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_诠释人性的高贵与生命的尊严

合集下载

浅谈俄狄浦斯王

浅谈俄狄浦斯王

浅谈《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著名悲剧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代表作之一,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作品。

为什么称《俄狄浦斯王》为悲剧的典范呢?在未有深入了解之前,我很难理解“弑父娶母”这种乱伦情节可以称之为“悲剧的典范”,但是通过年岁的增长和深入地学习之后,我对悲剧又有了新的看法。

亚里士多德说:悲剧是对于紧张心情的一种呈现,他通过表演陈述来激起人类的怜悯及恐惧,甚至能够净化人类的精神。

于是我就想到,悲剧给人带来的不只是无尽的悲恸与歇斯底里的愤怒,不是为了情节悲伤而悲剧,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将常规事物突然打破的无可奈何。

就如亚里士多德所表示的“转折”。

往往这种转折是不经常出现在普通人的生活中的,平常人很难用正常的眼光去看待这些“戏剧化”的转折,更可能来自一般人无法从内心认同或者接受这些突发性事件,因为他们或许是不自由的,悲观的,破坏性的,甚至背德的,但更深刻的悲剧在于平凡人无法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也无法真正了解自己,了解“人”的本性。

而《俄狄浦斯王》所悲剧的除了“弑父娶母”乱伦,违背了生活中的伦常道德,更多的是强调“人跟命运的冲突”。

“宿命”是始终贯穿剧本的最重要线索,作品描述俄狄浦斯竭力逃避神谕所示的命运,而这逃避本身恰恰在实践着神谕。

索福克勒斯处理的主题是伟大人物的悲剧命运,他一方面哀叹人类的命运多舛,一方面又感叹人类的可怕力量。

俄狄浦斯王作为一个伟大的英雄人物,他充满智慧果敢,刚毅英勇,他下手打死了那位老人(他的国王父亲),通过智慧打败了斯芬克斯解救了底比斯城,并登上了国王的宝座,同时迎娶了王后(他的母亲)。

在神祗预言后,俄狄浦斯的父母都在尽力逃避这种“宿命”,他们希望远离俄狄浦斯来获得解脱,他们刺穿他的双脚,他们反抗着命运,但却没有停止命运齿轮地转动。

成年后的俄狄浦斯回到了王国,实践了神所定下的预言。

俄狄浦斯作为一个英雄,一个得到民众支持的领袖,却逃避不开悲剧的种子,被束缚在乱伦的痛苦中以及无法得到拯救,这让人发现,并非每一个伟大优秀的人都能够摆脱命运的捉弄与束缚,他们也像普通人一样承受着命运所带来的无法承担的罪恶,在围栏中抗争却得不到救赎。

《俄狄浦斯王》故事简介

《俄狄浦斯王》故事简介

《俄狄浦斯王》故事简介第一篇:《俄狄浦斯王》故事简介《俄狄浦斯王》故事简介《俄狄浦斯王》(Oedipus Rex)内容简介:(公元前431)是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的代表作。

它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中关于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俄狄浦斯是忒拜王拉伊奥斯的儿子,拉伊奥斯预知自己的儿子会杀父娶母,因此,俄狄浦斯一出生就被他父亲让牧人把他抛弃,但是,科林斯王发现了他,把他收为养子。

俄狄浦斯长大成人后,知道自己可怕的命运,便逃了出去,可事不凑巧,他恰好来到了忒拜,在那里当了国王,还娶了前王的妻子。

后来,忒拜城里发生了瘟疫,死了很多人,弄得人心慌慌。

神说只有找出杀害前王的凶手,瘟疫才能停止。

而当地的预言家说凶手就是俄底浦斯,俄底浦斯不信,认为是有人陷害他。

王后告诉他前王是在一个三叉路口被人杀害的,俄狄浦斯怀疑前王是自己所害,因为他确实在一个三叉路口杀害过一个老人。

后来,经过调查,找到了当年的牧人,事情的真相大白,应了神的预言,俄底浦斯受到命运的惩罚。

俄底浦斯刺瞎了自己的双眼离开的忒拜王国流放自己......作者简介:索福克勒斯(约前496-前406),雅典人,雅典三大悲剧作家之一,年轻时就表现出了杰出的音乐才能。

早年就盛名远扬,自从公元前468年在戏剧比赛中赢了埃斯库罗斯,到72岁后败给欧里庇得斯,其间罕有人能与之匹敌。

在长达70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共写了130多部悲剧和滑稽剧。

他最初以埃斯库罗斯为样板,但很快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他首先引进了第三个演员,便于更充分地表现剧中人物的冲突。

在他的悲剧中,合唱队的重要性大大减低,戏剧对话和动作的重要性大大增强,对话成了戏剧中第一位的东西,成了刻画人物的有力手段。

他把许多可怕的剧景引介到剧场,比如埃阿斯当众自杀、俄狄浦斯刺瞎双眼后再度登台,等等。

其作品流传至今的只有7部,即《埃阿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厄勒克特拉》、《特拉喀斯少女》、《菲罗克忒忒斯》和《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

伟大的悲剧的故事

伟大的悲剧的故事

伟大的悲剧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伟大的悲剧故事,它们或让人感动,或让人痛心,或让人深思。

这些悲剧故事所蕴含的人性、命运、道德、情感等方面的深刻意义,让人们不断地思考和探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些伟大的悲剧故事吧。

首先,我们来谈谈希腊悲剧大师索福克勒斯的作品《俄狄浦斯王》。

故事中的主人公俄狄浦斯是个英俊、聪慧的年轻人,但他却不幸地遭遇了命运的捉弄。

在追寻自己身世真相的过程中,他不仅发现了自己杀父娶母的罪行,还不幸导致了母亲的自杀,最终自己也绝望地剌瞎了自己的双眼。

这个故事让人深思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情,引发了人们对道德、命运和自由意志的思考。

接着,我们再来说说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

故事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一个聪明、敏感的年轻王子,但他却被困在了家族和国家的复仇之中。

在复仇的过程中,他不仅失去了爱人奥菲莉亚,还亲眼目睹了家人和朋友的死亡。

最终,他也在复仇的漩涡中丧命。

这个故事让人深思欲望和复仇的毁灭力量,引发了人们对人性、道德和命运的思考。

最后,让我们再来谈谈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悲剧故事,那就是泰坦尼克号的沉没。

这艘号称“永不沉没”的豪华客轮在处女航中不幸与冰山相撞,导致了大量乘客和船员的死亡。

这个悲剧不仅让人们深感震惊和悲痛,更引发了人们对于人类对自然的傲慢和对生命的珍视的思考。

在这些伟大的悲剧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命运的无常、道德的挣扎、情感的纠葛。

它们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和尊严,引发了我们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

正是这些悲剧故事,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美好,更加努力地追求真理和善良,更加坚定地走向光明和希望的未来。

因此,让我们铭记这些伟大的悲剧故事,让它们成为我们生活中永远的警示和启示。

浅析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浅析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浅析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引言阿波罗的神谕“认识你自己”。

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都表明了古希腊对“人”的深刻思考,逐步显示了人对自我的寻找。

亚里士多德曾经指出:人的最高的善是自我实现,运用人的本性能真实的显示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部分。

因而“人”的观念的发展导致西方文学强调人的理智,人的尊严以及自由意志,要求人对自己命运负责的传统的形成。

古希腊悲剧集中而全面的反映的了古希腊对“人”的观念的理解所嫩达到的高度。

从埃斯库罗斯《被俘的普罗米修斯》中对人的反抗性的张扬到欧里庇得斯《美狄亚》中对反抗性的质疑。

显示了古希腊人对人类生存状态及其命运遭际的关注。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是最悲剧中的最典范的作品。

在作品里作者娴熟的运用“悲剧”细致入微的剖析希腊的现实,特别是随着时代发展,内涵也随之变化了的希腊民主制。

索福克勒斯是民主制的维护者,对民主制有很深的感情,在《俄狄浦斯王》中他不得不面对的是一个渐趋衰落的时代。

人的悲剧1: 生存处境人的生存处境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可以选择的一些特定处境,如自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称之为喜剧处境。

人处这些环境中,一旦感受到来自自身以外的威胁,人可以主动做出选择,尽量回避,以期趋利避害。

自然给忒拜城带来女妖(自然力的人化)和瘟疫,老王拉伊娥斯外出寻找神谕,以求改变生存处境,但这种寄希望于人之外力量的努力失败了,直到俄狄浦斯的到来,凭借人的智慧猜出斯芬科斯女妖的谜语,女妖羞愧自杀,忒拜城的喜剧处境才得以改变。

同样俄狄浦斯离开科任托斯也是处于对生存处境的选择。

另一类是人不能选择的,不管富有、贫穷、年少年老、大人物、小人物,没有人能够摆脱,没有人不受其制约和规范,如死亡、斗争、痛苦、罪责等,称之为悲剧处境。

俄狄浦斯面对神谕——弑父娶母(罪责),努力回避,企图超越,结果历经劫波,最终仍被命运嘲弄,几无立身之地。

忒拜人的宽恕行为(指老王的杀子以及老王被杀),目的是保持现有的和谐与安定。

俄狄浦斯王的感悟(通用5篇)

俄狄浦斯王的感悟(通用5篇)

俄狄浦斯王的感悟(通用5篇)俄狄浦斯王的感悟篇1《安提戈尼》是古希腊著名杯具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作品,此剧的大意是忒拜城的的俄狄浦斯王由于弑父娶母而自行流放,他的两个儿子厄忒特俄克勒斯和波吕涅克勒斯为了争夺王位,互相残杀,一同死去。

最后王位落在他们的舅父克瑞翁手中。

由于波吕涅克勒斯曾勾结外敌攻打城邦,克瑞翁便命令将波吕涅克勒斯的尸体丢弃在田野里,让野兽吞食,并宣布若有谁敢违犯这项法令就将谁处以死刑。

波吕涅克勒斯的妹妹安提戈尼出于对哥哥的爱,不顾法令埋葬了波吕涅克勒斯。

于是克瑞翁把她囚禁起来,安提戈尼自缢而死。

安提戈尼的未婚夫海蒙是克瑞翁的儿子,在他听到安提戈尼的不幸消息后就自杀殉情,海蒙的母亲听到海蒙自杀的消息亦自杀而死。

虽然整个故事以杯具结束了,而这个故事展现出来的冲突却是永恒的。

神法与人法的冲突该剧一开始便从安提歌尼和她的妹妹爱斯梅娜之间的冲突展开。

爱斯梅娜劝说她的姐姐安提歌尼要服从克瑞翁的命令,违反法律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她的理由是,女人不就应与男人斗争,要服从男人。

因为女人是弱者,而弱者就就应服从强者的命令,顺从是女人的德性。

爱斯梅娜劝安提歌尼放弃安葬哥哥的念头,要“现实些”。

而安提歌尼却认为替亲人安葬是最为神圣的义务,是天堂的法律的戒条,凡人务必遵守,这比人间国王的法律更高。

古希腊人认为人死后尸体务必安葬,这样他的灵魂才有所归依,不然灵魂就会得不到归宿而十分悲惨。

对哥哥的爱以及身上背负着的这条神圣诫命让安提歌尼在应对国王克瑞翁的法律诫命时,在应对死的威胁时,毅然选取了与克瑞翁的命令相抗争。

在安提歌尼那里,对神的诫命的信奉和对哥哥的爱要远远高于国王的法律,这是她选取对抗克瑞翁的命令的原因所在。

神法是永恒的,而国王的法律却是一时一世的;神法是不变的而国王的法律却是变动不居的;神法是人安身立命心灵皈依之所在,而国王的法律却只是外在的强制,不关乎人的终极好处。

安提歌尼的身上也体现出希腊人重精神轻生死的精神气质,在神法与人法发生冲突之时,她不畏克瑞翁的强权,慷慨赴死,彰显了她高贵的气质。

俄狄浦斯王论文

俄狄浦斯王论文

俄狄浦斯王之我见摘要:《俄狄浦斯王》是被称为“悲剧中的荷马”的古希腊戏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同时也被看做是“命运悲剧”的代表作,亚里士多德评价其为“十全十美的悲剧”。

作者用发人深省的命运主题,波澜起伏的情节安排为我们奏响了一曲命运的悲歌,这种命运的悲歌不仅仅是对命运的不可抗拒的悲哀,更是在命运面前勇于斗争反抗的悲壮。

本文通过人与命运的冲突对比,彰显出在命运悲剧下的人性的光辉,进而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关键词:命运悲剧、人性光辉、悲剧让人思考人生众所周知,古老的希腊神话给世世代代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无尽的反思,是人类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当然,在古希腊的众多神话作品中,震撼人心的莫过于那触目惊心的命运悲剧,人的精神在与生命的抗争中得以渲染,传递给读者强烈的感人力量。

《俄狄浦斯王》这部最完美的悲剧无疑地给我们带来了震撼,更为这一时代刻下了深深地烙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俄狄浦斯王》,体会那超自然的、不可抗拒的命运与人性光辉之间的冲突,并在悲剧中思考人生……《俄狄浦斯王》取材于神话传说,俄狄浦斯是忒拜国王拉伊奥斯和王后伊奥卡斯特的儿子,由于神警告国王拉伊奥斯说,这个尚未出生的孩子将会背负杀父娶母的命运,因此俄狄浦斯刚刚出生就被遗弃了。

幸运的是,俄狄浦斯不但没有死掉,反而成了科任托斯国的王子。

俄狄浦斯成人后,从神谕里得知,他必将杀父娶母。

为逃避着可怕的乱伦命运,他远离国家漂流在外。

在一个三岔路口,与微服私访的忒拜王相遇并产生争执,误将其杀死。

他又以自己的聪明才智铲除了危害忒拜的狮身人面女妖斯芬克斯,被忒拜人民拥戴为国王,并娶了忒拜的王后伊奥卡斯特(他的生母)。

俄狄浦斯验证了杀父娶母的命运,自己却毫无所知。

在俄狄浦斯统治国家16年后。

瘟疫笼罩忒拜城,全城庄稼欠收,妇女流产,一切都笼罩在死亡的危险下。

无奈之下请示诸神,神示必须找出杀死前任国王的凶手被将其驱逐才能换回忒拜城的安宁。

俄狄浦斯

俄狄浦斯

悲剧《俄狄浦斯王》给我的心灵震撼悲剧是强力撞击情感的艺术,是提升精神、净化灵魂的艺术。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破坏给人们看。

”它作为一种戏剧冲突,即具有肯定价值的主人翁遭受挫折以至毁灭,唤起人们以悲为特点的审美感受。

从观念和事态的角度看,悲剧的规律性是死亡向复生过度,而从情感角度来看,则是悲哀向欢乐的过度。

作为古希腊时期最有特色的悲剧代表作之——《俄狄浦斯王》,同样为我们呈现了属于悲剧的特有的美。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对宇宙、对自然知之甚少,坚信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在主宰命运,于是,悲剧的主人公大都是神或英雄,他们崇尚事迹和精神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

戏剧创作也同样与命运的不可改变性有着必然的联系。

《俄狄浦斯王》被誉为命运悲剧的最高诠释,它主要讲述的是一位被国人视为救星的俄狄浦斯王在命运的安排下,铸成杀父取母而不自知的大错,一旦真相大白,他经受了巨大的痛苦,愤而自残双目,自我放逐,归于毁灭。

整部戏充满着如此适合于表现人物个性的质朴自然、富于行动性和潜台词的对白,丝丝入扣、层层递进,明快质朴,与优美的合唱形成相互辉映的“悲剧诗”。

从悲剧的形象塑造来看,主人公俄狄浦斯王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悲剧美学色彩的人物。

如果说剧本《俄狄浦斯王》传世给我们的是古典悲剧的命运感的话,那么俄狄浦斯这个人物形象本身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人的自由对于必然的反叛,更多的道出是人类生存困境这个永恒的话题。

在我看来,一切的不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悲剧,如果要使不幸转变为悲剧,就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使人进入必定要毁灭的悲剧困境,相反,如果没有行动,没有挑战,没有抗争,就意味着对不幸的接受,忍受,哀叹,这是悲剧之前尚未达到悲剧的未觉醒的文明。

这就是为什么雅斯贝尔斯曾说过:“生命的真实存在没有在失败中沮丧,相反,它是自己完整而真切的被感觉到。

”人类在反抗不幸,克服困境的拼死斗争中,以挫折和毁灭为代价,使精神得以提升,它深刻的揭示了悲剧的美学特征即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主体暂时被否定而最终被肯定,代表理事发展方向的实践主体暂时受挫折而终将获得胜利,这就完成了悲剧向非悲剧的过度,从而使情感由深刻的悲哀向高度的欢乐发展。

俄狄浦斯王戏剧鉴赏

俄狄浦斯王戏剧鉴赏

俄狄浦斯王戏剧鉴赏戏剧鉴赏悲剧《俄狄浦斯王》是一部典型古希腊时期的悲剧代表作,也是命运悲剧的最高诠释。

讲述的是忒拜王拉伊奥斯预知自己的儿子俄狄浦斯会杀父娶母,因此,俄狄浦斯一出生就被他父亲让牧人把他抛弃,但是,科林斯王发现了他,把他收为养子。

俄狄浦斯长大成人后,知道自己可怕的命运,便逃了出去,可事不凑巧,他恰好来到了忒拜,在那里当了国王,还娶了前王的妻子。

后来,忒拜城里发生了瘟疫,死了很多人,弄得人心慌慌。

神说只有找出杀害前王的凶手,瘟疫才能停止。

而当地的预言家说凶手就是俄底浦斯,俄底浦斯不信,认为是有人陷害他。

王后告诉他前王是在一个三叉路口被人杀害的,俄狄浦斯怀疑前王是自己所害,因为他确实在一个三叉路口杀害过一个老人。

后来,经过调查,找到了当年的牧人,事情的真相大白,应了神的预言,俄底浦斯受到命运的惩罚。

俄底浦斯刺瞎了自己的双眼离开的忒拜王国流放自己......戏剧《俄狄浦斯王》的语言基调先是勃勃向上,激烈的与命运抗争,主人公开始不相信命运,不屈不挠、不放弃任何一个与命运抗争的机会,此时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语气沉、语速适中、声音浑厚有力而且充满激情。

但当还是逃脱不了命运的捉弄,此时又转为语调更低、语气更沉、语速转慢、内心依据丰富,基调充满着悲壮和豪放。

当俄狄浦斯王创痛巨深的面对命运所呈现的一切时,他痛彻心扉,绝望而又无助的哭嚎。

作者通过俄狄浦斯的不幸遭遇揭示了导致其悲剧的原因是无处不在又无时不在地主宰着人的不可知的“命运”。

探讨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及根源有利于更加深入、客观地了解古希腊文化,激发对古希腊文化的兴趣,启示我们正确理解悲剧的本质,引导我们对人生命运的终极思考。

在命运的强大力量面前,人的力量是那么渺小。

人虽解不开命运之谜,但却勇敢地行进在茫茫的人生征途上,去挑战命运,反抗无涯的苦难。

《俄狄浦斯王》之所以被推为古希腊戏剧的典范,是因为它忠实地表现生活中最黑暗的一面,却又不让人感到压抑和沮丧;相反的是,让观众从有限的人体与无限世界的冲突中体会生命的激情和对真理的渴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ournalofUrumqiAdultEducationInstitute2007年2月第15卷第1期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俄狄浦斯是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不幸人物,命运之神要惩罚他的家族的罪过,就注定让俄狄浦斯犯下弑父娶母的重罪。

俄狄浦斯在他出生的那一刻就被父母刺穿脚踝并遗弃,好心的仆人把他送给邻国的国王收养,他不知道自己的可怜身世和等待他的可怕的命运。

长大后,俄狄浦斯以惊人的智慧破解了“斯芬克思之谜”,成为忒拜人仰慕的英雄和身份高贵的国王,却无法拨开命运的迷雾,在不知情中犯下双重罪恶,真相大白后,被忒拜人唾弃、驱逐,流落异乡而死。

悲剧家索福克勒斯在他的两部悲剧(《俄狄浦斯王》和《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里成功塑造了这一悲剧形象,厄运中的俄狄浦斯不屈从命运摆布,不规避命运苦难,以他非凡的智慧、崇高的善性和卓绝的勇气诠释了人性的高贵与生命的尊严。

以智慧叩响命运之门古希腊人是敬畏命运的,命运总是变幻无常,无法预测,许多人因此而浑浑噩噩打发日子,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无力承受命运的重轭,他们或者蒙蔽双眼及时行乐,或者犯下过错却想逃避惩罚。

正如俄狄浦斯的母亲伊俄卡斯忒所说:“偶然控制着我们,未来的事又看不清楚,我们为什么惧怕呢?最好尽可能随随便便的生活。

别害怕你会玷污你母亲的婚姻;许多人曾在梦中娶过母亲;但是那些不以为意的人却安乐的生活。

”[1]163然而,希腊的英雄们是要清醒尊严地活着的,俄狄浦斯:诠释人性的高贵与生命的尊严张婷(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青年路校区,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摘要:俄狄浦斯是处在命运惩罚中的悲剧人物,文章从《俄狄浦斯王》和《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两部剧作入手分析俄狄浦斯形象的意义,认为身处厄运,俄狄浦斯不屈从命运的摆布,不规避命运的苦难,以非凡的智慧、善性和勇气证明并维护了人性的高贵与生命的尊严。

关键词:俄狄浦斯;人性;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79(2007)01-0036-03Oedipus:theSymboloftheNobilityofHumanNatureandtheDignityofLifeZHANGTing(UrumqiAdultEducationInstitute,Urumqi830002,China)Abstract:Oedipusisatragicperson.TheessayanalyzestheimageofOedipusfromtwodramas“KingofOedipus”and“OedipusinKronois”,concludingthatOedipus,thoughinthemisfortune,neverbentfromfateandmiserybutmaintainedthenobilityofhumannatureandthedignityoflifewithremarkablewisdom,hismercyandcourage.KeyWords:Oedipus;humannature;life收稿日期:2006-12-08作者简介:张婷(1972—),女,乌鲁木齐人,新疆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青年路校区讲师,主要从事西方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36他们在敬神的同时,更愿意相信凡人的才智,相信凭借自己的智慧可以挣脱命运的羁绊和摆布。

而命运之神是轻视甚至嫉妒人的智慧和理性的,它以其变幻莫测的神秘性和人神共惧的可怕力量给人以致命打击。

俄狄浦斯的父母担心自己亲生的孩子会犯下神谕中杀父娶母的罪行,就策划了谋杀亲子的行动,命仆人把刚出生的孩子丢弃深山荒野,他们以为这样就避开了命运的打击,从此过上逍遥快活的日子,而神却让他们承受了更惨痛的命运。

在强大的命运面前,凡人的智慧时常显得微不足道;但这正是生而为人的重要体现,人只有依靠智慧的指引才能认识自然、了解自己、知晓命运,寻求自由与光明。

认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历程,查清自己的血统、出身,学会在命运的重压、打击下生存,这些是俄狄浦斯要凭借智慧解答的人生难题。

俄狄浦斯的出生是带有“原罪”性的,他成了不应当生他的父母的儿子,注定要杀父娶母。

正是这可怕的命运使俄狄浦斯具有了清醒深刻的生命意识和自觉顽强的自由意志,那就是以智慧叩响命运之门,追问自己的身世,远离父母,维护作为人的高贵和尊严,决不屈从命运的安排。

俄狄浦斯猜出斯芬克斯之谜,一语道破天机,洞彻了自然人的生命历程。

可是社会人却处在一个更为具体复杂的关系中,好运的诱惑,道德法律的评判,命运的捉弄和惩罚,凡此种种无不考验着人的智慧和德性。

俄狄浦斯离开科林斯的养父母,走上反抗命运之路,在报信人要他回去继承王位时,他担心玷污母亲的床榻而不敢回去;他追查凶手,查出凶手也就彻底打消了多年疑虑,却越来越怀疑自己就是那个凶手。

知情者的善意隐瞒使真相迷雾重重,他的母亲在真相暴露前这样劝阻他:“看在天神面上,如果你关心你自己的性命,就不要再追问了;我自己的苦闷已经够受了。

……啊,不幸的人,愿你不知道你的身世”。

[1]168俄狄浦斯的高贵就在于他不会因为关心自己的性命而停止追问身世;更不会因惧怕命运的惩罚,而掩盖真相,蒙蔽世人,卑贱地活着。

别林斯基认为,悲剧的结局永远是人心中最珍贵希望的破灭、毕生幸福的丧失。

[2]382俄狄浦斯心中最珍贵的希望就是反抗命运,不让神谕应验。

他对命运的反抗是徒劳的,他越是竭力逃避、抗争就越是更深地陷入命运的罗网,然而这反抗却是有意义的徒劳。

一个富有智慧的高贵的人是不会屈从命运的摆布的,他必然要追问自己的命运是什么,更要不懈地与这不幸的命运抗争;一个屈从于命运的人,就失掉了人的尊严,他的人生将是死气沉沉的阴郁的灰暗。

以智慧叩响命运之门,是人顽强生存的一种不屈姿态,是人对未来定数、人生局限的反抗和超越,凡人因此而高贵。

以善性对抗命运之正义性在古希腊文化中,命运的正义性体现在对自然、宇宙秩序的维护上,它遵循着世代流传的古老的法则,人们应敬神、不贪心、不杀血亲等,否则就会得到报应。

命运的正义性不可动摇,就是强大的神祗也逃脱不了命运的裁制,更不用说没有法力、没有神佑的凡人了。

凡人在力量上是渺小的,正义之神是无情的,不会因一个人的善良而改变他的宿命,打破古老的报应法则。

[2]64-76善是人的美德,是人性的闪光。

亚里斯多德说,“悲剧总是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

[3]20俄狄浦斯是高贵的人,他善良、勇敢,富有智慧且声名显赫;虽然也有急躁、傲慢、专断的缺点,仍不失为一个好人,符合悲剧主人公“性格必须善良”的要求。

[3]56俄狄浦斯之所以遭受厄运不是因为有意为非作歹,而是因为他没有及早解开身世之谜,在不知情下受命运捉弄而犯下重大错误。

对家庭而言,俄狄浦斯是敬爱父母、疼爱妻儿、重视伦理亲情的人。

为了避免命定的罪孽,他忍痛远离养父母,却在不知情下弑父娶母,生养乱伦的后代。

在他自己暴露身份,身败名裂,最后妻死子散,决定流浪异乡时,还在可怜两个女儿日后的不幸生活,请求克瑞翁照顾她们。

对忒拜民众而言,俄狄浦斯是一位铲恶除妖的侠义英雄。

在忒拜人受到怪兽斯芬克斯的威胁时,作为一个路人,他挺身而出做了抵御死亡的堡垒。

俄狄浦斯认为一个人最大的事业就是尽他所能,尽他所有帮助别人,然而命运之神不让俄狄浦斯成就美名,让忒拜民众奉上可怕的礼物———老王的权杖和王后,俄狄浦斯接受了,神示应验了,英雄一夜间成为不洁的罪人,污染了忒拜的土地。

对城邦而言,俄狄浦斯还是一位极具仁爱精神、忠于职责、行动果敢的国王。

俄狄浦斯王关心民众的疾苦,城邦遭遇瘟疫,他毫不迟疑地承担起拯救忒拜的重担,一面加紧行动采取有效措施,一面极力安抚向他乞援的忒拜人。

他热爱人民,就更深切痛恨那个杀父娶母的凶手,虽然追查凶手一再受挫,却义无反顾,当怀疑的目标越来越指向自己时也没有畏缩。

俄狄浦斯王算得上好国王,他猜37Feb.2007No.1,Vol.15JournalofUrumqiAdultEducationInstitute2007年2月第15卷第1期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破了凶手之谜,理应受到人民的爱戴;可他自己注定就是那个隐藏的凶手,他的诅咒在自己身上全部变成现实———昔日尊贵英明的国王一朝沦为低贱的流亡异乡的瞎眼乞丐,命运就是这般地残酷。

古希腊时代,对于人来说,命运的力量是强大的,而正义之神似乎也总是站在命运的一边,维持着自然、宇宙的秩序。

俄狄浦斯所遭受的命运惩罚是由于家族过错报应在他的身上,正所谓父债子还。

拉伊俄斯被自己早年丢弃的孩子杀死;伊俄卡斯忒嫁给了自己的儿子,并生养了子女,在羞愤中自杀,他们的命运是可怕的,但他们因惧怕命运惩罚而泯灭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是不能被原谅的,使这可怕的命运在恶有恶报的观念中消解了。

但苦难之事发生在道德良善的生命之身上,令人难以接受。

“俄狄浦斯的美德和对他严重罪行的惩罚就为他引来了怜悯和恐惧”,[4]311人们在敬畏命运的同时,对命运的正义性产生了深刻的怀疑。

俄狄浦斯深处厄运之中,却没有忧虑自己即将失去的荣耀、地位、财产,对父母、子女他心中充满痛苦和懊悔,他也不愿留在忒拜玷污这片土地,他身上所折射出的善性的光辉足以反衬命运的不公与邪恶,人心道义的天平会永远倾向于在力量上趋于弱势的人之善性。

以勇气承受命运之苦难俄狄浦斯勇于承受命运之苦难,对自己无意犯下的错误进行自我惩处,勇于承当罪责,体现了悲剧英雄正视人生苦难的理性精神。

当俄狄浦斯查清自己身份后,只有两条路可走:被杀死或被驱逐。

在那种时刻,“活着,或者死去,哪一种更高贵”,正是俄狄浦斯面临的抉择,但在剧中他没有像哈姆雷特那样犹疑不定,更没有做审慎深刻的哲学思考,他只是在惊愕、激愤中冲入后宫,发现妻子(生母)已自杀,于是用她的胸针刺瞎自己的双眼,请求克瑞翁允许自己流亡异乡,成为靠人施舍度日的乞丐,过最悲惨不幸的生活。

俄狄浦斯用他那迅急如暴风雨般的不可逆转行动完成了这艰难的抉择。

歌队认为他最好死去,胜过瞎眼活着;从俄狄浦斯的回答看出,他选择活着得主要原因不是因为自己罪不当死,而是因为心中巨大的痛苦、懊悔和忧愁使他必须继续承受命运的苦难。

他不想在死后看见他不幸的父母;不想活着的时候再看到自己的儿女和忒拜的民众;也不想玷污沾染别人,让忒拜人再看到他。

俄狄浦斯没有罪责,[5]67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他无须忏悔,却悔恨自己看人不清,遇事不明。

因此,俄狄浦斯选择瞎眼活着,承受比死去更大的痛苦,也就体现了自我放逐的赎罪精神。

苦难可以涤罪,苦难可以磨练意志,苦难更能够彰显崇高的精神和生命的价值。

在《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中,受尽苦难的俄狄浦斯在女儿的陪伴下流落到雅典,此时他年事已高,身心疲惫,靠施舍度日。

然而长期的流亡并没有使俄狄浦斯失魂落魄,成为任人摆布的玩偶,“命运可以剥夺他的幸福和生命,却不能贬低他的精神,可以把他打倒,却不能把他征服”,[6]445他依然以勇敢、坚忍的精神支撑着自己和女儿,显示出人性的高贵和生命的尊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