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十世纪初利用原子吸收现象研究天体,星际间化学组成 1802年,伍朗斯顿(W.H.Wollaston)在研究太阳连续光
谱时,就发现了太阳连续光谱中出现的暗线。
1859年,克希荷夫(G.Kirchhoff)与本生(R.Bunson)
在研究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火焰光谱时,发现钠蒸气 发出的光通过温度较低的钠蒸气时,会引起钠光的吸
I
长应该是一个确定的数值,在光谱图上原子的 谱线应该是一条严格的几何直线。但实际上, 原子谱线都有一定的轮廓(跨度)。
I
v 预期值 实际情况 v
特征频率:吸收最大强度辐射所对应的频率。 谱线的宽度:峰值一半处的频率或波长的跨度称为谱线的半宽度,
简称谱线宽度,表征谱线轮廓变宽的程度(10-2~10-3 nm)。
用待测元素的纯物质
作为锐线光源的阴极, 这样发射与吸收为同 一物质,产生的放射 线与吸收线特征频率 完全相同,可以实现 峰值吸收
A = Kc
4-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即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和检测 系统四个部分。如图所示: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构示意图
一、光源 • 光源的功能是发射被元素基态原子所吸 收的特征共振线。 • 对光源的基本要求是:发射线的半宽度
2、检出险
在AAS中,方法的检出险D表示被测元素能产生
的信号为空白溶液信号值的标准偏差的3倍时被测
元素的浓度或质量,以ug/mL或g表示。
A Kc
A Kc 3 KD D c 3
2 KD A Kc 3 s D 3 KD A sV 3 D A
4-5 干扰及消除方法
• 工作原理: 当灯的正负极加以400V电压时,便开始
辉光放电。这时电子离开阴极,在飞向阳极过程中, 受到阳极加速,与惰性气体原子碰撞,并使之电离。
带正电荷的惰性气体从电场获得动能,向阴极表面撞
击,只要能克服金属表面的晶格能,就能将原子由晶
格中溅射出来,从而产生阴极物质的共振线。由于灯
内压力很低,压力变宽小,因而产生的共振线是锐线 光源。
第4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授课内容
4-1 概述
4-2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4-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4-4 原子吸收分析方法
4-5 干扰及消除方法 4-6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4-1 概述
定义: 基于测量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特征谱 线的吸收程度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称为原子吸收光谱法,又称原子吸收分 光光度法,简称原子吸收法。
宽:辐射原子与其它粒子之间
四、原子吸收线的测量
积分吸收:在一定条件下,基态原子数N0正 比于吸收曲线下面所包围的整个面积 :
K d mc N
n n
e2
0
f
式中e为电子电荷,m为电子质量,c为光速,N0为单位体 积原子蒸气中吸收辐射的基态原子数,亦即基态原子密度;
f为振子强度 。
极大值吸收 : 通 常
二、灵敏度与检出限
1、灵敏度: 特征浓度(Cc):在FAAS中,方法的灵敏度是 指产生1%吸收(或0.0044吸光度)时溶液中被 测元素的质量浓度,通常以μg.mL-1/1%表示,
表征相对灵敏度。
I0 100 A lg lg 0.0044 I 99 s 0.0044 1 Cc ( g m L / 1%) A
的化合物(难挥发,难解离),影响被测元素
原子化。
1、干扰的因素:待测、共存元素的性质;火焰
类型;火焰性质;原子化方式等
2、消除方法:(1)提高火焰温度;(2)加入
释放剂;(3)加入保护剂
三、电离干扰 易电离的元素在火焰中产生电离,使基态原子数 目减少,称为电离干扰。 电离干扰降低灵敏度。 消除办法:
主要由检测器、放大器、对数变换器、显示记录装置组成。 1.检测器-------- 将单色器分出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如:光电池、光电倍增管、光敏晶体管等。 分光后的光照射到光敏阴极K上,轰击出的光电子又射 向光敏阴极1,轰击出更多的光电子,依次倍增,在最后 放 出 的 光 电 子 比 最 初 多 到 106 倍 以 上 , 最 大 电 流 可 达 10μ A,电流经负载电阻转变为电压信号送入放大器。 2.放大器------将光电倍增管输出的较弱信号,经电子线 路进一步放大。 3.对数变换器------光强度与吸光度之间的转换。 4.显示、记录 新仪器配置:原子吸收计算机工作站
(1)火焰原子化系统是利用火焰的温度和气氛使 试样原子化的装置。如图所示,主要的部分有: 雾化室、预混合室、燃烧器和供气系统。
• 火焰类型:
化学计量火焰:温度高,干扰少, 稳定,背景低,常用。 富燃火焰: 还原性火焰,燃烧不 完全,测定较易形成难熔氧化物 的元素Mo、Cr稀土等。 贫燃火焰:火焰温度低,氧化性 气氛,适用于碱金属测定。
生的,因此对大多数元素来说,共振线是指
元素谱线中的最灵敏线。
二、基态原子与待测元素含量的关系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待测元素原子蒸气中基态 原子对该元素的共振线的吸收来进行测定的。 但是,在原子化的过程中,待测元素由分子 离解成的原子,不可能全部是基态原子,其 中必有一部分为激发态原子。
在一定温度下,当处于热力学平衡时,激发 态原子数与基态原子数之比服从波尔兹曼
收,并且根据钠发射线与暗线在光谱中位置相同这一
事实,断定太阳连续光谱中的暗线,正是太阳外围大 气圈中的钠原子对太阳光谱中的钠辐射吸收的结果。
1955年澳大利亚的瓦尔西(A.Walsh)发表了他的著名论文
“原子吸收光谱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奠定了原子吸收光 谱法的基础。 961年 1965年 苏联 Б.В.Лъвов 英国 J.B.Willis 非火焰原子吸收法
(1)采用低温火焰——影响原子化
(2)加入消电离剂
四、光谱干扰
1、谱线干扰:是指单色器的光谱通带内除了元素的
吸收线外,还进入了发射线、邻近谱线或其它吸
收线,使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下降。 (1)吸收线与邻近谱线不能完全分开; (2)待测元素的分析线与共存元素的分析线重叠。 抑制:(1)减小W,提高仪器的分辨率;
谱线变宽的原因: (i)自然变宽:在无外界条件影响下,谱线的固有
宽度。与激发态原子的平均寿命和能级宽度有关
(ii)多普勒变宽:原子在空间作相对热运动引起 的谱线变宽,又称热变宽。 Doppler变宽是谱线 变宽的主要因素之一
(iii)压力变宽:辐射原子与粒子碰撞引起的变宽。
赫尔兹马克变宽:同种辐射原子之间;洛伦兹变
(2)降低灯电流;
(3)选择其它无干扰的分析线。
2、背景干扰:原子化过程中产生的分子吸收和固体微粒 产生的光散射。
(1)分子吸收:原子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分子、氧化物、 氢氧化物和盐类对辐射的吸收; (2)光散射:固体微粒产生,使吸光度增加 (3)背景干扰的抑制 (i)在FAAS中,改变火焰类型,助燃比,调节观测高 度;
氧化亚氮-乙炔火焰采用
从30个元素→60~70个。 国内发展: 1963年 化学通报介绍第一篇文章 1964年 蔡祖泉教授造成第一个空心阴极灯 1965年 冶金部有色金属研究院组装成功第一台测量装置 1971年 国内开始生产原子吸收光谱仪随后广泛使用
• 目前已广泛用于材料科学、环境科学、 医药食品、农林产品、生物资源开发和 生命科学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在分析与 农、林、水科学有密切关系的微量元素 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Boltzman)分布定律,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Ni gi = e No go
Ei - KT
T是绝对温度,N0 基态原子数,Ni激发态 原子数,Ei激发态的能量,go基态统计权重, gi激发态统计权重,K为波尔兹曼常数。
三、原子吸收谱线的轮廓与变宽
理论上,发生跃迁的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一定 (原子的能级特点),所以谱线的频率或者波
要明显小于吸收线半宽度,强度大,稳
定性好,背景小,寿命长。空心阴极灯
(又称元素灯)是能满足这些要求的锐
线光源,应用很广。
封闭的气体放电管。 用被测元素纯金 属或合金制成圆 柱形空心阴极, 用钨或钛、锆做 成阳极。灯内充 Ne或Ar惰性气体, 压力为数百帕。 发射线波长在 370.0nm以下的 用石英窗口, 370.0nm以上的 用光学玻璃窗口。
• 空心阴极灯强度与工作电流有关,过大的电流会使发
射线半宽度增大,并缩短灯的使用寿命.使用时还必
须注意供电电流稳定并经过预热(20—30min)使发射
二、原子化器
作用:提供能量、使样品干燥、蒸发、原子化
要求:a.原子化效率要高、并不受试样浓度影响
b.稳定性能好、重现性好
c.背景及噪声小
d.简单易行 类型: 火焰原子化器;非火焰原子化器
r
A lg
I0 I
KC
共振线:电子从基态跃迁到能量最低的激发态 (称为第一激发态)时,要吸收一定频率的 辐射,所产生的吸收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 (简称共振线)
特征谱线:各种Leabharlann Baidu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的排 布不同,不同元素的原子从基态激发到第一
激发态(或由第一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时,
吸收(或发射)的能量不同,因此各种元素 的共振线不同而各有特征性,这种共振线称 为元素的特征谱线。 灵敏线:从基态到第一激发态的跃迁是最容易发
比值Δ X/Δ λ 。实际工作中常用其倒数 Δ λ /Δ X
(2)分辨率
仪器分开相邻两条谱线的能力。用该两 条谱线的平均波长与其波长差的比值λ /Δ λ 表示。 束波长的辐射范围。当倒色散率(D)一定时,可通过 选择狭缝宽度(S)来确定: W=DS
(3)通带宽度(W) 指通过单色器出射狭缝的某光
四、检测系统
(ii)在GFAAS中,加基体改进剂;
(iii)校正:邻近线背景法,氘灯校正法,塞曼效应校 正背景法
4-6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主要用于土壤、动植物、食品、饲料、肥料、大气、水体 等样品中金属元素和部分非金属元素的定量分析 1、直接原子吸收分析:试样经适当前处理后,直接测定
五、测定条件选择
1.狭缝宽度
2.分析线 3.灯电流 4.试样用量
4-4 原子吸收分析方法
一、定量分析方法 • 标准曲线法:配制一系列与试样溶液组成相近 的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吸光度,绘制c-A 标准曲线,与试样溶液中待测元素对比
•标准加入法:分别取数份等量的分析试样溶液,加入
标准溶液配制成含有不同浓度标准物质的一系列溶液, 测定其吸光度.以添加的标准物质的浓度和吸光度绘 制标准曲线,将吸光度外推到零,测得试样的浓度.
(2)非火焰原子化器;外气路中Ar气体沿石墨管 外壁流动,冷却保护石墨管;内气路中Ar气体 由管两端流向管中心,从中心孔流出,用来保 护原子不被氧化,同时排除干燥和灰化过程中 产生的蒸汽。
原子化过程分为干燥、灰化(去除基体)、原子化 、净化(去除残渣) 四个阶段,待测元素在高温下生
成基态原子。
三、分光系统 1.作用 将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邻近线分开。 2.组件 色散元件(棱镜、光栅),凹凸镜、狭缝等。 3.单色器性能参数 (1)线色散率(D) 两条谱线间的距离与波长差的
一、物理干扰及其抑制
是指试液与标准溶液物理性质有差别而引起的干
扰。粘度、表面张力或溶液密度等变化,影响 样品雾化和气溶胶到达火焰的传递等会引起的 原子吸收强度的变化。 消除方法:配制被测试样组成相近溶液;用标准
加入法;适当稀释;避免使用粘度大的酸处理
样品;
二、化学干扰及其抑制
被测元原子与共存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稳定
光线就是原子的吸收线。
hv M(g)
当入射光强度为
I ,频率为 0
的一束共振辐射通
过厚度为L及浓度为C的原子蒸气时,透射光强度为I, Kr 在频率 下吸收系数为 ,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
n
I I 0e
Kr CL
当原子蒸气的厚度一定时,设 K L K 则上式可简化为 I I0e KC , 故 I / I0 e KC 将透光度 I / I0 的倒数取对数,称为吸光度 A.
优点:
1、灵敏度高
2、选择性好 3、精密度和准确度高 4、测定元素多 5、需样量少、分析速度快 缺点:每测一个元素要使用一个(空心阴极)灯、 麻烦
4-2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一、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当一束光辐射照射处于基态的气态原子(原子蒸
气)时,基态原子会选择性地吸收一定波长的
光,使原子跃迁到相应的激发态,被吸收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