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行业行动计划

化学化工行业行动计划
化学化工行业行动计划

化学化工行业行动计划

20xx年—20xx年

2012年以来基础化工行业整体处于底部整固阶段,而2015年Q3

以来伴随大宗原料价格上涨、化工行业供需格局改善。2018年一季度

行业化工整体实现营业收入1.83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利润总额

为1350亿元,同比增长14.7%。同时,基础化工板块ROE及资产周转

率水平2017年以来也有显著提升。

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伴随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国内化工

品价格指数(衡量同比增速)明显下降,2015年10月以来自底部反弹,2016年11月以来伴随原油价格企稳、国内供给侧改革去产能的进程加速等因素,价格指数显著上升,2017年四季度后,由于基数相对较高,增速有所放缓。

从化工板块上市公司数据来看,2012年至2016年在建工程投资增

速持续处于下行通道,并自2015年三季度开始在建工程总额出现负增

长(直至2017年四季度,连续10个季度负增长;虽2018年一季度起

由负转正,但总体来看依然处于历史低位);期间在建工程占总资产

的比例也不断下降;而固定资产余额的同比增速自2013年起整体回落

而从2016年起基本维持在较低水平。

在2010年末至2011年初,国内化工行业在建工程开始复苏,而后一段时间产品价格仍处于上行阶段,至2011年8-9月产品价格方才见顶。

2017年以来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化工行业开工率有所回升;美国化工行业的竞争力依然较强(原料和能源),欧洲地区则由于区域需求不振和成本劣势,部分化工产品产能(老旧、经济效益较低的装置)处于持续退出状态。

“十三五”期间,整个行业将体现出六大发展趋势,其中炼油、烯烃、芳烃、现代煤化工、化工新材料将是支撑全行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1、行业总量将稳定增长,到2020年总产值可达16万亿元。

2、市场规模将发展扩大,国内大多数化工产品消费量可保持年均5%以上增长速度,其中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等年均增长率可达8%至10%.

3、供应能力将优化提升,通过淘汰“僵尸企业”等措施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4、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开拓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高端

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生物等高端市场,提高高端产品

自给率和占有率。

5、合理调控产业布局,西部、东北等资源丰富地区结合区域市场

发展下游产业链,华东、华北、华南等地区依靠内地原材料和进口资源,发展差异化产品和高端、环保类产业。

6、将进一步推进全行业节能减排,践行清洁生产。

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发

展为动力,以坚持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为路径,积极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力。区域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取得重大进展 ,行业现

代化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为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划方案,请

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第一条规划路线

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

特色产业,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信息链、人才链联动发展,全面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培育区域国民经济新支柱。

第二条发展原则

1、开放融合。树立全球视野,对标国际先进,把握“一带一路”

重大战略契机,聚焦产业重点领域,探索发展合作新模式,在全球范

围配置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产业竞

争合作,走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2、人才为先。把人才作为发展产业的首要资源,创新培养、引进

和使用人才机制,保障人才以知识、技能、管理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

分配,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业创新活力,夯实产业发展智力基础。

3、创新驱动,集聚发展。加快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

式创新探索跨界融合、开放共享的集成创新模式,促进区域科技成果

转化和产业转移承接,推动龙头项目落地和关联产业集聚,培育特色

产业园区、集群,提高行业全要素生产率。

4、坚持协调发展。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需求,鼓励产学

研用相结合、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5、因地制宜,示范引领。着眼区域实际,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

水平,逐步研究制定适合区域特点的能效标准。制定合理技术路线,

采用适宜技术、产品和体系,总结经验,开展多种示范。

6、坚持市场主导。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优胜劣汰。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新的思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第三条产业环境分析

2018年中国化工行业快速发展,化工行业投资继续回升,全年投资增长6.0%,结束了连续2年下降的局面。据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主要化工产品总产量增幅约2.3%,较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化肥总产量(折纯)5459.6万吨,同比下降5.2%;硫酸产量8636.4万吨,同比增长1.8%;烧碱产量3420.2万吨,同比增长0.9%;多晶硅产量32.5万吨,同比增幅2.5%;乙烯产量1841.0万吨,同比增长1.0%;纯苯产量827.6万吨,同比增长4.7%;甲醇产量4756万吨,同比增长2.9%;合成材料总产量1.58亿吨,同比增长7.5%;轮胎产量8.16亿条,同比增幅1.0%。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末,化工行业企业共计23513个。其中,亏损企业达3682个,亏损总额为586.4亿元。

近年来,我国化工行业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3年行业亏损面仅11.67%,2018年亏损面已经超过15%,达到15.66%。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7万亿元,同比增长10.9%。根据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同期化工行业营业收入修正为64302.60亿元。2018年化工行业实现利润总额达5146.2亿元,同比增长15.9%。根据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印刷行业利润总额修正为4438.3亿元。

近年来,我国化工行业盈利能力趋于稳定。化工行业销售利润率2014-2017年呈现增长趋势,2018年开始回落。毛利率方面,自2014年以来保持不断提高。2018年我国化工行业销售利润率达6.3%,毛利率达到16.9%。

2018年化工行业将保持稳定增长。综合来看,化工行业两化将进一步融合,石化行业投资扩大。此外,在“一带一路”的带动下,提升行业“走出去”水平。2018年受中美贸易战、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等影响,市场被悲观情绪笼罩。以氯碱、氮肥、磷肥为代表的煤化工产品,没有技术壁垒,竞争格局非常分散,各企业的规模、成本、环保水平差异很大,显著受环保、去产能政策的影响,供需和竞争格局持

续改善,在目前化工行业大周期下行的背景下,产品价格并未出现明

显的下行,而是维持甚至继续缓慢上行。

此前,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公布了其对欧洲、中东、非洲地区和北

美化学品市场的展望。穆迪预计,2019年全球化工行业前景稳定,行

业平均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较2018年提高3%~4%。不过,这个预测取

决于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否保持稳定,以及欧洲和北美的经济不会出现

更严重的衰退。穆迪认为,政治风险和贸易紧张局势是改变化工行业

前景的最主要因素。穆迪认为中国的化学品需求增长在转弱。大宗商

品市场的放缓已经十分明显,然而,中国特种化学品需求仍然稳定。

油价下跌将令2019年特种化学品的利润率缓慢上升。因为大宗商品价

格的下跌会逐步传导至产业链下游。大宗化学品在大多数领域的表现

可能较弱,但预期盈利能力仍将保持健康。

第四条区域环境分析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xx万亿元、增长xx%,总量排名全国城市第xx、上升xx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xx%,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xx%,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

别增长xx%、xx%。xx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继续保持高于区域态势,一

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速与经济增长趋势基本一致,就业局势保持

总体稳定,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进一步降低。

当前时期,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诸

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从国际来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

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

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同时,国际金融危

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

主义抬头,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开放程度较高的江苏

经济影响更为直接,带来的挑战更为严峻。

从国内来看,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特别是经济发展进入

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正

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

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我国经济正向形态更高级、分

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这既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

契机,也形成了倒逼压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