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导入流程规范(完整资料).doc

新产品导入流程规范(完整资料).doc
新产品导入流程规范(完整资料).doc

受控状态

新产品导入作业规范

编制:刘军喜日期:2013-1-28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1. 目的对新产品导入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新产品导入结果能满足顾客的需求、期望及有关标准的要求,保障量产的顺畅进行,落实产品质量前期策划的理念。

2. 范围适用于从新产品订单的接收,到样品完成转量产的全过程管理:

1 、涉及有新流程, 制程特殊, 超制程能力, 新类型产品的首次样品, 新客户的第一款产品

FA 需做

精编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评估;

2 、未做样品直接转量产的首LOT量产板需做FA评估;

3 、样品制作过程中存在制程难点的,转生产时首LOT板需做FA评估;

4 、本公司重要客户的产品,流程和控制重点需做简易过程控制、计划管控。

3. 职责

3.1 业务部:根据客户需求,向工程设计(MI、CAM)人员提供产品开发、工艺设计及产品变更的

相关资料,并负责在新产品导入和客户变更过程中,与客户联络及沟通;工程师

(MI、CAM、ME)负责组织项目的立项论证、过程策划、实施、进度掌控至结案;3.1 工程部:主导本程序的全过程,负责组织新产品工艺设计和变更实施,协调跨部门技术攻关和

协作活动;组织产品的工艺设计、评审、验证、确认及产品的鉴定和验收工作;新产品

导入实际进度的掌控;工装夹具设计;

3.2 工程部(CAM、MI 组):负责样品的

3.3 计划部:样品生产进度计划及控制。

3.4 物控部:产品生产过程的物料控制。

3.5 采购部:负责制作样品所需物料的采购,新物料的开发。

3.6 品质部:根据工程部给出的标准、制作相关检验作业指引,实验室负责样品的相关检验;试

验、测试,记录所有打样过程中的问题点

3.7 生产部:协助样品制造,并负责依工程要求落实、管控样品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参数和方法;同

时向工程ME、品质反馈制作过程中的问题点

3.8 品质部文控中心:负责新产品相关资料、技术规范、标准的受控管理。

4 定义新产品:有异于公司批量生产过的,及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含样板和FA板. 样板:含评估样

板(QFA)、普通样板(Sample)、紧急样板(SQT).

FA板:新流程,制程特殊,超制程能力,新类型产品的首次样品,新客户的第一款产品;未做样品直接转量产的首LOT量产板;样品制作过程中存在制程难点的,转生产时首LOT板均需做FA.

(eg. 汽车板,HDI 板,LCD板,3/3mil 线路??)设计输入:与产品和过程设计相关的标准、技术要求、客户要求、资料等;设计输出:符合设计输入要求的设计结果,如技术文件、压合结构、图纸、BOM、Flow chart 等;

5 程序

5.1 市场调查与客户需求

5.1.1 客户需求获得的途径:A、可以由市场调查获取;B、客户、客户群的定制需求获取;C、

业务部对外业务员在同客户交流时获取;D、业务部跟单组在与客户直接交流时获取。客

户需求信息最终应归到对外业务员统一管理,形成《客户需求反馈表》。

5.1.2 业务部在获取客户需求时,应展开市场调查、分析。

5.2 客户需求的评审

5.2.1 已经量产和计划订单产品的客户需求评审,依《订单评审程序》执行。

5.2.2 新产品需求的评审:

5.2.2.1 业务部相关人员接到客户的需求,应将相关信息及《客户需求反馈表》统一给业务跟

单组做技术和成本分析,必要时业务部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客户需求评审;

5.2.2.2 客户需求评审应通过《新产品导入评审表》展开;新项目评审的结论考虑以下情况:

A. 产品难点在哪里?我们现有技术力能否满足客户需求,品质需要管控哪些生产过程,

哪些参数?

B. 我们公司的物料准备是否充足,是否需要采购新物料;

C. 我们的交期能否跟得上客户需求,能否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其他渠道的帮助来解决问

题;

D. 如果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是否应该放弃等。通过评审的文件及结果,应由业务跟单组汇

总。

5.2.3 客户需求评审通过,由业务跟单将评审后汇总的相关客户需求资料、《客户需求反馈表》移

交给工程部接收人,作为设计输入资料。客供样板移交品质部实验室管理。

5.3 产品和过程的设计与开发

5.3.1 设计输入及评审

5.3.1.1 工程部负责人应根据业务跟单组提供的资料、及产品和过程的相关要求,组织相关人

员进行产品和过程的设计输入评审,填写《设计输入评审报告》,以确保客户的需求

被完全识别和满足,并输入到设计工作中。

5.3.1.2 经工程部设计输入评审,客户需求资料不清晰,或我司不能完全满足客户需求时,工

程部将信息反馈给业务跟单组,业务跟单必须与客户保持联络以获取必要的资料及协

助;

5.3.1.3 经工程部设计输入评审,客户需求资料完整,我司可以满足客户需求,并《客户需求反

馈表》、《设计输入评审报告》制订《样品生产制作指示MI》,展开新产品BOM、叠

构图、工艺卡等工程资料的设计与策划。

5.3.1.4 样品负责人(ME)负责管控新产品导入的全过程,定期检查项目进展情况,向业务部

和工程部负责人汇报。参与并组织技术研讨,负责跨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直至样

品交货或转量产。

5.3.2 设计输出及评审

5.3.2.1 工程制作负责人(MI 或CAM)组织设计开发工作,应输出一整套针对新产品的工程资

料,并列出清单。同时保证设计输出能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

5.3.2.2 当评审过程中发现相关设计输出不能满足输入要求时,工程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进

行设计修正,相关改善完毕后,对设计开发的相关阶段进行评审,直至设计结果符合

要求。

5.3.2.3 设计输出的图纸、工程规范整套资料应通过相关人员(QAE等)评审,使用《设计输

出评审报告》进行记录,工程资料经工程部负责人批准,原件由工程部保存,复印件交

工程部文员盖“一次性有效章”下发:

A、客户原图、ECN、客户标准、BOM、展开图、工序卡分发生产部;

B、仅ECN分发计划部;所有文件分发一份给工程部样品组;

C、外协图纸(纸档由文员负责、电子档由工程部负责人负责)发给采购部;

D、客户原图、ECN、客户标准、展开图、工序卡发给品管部实验室。

5.4 产品和过程的验证

5.4.1 样品需求的确认

5.4.1.1 接到客户样品需求时,将样品需求信息转达给业务跟单组汇总确认,确认后,由业务

跟单填写《样品制作通知单》分发给工程部、品质部、计划部、物控部(采购、仓

库)。

5.4.2 样品需求的展开与策划

5.4.2.1 工程部根据产品出具BOM,业务部跟单组结合工程部提供的新产品BOM表和物控提供

的现有库存情况,展开物料计划给采购部,安排样品制作物料的采购,采购作业参照

《供应商管理程序》及《采购管理程序》;

5.4.2.2 新物料进行采购时,采购专员要求供应商提供《样品承认书》,工程部根据试样情况

签署承认书。

5.4.3 厂内样品制作

5.4.3.1 计划部根据生产部生产情况做出样品制作时间计划,编制《样品进度计划表》。

5.4.3.2 生产部根据《样品进度计划表》和设计输出的工程资料《生产制作指示MI》,进行样

品制作准备,内容包括:

A:生产设备、物料等准备情况;

精编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B:生产流程管控卡、品质要求等文件的准备;

5.4.3.3 由生产部开始制作样品,并负责样品的管控。必要时协调其他部门协助。样品制作过

程中,实际制作样品的作业人员须填写《新产品过程异常记录表》。

5.4.3.4 品质部根据工程部提供的相关资料,制作相关检验标准,并实施样品制造过程的检

验;样品制作完成后,由品质部实验室进行检验与测试,并制作《样品检验报告》

(电子档保存于服务器)。如客户需要提交样品进行承认,由品质部制作《样品承认

书》。

5.5 产品和过程确认

5.5.1 产品和过程确认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A:样品测试合格后由业务部门交客户使用确

认;B:品质部组织召开新产品“样品总结会议” ,邀请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评审确认。

5.6 样品转量产

5.6.1 样品交付后,客户确认样品合格,由业务跟单员填写《样品转量产通知单》经业务部经理批

准后,分发工程部、计划部、品质部;

5.6.2 接到样品转量产的通知后,相关部门准备资料作为“样品总结会议”的输入,提交评审。

A.工程负责人提取样品开发的电子档资料,或填写《文件申请单》从文控中心提取电子档资料,在打样资料的基础上编制适用量产的技术文件,新增控制计划、临时sop 等;B.品质部完善控制过程和检验手法;C.必要时生产部进行专人专做。

5.6.3 品质负责人组织召开“样品总结会议”输出《试产总结报告》。同时品质部和工程部需将

样品阶段出现问题点总结及《新产品过程异常记录表》附在《试产总结报告》后面,结论有三种:

A. 评审未通过,工程负责人应分析原因,重新修订技术文件直到通过评审;

B. 如有样品制作过程引起的质量问题,工程负责人应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改进;

C. 经评审确定样品转量产条件成熟,可根据业务部订单进行批量生产。

5.7 产品资料的受控管理

5.7.1 样品交付后,一个月内如果客户没有任何回复,由工程部制作整理样品开发的整套资料,填

写《文件申请单》(主要包括指导采购、生产、品质、包装正常使用等活动的相关文件,

如:BOM单、结构图、生产工艺要求、出货技术要求等)交文控中心归档保存。

5.7.2 样品交付后一个月内,客户在确认样品期间,相关工程资料由工程负责人负责管理。

5.7.3 样品总结会议之后,输出经工程部负责人批准的整套量产技术资料,和客户资料一起,使用

《文件申请单》附要受控的资料清单、资料纸质原件和电子档,交由文控中心受控,原件和电子档由文控中心保存,复印件盖“受控文件印章”下发:

A. 所有文件分发一份给工程部、品质部、生产部;仅ECN分发计划部;

B. ECN、结构图、外协加工图,发纸档给采购部;

C. 相关文件

5.8 新客户/ 新产品评审的注意事项:

5.8.1. 新客户导入时出正式的mail 要求市场部业务员签回“一般性工程问客”或事先提供设计规

范/ 检验规范给厂内评审;

5.8.2. 建立“三方会议方案”厂内(MI/QAE/业务)与客户互动,沟通了解清楚产品特性及其要求,

以便厂内生产管制;

5.8.3. 新产品/ 新物料/ 新流程工程内部组织FA 人员一起讨论到部门经理确定好管制项目后再召

开产前会议;

5.8.4. 新客户或新产品工程资料处理规定:

5.8.4. 1. MI 由较资深的工程师或单位主管制作,资料审核必须由部门主管或经理

内审后送

QAE审查;

5.8.4.2. Gerber input, 前3 个料号input 后,CAM主管必须亲自对input 资料做确认,以

确保资料input 之正确性;

5.8.4.3. CAM资料由较资深的工程师或单位主管制作,资料审核必须由部门主管或经理内审

后由QAE对Gerber 资料做审核;

5.8.4.4. 每个新客户的第一个料号量产前,内部必须要有该客户的设计要求跟规范(设计规

范/input 规范等)并且是通过工程部内部审核通过的规范;

5.8.4.5. 样板生产时反馈的问题点要确保纳入到标准(MI/ 规范等);

5.8.4.

6. input 责任重大,不可出现任何差错,需要了解客户习惯,并整理成厂内规范;

5.8.4.7. 绝对禁止修改客户原稿,修改原稿必须要有依据:

a. 依厂内正常补偿

b. 其它一切添加或修改均需与客户确认或得到客人样品的承认,否则

不可变更客人

原始设计;

5.8.4.8. QAE 需审核工程的Gerber 资料;

5.8.4.9. 直接量产料号资料确认

a. 对于未打过样品之直接量产之客户,PPE需要提出工程问题给客户确认以下接受

方式,确认后列入客户规范执行,以消除用错资料导致生产报废之风险。

1)、要求客户确认工作稿;

2)、客户提供工作稿,比对客户工作稿制作;

3)、直接依客户原稿制作,有任何对GERBER进行更改时提出

程问题给客户确认;

4)、提供实物样品(Golden Sample)给我司参考样板制作。

b.直接量产料号必须比对客户型号与GERBE设R 计中的料号是

否一

致,如有不一致或

任何疑问,需提出工程问题给客户确认。确认资料正确无误,才可以放行指示给生

产。

c. 客户有提供工作稿和/ 或参考样品时,必须取客户原稿与客户工

作稿和/ 或样品进

行比对,如有不一致,需提出工程问题给客户确认清楚。我司制作完工作稿后,

CAM 需再次比对客户工作稿,如有疑问必须提出与MI 确认。

5.8.4.10. 样品转量产要求

a. 样品转量产料号必须要有客户的书面授权或承认资料,包括经客户签核的内部之量产授权书或样品承认书、或客户格式的书面授权书或承认书、或客户邮件承认说明资料(须有客户型号及版本号)。

b. 样品转量产料号需查阅样品总结报告和品质部归档的样品,了解精编文档,下载

后可编辑

样品生产难易度

和实际品质状况,如有任何问题,需召集工艺、品质、生产、样品组等相关人员开样品转量产会议,以避免样品生产时发生的问题在量产生产时再次出现。

6 相关文件

6.1 《产品报价程序》

6.2 《订单评审程序》

6.3 《变更管理程序》

6.4 《样品承认管理程序》

7 表单

7.1 《新产品导入评审表》

7.2 《设计方案书》

7.3 《样品进度计划表》

7.4 《设计输入评审报告》

7.5 《设计输出评审报告》

7.6 《样品制作通知单》

7.7 《样品转量产通知单》

7.8 《试产总结报告》

7.9 《新产品过程问题记录表》7.10 《BOM表》

7.11 《文件申请单》

8 附录

8.1附录 A 乌龟图

8.2附录 B 流程图

8.3附录C 样品/批量生产运作流

程:

精编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