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教案: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同课异构)

最新语文教案: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同课异构)
最新语文教案: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同课异构)

最新语文教案: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同课异构)

美丽的西双版纳

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美。

2、学习本文运用的对照手法,并加以运用。

3、培养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充满民族风情的游记,在作者的笔下,展现了西双版纳美丽、富饶、神奇的一面。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向我们介绍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从他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本文紧扣“美丽”二字描写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之美和人文景观之美,五个小标题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美丽”的鲜明的特征,教学本文着重引导学生先从总体上寻找美丽,再围绕小标题带领学生欣赏、感受美丽,和作者一起身临其境,体验、享受美丽,在体验中带领学生去了解享受着自然之美和创造了人文之美的傣家人的生活情趣、宗教信仰、人生态度,去欣赏本文饱含感情的、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了解作者,解决字词

三、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说说文中西双版纳的美丽体现在何处?

2、文中的五个小标题从五个不同的角度突出了“美丽”二字,给人印象鲜明。前四个小标题是名词性短语,你能否将第五个小标题也改成含有“庙”字的短语?

从这五个小标题也可以看出:文中所写的美丽包括自然景观之美和人文景观之美。

四:研读课文

(一)研读“高高望天树”“悠悠野象谷”体会自然之美;研读“竹楼映蓝天”“妩媚傣寨水”“笑对生与死”,体会其中展现的民风民俗以及傣家人乐观向善的人生态度。

1、“高高望天树”

该部分描绘了一副全景的热带雨林图,望天树有什么特点?在这幅图中还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有怎样有趣的经历?

2、“悠悠野象谷”

野象谷的环境怎样?通常野象给游客怎样的感觉?而野象表演时的场面如何?该部分作者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3、“竹楼映蓝天”

哪位同学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傣家竹楼的特点?傣家人热情好客,他们待客的饮食有什么特色?

4、“妩媚傣寨水”

这部分写了傣家人的几件事?傣家人有怎样淳朴的民风?请体会傣

家人对水的不一般的感情。请描述水中嬉戏的美丽画面。

5、“笑对生与死”

傣家人对佛的虔诚体现在何处?傣家人因何能笑对生与死?由此可

见他们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二)感悟情感

自然风景、民俗风情交织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令人心驰神往。身

临其境,作者的心情如何?感悟全篇,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品味语言

找出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说说句子的表达效果。

例:望天树直插蓝天,高约60多米。写望天树之高,用“插”字

写出其笔直的挺拔雄姿。,

竹楼外形像一只孔雀,又像一顶巨大的帐篷遮掩于蓝天绿地之间。(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竹楼的外形,点明了小标题,突出了

竹楼“映蓝天”的特征。)

(四)活动体验

如果你有机会去西双版纳,你最想奔向哪处景点?如果去傣家做客,你最想和他们聊些什么?

五、小结

六、板书设计

高高望天树

悠悠野象谷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景美)

竹楼映蓝天

妩媚傣寨水笑对生与死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人美)美丽的西双版纳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2、感受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会作者表达了热爱祖

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1、重点:学习本文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

建文章。

2、难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配合。

教学设想: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作一般性的引导。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播放音乐《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展示图片,创设情境,介绍西双

版纳。

优美的旋律引起我们无尽的遐想,美丽的画面能让我们身临其境。

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

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李舵的《美丽的西双版纳》,一起畅游一番。

二、正音正字

傣族雪茄狼狈村寨贿赂祈求

三、整体感知,感受美

1、组织学生自读课文,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西双版纳

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

2、说说课文写了哪些美丽的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每幅图画的

特征。学生思考、发言。

四、再读课文,表现美

1、西双版纳因为其美,成为大家旅游度假的首选。对傣族人民来说,这是很大的机遇,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导游紧缺,决定到

全国海选导游。今天来到我校招募导游,希望同学们积极应聘。

认真阅读,结合文章的所写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然后以导游身

份介绍西双版纳。

2、其他同学评价刚才几位小导游的导游词,说出其中的优缺点。

3、根据以上讲解,我们了解到西双版纳的美景可以分为哪几种景观?它们有什么特点?

自然景观神奇秀丽

人文景观质朴意深

五、品味语言

我们跟随李舵领略到了西双版纳的美,这主要还要归功于他那美丽

的语言。现在就让我们来仔细欣赏这些优美的片段。

例:(1).“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彩云在飘荡。”提起神奇

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到西双版纳去,是我很久

以前的一个梦。这次,我终于飞到了西双版纳,在那醉人的暖风中,观热带雨林,涉澜沧碧水,登傣家竹楼,拍下了一张张珍贵的图片,留下了一串串彩色的记忆……

赏析:“神奇秀丽”概括了西双版纳的景物特征,“心驰神往”

写出了人们对西双版纳的神往。“观、涉、登、拍、留”用得十分

准确传神,表现旅游观光行程之紧凑,方式之多样,心情之愉悦。“一张张、一串串”又表明拍下的珍贵照片数量之多,收获之大及

留下的彩色记忆印象之深。(默看)

从文中任选一个词语、句子或片段进行赏析,品其在文中的意义和

作用

(自荐“赏析片段”,同学互评)

六、探究

文章有五个小标题――《高高望天树》、《竹楼映蓝天》、《悠悠

野象谷》、《妩媚傣寨水》、《笑对生与死》,这是对刚刚欣赏过

的版纳风光习俗的概括,你觉得这五个小标题用得好不好?如果好,好在哪里?如果不好,又是为什么?你能拟一个比它更好的标题吗?示例指导:“高高望天树”这个标题有好有不足,好在“高高”二

字指出了望天树的特征,更隐含了作者的喜爱、仰慕等感情,不足

在这部分内容似乎只有第一段写了望天树,第二、三、四段都与望

天树无关,不足以概括这部分内容。学生选择一个小标题自己先思考,再四人小组简单讨论交流一下,推荐代表发言,教师巡视指导。

七、总结

《美丽的西双版纳》一文真正做到景美、人美、语言美的完美结合,整个一节课我们共同穿梭于美丽的热带雨林,感受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大家都陶醉在美丽的氛围之中,在老师的眼中同学们个个都显

得很美。

如果大家都拥有发现美的眼睛,鉴赏美的心灵,创造美的言行,世

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八、布置作业:

同学们,相信你们也去过许多美丽的景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请你选择一处,也用生动的语言向大家展示它的美丽。(字数不少

于300)

板书设计

美丽的西双版纳

望天树――高高

自然景观神奇秀丽野象谷――悠悠

竹楼――映蓝天

人文景观傣寨水――妩媚质朴意深

生与死――笑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