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原理课后习题 123教材

材料成型原理课后习题 123教材
材料成型原理课后习题 123教材

偏析主要是由于合金在凝固过程中溶质再分配和扩散不充分引起的。

焊缝中的偏析主要有: 显微偏析(micro segregation) 区域偏析(zone segregation ) 层状偏析 (banding) 偏析会影响焊缝的性能。 2-5-2 区域偏析

焊缝结晶时,随着柱状晶前沿的推进长大,从而把低熔点杂质推向熔池中心,造成焊缝中心富集溶质,使焊缝结晶后在整个橫截面上的成分分布明显不均匀的现象。 加强熔池金属的混合可改善区域偏析。电磁搅拌

GTAW 焊时,采用直流正极性焊接,熔深较大,混合较好。 2-5-3 层状偏析

结晶过程周期性变化而使得化学成分不均匀分布的现象。

产生原因:凝固时结晶潜热及熔滴过渡带来的附加热脉冲作用等,使热输入波动。 结晶前沿温度变化→结晶速度R 波动→层状偏析

危害:层状偏析不仅造成焊缝力学性能不均匀性,还可沿层状线形成裂纹或气孔。 2-5-4 熔合区的化学不均匀性

元素在固液界面浓度分布与该元素在固、液相中的扩散系数和分配系数有关。 不均匀性程度与母材和填充金属成分及其差异大小有关。 异种钢焊接时尤为突出。 2-6-2 影响焊缝组织的因素

1)冷却时间的影响 中等冷速下可形成AF 2)合金元素的影响 使CCT 图右移

3)晶粒尺寸的影响 尺寸越大,铁素体形核的晶粒边界越少,CCT 图向右移。

4)焊缝氧含量的影响 [O]增加,夹杂物数目增多,小的第二相质点钉扎晶粒边界,阻碍晶粒生长; 细小的氧化物夹杂可促使形成AF 。 焊接工艺条件对化学冶金反应的影响 ★熔合比(dilution) 的影响

焊缝金属中局部熔化的母材所占的比例称为熔合比。

Ab-熔化母材的面积 Ad-熔敷金属的面积

焊接工艺条件对化学冶金反应的影响

假设焊接时合金元素没有任何损失,则焊缝中某合金元素的浓度C0与熔合比的关系为: C0= θCb+(1- θ)Ce --(1)

若考虑焊条中的合金元素有损失,而母材中的合金元素无损失,则焊缝金属中合金元素的实际浓度Cw 为: Cw= θCb+(1- θ)Cd --(2)

如果已知Cd, Cb, 就可以求出焊缝的化学成分。

结论:改变熔合比,就可以改变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式中符号含义: Cb -该元素在母材中的质量百分浓度(%) Ce -该元素在焊条中的质量百分浓度(%)

Cd -熔敷金属(焊接得到的没有母材成分的金属)中该元素的实际质量百分比(%) 熔合比概念的应用

堆焊时,θ尽可能小,以减少BM 成分对堆焊层的影响。 当母材杂质较多时,θ应小些好,可减少焊缝金属中杂质。 异种钢焊接时,要根据熔合比来选择焊接材料。

熔滴过渡特性对化学冶金反应的影响

I ↑→ 熔滴存在时间↓→ 反应进行程度↓→ Si%↓

b b d

A A A θ=

+

U↑→熔滴存在时间↑→反应进行程度↑→ Si% ↑

氢对金属的作用

根据氢与金属作用的特点,可分为两大类:与氢形成稳定的氢化物,如Zr、Ti、V、Nb等。

不与氢发生化合反应,但可以溶解氢,如Fe、Cu 、Ni等。

溶入焊缝金属中的氢,可分为两部分:扩散氢(diffusible hydrogen)

氢以原子或质子形式存在的并可在金属晶格中自由扩散。以H 、H+ 、H-形式存在。

残余氢(residual hydrogen) 氢原子扩散聚集到金属的晶格缺陷,显微裂纹和非金属夹杂物的边缘空隙中,结合成分子不能自由扩散。以氢分子的形式存在。

焊缝总含氢量=扩散氢+残余氢溶解过程并不决定焊缝中最终的含氢量,还与氢的扩散有关。

氢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使材料脆化

氢脆:氢在室温附近使钢的塑性严重下降的现象。

氢白点(fish eye) :氢含量较高的碳钢和低合金钢拉伸或弯曲断面上出现的银白色圆形脆断点。

形成氢气孔产生冷裂纹氢是产生冷裂纹的主要原因之一。

氢脆和氢白点的形成机理

氢脆形成机理(空穴氢压脆化学说):

由于钢中可能存在各种缺陷,氢在这些缺陷中聚合成分子状态,而使空腔内产生很高的附加压力,导金属变脆。

氢白点形成机理

焊缝中气孔与夹杂物诱捕了一定数量的氢,在延性变形过程中,使气孔或夹杂物周围组织产生局部氢脆。接头经去(消)氢处理后,塑性可恢复

控制氢的措施

限制氢的来源限制焊接材料中的含氢量(焊前烘干)清除焊丝和焊件表面上的杂质冶金处理(去氢反应)通过调整焊接材料的成分,使氢在焊接过程中,生成比较稳定的、不溶于液态金属的氢化物,如 HF,OH等。焊后脱氢处理焊后把焊件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促使氢扩散外逸的工艺。对于奥氏体钢焊接接头进行脱氢处理效果不大。

氮、氧、氢对焊缝性能的影响

熔渣的碱度( Basicity )

根据熔渣的碱度,可将焊条和焊剂分为酸性和碱性两大类。

低氢型焊条又称为碱性焊条,其药皮的主要特点是不含有机物,含大量的碳酸盐和一定的CaF2。

其它非低氢型焊条又称为酸性焊条,主要以硅酸盐或钛酸盐为主,一般不含CaF2。

碱度越大,焊缝氧、硫含量越低。

碱性渣易吸潮,电弧稳定性和脱渣性较差,

焊缝金属的脱氧

脱氧剂:用于脱氧的元素或铁合金叫脱氧剂(deoxidizer)。

选择脱氧剂的原则:在焊接温度下对氧的亲和力比被焊金属大

1800 ℃时,各种元素对氧亲和力从小到大的次序排列为:Ni、Cu、W、Mo、Fe、Cr、Nb、Mn、V、Si、B、Ti、Mg、C、Al、Ce。

脱氧物不应溶于液态金属而应溶于熔渣,且熔点低、密度小,上浮至熔渣中,以减少夹杂物的数量。Mn、Si、Ti和Al常用于脱氧剂。

必须考虑脱氧剂对焊缝成分、性能以及焊接工艺性能的影响。

脱氧方式:先期脱氧、扩散脱氧、沉淀脱氧

焊缝金属中硫和磷的控制

焊缝中硫、磷的危害

硫在钢焊缝中的主要存在形式:FeS、MnS,其中以FeS危害最大。

FeS在结晶时易发生偏析,形成低熔共晶,增加结晶裂纹的倾向。

焊碳钢时,形成的低熔共晶为:

Fe+FeS(熔点为985℃)

FeS +FeO(熔点为940℃)

焊高镍合金钢时,形成低熔共晶:NiS+Ni(熔点为644℃)

磷在钢焊缝中的存在形式:Fe2P ,Fe3P。磷与铁、铁镍可形成低熔共晶

限制焊材中的含S与P的含量(主要)

用冶金方法脱S、脱P

沉淀脱硫:在液态金属中加入脱S元素。如Mn脱S [FeS] +[Mn] = (MnS) + [Fe];

熔渣脱硫:熔渣中碱性氧化物(MnO,CaO,MgO等)脱S,[FeS] + (MnO) = (MnS) +(FeO);碱度 B↑→[S] ↓

碱性氧化物脱P (很难) 3-4 合金过渡合金过渡:

把所需要的合金元素通过焊接材料过渡到焊缝金属(或堆焊金属)去的过程(也称为合金化) 。

合金过渡的目的:补偿焊接过程中合金元素的损失;消除焊接缺陷,改善焊接性能;获得具有特殊性的堆焊金属 合金元素过渡系数

合金过渡系数是指合金元素在熔敷金属中的实际含量与它在焊材中的原始含量之比,反映了合金元素利用率的高低。

=Cd/Ce =Cd/(Ccw+kbCco)

式中:Cd ------合金元素在熔敷金属中的含量 Ce-------合金元素的原始含量(焊条中的) Cco-------合金元素在药皮中的含量 Ccw-------合金元素在焊芯中的含量

Kb-------药皮重量系数(单位长度上药皮与焊芯的质量之比)

在同一种焊材中,不同元素过渡系数不同。同一种元素在不同的焊材中过渡系数也不同。 3-4 合金过渡

焊缝金属化学成分的计算

η=Cd/Ce =Cd/(Ccw+kbCco) Cw= θCb+(1- θ)Cd

已知η, Ccw ,kb ,Cco 可求出 Cw 。

根据对熔敷金属成分的要求,可求出在焊条药皮中应具有的含量。

例题; 堆焊高锰钢耐磨表面采用焊条,其焊丝含Mn9%,药皮Kb=0.4,设Mn 的=0.8,要保证焊缝中的Mn ≧12%,试求药皮中的Mn 的含量。 解:堆焊时,可认为≈0,即Cd ≈Cw 故 Cco=(Cd / Kb) – (Ccw/Kb)

≧(12% /0.8×0.4 ) –9%/0.4 ≧15% 化学成分对硬度的影响

碳的影响 合金元素的影响

与其所处的形态有关,溶于奥氏体时提高淬硬性;形成未溶碳化物、氮化物时,降低淬硬性。 ★碳当量的定义/Carbon Equivalent (Ceq 或CE )

把钢中合金元素(包括碳)按其对淬硬(包括冷裂、脆化等)的影响折合成碳的相当含量。它反映了化学成分对硬化程度的影响。 碳当量公式 低碳微量多合金元素的低合金高强钢

主要适用于ωC ≦0.17%,

b=400Pcm 与CE (IIW )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冷却条件对硬度的影响

t8/5↑→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HAZ 的硬化性

t8/5↑→高温持续时间tH ↑→晶粒粗化,奥氏体匀质化程度提高→硬化性↑

尽可能降低tH ,同时保证适当缓慢的冷却速度,可减小硬化倾向。

53020601510

cm

Si Mn Cu Cr Ni Mo V P C B ++=++++++ ()

2(

)0.005

3

c IIW cm w CE P +=+

析出脆化(沉淀相脆化)

定义:某些金属或合金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经历了快速加热和冷却的作用,其热影响区组织处于非平衡态。在时效或回火过程中,从过饱和的固溶体中析出碳化物,氮化物,金属间化合物及其他亚稳定的中间相等,使金属或合金的强度、硬度上升,韧性下降的现象。

一般强度和硬度提高并不一定发生脆化(如时效马氏体钢),但发生脆化必然伴随强度和硬度的提高。

脆化。

组织脆化:是由于HAZ

M-A组元上贝氏体

组织脆化—M-A组元脆化

M-A组元(Martensite-austenite constiuent)为高碳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物,在中等冷速下形成。M-A组元脆化原因:

高碳奥氏体易于形成高碳马氏体;M-A组元存在时,成为了潜在的裂源,并起到吸氢和应力集中的作用。焊接热影响区加热过程和冷却过程特点

奥氏体化过程中奥氏体稳定性对冷却过程固态相变的影响

焊接过程和热处理过程组织转变有何不同

5-3 焊缝中的气孔

气孔是指焊缝表面或内部形成的连续或不连续的孔洞。

气孔的分类:析出型气孔

因气体在液、固金属中的溶解度差造成过饱和的气体来不及逸出所形成的气孔。氢气孔、氮气孔

反应型气孔熔池中由于冶金反应产生不溶于液态金属的气体来不及逸出而生成的气孔。 CO,H2O气孔气孔的危害及防止

危害:减少面积降低机械性能;导致应力集中引发裂纹;弥散分布的气孔气密性和耐腐蚀性降低;

防止:消除气体来源;正确选用焊接材料;控制焊接工艺条件;

气孔的防止措施之一——消除气体来源

1.表面处理 3Fe2O3=2Fe3O4+O 2Fe3O4+H2O=3 Fe2O3+H2 Fe+H2O= FeO+H2

2.焊接材料的防潮和烘干,一般碱性焊条烘干温度为350~450℃;酸性焊条为200℃。

3.加强保护

气孔的防止措施之二——正确选用焊接材料

1.熔渣性质

熔渣氧化性越大,CO气孔倾向增大。熔渣还原性越大,氢气孔倾向增大。

2.焊条药皮和焊剂

碱性焊条:药皮中含有较多的CaF2→去氢反应→减少氢气孔

碱性焊条药皮中含有较多的碳酸盐→分解产生大量的CO2→防止氢气孔

酸性焊条:不含氟化物,主要依靠药皮中较强氧化性的组成物 SiO2, MnO,FeO等),防止氢气孔的产生焊剂(HJ431):含有一定量的CaF2和SiO2 →去氢反应→减少氢气孔

3.保护气体从防止气孔的角度考虑,活性气体优于惰性气体。

4.焊丝成分

思考题:H08A焊丝焊沸腾钢,会出现大量的气孔,为什么?

这是由于沸腾钢脱氧不充分,H08A焊丝Mn、Si含量低,脱氧不足造成的,为解决气孔问题,应采用含锰较高的焊丝,如H08MnA。气孔的防止措施之三——控制焊接工艺条件

其目的是创造熔池中气体逸出的有利条件,同时也限制气体向熔池中的溶入;降低焊接速度;预热;提高焊接热输入。

5-4-2 结晶裂纹

焊接裂纹的形成条件:存在拘束应力应变(外因)存在某些致脆因素,使接头某部位具有低的塑性值。

(内因)

产生裂纹的临界条件为:

热裂纹(Hot Cracking):在高温下产生的裂纹

内因是金属的高温脆性;外因是拉应力;

与液膜有关的裂纹:结晶裂纹(凝固裂纹)液化裂纹

与液膜无关的裂纹:高温失塑裂纹

5-4-2 结晶裂纹

定义:低熔共晶所形成的液态薄膜(liquation film),在焊缝凝固时,由于收缩而受到拉伸应力,在该力的作用下液态薄膜开裂,而又没有金属填充时产生的。

拉伸应力:收缩应力(凝固收缩、热收缩);拘束

结晶裂纹的形成机理

1.在L相和L-S阶段,大量液相存在,液相可自由流动和填充,不易产生结晶裂纹;

2.S-L阶段,液态金属少,流动困难,易产生裂纹。并把这一温度区间称为“脆性温度区间” TB 。

3.S相阶段,不会产生结晶裂纹

结晶裂纹形成条件:

△e >Pmin 当TB 及Pmin一定时,是否产生结晶裂纹主要取决于固相线附近应变的大小。

曲线1:△e < Pmin ,不会产生裂纹;

曲线2:△e = Pmin ,处于临界状态。

曲线3时,△e > Pmin ,则产生裂纹;

影响结晶裂纹形成的因素

冶金因素(Metallurgy Factors)

结晶温度区间;合金元素和杂质;

结晶组织形态;晶间易熔物的数量与分布形态;

力学因素(Mechanical Factors)

工艺条件;接头形式、焊接顺序等;拘束状态等;

凝固组织形态对结晶裂纹的影响

初生相的类型

影响杂质的偏析和晶间层的性质;初生相为δ时的抗裂性比γ好;δ比γ溶解更多的S和P。

晶粒大小、形态和方向:粗大柱状晶抗裂性差;细小的等轴晶,抗裂性好;

5-4-3 液化裂纹

定义:焊接热影响区的近缝区或多层焊的层间,因晶界存在液膜,在拉应力的作用下而产生的热裂纹;沿奥氏体晶界开裂;

多见于奥氏体钢和镍基合金。

5-4-4 冷裂纹

焊后冷至较低温度下产生的裂纹。

与氢有关的冷裂纹

延迟裂纹:不在焊后立即出现,而是有一个孕育期,具有延迟现象,也称为氢致裂纹。

与氢无关,仅与材料脆性有关的冷裂纹

淬硬脆化裂纹:一些淬硬倾向很大的钢种,即使没有氢的诱发,仅在拘束应力作用下,也能导致开裂。

低塑性脆化裂纹:某些塑性较低的材料,冷至低温时,由于收缩力而引起的应变超过了材质本身所具有的塑性储备或材质变脆而产生的裂纹

焊接冷裂纹(延迟裂纹)的特征

材质:产生冷裂纹的材料有一个共同特点:均发生了马氏体相变。

中、高碳钢,低合金高强钢,钛合金等会产生冷裂纹。而奥氏体钢,镍基合金,铝合金一般不会产生冷裂纹。

形成时间:马氏体转变温度以下:+100℃~-100℃之间,有潜伏期(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

产生部位:主要分布在HAZ上,也可能发生在强度较高的焊缝上。

裂纹走向:沿晶或穿晶。

冷裂纹(延迟裂纹)的形成机理

冷裂纹产生条件:Pmin ≦ε(或△e);

影响Pmin的致脆因素主要有: 氢、淬硬组织;

影响的根本因素是由拘束度大小所决定的拘束应力;

形成冷裂纹的三大要素是淬硬倾向,氢的含量及分布,接头所受的拘束应力。

★氢在致裂过程中的动态行为分析(续)

对于低合金钢,焊缝的含碳量低于母材,因此焊缝的相变温度高,奥氏体首先发生转变,即γ→F、P等,而HAZ尚未分解。

当焊缝由γ→F、P等转变时,氢的溶解度下降,扩散速度又快,因此氢通过熔合线向奥氏体尚未分解的HAZ中扩散。而氢在奥氏体中的扩散速度又小,不能很快地扩散到距熔合线较远的地方去。

HAZ进行马氏体转变,氢以过饱和状态存在于该处,增加了其脆性.

冷裂纹防治措施

1、控制母材的化学成分(钢材的改进)

发展低碳多微量合金元素的钢种;尽可能地降低钢中的杂质;CF钢(cracking-free steel) ,Z向钢,洁净钢(clean steel),TMCP钢(thermo-mechanical control process),细晶粒钢等。

2、合理选择焊接方法和焊接材料

选用低氢或超低氢的焊接材料和低氢的焊接方法;如GTAW,GMAW(CO2焊)焊缝含氢量低于SMAW或FCAW;采用碱性焊条;严格烘干焊条、焊剂,并进行焊前清理。选择强度级别略低于BM的焊材有利于防止冷裂纹;降低HAZ的应力;采用奥氏体钢焊材焊接淬硬倾向较大的钢种;奥氏体焊缝塑性好,降低HAZ的残余应力;奥氏体焊缝可溶解较多的氢,且不易向HAZ扩散;

3、控制焊接工艺

预热(Preheating)

预热是焊接中最常见的防止氢致裂纹的办法之一;预热可以降低焊缝和HAZ的冷却速度,降低淬硬倾向;有利于氢的扩散逸出,降低焊缝和HAZ的含氢量;预热可以降低接头的拘束应力;选择合适的焊接线能量E大些有利于氢的扩散和逸出;E太大→晶粒粗大→抗裂性差;E太小→冷速快→淬硬倾向大;

11. 氧对焊接质量有哪些影响?应采取什么措施减少焊缝含氧量?(详见: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p51)影响:1.氧在焊缝中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对焊缝的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焊缝含氧量的增加,其强度、塑性、韧性都明显下降,尤其是低温冲击韧度急剧下降。此外,它还引起热脆、冷脂和时效硬化

2.氧烧损钢中的有益合金元素使焊缝性能变坏。熔滴中含氧和碳多时,它们相互作用生成的co受热膨胀,使熔滴爆炸,造成飞溅,影响焊接过程的稳定性

措施:1.纯化焊接材料2.控制焊接工艺参数3.脱氧

5-4-5 再热裂纹(Reheat Cracking)

对于某些含有沉淀强化元素的高强钢和高温合金,在焊后并未发现裂纹,而在热处理过程中出现了裂纹,或在焊后500-600℃长期工作时产生裂纹,统称为“再热裂纹”。前者也称为“消除应力处理裂纹”(stress relief cracking),简称SR裂纹。

再热裂纹的特征

1.产生在HAZ的粗晶区,晶间开裂,沿奥氏体粗晶晶界扩展

2.在消除应力前,焊接区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并有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两者必须同时存在。

3.有一个最敏感的温度区间:对于沉淀强化的低合金钢约在500~700℃。对于奥氏体不锈钢和一些高温合金约在700~900℃.

4.含有一定沉淀强化元素的金属材料才具有产生再热裂纹的敏感性。碳素钢和固溶强化的金属一般不产生

再热裂纹。

再热裂纹形成机理

晶界杂质析集弱化作用

在500~600℃的再热过程中,S、P、Sb、Sn、As等元素向晶界析集,因而大大地降低了晶界的塑变能力。晶内沉淀强化作用

沉淀强化元素Cr、Mo、V、Ti、Nb等的碳化物、氮化物及一些沉淀相,在一次焊接热作用下,因受热而固溶,焊后冷却时不能充分析出,在二次受热时,这些碳化物、氮化物在晶内沉淀析出,从而使晶内强化,使应力松驰的塑变集中至晶界,当晶界的塑性储备不足时,就产生了再热裂纹。

5.氮对焊接质量有哪些影响?控制焊缝含氮量的主要措施是什么?(详见: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p35)

影响:1.氮是促使焊缝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氮是提高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焊缝金属强度、降低塑性和韧性的元素

3. 氮是促使焊绕金屑时效舱化的元素。

措施:1.控制氮的主要措随是加强保护,防止空气与金属作用

2. 在药皮中加入造气剂(如碳酸盐有机物等),形成气渣联合保护,可使焊缝含氯量下降

3. 尽量采用短弧焊

4.增加焊接电流,熔滴过渡频率增加.氮与熔滴的作用时间缩短,焊缝合氮量下降

5. 增加焊丝或药皮中的含碳量可降低焊缝中的含氮量

6.通过加入一些合金元素形成稳定的氮化物降低氮含量

金属塑性成型原理

一、解释名词和术语

1塑性:金属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2塑性变形:微观结构的相邻部分产生永久性位移,并不引起材料破裂的现象。

3塑性成形:在外力的作用下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加工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加工方法。

4应力张量:点的应力状态是一个张量。5主应力:主平面上的正应力。6主切应力:斜面上切应力的极大值。7主平面:切应力为零的平面。8主切应力平面:主切应力作用的平面。

9平面应力状态:变形体在某一平面上没有应力的作用时物体内质点所处的应力状态。

10平面应变状态:变形体在某一方向不产生变形时物体内质点所处的应力状态。

11轴对称应力状态:旋转体承受的外力对称于旋转轴分布时物体内质点所处的应力状态。

12位移:变形体内任一点变形前后的直线距离。13位移分量:坐标系中,一点的位移矢量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14对数应变:试样单向拉伸时伸长的总应变。15主应变:某一方向上线元没有切应变,只有线应变。16主切应变:与主切应变方向成45°角方向上的应变。

17应变增量:将变形体在变形过程中任意瞬间的形状和尺寸作为初始状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无限小应变。18应变速率:单位时间内的应变。

19全量应变:反映单元体在某一变形过程中的某个阶段结束时的变形大小的应变。

20屈服准则:在一定的变形条件下,只有当各应力分量之间符合一定关系时,质点才开始进入塑性变形状态,这种关系称为屈服准则。

21屈服表面:屈服准则的数学表达式在主应力空间的几何图形是个封闭的空间曲面,这个封闭的空间曲面称为屈服表面。

22屈服轨迹:两向应力状态下屈服准则的数学表达式,在主应力坐标平面上的几何图形是封闭的曲线,这封闭的曲线,称为屈服轨迹。

23 π平面:在主应力空间中,通过坐标原点并垂直于等倾斜线的平面。

24本构方程:塑性变形时,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称为本构关系,这种关系的数学表达式称为本构方程。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 2、理解如何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实现人的价值需要的主观条件; 3、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为什么人的价值要在劳动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讨论分析追求个人梦想与实现伟大中国梦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具有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和看待社会、人生的能力,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认识到劳动和奉献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方式,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人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人一生下来,就具有社会性,就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他人,抛开社会和他人的纯粹的个人奋斗是不可能的。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因此,把自己放在社会

中,放在集体中,放在和他人交往的社会环境中,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成功的起点。 (2)砥砺自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燃起蜡烛。别总是抱怨自己没有条件,别总在黑暗中顾影自怜、唉声叹气,走出自我,勇敢地站出来,敢于对命运说“不”,用于向命运挑战,奋起冲击生命的制高点,同样能够与那些有条件的人一起搏击长空,铸就人生辉煌。 二、教学重点:人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创造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三、教学难点: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四、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合作探究《走进刘谦》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机械原理模拟题8套-2(带答案)

题1 模拟试 一、填空题:(30分) 1.机构中的速度瞬心是两构件上(相对速度)为零的重合点,它用于平面机构(速度)分析。 称为(运动副)。 2.两构件之间可运动的连接接触 3.凸轮的基圆半径越小,则机构尺寸(越大)但过于小的基圆半径会导致压力角(增大)。 限啮合点)。 4.用齿条型刀具范成法切制渐开线齿轮时,为使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应使刀具的(齿顶线不超过极 动转盘 的间歇)的运动。 5.间歇凸轮机构是将(主动轮的连续转动)转化为(从 用(动平衡)方法平衡。其平衡条件为(∑M=O;∑F=0)。 6.刚性转子的平衡中,当转子的质量分布不在一个平面内时,应采 动能)。等效力、等效力矩所作的7.机械的等效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其等效原则是:等效构件所具有的动能应(等于整个系统的总 功或 瞬时功率应(等于整个系统的所有力,所有力矩所作的功或所产生的功率之和)。 8.平面机构结构分析中,基本杆组的结构公式是(3n=2PL)。而动态静力分析中,静定条件是(3n=2PL)。 9.含有两个整转副的将铰链四杆机构,以最短杆为(连杆)得到双摇杆机构。 10.渐开线齿轮的加工方法分为(范成法)和(仿形法)两类。 二、选择 题:(20分) ,其啮合角(B)。 1.渐开线齿轮齿条啮合时,若齿条相对齿轮作远离圆心的平移 A)增大;B)不变;C)减少。 2.为保证一对渐开线齿轮可靠地连续传动,实际啮合线长度(C)基圆齿距。 A)等于;B)小于;C)大于。 3.高副低代中的虚拟构件的自由度为(A)。 A)-1;B)+1;C)0; 4.以滑块为主动件的曲柄滑块机构,死点位置出现 在(A)。 A)曲柄与连杆共线时B)曲柄与连杆垂直时 C)曲柄与滑块运动方向平行时D)曲柄与滑块运动方向垂直时 (A)。 5.渐开线齿轮发生根切的根本原因是啮合点跨越了 A)理论啮合线的端点B)实际啮合线的端点 C)节点D)齿根圆 6.飞轮调速是因为它能(C①)能量,装飞轮后以后,机器的速度波动可以(B②)。 ①A)生产;B)消耗;C)储存和放出。 ②A)消除;B)减小;C)增大。 7.作平面运动的三个构件有被此相关的三个瞬心。这三个瞬心(C)。 A)是重合的;B)不在同一条直线上;C)在一条直线上的。 8.分度圆直径不等于模数与齿数乘积的是(C)。 A)直齿圆柱内齿轮B)蜗轮和变位齿轮 C)蜗杆和斜齿圆柱齿轮D)变位齿轮 9.刚性转子满足动平衡的条件为(D)

机械原理简答题

1.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l AB=55mm,l BC=40mm,l CD=50mm,l AD=25mm。试分析以哪个构件为机架可得到曲柄摇杆机构?(画图说明) 作图(略)最短杆邻边AB和CD。 2.判定机械自锁的条件有哪些? 1)驱动力位于摩擦锥或摩擦圆内; 2)机械效率小于或等于0 3)工作阻力小于或等于0 3.转子静平衡和动平衡的力学条件有什么异同? 静平衡: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平衡 动平衡: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同时平衡 4.飞轮是如何调节周期性速度波动的? 飞轮实质是一个能量储存器。当机械出现盈功速度上升时,飞轮轴的角速度只作微小上升,它将多余的能量储存起来;当机械出现亏功速度下降时,它将能量释放出来,飞轮轴的角速度只作微小下降。 5.造成转子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平衡的目的又是什么? 原因:转子质心与其回转中心存在偏距; 平衡目的:使构件的不平衡惯性力和惯性力矩平衡以消除或减小其不良影响。 6.凸轮实际工作廓线为什么会出现变尖现象?设计中如何避免? 变尖原因:滚子半径与凸轮理论轮廓的曲率半径相等,使实际轮廓的曲率半径为0。避免措施:在满足滚子强度条件下,减小其半径的大小。 7.渐开线齿廓啮合的特点是什么? 1)定传动比2)可分性3)轮齿的正压力方向不变。 8.何谓基本杆组?机构的组成原理是什么? 基本杆组:不能拆分的最简单的自由度为0的构件组。机构组成原理:任何机构都可看成是有若干基本杆组依次连接于原动件和机架上而构成的。 9.速度瞬心法一般用在什么场合?能否利用它进行加速度分析? 简单机构的速度分析;不能。 10.移动副中总反力的方位如何确定? 1)总反力与法向反力偏斜一摩擦角2)总反力的偏斜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11.什么是机械的自锁?移动副和转动副自锁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自锁:无论驱动力多大,机构都不能运动的现象。移动副自锁的条件是:驱动力作用在摩擦锥里;转动副自锁的条件是:驱动力作用在摩擦圆内。 12.凸轮轮廓曲线设计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选择推杆滚子的半径? 1)反转法原理 2)在满足强度条件下,保证凸轮实际轮廓曲线不出现尖点和“失真”,即小于凸轮理论轮廓的最小曲率半径。

123章电路理论习题

复习思考题(第1章) 1-1 根据图1-42所示参考方向和数值确定各元件的电流和电压的实际方向,计算各元件的功率并说明元件是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 (a) (b) (c) (d) 图1-42 题1-1的图 1-2 在图1-43所示电路中 (1)元件A吸收10W功率,求其电压U a; (2)元件C吸收-10W功率,求其电流i c; (3)元件E发出10W功率,求其电流i e; (4)元件G发出10mW功率,求其电流i g; (1) (2) (3) (4) 图1-43 题1-2的图 1-3 电路如图1-44所示,求各电路中所标出的未知量u、i、R 或P的值。 图1-44 题1-3的图 1-4 已知电容元件电压u的波形如图题1-45(b)所示,(1)试求i(t)并绘出波形图;(2)若已知的是其电流i的波形如图题1-45(c),所示设u(0)= 0V,试求u(t),(0 t),并绘出波形图

图1-45 题1-4的图 1-5 一个自感为0.5 H 的电感元件,当其中流过变化率为s /A 20=dt di 的电流时, 该元件的端电压应为多少?若电流的变化率为 s /A 20-=dt di ,此元件的端电压有何改变? 1-6 直流电路如图1-46所示,,求电感电流和电容电压。 图1-46 题1-6的图 1-7 求题1-47图中的电感电压u L (t )和电流源的端电压u (t )。 图1-1 题1-7的图 1-8 图1-48所示各电路中的电源对外部是提供功率还是吸收功率?其功率为多少? 图1-48 题1-8的图

1-9 (1)求图题1-49(a)电路中受控电压源的端电压和它的功率;(2)求图题1-49(b)电路中受控电流源的电流和它的功率。 图1-49 题1-9的图 1-10 求图1-50所示电路中电压U s 和电流I 。 图1-50 题1-10的图 1-11 求图1-51所示电路中的电压1u 和1i 。 2A 图1-51 题1-11的图 1-12 求图1-52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 3 i u 图1-52 题1-12的图

机械原理题库26840

第七版机械原理复习题 第2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 一、填空题 8.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高副,它产生一个约束,而保留了两个自由度。 10.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条件是原动件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 11.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1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2个约束,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是F=3n-2pl-ph 。 12.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2,最小约束数为1。 13.当两构件构成运动副后,仍需保证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故在平面机构中,每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至多为2,至少为1。 14.计算机机构自由度的目的是判断该机构运动的可能性(能否运动〕及在什么条件下才具有确定的运动,即确定应具有的原动件数。 15.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低副,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高副。 三、选择题 3.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于1,现用一个带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机构,则其自由度等于 B 。 (A)0; (B)1; (C)2 4.原动件的自由度应为B 。 (A)-1; (B)+1; (C)0 5.基本杆组的自由度应为 C 。 (A)-1; (B)+1; (C)0。 7.在机构中原动件数目B 机构自由度时,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A)小于 (B)等于 (C)大于。 9.构件运动确定的条件是C 。(A)自由度大于1; (B)自由度大于零; (C)自由度等于原动件数。 七、计算题 1.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需明确指出。 1.解E 为复合铰链。 F n p p =--=?-?=33921312L H 6.试求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需指明所在之处)。图中凸轮为定径凸轮。 A B C D E F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

试题 1 3、 转动副的自锁条件是 驱动力臂≤摩擦圆半径 。 一、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10 分) 4、 斜齿轮传动与直齿轮传动比较的主要优点: 啮合性能好,重合度大,结构紧凑 。 1、平面机构中,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取决于 D 。 A 、从动件的尺寸 B 、 机构组成情况 C 、 原动件运动规律 D 、 原动件运动规律和机构的组成情况 2、一铰链四杆机构各杆长度分别为30mm ,60mm ,80mm ,100mm ,当以 30mm 5、 在周转轮系中,根据其自由度的数目进行分类:若其自由度为 2,则称为 差动轮 系 ,若其自由度为 1,则称其为 行星轮系 。 6、 装有行星轮的构件称为 行星架(转臂或系杆) 。 7、 棘轮机构的典型结构中的组成有: 摇杆 、 棘爪 、 棘轮 等。 三、简答题(15 分) 1、 什么是构件? 的杆为机架时,则该机构为 A 机构。 答:构件:机器中每一个独立的运动单元体称为一个构件;从运动角度讲是不可再分的 A 、双摇杆 B 、 双曲柄 C 、曲柄摇杆 单位体。 2、 何谓四杆机构的“死点”? 答:当机构运转时,若出现连杆与从动件共线时,此时γ=0,主动件通过连杆作用于从 D 、 不能构成四杆机构 动件上的力将通过其回转中心,从而使驱动从动件的有效分力为零,从动件就不能运动, 3、凸轮机构中,当推杆运动规律采用 C 时,既无柔性冲击也无刚性冲击。 A 、一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B 、 二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C 、正弦加速运动规律 D 、 余弦加速运动规律 4、平面机构的平衡问题中,对“动不平衡”描述正确的是 B 。 A 、只要在一个平衡面内增加或出去一个平衡质量即可获得平衡 B 、 动不平衡只有在转子运转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 机构的这种传动角为零的位置称为死点。 3、 用范成法制造渐开线齿轮时,出现根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避免根切的方法有哪 些? 答:出现根切现象的原因:刀具的顶线(不计入齿顶比普通齿条高出的一段c*m )超过 了被切齿轮的啮合极限点 N 1,则刀具将把被切齿轮齿根一部分齿廓切去。 避免根切的方法:(a )减小齿顶高系数 ha*.(b)加大刀具角α.(c)变位修正 四、计算题(45 分) 1、 计算如图 1 所示机构的自由度,注意事项应说明?(5*2) C 、静不平衡针对轴尺寸较小的转子(转子轴向宽度 b 与其直径 D 之比 b/D<0.2) D 、 使动不平衡转子的质心与回转轴心重合可实现平衡 5、渐开线齿轮齿廓形状决定于 D 。 A 、模数 C D E C D B B F G B 、 分度圆上压力角 A A C 、齿数 D 、 前 3 项 a b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 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 低副 。 2、 作相对运动的三个构件的三个瞬心必 在同一条直线上 。 图 1 小题 a :其中 A 、B 处各有一个转动副,B 处有一个移动副,C 、D 处的移动副记作一个 1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

机械原理填空题复习

机械原理填空题复习 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目。 2.同一构件上各点的速度多边形必相似于对应点位置组成的多边形。 3.在转子平衡问题中,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可以用质经积相对地表示。 4.机械系统的等效力学模型是具有等效转动惯量,其上作用有等效力矩的等效构件。 5.无急回运动的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等于 0 ,行程速比系数等于 1 。 6.平面连杆机构中,同一位置的传动角与压力角之和等于 90 。 7.一个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等于36o,则行程速比系数等于 1.5 。 8.为减小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应该增大凸轮的基圆半径。 9.凸轮推杆按等加速等减速规律运动时,在运动阶段的前半程作等加速运动,后半程作等减速运动。 10.增大模数,齿轮传动的重合度不变;增多齿数,齿轮传动的重合度增大。 11.平行轴齿轮传动中,外啮合的两齿轮转向相相反,内啮合的两齿轮转向相同。 12.轮系运转时,如果各齿轮轴线的位置相对于机架都不改变,这种轮系是定轴轮系。 13.三个彼此作平面运动的构件共有 3 个速度瞬心,且位于一条直线上。 14.铰链四杆机构中传动角γ为90度,传动效率最大。 15.连杆是不直接和机架相联的构件;平面连杆机构中的运动副均为低副。 16.偏心轮机构是通过扩大转动半径由铰链四杆机构演化而来的。 17.机械发生自锁时,其机械效率小于等于0 。 18.刚性转子的动平衡的条件是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矢量和为0。 19.曲柄摇杆机构中的最小传动角出现在曲柄与机架两次共线的位置时。 20.具有急回特性的曲杆摇杆机构行程速比系数k 大于 1。 21.四杆机构的压力角和传动角互为余角,压力角越大,其传力性能越差。 β的斜齿圆柱齿轮,其当量齿数为 z/cos3β。 22.一个齿数为Z,分度圆螺旋角为 23.设计蜗杆传动时蜗杆的分度圆直径必须取标准值值,且与其模数相匹配。 24.差动轮系是机构自由度等于 2 的周转轮系。 25.平面低副具有 2 个约束, 1 个自由度。 26.两构件组成移动副,则它们的瞬心位置在垂直移动路线的无穷远处。 27.机械的效率公式为η=输出功/输入功=理想驱动力/实际驱动力,当机械发生自锁时其效率为小于等于0。 28.标准直齿轮经过正变位后模数不变,齿厚增加。 29.曲柄摇杆机构出现死点,是以摇杆作主动件,此时机构的转动角等于零。

机械原理试题库含答案

机械原理---1 第2章机构的结构分析 一、正误判断题:(在括号内正确的画“ V,错误的画“X” ) 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二个约束。 任何具有确定运动的机构都是由机架加原动件再加自由度为零的杆组组成的。 运动链要成为机构,必须使运动链中原动件数目大于或等于自由度。 平面机构高副低代的条件是代替机构与原机构的自由度、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必需完全 相同。 当机构自由度F > 0,且等于原动件数时,该机构具有确定运动。 若两个构件之间组成了两个导路平行的移动副,在计算自由度时应算作两个移动副。 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有两个自由度,引入一个约束。 在杆组并接时,可将同一杆组上的各个外接运动副连接在同一构件上。 任何机构都是由机架加原动件再加自由度为零的基本杆组组成。因此基本杆组是自由度为 零的运动链。 平面低副具有2个自由度,1个约束。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填空题 1. 2. 3. 4. 5 . (X) (“ (X) (“ (X) (V) (X) (V (X) 机器中每一个制造单元体称为 零件 O 机器是在外力作用下运转的,当外力作功表现为 表现为 亏功 时,机器处在减速阶段。 局部自由度虽不影响机构的运动,却减小了 高副元素的磨损,所以机构中常出现局部自由 度。 机器中每一个独立的运动单元体称为 构件O 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 低 副;通过点、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 高 副。 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 2 ,最小约束数为 1 O 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 高畐y,它产生2 个约束。 盈功 时,机器处在增速阶段,当外力作功 6. 7. 三、选择题 1. 机构中的构件是由一个或多个零件所组成 ,这些零件间_B ______ 产生任何相对运动。 A.可以 B.不能 C. 变速转动或变速移动 2. 基本杆组的自由度应为 C A. — 1 B. +1 3. 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于 机构,则其自由度等于 _B _____ O A. 0 B. 1 4. 一种相同的机构_A _________ : A.可以 B.不能 5. 平面运动副提供约束为(C A. 1 B 6. C. 0 1,现用一个带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 C. 2 组成不同的机器。 C.与构件尺寸有关 ; )o 7. .2 计算机构自由度时,若计入虚约束,则机构自由度就会( A.不变 B .增多 由4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共有( A. 2 B . 3 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 1 , .1或2 C )O C .减少 B )个转动副。 C . 4 现用一个带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机 构,则其自由度等于(B ) O

数学物理方法123章作业解答

另:()y x u u ,=,()y x v v ,=,?? ?==? ρ?ρsin ,cos y x ? ?ρ ρ ρ sin cos y u x u y y u x x u u ??+ ??= ????+ ????= ?? ρ ?????ρ?ρρ??ρ? ρ??= ??+ ??= ??+ ??- =??? ? ????+-??=???? ??????+????= ??u x u y u y v x v y v x v y y v x x v v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111 ? ?ρ ρ ρ sin cos y v x v y y v x x v v ??+ ??= ????+ ????= ?? ρ ?????ρ?ρρ??ρ? ρ??- =??- ??- =??+ ??- =??? ? ????+-??=???? ??????+????= ??v x v y v y u x u y u x u y y u x x u u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111 所以,有 ?????? ???-=????=??ρ?ρ?ρρv u v u 11 第18页 第2题

第27页 指出下列多值函数的支点及其阶。 (1) ) (a z - 解:根式的可能支点是∞点和根式内多项式的零点,现在来逐个考察这些点的性质。 ① a z =:在此点的邻域内任取一点 1 11φρi e a z +=(11 <<ρ),则有 2 11)(φ φ ρρi i e e a z = = - 当保持 1ρ不变 π φφ211+→(绕 a z =一周)时,有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教学理念】 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让学生参与活动,以学生活动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在活动中形成认知,使学生形成践行的愿望,提高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自觉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关注社会大事,关注生活,正确处理人生旅途中的挫折与成功、机遇与挑战的关系,掌握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特别是明确主观条件。 2.能力目标。 在生活与学习中能运用哲学思维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养成自尊自信、自主自强的良好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学生参与为主,教师重在引导。 【教学过程】 一、复旧导新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并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根本途径 视频展示:莫振高 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问:人生价值包括哪两个方面? 2.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将学生分成方阵,抢答。 教师小结:根本途径 1.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索取)──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社会价值(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其中,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材料的第一段体现自我的价值,第二段体现社会价值。 这里就涉及到人生价值的实现问题,人生价值是如何实现的呢?这是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的问题。 (二)客观条件 视频展示:小鲜肉鹿晗的成长经历 学生活动: 带着下面三个问题去阅读教材第85~89页内容。 教师板书: 1.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有哪些?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请说出有哪些客观条件? 3.实现人生观需要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请说出有哪些主观条件? (让学生分出方阵抢答略。)

机械原理题库

1. 机器中独立运动的单元体,称为零件。 A.对 B.错 C. D. 2. 具有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的机构,在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应当首先除去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A.对 B.错 C. D. 3. 机构中的虚约束,如果制造、安装精度不够时,会成为真约束。 A.对 B.错 C. D. 4. 六个构件组成同一回转轴线的转动副,则该处共有三个转动副。 A.对 B.错 C. D. 5. 当机构的自由度F>0,且等于原动件数,则该机构即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A.对 B.错 C. D. 6. 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两个约束。

A.对 B.错 C. D. 7. 平面机构高副低代的条件是代替机构与原机构的自由度、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必须完全相同。 A.对 B.错 C. D. 8. 任何具有确定运动的机构都是由机架加原动件再加自由度为零的杆组组成的。 A.对 B.错 C. D. 9. 一种相同的机构()组成不同的机器。 A.可以 B.不能 C. D. 10. 机构中的构件由一个或多个零件所组成,这些零件间()产生任何相对运动。 A.可以 B.不能 C. D. 11. 原动件的自由度应为()。 A.-1 B.+1 C.0

D. 12. 基本杆组的自由度应为()。 A.-1 B.1 C.0 D. 13. 高副低代中的虚拟构件及其运动副的自由度应为()。 A.-1 B.+1 C.0 D.6 14. 在机构中原动件数目()机构自由度时,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 15. 计算机构自由度时,若计入虚约束,则机构自由度就会()。 A.增多 B.减少 C.不变 D. 16. 机构运动确定的条件是()。 A. 自由度大于1 B. 自由度大于0 C. 自由度等于原动件数 D. 17. 两构件组成运动副的必备条件是()。 A. 直接接触且具有相对运动 B. 直接接触但无相对运动 C. 不接触但具有相对运动

机械原理复习试题及答案

机械原理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 2.同一构件上各点的速度多边形必于对应点位置组成的多边形。 3.在转子平衡问题中,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可以用相对地表示。 4.机械系统的等效力学模型是具有,其上作用有的等效构件。 5.无急回运动的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等于,行程速比系数等 于。 6.平面连杆机构中,同一位置的传动角与压力角之和等于。 7.一个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等于36o,则行程速比系数等于。 8.为减小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应该凸轮的基圆半径。 9.凸轮推杆按等加速等减速规律运动时,在运动阶段的前半程作运 动,后半程 作运动。 10.增大模数,齿轮传动的重合度;增多齿数,齿轮传动的重合 度。 11.平行轴齿轮传动中,外啮合的两齿轮转向相,内啮合的两齿轮转向相。 12.轮系运转时,如果各齿轮轴线的位置相对于机架都不改变,这种轮系是 轮系。

13.三个彼此作平面运动的构件共有个速度瞬心,且位于。 14.铰链四杆机构中传动角γ为,传动效率最大。 15.连杆是不直接和相联的构件;平面连杆机构中的运动副均为。 16.偏心轮机构是通过由铰链四杆机构演化而来的。 17.机械发生自锁时,其机械效率。 18.刚性转子的动平衡的条件 是。 19.曲柄摇杆机构中的最小传动角出现在与两次共线的位 置时。 20.具有急回特性的曲杆摇杆机构行程速比系数k 1。 21.四杆机构的压力角和传动角互为,压力角越大,其传力性能 越。 22.一个齿数为Z,分度圆螺旋角为β的斜齿圆柱齿轮,其当量齿数 为。 23.设计蜗杆传动时蜗杆的分度圆直径必须取值,且与其相匹 配。 24.差动轮系是机构自由度等于的周转轮系。 25.平面低副具有个约束,个自由度。 26.两构件组成移动副,则它们的瞬心位置

定额作业答案(修改)123

《定额运用》作业 1、有段路堤工程17500米3(属三级公路),需要人工挖运进行填筑(手推车、普通土),平均运距为154米,并要求人工夯实,请确定其预算定额。 解:1、定额表号:[10-1-1-7-1],[9-1-1-6-2+5×13] 及节说明8 2、人工定额:[181.1×1.05+7.3×13 ×1.08+151.8]×17.5=7777。83(工日) 3、基价:[8910×1.05+359×13×1.08 +7469]×17.5=382635 (元) 2、0.6m3挖掘机挖装土方,75KW推土机清理余土。土方工程量为1050 m3其中部分机械达不到需由人工完成,其工程量为50 m3,土质为普遍土,请确定其预算定额。 解: 1、定额表号:[12-1-1-9-2] [9-1-1-6-2] 及节说明3 2、人工定额:4.5+181.1×1.15×50/1000=14.91(工日) 3、机械定额:75kw以内履带式推土机:0.72台班 0.6m3以内履带式单斗挖掘机 3.37台班 4、基价:2348+8910×1.15×50/1000=2860(元) 3某段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86000米2,其设计要求:厚度为24厘米,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 35,水泥等级42.5,要求施工时采用摊铺机铺筑(滑模式),交通不能中断,其行车密度为1500次昼夜,请确定其预算定额。 解:1、定额表号:[172-2-2-17-5+6×4] [1011-(二)、2-25] 2、人工定额:人工:(50.1+1.5×4)×86=4824.6(工日) 3、材料定额:锯材:0.001×86=0.086 (m3) 型钢:0.001t×86=0.086(t) 42.5级水泥:0.372×(204+10.2×4)×86=7831.64(t) 石油沥青:(0.138+0.006×4)×86=13.932(t) 煤:(0.028+0.001×4)×86=2.752(t) 水:(31+2×4)×86=3354 (m3) 中(粗)砂:0.46×(204+10.2×4)×86=9684.29 (m3) 碎石:0.83×(204+10.2×4)×86=17473.82( m3) 其他材料费:(304.1+5×4)×86=27873(元) 4、机械定额:3 m3以内轮胎式装载机:(0.9+0.05×4)×86=94.6(台班) 滑模式水泥混凝土摊铺机:(0.37+0.02×4)×86=38.7(台班) 混凝土刻纹机:8.91×86=66.26(台班) 混凝土切缝机:3.82×86=328.52(台班) 6 m3以内混凝土搅拌运输车:(2.74+0.14×4)×86=283.8(台班) 60 m3/h以内混凝土搅拌站:(0.67+0.03×4)×86=67.94(台班) 6000L以内洒水汽车:1.9×86=163.4(台班) 5、基价:(52519+2403×4)×86+7831.64×350-(76.908+3.845×4)×86×320+ [(9684.288-(93.84+4.69×4)×86]×60+[(17473.824-(169.32+8.47 ×4×86)]×55=5544540(元)

机械原理试题库(含答案)

机械原理---1 第2章机构的结构分析 一、正误判断题:(在括号内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二个约束。(×) 2.任何具有确定运动的机构都是由机架加原动件再加自由度为零的杆组组成的。(√) 3.运动链要成为机构,必须使运动链中原动件数目大于或等于自由度。(×) 4.平面机构高副低代的条件是代替机构与原机构的自由度、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必需完全 相同。(√) 5.当机构自由度F>0,且等于原动件数时,该机构具有确定运动。(√) 6.若两个构件之间组成了两个导路平行的移动副,在计算自由度时应算作两个移动副。(×) 7.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有两个自由度,引入一个约束。(√) 8.在杆组并接时,可将同一杆组上的各个外接运动副连接在同一构件上。(×) 9.任何机构都是由机架加原动件再加自由度为零的基本杆组组成。因此基本杆组是自由度为 零的运动链。(√) 10.平面低副具有2个自由度,1个约束。(×) 二、填空题 1.机器中每一个制造单元体称为零件。 2.机器是在外力作用下运转的,当外力作功表现为盈功时,机器处在增速阶段,当外力作功 表现为亏功时,机器处在减速阶段。 3.局部自由度虽不影响机构的运动,却减小了高副元素的磨损,所以机构中常出现局部自由 度。 4.机器中每一个独立的运动单元体称为构件。 5.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通过点、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6.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 2 ,最小约束数为 1 。 7.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高副,它产生 2 个约束。 三、选择题 1.机构中的构件是由一个或多个零件所组成,这些零件间 B 产生任何相对运动。 A.可以 B.不能 C.变速转动或变速移动 2.基本杆组的自由度应为 C 。 A.-1 B. +1 C. 0 3.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于1,现用一个带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 机构,则其自由度等于 B 。 A. 0 B. 1 C. 2 4.一种相同的机构 A 组成不同的机器。 A.可以 B.不能 C.与构件尺寸有关 5.平面运动副提供约束为( C )。 A.1 B.2 C.1或2 6.计算机构自由度时,若计入虚约束,则机构自由度就会( C )。 A.不变 B.增多 C.减少 7.由4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共有( B )个转动副。 A.2 B.3 C.4 8.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1,现用一个带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机 构,则其自由度等于( B )。

123章C语言习题(答案)

211、一个算法应该具有"确定性"等5个特性,下面对另外4个特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A)有零个或多个输入 B)有零个或多个输出 C)有穷性 D)可行性 313、以下符合C语言语法的实型常量是(c) A)1.2E0.5 B)3.14.159E C).5E-3 D)E15 314、以下4组用户定义标识符中,全部合法的一组是(a) A)_main B)If C)txt D)int enclude -max REAL k_2 sin turbo 3COM _001 11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 A)C程序中注释部分可以出现在程序中任意合适的地方 B)花括号"{"和"}"只能作为函数体的定界符 C)构成C程序的基本单位是函数,所有函数名都可以由用户命名 D)分号是C语句之间的分隔符,不是语句的一部分 312)以下选项中可作为C语言合法整数的是C A)10110B B)0386 C )0Xffa D)x2a2 313)以下不能定义为用户标识符的是D A)scanf B)Void C)_3com_ D)int 325)已定义ch为字符型变量,以下赋值语句中错误的是A A)ch='\'; B)ch=62+3; C)ch=NUL L; D)ch='\xaa'; 1(11)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C A) C语言比其他语言高级 B) C语言可以不用编译就能被计算机识别执行 C) C语言以接近英语国家的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作为语言的表达形式 D) C语言出现的最晚、具有其他语言的一切优点 2(12) C语言中用于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是A A) 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B) if、switch、break C) for、while、do-while D) if、for、continue 1(13) 在一个C语言程序中B A) main函数必须出现在所有函数之前 B) main函数可以在任何地方出现 C) main函数必须出现在所有函数之后 D) main函数必须出现在固定位置 3(1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D A) C语言中既有逻辑类型也有集合类型 B) C语言中没有逻辑类型但有集合类型 C) C语言中有逻辑类型但没有集合类型

机械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题1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10分) 1、平面机构中,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取决于 D 。 A、从动件的尺寸 B、机构组成情况 C、原动件运动规律 D、原动件运动规律和机构的组成情况 2、一铰链四杆机构各杆长度分别为30mm ,60mm,80mm,100mm,当以30mm的杆为机架时,则该机构为 A 机构。 A、双摇杆 B、双曲柄 C、曲柄摇杆 D、不能构成四杆机构 3、凸轮机构中,当推杆运动规律采用 C 时,既无柔性冲击也无刚性冲击。 A、一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B、二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C、正弦加速运动规律 D、余弦加速运动规律 4、平面机构的平衡问题中,对“动不平衡”描述正确的是 B 。 A、只要在一个平衡面内增加或出去一个平衡质量即可获得平衡 B、动不平衡只有在转子运转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 C、静不平衡针对轴尺寸较小的转子(转子轴向宽度b与其直径D之比b/D<0.2) D、使动不平衡转子的质心与回转轴心重合可实现平衡 5、渐开线齿轮齿廓形状决定于 D 。 A、模数 B、分度圆上压力角 C、齿数 D、前3项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作相对运动的三个构件的三个瞬心必在同一条直线上。 转动副的自锁条件是驱动力臂≤摩擦圆半径。 斜齿轮传动与直齿轮传动比较的主要优点: 啮合性能好,重合度大,结构紧凑。 在周转轮系中,根据其自由度的数目进行分类:若其自由度为2,则称为差动轮系,若其自由度为1,则称其为行星轮系。 装有行星轮的构件称为行星架(转臂或系杆)。 棘轮机构的典型结构中的组成有:摇杆、棘爪、棘轮等。 三、简答题(15分) 什么是构件? 答: 构件:机器中每一个独立的运动单元体称为一个构件;从运动角度讲是不可再分的单位体。 何谓四杆机构的“死点”? 答: 当机构运转时,若出现连杆与从动件共线时,此时γ=0,主动件通过连杆作用于从动件上的力将通过其回转中心,从而使驱动从动件的有效分力为零,从动件就不能运动,机构的这种传动角为零的位置称为死点。 用范成法制造渐开线齿轮时,出现根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避免根切的方法有哪些? 答: 出现根切现象的原因: 刀具的顶线(不计入齿顶比普通齿条高出的一段c*m)超过了被切齿轮的啮合极限点N1,则刀具将把被切齿轮齿根一部分齿廓切去。 避免根切的方法: 减小齿顶高系数ha* 加大刀具角α 变位修正 四、计算题(45分) 1、计算如图1所示机构的自由度,注意事项应说明?(5*2) B

机械原理简答题复习资料

1、何谓基本杆组?机构的组成原理是什么? 基本杆组:不能拆分的最简单的自由度为0 的构件组。 机构组成原理:任何机构都可看成是由若干基本杆组依次连接于原动件和机架上而构成。 2、针对下面内燃机的结构图,分析其工作过程,由哪些基本机构组成,有何作用? 1)工作过程:活塞下行,进气阀开启,混合气体进入气缸;活塞上行,气阀关闭,混合气体被压缩,在顶部点火燃烧;高压燃烧气体推动活塞下行,两气阀关闭;活塞上行,排气阀开启,废气体被排出气缸。 2)曲柄滑块机构:活塞的往复运动通过连杆转变为曲轴的连续转动; 3)凸轮机构:凸轮和顶杆启闭进气阀和排气阀; 4)齿轮机构:两个齿轮用来保证进、排气阀与活塞之间形成协调动作。 3、机构运动分析当中的速度多边形具有哪些特点? 1)极点P的速度为零; 2)由极点向外放射的矢量代表该点在机构中的绝对速度; 3)连接两绝对速度矢端的矢量代表该两点的相对速度; 4)速度多边形相似于同名点在构件上组成的多边形。

4、机构运动分析当中的加速度多边形具有哪些特点? 1)极点P’的加速度为零; 2)由极点向外放射的矢量代表绝对加速度; 3)连接两绝对加速度矢端的矢量代表该两点的相对加速度; 4)加速度多边形相似于同名点在构件上组成的多边形。 5、根据不同的场合,应用不同的机械自锁判断条件有哪些? 1)判断运动副的自锁条件是驱动力落在摩擦锥或摩擦圆内; 2)机械的效率小于或等于零,机械自锁; 3)机械的生产阻力小于或等于零,机械自锁; 4)作用在构件上的驱动力在产生有效分力Pt的同时,也产生摩擦力F,当其有效分力总是小于或等于由其引起的最大摩擦力,机械自锁。 6、在设计一对心凸轮机构设计时,当出现α≥[α] 的情况,在不改变运动规律的前提下,可采取哪些措施来进行改进?并分析这些因素对压力角的影响?1)加大基圆半径r0,r0↑→α↓; 2)将对心改为偏置,e↑→α↓; 3)采用平底从动件,α=0。 7、渐开线具有的特性有哪些? 1)发生线的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圆弧长度 2)渐开线任一点的法线恒与基圆相切 3)发生线与基圆的切点是渐开线的曲率中心 4)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 5)基圆内无渐开线 8、什么是重合度?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增加齿轮的模数对提高重合度有无好处? 1)实际啮合线段与轮齿法向齿距之比为重合度;

金融风险课后习题整理123章

第一章 1.简述金融风险含义的含义、特点和主要类型 金融风险是指金融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正收益也有可能是风险、不确定性即是风险、方差度量法度量) 金融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客观性,主观性,叠加性和累积性,消极性和积极性并存的特点。 金融风险的类型:按照能否分散,可以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按照会计标准,能分为会计风险和经济风险。按照驱动因素,能分为市场风险、信用分析、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其他风险(经营、国家、关联风险)等。 2.试对金融风险的诱因和有可能导致的经济结果进行阐释和分析 诱因:未来收益有可能受金融变量变动影响的那部分资产组合的资金头寸称为风险暴露。金融风险来源于风险暴露以及影响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金融变量变动的不确定性。(暴露是风险资产的一种状态。风险是可能性)。不确定是金融风险产生的根源(内在和外在即非系统和系统) 可能导致的结果:金融风险利弊共存,不良影响有:(1)可能会给微观经济主体带来直接或潜在的经济损失。(2)影响投资者的预期收益。(3)增大了交易和经营管理成本(4)可能会降低部门生产率和资金利用率。(5)可能会引起一国经济增长、消费水平和投资水平的下降。(6)影响一国的国际收支。(7)可能会造成产业结构部合理,社会生产力水平下降,甚至引起金融市场秩序混乱,对经济产生严重破坏。(8)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产生重大影响。(4个微观,4个宏观) 3.辨析金融风险与预期损失、未预期损失、经济资本、监管资本之间的关系 金融风险的经济资本是与金融机构实际承担的风险直接对应、并随着机构实际承担的风险大小而变化的资本,是由金融机构基于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理念对风险、收益、资本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所确定的。 金融风险的监管资本是指监管部门针对有可能发生的风险而要求金融机构必须备足的资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预期损失是实现可以预计的平均损失,一般视为金融机构的业务成本之一,以计提准备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导学案及答案

张家窝中学高一年级政治学科导学案 课题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编写人杜学芳审定人唐凤顺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理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实现人的价值的主观条件。 2、过程与方法: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认识到劳动和奉献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方式,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砥砺自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燃起蜡烛。别总是抱怨自己没有条件,别总在黑暗中顾影自怜,唉声叹气,走出自我,勇敢地站出来,敢于对命运说不,勇于向命运挑战,奋起冲击生命的制高点,同样能够与那些有条件的人一起搏击长空,铸就人生辉煌。 二、学习重点: 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三、学习难点: 如何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四、学习方法:自主探究 五、特别提醒: 1、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实践。(根本途径--立足实践) 3、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客观条件) 4、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主观条件) 原理: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方法论: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即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同时又要为社会的进步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六、知识梳理 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1、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