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绿色食品马铃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马玲薯种植技术与管理

马玲薯种植技术与管理

马铃薯种植技术与管理包括以下步骤:
选地整地: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进行种植,土壤深厚、疏松、保水性好的土地更为适宜。

避免选择连续种植茄科作物、薯科作物或受病虫害危害较重的土地进行种植。

选种备种:选择适应能力强、生产潜力大、抗逆性强、性能优良的薯种,选择脱毒薯种效果会更佳。

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种植密度,一般采用宽行窄株的方式进行种植,有利于通风透光和田间管理。

科学施肥: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配以化肥。

在生长过程中,根据马铃薯的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追肥。

灌溉排水:根据马铃薯生长的需要和土壤含水量进行合理的灌溉排水。

在发芽期和开花期,要保持土壤湿润;在块茎生长期和淀粉积累期,需要适当控制水分。

中耕除草:在马铃薯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防止草害和土壤板结。

防治病虫害:针对马铃薯常见的病虫害进行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农业防治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收获贮藏:在马铃薯成熟后,及时进行收获贮藏,防止薯块受到机械损伤和病虫害侵染。

以上是马铃薯种植技术与管理的基本步骤,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培训教材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培训教材
绿色食品加工的市场前景:介绍绿色食品加工的市场前景,包括市场需求、竞争状况、发 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在餐饮业中的应用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培训教材的概述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在餐饮业中的应用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在餐饮业中的优势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在餐饮业中的前景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农业领域:提高 农产品质量,促 进农业可持续发 展
学员反馈:收集 学员对培训内容、 教学方法等的评 价和建议
培训成果:分析 学员在培训后是 否能够将所学应 用于实际工作中
持续改进:根据 评估结果,对培 训课程进行持续 改进和优化
05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的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营养价值,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 求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绿色食品加工技术:介绍绿色食品加工技术,包括原料选择、加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 的内容。
绿色食品加工实例:列举一些绿色食品加工的实例,包括蔬菜加工、水果加工、肉类加工 等,介绍其加工过程和特点。
绿色食品加工与食品安全:介绍绿色食品加工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包括绿色食品加工过程 中的卫生要求、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培训教材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应用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未来 发展
绿色食品概述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培训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推广 与普及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绿色食品概述
绿色食品的定义

绿色蔬菜生产操作技术规程

绿色蔬菜生产操作技术规程

2018 年第 9 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137科研◎技术推广绿色蔬菜生产操作技术规程要求从种植到收获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施行,才能够有效的提高绿色蔬菜的产量与质量,青海省近年来走可持续的绿色生态路线,地理特征能够为绿色蔬菜提供良好的环境。

绿色蔬菜的选种、处理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技术规程进行操作,在农药的使用过程中,禁止使用的农药与允许使用的农药、禁止使用的化肥与允许使用的化肥都需要严格按照规程使用,以提高绿色蔬菜的产量,进而推动青海省的经济发展。

1 绿色蔬菜生产的现状分析人们注重身体的健康,绿色蔬菜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为了让人们吃上绿色蔬菜,需要提高生产操作的技术,使得质量和产量有很大的提高,以满足市场对绿色蔬菜的需求。

绿色蔬菜属于绿色食品,是指蔬菜的农药含量低于国家的食品标准,符合绿色生态的质量标准。

为了保障人体的健康,我国绿色蔬菜生产的标准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绿色蔬菜种植基地的选址必须符合绿色生态的标准,严格按照生产操作技术规程,经过检测机构进行专业的质量检测,使得消费者放心食用。

因此,必须改善绿色蔬菜生产的环境,国家相关部门加强绿色蔬菜的质量监管,生产商不断地提高生产操作技术,使得绿色蔬菜的质量和产量有所保障,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路线,进而满足消费者对绿色蔬菜的需求。

2 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的选择指标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的选择必须符合绿色标准,选择生态状况良好的土壤,在选择的过程中秉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绿色蔬菜生产过程中也需要严格按照生产的指标,降低化肥、农药的用量,以确保土地能够进行自我调节,进而可以重复使用。

生态状况良好的土壤,内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得绿色蔬菜充分的吸收,以确保蔬菜的产量与质量。

栽种绿色蔬菜的基地一般选在水源良好、浇灌便利、土壤肥沃的地方。

绿色蔬菜种植基地的选择,需要经过常规土地的转换,变成适宜栽种绿色蔬菜的土地,土壤内的有机物质丰富、理化性能良好,土壤能够可持续发展。

马铃薯最新种植管理技术

马铃薯最新种植管理技术

马铃薯最新种植管理技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主要分为北方一作区、中原二作区、西南一二混作区和南方冬作区。

近三年来,我国马铃薯面积稳定在7500万亩左右。

为科学指导今年马铃薯生产,现将主要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一、北方一作区该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的37%左右,细分为东北、华北和西北3个一季作区,东北一季作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东部和辽宁北部,华北一季作区包括内蒙古中西部、山西和河北北部,西北一季作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的全部及陕西北部。

(一)东北一季作区1.选用优良新品种。

适合种植早熟和中晚熟、抗晚疫病的品种,可根据市场需求适当搭配早熟品种和加工型品种。

有灌溉条件的地区选择抗病、高产和优质品种。

2.种薯选择与处理。

选用符合 GB18133-2012国家标准的一、二级大田用脱毒种薯。

播种前15-20天出窖(库),在室温15-18℃下催芽,芽长0.5-1厘米,散射光下壮芽。

切种应切成立体形状,切忌切成片状,切刀用75%的酒精或0.3%-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消毒。

每个切块重25-35克为宜,保留1-2个完整芽眼。

切块用杀真菌剂和杀细菌剂拌种。

种薯生产提倡35-50克重小整薯播种。

3.选地及整地。

地块要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团粒结构好、排水保水性能好、通气性好,且轮作倒茬三年以上未种过马铃薯及其他茄科作物,前茬未使用过咪唑乙烟酸、氟磺胺草醚、氯嘧磺隆、甲磺隆、异噁草松等除草剂。

推荐进行秋耕整地,整平耙细,耕深35-40厘米以上,有条件的地区可随耕翻整地亩施充分腐熟农家肥2-3吨或适量商品有机肥作基肥,配合施用微生物菌剂。

4.适期播种。

土壤10厘米地温稳定(连续三天)在7-10℃时播种。

黑龙江省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其中南部地区一般4月下旬至5月初,北部地区一般5月初至5月中旬播种。

5.合理密植。

采用垄宽80-90厘米的垄作方式,根据品种、土壤肥沃程度和产品用途确定密度。

一般早熟品种每亩4000-4500株、晚熟品种3000-3500株为宜,肥沃土壤种植密度适当小一些,贫瘠土壤适当增加密度。

马玲薯地膜种植技术

马玲薯地膜种植技术

马玲薯地膜种植技术马玲薯种植技术是一种采用地膜覆盖的栽培方法,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这种技术在马铃薯栽培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下面将详细介绍其种植过程和优势。

一、地膜的选择与铺设1. 地膜的选择:选择透明、白色或银灰色的地膜,以提高土壤温度和光照条件。

2. 地膜尺寸:一般选择宽度为1-1.2米,厚度为0.008-0.01毫米的地膜。

3. 地膜铺设:在土地整平后,将地膜铺在地面上,并用石块或铺膜机固定在土壤上,确保地膜平整、紧贴地面。

二、种薯处理与移栽1. 种薯处理:选用无病虫害的优质种薯,并进行杀菌处理,可采用烟熏、草酸或福美棒等方法。

2. 种薯切块:将种薯切成20-30g的块茎,并在切口处涂抹杀菌剂。

3. 地膜穿孔:针对不同马铃薯品种,根据植株的辐射范围,可以通过不同密度的地膜穿孔来适应生长。

三、施肥与管理1. 底肥施用:种植前需在地膜下施入底肥,一般使用腐熟有机肥1.5-2.0万kg/ha,再加入磷、钾肥。

2. 生长期管理:马铃薯生长期间,需要及时浇水,并定期除草、中耕松土,促进根系的发达和营养吸收。

3. 施肥注意事项:在马铃薯苗期,适量追施氮肥,以提高根系发育,促进植株的快速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定期巡视,并发现病害时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等。

2. 除草处理:定期除草,防止杂草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3. 天敌利用:可引入天敌,如捕食性昆虫、有益微生物等,控制害虫的繁殖。

五、收获与保存1. 收获时机:一般在马铃薯地上部枯萎后2-3周开始收获,此时马铃薯地下部分的营养已经转移到块茎中,块茎质量较好。

2. 储存条件:收获后,将马铃薯放置在通风、遮阳、湿度适宜的地方存放,尽量避免潮湿和高温。

马玲薯地膜种植技术的优势:1. 提高产量: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土壤温度,缩短马铃薯生育期,从而提高产量。

2. 保持水分:地膜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 抑制杂草生长:地膜的遮挡作用可以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除草工作量。

马铃薯原原种种植技术

马铃薯原原种种植技术

马铃薯原原种种植技术
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食用作物之一,其原原种种植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马铃薯原原种种植技术:选地和土壤准备:
选择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pH值在5.5-6.5之间的土壤。

在播种前进行耕作和松土,确保土壤松软,便于马铃薯的生长和根系发育。

原原种的选择: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原原种,以确保良好的生长和高产。

优先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原原种。

切苗:
将选好的原原种马铃薯切成块状,每块含有至少一个芽眼。

切苗后可用特殊药剂或木炭进行防腐处理,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种植:
在土壤表面或略深处开沟或挖坑,将切好的原原种马铃薯块放入,块之间间距适当,通常为20-30厘米。

覆土后轻轻压实,确保马铃薯块与土壤接触紧密。

管理和保护:
定期给马铃薯进行适量的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施肥和施药,根据土壤肥力和病虫情况进行合理的管理和防治。

及时除草,保持田间整洁,减少杂草对马铃薯生长的竞争。

疏苗和防风:
在马铃薯苗长到一定高度后进行疏苗,保留较健壮的苗,并适当增加株间距。

在风大的地区,可以搭建防风网或种植风带,减少风对马铃薯的伤害。

采收:
根据马铃薯的生长周期,通常在植株萎蔫后2-3周进行采收。

使用专业的采收机械或人工进行采收,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伤马铃薯。

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和合理的技术操作,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益。

同时,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和监测,有助于减少病害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马铃薯青薯9号栽培技术规范

马铃薯青薯9号栽培技术规范

马铃薯青薯9号栽培技术规范马铃薯青薯9号栽培技术规范1、范围本技术规范为马铃薯青薯9号播种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贮藏等技术。

本规范适用于我市干旱、半干旱山区丘陵地区马铃薯栽培种植使用。

2、选用证照齐全种子企业生产的脱毒种薯选用太原惠农马铃薯薯科技、古交丰收种业,或有经营许可证种子企业经营的合格种子。

3、专用有机肥由专业有机肥厂生产的经发酵、腐熟、烘干、成粒的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机肥。

4、产量指标产量37500~45000千克/公顷〔2500~3000千克/亩〕5、播种前准备5.1种薯选择种薯应选用符合马铃薯青薯9号品种标准的优质脱毒种薯。

5.2种薯处理播前晾晒种薯一周。

薯块在50克以上的种薯播种前进行切块处理,切薯块时的切刀要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准备两把切刀,一把刀切3~5个种薯轮换一次,轮换刀放入高锰酸钾1克加水2.5公斤配成的稀释液中消毒。

每个薯块重量30~50克,确保每个薯块带有1~2个芽眼。

切块后拌种①高巧拌种:每套(30毫升高巧+100克安乐生)兑水2~3斤,拌切块凉干种薯200斤,播种1亩地。

②用多菌灵〔约为种薯重量的0.3%〕或甲霜灵〔约为种薯重量的0.1%〕或不含盐碱的植物草木灰拌种,并摊晾8小时以上再进行播种。

5.3地块选择与整地选择土层较厚、疏松、透气的壤土,坡度15度下面。

前茬作物以豆类、玉米等茬为好,前茬作物收获后,对地块进行秋深翻,耕深20~30厘米,并耙耱平整。

5.4施基肥根据“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要求,测土配方施肥。

氮肥总用量的70%以上和磷、钾肥料作基肥。

方案一:施足农家肥,需施有机肥1000~2000千克/亩,在播前整畦时施入。

同时每亩施用马铃薯专用复合肥1袋〔50公斤〕混合施用。

方案二:每亩施用精制有机肥3袋〔120公斤〕、马铃薯专用复合肥1袋〔50公斤〕、碳酸氢铵1袋〔50公斤〕、硫酸钾1袋〔20公斤〕混合施用。

方案三:每亩施用复合肥1袋〔50公斤〕、碳酸氢铵1袋〔50公斤〕、过磷酸钙1袋〔50公斤〕、硫酸钾1袋〔20公斤〕混合施用。

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地膜高垄覆土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地膜高垄覆土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地膜高垄覆土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一、摘要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马铃薯,由于水资源匮乏,水分蒸发大,土壤持水能力差等因素,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根据干旱半干旱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总结了适合该地区马铃薯种植的地膜高垄覆土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三、技术要点1. 秋季前耕整地:在马铃薯种植前的秋季,对土壤进行全面的犁耕整地,将土壤整平松软,翻深20-25厘米,清除杂草和病虫害源。

同时施加适量有机肥料,增加土壤肥力。

2. 地膜覆盖:在整地后,铺设黑色地膜,并将其固定在地面上,使地膜能够有效覆盖土壤表面。

地膜的覆盖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温度,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

3. 高垄栽培:在地膜覆盖后,进行高垄栽培。

高垄的搭建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水分流失,同时也有利于马铃薯的根系生长和发育。

垄宽和垄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垄宽在60-80厘米,垄高在30-40厘米。

4. 施肥管理:在栽培过程中,及时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满足马铃薯生长的养分需求。

同时要合理分配施肥的时间,避免浪费养分和造成环境污染。

5. 灌溉管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的种植中,关键是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进行灌溉。

要根据土壤水分情况和马铃薯的需水量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同时要避免水分过多导致根系缺氧和病虫害的发生。

6. 病虫害防治:在栽培过程中,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对于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药剂结合的方法,注意合理使用农药,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7. 收获处理:根据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情况,合理确定收获时间。

收获后要及时清除地上残茬,并进行处理和贮藏,保证马铃薯的质量和储存性。

四、结论通过地膜高垄覆土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确保技术规程的顺利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种子 及 其 处 理 种 薯 选 用
5 1 品种 选 择 .
在 脱毒 种薯 的基 础 上 ,根 据 用 途进 行 选 择 。 主要 包括 : ()b 型 :适 合南 方 间 、套 、复 种 的 极 早 熟 品 种 有 ‘ 农 1g 销 东
30 3’

2 规 范 性 引用文 件
下列 文件中的条款通 过本 标 准 的 引 用 成 为 本 标 准 的 条款 。凡 注 日期 的 引 用 文件 ,其 随 后所 有 的 修 改单 ( 不 包 括勘误 的 内容 ) 或修 订版 均不适用 于本标 准。然而 ,鼓 励根据本标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 使用这些文 件的 最新版 本 。几不注 日期 的 引 用文 件 ,其 最 新版 本适 用于 本标 准。
生产 ,经专门机构认定 ,许可使 用绿 色食品标志 商标 的无
污 染 的 安 全 、优 质 、营 养 类 食 品 。
扎口 后挂 置厨房灶 或火 塘上 方烟 薰 ,或晴天 日晒升温催芽。
温度控制 在2  ̄ 0 C左右 ,一般 7 0 dt可 出芽,芽长 l . ~1 g l l ~15
c m时 取 出 ,见 散 射 光 ,炼 苗 1 ,即 可 播 种 ,先 出 芽 者 ~2 d
CHl E H Tf UL R AB RA S N SE OR C TU E ST CT
A 级绿色食 品马铃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郑 晓峰 杨贺龙 王树义
( 龙 江 省 龙 江 县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中心 ,黑 龙江 龙 江 i IO) 黑 0 6i
摘 要 : 从 生 产A 绿 色食 品要 求 的 角度 ,结 合龙 江县 的 实 际 ,介 绍 马铃 薯 的 生产 技 术 操 作 规 程 ,注 重 实 践 性 和 可 级
等 。() 粉加 工 型 : ‘ 引1 ’ ‘ 薯 C 、 ‘ 3淀 津 号 、 榆 A’ 克新 1 ’ 4食品加工 型 :炸片品种 ‘ 2 。() 大西洋 ’ 、炸 条品种 ‘ 克 新 1’ ‘ 4 、 夏波蒂 ’ 。种薯 需用幼龄薯 、壮龄薯 ,忌 用老龄
薯 、龟 裂 薯 、畸 形 薯 、病 薯 。
操作性 。
关键 词 :绿 色食 品 ; 马铃 薯 ;生 产技 术 ;规 程
1 范 围
本标 准 规 定 了A级 绿 色 食 品 马 铃 薯 产 地 环 境 条 件 、 品 种选 择 、轮 作 与 施 肥 、 田 间管 理 、收 获等 技 术 要 求 。
NY/ 9 -2 0 的要 求 。 T3 0 0 1
作 规 程 生 产 、加 工 。 产 品 的 质 量 和 包 装 经 检 测 、检 查 符 合
特定标准 ,并 经专 门的机关认 定 ,许可 使用A级 绿色食 品
标 志 的产 品 。
33 脱毒薯 .
利 用 茎 尖 组 织 进 行 培 养 ,得 到 无 病 毒 或 无 某 些 病 毒 的 植 株 ,再 通 过 无 病 毒 传 播 网 室 加 代 快 繁 得 到 的 无毒 或 少 毒 种 薯 称 为 脱 毒薯 。
4 技 术 要 求
产 地 环 境 条 件 选 择 土 壤 耕 作 层 深 厚 、疏 松 的 砂 土 或 砂 壤 土 地 块 。 灌 溉 水 质 量 、 空 气 质 量 和 土 壤 环 境 质 量 符 合 态环境质量符 合规定标 准的产地 ,生产过 程
中允 许 限 量 使 用 、 限 定 的 化 学 合 成 物 质 、 按 特 定 的 生 产 操
先播 。注意经常翻种检查防止烂薯 。 52 2 切栽 子 .. 将种薯放在 阳光 下晒2 ( 天3 ) ~3 d每 ~4 h 并剔除病薯 ,种薯顶 芽向上放在 台面上 ,按 薯块 上芽 眼分 布从 下端 每块保 留2~3 - 眼。在 靠近芽眼处纵 切 ,依次 4芽 旋转向上切完 为止 ,每个薯块重2 ~4 ( 0 0 g不小于2 ) 0 g。为
防止 切 刀 传病 ,应 用3 %来 苏 尔 溶 液 或 5 5 %高 锰 酸 钾 浸 泡 切 刀 , 最 好 两 把 刀 交 替 使 用 。将 切 好 的 种 块 放 在 阳 光 下 晾 晒 或 与 新 鲜 草 木 灰 掺 混 , 吸去 伤 口水 分 后 即 可催 芽 。 52 3 拌种 .. 栽 子切 完 后 ,每 1h 播 种 量 可 用 “ 工 ” 生 m 绿 物 肥粉 剂 1 g 种 ,然后 用 湿 麻 袋覆 盖 ,闷 1 即 可播 种 。 5k拌 2h
‘ 大 白’ ‘ 白 ’ 早 、 超 ;适 合中原地 区套种的 品种 有
‘ 引l ’ ‘ 纹 自’ ‘ 鲁 号 、 红 、 克新4 ’ 2鲜食 型 : ‘ 号 。() 克新
1 ’ ‘ 新 1 ’ ‘ 新 1 ’ ‘ 农 3 3 、 ‘ 大 白 ’ 3、 克 8、 克 9、 东 0’ 早
NY/ 9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T 31
NY/ 9 绿 色食 品的 农 药 使 用 准 则 T 33 NY T 34 绿 色食 品的 肥 料 使 用 准 / 9
5 2 种 子 处 理 .
52 1 困种 催 芽 . . () 沙 层 积 法 :是 最 常 用 的 催 芽 方 法 , 1湿 将 种 薯 切 块 后 用 湿 沙 或 锯 末 分 层 层 积 于 土 坑 或 温 床 上 ,厚 度 约 5 m ,保 持 层 积 物 湿 润 和 温 度 2  ̄ ,1 0c 0 C 5~2 g 可 0dP
3 术语 及 定 义
下列 术 语 及 定 义 适 用 于 本标 准 :
3 1 绿 色 食 品 .
绿 色 食 品 是 遵 循 可 持 续 发 展 原 则 ,按 照特 定 生 产 方 式
发芽 ;芽长 2 c m时 见光炼苗 ,然后播种 。() 2塑料 袋装 法 : 少量种 薯如脱毒 微 型小薯种 薯催 芽可 采用黑 色塑料 袋装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