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战争今后的发展趋势

高科技战争今后的发展趋势
高科技战争今后的发展趋势

高科技战争今后的发展趋势21世纪初期,我国将面临的战争是捍卫国家

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确保国家利益和尊严不受侵犯与损害的战争。这

样的战争代表着全体人民的意愿,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正义的战争。战争历史证明,

正义战争必将赢得最后的胜利。在战争指导上,必须高举反分裂、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的旗帜,

坚持以正义的战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充分发挥正义战争的优势,依靠这种优势赢得战争的胜利。为此,要立足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的方向努力,全面筹划战争准备,做到备战、慎

战与应战相结合。

战争是政治以特殊的方式的继续,政治对战争的支配和制约是战争的基本规律,这主要表现在对战争目的、规模和进程等方面。首先,在世界向着和平与发展的过程之中,世界人民要和平、求稳定、谋合作、促发展的愿望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促进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相互渗透和依存,从而构成强烈的利益互动关系,使战争决策受到极大的

约束。任何国家无论其军事实力怎样强大,都不能毫无节制、随心所欲地运用战争手段。同时,仅仅依靠军事优势还不能使对手屈服,军事对抗最终还要回到政治解决的方式上来。其次,在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当政治不得不把战争作为手段时,战争的目的不再是攻城掠地、全部或大部歼灭敌之有生力量征服对手,而主要是摧垮敌方的对抗意志,从而使战争规模相对缩小,战争样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再次,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出现,为有限政治目的实现提供了低风险、高效能的手段,而战争耗费呈几何级数的增长又削弱了各国对战争的

承受能力。最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所有国家在对外政策和战

争决策方面的透明度越来越高,民心向背对战争的制约力量显著增强。

面对新世纪的这些新特点,在战争指导上应着眼于政治斗争需要所采取的各种斗争形

式。要以政治、经济、外交等手段为正义的战争营造有利的态势,使敌人在政治上失道寡助。借助谈判手段,打与谈相结合,做到掌握主动。根据政治上的需要决定军事上的打、停、进、撤,以军事上的胜利创造政治解决的有利条件,做到收发自如,措置裕如。在新的世纪,战

争指导还要善于适应战争法对战争约束力逐步增大的趋势,利用战争法的国际执行机制,破坏敌人的战略部署和战略行动,为战争行动寻找法理依据,从而争取国际上的广泛支持。

交战双方至少有一方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和相应的战略战术进行的战争,称为高技术战争。应用高技术研制的新武器和改造的现有武器,称为高技术武器,

例如,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隐身飞机、先进的C(U3)I系统、航天系统、反导系统、电子战系统、夜视器材等。高技术武器命中精度高、射(航)程远、反应速度快、机动性好、可靠性高,对战争的战略战术和结局将产生重大影

响。海湾战争是未来高技术战争的雏型,从中可以看出高技术战争的某些特点。传统的战争以歼

灭敌人有生力量和攻城略地为主要目的。现在可以利用高技术武器从远距离打击敌国的指挥中心、交通枢纽、电力设施、工业中心等经济基础设施,摧毁其中50 %,将使对方的经济、军事、社会活动陷于混乱或停顿。这就是所谓“打击基础设施战略”,又称“瘫痪战略” ,用不

着占领敌国领土就可以迫使敌人投降

21世纪初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将呈现出力量集成化、战场数字化、指挥网络化、打

击精确化、保障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其作战方式将从过去以陆地为主、侧重对敌实施地面作战,发展为陆、海、空、天、电一体化的联合作战上来。从其他作战方式发展到联合作战,

是战争发展的必然规律。随着作战方式的改变,必须研究和运用新的战法:首先,在战前向战区

投送各军兵种的精兵利器,快速形成陆、海、空、天、电一体化的作战部署。其次,运

用一体化的侦察情报网和电子设备实施信息战和电子战。再次,使用各军兵种远程杀伤武器,

从对方防御圈外实施综合火力打击。最后,待敌军被削弱或其作战体系被瘫痪后,再以地面机械化部队的急速推进与空降、机降部队的垂直攻击相结合,实施一体化的全纵深、高强度的机动突击,从而赢得战争的胜利。

在陆、海、空、天、电一体化的联合作战中,电子的“软杀伤”与火力的“硬摧毁”紧密结合,孕育出一种新的作战方式,即“电子 k 火力瘫痪战”,它既可以是陆、海、空、天、电

一体化联合作战行动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相对独立的联合作战行动。联合作战作为战争发展

的必然产物,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提高认识,正确处理人与武器、战术与技术的关系,抓住指挥、战法、保障、训练等关键环节,强化联合意识。加快建立和完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的步伐,实现顺畅高效的统一指挥。与此同时,要加强各项保障建设,创造实施联合作战的物质技术条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使武器装备、作战指挥和作战方式等方面发生了

深刻的变革,制信息权将成为战场争夺的焦点。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战在高技术战争中

的重要作用,大力加强军队的信息化建设。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更确切地说,是现代技术下,尤其是高技术下的局部战争。

高技术战争具有以下特点

(一 ) 战争可控性强( 从达成战争的目的和手段看,高技术战争具有较强的可控性

特点 );

(二 ) 战场空间广阔( 从战争的领域、范围看,高技术战争具有战场空间空前广阔

的特点 );

(三 ) 系统对抗突出( 从战争的表现形式看,高技术战争具有系统对抗的特点);

(四 ) 作战方式多样化 (从作战手段发展变化看,高技术战争具有作战方式多样化的

特点 );

(五 ) 指挥控制自动化 (从作战力量的运用的效看,高技术战争具有指挥控制自动化

的特点 );

(六 ) 战争消耗巨大( 从对后勤保障的要求看,高技术战争具有消耗巨大的特点),

因此,高技术战争中涉及到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趋势。

一:自从高技术战争登上历史舞台后,后勤保障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变化。随着高

新技术的发展和在战争中的运用,未来战争后勤保障呈现出以下主要发展趋势。

一、作战物资消耗量将继续增长,短期内战场物资流不会减压,但增长的速度逐步趋

缓;消耗物资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大,成本不断增加,保障难度更大。

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尽管由于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使攻击破坏的效果

有所提高,摧毁单个目标所需弹药比以往大幅度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部分弹药的消耗量。但从总体上看,作战物资的消耗量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不仅不会减少,而且还会继续增加。一是由于武器装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部队机动频繁,作战强度大,加大了油料等作战物资的消耗。二是高技术战争的攻防技术是相互促进发展的。精确制导武器在发展,伪装加固技术也在提高。虽然命中单个目标所需弹药减少,但用于攻击整体目标的弹药消耗量却大大增加。武器精度的提高,也使作战物资遭受袭击、破坏的可能性增大,增加了物资的消耗量。三是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 节约生命,不要节约弹药 " 将是一条重要原则。对进攻一方来说,通常要以猛烈的空袭和地面炮火" 开道 " ,没有高于以往几倍甚至几

十倍的弹药消耗量是难以奏效的。以物资的损失减少人员伤亡,增大了物资的消耗量。四是高技术战争的高强度要求作战士兵必须享有" 后勤优势 " ,才能维持和提高战斗力。这种 " 后勤优势 " 包括较适宜的生活环境和较充足的生活保障物资,

也增加了战时物资的消耗量。战争的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一个士兵作战日平均物资消耗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 6 公斤,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为20 公斤; 20 世纪 50 年代朝鲜战争期间,美军人均日消耗量为29 公斤,到 60 年代越南战争期间达到 117 公斤; 70 年代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士兵人均日消耗作战物资

250 公斤;海湾战争时,美军装甲师人均日消耗物资 500 公斤。作战物资消耗量不断增长这一趋势,在短时期内不会发生逆转,战场物资流不会减压。但随着精

确制导技二、战略投送地位突出,机动运输保障艰巨,道路及其设施抢修任务繁重,交

通运输依然是后勤保障的中心环节;交通运输可视化程度提高,智能运输初现端倪。

二、战略投送地位突出,机动运输保障艰巨,道路及其设施抢修任务繁重,交通运输依然是后勤保障的中心环节;交通运输可视化程度提高,智能运输初现端倪。

高技术条件下作战,战略投送能力对军队的作战能力具有重要影响。现代高技术兵器

的广泛运用,使战争成为全方位立体战争,作战范围广阔,作战节奏加快,要求人员、物资、装备都能迅速、准确地投向战场,军队的机动能力,尤其是远距离的机动能力对夺取作战主动权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高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海、空大型运输装备有了很大发展,

现代通信、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为战略投送的指挥控制提供了可能。在保持适度" 前沿存在"的基础上提高战略投送能力,也是提高军事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美军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9.11" 后对阿富汗塔利班的战争中,都动用了大量的战略投送力量,输送作战人员和物资。仅海湾战争 " 沙漠盾牌 " 行动一个月的运输量就超过了朝鲜战争第一年的运输

量。由此可见,战略投送在高技术战争中的地位非常突出。因此,不仅美、俄、英、法等发

达国家的军队十分重视战略投送力量建设,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军队也很重视提高战略投送

能力。

未来的高技术战争,是非线式作战,作战行动节奏快、流动性大,部队机动频繁;作

战物资不仅消耗量大,且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流量和流向上满足战役战斗的需要,要求后勤具有很强的机动运输保障能力,战时机动运输保障的任务将异常艰巨。

三、普通伤员的救治量逐步下降,特种、综合伤员的救治量大幅度增加,卫生防疫地位作用上升;快速直达后送成为提高救治效率的关键,远程医疗成为医疗的重要手段。

高技术战争往往采用不接触作战,远程打击成为主要作战手段。加上新防护技术的使用使防护能力大大提高。一般情况下,战场上发生的普通伤员的数量将有所减少,救治量逐步下降。一般技术条件下的战争,战伤主要是枪伤。而在高技术战争中,由于高新技术武器的运用,使伤员的伤情伤类复杂。在大量的微波、激光、次声波、生物等新式武器用于战场的

情况下,特种伤员、综合伤员、精神伤病员大量增加,重伤率更高,增加了卫勤保障的工作

量和难度。

在未来的高技术战争中,卫生防疫问题越来越突出。美国"9.11"恐怖事件发生后,发生了一系列炭疽病菌袭击事件,尽管只是通过邮件方式投送,感染的范围小、人数不多,但美国不得不动用大量的卫生力量进行检测、消毒、防疫和治疗。在未来的高技术战争中,仍有可能较大规模地使用炭疽、鼠疫甚至基因等生物、化学武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生化武器的防疫勤务。卫生防疫将从现在卫勤保障的次要地位,上升为与医疗救治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地位。

实行分级救治医疗后送,是各国军队目前普遍实行的医疗组织形式。在高技术战争条

件下,减少救治阶梯,精简救治环节和程序,在加强战场救治的同时,利用直升机等快速运输

工具进行快速直达后送,使伤病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已成为医疗后送体制发展的必然趋势。

信息技术和其他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势必对军队医疗保障产生重大影响。以现代计算

机技术、卫星通信技术、遥感遥控技术、全息摄影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依托,利用技术先进的大医院或专科医疗中心的技术和设备优势,对战场、边远地区、海上和海岛的伤病员进行远

距离治疗,已成为现实。从1993 年开始,美军的远程医疗系统先后在索马里、马其顿、克

罗地亚投入使用。我国也已经研制成功远程医疗系统。在未来的高技术战争中,远程医疗将普遍得到应用。

四、立体直达的投送式补给成为后勤物资保障的主要方式,海上预置储备与国际后勤支援成为作战保障的重要依托;更加注重适时、适地、适量的精确保障,在保障打赢的前提下讲求经济效益。

未来的高技术战争,将是陆、海、空、天的高立体化战争,战场流动性大,"投送型 "后勤将取代 " 前沿存在型 " 后勤。作战物资保障主要的将不是逐级保障,而是立体直达保障,

战略、战役后勤直接保障到战术后勤甚至前沿阵地。这种保障方式的基本结构是:把后勤指挥管理机构和后勤基地主体尽量配置在战略后方,前方只建立小型的后勤指挥所和携带少量

急需物资的保障分队,缩小战场展开的后勤规模,作战部队通过前方后勤指挥所的数字化

C4I 系统与战略后方基地保持密切的联系。战斗中根据需要,后勤系统主要依靠空运,以"蛙跳式 " 的方法,在前方或敌后方建立临时性保障基地,为作战部队进行快速补给。

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更加强调以" 精确型后勤 " 代替 " 粗放型后勤 " ,按照 " 适时、适地、适量"的原则,为作战提供精确保障。在保障作战需要的前提下,尽量节约后勤资源,以提

高后勤保障的经济效益

二:高技术战争条件下野战食品的发展趋势

野战食品也叫野战口粮,是指按照军队规定的技术标准生产、供应,在行军、作战、执行各

种军事勤务等情况下食用的制式方便食品。野战食品在战争中的地位自古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在高技术战争中,作战强度日益增大,物资消耗量惊人,在这种情况下,后勤保障,尤

其是野战食品的发展就成为当务之急。为适应高技术战争日新月异的发展,各国军队纷纷加紧对野战食品的研发。

高技术引领野战食品发展潮流

为了在延长野战食品保质期的同时,不破坏其营养价值,部分国家的军队已经开始和

正在研究,可替代传统热杀菌食品加工技术的非热杀菌工艺,如高压防腐技术、电阻杀菌

技术、微波杀菌技术和化学防腐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大大减少食品处理过程中产

生的颜色、味道和组织结构的改变,以及营养的损失。对于软包装食品可以使用高压防腐

技术;对于炖制食品可以使用电阻杀菌技术

开发营养型野战食品

针对高技术条件下部队作战训练的高强度、快节奏,对快速补充营养和能量的需要,

结合部队食品通用营养标准,不少国家开始了野战高营养食品的研发。

开发军民两用野战食品

为了提高野战食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其具有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为了有效地

实现野战食品的军民联供,以适应未来军品供应社会化的趋势,世界各国都十分注重野战

食品及其技术的军民两用化

开发风味组合型野战食品体系

风味组合型食品体系是指按照不同战区、不同作战群体官兵的饮食习惯,具备口味丰

富、营养成分齐全、可持续接受性好优点的食品体系。这是各国军队以消费者为中心,尽

可能满足一线官兵需求,进一步提高野战食品口感的新举措。以我国为例,可以建立五大

风味体系:东北风味套餐、西北风味套餐、西南风味套餐、中原风味套餐和江南风味套餐。

同时,还需按照满足特殊要求和特殊军种的需要,研制多种口粮模块,如空军飞行员口粮

模块、海军核潜艇人员口粮模块。

正在研制的新型野战口粮

单兵应急口粮。相对于全热量野战食品而言,单兵应急口粮是一种半热量野战食品,

日供应量也为1500 卡左右,士兵连续食用3—5 天,仍能维持其战斗力的口粮。研制这种

口粮的目的在于通过减少热量供应而减轻口粮的重量,从而减轻单兵负荷,以保证单兵在

高技术条件下应急状态时的高机动性。这种口粮的显著特征是半热量、重量轻、体积小、

便于携带、打开即食、坐卧保障能力强,尤其符合高技术条件下现代战争对后勤保障高机

动性的要求

野战口粮热食化

飞行远航口粮。随着远距离空中奔袭作战和远距离空中军用物资运输在现代战争中的频繁使

用,飞行员在长途飞行过程中,消耗大量体力,极易产生疲劳。正在研制中的飞行远航口粮

能有效解除疲劳,改善飞行员的脑功能,缓解加速度引起的脑生化的改变,对减少空间定向

障碍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为减少飞行员进餐时的操作负荷,新型远航口粮将被加工

成小巧的固态巧克力型食品和流体的“管状攀司”,食用时飞行员用单手即可启封包装。中国在不断发展,也在顺着高技术的发展趋势作出努力。这是一种趋势。近年来,中国第三代领导人高度重视军队建设,提出了部队努力实现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使部队在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

设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中国领导人强调,在二十一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军队肩负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和安全的重大历史使命,国防实力越强大,国家的安全和完成统一大业就越有保证。

与此同时,中国军方领导人还指出,虽然中国军事实力已经取得巨大成就,已

经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但中国不搞霸权主义,不同任何国家建立军

事同盟。中国主张世界多极化,反对单极化,继续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对进口石油依存度过高,能源安全和环保问题日益严峻。本文通过对各种可再生性能源的利用状况进行比较,认为我国发展生物质资源产能潜力巨大,如麻风树、油桐等陆生植物制备的生物柴油在近期会有较大的发展,特别以微藻为主的水生植物制备生物柴油,将有可能成为最有竞争力的替代性能源,在我国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比重。 关键词:能源安全;温室气体;可再生性能源;微藻;生物柴油1. 中国能源构成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统计数据表明2001~2006年间,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90%以上(见表1),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1)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近五年来煤炭年产量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至76.7%。(2)石油的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与煤炭资源相反,石油在能源总产量的比重逐年递减,2006年仅为11.9%,而其消费量的比重五年来均超过20%。(3)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目前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足10%,而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能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2. 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石油短缺与能源安全

我国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2%,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到2002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七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见表2),1995之后的十年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也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全国48.2%的石油消耗量需从国外进口。而2008年4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蓝皮书预计,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07亿吨和5.63亿吨,分别比2006年提高17.42%和62.47%。BP世界能源统计(2008)的数据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约1.24万亿桶,以目前的开采速度仅够开采40多年。 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和中国对进口石油的过度依赖使我们不得不面 对能源安全问题,特别是全球已进入高油价时代,能源安全更成为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影响到中国整体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性问题。 2.2 煤炭消耗与环境恶化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全世界的37%。作为中国的主要能源,在1995~2006十年间,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均在65%以上,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仍将保持煤炭占据主导地位的状况。大量煤炭的燃烧导致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粉尘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大。据美国EIA(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统计,199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215.6亿吨,预计2010年将为277.2亿吨,2025年达到371.2亿吨,年均增长1.85%。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

信息化战争概述

㈠信息化战争概述 ⒈基本含义: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控制、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瘫痪和震慑作战,夺取信息优势和制信息权。使用信息化武器系统是信息化战争重要特征。在战争中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并主导战争进程,才能称之为信息化战争。 ⒉信息化战争萌生与发展: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标志着信息化战争开始萌生;⑵1991年1月17日发生海湾战争是信息化战争萌生期;⑶1999年3 月24日发生科索沃战争是信息化战争进入成熟期开端;⑷信息战争发展。信息化战争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最终要形成以数字化作战单元和数字通信、网络链接和智能支持为一体战争形态。 ▲在科索沃战争中,成功地使用了C4ISR系统。(C4ISR是指自动化指挥系统,是美国开发一个通讯联络系统。C4表示Command—指挥、control—控制、communication—通信、computer—计算机,I 表示intelligence—情报,S表示surveillance—监视,R表示reconnaissance—侦察)。 ▲2000年7月,西方7国及俄罗斯国家元首在日本冲绳召开信息化首脑会议,颁布了《全球信息社冲绳宪章》,将人类社会正式称为“信息社会”。 ⒊信息化战争构成要素 ⑴信息化武器装备(物质基础)。它对作战影响主要表现在:联合、控制、精确、快速等四个方面。 ⑵信息化战争作战力量,它分为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正规力量与非正规力量、结构力量与行为力量。通常包括陆上作战力量、海上作战力量、空中作战力量、导弹作战力量、空间作战力量、信息作战力量等。 ⒋信息化战争作战力量发展趋势:⑴作战力量小型化、合成化。建设便于灵活组合中小型、多功能、模块式部队;⑵作战力量呈现出高科技型特征。高智力型人才要素、高科技型物资要素和高技术含量信息要素是构成信息化战争作战力量基本要素。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人仍然是决定战争胜负重要因素,只是“人”素质内涵发生了变化;⑶数字化部队成为军队战斗力新增长点。数字化部队和网络化战场是信息化战争两大支柱;⑷无人化作战平台大量使用;⑸隐形化武器装备强劲发展;⑹智能化武器装备将在信息化战场大显身手。人工智能技术将形成一个庞大智能化武器家族,为未来智能化作战提供新物质技术基础;⑺新概念武

第六讲军事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第六讲军事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学习目标: 了解军事高技术的概念、分类、发展趋势及对现代作战的影响,熟悉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掌握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的关系,激发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军事高技术概述 第二节新概念武器 第三节军事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第一节军事高技术概述 现代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主要表现为军事高技术的较量,谁拥有军事高技术优势,谁就更容易取得战争的主动权。因此,迎接新军事变革的挑战,重视发展军事高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要国策。 一、军事高技术的基本概念 高技术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处于前沿或尖端地位,对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增强国防力量起巨大推动作用的技术群。从总体上讲,高技术主要包括相互支撑、相互联系的六大技术群,即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海洋开发技术和航天技术。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起巨大推动作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军事高技术是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强调军事高技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是因为当今信息时代的整个高技术群主要是息技术发展推动的结果,没有信息技术的重大突破,也就没有整个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二、军事高技术的分类 参照我国著名科学家朱光亚主编的《现代高技术武器装备手册》和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国防高技术名词浅释》等工具书,从军事高技术的应用范围与特点出发,可将军事高技术划分为两个层次或两种类型: 第一类,是支撑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的并且与学科专业领域划分相对应的通用性基础技术,主要包括军用微电子技术、军用计算机技术、军用光电子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军用新能源与先进动力技术、军用先进制造技术、纳米技术、军用仿真技术、军用生物技术等。 第二类,是直接应用于武器装备或使之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与武器装备类型相对应的应用技术,主要包括侦察监视技术、通信技术、导航技术、精确制导技术、伪装与隐身技术、信息战技术、军事航天技术、·核生化武器技术、新概念武器技术、主战平台技术、指挥信息系统技术等。在这些技术领域中,传感器技术、精确制导技术、信息战技术和指挥信息系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以及对未来的影响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以及对未来的影响 摘要:正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异常迅猛,学科交叉融合加快,重大创新不断涌现,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的周期日益缩短。科学技术不仅成为推动全球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的根本动力,也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和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总体来看,当前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出以下基本特征和新趋势。 关键词:双刃剑高度分化国际竞争管理体制信息技术产业结构升级 引言 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不少学者称之为"第三次技术革命",以表明其划时代的意义或用"知识爆炸"来形容现代科技发展的高速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与人类社会的紧密结合,人们也开始思考关于科技发展的哲学命题:例如科学技术的本质问题、科技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科技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科技与人的自身关系问题等等。同时,科学技术本身也呈现出了超越以往时代的特点。 正文 一. 关于科学技术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而技术则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在现代,随着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趋势日益加强,科学和技术作为两个既有本质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概念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科技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科学技术自从产生以来,已经给人类带来了数不清的实际利益。它既是利用自然的资源为人类服务,也是以人为主体进行改造自然的活动;科技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也与社会有着双向依赖关系;人类发展科学技术的初衷在于使科学技术造福人类,使人获得更大的自由与解放,从而使人获得全面发展,在当代科技更是与人类自身的发展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由于科学技术本身存在某种非人性化的因素,加上人类自身对科技的不合理使用,导致技术的异化。在这种状态下,技术不再是为人服务的工具,对于人自身而言,技术反倒成为统治自己的异己力量,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带来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即科学技术的进步带给人类的并不尽是鲜花和满意的微笑,还有困惑和苦恼。 在当代,科学技术与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联系更加紧密;围绕着这些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在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在于揭示事物本质的规律,总的来说具有以下的特点: 首先,随着工程的系统化,工程项目规模越来越庞大,结构愈来愈精巧;因此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关系日益紧密,在工程技术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离开

我国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周灵悦 学号:201233745108 指导老师:侯景鑫 时间:2014年12月

我国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引言 伴随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基于第一个20年(1981—2000年)我国实现“能源消耗翻一番,经济总量翻两番”的可喜成就,国内外一些权威部门对我国2020年能源需求做了预测。在国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DRC)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中心(ERI)在国际能源专家的协助下于2000年对中国2020年的能源消费需求按照不同的情景做了权威的预测,预计通过提高能源效率、采用相关先进技术和生活方式等措施,2000—2020年之间我国年均能源消费增长将保持在313%—418%之间,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在2417亿吨(绿色增长情景)与33亿吨(普通措施情景)标准煤之间。国际上,一些机构在20世纪末也对此做过类似预测,如美国能源部门研究认为21世纪前20年我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在315%—419%之间,20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2413亿—3212亿吨标准煤[1]。 二、中国能源危机现状 第一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资源质量较差。我国常规能源资源的总储量就其绝对量而言,是较为丰富的。1997年全国第三次煤炭资源评价:2000米内煤炭资源总量5.57万亿吨,1000米内2.86万亿吨,探明储量(A+B+C)6044亿吨,可采储量1145亿吨;煤炭储量中:烟煤占75%,无烟煤12%,褐煤13%;按用途分类:动力煤为83%,炼焦造气等原料煤为17%。1993年全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石油总资源量为940亿吨,天然气总资源量为38万亿立米,专家预测可采资源量:石油为130-150亿吨,天然气7-10万亿立米。煤层气:2000米内测算资源量30-35万亿立米。水能蕴藏量为6.76亿千瓦,可开发量为3.79亿千瓦。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太阳能2/3国土面积年总辐射量超过60万焦/平方厘米,风能资源量估计为2530亿瓦,地热能已探明可采储量4627亿吨标煤,生物能:柴薪秸杆为3亿吨标煤,动物粪便等沼气原料为25亿吨;海洋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潮汐能可开发资源量218亿瓦,波浪能理论资源量129亿瓦,潮流能理论资源量140亿瓦,温差能13.2-14.8千亿瓦。 第二,能源生产消费以煤为主,在我国的能源生产消费结构由煤炭始终占有较大的比重,1998年,原煤在一次能源生产中所占比重为74.2%,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为75.6%。根据UNEP和UNDP1995年的世界资源报告,在全球能源结构中,世界为:液体37.1%,气体23.7%,固体29.2%,一次电能9.9%;发达国家:液体36.7%,气体27.4%,固体24.1%,一次电能11.7%;发展中国家:液体37.3%,气体14.1%,固体43.7%,一次电能3.8%;而中国:液体17.5%,气体1.6%,固体75%,一次电能5.9%。 第三,能源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劳动生产率较低。1998年,我国煤炭工业职工总数约占世界煤炭职工人数的52%,而煤炭产量仅占世界总产量的21.5%,

我国高技术战争今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高技术战争今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高技术装备的出现改变了现代战争的形式与格局,使战争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使战争更加具有威慑了,从而使高技术战争开始得到快速发展。美国参与朝鲜战争、1990-1991年波斯湾战争以及上世纪90年代在波斯尼亚和科索沃军事行动,还有2002年对伊拉克的战争都是高技术战争的集中体现,其中科索沃军事行动更是高技术战争的经典代表战争是政治以特殊的方式的继续,政治对战争的支配和制约是战争的基本规律,这主要表现在对战争目的、规模和进程等方面。首先,在世界向着和平与发展的过程之中,世界人民要和平、求稳定、谋合作、促发展的愿望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促进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相互渗透和依存,从而构成强烈的利益互动关系,使战争决策受到极大的约束。任何国家无论其军事实力怎样强大,都不能毫无节制、随心所欲地运用战争手段。同时,仅仅依靠军事优势还不能使对手屈服,军事对抗最终还要回到政治解决的方式上来。因此快速获得军事上的胜利是现代战争的关键所在,是为将来的政治谈判获得主动权的关键所在,是为自己国家获得最大利益的关键所在。而高技术战争是获得现代战争胜利的关键所在,发展高技术战争是各国军事战略的一个重点,而且是必须发展的一个重点,我们必须牢牢的抓住现在的和平时期,发展高技术战争的武器装备和战略思想以及升级战争模式,完善后勤保障是现代战争的关键所在。 那么高技术战争是怎样的?高技术战争对现代战争的影响?我国高技术战争今后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呢? 高技术战争是指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核、化、生威胁下进行的信息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及伊拉克战争目前都被看作是高技术战争的基本模式。其特点可归纳为: (1)战争中使用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战争。 (2)作战时间短、危害时间长。(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都只有几十天。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是高技术装备的应用使预定的作战目标更容易实现。另一方面是由于战争消耗大,也必须尽快结束。) (3)城市局部遭袭,但居民受到的危害却很广泛。(因为电厂被炸,将会造成大范围断电,影响可能是全市性的,可能造成停水、停电、停照明、停产、停防空警报等;大型工厂被破坏,原料、产品、上下线物资供应受影响,会立即波及全省、全国,产生全局性影响;被炸后的火灾、空气烟雾、水域和土壤污染、鱼类和农作物污染及未爆炸弹和地雷的威胁,都将在大范围内长期影响居民生活。) (4)战争可控性强(从达成战争的目的和手段看,高技术战争具有较强的可控性特点); (5)战场空间广阔(从战争的领域、范围看,高技术战争具有战场空间空前广阔的特点); (6)系统对抗突出(从战争的表现形式看,高技术战争具有系统对抗的特点); (7)作战方式多样化(从作战手段发展变化看,高技术战争具有作战方式多样化的特点); (8)战争消耗巨大(从对后勤保障的要求看,高技术战争具有消耗巨大的特点) 高技术战争的以上特征,对军事上的影响,可以说是革命性的。 它要求国家战略、国防经济、国防科技和军品生产、军事思想、战争样式和作战方式、军队建设和管理、战争准备、战略战术、后方保障等各个方面,都要进行深刻的改革。高技

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 一、信息化战争的特征 可以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多个角度分析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以达到把握信息化战争区别于其他战争的本质形态。从观察战争要素的形态入手简述信息化战争的八大特征。(一)、信息技术主导武器装备 冷兵器战争的主导兵器是金属武器装备;热兵器战争的主导兵器是以化学能为基础的火枪火炮;机械化战争的主导兵器是飞机、坦克、军舰等机械化武器装备;而信息化战争的主导兵器则是信息化兵器,更准确地说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在信息化战争中,对作战手段、作战思想和战争进程发生主导作用的军事技术是信息技术。战场的指挥依赖于以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指挥控制系统;侦察、监视、战场评估需要各种先进的电子、光学传感设备;突击兵器更离不开各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精确导引技术。信息化战争上的几乎所有兵器都是信息技术兵器、信息主导的兵器或称之为信息化兵器。用在各种兵器中的信息技术装备方面的经费也在兵器总价值中占有很大的份额,如在坦克中占%,飞机中占%,导弹中占%,卫星中占%,指挥系统中约占%。曾有人把信息化战争中的兵器比喻成“装载电子信息设备的容器”。信息化技术主导武器装备是信息化战争的一大特征。 (二)、信息化军队 强大的信息化军队出现于战场是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之一。何种形态的战争需要何种性质的军队于之相匹配;反之,军队的特性也影响战争形态的演变。在信息化战争中驰骋疆场的主力只能是信息化军队。信息化军队是一支由信息化人才集聚起来的、按照信息化作战需要编组、装备和熟练运用信息化武器装备、以信息化作战理论指导的军队。这支军队在战场上发挥着主导的作用。 (三)、资源信息化 物资、能源和信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在信息化战争以前的战争中,物资、能源的地位更为突出,是主要的战略资源。但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资源处于首要的位置,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以信息资源为目标开展的争夺是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内容。信息主导了物资、能源的整合、运作和能量释放过程。谁占有信息优势,谁就可能占有战场的主动权并进而取得战争的胜利。是否占有优势的信息资源,不仅关系到是否能做到知己知彼、耳聪目明、胸有成竹、军令通常,还关系到能否快速反应、精确有效地突击。信息化战争的一个明显特征便是资源信息化。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新能源的利用现状与趋势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枯竭供应紧张、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特别是中国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煤炭,在一次能源供给中一直保持在2/3以上的比例。而中国的石油进口量连续增长,2009年进口原油约2.04亿吨。据测算,中国石油消费进口依存度已达到50%的“警戒线”。同时随着2000年以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城镇燃气行业改革加速,燃气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天然气的需求一直处于高速增长,这种状况将在未来将长时间存在,毕竟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耗只有的美国的1/11。随着中国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耗量将有十分巨大的增长,近几年来汽车保量的快速增加即是例证。 随着传统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矿、天然气等储存量不断减少,而同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环境恶化的巨大压力,新能源被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虽然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仍然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努力的方向,“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新能源是一个有力的工具。 2 新能源的利用现状 2.1新能源 新能源,是指新的能源利用方式,既包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又包括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能源,如煤层气、煤制天然气等。新能源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清洁程度高、潜在市场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优势,正在成为富有活力、最具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2 太阳能 太阳能利用主要有太阳能的热利用和发电两种途径。热利用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代表,主要集中在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由于城市土地紧张以及政策、规划和设计等因素,太阳能的热利用在城市属于个案,如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的振业城是华

精确制导武器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发展趋势分析(一)

精确制导武器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发展趋势分析(一) 作者:肖波魏现杰王华王宇 摘要:未来战争是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作战资源的信息化战争,针对信息化战争的特点、结合高新技术在精确制导武器上的应用,分析了精确制导武器在未来战争中的发展方向。精确制导武器在走向体系化、网络化、智能化、隐形化的同时,也正朝着综合化、多用途方向发 展,注重效费比的提高,将逐步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火力。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精确制导武器;制导技术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新军事的变革;信息化是新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作为典型的信息化武器——精确制导武器在现代战场上已广泛使用,在伊拉克战争中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比例已占到68%。近几年来,世界主要国家都非常重视在精确制导武器研发和采购上的投入,精确制导武器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原有装备经过改进和改装后战术技术性能不断提升,新型精确制导武器不断涌现,使精确制导武器出现了综合化、多样化的发展格局。新时期新阶段,探讨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对研究信息化战争的对抗模式和作战样式,获取信息化战争的主动权有着重要的意义。 1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射单元、制导系统与作战信息平台相融合,提高整体作战效率 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战争形态,都要求能快速准确发现目标、及时决策和精确打击,信息化战争不仅是指挥控制系统的信息化,而且是武器系统的信息化。精确制导武器作为典型的信息化武器,其获得信息的来源不能只限于自身的探测器,还应当充分利用战场中的多种信息资源。对现有精确制导武器发射单元进行信息化改进,使其充分支持 C4I、C4ISR、C4KISR等指挥控制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使发射单元不但具备自身火力分布数据,还能共享上级的综合情报数据以共享敌方前沿阵地地形、布设、武器装备等情况,这些都对参战人员掌握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射时机或者自动修正发射之前的参数提供必要的支持。目前,精确制导武器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程度不高,弹上传感器的探测距离近,易受干扰,而且受体积质量的限制,弹上传感器的探测性能无法与其它探测平台的传感器相比。如果在精确制导武器上加装数据链,则精确制导武器之间、精确制导武器与其它信息平台通过数据链共享信息,能迅速察觉目标的机动和环境的变化,在飞行中进行数据交换,实时地对弹上数据进行修正,将极大地提高探测距离和探测精度,还可以识别特定目标和对目标毁伤评价,如果原定目标被摧毁,制导系统能够重新选择新的航线攻击备选目标。同时,弹上数据通过数据链也可以回传到指挥控制信息平台,指挥员可以根据数据链传回来的数据进行毁伤评估,对目标最易被破坏的区域实施攻击,从而显著提高作战效能。通过数据链,用地面部队或无人侦察机也可以来导引攻击机动目标或难发现的目标。目前,美军方正在致力于研制空中巡逻弹药,这种制导弹药可以停留在一个区域内直到按指令对目标进行攻击。 在未来反坦克作战中,反坦克分队将配备比较完善的C4KISR系统,使每一个作战单元能够做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互操作,反坦克武器系统将利用光电信息和计算机技术,实时地采集、融合、处理、传输、显示战场信息,实现发射、控制、打击和射击效果评估等综合任务,最终实现网络化、自动化、实时化、精确化的发展。反坦克分队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反坦克武器系统本身采集的战场信息,还能充分共享己方其它武器平台和C4KISR系统提供的作战信息,能够全天候、近实时地获取、处理目标的类型、距离、方位、数量等信息,快速决策、合理分发,以多品种和足够数量的反坦克武器协调一致地进行打击,并对毁伤效果近实时地评估以备实施二次攻击,使作战单元在整个火力配系中能够发挥最佳效率。 2新型制导技术的发展、制导技术的多模化以及末制导技术的智能化,将极大提高精确制导武器的命中精度和抗干 扰能力 目前,红外(中、远红外)自导引、红外成像、激光半主动自导引和激光驾束、主/被动雷达自

新概念武器的发展趋势

新概念武器的发展趋势与反思 学员二旅三营:袁波3309310069 摘要: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下,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重视新概念武器的研发与应用,新概念武器改变传统作战方式,顺应时代潮流。在这个时代,新概念武器的研发与应用应当围绕着世界和平、正义,要尊重生命。 关键字:和平新概念武器科学技术尊重生命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渴望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渴望人类美好的未来。但是,现实告诉我们,当今世界不是风平浪静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冲突、宗教的争端仍然存在,局部战争时有发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战争的重点不再是军队有多么的庞大,而是新概念武器的研发与应用。 在战争中,新概念武器的加入大大减少了士兵的伤亡率,降低了作战国在战争中的损失,同时提高了作战效率。因此各国都注重新概念武器的研发与应用。新概念武器在工作原理、破坏机理和作战方式上与传统武器有着显著区别,并可大幅度提高作战效能的一类新技术武器。如此先进的作战武器必定是军事界的宠儿。新概念武器的研发与应用对维护世界和平、国际反恐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正在探索和发展中的典型新概念武器主要有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高超声速武器、计算机网络攻防武器、微型无人作战平台和非致命武器等。这些新概念武器为武器装备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现在美国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在几次大事件中,先进的武器装备为美

国赢得了巨大的政治利益,不仅维护了和平,还让美国在军事科技领域狠狠炫耀了一番。由此可见,许多国家致力于其研发是有原因的。各国加速对新概念武器的研制和发展,有利于确立其军事上的优势地位。新概念武器以它独特的作战能力,具有“全频道”式的综合作战能力,隐蔽突击的能力为优势,必将成为新世纪战场新宠和利器。预计21世纪初20~30年内,将会有一大批新概念武器出世。 我国新概念武器的发展方向:1)重视概念研究,重视基础研究,挖掘武器新概念内涵。武器新概念是新概念武器的导向,新概念武器是武器新概念的归宿。武器新概念把所有超出了传统军事领域,但仍能运用于战争行动的手段都看作是武器。武器新概念为新概念武器提供指向,新概念武器使武器新概念固定成型。2)高度重视新概念武器的发展。3)加强新概念武器的摧毁与反摧毁战法的研究。4)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重点的发展定向能武器和动能武器。5)发展高功率微波武器,使之成为未来战争的“杀手锏”。6)积极发展反卫星武器系统。7)跟踪世界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制定计算机病毒武器发展战略。相信我国的对策对我国在新概念武器的研发与应用上定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使我国军事、国防进一步巩固,增加我国在世界的威信。先进的武器装备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其坚强的后盾。想要在新概念武器领域获得成功必须发展科学技术,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积极研发,加强国防建设,使得全球军事相互制衡,让和平与发展的主流延续下去。科技在发展,武器装备也在更新换代,杀伤力不断增强。 我们的反思------发展的另一方向:战争是恐怖、悲惨的,这不得不让人们陷入武器研发的伦理困境中:科学知识、技术本身是清白的,但是战争是血腥的。一旦把科学技术运用在战争中,战争中的伤亡必定有所增加。那么,各国在发生某些冲突时,首先应该降低战争发生的可能性,将矛盾尽可能在谈判桌上化解,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自然辩证法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刘德明 (辽宁科技大学电信2010.2班,102081101198) 摘要:本文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科学技术正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加速发展、社会化和数学化的特点,以及科学的整体化、技术的综合化、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一体化等趋势,探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于寻求科学技术发展的路径和机遇,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科学技术;特点;发展趋势 1 引言 19世纪末开始的物理学革命拉开了人类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帷幕,以蒸汽机等机械技术为代表构成这次科技革命的先导。20世纪初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理论突破为前提,以电、磁技术为代表和主导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现代自然辞学在广度和深度上、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在学科结构及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均出现质的飞跃,由此引发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跨越式地进入现代工业文明时代。本世纪中叶以来,数学、物理学、遗传学等自然科学在理论上相继取得重大突破,生物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核技术、航天技术和激光技术等新技术群相继问世并得到蓬勃发展。已经形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紧密相联,突飞猛进的发展正在导致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的激烈变革。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已显示出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不同的新的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科技正在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主导因素和标志,已直接影响和决

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已成为科技的竞争[1]。 2 现代科学技术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紧密相联,突飞猛进的发展正在导致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的激烈变革。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已显示出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不同的新的特点。 2.1加速性发展的特点 大量的统计发现,科学文献每隔10--15年增加一倍,科学期刊种类每60年增长10倍,文摘期刊每50年增长10倍。美国近50年科学家数量的增长大约以12.5年为倍增周期,全世界科技人员数量几乎每50年增长10倍,而且层次越高,科学人才的增长速度越快。科学理论物化和创新的连度尤其在加快。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从实验室到生产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如蒸汽机从发明到投入生产用了100年,电视机只用了12年,晶体管只用了5年,原子能利用从发现原子核裂变到第一个原子反应堆建成只用了3年,而激光器从实验室发明到在工业上应用则仅仅只有1年。 2.2数学化的特点 现代科学技术进入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数学的大量运用。现代数学及其庞大的分支学科的充分和高度的发晨为现代科学技术走向精密化提供了 现实可能性,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遍应用,更加推进了这一进程。如今,不仅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各个部门、学科、领域日益与数学紧密结合,农业生产与农业科技的各个分支与应用领域也都愈来愈普遍地进入到计量化、模型化、

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

《能源产业研究报告》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其中,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得资源者得天下。在全世界矿产品巨大的需求量面前,哪家企业第一手掌握资源,哪家企业就迅速发展。而新能源更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人类的绿色未来。在能源领域如何选择机会进入,为中南控股持续稳定发展作好铺垫,这将是本报告揭示的核心命题!

和君创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二零零八年六月

摘要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提供稳定、经济、清洁、可靠、安全的能源,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能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 产业价值: 在宏观环境和投资大力拉动下,中国能源产业超常规发展。中国新能源产业尚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具有很大产业价值! 产业增长动力: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驱动因素主要是政策法规支持、技术突破所带来生产成本下降以及常规能源特别是石油价格高企、中国可持续发展要求等因素。 产业机会: 太阳能领域的投资机会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太阳能住宅开发领域;其二、太阳能应用领域;风能领域的投资机会主要是风电设备零部件生产、风电场的承包领域。生物质能领域目前在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领域比较成熟。矿产投资可以考虑在西部矿产资源丰富集中的地区参股已生产的矿业企业,或者投资勘探部门直接获取矿业权,寻找其他合作伙伴分散风险。 中南进入能源产业的策略建议: (1)风能产业投资机会: 选择合适的时机进入风电场工程承包领域,带动风机设备制造业务,在制造领域应以风机零部件为切入点,尤其是电机和叶片;可以考虑通过收购兼并成熟企业进入风电产业,风投风电核心零部件技术,介入风电大型设备的技术开发,与国内外的先进技术研发进行对接。 (2)太阳能产业投资机会: 在制造领域应以太阳能应用为切入点,包括太阳能电源、太阳能充电器等;在工程总承包领域应以为企业或地区建设小型太阳能电站为切入点。 (3)生物质能产业投资机会: 建议采用关注的态度,选择产业变化带来的契机,条件成熟后可以考虑从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两个领域切入。 (4)矿产领域投资机会: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教案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授课教员: 援课单位:

讲授提要 课目: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目的:通过教学,使大家了解世界军事理论研究的前沿动态,把握战争形态及作战方式的变化发展趋势,激发学习信息化的热情,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内容:一、传统的战争内涵将得到极大地拓展 二、国家战略能力将成为战争制胜的基础 三、军队组织将高度小型化、一体化、智能化 四、软杀伤与硬摧毁有机结合将成为作战的普通法则 五、网络中心战将成为信息化战争的新样式 方法:理论讲解、多媒体教学 时间:45分钟 要求: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思考,大胆提问

作业进程 作业准备…………………………………………………………1分钟 1 清点人数,整理着装后报告。 2 宣布作业提要。 作业实施…………………………………………………………14分钟 同志们,最近,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今天的年轻人离战争越来越远,但战争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需要打赢未来战争的军人,更需要培养打赢未来网络战、知识战和信息化战争的智者。未来战争是知识的拼争、是智者的较量。这些我们准备好了吗?”我想,这个问题是我们在座的全体同志都应共同思考的。因此,我们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需要了解、关注甚至倾注心血于国防建设事业。今天我将同大家一起走进军事领域,探知一下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1991年的海湾战争,美国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将其称为“硅片对钢铁的战争”,这也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信息化战争雏形。通过近二十年的研究,中外军事专家和未来学家共同认为,信息化战争的成熟期大约要到本世纪中叶才能到来。因此,现在要准确把握其发展趋势还比较困难,但从可预期的信息技术和军事理论的发展状况来看,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化战争打击目标的发展变化

信息化战争打击目标的发展变化 “毁物”重于“伤人”——也谈信息化战争打击目标的发展变化 信息化战争与机械化战争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作战目标由过去的以歼灭对方有生力量和重兵集团为主,转向以破坏、瘫痪和摧毁敌人的战场认知系统、通信系统和指挥控制 这“三大系统”为主。这已成为军事学术界的一个共识。这种作战目标的变化,反映了信息化战争的一个重要特征或演进趋向,也就是说,打击目标上的“毁物”重于“伤人”。 日渐“物化”的战场因素 众所周知,机械化战场主要是由一定的作战空间、天然的地形地物和人工构筑的一些工事所构成。因而,支配和主导这一战场的主要因素是有生力量,特别是由兵力和兵器组成的各类重兵集团。因而,交战双方要想有效控制或夺取这些战场,就必须把歼灭对方的有生力量放在首位,也就是必须大打兵力歼灭战。而上世纪末以来,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用高技术群及其物化的武器装备大量进入战场,信息化战场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现代战场的基本构成看,除了传统的空间、地物及工事等外,各类侦察卫星及空中和地面侦察监视设备大量进入战场,使信息化战场形成了一个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以侦察监视卫星为主的地空天一体化战场认识系统;通信卫星及各种地面及空中通信设备为主的战场信息传输系统;以战略C4I系统和战术C4I系统为主的战场指挥控制系统。由于这“三大系统”已经成为信息化战场新的和主要的构成要素,是支撑和提升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支点,因此,作战双方都紧紧围绕破坏、瘫痪和摧毁对方的“三大系统”和有效地保护、屏蔽己方的“三大系统”而展开激烈的较量。这既是信息化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式和内容。可以说,只有把敌人的战场认识系统“打瞎”、通信系统“打瘫”、指挥控制系统“打晕”,才有可能破坏和瘫痪敌人的整个作战体系,才有可能以最小的代价赢得大的胜利。而在这三大系统中,人员虽然仍是居主导地位的因素,但以计算机为主的各类信息设备不仅数量多,而且正日益取代以往人的许多功能。因此,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要想有效

中国制造2025》规划系列解读之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发展

《中国制造2025》规划系列解读之推动海洋工程装 备及高技术船舶发展 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资源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和战略性产业,是国家 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实施海 洋强国战略的基础和重要支撑。为此,《中国制造2025》把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作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 之一加快推进,明确了今后10年的发展重点和目标,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充分认识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发 展的重要意义 海洋工程装备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所使用的各类装备的总称,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高 技术船舶具有技术复杂度高、价值量高的特点,是推 动我国造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海洋工程装备 和高技术船舶处于海洋装备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推动 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发展,是促进我国船舶工 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加快我国世界造船强国建设步 伐的必然要求,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加快海洋开发、保障战略运输安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增加劳 动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由之路 我国是一个负陆面海、陆海兼备的大国,提高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 展和国家安全的大局。海洋与陆地的一个根本区别是 海上的一切活动必须依托相应的装备,人类对海洋的 探索与开发都是伴随着包括造船技术、海洋工程技术 在内的装备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深化的。经略海洋,必 须装备先行。特别是我国海洋强国建设进程向前推进,

综合实力不断上升,已经对传统海洋强国形成挑战,西方强国在一些核心技术和装备上对我封锁。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建立自主可控的装备体系,必须掌握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等高端装备的自主研制能力。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南海开发进程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海上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空间开发等相关装备的需求将更为急迫,也对我国高端海洋装备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是建设世界造船强国的必然要求 经过新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大国,具备了较强国际竞争力。未来 10-20年我国船舶工业将进入全面做强的新阶段。建设世界造船强国的核心任务是全面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所谓全面转型,就是产业发展动力的全面转型,由依靠物质要素驱动向依靠创新驱动转变,以产品创新,制造技术创新等支撑产业发展;所谓结构升级,主要是技术结构升级和产品结构升级。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制造,是船舶工业全面转型、结构升级,从而实现全面做强的重要方向。加快提高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国际竞争力,逐步引领未来国际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将有力地带动我国船舶工业技术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的整体跃升。 (三)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逐步放缓,发展方式开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转向新增长点。发展高端制造业,正是中国制造业适应经济新常态,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船舶工业作为我国最早进入国际市场,并且已经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具备在我国建设世界制造强国的进程中率先突破的基础和条件。海洋工程装备和高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精)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Chinese New Energy 新能源发展趋势、前景 从新能源行业发展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新能源利用方式始于20世纪70年底,并在90年代开始普及应用,虽然部分技术趋向成熟,但无论从市场扩张速度还是成长前景看,新能源行业仍然处于生命发展周期中的成长期,并将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陆续进入成熟期。 由于技术的限制,短期内电力行业没有替代品,电力行业生命周期的问题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具体的电源类型,比较的是这些电源类型之间的替代和生命周期。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洁、可持续的特性,因此新能源行业的成熟期持续时间将较长,即使到了行业的饱和衰退期,其衰退速度也将很慢。 具体来看,水电行业历史悠久,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以看作是步入成熟期的行业;风电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始西欧国家,风电设备行业克服了“能量不稳定”、“转换效率低”等弱点,在丹麦、德国、西班牙、荷兰、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得 到广泛应用,风电设备产业在部分国家开始饱和,逐步向外技术输出。从这些特征可以确定,风电设备产业在先发国家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但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风电产业仍处于快速成长期;太阳能发电行业目前在技术研发、试点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脱离了幼稚期,但由于成本仍然过高,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看作刚刚进入成长期的朝阳产业。 新能源行业目前投资成本仍然较高,尤其是大型风电基地、核电站的投资规模要求很高,行业存在一定风险,但短期来看,国家新能源发电优先上网的政策对新能源行业盈利水平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虽然风电设备、多晶硅等部分潜在产能过剩或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业竞争趋向激烈,部分企业发展面临困难。但在2020年前,在国家节能减排及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均将保持在景气区间,行业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高。一、中国能源行业发展历史

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信息化战争的特征 可以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多个角度分析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以达到把握信息化战争区别于其他战争的本质形态。本节仅从观察战争要素的形态入手简述信息化战争的八大特征。 一、信息技术主导武器装备 冷兵器战争的主导兵器是金属武器装备;热兵器战争的主导兵器是以化学能为基础的火枪火炮;机械化战争的主导兵器是飞机、坦克、军舰等机械化武器装备;而信息化战争的主导兵器则是信息化兵器,更准确地说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在信息化战争中,对作战手段、作战思想和战争进程发生主导作用的军事技术是信息技术。战场的指挥依赖于以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指挥控制系统;侦察、监视、战场评估需要各种先进的电子、光学传感设备;突击兵器更离不开各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精确导引技术。信息化战争上的几乎所有兵器都是信息技术兵器、信息主导的兵器或称之为信息化兵器。用在各种兵器中的信息技术装备方面的经费也在兵器总价值中占有很大的份额,如在坦克中占%,飞机中占%,导弹中占%,卫星中占%,指挥系统中约占%。曾有人把信息化战争中的兵器比喻成“装载电子信息设备的容器”。信息化技术主导武器装备是信息化战争的一大特征。 二、信息化军队 强大的信息化军队出现于战场是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之一。何种形态的战争需要何种性质的军队于之相匹配;反之,军队的特性也影响战争形态的演变。在信息化战争中驰骋疆场的主力只能是信息化军队。信息化军队是一支由信息化人才集聚起来的、按照信息化作战需要编组、装备和熟练运用信息化武器装备、以信息化作战理论指导的军队。这支军队在战场上发挥着主导的作用。 三、资源信息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