复杂的运算,从手动机械跃入自动机械的新时代。 1.1.1 近代计算机 1. 巴比奇和差分机 1818年,法国人托马斯(C.Thomas)设计了一种比较实用的计算机,计算机开始走出了发明家的研究室,进入了社会,成为人们得力的计算工具。这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瑞典人奥涅尔(W.Odhner)从1874年开始整整花费了15年的时间,发明了一种齿数可变的齿轮,设计出了一种新型计算机。 直到20世纪20年代,奥涅尔机都是一种主要的计算机器。 1822年,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比奇(Charles Babbage)设计出第一台能通过加、减法计算各种多项式的机器,定名为“差分机”。它仅能作加法运算,但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不只是每次完成一个算术运算,而且能按照设计者的安排自动地完成整个运算过程。这无疑已经蕴含了程序设计的萌芽。 2. 分析机——现代通用数字机的雏型 大约在1834年,巴比奇完成了一项新设计,这种新设计的计算机有专门控制运算程序的机构,而机器的其余部分可以进行各种具体的数字运算,他把这种新机器命名为“分析机”。分析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齿轮式寄存器、运算的装置,控制操作顺序及输出结果的装置。可以看出巴比奇的分析机已经包括了现代计算机设计的一些主要思想。 3. 模拟机的研制 1876年,英国物理学家凯尔文(Kelvin)利用他兄弟汤姆逊(Thomson)的圆盘-圆球-圆轴式积分仪成功地制造出第一台计算傅立叶系数的机器,他称之为“潮汐调和分析仪”。这种调和分析仪能在一、两小时内完成熟练的计算员至少需要20小时才能完成的计算。

计算机1级基础知识

判断 1.计算机信息系统是一类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主要目的的数据密集型、人机交互的计算机应用系统。Y 2.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Y 3.在数据库中降低数据存储冗余度,可以节省存储空间,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因此数据库的数据冗余度应该做到零冗余。N 4.关系数据库采用二维表结构来表示各类实体及其间的联系,二维表由行和列组成。一个关系数据库由许多张二维表组成。Y 5.DBMS提供多种功能,可使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用不同的方法在同一时刻或不同时刻建立,修改和查询数据库。Y 6.DBMS一般都具有数据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故障恢复功能,由此实现对于数据的统一管理和控制。Y 7.由于DBMS提供模式转换机制,可以做到应用程序与数据相互独立。当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应用程序。Y 8.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中用于数据表示和操作的一组概念和定义。在关系数据模型中,对关系操作的结果也是关系。Y 9.描述关系模型的三大要素是:关系结构,完整性和关系操作。Y 10.关系模式的主键是一个能惟一确定该二维表中元组(行)的属性组(也可以是单个属性)。Y 11.在一个关系数据库中存在多张二维表,这些二维表的“主键”不允许相同。N 12.在关系数据库中,关系模式“主键”不允许由该模式中的所有属性组成。N 13.在关系数据库中,用关系数据模式R说明关系结构的语法,每个符合语法的元组都能成为R的元组。N 14.一个关系数据库由许多张二维表组成。二维表相互之间必定都存在关联。N 15.关系数据库中的“连接操作”是一个二元操作。它基于非共有属性把多个关系组合起来。N 16.为了方便用户进行数据库访问,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一般都配置有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供用户使用。Y 17.数据库一般的应用情况可能是:①用户与数据库不在同一计算机上,必须通过网络访问数据库。②被查询的数据存储在多台计算机的多个不同数据库中。Y 填空 18.目前为关系数据库配备非过程关系语言最成功且应用最广的语言是__?__。SQL 19.电子商务中交易商品有两种:一是有形商品的电子订货和付款;二是__?__和服务。无形商品 20.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通讯与计算机技术,将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在互联网上实现,这种方式被称为__?__。电子政务 21.利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和教师可以异地完成教学活动,这种教育模式被称为__?__。远程教育 单选 22.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绝大部分数据是持久的,它们不会随着程序运行结束而消失,而需要长期保留在________中。A A. 外存储器 B. 内存储器 C. cache存储器 D. 主存储器 23.以下所列各项中,________不是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具有的特点。D A.涉及的数据量很大,有时甚至是海量的 B.除去具有基本数据处理的功能,也可以进行分析和决策支持等服务 C.系统中的数据为多个应用程序和多个用户所共享 D.数据是临时的,随着运行程序结束而消失 24.以下列出了计算机信息系统抽象结构层次,在系统中可实现分类查询的表单和展示查询结果的表格窗口________。C A.属于业务逻辑层B.属于资源管理层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计算机基础知识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1946年诞生的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 A)UNIVAC-I B )EDVAC C )ENIAC D )IBM650 【答案】C) 【解析】1946年2月15日,人类历史上公认的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 亚大学诞生,名称为ENIAC。 2.第一台计算机在研制过程中采用了哪位科学家的两点改进意见()。 A)莫克利 B )冯·诺依曼 C )摩尔 D )戈尔斯坦 【答案】B) 【解析】众所周知,冯·诺依曼在发明电子计算机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誉为“计算机之父”,其两点改进意见:一是采用二进制运算;二是将指令和数据存储,由程序控制计算机自动运行。 3.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是()。 A)继电器 B )晶体管 C )电子管 D )集成电路 【答案】B) 1958~1964年)是晶体管时代。IBM7000 系列是影响最大的第二代计算【解析】第二代 ( 机的代表。 )。 4.硬盘属于 ( A)内部存储器 B )外部存储器 C)只读存储器 D )输出设备 【答案】B) 【解析】PC常用的外存是软磁盘(简称软盘)和硬磁盘(简称硬盘),此外光盘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 5.显示器的什么指标越高,显示的图像越清晰?()。 A)对比度 B )亮度 C )对比度和亮度 D )分辨率 【答案】D) 【解析】分辨率指显示器所能表示的像素个数,像素越密,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 6.下列的英文缩写和中文名字的对照中,正确的一个是()。

A)URL——用户报表清单C)USB——不间断电源 B D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RAM——只读存储器 【答案】B) 【解析】URL——统一资源定位符,UPS——不间断电源, ROM——只读存储器。 7.下列关于 ROM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ROM中的信息只能被CPU读取 B)ROM主要用来存放计算机系统的程序和数据 C)不能随时对 ROM改写 D)ROM一旦断电信息就会丢失 【答案】D) 【解析】ROM为只读存储器,只能读出不能写入。而RAM是随机存储器,其所存内容一旦断电就会丢失。 8.下列正确的叙述是()。 A)十进制数可用10个数码,分别是1~10 B)—般在数字后面加一大写字母B表示十进制数 C)二进制数只有两个数码:1和2 D)在计算机内部都是用二进制编码形式表示的 【解析】基数是指某种数制中,每个数位上所能使用的数码个数。如十进制:可用0~9,基数为10。二进制:可用0或1,基数为2。一般在数字后面用大写B表示二进制数,用H表示十六进制,用K或不加字母表示十进制。 9.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 A)程序、数据和相应的文档 B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C)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 D )编译系统和办公软件 【答案】B) 【解析】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10.按操作系统的分类,A)批处理操作系统C) 分时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是 ( B D )。 )实时操作系统 )单用户操作系统 【答案】C) 【解析】按操作系统的分类,UNIX操作系统是分时操作系统。

测试题一 计算机基础知识

测试题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选择题 1.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是。 A)查尔斯·巴贝奇 B)阿兰·图灵 C)阿塔诺索夫 D)冯·诺依曼 2.在下列关于图灵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灵机是由图灵提出理想机器 B)图灵机不可以计算的问题现代计算机也不能计算 C)图灵机是晶体管计算机 D)只有图灵机能解决的计算问题,实际计算机才能解决 3.物理器件采用晶体管的计算机被称为。 A)第一代计算机 B)第二代计算机C)第三代计算机 D)第四代计算机 4.在计算机运行时,把程序和数据一样存放在内存中,这是1946年由领导的小组正式 提出并论证的。 A)图灵 B)布尔 C)冯·诺依曼 D)爱因斯坦 5.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是。 A)科学计算 B)数据处理 C)过程控制 D)CAD/CAM/CIMS 6.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简称是。 A)CAD B)CAM C)CAT D)CAI 7.在电子商务中,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称为。 A)B2B B )B2C C)C2C D)C2B 8.“十五年周期定律”认为,2010年左右将发生新一轮革新浪潮,即“智慧地球”发展策略,它 是以的兴起和发展为标志。 A)大型机 B)个人计算机 C)互联网 D)物联网 9.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其中一层意思是指。 A)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

B)物联网可以脱离互联网而存在 C)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另一个名称 D)任何物体都可以自动沟通 10.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最核心是。 A)二进制数 B)CPU控制 C)硬件和软件 D)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11.在下面关于计算机硬件组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Cache)组成 B)当关闭计算机电源后,ROM中的程序和数据仍然存在 C)软盘和硬盘均可由CPU直接存取 D)软盘和硬盘驱动器既属于输入设备,又属于输出设备 12.计算机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下面各项中,不属于这五个基本组成。 A)运算器 B)控制器 C)总线和接口 D)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13.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CPU,它由组成。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运算器、控制器和内存 C)内存和外存 D)RAM和ROM 14.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是。 A)实现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B)存储各种控制信息 C)保持各种控制状态并输出结果 D)指挥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的工作 15.计算机系统的主机是指。 A)CPU和内存 B)CPU和外存 C)CPU和控制器 D)运算器和控制器 16.计算机系统的外部设备是指。 A)I/O设备 B)外存 C)I/O设备及外存 D)机箱及电源

计算机基础知识题目与答案(1)

1、在Windows 的资源管理器中,快捷键Shift+F10的功能是(右键功能)。 2、个人用户拨号上网需要有计算机、电话线、用户帐号和口令,以及(调制解调器)。 3、Outlook Express 软件是用于(存储和检索电子邮件地址的通讯簿和联系人文件夹)。 4、控制面板中不包括下列项目在的是(画图程序 5、1946年在美国诞生的计算机属于(数字电子计算机)。 6、限制共享文件夹的用户数是为了(提高共享用户的访问速度)。 7、使用IE浏览器“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保存网页时,如“保存类型”为默认,则保存的是(当前整个网页)。 8、计算机的软件系统通常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 9、控制面板的作用是(对系统进行有关的设置)。 10、打印机只能接在计算机的串口或并口上。正确 1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12、双击控制菜单的作用是(关闭当前窗口)。 13、在Windows的“附件”中,可用来绘画的程序是(画图)。 14、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汉字时,键盘上的字母键必须处于(小写)状态。 15、通常所说的区位、全拼双音、双拼双音、智能全拼、五笔字型和自然码是不同的(汉字输入法)。 16、在Windows中,同时按(ctrl+alt+del )键一次,可以打开“任务管理器”,以关闭那些不需要的或没有响应的应用程序。 17、下面关于Windows XP的窗口描述中,不正确的是(1Windows XP的桌面也是Windows XP的窗口2用户可以改变窗口的大小和在屏幕上移动窗口3窗口主要由边框、标题栏、工作区、状态栏和滚动条等组成4窗口是Windows XP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 18、以下哪一项不是用资源管理器浏览文件的方式?( 1列表方式2详细资料方式3短文件名方式或长文件名方式4大图标方式和小图标方式) 19、资源管理器的列表内容按名称排序,就是按(文件主名)排序。 20、文件类型的注册是指将某种类型的文件与某个(应用程序 )之间建立关联。 21、判断:在中文汉字系统的纯中文方式和西文方式下输入的汉字的大小相同。正确 22、HTTP服务的默认端口号是为80。正确 23、使用Insert命令可在数据库中任意位置插入新记录。正确 24、目录建立后可以用COPY命令来移动其他地方的文件和目录过来。错误 25、只能通过图标进入相应的设置操作。错误 26、安装输入方法必须要输入或选择输入方法的文件名。正确 27、把字符复制到一个新位置,只要选定字符,按住鼠标左键拖到新位置即可。错误 28、在Windows中,文件可以被复制到多个文件夹中。正确 29、断电后,软盘上的信息丢失,硬盘上的信息不丢失。错误 30、在Windows XP系统中,为了在系统启动成功后自动执行某个程序,应该将该程序文件添加到启动文件夹中。正确 操作: 31、用Windows提供的系统还原工具,建立新的还原点,还原点描述为“微机安装调试维修测试”

高一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应包括(c) A. 计算机及外部设备 B. 主机箱、键盘、显示器和打印机 C.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 系统软件和系统硬件 2. ENTER键是(B) A. 输入键 B. 回车换行键 C. 空格键 D.换档键 3. 在微机中,Bit的中文含义是(A) A. 二进制位 B. 字 C. 字节 D. 双字 4. 微机系统的开机顺序是(D) A. 先开主机再开外设 B. 先开显示器再开打印机 C. 先开主机再打开显示器 D. 先开外部设备再开主机 5. 微机病毒系指(D) A. 生物病毒感染 B. 细菌感染 C. 被损坏的程序 D. 特制的具有损坏性的小程序 6. 微型计算机的运算器、控制器及内存存储器的总称是(c) A. CPU B. ALU C. 主机 D. MPU 7. 在微机中外存储器通常使用软盘作为存储介质,软磁盘中存储的信息,在断电后(A) A. 不会丢失 B. 完全丢失 C. 少量丢失 D. 大部分丢失 8. 某单位的财务管理软件属于(D) A. 工具软件 B. 系统软件 C. 编辑软件 D. 应用软件 9.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它的最大好处在于(c) A. 节省人力 B. 存储容量大 C. 可实现资源共享 D. 使信息存储速度提高

10. 个人计算机属于(D) A. 小巨型机 B. 中型机 C. 小型机 D. 微机 11. 微机唯一能够直接识别和处理的语言是(D) A. 汇编语言 B. 高级语言 C. 甚高级语言 D. 机器语言 12. 断电会使原存信息丢失的存储器是(A) A. 半导体RAM B. 硬盘 C. ROM D. 软盘 13. 硬盘连同驱动器是一种(B)。 A. 内存储器 B. 外存储器 C. 只读存储器 D. 半导体存储器 14. 在内存中,每个基本单位都被赋予一个唯一的序号,这个序号称之为(c) A. 字节 B. 编号 C. 地址 D. 容量 15. 在下列存储器中,访问速度最快的是(c) A. 硬盘存储器 B. 软盘存储器 C. 半导体RAM(内存储器) D. 磁带存储器 16. 计算机软件系统应包括(D) A. 编辑软件和连接程序 B. 数据软件和管理软件 C. 程序和数据 D.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7. 半导体只读存储器(ROM)与半导体随机存储器(RAM)的主要区别在于(A) A. ROM可以永久保存信息,RAM在掉电后信息会丢失 B. ROM掉电后,信息会丢失,RAM则不会 C. ROM是内存储器,RAM是外存储器 D. RAM是内存储器,ROM是外存储器 18. 下面列出的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不正确的说法是(D) A. 使用来路不明的软件 B. 通过借用他人的软盘 C. 通过非法的软件拷贝 D. 通过把多张软盘叠放在一起

测试题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测试卷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是。 A)查尔斯·巴贝奇 B)阿兰·图灵 C)阿塔诺索夫 D)冯·诺依曼 2.在下列关于图灵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灵机是由图灵提出理想机器 B)图灵机不可以计算的问题现代计算机也不能计算 C)图灵机是晶体管计算机 D)只有图灵机能解决的计算问题,实际计算机才能解决 3.物理器件采用晶体管的计算机被称为。 A)第一代计算机 B)第二代计算机C)第三代计算机 D)第四代计算机 4.在计算机运行时,把程序和数据一样存放在内存中,这是1946年由领导的小组正式提出并论证 的。 A)图灵 B)布尔 C)冯·诺依曼 D)爱因斯坦 5.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是。 A)科学计算 B)数据处理 C)过程控制 D)CAD/CAM/CIMS 6.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简称是。 A)CAD B)CAMC)CATD)CAI 7.在电子商务中,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称为。 A)B2B B )B2C C)C2C D)C2B “十五年周期定律”认为,2018年左右将发生新一轮革新浪潮,即“智慧地球”发展策略,它是以的兴起和发展为标志。 A)大型机 B)个人计算机C)互联网D)物联网 9.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其中一层意思是指。 A)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 B)物联网可以脱离互联网而存在 C)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另一个名称

D)任何物体都可以自动沟通 10.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最核心是。 A)二进制数 B)CPU控制 C)硬件和软件 D)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11.在下面关于计算机硬件组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复习题Ⅳ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复习题 一、判断题: 1. 对计算机RAM中的信息进行读、写操作时,主机必须通电。√ 2. ROM中存储的信息断电即消失。× 3. 机器语言与汇编语言都是低级语言,因此用它们编制的程序,其运行效率肯定低于高级语言所编的语言。× 4. 采用计算机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其执行速度比用低级语言编写的程序要快。× 5. 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都属于低级语言,都能被计算机直接识别执行。× 6. 字长是衡量计算机精度和运算速度的主要技术指标。× 7. 计算机区别于其它工具的本质特点是具有逻辑判断的能力。√ 8. 同一张软盘上不允许出现同名文件。× 9. 点距是彩色显示器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点距越小,可以达到的分辨率就越高,画面就越清晰。√ 10. 由于多媒体信息量巨大,因此,多媒体信息的压缩与解压缩技术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 11. 指令和数据在计算机内部都是以区位码形式存储的。× 12. UNIX是一种多用户单任务的操作系统。× 13. CAD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来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的系统。√ 14.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完全由CPU决定。× 15.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代,第一代的电子计算机都不是按照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设计的。√ 16. 我国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58年试制成功。×1983 17.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主要采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元件制造成功。×第四代 18. 计算机中用来表示内存容量大小的最基本单位是位bit。×byte 19. 微型计算机的更新与发展,主要基于微处理器的变革。× 20. 计数制中使用的数码个数被称为基数。√ 21. ALU是控制器中的一个主要部件。×运算器 22. 20根地址线的寻址范围是512K。× 23. 将八进制数154转换成二进制数是1110110。×421 24. 存储系统中的PROM是指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25. 目前在以下各种设备中,读取数据快慢的顺序是cache 内存、硬盘、光盘和软盘。√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1

第1章计算机文化与信息化社会 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1.1 练习题 1.1.1 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名称是。 A、MARK I B、Z1 C、ENIAC D、EDVAC 2、计算机存储程序的理论是由提供的。 A、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 B、莱布尼兹(W.Leibniz) C、查尔斯〃巴贝齐(C.Babbage) D、艾肯(H.Aiken) 3、ENIAC的加、减运算速度为每秒次。 A、50万次 B、500万次 C、5 000次 D、5 000万次 4、第一代计算机采用的逻辑元件是。 A、晶体管 B、电子管 C、中、小规模集成电器 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5、第二代计算机采用的逻辑元件是。 A、晶体管 B、电子管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6、第三代计算机采用的逻辑元件是。 A、晶体管 B、电子管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7、第四代计算机采用的逻辑元件是。 A、晶体管 B、电子管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8、我国研制成功的“银河”、“曙光”和“神威”系列计算机都属于。 A、巨型机 B、小型机 C、大型机 D、工作站 9、微处理器也被称为中央处理器。 A、CUP B、MPC C、CPU D、PUC 10、第一代微机研制和使用的年代是。 A、1971-1977年 B、1978-1984年 C、1985-1992年 D、1993年至今 11、第二代微机研制和使用的年代是。 A、1971-1977年 B、1978-1984年 C、1985-1992年 D、1993年至今 12、第三代微机研制和使用的年代是。 A、1971-1977年 B、1978-1984年 C、1985-1992年 D、1993年至今 13、第四代微机研制和使用的年代是。

1[1].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单选题) 1.当前的计算机一般被认为是第四代计算机,它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______。 A.晶体管 B. 大规模集成电路 C.电子管 D. 集成电路 2.一个完备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含计算机的____。 A.主机和外设 / B.硬件和软件 / C.控制器和运算器 进一步记忆:软件又必须包括______。(A. 系统软件 / B. 应用软件) 3.微软的Office软件属于______。 A 操作系统 B 编译系统 C 应用软件 D 系统软件 4.现代计算机之所以能够自动、连续地进行数据处理,主要是因为______。 A.采用了开关电路 B.具有存储程序的功能 C.采用了二进制 “存储程序”原理是科学家冯·诺依曼提出来,再看下一题目: 时至今日,计算机仍采用程序内存(或称存储程序原理),原理的提出者是____。 A.莫尔 / B.比尔·盖茨 / C.冯·诺依曼 / D.科得( E. F.Codd) 5.以下不属于外部设备是______。 A.输入设备 B.中央处理器和主存储器 C.输出设备 D.外存储器 提示:参考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 6.个人计算机简称PC机,这种计算机属于___。 A.微型计算机 / B.小型计算机 / C.超级计算机 / D.巨型计算机 7.当前气象预报已广泛采用数值预报方法,这主要涉及计算机应用中的______。 A.科学计算与辅助设计 B.数据处理和辅助设计 C.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 8.计算机当前的应用领域广泛,但据统计其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______。 A.数据处理 B.科学计算 C.辅助设计 D.过程控制 9.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英文缩写是______。 A.CAD B.CAI C.CAM D.CAT (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教学 ---- 请你自己对号入座) 10.利用计算机来模仿人的高级思维活动称为____。 A. 人工智能 B.自动控制 C.计算机辅助系统 D. 数据处理 11.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包括的不同形式有数值、文字、语言、图形和______。 A.多媒体 / B.表达式 / C.函数 / D.图像 12.下列各组设备中,同时包括了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的是______。 A.CRT、CPU、ROM / B.绘图仪、鼠标器、键盘 / C.鼠标器、绘图仪、光盘 13.计算机内部用于处理数据和指令的编码是______。

1.计算机基础知识题(2017高起专答案和题目)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单选题)答案按顺序题在下面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参考答案

1. 当前的计算机一般被认为是第四代计算机,它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

A. 晶体管 B. 大规模集成电路 C. 电子管 D. 集成电路 2. 下列关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勺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 A.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诞生的 B. 它主要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电子器件 C. 它主要用于军事目的和科学计算,例如弹道计算 D. 确定使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3. 一个完备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含计算机的_______ 。 A. 主机和外设 B. 硬件和软件 C. 控制器和运算器 D. 以上都不对 又问:软件又必须包括________ 。( A. 系统软件 B. 应用软件 C. 硬件 ----------- 该 问的参考答案是A) 4. 微软的Office 软件属于_______ 。 A 操作系统 B 编译系统 C 应用软件 D 系统软件 5. 现代计算机之所以能够自动、连续地进行数据处理,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 。 A. 具有存储程序的功能 B. 采用了开关电路 C. 采用了二进制 D. 以上都不对 存储程序”原理是科学家冯?诺依曼提出来,再看下一题目: 时至今日,计算机仍采用程序内存(或称存储程序原理),原理的提出者是____ 。(参考答 案是选C) A. 莫尔 B. 比尔?盖茨 C. 冯?诺依曼 D. 科得( E. F.Codd ) 6. 以下不属于外部设备是________ 。

A.输入设备 B.中央处理器和主存储器 C. 输出设备D ?外存储器

1.计算机应用基础(剖析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单选题) 一.关于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 1、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___A___。 A.1946 年 B.1952 年 C.1959 年 D.1962 年 [ 解析] 参考p.1 2、当前的计算机一般被认为是第四代计算机,它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___C___。 A.集成电路 B.晶体管 C.大规模集成电路 D.电子管 [ 解析] 请记忆:第一代主要元件是电子管,第二、三代分别是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参考p.1 和 p.2 )。计算机经历了四个时代,其划分主要依据是计算机的“构成元件”(又称电子元器件)。 3、下列关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勺叙述中,错误的是___D___。 A.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诞生的 B.它主要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电子器件 C.它主要用于军事目的和科学计算,例如弹道计算 D.确定使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 解析] ENIAC 是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英文缩写。从第二代计算机才开始引入高级程序语言 BASIC和ForTran等,所以□是错的。 4、目前,微型计算机中广泛采用的电子元器件是___D___。 A.电子管 B.晶体管 C.小规模集成电路 D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 解析] 略 5、早期的计算机体积大、耗电多、速度慢,其主要原因是制约于___D___。 A.元材料 B.工艺水平 C.设计水平 D.元器件----- 早期的计算机元器件是电子管,其体积大、耗电多。 [ 解析] 略 二.计算机的分类 6、计算机可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和数模混合计算机,这种分类是依据__B____。 A.功能和用途 B.处理数据的方式(或处理数据的类型) C.性能和规律 D.使用范围 [解析]参考p.2。目前学习、办公和生活中使用的计算机属于电子数字计算机,但也有一些场

计算机基础知识1

1. 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______。 A. 1946年 B. 1952年 C. 1959年 D. 1962年 2. 计算机当前已应用于各种行业、各种领域,而计算机最早的设计是针对______。 A. 数据处理 B. 科学计算 C. 辅助设计 D. 过程控制 3.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有五大部分,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五大部分的是______。 A. 运算器 B. 软件 C. I/O设备 D. 控制器 4. 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不属于系统软件的是______。 A. 操作系统 B. 数据库管理系统 C. 客户管理系统 D. 语言处理程序 5. 计算机系统中,最贴近硬件的系统软件是______。 A. 语言处理程序 B. 服务性程序 C. 数据库管理系统 D. 操作系统 6. 计算机内部用于处理数据和指令的编码是______。 A. 十进制码 B. 二进制码 C. ASCII码 D. 汉字编码 7.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中,可以直接被计算机识别并执行的是 ______。 A. 机器语言 B. 汇编语言 C. 算法语言 D. 高级语言 8. 二进制数10110001相对应的十进制数应是______。 A. 123 B. 167 C. 179 D. 177 9. 计算机断电后,会使存储的数据丢失的存储器是______。 A. RAM B. 硬盘 C. ROM D. 软盘 10. 微型计算机中,微处理器芯片上集成的是______。 A. 控制器和运算器 B. 控制器和存储器 C. CPU和控制器 D.运算器和I/O接口 11. 计算机有多种技术指标,其中决定计算机的计算精度的是______。 A. 运算速度 B. 字长 C. 存储容量 D. 进位数制 12. 保持微型计算机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输入输出设备是______。 A. 键盘和鼠标 B. 显示器和打印机 C. 键盘和显示器 D. 鼠标和扫描仪 13. 计算机中,信息的最小单位是______。 A. 字节 B. 位 C. 字 D. KB 14. 在微型计算机中,将数据送到软盘上,称为______。 A. 写盘 B. 读盘 C. 输入 D. 打开 15. 下列各项中,不是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的是______。

1.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单选题) (其实我所给的这些典型题目就是期末考试题或统考题,因此必做。参考答案在另一个Word文档中(要另外下载)) 一.关于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 1、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_(1946年_)____。 2、当前的计算机一般被认为是第四代计算机,它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_(大规模集成电路)___ 3、下列关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D.确定使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4、目前,微型计算机中广泛采用的电子元器件是_(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_____。 5、早期的计算机体积大、耗电多、速度慢,其主要原因是制约于______。 (D.元器件 ) -----早期的计算机元器件是电子管,其体积大、耗电多。 二.计算机的分类 6、计算机可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和数模混合计算机,这种分类是依据_ (B.处理数据的方式 ---- 有两种:处理数字的和处理模拟数据的(声音属于模拟数据))7、电子计算机按规模和处理能力划分,可以分为_:__ (C.巨型计算机、中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 8、D.个人计算机简称PC机,这种计算机属于_____(.微型计算机)。 三.计算机的主要特点 9、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_(_.运算速度快、自动控制、可靠性高)____。 10、以下不属于电子数字计算机特点的是___(_体积庞大)__。 11、现代计算机之所以能够自动、连续地进行数据处理,主要是因为_(具有存储程序的功能) 12、下列各项中,在计算机主要的特点中尤其最重要的工作特点是_(_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 13、"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运算,可根据需要达到几百万分之一的精确度。",该描述说明计算 机具有__(很高的计算精度) 14、"计算机能够进行逻辑判断并根据判断的结果来选择相应的处理。",该描述说明计算机具 有__(逻辑判断能力) 15、计算机的通用性使其可以求解不同的算术和逻辑问题,这主要取决于计算机的(可编程性)四.计算机的主要用途 16、当前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但其应用最早的领域是_ _B科学计算____。 17、计算机当前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但根据统计其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______。(请看解析) A.数据处理 18、当前气象预报已广泛采用数值预报方法,这主要涉及计算机应用中的______。 D.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 19、办公室自动化是计算机的一大应用领域,按计算机应用的分类,它属于________。(请看 解析)D.数据处理 [解析]如果有人问:利用计算机对指纹进行识别、对图像和声音进行处理属于什么应用领域?答:还是“数据处理”;有人问:微型计算机中使用的关系数据库,就应用领域而言主要用于什么?答:信息处理(数据处理)。例如人事档案管理、财务管理等软件都使用了数据库,这属于信息处理的应用。 20、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计算机能够对“控制对象”进行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的控制方式,如 生产过程化、过程仿真、过程控制等。这属于计算机应用中的______。 B.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在工业上又称为“过程控制”,这是计算机的应用之一。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和答案 (1)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应包括_ C_。 A. 计算机及外部设备 B. 主机箱、键盘、显示器和打印机 C.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 系统软件和系统硬件 2. 十六进制1000转换成十进制数是_A_。 A. 4096 B. 1024 C. 2048 D. 8192 3. ENTER键是_ B_。 A. 输入键 B. 回车换行键 C. 空格键 D.换档键 4. 3.5英寸的软盘,写保护窗口上有一个滑块,将滑块推向一侧,使其写保护窗口暴露出来,此时_B_。 A. 只能写盘,不能读盘 B. 只能读盘,不能写盘 C. 既可写盘,又可读盘 D. 不能写盘,也不能读盘 5. 3.5英寸盘的右下角有一塑料滑片,当移动它盖住缺口时_B_。 A. 不能读出原有信息,不能写入新的信息 B. 既能读出原有信息,也能写入新的信息 C. 不能读出原有信息,可以写入新的信息 D. 可以读出原有信息,不能写入新的信息 6. DRAM存储器的中文含义是_B_。 A. 静态随机存储器 B. 动态随机存储器 C. 静态只读存储器 D. 动态只读存储器 7. 在微机中,Bit的中文含义是_A_。 A. 二进制位 B. 字 C. 字节 D. 双字 8. 汉字国标码(GB2312-80) 规定的汉字编码,每个汉字用__B_。 A. 一个字节表示 B. 二个字节表示 C. 三个字节表示 D. 四个字节表示 9. 微机系统的开机顺序是__D_。 A. 先开主机再开外设 B. 先开显示器再开打印机 C. 先开主机再打开显示器 D. 先开外部设备再开主机 10. 使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之为__A_。 A. 源程序 B. 编辑程序 C. 编译程序 D. 连接程序 11. 微机病毒系指__D__。 A. 生物病毒感染 B. 细菌感染 C. 被损坏的程序 D. 特制的具有损坏性的小程序 12. 微型计算机的运算器、控制器及内存存储器的总称是__C_。 A. CPU B. ALU C. 主机 D. MPU 13. 在微机中外存储器通常使用软盘作为存储介质,软磁盘中存储的信息,在断电后_A_。 A. 不会丢失 B. 完全丢失 C. 少量丢失 D. 大部分丢失 14. 某单位的财务管理软件属于__D_。 A. 工具软件 B. 系统软件 C. 编辑软件 D. 应用软件 15.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它的最大好处在于_C_。 A. 节省人力 B. 存储容量大 C. 可实现资源共享 D. 使信息存储速度提高 16. 个人计算机属于__D_。 A. 小巨型机 B. 中型机 C. 小型机 D. 微机 17. 微机唯一能够直接识别和处理的语言是__D_。 A. 汇编语言 B. 高级语言 C. 甚高级语言 D. 机器语言 18. 断电会使原存信息丢失的存储器是__A_。 A. 半导体RAM B. 硬盘 C. ROM D. 软盘

-大一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讲课讲稿

大一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第五代计算机(新一代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光计算机 创新:基本元器件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巨型化网络化微型化智能化 (功能巨型化(资源网络化)(体积微型化)(处理智能化) 计算机的分类 1.按计算机用途分类 通用计算机:为了能够解决各种问题,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而设计的计算机。 它具有一定的运算速度和存储容量,带有通用的外设,配备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专用计算机:为了解决一个或一类特定问题而专门设计的计算机。 其软硬件的配置依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而定。 2.按处理对象分类 数字式电子计算机:处理非连续变化的数据,这些数据在时间上是离散的。 其基本运算部件是数字逻辑电路。 模拟式电子计算机:处理连续变化的数据,这些数据在时间上是连续的。 其基本运算部件是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微分器、积分器和通用函数运算器等组成。 混合式电子计算机:可处理数字量和模拟量 3.按规模和处理能力分类(IEEE) 巨型机:超级计算机,功能最强,价格最贵。 小巨型机:与巨型机相比,价格大幅降低。 大型机:主机,具有很强的管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在大企业、银行等单位使用。 小型机:中小企业,V AX-II, DJS-2000。 工作站:高档微机,具有很强的图形处理能力,应用于计算机辅助设计,Sun工作站。 个人计算机:IBM PC,Apple 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每秒数万亿次,气象预报 2.计算精度高:理论上不受限制,圆周率 3.存储能力强:中等规模图书馆 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算术运算 逻辑运算 判断或比较 5.具有自动执行能力:无需人工干预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科学计算或数值计算 利用计算机来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提出的数学问题的计算。 实际问题→数学模型→计算量大。 2.数据处理或信息处理 指对数据进行收集、存储、整理、分类、统计、加工、检索和传播等一系列活动的统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