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自整理)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自整理)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自整理)

第一章

1:4和2:5,那么在两国之间展开贸1. 圭寸闭条件下,中国和美国的小麦与布的交换比率分别为易后,小麦与布之间的交换比率可能为

A. 1:6

B. 2:6

C. 3:6

D46

2. 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只要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存在着价格差异,那么比较利益理

论就仍然有效。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A. 正确

B. 不正确

3. 作为新贸易理论的核心基础之一,规模经济意味着随着产量增加,()

A.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下降

B. 平均成本变化不确定,边际成本下降

C. 平均成本下降

D.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上升

4. 以下说法中,()是错误的。

A. 绝对优势理论是以机会成本不变为前提的,而相对优势理论则是以机会成本递增为前提的

B. 相对优势理论可以部分地解释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层次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

C.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用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

D. 无论是生产技术差异还是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导致国际贸易产生,都是以两国之间同一产品的价格存在差异为前提

第二章

1. 下列()属于李嘉图模型的假定前提条件。

A. 生产过程中使用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

B. 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C生产要素可以在两国间自由流动

D. 生产要素非充分利用因此机会成本不变

2. 下列()不属于重商主义的观点。

A. 货币是财富的唯一表现形式

B. 通过国际贸易可以提高所有贸易参与国的福利水平

C. 出口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入

D. 进口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出

3. 下列关于技术差异论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分为绝对技术差异论与相对技术差异论

B. 劳动力在国内两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而且机会成本保持不变

4. 下列哪一条不是重商主义的理论主张()

A. 贸易不是“零和”的

B 多卖少买,保持贸易顺差,是获得财富的基本原则

C 国家应干预经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D.金银货币 是财富的唯一形态

第三章

1?假定每单位X 产品的生产需要4单位劳动与6单位土地,每单位Y 产品的生产需要2单位 劳动与4单位

土地,如果本国有 100单位劳动与200单位土地,外国有200单位劳动与300 单位土地,则根据 H-O 理论可推出()

A. X 是土地密集型产品,

B. X 是

A. 对进口竞 争品的保护会提高该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收入

B. 对进口竞争 品的保护会降低该部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收入

C. 在生产 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

,-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密

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的增加,会同时减少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

D. 在生产 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

-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

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的减少,会同时增加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

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悲惨性增长的发生条件 ()

A. 增加的生产要素是用于生产偏向出口商品的

B. 国外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弹性无穷大 C 本国在该产 品国际市场上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D.本国供应量的增长会影响到该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 5.

下列哪项定理描述了要素增长对生产的影响。

()

A. 赫克歇尔 ~俄林定 理(HeCkSCher-Ohlin Theorem ) B 罗伯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 TheOrem ) C 赫克歇尔~俄林-萨谬 尔森定理(H-O-S TheOrem ) D.斯托尔珀-萨谬尔森定理

6. 如果中国是劳动力丰裕国家,美国是 密集型商品,根据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

本国出口 X 产

上地密集型产品,品本国出口 Y C. 丫是土地密集型产品,产品本国出口 .

D.

Y 是土地密集型产品, X 产品本国出

2.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美国与中国相比是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 而纺织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则与封闭条件下相比,中美两国进行贸易后

A. 美国汽车 与纺织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 /劳动力的比重都将下降

B. 美国汽车与纺织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 /劳动力的比重都将上升

C 美国汽车生产的资本

D.美国汽车生产的资

3. 罗伯津斯基定理是指

/劳 动力的比重将上升,同时纺织品生产的资本

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下降,同时纺织品生产的资本

()

汽车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

/劳动力的比重将下 /劳动力的比重将上

上地丰裕国家,并且布是劳动密集型商品,

(S-S 定理),中国和美国从贸易开放中获益最大的

分别是()

A. 土地所有者、劳动者

B? 土地所有者、土地所有者

C. 劳动者、土地所有者

D. 劳动者、劳动者

7?在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国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将导致()。

A. 进口替代品生产规模扩大

B. 进出口贸易规模扩大

C. 出口贸易规模缩减

D. 进口贸易规模缩减

8?“荷兰病”可以用以下哪种理论加以解释()

A. 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

B.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C罗伯津斯基定理

D.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

9.下列不属于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前提假定的是()

A. 生产要素存量一定

B. 生产要素充分利用

C. 生产中存在专门生产要素.

D. 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不能流动

第四章

1. 如果一国进口竞争部门和出口部门各有一种特定要素,劳动力是共同要素,则进口关税一- 定会()

A. 提高进口竞争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B. 提高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C降低两部门]共同要素劳动力的实际收入

D.同时提高进口竞争部]和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2. 根据特定要素模型,-一个部门产品价格水平的上升--定会导致()。

A. 共同生产要素从该部]向其他部门转移

B. 该部门专门生产要素的收入水平上升

C. 共同生产要素流出部门门的专门生产要素的收入水平上升

D. 共同生产要素的收入水平下降

B. 短期内按要素所有者区分,长期内按部门]划分

C短期和长期内均按要素所有者区分

D短期和长期内均按部门划分

第五章

1. 依据()理论,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需求更为强烈。

A. 产品生命周期

B. 比较优势

C幼稚产业保护

D.重叠需求

2. 从技术变化角度探讨比较优势动态演变的理论是

()

A. 产品生命周期

B. 比较优势理论

C. 要素禀赋理论

D. 重叠需求理论

1?下列有关新贸易理论的说法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新贸易理论主要以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为前提

B. 新贸易理论主要是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

2?相互倾销贸易理论认为,单纯的企业占领市场行为,也会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A. 正确

B. 不正确

3. A国2012年电子行业出口额为150亿美元,进口额为100亿美元,则该国该行业的G-L产业内贸易指数为().

A. 20%

B. 50%

C. 60%

D. 80%

4. 当生产中存在规模经济时,生产可能性曲线是

(。.

A. 凹向圆点

B. 凸向圆点

C直线

D.形状不确定

第七章

1. 假定自由贸易条件下,每套服装价格为1000元,国内生产需使用500元进口中间投入品

若对服装征20%.进口关税,对中间投入品征10%进口关税,则有效保护率为()。

A. 15%

B. 20%

C. 30% .

D. 40%

2?征收配额对于进口国来说O

A. 有利于进口国消费者

B. 使国内同类产品的生产减少

C有利于进口竞争品的国内生产者

D.提高了本国福利水平

3?“大国”实施进口关税与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者均降低进口国的福利水平

B. 关税与配额租金均归政府所有

C从贸易自由化角度看,关税比进口配额好

D.-者均使进口国消费者剩余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

4?出口补贴会使出口国产品价格降低,因而有利于出口国消费者而不利于其生产者。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A. 正确

B. 不正确

第八章

1. 战略性贸易政策失效的原因可能是()。

A. 对市场信息估计较为准确

B. 政府给予补贴

C竞争对手采取“针锋相对”策略

D.本国相关产业缺乏比较优势

2. 最佳关税是国民收益等于国民损失时的关税水平。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A. 正确

B. 不正确.

3. 在()的情况下,当一国政府对某种产品征收进口关税时,消费者承担关税程度越大。

A. 纳税商品的供给弹性越大,需求弹性越大

B. 纳税商品的供给弹性越大,需求弹性越小

C纳税商品的供给弹性越小,需求弹性越大

D.纳税商品的供给弹性越小,需求弹性越小

4. 以下哪种理论将具有外部规模经济视作幼稚产业保护的标准()

A. 穆勒标准

B. 巴斯塔布尔标准

C. 李斯特标准

D. 坎普标准

第九章

1. 关于经济联盟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 实现商品、服务、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动

B. 协调成员之间的经济政策

C. 实现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的协调

D. 如果建立了成员共同使用的货币或者统一货币时,

这种经济联盟为经济货币联盟

2. 在下列()情况下,本国加入关税同盟的动机较小。

A.本国与其他成员之间贸易商品的成本差别较大

B?本国对贸易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大

C本国对贸易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

D.伙伴国与非成员国同种贸易商品的价格或成本差别较大

3?成员国间实现了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但经济政策尚未协调一致的国际经济--体化组织指的是()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经济联盟

4?根据关税同盟理论,如果本国对贸易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弹性越小,则该国越有可能从加入关税同盟中获益。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A. 正确

B. 不正确

5?在()条件下,加入关税同盟后静态福利下降的可能性更大。

A.本国与其他成员之间贸易商品的成本差别较小

B?本国对贸易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大

C本国对贸易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

D.伙伴国与非成员国同种贸易商品的价格或成本差别较小

第十章

1. 下列关于出口导向战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O

A. 出口导向战略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

B. 内部市场相对比较狭小

C. 国内自然资源比较稀缺

A. 非排他性

B. 非机制性

C渐进性

D.集体行动一致性

C. 实施外汇管制

D. 对进口商品实施关税或非关税壁垒

4. 关贸总协定是以推进贸易自由化为原则的多边国际协定,它发挥着-个类似国际贸易组织的

作用,因而是一个具有组织性的协定。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A. 正确

B.不正确

5. ()不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发展缓慢甚至失败的主要原因。

A. 成员国发展水平低,缺乏进行贸易合作的基础

B. 成员国政局不稳

C成员国市场规模小,一体化组织无法给成员国带来足够的市场规模

D.发达国家市场的吸引力超过发展中国家一体化组织内部市场

第十一章

1?蒙代尔在要素禀赋理论假设前提下证明要素流动和商品流动之间的关系是()

A. 替代

B. 互补

C无关

D.不确定

2. 在生产技术条件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要素流动和商品流动之间是互补的,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会促进贸易规模扩大。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A. 正确

B. 不正确

第十二章

1. 从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性角度研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理论是()

A. 垄断优势理论

B. 内部化理论

C. 区位优势理论

D. 边际产业转移理论

2. 邓宁提出的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分析的有机结合。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A. 正确

B. 不正确

第十三章

1. 下列哪个项目不属于中国国际收支统计表中的经常项目内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