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开展机器人教育意义论文

中小学生开展机器人教育意义论文
中小学生开展机器人教育意义论文

中小学生开展机器人教育的意义摘要:开展机器人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它也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结合几年的实践经验从多方面阐述了中小学开展机器人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中小学生;机器人教育;意义

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明确、郑重地把“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写入党的教育方针。如何培养在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事,也是基础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中小学开展机器人教育是通向此目的的途径之一。

通过机器人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掌握传感器知识,结构的搭建方法,各种部件的控制方法;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编程的思想,掌握机器人的程序设计方法;在计算机上编写程序,然后通过计算机和机器人的通讯技术,将程序下载到机器人的微处理器上,通过观察机器人的运行情况来调试、验证、反思、改进。这里面涵盖了计算机知识、数学知识、物理知识、结构学知识等,这种多学科的综合性、合作性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所以我认为在中小学开展机器人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电脑机器人制作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搭建出机器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