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早操活动初探教研总结一

中班幼儿早操活动初探教研总结一
中班幼儿早操活动初探教研总结一

《中班幼儿早操活动初探》教研总结一

幼儿园中班早操编排中应注意什么?

反思在以往的早操活动编排中,教师们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早操编排的科学性、合理性方面的问题

1、未达到全面锻炼身体的效果。

以前编排的早操活动没有使幼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如:一些早操活动没有走、跑、跳等体能训练内容;一些早操活动中上肢、下肢等某一部位的运动多,而躯干等部位的运动少。

2、把握不好早操动作难度和运动量。

有的早操中有单一动作多次重复的现象(多为上肢动作和踏步动作),动作容易整齐,但幼儿的某一运动部位容易劳累;有的早操难度大,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难度过大的早操不仅幼儿动作做不到位,达不到锻炼效果,且容易伤害幼儿。

(二)音乐选编的适宜性问题

1、成人化。一些早操选择流行歌曲,没有童趣,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直接影响了动作编排,多数只能做上肢动作和跑跳动作。

2、单调。主要表现为:(1)乐曲单调。(2)节奏单调,曲目虽有变化但节奏雷同,不能调节活动强度。

经过鸡幼中班年级教师们的资料论证,结合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经验,大家觉得在编排中班幼儿早操活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内容的选择

主要分徒手操和轻器材操。徒手操应该为全国统编操,我们选择的是全国第二套统编操——《世界真美好》。此套徒手操主要以动物儿歌的形式,小朋友边念儿歌边做操,增强了体操的趣味性。

二、结构的编排

要考虑到早操与幼儿体能之间的关系、早操与幼儿参与运动的兴趣之间的关系等综合因素,经过探讨我们认为一般包括五个基本环节:

A、热身运动:如走、跑和变速跑等全身运动,达成热身的目的。

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幼儿的发展水平定出计划,每周或每两周重点加强哪方面的体能训练。如第一周重点是跑,第二周重点是爬等等,随时根据幼儿的发展进行调整,一是顺应了幼儿的需求,二是改变了以往一直不变的早操模式,增强了早操的可变性和趣味性。

B、队列变化:通过队列变化训练,可提高幼儿在团体中了解与认识自身与团体的关系,增进幼儿的团体意识,并发展幼儿理解指令的能力;同时,队列变化与训练,也是热身运动的一种积极的延续,为幼儿的早操活动作好充分准备。为此,我们根据中班上期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将队形的变化统一为切段分队走。

C、操节:操节是早操的主要部分。在早操训练中,不仅要达成幼儿开始一天幼儿园生活时身体机能唤醒的目的;同时,早操也是幼儿运动的一种类型,需要通过一定的运动量,使幼儿在每日的早操中,逐步实现幼儿运动能力与体能的不断提高。最后大家一致达成共识选择“器械操”和“全国统编体操”。

D、体能活动:利用身体或器材练习走、跑、平衡、跳和钻等等动作,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的协调性和运动能力;在早操创编过程中,体能活动环节需要注意的是:

a、早操与体能活动和训练的相结合;在早操中运用器材,也是为了达成一定的运动量的目的。

b、早操需要有机地将八大动作,融入到早操之中去。

E、放松阶段:在早操的放松阶段,充分的放松,可以使幼儿以良好的身体与精神面貌,开始一天的幼儿园生活;反之,如果早操的放松阶段没有做好,则可能会影响幼儿在早操后的活动。例如,过量的运动,可能使幼儿产生疲劳或亢奋,影响到正常的幼儿园每日的教学活动的安排。

三、时间的把握

《重庆市幼儿园一日保教常规细则》中提出中班早操时间为10-20分钟;我们认为中班上期时间在18分钟比较适宜。

四、音乐的选编

一是要有童趣,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切忌音乐成人化,盲目的追求时尚的流行歌曲。

二是乐曲要富于变化,节奏不要单调,因为曲目虽有变化但节奏雷同,不能调节活动强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