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中国社会与文化》2018期末考试试题汇总

尔雅中国社会与文化期末考试答案 2016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和”字最早在以下哪种文字中出现?()

A、小篆

B、甲骨文

C、金文

D、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C

2“既来之,则安之”出自()

A、《大学》

B、《论语》

C、《中庸》

D、《礼记》

正确答案:B

3下列关于老子的理想社会说法错误的是()

A、小国寡民

B、无为而治

C、人民知足常乐

D、等级分明

正确答案:D

4下列哪个不属于我国教育现状?()

A、中小学生负担过重

B、高校学生人数逐年递增

C、技术学院招收学生逐年递减

D、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

正确答案:C

5“学而优则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源于农业社会的哪项基本国策?()

A、闭关锁国

B、天下大同

C、重农抑末

D、小国寡民

正确答案:C

6 晏子探讨“和”与“同”时拿什么做比喻?()

A、战争

B、动物

C、食物

D、历史名人

正确答案:C

7以下是目前我国主要国内问题的是()

A、贫富差距

B、城乡差距

C、地区差距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8《资治通鉴》一书的根本目的是()

A、总结军事经验

B、梳理民族关系

C、以史为鉴,帮助统治

D、批判历代君王

正确答案:C

9梁惠王是战国时期哪个国家的国君?()

A、齐国

B、魏国

C、韩国

D、赵国

正确答案:B

10《论学问》中认为数学使人()

A、巧慧

B、精细

C、善辩

D、深邃

正确答案:B

11最早创办私学普及教育,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的是()

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孔子

正确答案:D

12“翠玉白菜”被收藏在以下哪个机构?()

A、大英博物馆

B、法国罗浮宫

C、北京故宫博物馆

D、台北故宫博物院

正确答案:D

13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是()

A、高等院校教育

B、学前教育

C、义务教育

D、中等实用型人才教育

正确答案:D

14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是哪一年举行的?()

A、1899年

B、1900年

C、1901年

D、1902年

正确答案:C

15厚德载物”最早出自以下哪本文献?

A、《诗经》

B、《周易》

C、《道德经》

D、《尚书》

正确答案:B

1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以下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A、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B、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第六次全体会议

C、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

正确答案:B

17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最大的成就是()

A、教育改革

B、人口流动

C、经济发展

D、言论自由

正确答案:C

18孔子评价《诗经》中哪一篇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A、生民

B、桃夭

C、鹿鸣

D、关雎

正确答案:D

19髡刑指的是()

B、脸上刺字

C、割膝盖骨

D、剜眼

正确答案:A

20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理论,是在以下哪本著作中提出的?()

A、《民主的模式》

B、《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

C、《离开克里姆林》

D、《改革与新思维》

正确答案:D

2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德规范是适应小农经济群居生活方式而产生的

B、“孝”是中国长期小农经济基础孕育出来的观念

C、小农经济下人民习惯离群索居

D、家族式聚居是最经济、成本最低的一种聚居方式

正确答案:C

22《资治通鉴》的编纂者是()

A、司马迁

B、司马谈

C、司马懿

D、司马光

正确答案:D

23“重本抑末”中的“本”指的是什么?()

A、手工业

B、畜牧业

C、商业

D、农业

正确答案:D

24改革开放三十年(1978——2007),中国的GDP大概增长了多少倍?()

A、5倍

B、10倍

C、15倍

D、22倍

正确答案:D

25“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出自()

A、《论语》

B、《诗经》

D、《大学》

正确答案:B

26《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是在什么时候正式实施的?()

A、1954年

B、1955年

C、1956年

D、1957年

正确答案:C

27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动力包括:改革开放的政策和()

A、政治的开明环境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中国人民的勤劳奋进

D、海外华人的投资

正确答案:D

28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人是()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墨子

正确答案:C

29以下属于中国思维特征的是()

A、模糊性

B、直观性

C、象形性

D、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D

30下列不属于行为文化层的是?()

A、斗转星移

B、礼尚往来

C、三纲五常

D、礼贤下士

正确答案:A

31中国的五行观念,体现了事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A、对立

B、矛盾

C、和谐

D、转化

正确答案:C

32孙志刚事件促进了以下哪项法律法规的废止?()

A、《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B、《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D、《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正确答案:D

33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者是()

A、习近平

B、江泽民

C、邓小平

D、胡锦涛

正确答案:D

34《周易》中一共有多少卦?()

A、32

B、49

C、64

D、128

正确答案:C

3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西方人认为,学习到一定程度,就该为官为国家提供服务

B、西方的教育倡导每一个人努力地使自己变成精英

C、启蒙运动是西方的思想解放运动

D、西方的人们倾向于认为学习是个人的事情

正确答案:A

36被西方称为“民主社会胜利的标志性事件”的事件是()

A、苏联的解体

B、休克疗法的失败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柏林墙的倒塌

正确答案:D

37科举制度在什么时候结束的?()

A、宣统年间

B、光绪年间

C、嘉庆年间

D、同治年间

正确答案:B

38《红楼梦》后四十回是()写的。

A、曹雪芹

B、吴敬梓

C、高鹗

D、方以智

正确答案:C

3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在哪次会议上正式提出的?()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正确答案:C

40中国科举制度开始于什么时期?()

A、三国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正确答案:C

41《青衫泪》一剧是根据以下哪首诗改编而来的?()

A、《长恨歌》

B、《将进酒》

C、《琵琶行》

D、《梦游天姥吟留别》

正确答案:C

421978年著名的社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初发表在哪份报纸上?

A、人民日报

B、参考消息

C、光明日报

D、新华日报

正确答案:C

43以下不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为政以德

B、礼治

C、人性本恶

D、有教无类

正确答案:C

44“天下为公”是由谁最早提出的?()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正确答案:A

45推行简体字的目的不包括()

A、提高识字率

B、促使国民掌握基础文化知识

C、减少文盲数量

D、使字形美观大方

正确答案:D

46柏林墙的倒塌发生在哪一年?()

A、1987年

B、1988年

C、1989年

D、1990年

正确答案:C

4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二”指()

A、天地

B、男女

C、阴阳

D、山水

正确答案:C

48法国的哪位作家将抢劫圆明园的英法联军称为“两个强盗”并极力谴责这种行为?()

A、雨果

B、巴尔扎克

C、莫泊桑

D、福楼拜

正确答案:A

49“单边主义”思想可以追溯到西方的哪种行为?()

A、文化扩张主义

B、白银主义

C、殖民主义

D、种族主义

正确答案:C

50“礼,王之大经也”出自于哪部著作?()

A、《礼记》

B、《尚书》

C、《论语》

D、《左传》

正确答案:D

1中国科举制度开始于什么时期?()

A、三国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正确答案:C

2以下哪项不属于上层建筑?()

A、政府部门

B、生产关系

C、法律制度

D、意识形态和思维

正确答案:B

3最早创办私学普及教育,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的是()。

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孔子

正确答案:D

4在1949年,中国的文盲数量占总人口的比例是()。

A、90%

B、80%

C、70%

D、60%

正确答案:B

5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以下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A、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B、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第六次全体会议

C、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

正确答案:B

6“人有多大胆,地有大产”是以下哪个时期的政治口号?()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国内战争时期

正确答案:B

7髡刑指的是()。

A、剪头发

B、脸上刺字

C、割膝盖骨

D、剜眼

正确答案:A

8以下不属于四书的是()。

A、《论语》

B、《中庸》

C、《尚书》

D、《孟子》正确答案:C

9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国文学中的男主角都是多是勇武刚强的

B、金庸小说中侠客具有才子化的倾向

C、西方文学中具有“英雄美人”的传统

D、中国古代小说中有着普遍的“才子佳人”模式

正确答案:A

10古代“刘郎”、“红雨”可以指代()。

A、柳树

B、杏

C、桃

D、荔枝

正确答案:C

11提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这一定义的人是()。

A、斯宾塞

B、列维.斯特劳斯

C、泰勒

D、莫斯

正确答案:C

12中国的航海日设立于()。

A、2002年7月11日

B、2003年7月11日

C、2004年7月11日

D、2005年7月11日正确答案:D

13《中国科技发展史》的作者是哪位英国汉学家?()

A、顾彬

B、宇文索安

C、李约瑟

D、李陀

正确答案:C

14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者是()。

A、习近平

B、江泽民

C、邓小平

D、胡锦涛

正确答案:D

15培根认为读什么能够使人庄重?()

A、历史

B、伦理

C、逻辑

D、诗歌

正确答案:B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联于1991年正式解体

B、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最早启动资金大多来自于海外华人投资

C、印度的海外群体人员比中国少

D、中国第一条汽车生产线是从日本引进的

正确答案:D

17以下属于2002年江泽民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是()。

A、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

B、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

C、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18玉的“五德说”出自()。

A、《水池篇》

B、《说文解字》

C、《礼记》

D、《周礼》

正确答案:B

19下列哪个不属于我国教育现状?()

A、中小学生负担过重

B、高校学生人数逐年递增

C、技术学院招收学生逐年递减

D、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

正确答案:C

20《新工具》的作者是()。

A、笛卡尔

B、维柯

C、培根

D、斯宾诺莎

正确答案:C

2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董仲舒之前,儒家思想的传统是不研究怪力乱神之事

B、鉴真和尚是为了弘扬佛法而到日本的

C、老子的学说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

22“礼,王之大经也”出自于哪部著作?()

A、《礼记》

B、《尚书》

C、《论语》

D、《左传》

正确答案:D

23以下是目前我国主要国内问题的是()。

A、贫富差距

B、城乡差距

C、地区差距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24孙志刚事件促进了以下哪项法律法规的废止?()

A、《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B、《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D、《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正确答案:D

2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一学派的处事原则?()

A、道家

B、墨家

C、法家

D、儒家

正确答案:D

26《春秋繁露》的作者是()。

A、朱熹

B、张居正

C、董仲舒

D、荀子

正确答案:C

27“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一句出自()。

A、《论语》

B、《中庸》

C、《礼记》

D、《大学》

正确答案:C

28以下诗句中,很好地体现了“学仕关系”的一句是()。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C、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正确答案:B

29以下不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为政以德

D、文化是自然形成的,它不依赖于历史和环境

正确答案:D

37在中国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是()。

A、墨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儒家思想

正确答案:D

38下列国家没有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的是()。

A、日本

B、中国

C、美国

D、澳大利亚

正确答案:C

39“章台柳”的典故出自哪位诗人?()

A、韩翃

B、元稹

C、白居易

D、苏轼

正确答案:A

40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最大的成就是()。

A、教育改革

B、人口流动

C、经济发展

D、言论自由

正确答案:C

41“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形容的是以下哪个职业?()A、新闻工作者B、律师C、教师D、政治家

正确答案:A

42中国1949年人口约为()。

A、一亿

B、两亿

C、三亿

D、四亿

正确答案:D

43“既来之,则安之”出自()。

A、《大学》

B、《论语》

C、《中庸》

D、《礼记》

正确答案:B

44《左传》中“三立”标准不包括()。

A、立德

B、立功

C、立言

D、立名

正确答案:D

45“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出自以下哪首诗?()

A、《神农诗》

B、《游仙诗》

C、《神人诗》

D、《神童诗》正确答案:D

46汉武帝时期确立的官吏选拔制度是()。

A、钦点制

B、科举制

C、世袭制

D、察举制

正确答案:D

47以下文学作品中,不属于悲剧作品的是()。

A、《赵氏孤儿》

B、《窦娥冤》

C、《梁山伯与祝英台》

D、《钦差大臣》

正确答案:D

48推行简体字的目的不包括()。

A、提高识字率

B、促使国民掌握基础文化知识

C、减少文盲数量

D、使字形美观大方

正确答案:D

49儒学的神学化是从()开始的。

A、孟子

B、董仲舒

C、荀子

D、程颐

正确答案:B

50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是()。

A、高等院校教育

B、学前教育

C、义务教育

D、中等实用型人才教育

正确答案:D

二、判断题(题数:50,共50.0 分)

1在小农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是最根本的经济发展模式。√

2和谐世界和单边主义的实质是文明的多样性和单一性的问题。√

3“李约瑟难题”是有关中国文学的反思。×

4小农经济社会下最适宜的生存方式是群体性的聚居与劳作。√

5单边主义是现代社会中,美国等国家实施的外交政策。×

6中国古代只有儒家一家提倡“和”的观念×

7“和”与“龢”在古代意思是一样的。×

8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很多著名的观点,都渗透着和谐的概念。√

9《论贵粟疏》的作者是董仲舒。×

10培根认为,读书为学的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

11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12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俄罗斯的“休克疗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是在1977年提出的。√

14唐代科举制中进士的考取比明经更为容易。×

15戈尔巴乔夫在任期间并没有访问中国。×

16单边主义的实质是主张文明的单一化和同质化。√

17经济越发达,幸福的指数越高。×

18华佗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当时也得到了民众与社会的尊重。×

19从社会影响而言,新闻最根本的属性是每日都在影响社会的工作。√

20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是对国际社会“单边主义”的反抗,是提倡世界多样性的体现。√

21“四个现代化”的提出比“小康社会”晚。×

22乐观积极是“天人合一”观念的精神产物。√

23“天人感应”论的提出者是老子,他认为自然现象都可以用来解释社会政治的变化。×24学界倾向于将《红楼梦》归类为喜剧。×

25新闻工作者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全面的判断,离不开其平时对于社会现状的了解和知识积累。√

26印度社会的阶级性体现为种姓制度。√

27中国古代的七科谪戍之法中,农民排在第一科的位置。×

28“九儒十丐”是古代轻视知识的一种体现。√

29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从5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30培根认为,我们应当为了辩驳,为了言谈与议论而读书。×

31中国古代思想流派虽然众多,但是共同点是它们都将纲常和伦理。√

32从国家的角度讲,中国的普及教育呈现着重高等教育而轻实用型技术人才教育的倾向。√

33一般而言,所有的制度和思想形态都可以从物质基础上来解释。√

34我国现在高等教育院校的数量远远多于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35亚洲四小龙是: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和中国上海。×

36阴阳观念是强调了两种事物之间的对立性。×

37多子多福的观念是由小农经济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

38阴阳是中国哲学思想中最核心的观点之一。√

39宗教信仰属于文化的心态文化层。√

40古代的大同社会理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具有相通之处。√

41“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很大程度是中国家族式制度造成的。√

42在中国识字在5000以下的即被认为是文盲。×

43东汉的王符强调农业的重要性,认为其他行业都可以忽略。×

44在科举制之前曾存在着察举制等选用人才方式。√

45客观、公正、真实、准确是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

46小康社会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时,最主要的指标是经济指标。√

47新闻业的早期雏形出现在巴黎。×

48“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是孟子说的。×

49关于“文化”,学界已经有了统一一致的概念与说法。×

50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哲学武装的是人的头脑,文学铸就的是人的灵魂。√

1阴阳观念是强调了两种事物之间的对立性。×

2现代的“礼”的意思和古代的“礼”概念是一样的。×

3东汉的王符强调农业的重要性,认为其他行业都可以忽略。×

4在科举制之前曾存在着察举制等选用人才方式。√

5《纽约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的竞争对越南战争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6《俄狄浦斯王》属于古罗马悲剧。×

7管子的《水池篇》,提出了玉的“五德说”。×

8客观、公正、真实、准确是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

9新闻工作者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全面的判断,离不开其平时对于社会现状的了解和知识积累。√

10“和谐社会”理念是在2008年提出的。×

11中国古代只有儒家一家提倡“和”的观念×

12从社会影响而言,新闻最根本的属性是每日都在影响社会的工作。√

13《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14亚洲四小龙是: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和中国上海。×

1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出自《中庸》。×

16温州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内向型的。√

17和谐是小康的子概念,小康社会是对社会整体状况的描述。√

18经济越发达,幸福的指数越高。×

19“天人感应”论的提出者是老子,他认为自然现象都可以用来解释社会政治的变化。×20我国现在高等教育院校的数量远远多于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21重土重农思想可以达到稳定统治的目的,因此在古代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22培根认为,我们应当为了辩驳,为了言谈与议论而读书。×

23小康社会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时,最主要的指标是经济指标。√

24“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在很大程度是中国家族式制度造成的。√

25中国古代思想流派虽然众多,但是共同点是它们都将纲常和伦理。√

26单边主义的实质是主张文明的单一化和同质化。√

27《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28在中国识字在5000以下的即被认为是文盲。×

29唐代科举制中进士的考取比明经更为容易。×

30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很多著名的观点,都渗透着和谐的概念。√

31“李约瑟难题”是有关中国文学的反思。×

32“阴阳”指的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事物。×

33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是对国际社会“单边主义”的反抗,是提倡世界多样性的体现。√34知识化就是学历化。×

35小农经济社会下最适宜的生存方式是群体性的聚居与劳作。√

36华佗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当时也得到了民众与社会的尊重。×

37“九儒十丐”是古代轻视知识的一种体现。

38宗教信仰属于文化的心态文化层。√

39一般而言,所有的制度和思想形态都可以从物质基础上来解释。√

40乐观积极是“天人合一”观念的精神产物。√

41从国家的角度讲,中国的普及教育呈现着重高等教育而轻实用型技术人才教育的倾向。√

42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俄罗斯的“休克疗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43“四个现代化”的提出比“小康社会”晚。×

44中国古代的七科谪戍之法中,农民排在第一科的位置。×

45乡试的考场称为“贡院”。√

46古代的大同社会理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具有相通之处。√

47阴阳是中国哲学思想中最核心的观点之一。√

48三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已提出解剖学的概念。×

49新闻业的早期雏形出现在巴黎。×

50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从5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