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概论模拟试卷一

药学概论模拟试卷一
药学概论模拟试卷一

药学概论模拟试卷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5分)

1.中药的药性不包括以下哪一项C.

A.四气

B.五味

C.收敛

D.归经

E. 升降沉浮

2. 不属于药学教育中的四大专业课程的是D

A药物化学 B药物分析 C药理学 D生物制药 E药剂学

3.新药研究不包括以下C.方法和技术。

A. 合理药物设计

B. 生物技术

C.临床研究

D. 组合化学及高通量筛选技术

E. 计算机辅助

药物分子设计技术

4.表示治疗指数的是B.

A.95

B.5050

C.95

D.1090

E.ED95 / 5

5.经加工炮制后的中药称为E.

A.中成药

B.中药制剂

C. 生药

D. 天然药物

E.中药饮片

6.具有某种特定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可作为进行结构修饰的模板为A.

A.先导化合物

B.生物技术

C.组合化学

D.药效团

E.合理药物设计

7.在片剂中可以作为润滑剂的是D.

A.糖粉

B.硫酸钙

C.淀粉浆

D.硬脂酸镁

E.乳糖

8.《中国药典》内容不包括B部分

A.凡例

B.检索

C.附录

D.索引

E.正文

9.注射剂处方设计一般不考虑以下哪项因素D.

A.药物溶解度

B.药物的稳定性

C.注射剂

的安全性

D.药物的粉碎度

E.药物的理化性质

10.开办药品生产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生产许可证》,凭《药品生产许可证》到D.部门办理登记注册

A.药品监督管理

B. 药品检验所

C.卫生厅

D.工商行政管理

E. 药物研究所

11.根据药典的标准,为适合治疗或预防的需要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D.

A.载体

B.药用辅料

C.抑菌剂

D.制剂

E.剂型

12.限制或固定于特定空间位置的酶是D.

A.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 连接酶

C.磷酸二酯酶

D. 固定化酶

E.以上全部

13.批准并发放《药品生产许可证》的部门是A.

A.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B.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C.省级卫生厅

D.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

E.卫生部

14.将药物和一定辅料经过粉碎、过筛、混合和成型制成的剂型为A.

A.固体剂型

B.液体剂型

C.半固体剂型

D.气体剂型

E.以上全部

15.判定药品优劣的检验工作是E.

A.鉴别

B.含量测定

C.检查

D.鉴别和含量测定

E.含量测定和检查

16.中国药典是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编纂,B.批准和颁布实施的法典。

A.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B.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C.国家工商管理局

D.医药管理局

E.卫生部

17.以下属于半固体剂型的是D.

A.粉针

B.微球

C.片剂

D.软膏剂

E.乳剂

18.以下属于口服缓控释制剂的是B.

A.青霉素粉针

B.呋喃唑酮胃漂浮片

C.复方乙酰

水杨酸片剂

D.皮炎平软膏

E.鱼肝油乳剂

19.利用酶、细胞器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催化功能来生产人类所需产品的技术是C.

A.细胞工程

B.基因工程

C.酶工程

D.发酵工程

E.生物工程

20.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为B.

A.药效团

B.新药

C.基因药物

D.中成药

E.生物药物

21.我国药品生产应遵照D.

A. C.D.E.

22.受体类型中不包括以下哪一类A.

A. 细胞外受体

B. 细胞内受体

C. 细

胞因子受体

D. 离子通道受体

E. G蛋白偶联受体

23.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A.

A.体内过程

B.作用

C.及受体结合

D.作用机制

E.量效关系

24.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不包括C.

A.性状

B.鉴别

C.结构测定

D.含量测定

E.检

25.下面药物的转运机制属载体转运的是C.

A.简单扩散

B.脂溶扩散

C.主动转运

D.过滤

E.被动转运

二、填空题(每一空格1分,共20分)

1.药品经营企业主要有二类,一类是药品批发企业,另一类是药品零售企业。

2.药物按作用机制分为特异性药物和非特异性药物药物两大类。3.药品的检查项下包括有效性、均一性、纯度要求及安全性等四个方面。

4.在基因工程中应用的酶类统称为工具酶。

5.现代生物工程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

6.口服缓控释放制剂利用骨架材料、包衣来控制药物释放。

7.将作用于受体产生效应不同的药物分为激动剂、拮抗剂、部分激动剂。

8.新药研究开发过程分为研究方针确定和发现有效的物质、临床前研究、

临床研究和上市后药物监测四个阶段。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处方药:是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2.单克隆抗体:由B淋巴细胞及无限增值的骨髓瘤细胞相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

3.药物不良反应:是指那些不符合用药目的,并引起患者生理生化过程紊乱或结构改变等危害机体的反应。。

4.中药炮制: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依据医疗、制剂和调剂的不同要求,对原药材所进行的各种加工处理的总称。

5.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来生产各种有用物质的工程技术。

6.药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7.剂型——药物供使用之前制成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需要的给药形式。

8.制剂——根据药典、制剂规范或处方手册等所收载的处方,将原料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且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某一剂型

的具体品种。

9.经皮给药系统——指经皮肤敷贴方式用药,药物由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实现疾病治疗或预防的一类制剂。

10. 靶向给药体系——利用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

液循环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器官、靶组织和靶细胞的给药系统。

四、是非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 药品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两种定价方式

(×)

2.1805年人们第一次成功的从植物中提取出第一个活性成分奎宁。(×)

3.药理效应用阳性和阴性表示的称为量反应。(×)

4.生物碱是一类含有氧原子的碱性有机化合物。(×)5.胃漂浮片是一种能在胃液中滞留的口服延迟释放制剂(√)6.药品的商品名就是药品的通用名。(×)

7.萜类挥发油的基本碳架可看做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8.药物副作用是药物剂量过大或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9.中药指纹图谱是指同时记录中药制剂中所含各类化学成分的图谱。(√)

10.我国从85年以来每五年修订一次药典,我国现行版药典是2000年版。(×)

11.药剂学研究内容是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

12.药剂学是研究对象是药物制剂。(√)

13.药剂学是研究对象是先导化合物。(×)

14.药剂学研究内容是药物体内过程和药物代谢动力学。(×)15.药物剂型是为适合临床治疗或预防的需要制备的不同的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

16.药物制剂是根据药典的标准,为适合治疗或预防的需要制备的不同的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

17.根据药典的标准,为适合治疗或预防的需要制备的不同的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剂型。(×)

18.片剂研制包括:处方和工艺的设计前研究、拟定处方、确定生产工艺2个主要过程。(√)

19.片剂应用最广的制备方法有湿法制粒压片。(√)

20.片剂应用最广的制备方法有粉末直接压片。(×)

五、问答题(每题5分,共35分)

1. 阐述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特殊性表现哪几个方

面?

答: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药品安全性(1分)

(2)药品的有效性(1分)

(3)药品的专属性(1分)

(4)药品的两重性和时限性(2分)

(5)药品质量的重要性(1分)

(6)药品的经济性(1分)

2、何谓药物排泄?药物可通过哪些途径排泄?简述影响药物排泄的因素对指导临床用药有何指导意义。

答:排泄是体内药物或其代谢物排出到体外的过程。(2分)药物可通过肾脏(1分)、胆汁、肺、乳腺、汗腺和唾液腺排泄。(1分)

影响药物排泄的因素有:肾功能、尿液、竞争分泌机制。(1.5分)

肾功能不良的病人排泄慢(0.5分),易引起蓄积中毒,应调整给药间隔时间或减少用药剂量;

尿液会影响弱酸或弱碱性药物的重吸收量(0.5分),可根据情况调节尿液,从而调节药物的排泄量;同时服用通过统一转运机制的药物时,由于两种药物竞争同一主动转运系统而产生竞争抑制作用,减少另一种药物的排泄。(0.5分)

3、药物为什么要制成剂型?药物制剂应符合的基本质量要求?答:药物制成剂型是因为: (5分)

(1) 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2)剂型能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

(3)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

(4)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

(5)剂型可影响疗效。

药物制剂的基本质量要求是:有效、安全、稳定和使用方便。(2分)

4、何谓生化药物?生化药物常用的鉴别方法有哪几种?生化药物需做哪些安全性检查?

答:生物药物是指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提取的,亦可用生化—半合成或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得的生命基本物质。(1.5分)生化药物常用的鉴别方法有:酶法、电泳法、生物法等方法。(3分)

生化药物需做热原、过敏试验、降压物质、无菌、异常毒性等安全性检查。(2.5分)

5.中药学研究的范围是什么?中药的药性是指什么?四气是指哪四种不同药性?五味是指哪五味?简述五味及功效的关系。中药学研究的范围是:中药的药性、中药的四气五味、中药的升降沉浮、中药的归经、中药的炮制。(2.5分)

中药的药性是指:药物的性味和功能,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2分)

四气又称四性是指寒、热、温、凉;(1分)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1.5分)

五味及功效的关系是: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6.简述药剂学研究对象和内容。药剂学有哪些分支学科? 哪一门及临床紧密关联?

答:药剂学是研究的对象是药物制剂,研究的内容是药物制成剂型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等内容。(3分)

医院药学概论医院药学考试试题

第1章医院药学概论 单选题: 1、关于药学服务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C) A.向患者提供用药知识 B.向患者提供所有药品知识 C.向公众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治疗有关的技术服务 D.向医师和护士提供临床用药指导 E.向公众提供其需要的所有知识 2、实施药学服务的内容不包括(B) A.向患者介绍药品相关信息 B.向患者推销药品 C.开展药品知识宣传 D.开展药物咨询 E.填写药历 3、医院药学与工业药学、基础药学的区别是(B) A.直接面向医师

B.直接面向患者 C.直接面向药品销售人员 D.直接面向药品研发部门 E.直接面向药政管理部门 4、传统医院药学的主要工作内容是(B) A.医院药事管理 B.医院药品供应保障 C.临床药学 D.药学服务 E.治疗药物监测 5、21世纪医院药学的使命是(A) A.药学服务 B.自主研发新药 C.临床药学 D.医院药品保障 E.降低药价

6、关于药学服务目的,叙述最贴切的是(C) A.提供患者安全用药意思 B.降低用药隐患 C.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依从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D.实现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理想目标 E.降低药物使用时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 7、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不包括(C) A.有效性 B.经济性 C.最佳化 D.安全性 E.适当性 8、根据原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2年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医院药学部门应建立的药学管理模式是(C) A.“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中心” B.“以药物为中心” C.“以患者为中心”

D.“以保证调配药品正确性为中心” E.“操作型药品调剂” 9、我国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最重要的法律文件之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颁布的年份是(C) 10、原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进一步确立临床药学德威和作用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年份是(E) 11、关于临床药师的主要职责含义,叙述错误的是(E)

2020年整合中医药学概论的试题及答案名师精品资料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 分) 1. 金钱草:A A. 治黄疸 B. 治石淋 C. 治乳痈 D. 治肺痈 2. 善能清泻胃肠湿热的药是:D A. 黄连 B. 黄芩 C. 黄柏 D. 龙胆草 3. 两种性能功效有某些共性的药物,合用后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疗效,其配伍关系称为:B A. 相畏 B. 相使 C. 相反 D. 相须 4. 能平肝息风,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药物是:B A. 夏枯草 B. 羚羊角 C. 牛黄 D. 地龙 5. 独活可主治的病证是:B A. 水肿 B. 风寒表证 C. 虚热证 D. 胎动不安 6.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全书共收载药物:C A. 1700种 B. 1980种 C. 365种 D. 300种 7. 治疗脾虚水肿,宜选择的药物组是:B A. 甘草与西洋参 B. 白术与黄芪 C. 黄芪与甘草 D. 甘草与白术 8. 川芎除活血行气外,还能:A A. 祛风止痛 B. 利水消肿 C. 引火(血)下行 D. 解毒消痈 9. 具有润肺止咳功效的药物是:D

A. 款冬花 B. 紫菀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非 10. 授乳期不宜选用的药物是:C A. 山楂 B. 神曲 C. 麦芽 D. 鸡内金 11. 羚羊角片入汤剂时应该:C A. 后下 B. 布包煎 C. 单煎2h以上 D. 先煎 12. 治温热病气分实热证的最佳配伍是:A A. 石膏配知母 B. 石膏配栀子 C. 知母配黄柏 D. 知母配龙胆草 13. 桔梗具有的功效是:C A. 祛痰止呕. B. 祛痰排脓 C. 祛痰温胃 D. 祛痰行气 14. 治血虚、血瘀、妇科经产诸证的要药是:B A. 白芍 B. 当归 C. 阿胶 D. 熟地 15. 能利水消肿的药是:D A. 桑白皮 B. 葶苈子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非 16. 薤白的功效是:C A. 理气调中,利水消肿 B. 疏肝解郁,化痰止咳 C. 理气宽胸,行气导滞 D. 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17. 辛味药的作用是:A A. 发散行气 B. 软坚泻下 C. 燥湿通泄 D. 利水渗湿 18. 三七能主治的病证是:B A. 虚寒性痛经 B. 血热性出血 C. 收敛止血 D. 跌打损伤 19. 石决明的主治病证是:A A. 目赤肿痛 B. 目暗昏花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非 20. 大黄酒制的目的是:(D)

《药学概论》考试论文格式要求1

《药学概论》考试论文格式要求论文格式组成:题目、作者姓名、专业年级、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 1.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应以简明、准确的词语反映论文特定内容。 2.考生姓名和专业年级:考生姓名署于论文题目下方,专业年级另起一行署于考生姓名下方。 3.摘要:主要是考生对所论述考试论文的简明摘要,是对全文内容的简介。要求:中文摘要300字左右,简明扼要概述论文的目的、内容、意义等重点信息,且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摘要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例如:本文是研究探讨****的内容,作者从****方面进行论述,得到了****的结果,有****的意义。 4.关键词:写完摘要后另起一行写关键词。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论文选择关键词3~5个,中间用“;”隔开,可从题名、摘要中选出,也可以把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产品及重要数据名称作为关键词标出。 5.正文: (1)引言:应写明前人相关的研究成果、理论与与实践依据,内容可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方法、范围和背景等。应少而精,开门见山,言简意赅。 (2)正文部分:正文是论文的主体,系指引言之后结论之前的部分

分成段落阐明论文主旨。 (3)结语:结尾是以结果和讨论为前提,评价分析结果的误差,也是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同时,提出尚存在的问题和今后解决问题的展望。结论要有条理,应准确、简明、完整。 6.参考文献:凡引用前人的研究方法、论点、重要数据等,均要列出参考文献。对所引用的内容用”[1]”上标在正文中标注。参考文献书写时,多名作者之间用“,”隔开,超过三名作者,第四名不列出,用“等”代替。著录格式如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中医药学概论-总复习-考试重点1

五行学说的应用:①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②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③用于疾病的诊断; ④用于疾病的治疗。 9、什么是藏象学说?什么是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答: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五脏:心、肝、脾、肺、肾,合称为“五脏”。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为“六腑”。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10、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答:由于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水谷精微都依赖脾的运化,饮食水谷是人出生以后主要的营养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物质基础,所以称“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11、为什么说肾为先天之本? 自然界 五 行 人体 五音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五脏 五腑 五官 形体 情志 五脉 五液 五神 角 酸 青 生 风 东 春 木 肝 胆 目 筋 怒 弦 泪 魂 徵 苦 赤 长 暑 南 夏 火 心 小肠 舌 脉 喜 洪 汗 神 宫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缓 涎 意 商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金 肺 大肠 鼻 皮 悲忧 浮 涕 魄 羽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水 肾 膀胱 耳 骨 恐 沉 唾 志

20、什么是痰饮?什么是瘀血? 答:痰饮:是机体水液代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瘀血:泛指体有血液停滞。凡血液运行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以及存留在体没有消散的离经之血,都称为瘀血。瘀血既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21、什么是四诊? 答:四诊: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 22、简述五色主病的临床意义? 答: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 赤色:主热证; 黄色:主虚证、湿证; 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 黑色:主肾虚证、寒证、痛证、水饮证、瘀血证。 23、脏腑在舌面上是如何分属的?请简述病理性舌色的主病?答:舌尖分属心肺;舌中分属脾胃;舌根分属肾;舌的两边分属肝胆。 淡白舌主虚证、寒证;红、绛舌主热证; 深红为绛,舌色愈红说明热势愈甚; 青紫舌主热证、寒证、瘀血证。 24、何谓八纲辨证?说出八纲辨证的意义? 答:八纲辨证,是运用表里、虚实、寒热、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对疾病的病因、部位额、性质和正邪斗争消长情况,进行分析归纳诊断为不同病证的辨证方法。 表里辨证是辨别病位浅深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

中药学试题与答案

中药学试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本草经集注》新增的药物不可能见于( )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纲目拾遗 2.解表药的药味多为( ) A.苦味 B.甘味 C.辛味 D.咸味 E.酸味 3.既能祛风解表,又能解痉的药物是( ) A.荆芥 B.白芷 C.羌活 D.防风 E.藁本 4.具利水通淋、通乳作用的药物是( ) A.萆薢 B.木通 C.石韦 D.地肤子 E.泽泻 5.治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用利水渗湿药必须配用的药物是( ) A.温肾壮阳药 B.健脾利水药 C益脾滋肾药 D.滋补脾肾药 E.温补脾肾药 6.枳实除治疗食积脾胄气滞外,还常用治( ) A.肝气郁滞之胁痛 B.水湿停滞之水肿 C.泻痢腹痛、里急后重 D.肾不纳气之气喘 E.肝郁月经不调 7.具温肾纳气作用的药物是( ) A.沉香 B.木香 C.干 D.吴茱萸 E.橘皮 8.莱菔子的功效是( )

A.消食和中、化痰除痞 B.消食化积、积血祛瘀 C.消食导滞、疏肝下气 D.消食化积、降气化痰 E.行气导滞、涩精止遗 9.雷丸用于驱虫,宜( ) A.研末服从 B.与其他药同煎 C.另炖 D.先煎 E.后下10.地榆与白茅根均能凉血止血,地榆又能( ) A.解毒敛疮 B.活血止痛 C.清热利尿 D.化瘀止血 E.祛痰止咳 11.性味辛温的活血祛瘀药是( ) A.丹参 B.艾叶 C.半夏 D.川穹 E.郁金 12.治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之证,应选用( ) A.桔梗 B.半夏 C.昆布 D.白芥子 E.白附子 13.脏不可持续服用,且忌“火锻”的药物是( ) A.龙骨 B.磁石 C.牡蛎 D.朱砂 E.石决明 14.旋覆花配伍代赭石同用,可增强( ) A.消痰行水之功 B.凉血止血之功 C.平肝潜阳之功 D.重镇安神之功 E.降逆下气之功 15.地龙可用于( ) A.冒寒呕吐 B.心悸失眠 C.肝郁胁痛 D.痰鸣喘息 E.肾虚尿频 16.具有退虚热功效的药物是( ) A.黄连 B.黄柏 C.黄芩 D.栀子 E.龙胆草

药学概论模拟试卷一题目部分

药学概论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5分) 1.中药的药性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四气 B.五味 C.收敛 D.归经 E. 升降沉浮 2.不属于药学教育中的四大专业课程的是() A药物化学B药物分析C药理学D生物制药E药剂学 3.新药研究不包括以下方法和技术() A. 合理药物设计 B. 生物技术 C. 临床研究 D. 组合化学与高通量筛选技术 E. 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技术 4.表示治疗指数的是() A. LD95 B. LD50 /ED50 C. ED95 D. LD10 /ED90 E. ED95 / LD5 5.经加工炮制后的中药称为() A.中成药 B.中药制剂 C. 生药 D. 天然药物 E.中药饮片 6.具有某种特定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可作为进行结构修饰的模板为() A.先导化合物 B.生物技术 C.组合化学 D.药效团 E.合理药物设计 7.在片剂中可以作为润滑剂的是() A.糖粉 B.硫酸钙 C.淀粉浆 D.硬脂酸镁 E.乳糖 8.《中国药典》内容不包括()部分 A. 凡例 B.检索 C. 附录 D. 索引 E. 正文 9.注射剂处方设计一般不考虑以下哪项因素() A.药物溶解度 B.药物的稳定性 C. 注射剂的安全性 D.药物的粉碎度 E.药物的理化性质 10.开办药品生产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生产许可证》,凭《药品生产许可证》到()部门办理登记注册 A.药品监督管理 B. 药品检验所 C.卫生厅 D.工商行政管理 E. 药物研究所 11.根据药典的标准,为适合治疗或预防的需要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A.载体 B.药用辅料 C.抑菌剂 D.制剂 E.剂型 12.限制或固定于特定空间位置的酶是()

中药学试题与答案A

《中药学》试题A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归经 2、相使 3、中药学 4、补虚药 5、引火下行 二、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四气是指。 2、苦味的作用是,甘味的作用是。 3、桂枝的功效是。 4、被称为“夏月麻黄”的中药是,治风通用之品为。 5、能够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药物为。 6、利水渗湿药分为类。 7、半夏的功效是。 8、石膏具有之功效,主要用于气分实热证等。 9、人参的功效是。 10、在清热解毒药中,为治痢要药,是治疗肺痈的要药。 三、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1、桔梗药性上行,牛膝药性下行。( ) 2、在补气血方中,常配入少量肉桂能温运阳气,鼓舞气血生长。( ) 3、荆芥、防风性较平和缓,有和解退热之功,无论外感风寒、风热表证均可治疗。( ) 4、白豆蔻可用于胃热呕吐( )

5、柴胡善升脾胃之阳气而举陷;葛根善直接升举阳气;升麻善疏木达土。( ) 6、白芨收敛止血,用于治疗多种出血证。( ) 7、牛黄平肝熄风,用于肝风内动、惊痛抽搐等证。( ) 8、青蒿具有发汗解表、解毒、截疟之功效。( ) 9、独活辛散苦燥,善祛风湿止痛,凡风寒湿邪痹着于肌肉关节者,无问新久,均可应用。( ) 10、麻黄配杏仁能增强润肺止咳之功效。( ) 四、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肺胃出血当选用:( ) A.大蓟 B.仙鹤草 C. 白及 D. 槐花 E. 白茅根 2、既通阳散结又行气导滞的药是:( ) A葱白 B薤白 C桂枝 D沉香 E枳壳 3、既能运脾消食、固精止遗,又能化结石的药物是 A神曲 B麦芽 C鸡内金 D谷芽 E莱菔子 4、下列功能中,哪项不是桑寄生的功能? ( ) A祛风湿 B活血 C补肝肾 D强筋骨 E安胎 5、下列哪项不是郁金的功能? ( ) A活血止痛 B行气解郁 C凉血清心 D利胆退黄 E开窍醒神 6、衡量药物性能主治的主要标志是:( ) A归经 B四气五味 C升降浮沉 D有毒无毒E配伍 7、善除少阴经风寒,治阳虚外感脉沉的首选药是:( ) A细辛 B独活 C防风 D吴茱萸 E玄参 8、功能补气固表止汗,兼燥湿的药是:( ) A桂枝 B白术 C苍术 D防风 E黄芪

药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药理学是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 A --基础学科。 A.医学 B 生物学 C.化学 D 药学 2.药理学包括-- B ---两方面研究内容。 A.药效学、药分学 B 药效学、药动学 C.药分学、药化学 D 药化学、药动学3.药理学的方法是-- C ---的。 A.理论性 B 基础性 C.实验性 D 探索性 4.药理学在-- A ---的迅速发展基础之上逐渐形成的。 A.化学、生理学 B 生物学、化学 C.生物学、生理学 D 医学、生理学 5.药物效应动力学是对-- B ---的研究。 A.药物作用与作用途径 B 药物作用与作用机制C.药物剂量与作用途径 D 药物剂量与作用机制6.下列-- A ---不属于药物的不良反应。 A.治疗效应 B 副作用 C.变态反应 D 毒性反应 7.-- B ---是药理学的重要理论,它阐明了结构特异性药物的可能作用机制。 A.锁钥学说 B 受体学说 C.理化条件改变 D 生理递质改变 8.药物体内过程包括--- B --

A.吸收、生物转化、排泄 B 吸收、分布、排泄C.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 D 吸收、代谢、排泄9.-- C ---给药途径与首过消除相关。 A.静注 B 直肠 C.口服 D 静滴 10. 药物毒理学起源于--- A -- A.中国 B 埃及 C.罗马 D 巴比伦 二、判断正误 1、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能否产生,关键取决于药物在靶器官部位 能否达到有效的浓度。(√) 2、药物的首过效应仅仅发生在肝脏(×) 3、实验药理学的创建标志着这一阶段的开始。 4、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多数是均匀的,并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 (×) 5、简单扩散又称脂溶扩散,大多数药物的转运方式属于简单扩 散。(√) 6、补充治疗或称替代治疗也是治疗作用的一种。其用药的目的 在于补充营养物质或内源性物质(如激素)的不足。(√) 7、实验药理学的创建标志着现代药理学阶段的开始。(×) 8、分子药理学是当代药理学理论研究的核心,许多药理学理论 都建立在分子水平上。(√)

四套中医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

中医药学概论作业1 一、问答题1.如何理解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请举例说明2.阴阳学说如何指导疾病的防治?3.简述五行的特性。 4.简述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5.简述心的主要生理特性。6.中医学中的精的内涵包括哪些?7.如何理解气的基本运动变化形式?8.血的生成与哪些脏腑的生理功能有关?9.简述津液的功能。 10.简述经络系统的组成。中医药学概论作业 2 一、问答题1.举例说明六淫的概念及六淫共同致病特点。2.简述气机失调的主要内容。3.举例说明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4.简述七情内伤的概念和致病特点。5.简述痰饮的概念和致病特点。6.简述防治原则的主要内容。 7.简述瘀血的概念及其致病的症状特征。8.简述中医病因学中发病的基本原理。

9.如何理解三因制宜?10.举例说明中医治病的治疗原则。中医药学概论作业 3 一、问答题1.简述望神的概念和重点。2.简述神的表现类型及临床意义。3.简述五色主病的内容。4.简述问饮食口味异常的内容和临床意义。5.简述望苔色的内容。6.什么是青紫舌?有何临床意义。7.简述正常脉象的特征是什么?8.简述虚证、实证的鉴别要点。9.简述八纲辩证的临床意义。10.简述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中医药学概论作业4 一、问答题 1.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2.简述四气的含义及临床指导意 义。3.简述中药汤剂基本煎服方法。4.简述植物药采收的一般原则。5.如何理解程氏“八法”?6.举例说明方剂运 用变化及其与主治的关系 7.举例说明君、臣、佐、使的含义?8.简述气机异常与脏腑的关系。举例说明理气剂组方的原则。 9.简述桑菊饮、小柴胡汤、归脾丸、朱砂安神丸的功效主治。 10.比较麻黄汤与桂枝汤、理中汤与小建中汤、六味地黄丸与 肾气丸在组成、功效和主治方面的异同点。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中药学基础练习试题

中药学基础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为拯危救脱要药得就是:D A、党参 B、西洋参 C、太子参 D、人参 E、黄芪 2、善于治疗上半身风寒湿痹痛得药物就是:A A、羌活 B、白芷 C、藁本 D、独活 E、细辛 3、辛味药得作用就是:E A、能与能缓 B、能燥能泄 C、能下能软 D、能收 能涩 E、能行能散 4、补益药中属于补气类得药组就是:B A、人参、阿胶 B、人参、白术 C、西洋参、当归 D、党参、熟地 E、沙参、麦冬 5、将不溶于水得药物粉碎后再加水研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得炮制方法称为:C A、润 B、漂 C、水飞 D、淬 E、潬 6、藿香尤其适宜于治疗下列哪种呕吐:D A、胃虚呕吐 B、胃寒呕吐 C、胃热呕吐 D、湿浊中阻得呕吐 E、肝胃不与得呕吐 7、善于散风寒、除湿止痛,用之巅顶痛得药物就是:C A、荆芥 B、紫苏 C、藁本 D、麻黄 E、桂枝 8.反甘草得药物为( B ) A.大蓟 B.大戟 C.细辛 D.白芍 E.瓜蒌 9.羌活为治疗何种头痛之要药( C ) A.血瘀头痛 B.血虚头痛 C.太阳经头痛 D.阳明经头痛 E.风热头痛 10.功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得药物为( A ) A.石膏 B.知母 C.栀子 D.芦根 E.天花粉

11.治疗湿热黄疸得要药为( E ) A.金钱草 B.栀子 C.大黄 D.黄柏 E.茵陈蒿 12.功能止血、化瘀、止痛,为伤科要药得药物为( A ) A.三七 B.白及 C.地榆 D.乳香 E.五灵脂 13.既有益气补中之功,又有解毒得药为( C ) A.人参 B.党参 C.甘草 D.射干 E.黄芪 14.善治呕吐而具“呕家圣药”之称得为( B ) A.半夏 B.生姜 C.竹茹 D.代赭石 E.枇杷叶 15.既治里实热,又治里虚热得就是( C ) A.石膏 B.贝母 C.知母 D.大黄 E.青蒿 16.下列各组药物中,均具有润肺燥作用得一组为(C ) A.川贝、浙贝 B.金银花、连翘 C.紫菀、桑叶 D.半夏、瓜蒌 E.桑白皮、葶苈子 17.能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有止泻作用得药物就是( C ) A.升麻 B.柴胡 C.葛根 D.白头翁 E.黄连 18.质润入肾,具有填精益髓之功得药物为( E ) A.山药 B.地骨皮 C.白芍 D.黄芪 E.熟地黄 19.最宜治疗血瘀头痛得药物为( E ) A.天麻 B.羌活 C.吴茱萸 D.蔓荆子 E.川芎 20.善治阳明经头痛得药物为( C ) A.川芎 B.细辛 C.白芷 D.羌活 E.吴茱萸 21.均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得一组药物就是( D ) A.桑叶、薄荷 B.荆芥、防风 C.柴胡、葛根 D.金银花、连翘 E.地丁、野菊花 22 生地黄制成熟地黄得目得就是 B A.消除毒性 B.改变药性 C.便于贮藏 D.增强药效 E.纯净药材 23 能增强活血作用得制法就是D A.蜜炙 B.醋炙 C.胆汁炙 D.洒炙 E.姜汁炙 24 五味就是指药物得 C A.五种作用 B.部分味道 C.最基本滋味 D.全部味道 E.

壮医模拟试卷

壮医模拟试卷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壮医药学概论考试模拟 一、名词解释共20分各四分 1、调气:即通过各种具体的治疗方法,调节、激发或通畅人体之气,使之正常运行,与天地之气保持三同步,是壮医的重要治疗原则之一 2、农氏腹诊法:是一种独特的壮医腹诊法,该法是广西马山县名老壮语农秀香祖传的主要通过检查脐部及腹部血脉的跳动情况来诊断妇科疾病的 方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3、毒:壮医把凡是能够对人体造成伤害的致病因素称为毒 4、龙路:在人体内即是血液的通道,主要为内脏骨肉输送营养,亦称为血脉龙脉 5、条跟埃:壮医把食物进入人体,并得以消化吸收之通道称为谷道,也就是壮语的条根埃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 1、壮医认为证有阴证和阳证两种 2、壮医的治疗原则是调气、解毒、补虚。 3、壮医诊断疾病的原则主要有三方面整体诊察,数诊合参、全面诊查,突出重点、循序诊查,综合判断 4、壮医三道指谷道、气道、水道。 5、鼻饮食壮族地区流行的一种民俗,其主要作用是抵御瘴毒和防暑降温。 6、壮族先民服饰以青蓝色为主,是用蓝靛所染,有“辟邪”、解毒作用。 7、壮医预防瘴气的方法有佩药祛瘴法、服药防瘴法、隔离更衣防瘴法。 8、<<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一书结束了壮医疗没有专着的历史。 9、<<广西民族药简编>>中收载壮族民间常用药500多种。 10、首次有关壮药文字记载的书籍是《山海经》。 11、壮医治疗所用的毒药其功效有清热解毒、补益、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散瘀止血等。 12、壮医鲜花叶透穴疗法具有调节脏腑、祛秽辟邪、通窍宁神、除病康复的作用。 13、壮医临床选药,根据药物的外观颜色,总结出了以黄治黄、以红治红、以白治白、以黑治黑的经验。 14、壮医归纳出的甲象有 28 种,壮医观甲的部位是甲体、甲床、月痕和甲襞。 15、壮医治疗方法的基本特点:重视外治,偏重祛毒、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用药简便,贵在功专、补虚必配血肉之品。 16、状语勒是血液,是营养全身骨肉脏腑、四肢百骸的极为重要的物质,得天地之气而化生,赖天地之所以运行。

四套中医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

四套中医药学概论形成 性考核作业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医药学概论作业1 一、问答题 1.如何理解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请举例说明。2.阴阳学说如何指导疾病的防治 3.简述五行的特性。 4.简述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 5.简述心的主要生理特性。 6.中医学中的精的内涵包括哪些 7.如何理解气的基本运动变化形式 8.血的生成与哪些脏腑的生理功能有关 9.简述津液的功能。 10.简述经络系统的组成。 中医药学概论作业2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六淫的概念及六淫共同致病特点。2.简述气机失调的主要内容。 3.举例说明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4.简述七情内伤的概念和致病特点。 5.简述痰饮的概念和致病特点。 6.简述防治原则的主要内容。 7.简述瘀血的概念及其致病的症状特征。 8.简述中医病因学中发病的基本原理。

9.如何理解三因制宜 10.举例说明中医治病的治疗原则。 中医药学概论作业3 一、问答题 1.简述望神的概念和重点。 2.简述神的表现类型及临床意义。 3.简述五色主病的内容。 4.简述问饮食口味异常的内容和临床意义。5.简述望苔色的内容。 6.什么是青紫舌有何临床意义。 7.简述正常脉象的特征是什么 8.简述虚证、实证的鉴别要点。 9.简述八纲辩证的临床意义。 10.简述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 中医药学概论作业4 一、问答题 1.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 2.简述四气的含义及临床指导意义。 3.简述中药汤剂基本煎服方法。 4.简述植物药采收的一般原则。 5.如何理解程氏“八法” 6.举例说明方剂运用变化及其与主治的关系。

最新中药学题库及答案

中药学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答案:C A.《海药本草》 B.《新修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五十二病方》 E.《本草经集注》 2. 世界最早的药典专著是()答案:D A.《本草纲目》B .《证类本草》C .《海药本草》 D.《新修本草》E .《本草经集注》 3. “方药兼收”起自下列哪种书籍()答案:B A.《本经》B .《证类本草》C .《本草纲目》 D.《本草经集注》 E.《本草纲目拾遗》 5.最早增列“诸病通用药”书籍的是()答案:D A.《海药本草》B .《证类本草》C.《本草纲目》 D.《本草经集注》E .《本草纲目拾遗》 7. 属于云南道地药材的是()答案:B A.阿胶 B.三七 C.附子 D.人参 E.当归 8. 可以随时采收的药材是()答案:A A.矿物药 B.动物药 C.根类植物药 D.叶类植物药 E.树皮类植物药 9 .以下哪项是炮制“炙”的辅料()答案:C A. 土 B.米 C.蜜 D.蛤粉 E.滑石粉

10.以下哪项是炮制“炒”的辅料()答案:B

A.酒 B. 土 C.醋 D.姜汁 E .盐水 淡味药的功效是( ) 答案: D A.发散 B.行气 C.活血 D.利水 E .泻下 具有“补虚”功效的药味是( ) 答案: B A.苦 B.甘 C.咸 D.酸 E.辛 具有“发散、行气、行血”功效的药味是( ) 答案: E A.苦 B.甘 C.咸 D.酸E .辛 酸、涩之味药的功效是( ) 答案: D A.利水渗湿 B.清热解毒 C.软坚散结 D.收敛固涩 E .缓急止痛 具有“燥湿”功效的药味是( ) 答案: A A.苦 B.涩 C.咸 D.淡E .辛 咸味药的功效是( ) 答案: C A.活血行气 B.降逆止呕 C.软坚散结 D.收敛固涩 E .缓 急止痛 苦味药可以治疗( ) 答案: E A.自汗证 B.盗汗证 C.气虚证 D.血虚证 E.便秘证 一种药物能够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称为( ) 答案: D 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杀 E .相恶 属于十八反的配伍是( ) 答案: A A.甘草与芫花 B.大戟与海藻 C.贝母与半夏 D.瓜蒌与黎芦 E.白及与瓜蒌 11. 12. 13. 14. 15. 16. 17. 19. 20. 23. A.

药学概论模拟试卷一

药学概论模拟试卷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5分)1.中药的药性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C. A.四气 B.五味 C.收敛 D.归经 E. 升降沉浮 2. 不属于药学教育中的四大专业课程的是 D A药物化学 B药物分析 C药理学 D生物制药 E药剂学 3.新药研究不包括以下 C. 方法和技术。 A. 合理药物设计 B. 生物技术 C. 临床研究 D. 组合化学与高通量筛选技术 E. 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技术 4.表示治疗指数的是 B. A. LD 95 B. LD 50 /ED 50 C. ED 95 D. LD 10 /ED 90 E. ED 95 / LD 5 5.经加工炮制后的中药称为 E. A.中成药 B.中药制剂 C. 生药 D. 天然药物 E.中药饮片6.具有某种特定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可作为进行结构修饰的模板为 A. A.先导化合物 B.生物技术 C.组合化学 D.药效团 E.合理药物设计 7.在片剂中可以作为润滑剂的是 D. A.糖粉 B.硫酸钙 C.淀粉浆 D.硬脂酸镁 E.乳糖 8.《中国药典》容不包括 B 部分 A. 凡例 B.检索 C. 附录 D. 索引 E. 正文 9.注射剂处方设计一般不考虑以下哪项因素 D. A.药物溶解度 B.药物的稳定性 C. 注射剂的安全性 D.药物的粉碎度 E.药物的理化性质 10.开办药品生产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生产许可证》,凭《药品生产许可证》到 D. 部门办理登记注册 A.药品监督管理 B. 药品检验所 C.卫生厅 D.工商行政管理 E. 药物研究所 11.根据药典的标准,为适合治疗或预防的需要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 D.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测试题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五脏中称为“后天之本”的是哪一脏() A.肺 B.心 C.肾 D. 脾 2、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作用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3、激发人体生长发育,津液的生成、输布有赖于气的()作用 A.推动 B.温煦 C.防御 D.固摄 4、在五体中主血脉的脏是() A. 脾 B. 心 C.肝 D. 肺 5、五行中“火”的特性为() A. 炎上 B.曲直 C. 从革 D.稼穑 6、具有善行数变特性的邪气是() A. 湿邪 B.寒邪 C.火邪 D. 风邪 7、具有易伤阳气、凝滞、收引特性的邪气是() A. 湿邪 B.寒邪 C.燥邪 D. 风邪 8、具有传染性外感病因是() A.六淫 B. 饮食不节 C.疠气 D. 七情 9、属于发散风寒药的是() A.麻黄 B.金银花 C.薄荷 D.石膏 10、中药的四气是() A.气血阴阳 B.酸苦甘辛 C.寒热温凉 D.升降沉浮 11、中药处方中针对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A.君 B.臣 C.佐 D.使 12、主藏精,其华在发的脏是() A.肺 B.脾 C.肝 D.肾 13、以下有补血作用的药是() A. 当归 B.麻黄 C.干姜 D.黄连 14、具有泻下清热作用的药()

A. 黄连 B.大黄 C.黄柏 D.麻黄 15、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A.《本草纲目》 B.《神农本草经》 C.《新修本草》 D.《证类本草》 16、下列药物可用来治疗疟疾的是() A.青蒿 B.连翘 C.黄连 D.石膏 17、善清中焦热的是() A.黄芩 B.黄连 C.黄柏 D.肉桂 18、被誉为“疮家圣药”的是() A.金银花 B.连翘 C.龙胆 D.大青叶 19、由肺吸入的清气和脾升清的水谷精微结合而成的气是() A. 宗气 B. 卫气 C. 元气 D.营气 20、具有“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功能的脏腑是() A. 小肠 B.胃 C.三焦 D.膀胱 21、“疏通水道,通行元气”的腑是() A. 三焦 B. 膀胱 C. 小肠 D. 大肠 22、中药“甘味”具有的作用是() A.收涩 B.行气 C.发散 D.补虚 23、误服生半夏中毒,应考虑选用() A 麻黄 B 紫苏 C 羌活 D 生姜 24、用于外感风邪头痛的药是() A 川芎 B 丹参 C 香附 D 青皮 25、判断病位深浅和病势趋向的纲领是() A、表里 B 虚实 C 寒热 D 阴阳 26、数脉的脉象是() A 一息二至 B 一息三至 C 一息四至 D 一息六至 27、根据阴阳学说,下列属阴的是() A 活动 B 扩散 C 开放 D 抑制 28、能发散、行气、行血的药味是() A 辛 B 甘 C 酸 D 苦

中药学概论离线试题答案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 《中药学概论》答卷 本人承诺:本试卷确为本人独立完成,若有违反愿意接受处理。签名 一、问答题:本大题60分。 (1)本例中中药水提取液的纯化用的是滤过分离法,请问影响滤过速度的因素哪些?(10分) 答:①滤渣层两侧的压力差越大,则滤速越快。 ②在滤过的初期,滤过速度与滤器的面积成正比。 ③滤速与滤材或滤饼毛细管半径成正比。对可压缩性滤渣,常在料液中加 入助滤剂以减少滤饼的阻力。 ④滤速与毛细管长度成反比。沉积的滤渣层愈厚,滤速愈慢。常将料液预 滤处理,以减少滤渣层的厚度,采用随时除去滤渣层的滤过效果,较静态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⑤滤速与料液粘度成反比,粘稠性愈大,滤速愈慢。常采用趁热滤过或保 温滤过的方法。一般,应先滤清液,后滤稠液;粘性物料常在料液中加入助滤剂,以降低粘度。 (2)喷雾干燥的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是什么?(10分) 答:喷雾干燥是系统化技术应用于物料干燥的一种方法,其工作原理通过机械作

用,将需干燥的物料,分散成很细的像雾一样的微粒,(增大水分蒸发面积,加速干燥过程)与热空气接触,在瞬间将大部分水分除去,使物料中的固体物质干燥成粉末。 其特点是:1、利用雾化器将一定浓度的液态物料,喷射成雾状液滴,落于一定流速的热气流中进行热交换,在数秒钟内完成谁发的蒸发,活动粉状霍颗粒状干燥制品。因为是瞬间干燥,所以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料。 2、产品质量好,多为松脆的颗粒或粉粒,溶解性能好,且保持原来的色香味。 3、可根据需要控制和调节产品的粗细度和含水量等质量。 (3)请简述颗粒剂的定义、特点及制备工艺流程,本例中制颗粒采用的是那种制粒法。(10分) 答:颗粒剂指的是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制剂,其中粒径范围在105-500mm的颗粒剂又称细(颗)粒剂。根据其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性颗粒剂及泡腾性颗粒剂。 颗粒剂的特点: 1.与散剂相比较,颗粒剂的飞散性、附着性、聚集性、吸湿性等均较小,有利于分剂量。 2.颗粒剂可溶解或混悬于水中,有利于药物在体内吸收,保持了液体制剂奏效快的特点。必要时可以包衣或制成缓释制剂。 3.服用方便,适当加入芳香剂、矫味剂、着色剂等可制成色、香、味俱全

中医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药学概论》试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 2、气机:气的运动。 3、津液:人体内一切正常体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4、解表药: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5、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二、写出下列药物的功效题(每题2分,共10分) 1、麻黄: 发汗,平喘,利水。 2、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敛生肌。 3、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4、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5、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对世界本原持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的学说分别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医认为人体是以_____________为主宰,_____________为中心,结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奇恒之腑形态上似_______,功能上似____________。 2、中药“四大热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行相生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应用升降浮沉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气的最基本运动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人体之气根据生成的来源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茵陈是治疗______________的要药;蒲公英是治疗______________的要药; 鱼腥草是治疗_____________的要药;金钱草是治疗_____________的要药。 8、活血祛瘀药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基础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下)

一、单选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既能活血,又能补血的药物是 A.川芎 B.鸡血藤 C.桃仁 D.益母草 E.红花 标准答案:b 2、功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药物是 A.丹参 B.川芎 C.泽兰 D.牛膝 E.益母草 标准答案:a 3、善治血热妄行,特别是下焦出血的中药是 A、槐花 B、紫珠 C、地榆 D、仙鹤草 E、侧柏叶 标准答案:c 4、被誉为“血中之气药”的中药是 A、川芎 B、没药 C、青皮 D、当归 E、郁金 标准答案:a 5、既善凉血止血,又善活血祛瘀,且炒炭与生用功异的中药是 A、茜草 B、丹参 C、小蓟 D、白芨 E、白茅根 标准答案:a 6、均为破血之品,善于活血化淤,常相须为用的药物组合是 A、莪术、三棱 B、牛膝、杜仲 C、桃仁、红花

D、丹参、郁金 E、乳香、没药 标准答案:c 7、下列可治疗热病神昏、癫痫发狂的中药是 A、西红花 B、虎杖 C、牛膝 D、丹参 E、郁金 标准答案:e 8、治疗血热夹瘀的出血证,宜选用 A、白及 B、艾叶 C、仙鹤草 D、茜草 E、三七 标准答案:d 9、大蓟、小蓟皆可用于治疗 A、肝火目赤 B、肺热咳嗽 C、胃火牙痛 D、热毒疮疡 E、热淋涩痛 标准答案:d 10、治疗中焦虚寒性出血,宜首选 A、地榆 B、槐花 C、白茅根 D、炮姜 E、艾叶 标准答案:d 11、素有伤科要药之称的药物是 A、白茅根 B、侧柏叶 C、三七 D、白芨 E、仙鹤草 标准答案:c 解析:白茅根、侧柏叶凉血止血,白芨、仙鹤草收敛止血,四者均无活血疗伤之功。唯三七既能化瘀止血,又能活血定通,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测试题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测试 题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五脏中称为“后天之本”的是哪一脏() A.肺 B.心 C.肾 D. 脾 2、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作用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3、激发人体生长发育,津液的生成、输布有赖于气的()作用 A.推动 B.温煦 C.防御 D.固摄 4、在五体中主血脉的脏是() A. 脾 B. 心 C.肝 D. 肺 5、五行中“火”的特性为() A. 炎上 B.曲直 C. 从革 D.稼穑 6、具有善行数变特性的邪气是() A. 湿邪 B.寒邪 C.火邪 D. 风邪 7、具有易伤阳气、凝滞、收引特性的邪气是() A. 湿邪 B.寒邪 C.燥邪 D. 风邪 8、具有传染性外感病因是() A.六淫 B. 饮食不节 C.疠气 D. 七情 9、属于发散风寒药的是() A.麻黄 B.金银花 C.薄荷 D.石膏 10、中药的四气是() A.气血阴阳 B.酸苦甘辛 C.寒热温凉 D.升降沉浮 11、中药处方中针对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A.君 B.臣 C.佐 D.使 12、主藏精,其华在发的脏是() A.肺 B.脾 C.肝 D.肾 13、以下有补血作用的药是() A. 当归 B.麻黄 C.干姜 D.黄连

14、具有泻下清热作用的药() A. 黄连 B.大黄 C.黄柏 D.麻黄 15、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着() A.《本草纲目》 B.《神农本草经》 C.《新修本草》 D.《证类本草》 16、下列药物可用来治疗疟疾的是() A. 青蒿 B. 连翘 C. 黄连 D.石膏 17、善清中焦热的是() A. 黄芩 B. 黄连 C. 黄柏 D.肉桂 18、被誉为“疮家圣药”的是() A. 金银花 B. 连翘 C. 龙胆 D.大青叶 19、由肺吸入的清气和脾升清的水谷精微结合而成的气是() A. 宗气 B. 卫气 C. 元气 D.营气 20、具有“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功能的脏腑是() A. 小肠 B.胃 C.三焦 D.膀胱 21、“疏通水道,通行元气”的腑是() A. 三焦 B. 膀胱 C. 小肠 D. 大肠 22、中药“甘味”具有的作用是() A.收涩 B.行气 C.发散 D.补虚 23、误服生半夏中毒,应考虑选用() A 麻黄 B 紫苏 C 羌活 D 生姜 24、用于外感风邪头痛的药是() A 川芎 B 丹参 C 香附 D 青皮 25、判断病位深浅和病势趋向的纲领是() A、表里 B 虚实 C 寒热 D 阴阳 26、数脉的脉象是() A 一息二至 B 一息三至 C 一息四至 D 一息六至 27、根据阴阳学说,下列属阴的是() A 活动 B 扩散 C 开放 D 抑制 28、能发散、行气、行血的药味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