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污水量的计算

1.1.1 规划污水量的计算

污水量的预测计算有多种方法,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本次污水量预测采用人口规模加规划建设用地性质预测2010年的用水量后折算污水量,这与《深圳市污水系统布局规划》一致。其中生活污水量和用地污水量折算系数取0.85,其它污水量取其它给水量的50%。

2020年污水量的预测根据《深圳市污水系统布局规划》的预测方法。利用1994年以来深圳市供水的增长率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增长率随时间推移而衰减的方程:

y=0.136e-0.106x

其中y—供水增长率;

x—时间(年)。

根据以上方程,可以得出2020年污水量相对2010年污水量的增长率。供水增长率曲线见下图4-2。

污水量计算成果详见表4-3,表4-4。

表4-3 龙华镇(不含二线拓展区)2010、2020污水量预测计算表

表4-4 二线拓展区2010、2020污水量预测计算表

通过以上计算,龙华地区以土地面积和功能预测的2010年的规划平均日污水量为26.5万m3/d,2020年规划平均日污水量为35.8万m3/d。,龙华污水处理厂首期建设规模以15万m3/d为宜。

1.1.2 管道设计流量

由于污水量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与其它地下管道相比,管道埋深较大,建成以后管道扩建难度较大,同时污水管网具有服务时间长的特点,因此,对污水管网建设适当超前是允许的,这样可以减少城市道路“拉链式”反复开挖埋设管道的现象,所以,本次工程以远期2020年的规划污水量为基础进行计算,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

但是,龙华污水处理厂的首期建设规模宜为15万m3/d,一方面结合规划供水量和实测污水量进行综合考虑;另一方面是考虑污水处理厂BOT的融资运行方案,污水处理厂的首期规模不宜过大,而增加政府的负担。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本工程的截污方式,龙华污水处理厂设计时,应能够承担工程设计规模的水力负

荷,且考虑一定的调蓄措施,保证截流的合流污水能经过处理后排河,得到水污染治理的目标。

本次污水管道的流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远期2020年的规划污水量;

由于管道沿河截污,势必截流一部分合流污水进入污水管道,该部分流量根据截流的合流制部分的比例以及污水截流倍数计算。

管道污水量为

Qi=Q2020max-Q截+(1+2)Q截= Q2020max+2Q截

其中:Qi ------已划分的相应服务区域的污水量

Q2020max------2020年最大日最大时污水量;

Q截 ------截流的合流制部分污水,根据各片区合流制比例确定,合流制比例为各片区建成区面积占规划建设用地的比例

对于龙华地区,目前已经建成的、暂时难以改造的老城区面积占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约为22.3%,随着时间推移,对老城区的改造以及市政污水管网的不断完善,合流制的比例将会不断减少,截流污水量也将减少。

但是根据特区内排水管网普查情况显示,深圳特区的污水管网建设了近20年,分流制管网普及率约98%,但是完善的管网系统只收集了64.9%的污水,其余35.1%的污水漏失到雨水系统最终进入河道,污染水体。龙华的管网建设尚处于起步与发展的阶段,要达到特区内的普及率还要相当长的时间,即使远期分流制的系统得到完善,仍然有可能有相当部分的污水漏失进入雨水系统,

因此,本工程截污流量以远期2020年的规划污水量为基础,考虑22.3%合流制比例的污水截流流量。对于远期管道预留出的空间可以作为满足漏失部分的污水

截污量。2020年规划平均日污水量为35.8万m3/d,所以截污管道的设计流量即雨季时候最大流量为61.1万m3/d,折合7.07m3/s。

污水的总变化系数参见下表4-5。

表4-5 污水量总变化系数表

管道分片区流量计算采用比流量计算,同时考虑用地性质。

比流量 = 污水量(万m3/d)

规划区建设用地面积(ha)

根据2020年规划污水量的计算成果,得出比流量结果如下:

龙华镇: 0.0051

二线拓展区: 0.0084

管道设计流量为:

Q=∑qi

其中qi为沿线截污支管接入的污水流量,

污水管道流速按下列公式计算:

V=1/n×R2/3×I1/2

式中:

V——流速 (m/s)

R——水力半径(m)

I——水力坡降

n——粗糙系数

本工程管道水力计算按2020年旱季最大日流量计算,雨季时候最大流量复核,干管水力计算成果表详见表4-6。

规划污水量的计算

1.1.1规划污水量的计算 污水量的预测计算有多种方法,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本次污水量预测采用人口规模加规划建设用地性质预测2010年的用水量后折算污水量,这与《深圳市污水系统布局规划》一致。其中生活污水量和用地污水量折算系数取0.85,其它污水量取其它给水量的50%。 2020年污水量的预测根据《深圳市污水系统布局规划》的预测方法。利用1994年以来深圳市供水的增长率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增长率随时间推移而衰减的方程: y=0.136e-0.106x 其中y—供水增长率; x—时间(年)。 根据以上方程,可以得出2020年污水量相对2010年污水量的增长率。供水增长率曲线见下图4-2。 污水量计算成果详见表4-3,表4-4。

表4-3 龙华镇(不含二线拓展区)2010、2020污水量预测计算表 表4-4 二线拓展区2010、2020污水量预测计算表

通过以上计算,龙华地区以土地面积和功能预测的2010年的规划平均日污水量为26.5万m3/d,2020年规划平均日污水量为35.8万m3/d。,龙华污水处理厂首期建设规模以15万m3/d为宜。 1.1.2管道设计流量 由于污水量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与其它地下管道相比,管道埋深较大,建成以后管道扩建难度较大,同时污水管网具有服务时间长的特点,因此,对污水管网建设适当超前是允许的,这样可以减少城市道路“拉链式”反复开挖埋设管道的现象,所以,本次工程以远期2020年的规划污水量为基础进行计算,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 但是,龙华污水处理厂的首期建设规模宜为15万m3/d,一方面结合规划供水量和实测污水量进行综合考虑;另一方面是考虑污水处理厂BOT的融资运行方案,污水处理厂的首期规模不宜过大,而增加政府的负担。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本工程的截污方式,龙华污水处理厂设计时,应能够承担工程设计规模的水力负荷,且考虑一定的调蓄措施,保证截流的合流污水能经过处理后排河,得到水污染治理的目标。 本次污水管道的流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远期2020年的规划污水量;由于管道沿河截污,势必截流一部分合流污水进入污水管道,该部分流量根据截流的合流制部分的比例以及污水截流倍数计算。 管道污水量为 Qi=Q2020max-Q截+(1+2)Q截= Q2020max+2Q截 其中:Qi ------已划分的相应服务区域的污水量 Q2020max------2020年最大日最大时污水量; Q截------截流的合流制部分污水,根据各片区合流制比例确定,合流制比例 为各片区建成区面积占规划建设用地的比例 对于龙华地区,目前已经建成的、暂时难以改造的老城区面积占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约为22.3%,随着时间推移,对老城区的改造以及市政污水管网的不断完善,合流制的比例将会不断减少,截流污水量也将减少。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各种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污水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过程,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或再利用要求的过程。在进行污水处理时,需要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采用适当的计算公式来确定处理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和设计要求。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1. 污水流量计算公式 污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量,常用单位为立方米/小时(m³/h)或立方米/天(m³/d)。污水流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污水流量 = 污水产生量 ×污水系数 其中,污水产生量指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污水量,常用单位为立方米/小时或立方米/天;污水系数是根据不同的污水来源和使用方式进行估算的系数,一般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值。 2. 污水水质参数计算公式 污水水质参数是指污水中各种物质的含量或浓度,常用来评估污水的污染程度和处理效果。常见的污水水质参数包括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悬浮固体(TSS)等。这些参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COD = 污水中有机物的质量 × COD浓度 BOD = 污水中有机物的质量 × BOD浓度 TSS = 污水中悬浮物的质量 × TSS浓度 其中,有机物的质量指单位时间内污水中有机物的质量,常用单位为千克/小时(kg/h)或千克/天(kg/d);COD浓度、BOD浓度和TSS浓度分别指单位体积

污水中COD、BOD和TSS的质量,常用单位为毫克/升(mg/L)或克/立方米 (g/m³)。 3. 污水处理设备设计计算公式 在进行污水处理设备的设计时,需要根据污水的流量和水质参数,计算出设备 的尺寸、处理能力和运行参数。常见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沉淀池、曝气池、生物滤池等。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污水处理设备设计计算公式: 沉淀池面积 = 污水流量 / 沉淀池停留时间 曝气池体积 = 污水流量 ×曝气池停留时间 生物滤池面积 = 污水流量 / 生物滤池负荷 其中,沉淀池面积指沉淀池的水平截面面积,常用单位为平方米(m²);曝气 池体积指曝气池的容积,常用单位为立方米(m³);生物滤池面积指生物滤池的 水平截面面积,常用单位为平方米(m²);沉淀池停留时间、曝气池停留时间和 生物滤池负荷是根据处理效果和设备性能要求确定的参数,常用单位为小时(h)。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污水处理计算公式,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 公式进行计算和设计。在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保持计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污染物的污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工艺,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 再利用的要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以确保处理效果和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以下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及其详细说明。 1. 污水流量计算公式: 污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体积。常用的污水流量计算 公式如下: Q = A × V 其中,Q表示污水流量(m³/s),A表示污水流经的截面面积(m²),V表示 污水的流速(m/s)。 2. 生化池通量计算公式: 生化池通量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处理的污水量。常用的生化池通量计算 公式如下: F = Q / A 其中,F表示生化池通量(m³/(m²·d)或m³/(m³·d)),Q表示污水流量(m³/s),A表示生化池的有效面积(m²)。 3. 污泥产量计算公式: 污泥产量是指单位处理污水量产生的污泥量。常用的污泥产量计算公式如下:Y = (M - M0) / Q 其中,Y表示污泥产量(kg/m³),M表示进入处理系统的总悬浮物质量(kg),M0表示出水中的悬浮物质量(kg),Q表示污水流量(m³/s)。

4. 污泥浓度计算公式: 污泥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污泥中所含的悬浮物质量。常用的污泥浓度计算公式如下: C = M / V 其中,C表示污泥浓度(kg/m³),M表示污泥的质量(kg),V表示污泥的体积(m³)。 5. 污泥干固物含量计算公式: 污泥干固物含量是指污泥中固体物质所占的质量比例。常用的污泥干固物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S = (M - Mw) / M × 100% 其中,S表示污泥干固物含量(%),M表示污泥的质量(kg),Mw表示污泥中水分的质量(kg)。 6. 污泥体积计算公式: 污泥体积是指污泥所占据的空间体积。常用的污泥体积计算公式如下: V = M / ρ 其中,V表示污泥体积(m³),M表示污泥的质量(kg),ρ表示污泥的密度(kg/m³)。 7. 污水处理能耗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能耗是指单位处理污水量所消耗的能量。常用的污水处理能耗计算公式如下: E = P / Q

商业区和居民区的生活污水量的计算

商业区和居民区的生活污水量的计算 生活污水量的计算是城市规划和环境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商业区和 居民区的生活污水量的计算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包括人口数量、水消费量、用水设备和设施、水处理设施等。下面将详细介绍商业区和居民区生 活污水量的计算方法。 首先,计算商业区的生活污水量需要考虑商业区的人口数量和水消费量。商业区通常包括商场、写字楼、酒店、餐饮场所等,人口数量和水消 费量相对较高。计算商业区的生活污水量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商业区生活污水量=人口数量×日均水消费量×污水产生系数 其中,人口数量可以根据商业区的使用面积和人口密度来估算。日均 水消费量可以通过商业区的用水设备和设施来估算,包括冷热水供应设备、厕所、洗手盆、洗衣机等。污水产生系数是指单位人口产生的污水量,通 常根据实际调查和统计数据来确定。 接下来,计算居民区的生活污水量需要考虑居民区的人口数量和水消 费量。居民区通常包括住宅小区、公寓楼、别墅区等,人口数量和水消费 量相对较低。计算居民区的生活污水量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居民区生活污水量=人口数量×日均水消费量×污水产生系数 与商业区的计算方法类似,人口数量可以根据居民区的使用面积和人 口密度来估算。日均水消费量可以通过居民区的用水设备和设施来估算, 包括冷热水供应设备、厕所、洗手盆、洗衣机等。污水产生系数也可以根 据实际调查和统计数据来确定。

除了人口数量和水消费量,商业区和居民区的生活污水量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和效率。如果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不足,可能会导致生活污水的排放和处理问题。因此,在计算商业区和居民区的生活污水量时,还需要考虑水处理设施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计算商业区和居民区的生活污水量时,还需要考虑水消费的季节性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商业区和居民区的人口数量和水消费量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因此需要根据未来的规划和发展预测来计算生活污水量,以便合理规划和管理水资源。 总结起来,商业区和居民区的生活污水量的计算涉及到人口数量、水消费量、污水产生系数、水处理设施等因素,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进行调查和统计数据的收集。商业区和居民区的生活污水量的计算是城市规划和环境管理的重要工作,可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和依据。

城市污水设计计算

2.4 工艺流程图 本设计的工艺流程图如图2.1所示。 图2.1 工艺流程图

第3章污水处理过程的相关设计计算 3.1设计参数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且考虑到长清区发展的实际状况,为了使本次设计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选取本污水处理厂的日设计流量为Q p=60000m3/d。 Q p=60000m3/d=0.69m3/s=694.44L/s 则最大设计流量为Q max=K z Q p=60000×1.3=78000m3/d,K z=1.3本设计取Q max=80000m3/d=0.93m3/s=925.92L/s 3.2 格栅的设计与计算 3.2.1 泵前粗格栅的计算 (1)栅条间隙数量n n=Q max√sinα bhv = 0.93×√sin60° 0.03×1×0.7 =41.21个,取n=41个 式中:n—格栅栅条间隙数,个; Q max—最大设计流量,m/s; b—栅条间隙,取0.03m; h—栅前水深,取1m; v—过栅流速,取0.7m/s; α—格栅安装倾角,取60°。 (2)栅槽宽度B B=S(n−1)+bn=0.01×(41−1)+0.03×41=1.63m 式中:B—栅槽宽度,m; S—栅条宽度,取0.02m。 (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L1 L1=B−B1 2tanα1 = 1.63−1.5 2tan20° =0.87,取L1=0.90m 式中:L1—进水渠渐宽长,m; B1—进水渠道宽度,取B1=1.0m;

α—进水渠道渐宽部位的展开角度,设α=20°。 (4)过栅水头损失h1 设栅条断面为矩形断面,则本设计的过栅水头损失计算结果如下: h1=h0k=s b 4 3v2kβsinα 2g = 0.01 0.03 4 3×0.702×3×2.42×sin60° 2×9.8 =0.04m 式中:h1—过栅水头损失,m; h0—计算水头损失,m; g —重力加速度,m/s2; k—格栅被阻塞导致水头损失增大的倍数,一般为3; β—系数,取2.42(矩形)。 (5)格栅后槽总高度H 后槽总高度主要由槽前水深、过栅水头损失以及渠道超高组成,则本设计的后槽总高度计算结果如下: H=h+h1+h2=0.5+0.32+0.3=1.12m 式中:H —后槽的总高,m; h—槽前水深,取h=0.5m; h2—渠道超高,取0.30m。 (6)栅槽及出水渠之间的渐宽长L2 栅槽及出水渠之间的渐宽长是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一半,其计算结果为: L2=L1 2 = 0.90 2 =0.45m 式中:L2—渐宽长,m。(7)栅槽总长L L=L1+L2+0.5+1.0+ H1 tanα =0.60+0.45+0.5+1.0+ 1.30 tan60° =3.30m 式中:L —栅槽总长,m; H1—栅前渠道总高,H1=h+h2。(8)每天的栅渣量W W=86400Q max W1 1000K z = 86400×0.93×0.04 1000×1.3 =2.47m³/d>0.20m³/d 式中:W —每天的栅渣量(m³/10³m³污水);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是指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在进行污水处理时,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参数和指标来计算和评估处理效果。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污水处理计算公式,以及相关的说明和示例。 1. 污水流量计算公式 污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经污水处理设施的污水量。常用的污水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Q = A * V 其中,Q表示污水流量(单位:m³/s),A表示污水流过的横截面积(单位:m²),V表示污水的平均流速(单位:m/s)。 示例:假设污水处理设施的进水横截面积为100平方米,污水的平均流速为0.5米/秒,则污水流量可以通过公式计算为: Q = 100 * 0.5 = 50 m³/s 2. 污水COD(化学需氧量)计算公式 COD是衡量污水中有机物含量的指标,常用的COD计算公式如下: COD = (V1 - V0) * C * 8.34 / V 其中,COD表示化学需氧量(单位:mg/L),V1表示滴定液滴加前的体积(单位:mL),V0表示滴定液滴加后的体积(单位:mL),C表示滴定液的浓度(单位:mol/L),V表示取样体积(单位:L)。 示例:假设滴定液滴加前的体积V1为20 mL,滴定液滴加后的体积V0为10 mL,滴定液的浓度C为0.1 mol/L,取样体积V为0.1 L,则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污水的COD值:

COD = (20 - 10) * 0.1 * 8.34 / 0.1 = 83.4 mg/L 3. 污水BOD(生化需氧量)计算公式 BOD是衡量污水中有机物生物降解能力的指标,常用的BOD计算公式如下:BOD = (DO1 - DO2) * F 其中,BOD表示生化需氧量(单位:mg/L),DO1表示培养瓶中加入样品前的溶解氧浓度(单位:mg/L),DO2表示培养瓶中样品培养一段时间后的溶解氧浓度(单位:mg/L),F表示稀释倍数。 示例:假设培养瓶中加入样品前的溶解氧浓度DO1为8 mg/L,培养瓶中样品培养一段时间后的溶解氧浓度DO2为2 mg/L,稀释倍数F为5,则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污水的BOD值: BOD = (8 - 2) * 5 = 30 mg/L 4. 污水氨氮计算公式 氨氮是衡量污水中氨和氨化物含量的指标,常用的氨氮计算公式如下: NH3-N = (V1 - V0) * C * 1.215 / V 其中,NH3-N表示氨氮含量(单位:mg/L),V1表示滴定液滴加前的体积(单位:mL),V0表示滴定液滴加后的体积(单位:mL),C表示滴定液的浓度(单位:mol/L),V表示取样体积(单位:L)。 示例:假设滴定液滴加前的体积V1为15 mL,滴定液滴加后的体积V0为5 mL,滴定液的浓度C为0.05 mol/L,取样体积V为0.1 L,则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污水的氨氮含量: NH3-N = (15 - 5) * 0.05 * 1.215 / 0.1 = 9.675 mg/L

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的排污量计算方法

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的排污量计算方法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排污量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正确的排污量计算可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且能够有效地处理废水,保护环境。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排污量计算方法。 1. 日排污量计算方法 日排污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常是一天)排入给排水系统中的废水量。日排污量的计算通常基于以下几个参数:人口数量、水使用量、污水排放标准等。 (1)基于居民人口数量的计算方法 对于居民区域的排污量计算,通常采用以下公式: 日排污量 = 每人日均用水量 ×居民人口数量 (2)基于用水量的计算方法 某些场所(如商业区域、工业区域等)的排污量计算可以根据实际用水量进行估算。典型的计算公式如下: 日排污量 = 每吨水的废水量 ×用水量 2. 混合排水系统排污量计算方法 在某些情况下,给排水系统可能会同时接收生活污水和雨水。为了准确计算排污量,需要将两者分开计算。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是建立混合排水系数,根据实际情况乘以日排污量或雨水排放量。

混合排水量 = 日排污量 ×混合排水系数 3. 船舶和飞机排污量计算方法 在港口和机场等场所,船舶和飞机的排污量计算也是重要的一环。 通常可以根据以下参数进行计算:船舶或飞机的数量、每艘船或飞机 的废水量。 船舶或飞机排污量 = 单位船舶或飞机的废水量 ×船舶或飞机数量 4. 建筑物排污量计算方法 在建筑物设计中,排污量计算通常涉及到污水、雨水和废水的处理。可以基于建筑物的类型、使用人口数量、用水量等参数进行计算。 建筑物总排污量 = 污水日排污量 + 雨水日排污量 + 废水日排污量 5. 城市排污量计算方法 在城市规划和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全面计算城市的排污量是必要的。城市排污量涉及到各类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和规模。 城市排污量 = 各类排污源的排污量之和 综上所述,排污量计算是给排水系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正确 的排污量计算可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废水的有效处理。通过合理 选择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可以得到准确的排污量数据,为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规划污水量的计算

规划污水量的计算 污水量的计算是指根据污水的产生情况和水质特征,估算出单位时间 内所产生的污水量。这个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根据污水量的计算结果,可以确定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规模、运行能力和排放标准,从而保证污水 处理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污水量的计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人口统计法:根据居住人数、单位人数和流动人口数等信息,估算 出污水的产生量。常用的计算公式是:污水量=人口数×污水产生系数。 2.废水排放量法:根据不同行业和设施的特点,估算出单位时间内所 排放的废水量。常用的计算公式是:污水量=废水排放标准×产能或经营 面积。 3.动态模型法:通过建立运行模型,结合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监测数据,对污水量进行监测、分析和计算。这种方法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4.统计数据库法:通过收集和整理历史数据、调查数据和监测数据等,建立污水量的统计数据库,根据相似的情况和趋势进行预测和计算。 在进行污水量计算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污水组成:不同污水的组成物质不同,其化学成分和浓度也会对污 水处理设施的选择和设计产生影响。 2.水质变化:污水的水质存在一定的变化,如水量、温度、pH值等,这些变化对污水处理的效果和消耗有一定的影响。

3.污水处理工艺: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对污水的处理能力和效果有所不同,对于同一种污水,不同工艺的选择也可能会导致污水量的差异。 4.污水管网的损失:在污水的输送过程中,管网和泵站的运行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需要考虑这些损失对污水量的影响。 总之,污水量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且在实际操作中进行修正和调整,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只有通过正确的计算,才能为合理规划和设计污水处理系统提供科学依据,使污水处理过程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是指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去除、转化或稀释,以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或再利用的目的。在进行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污水的特性和处理要求,使用一定的计算公式来确定处理过程中的参数和设计要素。以下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及其详细解释。 1. 污水流量计算公式: 污水流量(Q) = 平均日流量(Qd) / 24小时 其中,平均日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进入处理系统的污水总量。 2. 污水污染物负荷计算公式: 污染物负荷(L) = 污水流量(Q) ×污染物浓度(C) 其中,污染物浓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污水中污染物的含量。 3. 污水处理效率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效率(E)= (进水浓度(Ci)- 出水浓度(Co))/ 进水浓度(Ci)× 100% 污水处理效率用于评估处理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数值越高表示去除效果 越好。 4. 污泥产生量计算公式: 污泥产生量(S) = 污水流量(Q) ×污泥产生系数(Ks) 污泥产生系数是指单位体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 5. 曝气池曝气量计算公式:

曝气量(A) = 污水流量(Q) ×曝气时间(T) ×曝气量系数(Ka) 曝气量用于确定曝气池中所需的气体供应量,曝气时间是指污水在曝气池中停留的时间。 6. 混凝剂投加量计算公式: 混凝剂投加量(D) = 污水流量(Q) ×混凝剂投加浓度(Cd) ×混凝剂投加系数(Kd) 混凝剂投加量用于确定在混凝过程中所需投加的混凝剂量。 7. 活性污泥量计算公式: 活性污泥量(X) = 污水流量(Q) ×活性污泥浓度(Cx) 活性污泥量用于确定污水处理系统中所需的活性污泥量。 8. 污泥浓度计算公式: 污泥浓度(Ss) = 污泥干重(Ws) / 污泥体积(Vs) 污泥浓度用于评估污泥的浓度水平,污泥干重是指污泥中除去水分后的重量。 以上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计算公式,通过这些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准确计算和设计污水处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结合实际操作经验进行调整和优化。

污水处理设计计算

污水处理设计计算 一、引言 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设计计 算的标准格式,包括设计流量、COD(化学需氧量)计算、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污泥产量计算和处理设备选型等。 二、设计流量计算 设计流量是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基础。根据所在地区的人口数量、生活用水量 和工业废水排放量等因素,可以计算出设计流量。以某市为例,该市人口为100万,每人每天生活用水量为150升,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0万吨/年。则设计流量计算公 式如下: 设计流量 = 人口数量 ×人均生活用水量 + 工业废水排放量 设计流量 = 100万 × 150升/人/天 + 10万吨/年 设计流量 = 15万m³/天 + 10万吨/年 × 1000千克/吨 ÷ 365天 设计流量 = 15万m³/天 + 27.4吨/天 设计流量 = 150,000m³/天 + 27.4吨/天 设计流量 = 150,027.4m³/天 三、COD计算 COD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指标,也是污水处理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以 某污水处理厂为例,该厂每天处理的污水流量为10,000m³。根据实测样品的COD 浓度,可以计算出COD的总负荷。假设样品COD浓度为300mg/L,则COD计算 公式如下:

COD总负荷 = 污水流量 × COD浓度 COD总负荷 = 10,000m³ × 300mg/L COD总负荷 = 3,000,000mg = 3,000g = 3kg 四、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根据设计流量和COD总负荷等参数,可以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常见的 污水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法和生物膜法等。根据实际情况和经济因素,我们选择了活性污泥法作为污水处理工艺。 五、污泥产量计算 在活性污泥法中,污泥是一个重要的处理产物。根据设计流量和污水中的SS (悬浮物)浓度,可以计算出污泥的产量。假设污水中的SS浓度为200mg/L,则 污泥产量计算公式如下: 污泥产量 = 污水流量 × SS浓度 污泥产量 = 10,000m³ × 200mg/L 污泥产量 = 2,000,000mg = 2,000g = 2kg 六、处理设备选型 根据设计流量和污泥产量等参数,可以选择适合的处理设备。在活性污泥法中,常见的处理设备包括曝气池、沉淀池和污泥脱水设备等。根据实际情况和经济因素,我们选择了以下处理设备: 1. 曝气池:容积为20,000m³,用于提供氧气,促进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 2. 沉淀池:容积为30,000m³,用于沉淀污水中的悬浮物和生物污泥。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引言概述: 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它涉及到许多计算公式。本文将详细介 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并按照一、二、三、四、五的顺序进行分类和阐述。 一、污水流量计算公式 1.1 污水日平均流量计算公式:污水日平均流量 = 总污水量 / 处理天数 1.2 污水小时平均流量计算公式:污水小时平均流量 = 污水日平均流量 / 24 1.3 污水峰值流量计算公式:污水峰值流量 = 污水日最大流量 / 处理小时数 二、污水污染物负荷计算公式 2.1 化学需氧量(COD)负荷计算公式:COD负荷 = 污水流量 * COD浓度 2.2 生化需氧量(BOD)负荷计算公式:BOD负荷 = 污水流量 * BOD浓度 2.3 总氮负荷计算公式:总氮负荷 = 污水流量 * 总氮浓度 三、污水处理设备尺寸计算公式 3.1 曝气池尺寸计算公式:曝气池体积 = 污水流量 * 曝气时间 3.2 沉淀池尺寸计算公式:沉淀池体积 = 污水流量 * 沉淀时间 3.3 厌氧池尺寸计算公式:厌氧池体积 = 污水流量 * 厌氧时间 四、污泥产量计算公式 4.1 污泥产量计算公式:污泥产量 = 污水流量 * 污泥产率 4.2 污泥脱水率计算公式:污泥脱水率 = (污泥湿重 - 污泥干重)/ 污泥湿重

4.3 污泥干重计算公式:污泥干重 = 污泥湿重 * (1 - 污泥含水率) 五、污水处理能耗计算公式 5.1 污水处理能耗计算公式:能耗 = 功率 * 时间 5.2 曝气能耗计算公式:曝气能耗 = 曝气机功率 * 曝气时间 5.3 污泥脱水能耗计算公式:脱水能耗 = 脱水机功率 * 脱水时间 结论: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是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和运营过程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运用这些计算公式,可以准确计算出污水处理过程中各项参数和指标,为工程的设计和运营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污水处理工作的高效运行和环境保护的顺利实施。

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污水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是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计算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可以帮助监测和控制环境污染,制定合 理的治理措施和政策,保护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下面将介绍污水及污染 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一、污水排放量计算方法 1.排放系数法:即根据工业生产过程研究并测定的工艺特性和废水产 生规律,建立废水排放系数模型,通过与生产工艺物料量的乘积计算。 污水排放量(m³)=生产物料用量(吨)×排放系数(m³/吨) 2.水平方法:用流量计等直接监测污水排放量,实时监测污水产生量,可以根据单位时间的监测数据计算总污水排放量。 污水排放量(m³)=监测期间内的平均流量(m³/s)×监测时间(s) 3.核算法:通过考核损耗函数,按日生产、消耗、污水排放指标,分 别计算每日的供、水、排的格莱斯流量,根据排水系数的合理设定确定污 水排放量。 污水排放量(m³)=核算值×排水系数 二、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 1.总量法:根据企业对污染物的直接测定或间接推算,采用总量法对 每种污染物进出口进行折算计算。 污染物排放量(吨)= 排放浓度(mg/L)× 排放流量(m³/s)× 60 × 60 / 1000

2.间隔法:对连续产生的污染物,按一定间隔时间抽取样本,测定各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浓度,然后根据监测时间和频率计算总排放量。 污染物排放量(吨)= 监测期间内的平均浓度(mg/L)× 监测时间(h)× 年化计数(次/年) / 1000 3.核算法:根据生产过程中物料的用量和污染物的产生量,通过物料平衡和质量平衡计算出污染物的年度排放总量。 污染物排放量(吨)= 原料A用量(吨)× A产污浓度(mg/kg)+ 原料B用量(吨)× B产污浓度(mg/kg) + ... 三、注意事项 1.在进行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时,需要准确测量物料的用量、流量和浓度等参数,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需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标准,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可比性。 3.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废水处理设施对废水流量和污染物浓度的处理效果,以得到真实的排放量。 总之,准确计算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并不断完善污染源监测和企业自主监测等措施,可以提高对污染物排放情况的了解,加强环境污染的规范管理和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污水设计流量的确定

污水设计流量的确定 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流量:最大日最大时流量(L/S)。 生活污水设计流量和工业废水设计流量 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⑴居住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计算公式: 式中: Q1 ——居住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L/s) n --居住区生活污水量标准(L/(人·d) N --设计人口数 KZ —-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①生活污水量标准 生活污水排水定额:在居住区污水排水系统设计中所用的每人每日所排出的平均污水量。 相关因素:用水量标准、室内卫生设备情况、气候、居住条件、生活水平及其它地方条件等。 生活污水量标准确定方法: 方法一:《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的居住区生活污水定额。 方法二:《室外给水设计规范》中生活用水定额按一定比例取用。 ②设计人口 设计期限终期的规划人口数。设计人口=人口密度×面积 选用:按照城市总体规划采用. 总人口密度:所采用地区面积包括街道、公园、运动场、水体等在内; 规划阶段或初步设计阶段污水量计算采用. 街区人口密度:所采用地区面积只是街区内的建筑面积; 技术设计或施工图设计阶段污水量计算采用. ③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I。概念 变化系数:表征污水量的变化程度。 日变化系数:(Kd)一年中最大日污水量与平均日污水量的比值。 时变化系数:(Kh)最大日中最大时污水量与该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 总变化系数:(KZ)最大日最大时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 总变化系数随人口的多少和污水量标准的高低而变化.人口多(日平均流量大),污水量标准高时,总变化系数就小;人口少(日平均流量小),污水量标准低时,总变化系数就大。 II。总变化系数的确定方法 理论上: KZ= Kd ×Kh 实际上有两种做法: A.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采用的居住区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表选用。 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是指对污水进行处理,以达到环境保护和健康要求的过程。在污水处 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污水的特性和处理要求,使用相应的计算公式来确定处理方案和处理效果。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1. 污水流量计算公式 污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污水处理设施的污水体积。常用的污水流量计算 公式如下: Q = A * V 其中,Q表示污水流量,单位为m^3/s;A表示污水流经的横截面积,单位为 m^2;V表示污水的流速,单位为m/s。 2. 污水负荷计算公式 污水负荷是指单位时间内污水中所含有的污染物的总量。常用的污水负荷计算 公式如下: L = Q * C 其中,L表示污水负荷,单位为kg/s;Q表示污水流量,单位为m^3/s;C表示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单位为kg/m^3。 3. 污水处理效果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效果是指处理后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率或剩余浓度。常用的污水处理 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E = (C_in - C_out) / C_in * 100% 其中,E表示污水处理效果,单位为%;C_in表示处理前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单位为kg/m^3;C_out表示处理后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单位为kg/m^3。

4. 污泥产生量计算公式 污泥产生量是指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的总量。常用的污泥产生量计算公式如下: S = Q * X 其中,S表示污泥产生量,单位为kg;Q表示污水流量,单位为m^3/s;X表示污泥的浓度,单位为kg/m^3。 5. 污泥脱水效果计算公式 污泥脱水效果是指污泥在脱水过程中所含水分的去除率。常用的污泥脱水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D = (W_in - W_out) / W_in * 100% 其中,D表示污泥脱水效果,单位为%;W_in表示脱水前污泥的含水率,单位为%;W_out表示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单位为%。 以上是常用的污水处理计算公式,通过使用这些计算公式,可以准确计算出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和效果,为污水处理方案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医院污水处理量计算公式 医疗污水处理设备医院污水是指医院产生的含有病原体、重金属、消毒剂、有机溶剂、酸、碱以及放射性等的污水。医院污水来源及成分复杂,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等,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不经有效处理会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和严重污染环境。 根据医院各部门的功能、设施和人员组成情况不同,产生污水的主要部门和设施有: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光照像洗印、动物房、同位素治疗诊断、手术室等排水;医院行政管理和医务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食堂、单身宿舍、家属宿舍排水;;不同部门科室产生的污水成分和水量各不相同,如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洗印废水、放射性废水等,而且不同性质医院产生的污水也有很大不同。医院污水较一般生活污水排放情况复杂,医院污水处理后排放去向分为排入自然水体和通过市政下水道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两类。 一、医院污水排放量 1、新建医院 新建医院污水排放量应根据《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建质[2003]4号进行取值设计,做到清污分流,节约用水。 2、现有医院 1)污水排放量根据实测数据确定 2)无实测数据时可参考下列数据计算 (1) 设备齐全的大型医院或500床以上医院:平均日污水量为400~600L/床.d,kd=2.0~2.2,kd为污水日变化系数。 (2) 一般设备的中型医院或100~499床医院:平均污水量为300~400L/床.d,kd=2.2~2.5,kd为污水日变化系数。 (3) 小型医院(100床以下):平均污水量为250~300L/床.d,kd=2.5,kd为污水日变化系数。 3、医院污水设计水量计算公式: (1)按用水定额和小时变化系数计算: 其中: q1、q2——住院部、门诊部最高日用水定额,L/人•d。 q3——未预见水量,L/s。 N1、N2——住院部、门诊部设计人数。 Kz1、Kz2 ——小时变化系数。 (2)按参考日均污水量和日变化系数计算: 其中: q ——医院日均污水量,L/床•d。 N ——医院编制床位数。 Kd ——污水日变化系数。

9.1.城市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第2 节> 地市污水量规化计算 城市污水量包括城市生活污水量和部分工业废水量,它与城市规划年限、发展规模有关,是城市污水管道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数据。 生活污水量的大小取决于生活用水量。在城市人民生活中,绝大多数用过的水都成为污水流入污水管道。根据某些城市的实测资料统计,污水量约占用水量的80~100%。生活污水量和生活用水量的这种关系符合大多数城市的情况。如果已知城市用水量,在城市污水管道系统规划设计时,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取城市生活用水量的80~lOO %作为城市生活污水量。在详细规划中也可以根据城市规模、污水量标准和污水量的变化情况计算生活污水量。 工业废水量则与工业企业的性质、工艺流程、技术设备等有关。 一、居住区生活污水量的计算 1.居住区平均日污水量的计算 Q p = 3600 240⨯N q (L/s) 2.居住区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的计算 Q 1 = Q p K z (L/s) 3. 总变化系数K z 的计算 总变化系数K z = K d • K h = 11.07.2p Q 当Q ≤5L/s 时,K z = 2.3;当Q ≥1000L/s 时,K z = 1.3; 当5L/s <5Q <1000L/s 时,按公式计算或者查表 式中 q 0———居住区生活污水量标准(升/人•曰)( L/cap •s) K d ———曰变化系数 = 平均日污水量 最高日污水量 K h ———时变化系数 = 最高日平均时污水量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 K z ———总变化系数 =曰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 二、公共建筑污水设计流量 公共建筑的污水量可与居民生活污水量合并计算,此时应选用综合生活污水量定额,也可以单独计算。公共建筑排放的污水量比较集中,例如公共浴室、旅馆、医院、学校住宿区、洗衣房、餐饮娱乐中心等。若有条件获得充分的调查资料,则可以分别计算这些公共建筑各自排出的生活污水量。其污水量定额可参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有关公共建筑的用水量标准采用。 公共建筑污水设计流量Q 。用下式计算: Q 2 = ∑3640024⨯h g g K q N (L/s) 式中q g ——各公共建筑最高日污水量标准,L /(用水单位·d); N g ——各公共建筑在设计使用年限终期所服务的用水单位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