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殖壶藻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及其开发

合集下载

微藻在水产养殖和特种饲料中的应用

微藻在水产养殖和特种饲料中的应用

微藻在水产养殖和特种饲料中的应用微藻在水产养殖和特种饲料中的应用微藻的种类较多,在自然界发现6万多种,有记录的有6000多种,实际上在生产车间能够应用上的只有几十种,包括蓝藻、绿藻、金藻、硅藻、红藻等各种各样的藻。

通常所见到的螺旋藻属于蓝藻,小球藻属于绿藻,大型藻类中有红藻、褐藻,如三角褐指藻、小环藻属于硅藻。

微藻应用1.功能食品:作为健康保健食品主要有螺旋藻、小球藻、雨生红球藻等,螺旋藻藻蓝蛋白可以进行免疫强化,抗氧化、抗癌症;雨生红球藻虾青素是世界上最强的抗氧化剂;小球藻中的叶黄素能够使视网膜细胞变颜色方面必须的色素;硅藻中的棕色的色素就是岩藻黄素。

螺旋藻多糖都是抗氧化的多糖,紫球藻的多糖可以占干重50%以上,是具有强烈的抗病毒和抗癌的功效,因此在功能食品上是目前微藻应用领域最为广泛。

2.水产饲料:水产养殖中,包括水产育苗、调水剂和饲料行业,如饵料行业主要是为鱼、虾、蟹和贝类提供开口饵料,所谓的开口是在动物的卵孵化出后,首先要吃的食物,像婴儿母乳,再长大点就像婴儿一样加一些米糊、乳粉、米羹之类的食物,对于苗种来说就是次级饵料,如轮虫、桡足类、枝角类的这些次级饵料的食物来源是饵料微藻,所以说其是生物饵料体系,使用非常广泛。

做饲料对于大型动物、陆生动物猪、牛、羊、马、兔、鸡等营养需求主要是蛋白多糖、油脂;对水产动物也是一样,尤其是多饱和脂肪酸是在甲壳类动物变态发育过程中是必须的,还有抗冷、抗应激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微藻的营养成分作为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用途非常广泛。

3.生物燃料:从生物燃料有很多种类,如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生物气(甲烷),光合产氢都是国际研究的热点,技术一直在储备之中。

4.环境修复:在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是在环境修复方面,包括二氧化碳的减排,废水的处理,资源化利用,土壤修复等对于微藻都是非常好的应用领域。

5.生物冶金:重金属等都可以通过微藻的培养从水体、从岩石各培养基中吸收,本身微藻具有较强的富集金属的能力,体内的金属含量是胞外的上百倍至上千倍。

硅藻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硅藻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硅藻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海鲜资源。

在水产养殖中,硅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微生物。

它们不仅在水体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还对水产养殖有着积极的影响。

硅藻在水产养殖中扮演着重要的氧化剂的角色。

通过光合作用,硅藻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这样可以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改善水质,提高水产养殖环境的生态质量。

充足的氧气含量对水产养殖物种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硅藻的存在可以确保水产养殖物种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硅藻可以作为水中浮游动物的食物来源,构成了水产养殖生态链中的一环。

许多水产养殖物种,如虾、蟹等,都以硅藻为食。

硅藻的存在可以提供充足的食物资源,促进水产养殖物种的繁殖和生长。

同时,硅藻还可以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净化水质,保持水产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健康。

硅藻还可以促进水中植物的生长。

在水产养殖中,许多水中植物对水体中的氮、磷等养分有着高度的需求。

硅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养分,并释放氧气,为水中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

水中植物的生长可以增加水产养殖环境中的氧气含量,提高水质,促进水产养殖物种的生长和发育。

总的来说,硅藻在水产养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可以提高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改善水质,还可以作为水中浮游动物的食物来源,促进水产养殖物种的繁殖和生长。

此外,硅藻还可以促进水中植物的生长,维持水产养殖环境的生态平衡。

因此,在水产养殖中,合理利用硅藻资源,维护水产养殖环境的生态平衡,对于提高水产养殖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加强硅藻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和应用,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微藻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微藻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微藻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微藻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藻类生物,通常生活在水体中,是虾类养殖中重要的饵料来源之一。

微藻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为对虾提供丰富的营养,有利于对虾的生长和健康。

在对虾养殖中应用微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微藻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1. 提供优质饵料微藻可以作为对虾养殖中的优质饵料,为对虾提供全面的营养。

微藻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为对虾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对虾的生长发育。

微藻中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利于提高对虾的抗病能力,减少对虾的疾病发生,提高对虾的生存率。

在对虾养殖中利用微藻作为优质饵料,可以提高对虾的养殖效益,促进对虾的健康生长。

2. 促进水质净化微藻在对虾养殖水体中生长繁殖时,可以吸收水体中的有机废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促进水质的净化。

微藻还能够释放氧气,提高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有利于改善对虾的生存环境。

在对虾养殖中加入适量的微藻,可以促进水质的净化,提高对虾的养殖环境,有利于对虾的生长和健康。

3. 提高对虾的饵料来源多样性4. 减少养殖成本1. 选择适合的微藻种类在对虾养殖中选择适合的微藻种类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微藻种类包括硅藻、红潮藻和绿藻等。

不同的微藻种类具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和生长特性,对虾养殖的效果也不同。

在选用微藻种类时,需要根据对虾的生长环境和养殖需求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养殖效果。

2. 控制微藻的适宜密度在对虾养殖中,需要控制微藻的适宜密度,以保证对虾的养殖效果。

过高的微藻密度会影响对虾的觅食和生长,而过低的微藻密度则无法满足对虾的营养需求。

在对虾养殖中,需要根据养殖水体的情况和对虾的需求,控制微藻的适宜密度,以达到最佳的养殖效果。

3. 加强对微藻的管理在对虾养殖中,需要加强对微藻的管理,保持微藻的生长和繁殖条件。

常见的管理措施包括控制水质的适宜性、提供充足的光照和氧气、避免微藻的竞争和捕食等。

通过加强对微藻的管理,可以保证微藻的正常生长和繁殖,为对虾提供优质的饵料来源。

微藻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微藻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微藻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微藻还可以作为对虾养殖水体中的生物滤料。

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废物的排放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大量的有机废物积累在养殖水体中会产生氨氮等有害物质,影响对虾的生长和健康。

而微藻具有较强的吸收作用,可以吸收养殖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与传统的人工滤料相比,微藻的生长速度更快,作用更为强大,且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氧气,有利于养殖水体中的水质得到改善。

微藻还可以作为对虾养殖场的生态环境改造剂。

对虾养殖场通常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而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料也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微藻的种植需要的土地资源少,且可以利用养殖废水进行生长,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虾养殖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占用。

微藻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虾养殖场由此具备了一定的生态环境改善功能。

微藻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微藻的培养、饲料化处理和提取过程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成本支持。

与传统饲料相比,微藻的成本较高,养殖户在采用微藻饲料时可能需要承担更高的成本。

微藻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还需要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支持,以及科技和市场方面的推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微藻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要想充分发挥微藻在对虾养殖中的作用,需要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对微藻在对虾养殖中的研究资金支持力度,推动相关科研机构加大对微藻在对虾养殖中的研究力度,通过创新技术提高微藻的养殖效率。

相关企业可以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微藻饲料的质量和降低成本,从而增加养殖户的使用意愿。

社会各界可以加强对微藻在对虾养殖中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微藻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为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持。

微藻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也需要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微藻在对虾养殖中的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裂殖壶藻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及其开发
裂殖壶藻(Schizochytrium),又名裂殖壶菌、裂壶藻,属于真菌门、卵菌纲、水霉目、破囊壶菌科的一类海洋真菌,单细胞、球形(Nakahara 和Yokochi,1996)。

裂殖壶藻细胞富含大量对人体有用的活性物质,如油脂、色素、角鲨烯等。

对裂殖壶藻营养成分研究分析表明,其生化组分主要为脂类、蛋白和总糖,其中脂肪含量可占细胞干重50%以上,而ω-3 不饱和脂肪酸DHA 就高达20%以上(李美玉等,2012;朱路英等,2007)。

裂壶藻能够在异养条件下培养,易于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还可通过培养基及发酵工艺的调整来控制细胞内的DHA 含量,是一种富含DHA的重要资源。

1 裂殖壶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途径
研究表明,保证饲料中充足的DHA,可显着提高鱼、虾、蟹等水产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忍耐力,降低白化病发病率,从而提高存活率,并促进生长发育。

国内一些裂殖壶藻产品的生产企业也相继开展了一系列裂殖壶藻DHA 的应用试验,主要是在水产饲料中的添加效果方面,表明裂殖壶藻DHA 对改善虹鳟、鲟鱼、石斑鱼的鱼卵孵化率,以及鱼苗成活率、肉质、肉色、饵料系数、鱼肉DHA含量等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1.1 直接投喂新鲜藻液裂殖壶藻体型微小(4 ~13 μm),可作为水产动物苗种的直接开口饵料,其富含DHA 且易于培养、产量高。

直接投喂,相当于婴儿母乳,可作为一种高DHA 含量的优良强化饵料,提高苗种生长性能和成活率。

大量研究表明,多数虾蟹贝及部分鱼类的幼体阶段大多以植物性饵料为食,单细胞藻类的种类、数量与质量直接决定其人工育苗的成败(王维娜等,2000)。

孙杰等(2008)通过微藻与西施舌混养不仅降低了水体中氨氮质量浓度,而且提高了幼贝的成活率及生长量。

朱路英等(2009)研究表明,裂殖壶藻可作为海水仔稚鱼、牡蛎等贝类的一种高DHA 含量的优良强化饵料。

1.2 作为配合饲料的营养添加剂规模化培养富含DHA 的裂殖壶藻,经过处理可作为仔鱼等基础饲料的营养强化添加剂,即微藻DHA 饲料。

焦建刚等(2014)研究表明,在对虾基础饲料中0.5%的裂殖壶藻发酵粉可明显促进其生长,降低饲料系数(FCR)3.4%, 同时提高了肌肉中蛋白(约2%)及DHA(约1%)的含量,从而改善对虾品质。

Matthew 等(2007)研究表明,在大西洋鲑鱼的饮食中用裂殖壶藻油替代鱼油可显着提高鱼肉组织中的DHA 含量。

Ganuza 等(2008)也指出了裂殖壶藻作为鱼油DHA 替代资源在金头海鲷养殖上的巨大潜力。

Li 等(2009)通过在斑点叉尾鮰饲料中添加裂殖壶藻粉的研究表明,其可增加鱼的体重及饲料转化率(FCR),2%的添加量可显着提高肌肉中的DHA 和总ω-3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s)水平。

黄亮华等(2014)研究发现,饲料中添加裂殖壶藻粉能提高刺参的生长性能,并可明显提高其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ZM)等的活性;1.25%的添加量可显着提高肠道蛋白酶、淀粉酶的活性,刺激其生长。

1.3 对动物性水产饵料进行营养强化一些用于投喂鱼虾等幼体的动物性饵料如轮虫、卤虫、桡足类和枝角类等水产养殖次级饵料生物,相当于婴儿食品,其本身缺乏足量的DHA,但在投喂之前,可先用富含PUFA 的裂殖壶藻进行营养强化,提高次级饵料的营养值,从而达到促进鱼虾生长、提高存活率等效果(Takashi Yamasaki 等,2007)。

以经过裂殖壶藻强化的卤虫喂养半滑舌鳎稚鱼的研究发现,其体长、体重、碱性磷酸酶和类胰蛋白酶活力以及T3和T4水平等都显着优于对照组(马静等,2012)。

通过采用裂殖壶藻对褶皱臂尾轮虫进行营养强化研究也表明,添加量为80 mg/L时,12 h 后轮虫体内的DHA/FA 值为13.44%,干燥轮虫粉中DHA 含量为8.14 mg/g, 与对照组相比轮虫密度增长
了132%, 可明显促进轮虫的生长和发育,显着提高轮虫体内的DHA 含量(宋晓金等,2007)。

2 裂殖壶藻在产品开发中面临的问题
目前裂殖壶藻产品主要有微藻DHA 粉、微藻DHA 油及微藻粉,在水产养殖中以微藻粉的应用为主。

而在裂殖壶藻发酵产DHA 的市场方面全球都在高速发展,但主要技术和市场却被少数公司占据,并且成果转化艰难,如生物量、藻油产率、质量、DHA 纯度等。

虽然目前裂殖壶藻发酵及生产DHA 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多数观点认为两年是一个更新换代的门槛,如果没有技术支持,很快被新升级产品所超越。

想要进一步占领市场,降低成本是一个重要因素。

就目前市场上裂殖壶藻发酵生产DHA 而言,原料占据成本很大一部分,寻找廉价高效的原料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重视稳定、高产DHA 的裂殖壶藻选育,优化生产工艺,缩短发酵周期,加强主流代谢,改进适合裂殖壶藻发酵生产LC-PUFAs 的新型生物反应器,提升菌种的产率,也是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3 展望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及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新型营养强化剂得到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其需求量也将大幅增加。

作为大部分商业化养殖水产动物所必需脂肪酸中效果最显着的一种,DHA 已经成为一些饲料的理想营养强化剂和营养价值评价的重要指标。

随着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的加剧,海洋资源不断匮乏,传统的DHA 来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寻求可替代资源已成为必须。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在富含DHA 裂殖壶藻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方面已经趋于成熟,但在我国发展较晚,尚处于市场导入阶段,虽然速度迅速,但受制于发酵技术和高成本的限制,导致市场并未完全开发,尤其在饲料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未实现产业化,目前国内仅有少数企业取得裂殖壶藻的生产批号。

全球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作为水产养殖大国,我国政府对渔业发展的投入在不断增加,因此裂殖壶藻的市场生产规模和需求量将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市场前景十分乐观。

参考文献
[1] 焦建刚,Kathy Y,Clémentine T,等。

裂殖壶藻发酵粉对南美白对虾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4,23(4):523 ~ 527.
[2] 李美玉,李健,陈萍,等。

维生素E 和裂壶藻对中国对虾生长及TLR/NF-κB 表达水平的影响[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2,2(2):37 ~ 44.
[3] 黄亮华,李浩洋,李彬,等。

裂壶藻对刺参生长、免疫及消化酶的影响[J].渔业科学进展,2014,35(3):91 ~ 97.
[4] 马静,秦帮勇,于朝磊,等。

卤虫无节幼体的营养强化对半滑舌鳎稚鱼生长、消化酶及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J].渔业科学进展,2012,33(6):35 ~ 43.
[5] 宋晓金,张学成,朱路英,等。

用富含DHA 的裂殖壶菌对轮虫进行营养强化的研究[J].海洋科学,2007,31(12):43 ~ 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