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商务厅关于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江苏省商务厅关于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1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司法厅的有力指导下,省商务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目标,结合商务工作实际,坚守初心使命,奋力担当作为,为全省商务高质量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工作机制。现将我厅一年来的相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党对商务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

(一)建立健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机制。厅党组严格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带头履行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全面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省商务厅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作用,领导小组以厅党组书记、厅长马明龙为组长,厅党组成员、分管副厅长朱益民为副组长,各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形成厅党组统一领导、政策法规处牵头协调、各相关处室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二)厅党组会、厅长办公会专题听取和研究部署依法行政工作。厅党组会专门听取全厅商务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厅党组书记马明龙强调,全厅应更加自觉地把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贯穿到商务工作全过程,更加自觉地运用法治方式来谋划和推动发展,推动厅机关依法行政水平再上新的台阶。厅长办公会也多次听取商务法治建设专题工作,包括政策文件的制定与合法性审查、厅规范性文件的定期清理与立改废工作等,保障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扎实有序推行。

二、全面履行商务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职能

(一)部署商务法治建设年度工作要点,突出宏观引导作用。根据省委、省政府《江苏省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实施方案》和《江苏省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结合全省商务工作实际,起草并印发《2019年全省商务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苏商法〔2019〕221号),从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进行政决策科学民主法治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行政权力制约监督、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落实法治建设工作保障7个方面提出18项工作要求,指导全省商务系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要求。

(二)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和清理机制,突出长效机制建设示范效应。制订印发《关于认真贯彻

(三)有序推进重大决策和重要合同合法性审查,突出法治服务保障功能。认真贯彻《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实施意见》,对各处室提交的规范性文件、政策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核,包括《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家政服务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国(江苏)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数据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江苏省对外劳务合作管理办法(代拟稿)》《江苏省国际合作园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办法(草案)》《江苏省商务领域信用“红黑名单”管理办法(试

《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创建规范》行)》

《关于建立我省外商投资企业投诉机制的工作方案》

《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园区)创建规范》等。同时,对重大项目合同文本进行审核,充分发挥法治工作服务保障中心工作职能。

三、持续推进商务系统“放管服”改革

(一)下放审批权力、精简审批流程不留退路,突出“放”的实效。根据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省委娄勤俭书记“下放是原则,不下放是例外”的指示要求,研究将省级商务部门能够下放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全部下放给自贸试验区,将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内投资总额10亿美元以下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委托各设区市政府、南京江北新区和国家级开发区审批和管理,放权力度、深度、广度位于全国前列。推进自贸区试验区“证照分离”全覆盖试点,将商务部门的13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照直接取消、告知承诺、优化审批等方式落实改革举措,并研究制定配套措施。按照“四级四同”清单和“全国一张清单”的要求全面清理清单之外的准入许可,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强对地方备案机关的指导,全省负面清单以外的外资项目备案效率走在全国前列。

(二)探索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方式不留死角,突出“管”的力度。认真落实“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要求,出台《商务领域信用“红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商务领域信用红黑名单的认定、发布、推送、惩戒、修复等管理方式,推动商务领域新型信用监管机制构建。组织我省直销企业直销产品、直销培训员和直销员的复核工作,复核前直销产品数量共180种,复核后直销产品数量共166种,减少比例7.8%;复核前直销培训员数量102人,复核后直销培训员数量52人,减少比例49%;复核前直销员数量24736人,复核后直销员数量24279人,减少比例1.8%。加强对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发卡企业的抽查,重点是大型商业零售企业、大型餐饮、美容美发、以及洗浴等预付卡发行规模大、用卡占比高、消费者数量众多的发卡企业。对新闻媒体曝光、消费者举报以及现场抽查中发现的违规企业,加大查处力度;对关门跑路的发卡企业,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和涉及金额,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和联合处置,涉嫌非法集资和诈骗的及时向属地公安部门移交。

(三)营造公平高效的国际化营商环境不留遗憾,突出“服”的温度。2019年,全省商务系统区域联合评估、许可证电子化和网上寄证等一大批惠民惠企“含金量”高的特色服务项目陆续落地,得到服务对象高度赞誉。联合省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水利厅、文物局、地震局、气象局等部门成立“江苏省开发区区域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区域评估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与省有关部门分赴常州、泰州、淮安召开现场推进会,为各地开展区域评估工作提供具体指导,推动区域评估事项加快落地、形成实效,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更好地激发企业活力、优化营商环境。自去年7月正式开展网上寄证服务以来,就邮递资源、邮寄证书范围、邮资支付方式等进行优化,增加用户服务测评等功能,进一步减少了企业人员和资金负担。落实商务部电子许可证管理要求,超五成许可证全面实现无纸化,企业在线申请、在线审批、电子报关,不再需要跑到窗口领取纸质证书,推动不见面审批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

四、不断完善行政权力监督制约的体制机制

(一)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把办理建议、提案工作当作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沟通的桥梁和接受社会监督的窗口,力求通过办理一件建议、提案,解决一批类似

问题,推动一个方面工作,使办理过程真正成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2019年我厅牵头组织办理建议、提案91件,其中人大代表建议36件,政协委员提案55件,数量较上一年度大幅提升(2018年办理建议提案66件),代表委员对我厅建议提案办理的满意度达到100%。

(二)持续加大政务公开和信息发布力度。2019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发布后,及时更新了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申请须知,进一步明确了依申请公开的程序和规范。答复“在线咨询”134条,通过门户网站发布各类信息1100余条,举办2次在线访谈,及时回应社会公众的关切。全厅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0件,18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均在法定期限内作出书面答复。2019年共组织和参加各类新闻发布活动28次,其中参加省政府新闻发布会10次,专题新闻发布活动18场;书面发布新闻通稿46次,接待媒体来访192次。对外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全省商务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公开透明、平稳有力的舆论环境。

(三)畅通务实高效的信访和突发应急工作渠道。针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全稳定要求高的特点,主动发挥厅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推进职能,认真组织做好各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准备工作,定期组织派人参加省级层面联合研判会,及时了解掌握安全维稳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好预防措施。积极协调解决信访工作难题和突出问题,提高信访事项办结效率,群众满意率进一步提高。全年共收到信访事项41件、“厅长信箱”收到网上咨询35件、厅网站收到投诉建议20件、处理省12345服务工单108件,均已圆满办结。观致汽车经销纠纷、南京建邺区康乐菜场商户集访等难点事项得到稳妥处置,有效化解和预防了矛盾纠纷。

(四)依法开展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2019年我厅办理6 件行政复议案件(其中我厅作为复议机关案件3件,我厅作为被复议机关案件3件),8起行政诉讼案件。8起行政诉讼案件中,除2起正在等待一审判决、1起原告撤回起诉之外,其余均为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或驳回上诉。案件办理符合法定程序和时限,规范化、专业化程度较高。全厅主动应诉意识得到强化,与人民法院的沟通协调进一步加强,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作用充分发挥,复议应诉能力有效提升。我厅聘任江苏世纪同仁律师事务所为常年法律顾问,为厅机关履行商务行政管理职能提供法律服务。

五、切实落实各项工作保障措施

(一)持续加大机关干部学法用法力度,突出法治思维和能力提升。认真落实党组(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组织学习党中央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国家法律、党内法规,专题学习研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等。组织全厅机关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汇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外国投资法》《行政执法状况的司法分析》等党内法律法规和国家立法、司法、执法有关内容,邀请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王腊生主任、省高院行政审判庭朱建新庭长等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辅导。

(二)大力推进商务法治宣传教育和考核引导,突出法治商务氛围营造。认真贯彻实施省“七五”普法规划(2016-2020),进一步丰富普法宣传形式,运用多种载体和方式进行宣传,包括传统宣传橱窗、走道海报、OA办公系统、微信平台、江苏商务政务微博等,积极营造学法氛围和法治宣传声势。采取集中教育、主题活动、轮训辅导等形式,引导干部职工学

法用法,提升法治能力,增强法治意识。组织新提任干部进行宪法宣誓等活动,强化廉政意识和法治意识。以省考核办组织开展的省级机关年度高质量发展考核和省司法厅牵头的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为指导,不断强化学法用法能力考核,提高学法用法主动性自觉性。

2019年,我厅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机关干部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主动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工作中所遇到难题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新的一年里,我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各项工作要求,继续加大商务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力度,进一步提升全厅干部主动学法用法的意识和运用法律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水平,为商务高质量发展奋力拼搏。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