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影响女性想象

大众传媒影响女性想象
大众传媒影响女性想象

大众媒体中的性别意识及女性的价值体现对女性

发展的影响

徐海燕1

( 辽宁 沈阳 110031 )

[摘 要]目前大众媒体对女性形象的表现和传播,已经与女性的现实存在、生活状态有了相当程度的弥合,当在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上仍存在男性话语霸权的话语环境特征,并表现出女性角色的传统化和商品化倾向,以及评判视角的刻板模式化。说明大众媒体在男权文化控制和操纵下,对女性的价值体现及女性的自身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仍不可小觑。

[关键词]大众媒体 性别意识 女性价值

大众媒体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它的媒介要素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各种印刷媒介(报纸、期刊、图书)以及新兴的电子媒介如录象、光盘、计算机网络等。同时,大众媒体还具有传播速度迅速、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等特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统计显示,全国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0.5%,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2%;报纸总印数318.4亿份,杂志总印数28.5亿册,图书总印数73.2亿册。可以说,今天人们的社会生活已经离不开大众媒体的广泛介入,特别是当大众媒体对女性发展的影响在逐渐加强之时,大众媒体中所反映出的性别意识对女性的价值体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众媒体中的社会性别意识及对两性形象的塑造 社会性别意识即指在承认两性生理差别的基础上,对男女两性所具有的人格、尊严、权力和发展机会的认识,其根本意义在于瓦解社会对男女两性的诸多刻板规定,无论这些规定有着多么“合理”或“自然”的存在理由,主要包括对男女两性是性格、形象、能力、社会及家庭角色等方面的定型化,通过对社会规范、角色定位、行为及思维方式的制约,将被强化的性别成见内化为受众的一种社会期待,影响着受众的性别认识和价值评判。而基于商业化基础的大众媒体,

1 虚海燕,女,1952-,汉族,籍贯为内蒙突泉县,社会学专业,曾在日本北九州大学进修,现供职于辽宁社会科学院民俗文化研究所,传统文化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其公众性和驱利性,使它在商业化运作过程中,倾向于迎合大众心理,利用受众最熟悉的价值和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来建构不同性别的模式,因此在展现社会主流文化时,难免会表现出一些由传统文化积淀而来的性别意识。

在大众媒体中有关两性特质的表述,历来是稳重、理智、高大、对事业富有进取心者为男性的代名词;女性则应表现为温柔贤惠、柔弱娇小、更多的关注于婚姻家庭、情感生活,或者是相夫教子、甘愿默默奉献的家庭主妇,或者青春靓丽、多情又善解人意的现代女郎。这种刻板的性别规范,超出了两性所应有的正当差异表现,否认生活性别的互动功能,转达的是一种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诠释。

大众媒体不仅制造着两性形象,还引导着两性如何的评价自己和另一性别标准。人们在与大众媒体的接触过程中,女性的外貌特征比男性受到更多的审视和评判,女性的身材曲线、容貌年龄成为衡量女性价值的唯一尺度,女性形象更多的时候只是做为一个可供观赏的对象而存在,她的自我、她独立的人格和能力的展现都被弱化和消损。女性则通过大众媒体的引导,学会了判断“美丑”的标准,并运用这种“标准”来衡量自己和他人,于是隆胸减肥以及各种美容手术被趋之若骛。这种忽略健康自然,带有自残色彩的行为不仅是男性文化压迫女性的结果,也是女性自我要求、自行规范的结果。当女性这样看待自己和别人时,女性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被外表所垄断。

大众媒体塑造的男性标准,同样也加剧了社会对男性的高成就期待和男性的高成就动机,给男性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使男性群体更经常的感受到来自挫折与失败的威胁。男性在大众媒体这种媒体环境中,需要展现的是知识、头脑,需要实现的是权利、成功、财富的拥有。一个普通的平凡的男性,如果他无权无势无钱又不高大,即使他勤劳守法,对工作对家庭对社会尽职尽责,也很容易被打入社会的边缘群体,这种边缘的、弱势的感觉压迫着男性群体,加重了他们的精神负担和对成功的心理焦虑,他们对自己的满意度由此而大为降低。但作为男权主体社会中的一员,他们依然可以借用男性话语的霸权地位,表达对女性的社会角色期待和价值规范,依然可以用男性的目光,消费着作为指涉物品而出现的女性形象,并消解着由此而产生的文化差异。

大众媒体的这种将男性标准圈定在少数精英或成功的偶像身上,而将女性形象停留在视觉美感层次上的所谓“郎才女貌”的主诉功效,是传统文化对两性角色所谓“男女有别”界限的定位。这是一种不平等的二元社会体制,它体现了男

性做为欣赏者、女性做为被欣赏者的不平等两性关系和权力关系,是依附于社会性别的文化基础之上的产物。

女性传统角色的性别定义在现代文化生活中的延伸 我国历史悠久,既有绚丽璀璨的文化,又有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在传统观念体系中,要求父权制通过家庭使父权统治在社会最基础的单位实现,并将不同性别角色的价值观传承下去。在父权文化里,女性没有可能创造自己的形象与价值系统,女性形象是男性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的,许多内容影响了女性自身的发展,也限定了女性政体素质的提高,使女性在社会上追求成功的期望和要求也随之被弱化和淡化。女性的低政治化正是受家庭为主的社会角色影响的结果。所谓“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便是传统文化对性别定位的一个形象的诠释。

传统文化中“女主内,男主外”的性别定位,要求女性从事属于私人领域的服务性工作,男性从事属于公共领域的赋予创造性的工作。强调的是女性的家庭责任和非主体地位,由此强化并合法化女性的依赖感。当妇女的劳动从私人领域进入到公共领域,从此性别的不平等也从隐性、个人性走上了显性、社会性。女性的被统治,是文化和传统习俗制约的结果,如男强女弱、男刚女柔,就是传统文化经过漫长岁月积淀在我们意识形态中,并由大众媒体所反映出来,继而对现实社会生活产生着影响。

我们看到,社会媒体、大众传播总在以不同的方式和渠道对贤妻良母式的女人极尽推崇褒奖,这是传统角色定型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反映。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80年代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渴望》,其收视率高达97%,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女主人公刘慧芳,集忍让、宽容、自我牺牲和奉献精神为一身,明确反映出男权视觉中对女性形象的一种社会期待和理想构造,并要女性自觉地将完成这种文化塑造为己任,以此来排斥那些反传统的例如个性张扬或才干过人或专注于自我价值实现的女性,这是当今社会对女性期望值偏低在现实中的反映。

在宣传报道事业有成的女性时,有意无意的总会比事业有成的男性多条标准,即对自己婚姻家庭履行责任及义务状况的程度。因此人们常常能听到关于功成名就的女性们因工作而疏忽家人家事所发出的“愧疚”表述。类似这种表述据说已成为成功女性的“共同特点”,她们的成功也因此被打了折扣。宣传成功的男性时却极少涉及私人领域,即使涉及到也多半是为事业如何的牺牲着家庭和亲情的需要,因而男性们以不为家事所累而引以为自得,不论其事业是否有成。但男人也有说对不起妻子、孩子的时候,这多半是在触犯刑法、或身不由己的时候。

传统文化要求女性“主内”,“主内”的质量如何,是衡量女性价值的唯一标准。男性若主了内,大有雄风不振倒振了雌风之嫌,有违于传统模式规定,为传统观念所不容。有调查证明男性的生活质量高于女性,女性消耗在家务的时间远远高于男性,便是这种观念大行其道的结果。

计划生育国策可谓深入人心,不论男人还是女人。我们在计划生育的公益广告牌上常看到一个三口之家,年轻的夫妇带着孩子,这孩子多半是男孩,其潜台词不外乎在告诉人们生一个男孩更幸福。女孩也有上广告的机会,多半上的是“生男生女都一样”的广告牌,其勉强之意跃然牌上。在人口统计上,男女的出生比例相差无几,但反映在电视广告中,一些贫困家庭、单亲或再婚家庭中的孩子总是女性偏多,下岗女工的女儿小小年纪就知道用物美价廉的洗衣粉洗衣服、小女孩因继母拿来新产品的牙膏而打消了戒心和顾虑,还有失学的大眼睛女孩……男孩多半是玩的脏兮兮的一脸快意,或面对什么饮料“你今天喝了没有?”制媒者虽然在广告中程度不同的反映了现实生活状况,同时也再现了社会意识规定中男孩女孩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另外在新闻报道中,有关女性的报道及照片都远远低于男性,据有关部门对首都8家中央级大报调查发现,在要闻版报道的主要新闻人物中女性占17%;8家报纸的女记者在要闻版发稿比例最高占26%;8家要闻版有关妇女的报道最多占19%。与此相比较,男性的言论被转述和引用的机率远高于女性,女性干部在媒体报道中多为“无声的存在”,受众只看到她们“出镜”,却很少知道她们做了什么,她们的知名度和权威性就象“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一样仅起着一种类似“陪衬”的作用。家庭传统的性别角色延伸至国家的政治舞台,影响着女性参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女性话语在中国社会受压抑现象或隐性状态由此可略见一斑。一方面是女性整体参政状况的滞后,另一方面女性在传媒界及传媒的领导层的地位相对较低,印证了女性的从属角色和社会生活中的边缘地位。

在几乎所有的文化媒体中频繁接触到带有歧视性的诸如“某女为某男或某家生养孩子”之类的话语,而鲜有人说“某女为自己生了个孩子”,其背后的隐语指向为:生育功能是女性价值所在,女性在提供自己的繁殖功能以服务于他人的同时,在生育活动中的主体角色被抹杀,仅作为一个生殖符号出现。这种思维定势缘于男女两性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所处的文化环境的不同,形成不平等的事实与深层理念,造成所谓“男性化社会”的现实,以至整个社会架构、制度与价值观念都成为男性化的历史产物。昔日母以子贵,今天母以子荣。女性价值体

现很大程度被定位在“母亲”角色上。这种以繁衍功能为女性天职的理念在对待生育控制问题上表现尤其突出,例如对避孕药物研制大都是以女性为使用对象,女性单方面的承受药物影响和心理压力的现象长期以来被视为一种社会常态。

女性的母亲角色并非本性流露,而是社会文化的教化使然。有位教育学家在其洋洋万言的著作中这样教导女人: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母亲。认为女人的本质是母亲,成母比成才更重要。有句常被世人津津乐道的名言:教育一个男人,只教育了一个人;教育一个女人,则教育了一代人。为下一代的利益着想,成了女人受教育的唯一理由。好象女性提高自己的素质首先是他人的需要而不是自我的需要。这种对母亲角色的强化使男人逃避了许多责任,使女人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以他人来衡量女人的价值,否定女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其结果必然限制了女性发展的多样性,使女性失去自我。因此在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上决定,其口号从“今天的女童,明天的母亲”改为“今天的女童,明天的妇女”。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宣传口号是“投资今天的女童,明天的妇女”,没有将女童的未来限制在母亲角色上。女童受教育是一种赋权过程,她们因此将获得选择生活的能力和权利。

教材从来被社会看作为权威的、正面的文化资源,它同其他性别文化来源,例如父母教导、大众媒体等一样,以传递出的性别文化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在这种文化中,存在着明显不同的角色期待。男孩被期望能够思考和解决问题,主动性强,智商高;女孩被期望乖巧温和,安于辅助性角色,性别沟壑开始出现。尽管它是以一种集体无意识形式出现,却反映了一种传统的性别文化,即对男女两性的双重标准,即使是优秀女性,所展现的也多是生活状态中的角色。如居里夫人不是因为她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走进教科书,而只是一位教育有方的好母亲。但教科书对男性的杰出人物从来都是以表彰功绩和优秀品质为主。在教材树立的道德观念中,孩子们开始了他们的社会化。

由于教材文化直接投射社会主导阶级、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意向与观念,对学生包括性别在内的诸多认同与归属影响极大。可以说许多社会问题始于性别不公平的启蒙教育,当儿童长大后,社会的要求便被内化为自我要求。女性在接受社会意识形态时,也接受了自己不重要的定义,她们的价值由于历史性的被漠视,各项权利、资源以及生活机会受到相对剥夺,这是导致妇女贫困的原因之一。

教育是女性自立的阶梯,是提高妇女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而角色教育则是一种终身教育。性别偏见导致对教育投资的性别歧视,从而导致妇女

的文化素质低下,其直接后果是使妇女无可奈何地接受并承担传统的角色,主要表现在早婚、早育、多育并以家庭为主要活动场所上,这是影响妇女参与社会活动与自我发展的重要因素。据中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表明,妇女受教育程度与妇女生育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让女性平等地接受有助于使其全面发展的教育,应是大众媒体宣传中注重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

女性形象在商业性大众媒介运作中的缺失 男性意识形态不仅通过大众媒体的信息传播着传统的性别角色,还规范和建构着女性的性别特征。特别是当大众媒体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将大众变成消费者的任务,它就必然会迎合大众既有的认识、利用大众最容易接受的思想观念来构建符号的表征结构。在市场转型语境下,由于男性相对于女性的财富优势使他们拥有更大的实际购买力,所以出现更多的商品以女性形象做广告诉求,通过女性身体的商品代码化,使女性成了男权文化的消费者和实践者。这进一步地强化了受众原有的传统性别意识,影响着人们对两性平等原则的尊重和倡导。

在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经常是作为某种产品的档次、某种服务质量的象征而出现,或在宝马香车、美酒佳人的高贵典雅气派中营造着梦幻和诱惑,将美女与商品等同起来成为男性享受生活和感受事业成功的标志;或是作为经济型消费而出现,告诉那些理所当然应该操持家务的女性们,怎样让日子过得更节省。例如洗衣粉广告,无一例外的女主角们,挥舞着洗得雪白的男衬衣,快乐无比。受众们很难会看见一位男士举着洗净的妻子或母亲的衣裙快乐的说:“我最爱用某某牌洗衣粉”。商业广告在迎合大众主流文化心理的同时赚取经济利益,其效果窄化人们的思维方式,窄化女性的主体性,背离女性自主利益,突出以男权为中心的男性欲望观点,女性的形象规范受到侵略与扭曲。

在商业性的报道中,决定女性价值的不是包含智力、勇气、人格等品质的完整个体,而是其观赏性的高低。所以当电视电影荧屏靓女云集,在不同场合频繁闪亮登场时,起主导作用的男性眼光和暗示着女性的价值取向在社会主流文化中得到强化。媒体中的女性形象逐渐脱离生活的真实而被异化和物化,成为某种商品档次,消费品位中的一个符号,成为商业文化和男性眼光的载体。当女性在阅读男性推崇的女性形象的同时,她们对自身的认同以及当社会的发展都被这种文化所控制,并潜移默化地将男性的眼光内化为自己的审美需要,用非能力的外观因素确认女性价值,成为女人提高社会地位改变生活状态的一种方式。

因此,女性的身体被看成是一种有待加工的物品,加工的方式是社会对女性

身体的文化控制和文化操纵,如病态的苗条瘦身文化。据调查,北京市15——54岁的肥胖人口约93万人,而减肥者却有120万人之多,其中女性占70%以上。这种现象在全国范围极为普遍。在频繁的减肥广告诉求中,大部分内容都将中青年女性作为产品的主诉对象,以暴露、性感,魅力十足的广告画面暗示受众这样一个信息,女性通过减肥可以增加自信并获得成功的人生。作为个体的女性,在这种视觉冲击力和心理影响力的强制作用下感受并服从着,身不由己地陷入男权文化对女性形象塑造的随心所欲之中,商家由此而大获暴利。

大众媒体所传播的社会性别意识、观念和主张,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进而改变着妇女发展所依赖的社会文化环境。据全国妇联的一项“关于女性喜欢哪类报道”的调查发现,喜欢反映就业及下岗报道的人占53.4%;喜欢生活及时尚类报道的人仅占24.4%,而目前的大众媒体一相情愿地将女性阅读点定位在化妆、时尚、烹调等生活栏目上,女性受众的需求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

在男权思维惯性、商业利益驱动以及缺乏性别平等意识等作用下,女性的形象表现和传播很大程度上处于误导状态,或者背离时代女性特点,倡导娇艳、媚俗,格调低下;或者隐含色情暗示,亵渎社会污染环境;或者不能健康、正常的展现女性形象。比较典型的是拿女性人体作秀,或者说是拿女性的人体当卖点,来哗众取宠,以增加自己或商品的知名度。

只要翻一翻最近的报刊,这样的事情随处可见。3月11日,在深圳市高交会馆针棉织品交易会现场,一位所谓的“现代行为艺术家”,在三个只穿了内裤的女模特身上进行了一次新的“艺术尝试”,美其名曰:“新载体绘画”。4月15日晚,在杭州一家俱乐部里,一位画家手执画笔,朝一位上身只穿了肚兜的女模特背部奋笔疾书。据说这是他们第三次成功举办的人体行为艺术秀。事隔不久,重庆市万州区举行了“人体彩绘秀”,据称有上千市民冒雨观看……

在商业领域,此种现象更不胜枚举,有多少让衣着透明的女模特做着耐人寻味的“表演”,进行所谓商业推广活动。4月19日,福建晋江一鞋厂为了推销最新款的产品,请来一群女模特,她们只穿着一条十分精短的小内裤,全身涂成银灰色,打着印有产品商标的条幅在商场里进行促销活动。且不管一个鞋厂的促销活动和半裸的女人体会有什么联系,只看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出现了这么多女性人体的“人体秀”,而且这种趣味正在演化为一种社会无意识的欣赏观念和价值取向,其本质事实上都离不开一个性字,而女性人体在这里便充当了一个性的符号,以此来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

在主流领域中强调女性的传统角色和在非主流领域中突出女性的性别特征,都表现了男性以传统文化和自我的心理期待而对女性形成的一种介定。在以男权主义为中心的二元对立方式中,普遍存在女性形象在塑造上的缺失和不真实。这种将女性形象仅仅停留在视觉美感层次上的局面应当颠覆,主导性的男性眼光应当超越。女性的独立与解放,指的是女性有充分的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生存方式,而女权则意味着女性维护自我尊严、人格及利益的权利。大众媒体应在借助人们经验的同时真实地表达生活,更需在迎合的同时做出前瞻性的引领。

妇女发展需要性别平等的社会人文环境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大众媒体的传播,为女性形象塑造着相应的价值合理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变革,“男女平等”正在成为我国社会公众的主流意识。据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女性对自己的能力普遍认可,认可程度高达80%以上,而对“男强女弱”的传统性别观念,大多数女性反对态度鲜明。80%以上的女性不认为“女性应尽量避免在社会地位上超过她的丈夫”,其中87%的女性认为男人应该承担一半的家务,传统性别角色分工受到挑战,女性的自立意识在增强。这表明中国妇女地位在经济、政治、社会参与、教育、婚姻家庭、健康、生活方式、法律、社会性别观念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但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的趋利倾向,削弱了公众对性别歧视现象的敏感和批判力,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性别不平等的传统观念。为了抵制商品物化女性和女性性对象化的趋势,一批带有女性审美视角、女性主义思想的文学、影视作品在不断涌现,以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更深层次的挖掘和更符合人性的阐释使更具有时代感的女性跃然而出。人们已经开始喜欢并接受了女性与男性共同竞争,在平等中实现社会价值的新的传媒理念。

人们意识到,只有当社会运动形成强有力的公共舆论进而与媒体发生互动时,才能有效取得反抗与批判的发言空间,并迫使物化人性的媒体策略有所改变。因此呼吁党政领导部门、教育、媒体及文化主管部门加强对媒体及电子网站等现代媒体性别导向的监督,积极宣传文明进步的妇女观,抵制和消除对妇女的歧视和偏见,克服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有计划地进行社会性别意识、社会性别敏感化的宣传,形成有利于妇女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当女性的心理世界在突破女人以家为轴心的模式后,不断在多个向度发展,媒体制作者在社会文化剧烈变动的涡流中,应以性别平等的意识来创造意义的结构,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视角和

全新的手法去阅读、去展示女性,突出女性不再是作为男性生命的一部分,而是以相对独立的生命价值和不同于男性的内涵和魅力走入未来的主张。

在教育领域,不妨打破刻板的传统角色定位,引进“双性化教育”,建立平衡的、多元化的性别形象,帮助儿童突破传统的性别定性,例如女性也可以进入主流社会,男性也可以从事专职的家务劳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在能力,使不同性别的儿童都充满自尊和自信。

要打破性别双重标准,消除性别歧视与偏见,尊重社会多元化现象,抵制性别不平等的再制,促进两性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增进两性相互了解、尊重与合作,奠定两性和谐社会的基础,使两性和谐发展。这就需要无性别偏见与歧视的人事结构、无性别隔离的教育资源分配、两性平等的社会实践与理论互动关注两性平等与安全的空间和有利于两性平等的可实施性政策等。

在社会整体的大环境中,提倡新型女性角色教育,提高社会角色期望、培养高成就的追求欲望和手段,淡化传统角色观念,树立新的角色观念,做新型角色教育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宣传和强化新型角色观念,在男女两性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女性自我解放的自主意识,加强对自身角色的理解判断,提高参与社会政治与经济活动的勇气和能力,这应是当前大众媒体努力实现的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局编(2000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2]徐敏 钱宵峰.减肥广告与病态的苗条文化——关于大众传媒对女性身体的文化控制.妇女研究论丛.2002.3

[3]袁卫华.广告中女性形象定位的误区.中国广告.1998.4

[4]宓瑞新.发挥传媒作用 促进男女平等——“大众传媒与妇女发展研讨会”综

述.妇女研究.2002.3

[5]孙中欣.批评及对批评的反思——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社会.2002.4

浅谈析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

论文关键词:大众传媒;负面影响;文化批判 论文摘要:大众传媒像一把双刃剑,它积极构建了文化,却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大众文化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大众传媒有构筑新的文化屏障和话语霸权倾向,有消解文化艺术的个性与深度倾向,有销蚀大众精神活力倾向和一定程度上破坏文化多样性的倾向。 这是一个被大众传媒包围的时代,无所不在的媒体时时处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作为走向全球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拒绝的强大力量,正在由表及里地变革着我们的社会面容,制衡着文化。现代传媒为当代社会文化的传播作出了不容置疑的贡献:它借助于科技优势大大拓展了文化空间;它改变了文化的机制,造就了文化产业;它带来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革命,创造了知识民主时代,赋予了每个人获得知识的同等权利;它使得社会大众成为精神文化价值观建构的积极参与者,使大众文化得以迅速崛起;其设置议题的功能、其在娱乐消遣方面的优势,使之具有了对社会的协调作用等等。可以说,大众媒介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积极建构着大众文化。 但同时,大众传媒给文化生产并通过文化生产给社会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大众传媒自身的复杂性使之不可避免地在构建大众文化的同时,也在无形地消解着文化。对其进行“吹毛求疵”式的文化批判的根据就在于“哲学的真正社会功能在于它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这种批判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人类在现存社会组织慢慢灌输给它的成员的观点和行为中迷失方向。”对之进行文化的审视与批判,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传媒建构文化,协调社会。 大众传媒对文化的负面影响首先表现为存在构筑新的文化屏障和话语霸权倾向。所谓文化屏障,是指大众传媒在促成文化传播的同时,有意无意地阻隔了平等的传播。从这个角度

女性与大众传媒

xxxx大学 《女性与大众传媒》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女性形象与大众传媒 学生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授课教师 完成时间

女性形象与大众传媒 摘要;女性形象与大众传媒是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传媒女性众问题已引与起了学术界的密切关注。本文拟从报刊杂志、影视作品、商业广告及网络等当今主要的大众传媒入手。分析目前大众媒介在刻画女性形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获得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到恰当的解决方案。 关键字:女性形象大众传媒问题研究 正文:在西方,“女性与传播”研究的兴起跟上世纪60年代女性运动和女性运动和女性主义发展的社会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强调观点和视角来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传播现象。95世纪妇会以来,性别意识作为一种全新的概念引入中国,引起社会对妇女问题的关注,与此同时,大众传媒运动的繁盛使之深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女性与传媒的关系也日益密切,作为思想意识和行为的强大影响力量,传媒具有促进性别平等的作用。下面我们一一探究。 (一)报刊杂志中的女性形象 女性期刊杂志作为发展比较早的的女性媒体之一,最能代表女性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关于女性的报道在数量上明显少于关于男性的报道对女性的报道大多数作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符号,忽略了女性自身存在的意义。通史,在商业化的大背景之下,关于女性的报道往往以噱头的形式而出现,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

(二)影视媒介中的女性形象 电视产业按照社会习俗,把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成一个不够完全的人物。在家庭中她是为其他家庭成员服务的创造人员常会习惯于将女性当做电视剧的爱情戏元素加以运用,她们不需要事业,不在乎成败,可以只为爱情而活。但是电视剧中的男性角色却要丰富的多,他们有事业,有爱情,有跌宕起伏的命运,当然也有很多事业成功的女性形象,然而在电视剧中,这些成功女性的行为跟一个成功男性没有多大区别;并且电视剧中成功的额女性,家庭生活总是不够健全。 在肥皂剧中,女性形象存在类型化的问题。不是被塑造为有落后性别意识的温良恭俭让的不懂反抗的旧时女性,就是在美容,逛商场,买首饰的所谓时尚另类女性。影视中大肆渲染婚外情,美丽可爱,善解人意,有修养有层次的女性往往都是插足别人家庭的第三者,而原配夫人要么琐碎唠叨。蛮不讲理,俗不可耐,要不忍气吞声,降低人格,缺乏品味,里外都是女人的错,剧中的男性理直气壮,不被谴责。实际上,这些电视剧的绝大部分都是男性叙事完成的额,也就是说,电视剧的女性形象总是通过男人的眼镜看出来并用男人的话语说出来的。 (三)广告媒介中的女性形象 女性形象是艺术的永恒内容,现有的中国电视广告更倾向于是用女性形象,这是由于采用女性形象的广告有着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表现为:

媒介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文献综述

媒介对年青女性形象塑造的研究 ——以女大学生失联案件报道为例 文献综述 1.1研究缘起 2014年8月17日,《重庆晚报》在头版要闻里刊登了一篇《坐错车失联八天,五万元急寻女生》的报道,报道了女大学生高渝因坐错车而失联的事件,当天,网易新闻、新华网、中国青年网等多家网站纷纷进行转载,并将“女大学生”字眼加入标题。同时,央视新闻、人民网、京华时报等微博也转载呼吁,女大学生失联遇害的舆情开始发酵。8月26日,《苏州日报》关于江苏女大学生高秋曦失踪的报道再次引发网友关注。同日,新京报网《济南女大学生搭黑车遭52岁男子囚禁性虐》的报道让本来火爆的话题再次升级,诸多媒体的微博和网站信息被网友大量转发。 8月29日,随着江苏女大学生高秋曦失联遇害,湖北女孩凡莎莎命丧合肥的消息传来,有关女大学失联遇害的话题声量再次暴涨。半个月女生遇害事件直接把该话题舆情推向高潮,而后不断有媒体爆出女大学生失联案件,被媒体爆出的女大学生失联案件多达20多例,据乐思舆情中心“女大学生失联遇害”专题的监测数据显示,从8月17日至29日短短12天时间里,女学生失联遇害事件的舆情声量达54903条,话题舆情关注度长时间保持在高位,舆情高潮迭起,“女大学生失联”的话题成为舆论焦点。而公众也因此对女大学生产生“天真”、“轻率”、“不懂防范”甚至“蠢”、“笨”的看法。而此话题也引起媒体热议,讨论女大学生失联案例频发的原因,然而这背后因媒体的种种报道不当而造成的人们对于女大学生形象的误读却鲜有人关注,而本文则想从这一案例入手,研究媒介对于年轻女性的形象建构。 1.2研究概述 媒介与女性的研究最早发端于西方,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时期。1978年,美国传播学女学者塔奇曼等出版了《炉床与家庭:媒介中的女性形象》,标志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正式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从那时起,女性主义媒介研究逐步发展为一门显学。而中国的媒介与女性的研究则相对较晚。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才促进了媒介与女性在中国研究的逐渐兴起并不断取得发展。而近年来,我国媒介与女性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传播内容

大众传媒对社会及大学生的影响

摘要 大众传媒在当今已深入到社会及家庭的每个角落,它通过大众文化及符号化的冷酷给社会中的个体带来了深刻影响。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大众传媒以前所未有的强度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对不同年龄阶层的受众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控制和影响。关键词:大众媒体社会生活政治观念知识宣传青少年绪论当今社会,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已经不仅仅是新闻,而很多的是信息。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大众传媒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公众意见一起,被认为是影响个人社会化的五个最重要因素。家庭、同辈群体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是深刻和持久的,但它们带有地域性;而大众传媒面向的是社会公众,它的影响是广泛的、巨大的。大众传媒不仅可以控制社会舆论、引导受众态度,它的影响力还可以渗透到一般的社会心理以及个体思维和行动过程中。 一、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作用大众传媒与家庭、学校及其它群体同时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作用,它为个人社会化的过程提供了一个文化环境,它所传播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对社会成员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作用效果可以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类 (一)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积极作用1、大众传媒对个人价值观念的正面影响:大众传媒具有明确而强烈的导向作用,它所倡导的生活理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及行为准则,影响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另外,其它的宣传模式,专题教育,大型主题晚会,名师讲解,专家授课,甚至一些有着正面引导意义的新闻报道等形式都能进行社会教育,对于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促进受众关注、认识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具有明显的效果。2、大众传媒对于社会价值观念的正面影响:大众传媒借助角色示范,供人学习模仿,可以培养、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情趣以及行为规范等。它所塑造出来的雷峰、王进喜等一大批英雄人物、模范人物,则可以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积极进取,在各自的领域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促进社会发展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同时大众传媒对社会规范意识有着深入的影响。大众传媒通过各种形式倡导亲情、友谊、关爱、理解、信赖、忠诚、合作等社会规范意识,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塑造作用(二)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消极作用1、部分大众传媒对主流价值观念的宣传和引导方式不当,导致主流价值观念反而被边缘化。相当部分大众传媒对主流价值观念的传播宣传过于简单化、教条化,表现艺术不当、形式单一、语言枯燥,难以进入受众的视野。2、部分大众传媒自身的价值观念存在紊乱现象,干扰社会价值观念的正常建构。许多节目宣传的中心思想互相矛盾,无法形成统一的哲学观念。所以无法为受众提供合理的价值导向。3、大量影视传媒堕落到引导和塑造正确社会价值观念的反面。一些武打剧、历史剧、偶像剧已经走入怪圈,不仅不能发挥正面的引导作用,反而助长了一些错误价值观念的蔓延。4、商业炒作使一些媒介变得庸俗和低级趣味,偏离其应有的价值取向。为吸引受众眼球媒介经常采取低俗的手段。这样做影响了大众传媒的公信力。 二、大众媒体对政治观念的作用大众传媒担当着党和政府“喉舌”的作用,是架设在大众和政府间的桥梁。大众传媒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地报道党和国家召开的重大会议,进而使大众理解并坚决拥护党、热爱自己的祖国。在各种重大突发事件中,构建了大众与政府畅通的信息平台,传媒尽最大努力满足公众对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需要和对政府采取措施的信息需求。持续报道事件的处理进程和新信息,强化已确定信息的真实性,消除可变信息的不确定性,并与公众形成良性互动,保证事件中传媒信息的权威性,维持政府形象,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体现了中国 政府的形象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国家政治民主是要保证公众与政府官员之间信息制定的畅通,政府要保证其决策的透明化,公众可以了解政府信息和参与解决社会事务。政府需要了解公众的生存环境,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才能改善社会现实; 公众也要知道政府制定的政策能否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实惠和保障。大众传媒在此过程中,有效地为公众传递政府信息,同时也为政府了解民情提供一个平台。因此,大众传媒关系着政府和公众之间达成有效互动的效率和深度。三.大众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的作用(一)大众传媒对中学生价值观念的积极作用1、传媒手段的先进和丰富使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多样化,知识面和想像力都大大扩展。2、开放的媒体环境为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开放的媒体环境为当代中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向他们展现了一幅多样化的生活图景,这为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3、传媒环境的繁荣使中学生呈现出具有时代特色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中,自我无疑是最重要的,自我意味着独立,是现代社会最起码的思想资源。当代中学生有自己的时尚和娱乐,有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大多数中学生认为,我们这一代人和父母一代在消费观念和处世目标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崇尚自主自立,相信自己的选择,青少年独立自主适应了现代社会生存竞争的需要,有利于发挥当代青少年的创造性,开拓新的道路。(二)大众传媒对中学生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大众传媒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大众传媒的发展,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大众文化为盈利而制作,表现出庸俗性、娱乐性,平庸化的东西被奉为新潮而流为时尚,深刻而且崇高的东西被视为落伍,文化生产与消费中所出现的媚俗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中学生

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复习)

一、何谓大众传媒 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图书、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作为一种向社会传送信息的行业,它已经渗透进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传播迅速,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对于政府的决策的宣传、社会道德伦理的建构及对于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重塑都具有不可轻视的影响力。因此,作为“第四权力”,媒介通过选择和建构社会知识和社会影像从而对人类的发展与变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何谓生理性别 人类基于生理差异形成了性别,这只是生物学上的区分,也就是生理性别. 一)性别的鉴定: 1、出生时,生理发育要符合医学鉴定,顺利取得出生证明上明确的性别归属,这个性别证明一般通过第一性特征来确定。 2、在成长过程中完成第二性征的完全发育。 3、染色体来分辨:x和y染色体构成的差异 三、什么是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则是男女两性在生理因素基础上,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形成的性别特征与差异,主要基于社会文化的建构。社会性别是人在成长过程中被逐渐培养成的,它可以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被改变。因此,社会性别和性别不一定是一致的,社会性别与性别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任何人都是性别和社会性别的合一。 社会性别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每个人都有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源于社会建构,社会性别规范人的行为,决定人的社会角色和行为特征。而这一理论渊源来自于波伏瓦在《第二性》中的著名的话:“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

社会性别具有以下几点含义:1、社会性别与性别是互相嵌入的关系。 2、社会性别研究的出发点是揭示两性不平等的状况。 3、社会性别研究的内容是分析性别不平等和再生产的原因。 四、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的关系 女性主义媒介研究都关注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互相作用的关系,对大众传媒在社会性别特征建构方面发挥的作用进行评估和判断,形成了一种新兴的传媒批评类别——女性主义传媒批评。社会性别与大众传媒关系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大众传媒以下三个方面的检视和批评。1、制作领域2、文本领域3、对受众的影响 1、制作领域。对于媒体制作领域的研究主要检视媒体制作过程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又可以分为三个层面,A制度层面:针对那些已经是成规的媒体理论,经过多年的实践的约定俗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则,研究它对女性的影响B组织层面:制作机构内部的惯例和实际操作。组织价值文化的内在驱动力和隐性压力与女性形象塑造的关系C个体层面:女性在媒体从业的数量和所处的职位 2、文本领域。主要关注的是女性的媒体形象问题。文本领域的研究在美国已经有40年,一直是学者考证的重点。媒介形象研究源于贝蒂弗里丹的《女性的奥秘》。 3、对受众的影响。媒体对女性影响的研究,注重于分析对于女性潜在的教育功能,包括探讨媒体对于女性观念的影响和媒体对于女性行为的影响。 媒体对社会性别影响和建构的两个方面: 1、促进女性的发展 媒体的先进的社会性别意识的宣传和引导对于女性自强自立及自我意识的增强都是有着重要的作用的,所以,我们要正确的利用媒体这把双刃剑。只是从目前来看,媒体中的女性声音非常微弱。

论大众传媒的发展和影响+耿莉

论大众传媒的发展和影响 【摘要】高速发展的现代生活中大众传媒无处不在,人们能时刻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了解到海量的信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信息来源。大众传媒全面参与人们的生活,满足了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的现代人。所以大众传媒直接并深入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思想甚至是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大众传媒;政治活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改革 一、大众传媒的概况 大众传媒是传播媒介的特殊形式,一般是指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现代传播工具。是由组织化的传播机构及其专业人员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向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传者传播新闻、意见、知识、思想、文化、服务等社会生活各方面信息的社会过程。信息是社会的一种“黏合剂”,信息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方式,它使得文化得以传递、扩散、迁移和继传。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既是人类创造和使用传播媒介的历史,也是传播媒介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 美国学者罗伯特?默多克所言:“对于任何一个21世纪先进国家而言,一个强劲繁荣的传媒产业不仅仅是有利可图的,而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国家的艺术和知识产品的价值,远远超过它们所带来的财政收入:它们是传播的原动力。一个国家的传播能力——分享它的历史遗产,表达它的智慧,以及在国内外交流特殊人才——才是保证这个国家能够进入连接着世界最强大国家的媒体网络。书籍、报纸、电影、杂志和电视,这些都远不止是闲暇的消遣:它们是一个民族参与世界范围伟大思想交流的必经之路。” 二、大众传媒的发展优势与目的 1、发展优势: 1)、专业的媒介组织,收集、加工、生产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和效率高。 2)、具有公开可靠的信源,信息的可信性和确认性。 3)、形成了一整套为社会所广泛承认的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形成了一套吸引和联系受众的有效机制。

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报告_刘伯红

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报告 刘伯红 卜 卫 内容摘要 本研究报告以全国10个城市电视台的1197个广告为样本,从社会性别 观念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发现:约1/3的电视广告有性别 歧视的倾向。主要表现为:角色定型和以女性作招徕。这类性别歧视广告的实质是对 女性独立人格的否定。 一、问题的提出 自八十年代以来,以电视为主体的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又催生了中国广告业的复苏。1979年,中国的商品广告在销声匿迹10年之后重又出现,并迅速发展。从1983到1993年10余年间,全国广告营业额从2.34亿元增加到134亿元,人均广告费从0.23元增加到11.3元。而电视广告又以其形象逼真、接受感强、直接刺激消费等特点,倍受商家青睐,电视广告的营业额1993年已占全国广告营业额的22.0%[1]。 至1992年,中国女新闻工作者发现,在日益崛起的广告业中,女性形象越来越多地被利用。广告=商品+女人,女性成为广告创作中的一个“永恒主题”。于是,《中国妇女报》率先发起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的讨论[2]。讨论发现,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有一种两极分明的定式:一极是传统的贤妻良母,另一极是超前消费、吃喝玩乐的“现代花瓶”。讨论提醒人们关注广告中的妇女形象,督促人们重新思考大众媒介与当今女性生存状态的关系。但这场讨论的声音,很快被强大的商业文化的力量淹没了。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高度重视媒体在消除性别歧视和推进妇女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将“妇女与媒体”列为“战略目标和行动”的12个关切领域之一。《行动纲领》认为,“在过去的十年里,信息技术的进展促进了超越国界的全球传播网,对公共政策、个人态度和行为,尤其是对儿童和青年人的态度和行为产生了影响。”但是,“媒体继续显示负面和有辱人格的妇女形象”,“大多数国家的印刷和电子媒介没有以均衡的方式描绘妇女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不同的生活和对社会的贡献”[3]。因此,国际妇女运动呼吁大众传媒树立性别意识,从而发挥媒体在世界各地的潜力,为提高公众的性别觉悟,为提高妇女

浅析大众传媒的文化传承与缺失——以流行词汇的产生为例

浅析大众传媒的文化传承与缺失——以流行词汇的产生为例 发表时间:2009-08-24T16:21:28.543Z 来源:《文艺生活》2009年第2期供稿作者:江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湖北 [导读] 传媒传播信息的过程也是传播语言的过程,现代传媒传播现代信息的过程也同时传播了现代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词语。 摘要:传媒传播信息的过程也是传播语言的过程,现代传媒传播现代信息的过程也同时传播了现代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词语。2007年8月,教育部第一次公布了171条汉语新词语,引起轩然大波。2008年年末,各种媒体争相公布新的年度新词。这些词语的产生的特殊性与传播的高速性,反映了大众传播媒介文化传承的积极功能,即能及时地丰富我们的语言生活,但同时也反映了媒介的缺失。 关键词:流行词汇大众传媒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H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6- 一、年度新词的出炉 2002年春晚,小品大师赵本山的台词“忽悠”被观众得知,第二日这个词便红遍大江南北。 2005年,借助《超级女声》的传播,“粉丝”一词拥有了全新的意义并走向大众。 同时,自2005年开始,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对我国的语言资源进行监测与研究,并且以年度为单位,定期公布监测结果。 2007年8月16日,教育部举行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报告列出了171条汉语新词语,房奴、晒客、学术超男等收录其中。据悉,这是国家语委第一次尝试公布新词。 2007年年度新词是从10 亿字(含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新闻语料)语料中通过计算机提取出来的。报告编委会将去年国内30多种报纸中出现的“疑似”新词选出后,根据搜索引擎搜索,确定每个词最初出现的时间,将真正在去年才出现的新词送交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验证核实后,选出了171条新词语。 如今,2008年年度新词也在网上被传得如火如荼。如下是谷歌搜索的十大新词,在网上流传甚广:山寨、囧(jiong)、很黄很暴力、叉腰肌、三个俯卧撑、槑(mei)、打酱油、泡良族、凤凰男、做人不能太CNN。 众所周知,“囧”是一个比较生僻的古汉字,韩愈在《怀秋诗十一首》中就有一句“虫鸣室幽幽,月吐窗囧囧。”“囧囧”在这里通“炯炯”,意思是窗户明亮。 “囧”在网络的使用,最初的启示来自日本,Orz是一种源自于日本的网络象形文字(或心情图示),并且在2004年时在日本、大陆与台湾地区俨然成为一种新兴的次文化。 说起囧的流行,必须要提到“Orz”,这种看似字母的组合并非念成一个英文单词,而是一种象形的符号,在日文中原本的意义是“失意体前屈”,代表一个人面向左方、俯跪在地,O代表这个人的头、r代表手以及身体,z代表的是脚。日本人最初在网络上,例如在电子邮件、IRC聊天室以及即时通讯软件中广泛使用这个符号,表现他们失意或沮丧的心情。 中国台湾的网民受到“Orz”的启发,用“囧”替换掉了“O”,使得日文中的失意体前屈的头部具有了更加写意的表情,写作“囧rz”。 2008年11月,央视为新办公大楼内部征名,引来网友的“头脑风暴”。坐落在北京东三环外的中央电视台新楼,奥运会期间已经开始部分地投入使用,但是很长时间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网友创意五花八门,诸如象形类:双七门、M大楼、圆规、央天门、连七座;文雅类:7迹楼、智窗大厦、宝鼎大厦、新视角;恶搞类:半蹲的下肢、酷中央、囧大楼、三缺一。在“大裤衩”被多数人认为不雅后,“智窗”因为和“痔疮”谐音而遭网民恶搞,“囧大楼”则是一个相对形象而又不算恶俗的名称,“囧”字图案也因此流传于网络。 该字读音如“窘”,本意光明,但因其外观颇像一个人无奈、愁眉苦脸时的表情,网友赋予了它新的内涵:郁闷、悲伤、无奈、无语。如今,“囧”已成为一种流行文化风行于网络与现实生活。在百度的帖吧里出现了一个“囧吧”,跟帖有3万多个;某“囧视频”点击量过百万;众多的人用这个字开设了博客,比如有的叫“一日一囧”,有的博客起名为“囧猪”,等等。甚至有人用它开始做生意,比如湖北大学西门外的一家“囧字奶茶店”生意火爆;李宁囧字鞋更是成为一种时尚;囧字T恤, “囧”网站等等,囧的应用可谓层出不穷。 有人因此把“囧”称之为“21世纪最牛的一个字”。为什么这样一个90%的中国人不知道如何读的生僻字能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我们从以上的例子里可以看出,新词的出现有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即大众传播媒介,脱离了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网络,这些所谓的新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产生的速度上都将大打折扣。我们的语言生活因为有了大众媒介的介入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大众传播媒介的文化传承功能与缺失 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了大众传播的三种基本功能,并分析了其可能存在的负功能。这三种功能是:监视环境,协调环境以及文化传承。 文化也和其他的物质一样,具有向四周扩散的特性。只有被传播的文化才能称为有生命的文化,这是由文化的社会性决定的。根据文化传播的理论,文化的传播必须有载体。而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了文化传播最重要、最高效的载体,能够较为完整的承担文化的主要功能。 新词语以其快速反映社会现实变化的特性,适合了大众传媒及时传递社会信息和反映时代特色的需求,从而成为传媒广为选用的语言成分。传媒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大力推广了其语言载体的重要构成部分——新词语,使新词语的流传得以加速,变化发展的进程也随之缩短。因此,新词语从诞生到流行折射出了大众传播文化传承功能的得与失。 其积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众媒介强有力的渗透与覆盖,尤其是电视和网络的发展,让语言的创造越来越快。在上述例子中,一个新词的产生与传播几乎是同时的,较之以前的口耳传播时代不可同日而语,快速地满足了受众情感表达的需求。 其次,新词的形象与便利性特点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语言生活,使语言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受众在表达情感时,可以选择简单而形象的词汇。比如上文中的“囧”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网友从这个词的构造出发,赋予了这个词新鲜的含义,随之受到年轻前卫的网民们的追捧。这些为数众多的网民们不仅活跃在网络上,也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这样一来,网络语言就可以很轻易地迁移到现实生活中,网络语言与现实生活几乎是“零距离”贴近。所以,不多时“囧”便风行于现实生活,并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再次,正是有了大众传播,人们才可以更多地接触到其它的文化,从中吸取精华,改进并完善自己的文化。比如一些由外文音译来得词汇,晒客(share)指在网上分享信息的人,踹客(try)专指为一些商家试用产品的人,粉丝(fans)即崇拜偶像的群体……这样的例子

大众传媒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摘要: 人们处于信息爆炸的年代,大众传播充斥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它和政治、经济、文化一样是社会的重要成分,并且影响着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大众传媒在当今已深入到社会及家庭的每个角落,它通过大众文化和各种传播媒介给社会中的个体带来了深刻影响。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大众传媒以前所未有的强度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对不同年龄阶层的受众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控制和影响。 关键词: 大众传播,当代社会,影响, 正文: 一,大众传播的的定义 关于什么是大众传播?学者们有不同定义。大众传播是“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方式之一,职业工作者(记者,编辑)通过机械媒介向社会公开地,定期传播各种信息的一种社会性信息交流活动【1】”“指特

定社会集团通过文字,电报。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以图像,符号等形式,向不特定的多数人表达和传递信息懂的过程【2】”而我们的课本上对大众传播的定义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二、大众传播对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的社会影响 西方早期对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持有两种观点。一是“基于乐观主义的期待”,二是“怀疑主义”的态度【3】,每一样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优点和局限性,大众传播也同样,所以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 (一)、大众传播对经济的影响 大众传播对经济的影响是最明显的,大众传播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上。一是影响社会需求,二是建全、监督市场机制。从传统上来说影响社会需要指的是传递经济信息, 另一方面监督市场秩序,因为即使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个人欺诈性地迫求自己的利益扰乱市场秩序的现象也无法根绝。每一种制度都有它的边界, 有灰色地带, 在制度体系内部也会存在难以避免的漏洞。【4】例如2013年12月13日,曾经是冰岛最大银行克伊普辛银行的四名前高管因涉嫌金融犯罪被判刑3到5年半的监禁。他们因为涉嫌金融犯罪使冰岛陷入经济危机。大众传播通过在社会经济系统外部和内部收集信息使人们了解具体的经济运行模式,使不法行为被曝光。

新闻媒体中女性形象分析

新闻媒体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以新浪新闻为例 摘要:新闻媒体作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工具,对新闻报道时是选择性的,需要向大众灌输主流价值观的思想,这时新闻内容必然和客观的社会现实不对等,片面的反映社会现实。但是以新浪新闻为例的新闻媒体,在没有政府资金扶持的情况下,在竞争激烈的新闻媒体行业里生存,一方面要传到主流意识的价值观,另一方面还不能脱离大众全体,需要迎合大众的口味,因此女性形象出现在新闻中的频率愈发的高。新闻对于女性事件报道的时,不仅兼顾主流意识和大众群体,还要注重自身的经济效益,只能反映主流意识下的女性形象,与实际的女性形象不相符。 关键字:新闻媒体主流意识女性形象 我们从字面上了解的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正在发生的或者以前发生现在仍能产生社会效应的事实的报道。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的事实。①当今的的新闻已经越来越偏离“事实”的概念了,即便如此新闻媒体的确构建了一个社会现实,传达着统治阶级倡导的主流意识。在这个媒体构建的社会现实中,媒体没有均衡女性对于整个社会做出的贡献,而是以一种弱势群体提现出来,表现为传统女性形象、家庭暴力、色情行为等等。 女性主义者认为,男权社会的通俗文化是一面歪曲的镜子,所反映的是主流意识形态想让你看到的东西,比如女性的刻板形象(性对象和家庭主妇等),而绝不会反映真实的社会状况,比如女性的真正状况与多元形象。女性以什么形象出现在大众媒体中的呢?下面通过五月份的几则新闻来分析一下主流价值观下,新闻媒体定位的

大众传媒文化

大众传媒文化 在这一部分中,鲍德里亚通过三个部分论述了在消费社会中最为常见,或者作为消费社会信心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和由它形成的大众传媒文化。 一大众传媒文化 (1)大众传播文化消费 在消费社会,一切都可以成为消费品而被消费者消费,文化也毫不例外,然而我们消费的是否真的是普遍意义上的文化呢?鲍德里亚指出,其实我们消费的根本不是文化。以往的文化在消费社会里,变成了文化在循环。在我们的眼里对某些新兴的文化现象进行消费似乎是很新潮的,然而在文化循环中,我们其实是在消费以往的东西,是一种对过时事物的“复兴”。被循环的文化就不再是文化了,因为文化的其中之一特性就是不断地发展。正如书中所言:文化再也不是为了延续而被生产出来;通过传媒系统,它们被强制性地赋予了一种承接、交替的形式;文化和“新闻”中的伪事件一样,和广告中的伪事物一样,可以根据媒介自身,根据一些参照规则被制造出来。(P83) A、那么我们消费是到底是什么:大众传播的P.P.C.C 大众传播将文化和知识排斥在外(P91),大众传播的只是一些固定的答案或着一些反应机制,这是大众传播的模式,就相当于转盘和计算机。 大众传播模式其实就是转盘或计算机游戏模式,提供已有的答案任你选择,实则丧失了思考和选择,从而支配你的举止,你的每一个行动和整个行为表现,你的举止就像是面对不同刺激做出的回应一样。 例如购物:与其说它是个体为了满足一种需要而采取的独特手段,还不如说它首先是对问题的回答。 B、什么是P.P.C.C:最小的公共文化(大众文化) 大众传播就是一种赌博,有筹码才能进行,而筹码必须是“一般等价物”,否则无法进行,而这一般等价物就是P.P.C.C,它代表着普通消费者要获得消费社会公民资格必须拥有的最小一套同等物品。例如对分数通分,分母相同才能比较,而相同的分母就是最小公共文化。 例如电影:只有大家都看电影(抑或看某一部电影)才能在某一区域或人群中对某以实物进行讨论,这样才能确定你在这一区域的“身份”。 C、公众为什么要参与大众传播这样的游戏:能获利 ①能获取信息 ②不需要失去具体的实物,而通过技术实现:传播媒介的覆盖 ③确立身份 D、那大众传播中的文化哪里去了:成为了商品,可以倍增,可以备份 文化再也不是作为作品和意义载体、作为开放的含义而与其它成品相对立,它们自己也变成了成品,并进入了那一批、一堆普通公民赖以确定自己“社会文化”地位的附件的行列。(P94) E、对这种“文化品”的消费意味着什么:身份认同或者寻找身份认同 书中说:这一切文化实体之所以被“消费”,是因为其内容并不是为了满足自主实践的需要,而是满足一种社会流动性的修辞、满足针对另一种文化外目标或者干脆就是只针对社会地位编码要素这种目标的需求。(P96) F、对这种“文化品”消费的结果是什么:文化“再循环” ①在个体被打上分工和个体任务的深深烙印的社会中,他们想方设法的用“文化” 对个体进行“重新设计”,把他们装到同样形式的外壳里,为文化提升符号下的交换提

大众传媒的作用(精)

(1 大众传媒 : 大众传媒是传递信息的大众传播媒体。 (2大众传媒的种类: 书籍、报纸、杂志、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3特性(功能 :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最基本的功能 ;文化传承功能;监督功能;娱乐功能 (3影响: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 ; 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改变着人们 的日常生活 (4现代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 有利:网络是学习的工具,可以开阔青少年的眼界,增长知识,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 网络可以是娱乐工具,娱乐是青少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长的需要,有利于青少年学习社会。 不利:大众传媒中的信息来源复杂, 如果不加选择,过量接受,可能会导致“ 信息污染综合症” ;虚假的不良的广告信息也会对青少年造成不利影响;大众传媒中还有一些暴力、色情 等内容,会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可能会影响青少年的思想等。如果长时间的泡在网上,会影响他们的休息和身体健康, 还可能使他们感到孤独感 ,颓废感、困惑感,亲情得不到满足,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1 大众传媒的种类:第一类: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如口语和体语

第二类: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第三类: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通讯等等 (2作用(功能 :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功能(最基本的功能 文化传承功能:它传播前人的知识与经验;记录同代人的探索与创新 ;引领社会时尚与风气;倡导一定的价值观念。 监督功能:它及时报道和评论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舆论导向作用;揭露社会上的一些假、恶、丑现象,对其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娱乐功能:它提供了大量文学、艺术、休闲方面的内容,大大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陶冶我们的性情。 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 新闻传播工具 (news media :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 报纸、通讯社、 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的总称。西方称为新闻媒介(News media或大众传播媒介 (Mass media 。 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经历了 4种方式:原始传播方式、手抄传播方式、印刷传播方式、电子传播方式。在书写工具问世以前,信息的传递是通过语言手势图记、烟火等方式进行,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当新闻传播工具出现后 , 新闻传播才成为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活动新闻传播工具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交往的产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播方式不断变化,传播速度 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效果也越来越大。 最早出现的新闻传播工具是报纸,它在漫长的传播史中一直是新闻传播工具的主要形态。对新闻传播工具渊源的研究,中外新闻学者有 3种说法:①新闻采集活动始于中国商代、周代, 《诗经》、《春秋》是最早的古代报纸。这种观点最早见于日本的新闻学著作。②中国的邸报 (见敦煌进奏院状和古罗马帝国的“ 每

浅谈大众传媒中女性形象

选择第二题 浅谈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 在网络世界发达的现代,大众传媒是社会文化的载体,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传媒工具来了解这个世界,大众传媒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入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然而,在这个如此现代化的世界,仍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如何正确引导大众传媒,正确利用大众传媒来消除性别歧视,改变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弘扬女性特色,维护女性权利,提高女性地位,推进女性运动的发展成了重要的话题。 在大众传媒运作的过程中,由于商业化的本质,为了迎合大众心理而达到盈利的目的,常常会表现出一些由传统文化积淀而来的性别歧视。女性的形象被塑造成了商业模型。如材料三中的“金龙鱼色拉油”广告中,妻子在厨房忙得不亦乐乎,丈夫及儿子却在休闲的看报、打游戏。这一小片段无疑在无意识中将女性在劳动性别分工中定位成了烧饭做菜,而男性却是“成功人士”,暗示着传统的“女主内,男主外”和“男强女弱”的观点。这在为潜意识中给新一代的人类重新灌输社会性别的歧视。这种性别视角的再现,不仅不能真实地反映两性的社会劳动分工和形象行为模式,反而通过大众传媒内化成为两性评价自己和异性的标准。这非常不利于改变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和提高女性的地位。 从性别的视角来看,大众传媒内化了女性的自我价值观。我国的大众传媒对女性的一些报道中将女性当做被男性欣赏,用来取悦男性的一种附属物品,传递着女性依存于男人而活的潜在信息。而生活在被大众传媒“氧化”社会中的女性却以此将自己定位。如材料一中的“粉刺一搓净”广告中,衣冠楚楚的男子拿着放大镜对自己的“物品”认真仔细的审视。女子“自信”地说:女人的幸福就是被男人的喜欢。再如材料二中的男性用把女人比作荔枝,望着洁白晶莹的果肉说:现在的你就像这个,又大又滑,怎么看都不够。女孩做无比幸福状。把男人的物品比喻当做赞赏,并由此感到幸福。由此可见,大众传媒内化了女性的自我价值观,女性内心深处的对性别社会分工的认知结构也被传媒中的性别意识左右,自觉的认同甚至以男性的话语为依存,扭曲了女性的特质,使得女性自身的主动性和真实感受未能真正的体现出来随之被社会“潜规则”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未能正确的为自己的存在的价值定位,以男性的赞赏为其价值所在,希望自己能够得到男性的肯定。 除提供的三则材料之外,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例子,如周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的展示的TCL电脑广告词“想她,等她,拥有她”和佳能相机广告词“生活必不可少的配件”广告中却用大篇幅的女性脸部为广告海报。更有用女性的裸体吸引大众的眼球等等。但男性在传媒中的形象却是截然相反的,都是属于领导者,运动者等角色。这些都表明,大众传媒不断的给女性形象给予商品化,无疑在向现代人们传递着女人是客体,是物品、附属品。男人可以像拥有商品一样拥有女人,男人在高高上,女人卑微的观点。这些都不利于现代社会的人们提倡男女平等和提高女性的地位。 随着大众传媒对生活的渗透,我们女性应该先要学会树立属于自己的正确的价值观,确定和建立好两性之间的关系,同时要对大众传媒“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利用大众传媒开拓自己视野的同时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被大众传媒所潜化。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指出“大众传媒中存在着传播陈规定型和贬损的妇女形象,以谋求商业和消费主义的利益的问题,另一方面,“大众传媒有很大的潜力来促进妇女的地位和男女平等,它可以打破陈规的多样均衡的方式勾画妇女与男子的形象”。即大众传媒对女性地位存在着诸多歧视与挑战,这是由于大众传媒没有受到规范专业的性别教育,缺乏性别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感。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其所拥有的强大力量和影响力,所以在这传媒的世界里,我们要将其正确引导,加以利用,更好的去弘扬男女平等,以提高女性地位。 构建绿色健康的传媒文化。首先,女性也要承担起社会角色,从事更多的与社会接轨的工作,提高自身素质。当然,这也需要从传媒人做起,提高传媒人的性别意识是关键,可以提倡建

大众传媒对女性发展的影响探析

大众传媒对女性发展的影响探析 关键字:大众传媒社会女性传统权利大众传媒妇女发展 辩证地看,大众传媒对于女性的发展无异于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大众传媒因其商业特质和大众立场,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上还女性以言说的权利,从而对男权控制话语场、控制社会意识形态的历史形成颠覆和重构的力量,使女性经由传媒影响主流社会成为可能。 网络传媒的发达更意味着传者与受众平等相处时代的来临,在网上人与人的对话已成为数字式的点对点的交流,性别、身份均变得不再重要。另一方面,受收视率、发行量等经济目标的制约,大众传媒追逐利益最大化,制造刻板印象;而这一刻板印象形成的社会基础是以男权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现代社会的性别对立已不直接表现为压迫与反抗,而是表现为渗透、吸附和同化,现实生活中一种由男性话语霸权构筑的“场”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对女性构成吸附和挤压。在这种吸附和挤压下,女性不由自主地把男性的需要和标准内化为自我的需要,从而放弃独立的自我人格,成为“他”所要者。 关于女性发展与传媒发展的互动关系可以描述为:一方面是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女性自我意识的高涨带来的性别鸿沟逐渐消弥的趋势;另一方面是传统文化和商业文化合谋下媒介使性别鸿沟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一、赋权与维权 传播学理论认为,大众传媒受众的基本权利包括: 1.传播权(the right to communicate)。传播权是构成社会的每个成员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在传统上称为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社会成员是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们有权将自己的经验、体验、思想、观点和认识通过言论、制作、著述等活动表现出来,并有权通过一切合法手段和渠道加以传播。 2.知晓权(the right to know)。知晓权在广义上来说,指的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它是人的生存权的基本内容之一。 3.传媒接近权(the right of access to mass media)。传媒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这是普遍意义上的赋权,其赋权的程度范围受制于国家机器和主流意识形态。在我国,大众传媒具有更多的社会公共和公益事业的特征,国家通过覆盖全国的广播、电视、通讯网络向公民传达信息和国家意志,并进行多项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从而使受众尤其是女性受众获得受教育的权利,这一点对于农村女性尤为重要。 据1995年中国女新闻工作者现状与发展课题组的调查统计,中国女性在新闻从业人员中的比例为:在报业,女性占全部记者、编辑的27.5%;在广播电视业,女性占37.3%;在通讯社,女性占29.2%。女性新闻工作者的平均年龄为35岁,80%以上具有大学或大专学历,其中有新闻专业职称的占总数的33%。①此外,中国还有为数不多的妇女媒介。截止1996年,中国有42种女性期刊,3种妇女报纸,1996年3月,中国妇女报社与首都女记协联合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妇女传媒监测网络。② 女性传媒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中国女性的代言人,为消除性别歧视,争取和维护妇女权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发言权的获得是女性干预现实、争取发展的关键性的一步。 对于我国女性而言,一大批高学历、高职称的女性进入新闻工作者队伍,将大大加快女性赋权的历史进程。 二、开放与对话 中国传统女性活动的范围限于一家一户,其发言的内容限于柴米油盐,其交流的对象限于同

大众传媒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大众传媒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摘要 大众传媒影响人们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它传播前人的知识和经验,记录同代人的求索与创新,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引领社会时尚与风气,倡导一定的价值观念,影响社会舆论,它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充实我们的日常生活,陶冶我们的性情。不同的传媒途径带给我们的信息角度可能会有很大差别,即使是从同样的传媒途径获得信息,每个人通过信息形成的态度也会有很大差别,因为人对于传媒是有主动选择性的,让大众传媒为我们的生活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总之大众传媒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大众传媒的影响引领社会传媒途径

一大众传媒与生活……………………………………………二大众传媒的力量……………………………………………三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四大众传媒的传播方式与受众群体…………………………五大众传媒的功能对社会起舆论监督作用…………………参考文献………………………………………………………

在漫长的中国路上,给我们留下了一段深刻的回忆,陪伴着我一起走来,在它们背后有传媒对生活,力量,文化,等的评价。 一大众传媒与生活 大众传播由于自身的发展,越来越强势的深入到生活的角角落落。所以包括生活方式在内。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大众媒介环境之中,接触大众传播,是现代人的重要生活内容。施拉姆曾经介绍过美国人的生活与大众传播的关系:美国人平均把醒着的几乎四分之一的时间用在这些媒介上,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当然,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出现了类似的状态。所以说,大众传播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还是明显、直接而又广泛的。 但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对大众传播产生影响的。受众的诉求是否能被满足,是大众传播发展状况的表现。没有受众的存在,那么大众传播又为什么而服务呢?所以说,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大众传播是互相影响和联系的。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去衡量,两者统一于矛盾的主体中,不可分割,既矛盾又联系。 大众传播积极影响所倡导的生活理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及行为准则,影响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另外,其它的宣传模式,专题教育,大型主题晚会,名师讲解,专家授课,甚至一些有着正面引导意义的新闻报道等形式都能进行社会教育。 有些大众传播对现代主流价值观念的宣传和引导方式不当,相当部分大众传播对主流价值观念的传播宣传过于简单、教条化,表现艺术不当、形式单一等,部分大众传播自身的价值观念存在紊乱现象,干扰社会价值观念的正常建构。还有一些商业炒作使一些媒介变得庸俗和低级趣味,偏离其应有的价值取向。为吸引受众眼球媒介经常采取低俗的手段。这样做影响了大众传播的公信力。 要使得两者和谐存在,一方面大众传播不但要满足受众的诉求,要认识并重视自身对人类观念的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人么自身来说也要选择积极地生活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