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粒子植入步骤
放射性粒子植入的2015.4.25 -

放疗的目的
• 放疗是有100余年历史,有效的治癌方法 • 放射肿瘤学家是专业训练的使用放射线根 治肿瘤的医生 • 大约2/3的癌症病人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需 用放疗
治疗历史的进展
20世纪40年代前
放疗设备简陋,性能低下,对放射 线作用机理缺乏认识,使放疗效果未能充 分显示。
20世纪50年代后
• • • • • 接触治疗机 深部X线治疗机 60Co远距离治疗机 各类加速器 后装近距离治疗 适用于任何部位的 各种肿瘤
4P医学
• 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转化医学是实现4P途 径(美 NCI 2013) • 预测 perdiction • 预防 pervetion • 个体化 personalization • 参与 participation
放射线种类
● 低LET(线性能量传递 ) X线(常压、高能) 光子 电子 高LET 快中子、慢中子 质子 重粒子 氦离子、碳离子 、负兀介子
结论:
• RT是非常成功和效价比有益的治疗癌症模式 ; 大部分病人达到治愈或症状缓解; 现代进展支持进一步改进RT成功率的希望; 新技术的成功应用,主要是对放射生物挑战
BFCO 2003,3(3)
放射性粒子植入
• 利用具有放射活性的粒子,永久性植入到肿 瘤组织中,借放射性粒子释放的放射线,对 肿瘤进行治疗 • 放射性粒子植入是近距离治疗的内容之一
• RT已经使用超过120年,结果现在世界广泛积累 成功使用RT的经验。 • 21世纪,RT保持癌治疗的主要地位,经常与手、 化联合 • 过去20年,技术进展导致引进很多新RT类型,( 即IMRT,V-MAT.立体定向RT,IORT,高-LET治 疗,生物靶向RT.永久性粒子植入等)。 这些发展能更多改进治愈率。但有时在决定从常 规RT选择使用新治疗方法,使用积累的临床经验 困难。 • 这就是为什么学习放射生物学是最基本的重要性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后该如何防护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后该如何防护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是恶性肿瘤比较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许多恶性肿瘤因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错失手术治疗最佳时机,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高效安全且精准度高,能持续性照射,患者的年龄、体质对其无影响,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碘125放射性粒子存在一定的辐射性,需要加强防护。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优势于MRI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进行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可以避免手术治疗带来的创伤,实现无刀手术效果,患者一般情况下两天后就能出院,经过治疗后能扩大手术范围,且后期经手术治疗后效果会比较理想。
碘125粒子存在一定的放射性,为了考虑安全性问题,需要加强病人以及周围人的防护问题。
●碘125放射性粒子的安全隐患按照放射源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国际原子能机构将放射源分成五类,其中第四类和第五类对人体不会产生永久性损伤,而碘125放射性粒子正属于这两类,碘125放射性粒子的半衰期比较长,能够持续性照射,低剂量的射线会持续性放射,影响周边人群以及环境,故此需要加强辐射防护,但部分医院对这种辐射的防护重视度并不高,比如病房中没有配置全套的防护措施。
碘125放射性粒子引起的辐射损伤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症状,导致医护人员认为这种辐射并没有伤害性,可能出现不遵守操作规程的情况。
患者在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自我防护意识,表示穿着防护衣不仅影响行动,而且不利于治疗操作,因此穿防护衣的依从性并不高,另外,也未能形成定期接受剂量监测和体检的行为,不理解辐射防护的重要性。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后做好防护的目的有效的辐射防护能够避免发生有害的非随机性效应,保证工作人员、病人、家属乃至于社会公众人士的健康和安全,且也有一定的环境保护作用。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后该如何防护防护要素第一,时间防护。
时间越长,人体受到的照射累积剂量越大,所以,如果照射率不变,那么缩短照射时间能减少照射剂量,鉴于此,可以从提高医护人员操作技能、熟练程度角度出发,提高治疗效率,缩短照射时间,以达到防护效果。
氩氦刀冷冻消融结合I125粒子植入治疗肝门区胆管癌5例报告 叶启文

2 5 7
1 2 5 ¡¢x I £¤¥¦E0!@§¨1" 5
叶启文,占文峰,张㊀春,叶锦花
( 福建医科大附属闽东医院 十三病区,福建 福安 3 5 5 0 0 0)
1 2 5 摘要: 目的㊀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结合 I 粒子植入治疗肝门区胆管癌的疗效。方法㊀选取本院 2 0 1 0 年1 月至 2 0 1 3 年6 月收治
1 2 5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㊀T o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 e f f i c a c y o f a r g o n - h e l i u mc r y o a b l a t i o nc o m b i n e dw i t hI p a r t i c l e i m p l a n t a t i o ni n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K e yw o r d s : b i l e d u c t n e o p l a s m s ;c r y o s u r g e r y ;i o d i n e r a d i o i s o t o p e s ;b r a c h y t h e r a p y
㊀㊀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区胆管癌, 化疗、 放疗 及介入治疗等效果均不理想, 患者常伴深度黄疸、 疼 痛等, 生活质量极差。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p e r c u t a n e o u s t r a n s h e p a t i cc h o l a n g i a l d r a i n a g e ,P T C D ) 能有效 解除梗阻、 改善肝功能, 被认为是减压减黄、 缓解症状 1 ] 较成熟的方法 [ , 但它无法控制肿瘤进展。作者尝试
组织间质治疗放射性药物注入法

组织间质治疗放射性药物注入法将放射性核素或放射性药物直接注入或在影像学引导下置入病灶组织间质,达到治疗目的。
该方法是介入治疗的一种,包括放射性药物直接注入组织间质法和放射性粒子植入法。
第一节:放射性药物注入法将放射性药物(胶体、微球或其它放射性药物)直接注入或在超声波的引导下注入肿瘤组织内。
一般应视肿瘤的大小和形态,采用多点注射的方法、使放射性分布均匀,利用放射性药物发射的β射线对肿瘤的照射,达到治疗目的。
1.适应证(1)原发肿瘤无法手术切除。
(2)肿瘤术后复发,难于再手术者。
(3)预计肿瘤经组织间质介入治疗后,可使手术切除成为可能者。
2.禁忌证(1)肿瘤组织穿刺易发生出血者。
(2)肿瘤伴有溃疡和感染者。
3.治疗方法(1)注射方法:因肿瘤所在解剖部位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最好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注射。
核医学科医师应与临床有关科室医师合作完成治疗操作。
1)前列腺癌,在超声波引导下直接进行穿刺。
2)原发性肝癌,在超声波引导下直接进行穿刺。
3)颅咽管瘤,经颅底直接注射放射性胶体于肿瘤囊腔内。
其他部位的肿瘤注射的方法类似,但穿刺注射部位不同。
另外,视肿瘤组织的大小还可采用多点注射的方法,力求放射性胶体或微球能分布均匀。
(2)注射剂量:放射性胶体或微球的用量视实体肿瘤或肿瘤囊腔的体积而定。
1)实体肿瘤的注射量;首先采用CT或核医学方法确定肿瘤的体积,然后按18.5MBq(0.5mCi)/cm3的量注射,预计肿瘤组织的吸收剂量可达4000~6000cGy。
2)囊性肿瘤的注射量:肿瘤囊腔的体积可由CT检查确定,或腔内注入99m Tc-HSA 用稀释法按下式方法计算:min /min/平衡后的每毫升计数注射的每毫升计数数注射囊腔体积= ml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求得囊腔的体积后,以37MBq(1mCi)/cm 3的量注射,囊壁辐照量可达20000cGy 。
4.注意事项治疗前应详细给病人介绍该方法,以得到病人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碘125粒子植入科学价值,经济价值

碘125粒子植入科学价值,经济价值案例一:1、外照射是无创操作,操作技术相当简单;而碘125粒子植入是有创操作,手术技术相对复杂一些。
2、外照射范围较大,剂量相对较低,而碘125粒子植入照射范围较小,剂量相对较高,可以达到外放疗的2-3倍。
3、疗效上来讲,碘125粒子植入局部控制率更高,许多外放疗结束后病灶残留或复发的患者,还可以补充粒子治疗,其控制范围有赖于粒子植入的范围。
4、副作用上,碘125粒子植入对人体的影响范围较外照射更小,副作用更小,放射性肺炎机率更低。
5、治疗时间上,碘125粒子植入是一次植入,持续有效照射时间是6个月;而外照射一般是每天1次,一周5次,一般治疗在1-2个月。
6、从可靠性来说,碘125粒子植入更多的是依赖于医生的手术水平,而外照射则是依赖于机器和医生每天的摆位等方面。
7、从经济方面来讲,肿瘤越小,碘125粒子植入效果越好,费用越低。
8、适应症:肺部肿瘤、转移淋巴结、肝脏转移瘤、肾上腺转移瘤、妇科肿瘤术后复发等案例二:实体肿瘤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属于核素内照射治疗的一种,碘125粒子植入治疗继承了核素内照射靶向治疗的特性。
该方法微创,可以采用影像引导经皮穿刺、术中或腔镜方式将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瘤体内,植入瘤中的碘125粒子不间断的发出射线杀肿瘤细胞,从而有效地治疗肿瘤。
对早期前列腺癌,采用该法可以达到手术治疗效果,副作用却低于手术治疗。
在发达国家,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一肿瘤,已经有60%的患者首选该治疗方法治疗。
碘125粒子植入治疗的优点有哪些?肿瘤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先进,疗效好,副作用小;2.化疗的同时可以碘125粒子植入,化疗覆盖“面”,碘125粒子植入突出“点”,“点、面”结合进行综合治疗;3.CT、MRI或彩超引导,经皮穿刺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可以达到无刀手术效果,但创伤小,术后2天即可出院;4.术中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可以扩大手术治疗范围,获得更好治疗疗效;5. 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是放化疗等治疗无效患者的最佳选择;6.虽然碘125粒子有放射性,但,碘125粒子射程1.7cm,无需考虑环境污染和防护问题;7.该技术复杂,需要核医学科分别与介入科(放射科)、外科、磁共振、超声和内镜等学科联合开展。
CT引导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头癌

结 果 1 6例 I 粒子植 人全部成功 , 植入 粒子 1 2~ 3 8 颗, 平均 2 3 . 5颗 , 放 射性 粒 子 分 布 良好 , 间距 均 <1 . 5 c m。 穿 刺 过 程 中无
一
例 并 发 症 发 生 。6例 出现 一 过 性 血 淀 粉 酶 升 高 1 2 0~1 9 5 U / L ( 正常值为 2 5~1 0 0 U / L ) ) , 未 经 特 殊 处 理 2~ 3 d后 转 为 正 常 ,
Z h a n f e n g ,e t a 1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R a d i o l o g y , G e n e r a l H o s p i t a l f o C h e n g d u Mi l i t a r y C o m m a n d ,C h e n g d u 6 1 0 0 8 3 , C h i n a
体外放射治疗者 , 经 皮 穿 刺 I 粒子植入为一种有 效的治疗方法 。
【 关键 词】 经皮穿刺 ;
中图分类号 : R 7 3 5 . 9
I 粒子 ; C T引导 ; 胰头癌
文献标识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9— 6 6 0 4 ( 2 0 1 3 ) 1 0—0 8 6 5— 0 4
h e a d o f p a n c r e a s t h r o u g h p e r c u t a n e o u s t r a n s g a s t r i c a p p r o a c h( 1 0 p a t i e n t s )o r t h e f o r a me n o f Wi n s l o w( 6 p a t i e n t s )g u i d e d b y C T.C T
术中粒子植入在治疗肺癌中的应用

(27.0mBq),每 10 粒一弹夹包装,消毒方法 高温消毒法。 1.2.2 植入器材
宁波君安产短式弹夹半自动粒子植入专用枪,15cm 粒子植入 专用针。 1.2.3 相关设备
CT 用于治疗前影像数据的采集,为 TPS 运算提供依据,治疗 中 定 位 校 正、术 后 剂 量 验 证 以 及 为 治 疗 后 复 查 的 主 要 手 段;TPS 用于治疗前后 CT 所获影像数据的处理,靶区剂量的运算,粒子分 布 计 划 的 制 定 ,以 及 术 后 质 量 的 评 估 ,是 粒 子 植 入 治 疗 的 重 要 参 考依据。 1.3 植粒方法 1.3.1 剖胸探查粒子植入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肝脏金标植入临床分析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肝脏金标植入临床分析陆军;李莎;张效亮;朱向辉;王虹伊【摘要】目的:总结金标追踪法射波刀治疗肝脏肿瘤时,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纯金标记物的经验.方法:搜集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射波刀治疗肝脏肿瘤行金标追踪靶区的患者62例.局部麻醉、超声引导,在穿刺的针道上采用退针法由远及近放置金粒子2枚,共4~6枚.金粒子分布在肿瘤周边尽量不经过肿瘤,彼此间距离2~6 cm,避开大的血管与胆管.结果:62位患者共植入金粒子254枚(其中3位患者各植入6枚),操作期间发现肝内沿针道出血4处,出血量1~4ml,止血治疗观察3h出血未增加.结论:超声引导下肝脏金粒子植入操作简单、快捷,患者痛苦小、创伤轻微,是一种安全、准确、有效的方法.【期刊名称】《医疗卫生装备》【年(卷),期】2015(036)012【总页数】3页(P83-85)【关键词】金标;植入;超声;肝脏【作者】陆军;李莎;张效亮;朱向辉;王虹伊【作者单位】730050兰州,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放疗科;730050兰州,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放疗科;730050兰州,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放疗科;730050兰州,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放疗科;730050兰州,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放疗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R730.55射波刀作为21世纪最先进的放疗设备之一,其临床应用成为放射治疗领域里程碑性的事件。
其主要的领先技术之一,是采用金标追踪来避免生理运动和治疗摆位的影响,尤其是胸部、腹部实性脏器的立体定向放疗[1-3]。
本单位自2012年11月使用射波刀治疗患者以来,采用金标植入追踪技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6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目前,在超声引导下的金标植入技术也基本成熟,为充分利用射波刀技术精确治疗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途径。
1.1 患者一般资料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采用B超引导下肝脏金标植入62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11例,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52.4±9.8)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新技术新业务申请及可行性论证报告
申请科室: 呼吸内科 主持人:李磊
拟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名称:肺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申请时间:2014年3月
引进来源(包括目前此项目国内外开展现状)及技术水平:
粒子植入全称为“肺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是一种将放射源植入
肿瘤内部,让其持续释放出射线以摧毁肿瘤的治疗手段。放射性粒子
植入治疗技术主要依靠立体定向系统将放射性粒子准确植入瘤体内,
通过微型放射源发出持续、短距离的放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限
度杀伤,而正常组织不损伤或只有微小损伤。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医院开创了经耻骨后组织间碘粒子种植治
疗前列腺癌的先河,形成了今天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的基础。放射性
粒子植入治疗早期前列腺癌在美国等国家已成为标准治疗手段,在国
内其治疗理念也渐渐得到认可。
近20年由于密封、低能、安全、易防护的新型放射性核素125I
粒子的研制成功,超声、CT和核磁等影像学技术的进展及计算机三
维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ing System TPS)的出现,使放
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肿瘤以其独特的放射物理学剂量分布、放射生物
学特点、良好的临床疗效和极少损伤正常组织等优势而显示出极强的
生命力,成为治疗肿瘤的热门技术。
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内放射治疗身体各部位
实体恶性肿瘤的方法在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被应用于临床。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应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几年,针对有较严
重疾病或心肺功能不全,无法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三维立
体CT引导下经皮穿刺种植放射性I125粒子近距离治疗晚期非小细胞
肺癌效果满意,并发症少,易于防护,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主要技术关键、技术指标、创新点:
肺癌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了手术的最佳时机。粒子
植入治疗肿瘤对患者损伤小,没有手术的局限性,对于外科手术不能
承受的患者可以适用,对于失去手术机会和术后又复发的患者也可以
适用。
粒子植入目前已经成为标准的肿瘤治疗手段,其治疗理念也渐渐得
到认可,早在2001年就已经在我国实施了首例粒子植入治疗。粒子
植入是肿瘤治疗的新选择,疗效确切,属于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一种,
通过植入到肿瘤内或肿瘤浸润组织中的125I粒子持续发出的低能量
(27~35keV)γ射线,毁灭杀伤肿瘤,而不损伤正常组织。根据TPS
制定的治疗计划,在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到人体肿瘤靶区,
是一种新的肿瘤技术,具有高度适形,靶区高剂量,显著提高靶区局
部与正常组织剂量分配比的优点。
经皮穿刺植入125 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具有以下特点:①能较
好的控制局部病灶,文献报道有效率可达90%~100%。②可以有效
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③125I放射性粒子有效作
用直径为1.7cm,植入后对正常组织损伤极轻微。④属微创介入治疗,
并发症少。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肺癌的放射性粒子植入的关键:
1.精确度 肋骨遮挡及呼吸因素使进针角度、方向发生变化,缺乏准
确的肺部解剖学定位等都会影响经皮穿刺植入的精确度。
2.穿刺损伤 在植入过程中需要反复穿刺,会对肺组织有不同程度的
损伤如:气胸、肺出血等,尤其中心型肺癌患者损伤的程度更大,出
现气胸后会使肿瘤明显移位。肺穿刺及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种植可出
现出血、窒息等严重并发症。特别是周围大血管包绕的纵隔内淋巴结
转移灶、主支气管内肿瘤侵出气管外,与其相邻的血管融合形成肺门
肿块时,会加大穿刺损伤的机会。这就要求医生具有娴熟的胸外科手
术技能。
3.放射物理学的要求 放射性粒子植入需要严格的剂量学保证,要使
近放射源处剂量最高,即肿瘤局部受到的放射剂量最高,而周围正常
组织剂量很低,才既能发挥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又可避免外放疗通
常引起的并发症。如果在无严格的剂量学保证下随意或盲目的植入会
造成肿瘤周围正常肺组织、心脏、脊髓的放射性损伤,将无法取得满
意的治疗效果。
创新点:该项操作虽然省内已有多家医院开展。但在豫东地区还没有
开展。可以为晚期肿瘤患者创造更好地治疗。我院已经具备该项操作
的各种设施和技术。
操作规程及流程:
一、植入前准备
血常规,凝血四项,了解有无基础疾病及相关检查结果,体质评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价 (KPS评分),手术知情同意书及必要的抢救器材、药物;根据CT
资料评价肿瘤的大小、形状、部位、血供情况,初步拟定患者的体位
及设计进针路线。肿瘤血供丰富者,术前一天应用止血药物。
二、处方剂量与TPS的应用利用TPS,输入肺部CT图像,在系统中
勾画出肿瘤轮廓,然后根据处方剂量和肿瘤大小计算出所需粒子数
量,并模拟出粒子的空间分布,指导粒子种植。植入碘125粒子的
数量和剂量,遵循能有效杀灭肿瘤细胞,最大限度降低正常组织的辐
射损伤。中心型肺癌在制定计划时,注意重要脏器如心脏、气管等的
保护,用剂量一体积直方图和等剂量曲线观测重要脏器所接受的剂
量。
三、粒子植入
首先核对碘125放射性粒子数量、表面活性;检查穿刺针、导
针是否通畅;根据预先制定的治疗计划确定穿刺点,让病人选择合适
的体位进行扫描,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麻直达脏胸膜;
在监视器上测量进针角度及深度,植入针采用分步进针法到达预定位
置,肿瘤较大时也可多针穿刺。选择穿刺点原则:
最短距离、垂直胸膜、避开重要结构。粒子分布按照TPS的要求,
尽量分布均匀,粒子间等距,间距通常在1.0-1.5cm之间,可根据
活度大小、组织学类型及肿瘤内部结构适当调整。如果病灶内部有液
化坏死区,
可抽出液化物并根据坏死区的大小适当减少碘
125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粒子。植入过程中,一般将植入针预置到肿瘤最深处的
边缘,然后边退针边释放粒子,退至最外侧的肿瘤边缘后,再调整进
针角度, CT扫描确定针位合适后再行粒子植入。重复上述步骤,完
成全部粒子植入。对于中心型肺癌,注意距心脏、大血管及主支气管
保持1cm以上的距离,不但可有效避免误伤这些重要结构,而且可
最大限度地保护这些重要结构少受辐射的影响。粒子植入完成后,嘱
病人屏气后拔针,压迫穿刺点止血,敷创可贴或无菌纱布包扎。4.4
粒子植入的并发症
可产生的并发症,如血气胸、肺出血、肺部感染、粒子迁移、肺栓塞
等。当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并伴心率加快、发
绀等症状时,应考虑到肺栓塞的可能。术后l周常规摄X线片,了解
粒子的分布情况及有无迁移,以便及时补救。大多数的粒子迁移都在
4周以内,4周以后粒子迁移很少见。肺放射性损伤:很少见,包括
急性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纤维化。对粒子植入术后仍需外放疗照射
者,更应注意射线的累加效应。
4.5
粒子植入后处理观察有无粒子脱落移位、气胸、液气胸或肺出血等并
发症并做相应处理,植入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植入中出血较多者,
常规肌注立止血等;做好粒子使用记录。
4.6粒子植入后剂量评定入后剂量评定粒子植入完成后,完整地扫描
肿瘤部位,将CT图像输入TPS计划系统,验证粒子植入与治疗计划
符合程度,检查植入粒子后的剂量分布情况,是否出现剂量稀疏的区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域,确定是否需要二次植入粒子或补充外照射。
科室人员、设施、设备条件(包括开展该项技术的相关设施、设备情
况及与应用该项技术有关人员的职称、职务、学习、培训情况等):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可预见风险及处理预案: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我院尚不具备,开展此项业务确需使用的医用设备以及辅助材料:(包
括名称、型号、购买途径、价格等)
除设备、试剂等原因外存在的困难、需解决的问题:
科室意见
科室负责人(签章):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年 月 日
医政科意见
医政科(签章):
年 月 日
医院学术委员会意见
医院学术委员会(签章):
年 月 日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