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万以上数的读法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数学万以上数的读法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数学万以上数的读法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数学万以上数的读法知识点总结

一、基础知识:

1、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

亿

2、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都是是计数单位

3、数位分级方法:从个位起,每四位为一级。

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个级表示多少个“一”;

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4、十进制计数法:

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5、读数的法则:

(1)、读数的时候我们先把这个数按四位一级分级。

(2)、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

(3)、读亿级或万级时,先按个级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

(4)、每一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

6、多位数的写法法则:

(1)把数分级

(2)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3)哪一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哪一个数位上写0。

(4)写完后再读一读所写的数,检查是否正确。

7、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数位不同时:数位多的数大。

数位相同时:先比较左起第一位,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也相同,再比较左起第二位……以此类推。

数的大小比较儿歌

两数比大小,先把位数看。

位数多的大,位数少的小。

位数相同时,就把高位瞧。

高位大的大,高位小的小。

高位相同时,依次往下找。

8、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万以上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改写成“万”并不难,右数四位很简单。

如果四位全为0,全部去掉添个万。

任意一位不为0,千位与5相比较。

千位要是小于5,舍掉四位添个“万”。

千位大于等于5,向前进一再去掉。

不舍不入用“=”,四舍五入用“≈”。

(2)四舍五入法:在取近似数的时候,如果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数字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数是

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且在它的前一位进"1",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二、知识难点

难点一:对“大数”的理解和感受

难点二:多位数的读写

其中,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因为读数时,有时写着的0不读出来,有时又要全读出来;而在写数时,所有的0又都要全写出来,学生往往容易少读、少写或多读、多写。

所谓“先分级,后读写”,就是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先将一个多位数从右向左,每四个连续数位分为一个“数级”(最后一个数级不一定要满足四个连续数位,每一个数级的名称依次叫做“个级”、“万级”、“亿级”),然后从最高数级起按级读、按级写。

一、多位数的读法。其步骤是:

1.按照我国四位分级法画出多位数的数级(可用铅笔在多位数

下面轻轻画横线)。

2.从最高位起,逐级依次往下读,每一级的读法都按照个级的数(即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去读,再在亿级或万级的后面加上该级的级名“亿”或“万”。

3.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0不必读出来。例如:(1)读出:3400760先分级,后读数,

读作:三百四十万零七百六十。(2)读出11203400先分级,后读数,读作:一千一百二十万三千四百。

(3)读出2635200000先分级,后读数,读作:二十六亿三千五百二十万。

“先分级,后读数”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读出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并且只需记忆“亿、万、千、百、十、个”六个数位,减轻了记忆负担。

二、多位数的写法。其步骤是:

1.确定要写的数有几个数级,同时作出标志。如最高级是亿级的,可用铅笔轻轻地画三条横线;最高级是万级,则画两条横线。

2.在每一个数级的横线下分别从左向右依次写出该级的千、百、十与级名。

3.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往下写,除了最高一级有效数字前面的空位不用0补足四位外,其余数级里凡是有空位的地方,一律用0来补足四位。

例如:二百零三亿零五十三万

1.有亿,这个数肯定是有三个级,先写三个分级线

2.从高位到低位分级写数:

3.每级有四个数字,不足的用0补足数位:

“先分级,后写数”,能够使学生不多写或少写0。“先分级,后写数”是提高学生正确读写多位数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一旦掌握、

熟悉了“先分级,后写数”的方法以后,形式可以从简,有关过程可以省略,读写多位数数的速度就会随之提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1、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十进关系。 4、我国的计数习惯,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 5、多位数的读法:读数时,先分级,然后从高位到低位,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0。 6、为了读写方便,把整亿、整万地数改写成用“亿”、“万”做单位的数。 7、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主要是看它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大于5还是等于5。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比4小,把尾数都舍去。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比5大,把尾数省略后向前一位进一。 8、关于近似数的问题 ⑴在实际问题中,有些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准确数。如:三班有12个男同学,27个女同学。这里的“12”“27”都是准确数。 ⑵还有些数据,只是与实际大体符合的近似数。我们在测定物体的长度、质量时,由于测量工具的限制,必然会产生误差,所得的结果都是近似数。如:小明身高140厘米,体重35千克。这里的“140”、“35”都是近似数。 ⑶在对大的数目在进行统计时,一般也只需要用它的近似数来表示。如:平常说一个城市有50万人,一个钢铁厂去年产钢120万吨。这

里的“50万”、“120万”都是近似数。 9、古时人们是通过“实物”、“结绳”“刻道”等方法来记数的。 10、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最小的一位数是1。 1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4、为了方便计算,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早在14世纪,中国就发明了算盘。算盘上方每颗珠子代表5,下方每颗珠子代表1。现在比较常见的计算工具是电子计算器。 15、像手电筒、汽车灯和太阳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近似的看成是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16、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可以量出长度。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可以量出长度。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不可以量出长度。 17、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18、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9、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如:记作:∠1,读作:角1。 20、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分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21、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10个一千亿是一万亿。 整数部分 数级…亿级万级个级 数位…千 亿 位 百 亿 位 十 亿 位 亿 位 千 万 位 百 万 位 十 万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计数单位… 千 亿 百 亿 十 亿亿 千 万 百 万 十 万万千百十个 数字 表示 ……………………10000 1000 100 10 1 2、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向左,每四位为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与万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千位和十万位。与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千万位和十亿位。 3、亿以内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4、万以内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 5、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位数多的数,这个数就大。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6、“万”作单位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然后进行四舍五入。 7、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8、表示物体个数的1 2 3 4 5 6 ……. 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一位数是1。 9、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0、亿以上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最高位读起,读完亿级的数,要加“亿”字,读完万级的数,要加“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11、亿以上数的写法: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3、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 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 位数。

5、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 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 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 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 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4,5 ,6 ,7 ,8 ,9 ,

10,……. 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3、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AC: 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公顷= 10000平方米 2、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 100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3、从大单位变到小单位,乘以进率。如6公顷=()平方米。从小单位变到大单位,除以进率。如600公顷=()平方千米。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单元:升和亳升 1,两个杯子装满水,哪个杯子装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的(容量)大。 2,测量液体的多少可以用(量筒)或(量杯). 3,计量液体的单位是(升)或(毫升). 一瓶墨水大约50毫升。4,两瓶冰红茶相当于1升,一节小拇指的大小相当于1毫升。5,1升=1000毫升 1L=1000mL 会换算单位如: 1068mL=1L+68mL 二单元:除法 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先从最(高)位除起,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等于除数,商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商是(一位数)。 2,计算357÷49,可把49看作(50)来试商,像这样,当除数个位上的数字是5、6、7、8、9时可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这叫(五入)法试商。 3,计算531÷61,可把61看作(60)来试商,像这样,当除数个位上的数字是1、2、3、4时可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这叫(四舍)法试商。 4,有时四舍法把除数看(小)了,商可能会偏(大)需再调商;

有时五入法把除数看(大)了,商可能会偏(小)需再调商。5,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6,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边长×4 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周长的单位和长度单位一致,如(米、分米、厘米、千米)等; 面积的单位是长度的平方,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千米) 7,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求: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8,各种应用题要多多训练,如租船、装车、求平均数、行程、生产等问题。 三单元:线和角

【数学】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 十万:10个一万; 一百万:10个十万; 一千万:10个一百万; 一亿:10个一千万; 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 (1)四位分级法 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 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数的产生: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

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阿拉伯数字现在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 6.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包括0),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 7.计算工具:算盘、计算器、计算机。 8.射线:在几何学中,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所组成的图形称为射线。如下图所示: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3、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4、数位顺序表 数级… … 亿级万级个级 数位… … 千 亿 位 百 亿 位 十 亿 位 亿 位 千 万 位 百 万 位 十 万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计数单位… … 千 亿 百 亿 十 亿 亿 千 万 百 万 十 万 万千百十个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是数位,一(个)、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从右往左每四个数位分一级,数级包括:个级、万级、亿级。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6、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7、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

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8、写数: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补足。 9、改写和省略 (1)改写去掉末尾的四个0,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如:450000=45万 去掉末尾的八个0,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如:200000000=2亿 (2)省略去掉末尾的四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去掉末尾的八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用“四舍五入”法,要注意看清去掉部分的最高位,如果是5或比5大,要向前一位进一。)如:54340≈5万 56070≈6万 720023000≈7亿 459800000≈5亿 改写和省略的区别:改写不改变数的大小用 = 连接如:450000=45万 200000000=2亿 省略改变了数的大小用≈连接如:54340≈5万 720023000≈7亿 计算工具的认识: 1、由我国古代发明的,沿用至今的计算工具是(算盘)。 2、算盘的上珠代表5,下珠代表1。 3、计算器上的按键:ON/C 开关及清除屏键 OFF 关机键AC 清除键CE 清除键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第1单元第1课时 万以上数的认识和读法(练习及解析)_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第1单元第1课时万以上数的认识和读法(练习及解析) 青岛版(2019秋)-四年级数学上册 一、填空。 1.606006最高位是()位,右边的“6”表示6个(),中间的“6”表示6个(),左边的“6”表示6个()。 [解析]:根据整数的数位顺序表可知:606006这个数是6位数,最高位是十万位,右边的“6”在个位上,表示6个一,中间的“6”在千位上,表示6个千,左边的“6”在十万位上,表示6个十万,据此解答。 [答案]:十万,一,千,十万。 2.数位表中,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位;第()位是百万位。 [解析]:数位表中从个位起,即从右到左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据此解答。 [答案]:五,亿,七。 3.十万位上的“3”比十位上的“3”表示的数多()。 [解析]:根据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可知:十万位上的“3”,表示3个十万即300000,十位上的“3”表示30,再相减;进而得出结论。 [答案]:299970。 4.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10个一千是(),10个一万是(),10个十万是(),10个一百万是(),10个一千万是()。 [解析]:根据十进制计数法,两个相邻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据此即可解答。

[答案]:十,一百,一千,一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二、按照计数器下面的数在计数器上画珠子,并读一读。 读作:()读作:()读作:()[解析]:每个数位上数字是几,就在这位上拨几个珠子,再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一个零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即可读出这个数。 [答案]: 三、选择。1.读3000205这个数时,要读()个零。 A.2 B.3 C.4 [解析]:先分级,然后读出这个数,三百万零二百零五,最后数数读了几个零。 [答案]:A 2.()是计数单位,()是数位。 A.亿级 B.亿 C.亿位 [解析]:一、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是数位,如: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答案]:B,C 3.47个一万是()。 A.4700000 B.470000 C.470000000 [解析]:利用数位顺序表和计数单位进行解答即可。 [答案]:B 四、判断。

小学四年级上下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 十万:10个一万;一百万:10个十万;一千万:10个一百万;一亿:10个一千万; 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 (1)四位分级法 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 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包括0),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 7.计算工具:算盘、计算器、计算机。 8.射线:在几何学中,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所组成的图形称为射线。如下图所示: 8.射线特点 (1)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它从一个端点向另一边无限延长。

四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1.大数的读法 (1)从高位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读亿级和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来读,读完亿级后加上一个“亿”字,读完万级后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每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2.大数的写法 (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 (2)从高位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3)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3.大数的大小的比较 (1)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 (2)位数相同时,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 (3)最高位相同时,再比较下一位,依次找下去。 4.大数的改写 (1)如果是整万的数,直接去掉末尾的4个0,在后面加上“万”字;如果是整亿的数,直接去掉末尾的8个0,在后面加上“亿”字。都用“=”连接。 (2)如果不是整万的数,就从数的末尾起向左数出4位后,根据“四舍五入”法改写成整万的数;如果不是整亿的数,就从数的末尾起向左数出8位后,根据“四舍五入”法改写成整亿的数。都用“≈”连接。

5.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依次类推。 6.数位顺序表,从个位开始每4个一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7.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11…的数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7.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知识要点 ①.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可以度量它的长度。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不可以无限延长,可以度量它的长度。 ③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不可以度量它的长度。 ④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⑤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也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⑥经过任意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⑦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⑧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⑨测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测量时,使量角器的中心点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其中一条射线重合。 ⑩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11.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 12. 直角=90°锐角小于90°钝角大于90°小于180°平角=180° 1平角=2直角周角=360°1周角=2平角=4直角对角相等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每单元【小结】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小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亿以内数的读法: 小结: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 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 小结: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 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7、表示物体个数:1 2 3 4 5 6 ……. 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 小结:亿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10、亿以上数的写法: 小结:1、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2 、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则运算 一: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重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顺序 难点: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点一: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的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知识点二:没有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术里,如果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知识点三:积商之和(差的混合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二: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及有关O的运算。 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运式的运算顺序。 难点:理解O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知识点一: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知识点二: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 的算式李,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的,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历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外面的。 知识点三:有关O的运算。 有关O的运算字母可表示为:a+0=a a-0=a 0×a=0 0÷a=0(a≠0) 学生常见问题与数学指导:1: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学生在实际做题中往往会忘记先乘除后加减和先乘括号内后算括号外地式子的规则,老师应时常提醒。 2:四则混合运算的考察不拘泥于简单的算式,更注重对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考察,也就是应用题的方式。3:0的不能做除数这一知识点老师一定要讲清楚(不参与全解P17) 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一:加减运算定律 重点:理解运算定律,并能进行简便运算 难点:灵活应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知识点一:加法交换律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b+a 知识点二: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钱两个数相加,或者先看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便是:(a+b)+c=a+(b+c)在一个加法运算式中,当某些加数可凑成整+整百数时,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来改变算顺序,可以使计算简便。 教学指导: 1:加法的变换律和结合律往往在同一道题中出现。 2:在运用的简便运算时有时会用到“基准数加法”和“凑整法”,这两种方法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其掌握,基础一般的学生不要求掌握,详见全解P48—49 二:乘法运算定律: 重点: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并能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灵活应用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点一:乘法交换律:

万以上数的认识和读法 教学设计

信息窗一: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6页 【教材简析】 教材呈现了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内外景观藏书量以及国内外四家知名图书馆截至2002年底的藏书册数,启发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入对万以上数的认识。对计数单位、万以上的数的读法以及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与探索。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2.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 3.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4.鼓励学生多渠道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搜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 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图书馆,好吗? (课件出示情境图: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约有图书十万册) 谈话:看了这则信息,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认为十万册很多,十万是个很大的数。 谈话:对!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大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大数。(板书课题:万以上数的认识) 二、贴近生活,建立数感 1.感知十万 (1)用订书钉感知 谈话:刚才同学们说十万很大,十万到底是多少呢?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十万到底是多少。(课件展示订书钉) 1小盒是1000个,我们看看一大盒可以装多少个?一起数数。 也就是说10个1000个就是多少?(一万个) 二大盒有多少个?五大盒呢?(生答) (课件出示整盒的订书钉,共10盒。) 大家能跟着一起数吗? (2)用书感知 图书馆里有一本1000页的书。 10本这样的书可以包成一包。一包有多少页? 2包呢?3包呢?5包、8包、9包、10包呢? 学生跟随老师的提示,进行想象。 (课件动态演示十包书排在一起的情景。) (3)利用计数器感知 下面我们请出计数器帮忙,再次感受十万是怎样形成的?从一万起,一万一万的数到十万。 学生操作计数器。可以小组交流着操作。 你有什么发现? 师生共同小结:十个一万是十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大数的读法 (1)从高位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读亿级和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来读,读完亿级后加上一个“亿”字,读完万级后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每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2.大数的写法 (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 (2)从高位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3)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3.大数的大小的比较 (1)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 (2)位数相同时,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 (3)最高位相同时,再比较下一位,依次找下去。 4.大数的改写 (1)如果是整万的数,直接去掉末尾的4个0,在后面加上“万”字;如果是整亿的数,直接去掉末尾的8个0,在后面加上“亿”字。都用“=”连接。(2)如果不是整万的数,就从数的末尾起向左数出4位后,根据“四舍五入”法改写成整万的数;如果不是整亿的数,就从数的末尾起向左数出8位后,根据“四舍五入”法改写成整亿的数。都用“≈”连接。 5.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依次类推。 6.数位顺序表,从个位开始每4个一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7.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11…的数叫做自然数。 8.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10.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算盘)是我国古代的发明,是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 13.上珠一个代表5,下珠一个代表1. 14.(计算器)是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 15.计算器上的AC键是清除键。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一?亿以内数的认识 1. 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数级: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 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亿级。 2. 亿以内数的读法: (1)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 万级的数都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例:780|6009读作:七百八十万|六千零九 3. 亿以内数的写法: (1) 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例:三百零二万|六千写作:302|6000 4.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 止。例:50|6012 >5|0601 50|6012 V50|6022 5. 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去掉末尾的4个0,再加上一个万”字;

例:32|0000=32万(目的是为了读写方便) 6. 不是整万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要将千位”上的数四舍五人,然后再加上万”字。例:5|3850?5|0000=5 万5|7220 ?6|0000=6 万 7. 四舍五入法: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先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如果小于5就把它和后面的尾数全部舍去,改写成0;如果等于或大于5就先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后面的尾数全部舍去,改写成0。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8. 数的产生: 数是应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最初有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后出现了记数符号,即数字。阿拉伯数字是现今世界通用的数字,它是印度人发明的。 9. 自然数: (1)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 的0,1,2,3,4,5,6,7,8,9,10,11 …都是自然数。 (2)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0. 十进制计数法 (1)计数单位:个(一)、十、百、千、万 ...... 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2)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二.亿以上数的认识 11. 亿以上数的读法: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8)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a-a=0 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a÷a=1(a不为0) 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6、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7、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 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叫做减法的性质。用 字母表示:a - b - c= a - (b+c) 。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 c = a× (b×c )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25×78×8的简算 3、乘法分配律: (1)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a+b)×c=a×c+b×c (a-b)×c=a×c-b×c (2)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减。用字母表示:(a - b) ×c= a×c - b×c。

三年级下册万以上数的认识教案

第一单元大数知多少 --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3、使学生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会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4、根据新课程改革,结合读数、写数用有教育意义的数据对写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第一课时:认识万以上的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中的信息窗(一)和自主练习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2.体会十进制计数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对计数单位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对计数单位意义的理解。 策略与方法:认识新的计数单位时,先从学生已知的计数单位个、十、百、千引入,指导学生用横梁上标有计数单位的算盘帮助数数,教师随着写出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说明这些都是计数单位。然后引导学生回忆一下在算盘上数数时有什么规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具:计数器,活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 老师在网上查找到一些有关图书馆藏书的信息你想知道吗?看到这些数字你想知道什么? 复习巩固新知,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展示情境图。 情境图展示的是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约有图书十万册。从而提出问题:十万是多少?你能举例说说你对十万的理解吗?(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的数,数到十万,让学生体会十万是多少。) 三、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2020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精选教育类文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祝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知识就是力量@_@ 2020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温馨提示:同学们,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结束,你记住咱们本学期学习的东西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我们这学期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吧!最后,祝各位同学们在期末的考试里取得好成绩。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一、亿以内数的认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数级: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个数级。包括个级、万级、亿级等。 4、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二、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 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亿以内数的写法 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三、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高的数大。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四、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五、数的产生 1、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印度人发明的)。 2、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 3、 4、 5、 6、 7、 8、 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自然数都是整数。 3、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六、亿以上数的认识 1、亿以上的数的读法 1)先分级,再从最高位读起。 2)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 3)还要注意什么位置上的0不读,什么位置上的0要读,读几个0。 2、亿以上的数的写法 1)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位写起。

2020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精选考试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精品教育文档,如果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温馨提示:同学们,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结束,你记住咱们本学期学习的东西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我们这学期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吧!最后,祝各位同学们在期末的考试里取得好成绩。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一、亿以内数的认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数级: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个数级。包括个级、万级、亿级等。 4、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数级…亿级万级个级 数位…千亿 位百亿 位十亿 位亿位千万 位百万 位十万 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计数单位…千 亿 百 亿 十 亿亿 千 万 百 万 十 万万千百十 个 ( 一 ) 数位顺 序(右数)…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二、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 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亿以内数的写法 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三、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高的数大。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四、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五、数的产生 1、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印度人发明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大全

本学期重点: 1?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2?倍数问题(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多少,求被除数除数的题型); 3?植树问题(爬楼梯、路灯、打钟等); 4?计算类(列式计算、梯等式计算等); 5?统计图(标题、日期、数量等要素); 6. 周期问题(图串、彩旗等,典型:2016年6月1日是星期二,2016年9 月2日是星期几) 7?考试要求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一.容量单位的产生 1、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容器的容量,要使用统一的单位:升或毫升。 2、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L)作单位。 3、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ml、mL)作单位。 4、1升水正好能装满棱长为1分米(dm)的正方体容器。 5、1毫升大约只有十几滴水。 二、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 1、1 升(L)=1000 毫升(ml、mL) 2、生活中的升和毫升的运用: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升; 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升, 一瓶饮料大约是400毫升,一锅水有5升,一汤勺水有10毫升。 3、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5000毫升。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一、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①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②计算时从高位算起,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如果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用前三位除以除数。③除到被除数的第几位,商就写在这一位上。④注意每次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2、试商时,用四舍五入法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若除数看大,则初商可能偏小; 若除数看小,则初商可能偏大。 例:362宁43,将43看作(4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大); 362 + 48,将48看作(5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小)。 ()53宁56,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5,4,3,2,1),最大是(5); 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6,7,8,9),最小是(6)。 439-()4,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4,5,6,7,8,9),最小是(4); 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3,2,1),最大填(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