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重点内容总结

传播学重点内容总结
传播学重点内容总结

第一章传播的基本概念

一、传播的定义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传播是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美国社会学家库利《社会组织》1909年

传播的唯一手段是像(icon)的集合。(符号)——美国学者皮尔士《思想的法则》1911年

传播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传播学家施拉姆〈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从信息的角度来看:

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传播学家阿耶尔〈什么是传播〉

传播就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徐耀魁1990

传播是信息的双向流通过程。——李彬1993

总结: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是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1.传播是人类的活动。2.传播是信息的交流。3.传播离不开符号和媒介。4.传播的目的是希望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传播的基本特点: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话语-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相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玫瑰花与爱情)

5、传播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一个系统。(新闻)

三、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不但要分析传播过程,还要分析传播环境。

四、传播顺利进行的条件:传播之所以能顺利进行,在与传授双方必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共通的意义空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文化可能由于宗教类别、种族、群体、政治立场、社会阶级、性别、种族主义、年龄代沟等之不同,而产生差异。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一、传播活动的历史发展: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其实是一步媒介演进史。

二、人类传播发展进程:口语传播时代(300万年前)、文字传播时代(1500BC)、活字印刷传播时代(1450年)、电子传播时代

三、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林雄二郎《信息化社会》

费德里曼《世界是平的》将人类社会形态划分为:全球化1.0社会、全球化2.0社会、全球化3.0社会

贝尔《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从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出发来分析,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区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大阶段。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采集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也是从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出发来分析的)四、信息社会的特点:⒈社会经济的主体有制造业转向一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⒉劳动力主题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⒊交易结算不在主要依靠现金,二是主要依靠信用。⒋贸易不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一、符号的定义: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⒈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符号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能指是形式,所指是意义。

能指于所指发生关系的三种机制:表示或者症候、图像、象征。

能指与所指之间的任意性和约定性:符号的形成是一个历史、文化的过程,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虽然在形成时期是任意的符号的任意性只是相对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而言,它不仅仅是任意的,恰恰相反,任何人都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它。

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分为口头语言符号(语音符号)和书面语言符号(文字符号)。语音符号中语音是符号的形式,语义是符号的内容(在次语音是能指,语义是所指)。文字符号具有字形、字音和字义三方面的统一(在此字形、字音是能指,字义是所指)。

非语言符号分为三种类型: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如声音高低、大小,速度的快慢,文字的字体、大小、粗细、工整或潦草等)、体态符号(如动作、手势、表情、视线、姿势等)、象征符号(如仪式、习惯、徽章、旗帜、服饰、音乐、美术、建筑、城市等)。

⒊符号的功能:表述和理解功能、传达功能、思考功能

二、意义:人类传播在现象上表现为符号的交流,而实质上是交流精神内容,即意义。

传播过程中的意义:1、传播者的意义(词不达意)2、受传者的意义(曲解)3、情境意义

符号本身是具有意义的,但意义并不仅仅存在于符号本身,二是存在于人类传播的全过程和环节当中。意义不能脱离符号而存在,那为什么又说符号本身之外还有意义呢?答案:①不能以明确的符号形式表达出来的意义不是清晰的意义,只能说是模糊的意义或意义的胚芽②符号与意义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意义具有多变性③人类整体驾驭符号的表述意义的能力是无限的,而作为个人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出现“辞不达意”的情况④至于情境意义,也可以说是有一系列情境符号及其相互组合所形成的意义。

人类的符号和意义活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结构

一、传播的基本过程

研究传播的过程视角:一种是历时性的考察,即按照时间序列考察传播活动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演化;另一种是公时性的考察,即对传播活动的结构、环节和要素进行解剖和分析。两者分属纵向和横向过程的研究。

传播过程的要素:1、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作用于他人的人。在社会传播中,传播者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2、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受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受传者同样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受传者和传播者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角色,在一般传播过程中,这两者能够发生角色互换。3、讯息。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讯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讯息,两者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4 、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5、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其速度和质量依媒介渠道的性质而有不同,但它总是传播过程不可或缺的要素。

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㈠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⒈五W模式或拉斯韦尔模式(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优点:(1)这个模式第一次将人们传播活动表述为五个环节和要素的构成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出发点。(2)它为大众传播学的研究开辟了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

缺陷:(1)传受双方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2)该模式缺乏反馈环节,不能体现人类传播的互动性质。

⒉香农-- 韦弗模式(1949年《传播的数学理论》)

优点:香农和韦弗的“数学”模式贡献在于发现了传播的负功能——噪音。噪音对信号的干扰所造成的不稳定和所传信息与所收信息之间的差别。指出了传播失败的原因在于传播者那一头不能认识到所传信息与接受的信息未必总是相同。

缺点:香农——韦弗模式是一种直线单向模式,缺乏反馈环节,指适用于电子信息的传播过程,不能解释人类的社会传播行为。

㈡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控制论模式

⒈奥斯古德循环模式(1954年《传播是怎样运行》)

优点:没有传播者、接收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传播主体,讯息处于你来我往之中。该模式重点不在分析传播渠道的各种环节,而是解释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并把传播双方作为传播行为主体,这有积极意义。

缺点:但把双方放在平等位置,与社会传播现实不相符合。它适合于人际传播的分析,却不符合大众传播的过程分析。相关解释:

1、所谓编码就是信息转化为一系列的符号。

2、译码就是接收者接收信息后,把一系列符

号转化为信息。3、释码就是把符号转变称信息后,再结合自己的固有知识、社会体验进一步进行解读。

相关理论:

霍尔在《编码/解码》一书中提出受众对于信息内容的解读有可能出现三个遐想的解码立场。霍尔遐想的三种解码立场

分别为:1、优势解读:接收者接收传播者传过来的信息后进行解读,解读出来的意思与传播者所要传达的意思是一致的。2、协商式解读:有些一致,有些不一致。3、对抗式解读:完全不一致。

案例:讨伐蒋雯丽母子之爱广告

阶段一:蒋雯丽母子之爱广告将广告的创意通过编码过程编码成符号的过程,是一个编码的过程。阶段二:受众看到广告后产生不同的意见并发表出来,这是一个释码过程。而整个过程受众对这则广告都采取了对抗式解读立场。

㈢传播的系统模式

⒈赖利夫妇系统模式(1959年《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

优点:①这个模式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a、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

b、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

c、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②从这个模式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微观的,中观的和宏观的系统,每个系统即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③每一种传播活动,每一个传播过程,除了受到其内部机制的制约外,还受到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广泛影响。这种结构的多重性和联系的广泛性体现了社会传播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综合系统。

缺点:1、传播者和受传者处于绝对相等的地位;2、未能体现出传、受者的区别;3、表达了子系统与子系统的包容关系,却难发现其互动关系。

⒉马莱兹克系统模式(《1963年大众传播心理学》)

在这个模式中,马莱茨克把大众传播看作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1、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2、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3、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

优点:这个模式说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我们在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的时候,都不能简单下结论,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者过程的各种因素和影响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缺点:该模式虽然列举了各种因素对传播过程的影响,但并没有对这些因素的作用强度或者影响力的大小差异进行分析。

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一、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一)形式:1.人内传播的正常形式:1)感觉。2)知觉。3)记忆。4)思维。5)想象。6)情绪和感情。2.人内传播的异常形式。1)睡眠状态和做梦。2)酒精中毒与毒品服务。3)催眠。

(二)特点:1.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的信息处理过程,但这个过程不是孤立的,它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2.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它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3.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的反应,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4.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三)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人内传播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互动性。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论:

●米德最早的从传播的角度对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他提出的“自我”概念是符号互动论的核

心。

●作为区别于“身体”的“自我”,米德认为“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即“主我”(I)

和“客我”(M e)。他认为,完整的自我,既是“主我”又是“客我”,两者都包括在“自我”中,并在特定情景中互相支持。

●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的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

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论是从传播心理和“社会交流”层面,来描述和论述主我与客我的各自特征和互动情状的。

●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主我和客我的辨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客

我”可以促使“主我”发生的变化,而“主我”反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的互动不断形成新的自我。

●人内传播是一个“主我”、“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社会过程,互动的介质同样是信息。

布鲁默—自我互动理论(1969年《象征互动论》)

●这一理论认为,人能够和自己本身进行互动,这就是人的自我互动。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认识的对象中不

但包括外界和他人,也包括自身。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对自己进行审视和认识并拥有自己的观念,也可以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对自己采取行为。

●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来说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自我传播对个人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自我传播,人能够再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

内省式思考—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

●内省是人们对自身的一种反思,也是人内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内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日常的、长期的自我反

思活动,目的是完善个人的修养,具有明显的长期目标性和连贯性。另一种是短期的自我反思活动,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称为“内省式思考”。

●内省式思考是指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

●在内省过程中,人的头脑中会出现他人的形象,个人会分析和推测别人是如何考虑的,别人对这个问题会采取什么

态度等等,只有在与他人的联系上才能形成个人自己的态度轮廓,考虑自己应该怎么做。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重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因此,内省式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

二、人际传播

概念:人际传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人际传播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信息互动过程,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维持和发展的润滑剂。

动机:(1)人际传播的首要目的是获得信息。(2)人际传播可以实现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3)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也是人际传播的一个基本功能。(4)满足情感沟通需求,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特点:(1)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2)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3)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4)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限制:(1)发出的信息往往只在瞬间起作用。(2)覆盖面小,复制信息的能力不强。(3)适应面不及大众传播媒体广。功能:协调人际关系;交流思想感情;统一社会态度;支配他人行动。

三、人际传播与符号互动

库利—镜中我: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它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自己和把握自己。人的自我认识实际上是通过个人知识结构来实现的。因此,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也可理解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知识结构,它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自己和把握自己。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一、群体

群体的定义:指的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群体的本质特征:1、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2、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

群体的社会功能:充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和桥梁、群体是满足个人需求的手段、是个人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群体是个人表现与自我实现的场所。

二、群体的内部传播机制

1、群体的成立、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a)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群体凝聚力的核心。(b)成员之间协作的意愿。

(c)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传播互动机制。

2、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德国内尔·纽曼)

群体压力:群体中多数意见对成员个人意见或者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学生考试后对答案)趋同心理: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人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三、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1、集合行为的概念:指在某种条件的刺激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

产生条件:(1)结构性压力(2)触发性事件(3)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

2、特殊的传播机制

(1)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群体暗示:是指通过间接的示意而非直接的说服来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说服技巧。群体感染:是指某种观点、情绪或行为在群体暗示机制的作用下在群体中迅速蔓延开来的过程。(传销)

(2)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群体模仿:是关于集合行为中传播机制的另一种理论。模仿是由法国社会心理学家J.G.塔尔德提出的,在1890年出版的《模仿的法则》一书中,他认为社会上的一切事物除了发明就是模仿,而“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泰坦尼克号,众人逃生)

匿名性:在集合行为中,使人淹没在人群中,没有人知道他的姓名与身份,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状态中,这种

状态使他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从而做出种种宣泄原始本能的冲动行为。(群殴,网络言论)

(3)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布鲁默认为集合行为的信息运动方式是“循环反应”。

集合行为中主要的信息形式是流言。流言是一种信源不明、无法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而正规的传播渠道(如大众传媒等)不畅通或功能减弱的时期。

奥尔波特指出了流言发生的两个特点:第一,流言通常是围绕人们比较关心的、涉及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发生的;第二,来自正式渠道的有证据的信息不足、状况的暧昧性增加,会推动人们去通过流言渠道寻求信息。

流言的特点是:(1)信息快速增殖。常态下的流言是在私下的人际渠道中传播的,其流传速度较慢。(2)信息奇异回流。(3)伴有大量谣言。(《还珠格格》叫魂,买码,SARS)

第七章大众传播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1、大众传播定义: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大众传播的特点: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一般人,非特定)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反馈较难)。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3、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⑴斯韦尔的“三功能说”:环境监视功能(了解)、社会协调功能(沟通)、社会遗产传承功能(积累、保存)。⑵赖特的“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提示行动)、社会化功能(规范教育)、提供娱乐。⑶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说: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知名度)、社会规范强制功能(舆论)、作为负功能的“麻醉作用”。(4)施拉姆: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监视;协调;社会遗产、法律和习俗的传递)、经济功能(关于资源以及买和卖的机会的信息;解释这种信息、制定经济政策、活跃和管理市场;开创经济行为)、社会功能(关于社会规范、作用等的信息,接受或拒绝它们;协调公众的了解和意愿,行驶社会控制;向社会的新成员传递社会规范和作用的规定;娱乐)

二、大众传播与信息环境

1、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2、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拟态环境)

李普曼认为: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实现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柏拉图的“洞中人”,孤岛上的和谐,1938火星人入侵地球。李普曼的这段话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1968年藤竹晓在李普曼的观点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问题”。

第九章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媒介概念:媒介即中介或中介物,是传播信息的物质实体。施拉姆: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中,用于扩大并延续信息传递的工具。

媒介分类: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户外媒介;大众媒介

媒介的优缺点:报纸:优点:(1)传播速度较快,信息传递及时(时效性强的产品广告)(2)信息量大,说明性强(关心度较高的产品)(3)易保存,可重复(4)阅读主动性(5)权威性。缺点:(1)注意度不高(2)印刷难以完美,表现形式单一。杂志:优点:(1)读者阶层和对象明确(目标受众群,专业广告)(2)杂志印刷精美,阅读保存率高(3) 杂志媒介版面安排灵活,颜色多样(4)重复性。缺点:时效性差(企业开张广告,文娱广告,促销广告)。广播:优点:(1)传播方式的即时性(发布展销会,订货会,折价销售)(2)传播范围的广泛性(3)收听方式的随意性(4)受众层次的多样性(5)制作成本与播出费用的低廉性(6)激发情感的煽动性。缺点:稍纵即逝,传播方式单一。电视:优点:(1)直观性强(2)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缺点:(1)受收视环境的影响大,不易把握传播效果(2)瞬间传达,被动接受(3)费用较高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口语媒介(部落社会)----文字印刷媒介(脱部落社会)---电子媒介(地球村)

地球村:电视媒介的普及,人与人的感觉距离大大缩小,人类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部落化,整个世界办成一个新的地球村。他是把媒介作为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因素来看待的。

(一)、媒介即讯息:(1)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2)媒介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认知和感知世界的方式。传播中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开创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

(二)、媒介:人的延伸:他认为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评价: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它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四板型的推论。(三)“热媒介”与“冷媒介”:热媒介:作用于一种感官而且不需要更多的联想,例如书籍、报刊、广播、无声电影、照片等,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它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的时候不必进行热身运动。冷媒介:作用于多种感官和需要丰富的联想和参与,例如漫画、有声电影、电视等。它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四)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意义:它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从唯物史观出发看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媒介工具和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具有推动社会前进和变革的巨大力量。这一点已经为信息社会的发展所证实。此外,麦关于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对我们理解不同媒介的作用机制富有启迪意义,他的关于地球村的预言,也是符合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的。局限性:(1)他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而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2)在他的理论中,我们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人似乎成了完全受到自己所发明的媒介技术或工具主宰的对象;(3)他理论的全部依据都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并由此出发解释人类的全部行为也是片面的。感觉是重要的,但人并不是完全受感觉支配的低等动物,人之所以为人,更重要的是人有具有人的理性活动,这种理性活动反过来会对感觉以及作为他们延伸形式的媒介产生能动的制约作用。(4)热媒介与冷媒介的划分并不科学。他的观点只强调了媒介工具和技术的巨大能动性的一面,而没有考虑到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对它制约的一面,其理论具有明显的片面性。

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一、大众的主要特点:(1)规模巨大性(2)分散和异质性(3)匿名性(4)流动性(5)无组织性(6)同质性

二、几种主要的受众观:起源:1914年,美国的广告商为了防止报社虚报发行数量,联合组织了“报纸发行数字稽核局”,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报纸的发行数量,因为这些数据对于媒介管理以及获得有偿广告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说是受众研究的起源。

1、作为靶子的受众:a理论: 20世纪

2、30年代提出,一直盛行到二战结束。大众没有辨别力与抗拒力,只要接受到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就会象中弹的“靶子”一样应声倒下。媒介效果理论中有一种“魔弹论”,其受众就是这种观念的代表。b背景:学科背景---生物学的刺激反应理论诞生;媒介背景---电影及电视被发明后,大众传播成了社会的主流;社会背景---两次世界大战中媒介耸人听闻的宣传大战.c评价:大众社会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受众也绝不是处在一个孤立隔绝的环境中。即使是大众传播,事实上往往会受到人际传播因素的影响,因此,那种把大众受众笼统视为靶子的理论显然过于片面与武断。

2、作为差异性个体的受众:a理论:该理论是由美国传播学者梅尔文·德弗勒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来的。大众传播对受众的影响因人而异,因为不同的受众成员特点各异。研究表明,个人在需求、态度、价值观、智力和其他个人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对个人行为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个人差异”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①心理结构;②先天条件与后天习性;③认识客观环境时所形成的态度、价值观与信仰;④感知与理解客观事物时的倾向性;⑤后天习得的固定素质。b评价:这种视野在强调受众个性时,特别重视个人心理因素对媒介信息接受行为的影响,这也为以后受众心理学研究开辟了道路。具体地说,受众在接受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会发生三种选择行为:①选择性注意。受众总是倾向于维护自己原有的观点和立场,因而在接受媒介信息时,会对与自己观点一致或相近的信息表现得积极,而对于相反的信息则尽量回避。②选择性理解。受众即使接触到自己不喜欢或不赞同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对信息的解读方式的选择来赋予它新的意义,比如许多受众可以把自己不赞同的信息作为反面教材来理解,这方面也体现了为什么人们经常说受众是“固执的受众”。③选择性记忆。这指的是人们对所接受的信息在记忆程度方面表现是不一样的,一些他们所赞同的信息往往记忆得更长久,同时他们会不自觉地排斥及忘记那些“反面”信息。

3、作为社会类别的受众:理论:按照性别、年龄、种族、宗教、政党、文化程度、收入、职业等社会要素,可以将受众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群体类别。同一社会群体的成员对大众传播内容的注意与反应形式、对于传播工具的选择都是大体一致的。

4、作为亚文化群体的受众:a理论:处于亚文化中的受众,他们有自己的话语、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他们构建了自身

的文化,而这对大众传播中信息的接受与理解产生了影响。

5 作为使用者和消费者的受众:a理论:以受众为出发点,研究受众如何对待和利用媒介信息,以受众个人接触、使用媒介信息的动机和目的是否得到满足,来确定传播效果的有无与效果的大小。受众并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在选择他所需要的信息来满足自身的需求。b评价:(1)传者本位----受者本位的改变;(2)使用与满足理论也有其缺陷,那就是该理论过于夸大了受众的自主性。受众的自主性在传播过程中依然受制于媒介机构。

6、作为商品的受众:a理论:传播政治经济学派关于受众的核心观点是把受众视为商品。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大众媒介基本上都是商业媒介,作为商业媒介,其广告收入是最主要的经济来源。通常我们认为,大众媒介通过出售广告时间或空间给广告商,以获得经济收入,这些广告时间(如电视广告时段)及空间(如报纸广告版面)就是媒介机构出售的商品。评价:(1)这一理论视野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它在分析框架中引进入传统的5W模式中所没有广告商。(2)它把受众完全视为被操纵的对象,剥夺了受众的主体性选择及由此所带来的享受,因而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7、作为社会关系的受众:社会关系论是拉扎斯菲尔德提出来的。理论: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受众并不是早期研究者想象的那种孤立的、毫无联系个体或群体,相反,他们处于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他们不仅有自己个人及家庭的生活圈子,而且由于利益、情感、兴趣等原因,又加入到各种社会团体中,而这种种社会关系又会左右他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接受和反应。

8、作为解码者的受众:理论: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领军人物霍尔针对大众传播过程提出了著名编码及解码理论,他认为,媒介传播者在生产媒介信息时通过一定的文字及图像符号来传播意义,这些文字与图像符号的表现方式都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这些通过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能够表达特定意义的符号群就是符码,而媒介工业生产信息的过程就是一个编码过程。受众在传播过程中也同样使用一定的规则来解读这些文字及图像符号,并了解它们所传播的意义,这一过程就是解码。奥斯古德循环模式:(1)所谓编码就信息转为为一系列的符号;(2)译码就是就是接收者接后信息后,把一系列的符号转变成信息;(3)释码就是把符号转变成信息后,再结合自己的固有知识、社会体验进一步进行解读。

相关理论:

霍尔假想的三种解码立场分别为:(1)优势解读:受众按照传播者的意图来接受和理解所得到的信息。(2)协商式解读:受众部分地按照传播者的意图来接受和理解所得到的信息。(3)对抗式解读:受众拒绝按照传播者的意图来接受和理解所得到的信息,并且给信息另一种方式的理解。

总结:

1、从被动到主动

早期的理论视野相信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不管传播者对其影响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但这种主客体关系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以后,随着人们对传播的复杂性有了更多的了解,后起的理论开始强调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主动性。

2、群体与个体之间侧重点的转换

在以上所考察的诸多视野中,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对于受众分析在侧重于群体还是侧重于个体方面同样经历了几次转变。最初的“魔弹论”中作为靶子的受众是一种不加区分的庞统群体概念,随后就转变为一种强调差异的个体受众观,然后又再次过渡到群体的受众观。

3、从社会到文化

受众研究中发生的另一种转变就是由强调社会因素开始转向强调文化因素。

三、使用与满足理论:

定义:又叫满足需要论,是把受众成员看成是有特定"需求"的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成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

竹内郁郎“使用与满足”模式评价:

1.意义:(1)认为受众具有选择能动性,纠正了大众社会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论"(2)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对子弹论和皮下注射论有否定作用(3)指出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作用(适度效果论),纠正了40-60年代的传播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

2.局限性:(1)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比较浓。(2)脱离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的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而不能全面的揭示受众与传媒的关系。(3)阐述的受众能动性有限,仅限于媒介的选择能动范围内,没有反应受众作为社会实践主体,有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具有的能动性。

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

一、传播效果的含义:是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媒介传至受众而引起受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的变化。第一,以传播者为中心,从微观角度来解释,是指信息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了(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

变化。通常以传播者的目的是否达到为判断是否产生效果的标准。第二,从宏观角度来解释,是指信息传播活动对受众和整个社会产生的所有效果的总和,这种传播效果可能表现为一种长期、潜在的综合效果。

二、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①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的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②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

③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即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

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①环境认知效果。②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③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三、传播效果发展历程

魔弹论→→有限效果论→→适度效果论→→强大效果论

第一个时期子弹理论:20世纪20-40年代

内容:刺激-反应机制和媒介效果强大。研究案例:佩恩基金研究、火星人入侵地球

第二个时期有限效果论:20世纪40-60年代

内容:受众是具有不同特点的个体,不是应声而倒的靶子。大众媒介的效果由于媒介性质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而大受影响。媒介不是影响受众的直接和唯一因素。大众媒介透过许多中介,在其它多种格局影响下发生作用,对受众的影响是有限度的。研究案例:1、说服二次大战的美国士兵(说服大众是有条件的)2、“比戈特先生”的漫画(选择性理解)3、伊里县调查(大众传播的影响极为有限)

第三个时期适度效果理论:20世纪60-70年代

内容:使用与满足理论。创新与扩散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知识沟

第四个时期强大效果论:20世纪70年代后

内容:“沉默的螺旋”理论。1、从受众出发探讨媒介间接、潜在、长期的影响。2、将传播过程至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中进行多元化的宏观分析

1、“魔弹论”(20世纪初到30年代末):它是一种认定大众传播具有强大威力、能够左右公众的态度和行为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受众就象射击场里一个固定不动的靶子,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只要枪口对准靶子,子弹就会迅速地产生出神奇效果。评价:有关这一理论的研究大都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结论,并未经过严密的科学调查与验证。这种理论过分夸大了大众媒介的影响力,同时也忽视了受众对大众传播的自主权的前提。此外,这一理论还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社会因素。传播效果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媒介环境、群体心态、政治军事经济及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不能把传播效果放到"真空"中去考察。

2、有限效果论(20世纪30-6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通过对政治选举和商业活动进行大量的实证调查研究,推翻了早年的"魔弹论"的观点,发现大众传播媒介的力量相当有限,往往小于人际传播的影响力;而且传播媒介通常只能加强或削弱受众的原有立场,很难改变他们顽固的态度和行为。其代表学者克拉帕认为:大众传播不是通常作为媒介效果的一个足够的原因,只是在协调各种因素方面起作用。

研究成果:“传播流”是指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传播流研究揭示了大众传播效果形成的众多制约因素,对否定子弹论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传播流研究过于重视媒介效果的无力性和有限性,后来被人称为“有限效果”论。

(一)拉扎斯菲尔德的《人民的选择》1944年

拉扎斯菲尔德的《人民的选择》一书中关于“传播流”的研究,提出了“两级传播”和“意见领袖”的观点。

理论假说:①“政治既有倾向”假说:人们在接触传媒宣传之前已有的政治态度。IPP指数:在人们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决定之际,这种决定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人们已有和迄今所持的政治态度。②“选择性接触”假说: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传播内容,而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这种选择性接触行为更容易在强化他们的原有态度的方向上起作用,而不是导致它的改变。③“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理论”理论意见领袖:在人们作出决定的过程中,有一些对他们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两级传播: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④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无变化。小变化。“强化”效果:大众传播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强化效果。“结晶”效果:使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定者的态度明确起来的效果。“改变”效果:使受传者的立场和态度发生逆传性变化的效果。

(二)卡兹《个人影响》与中介因素1955

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主要有四种:(1)选择性接触机制——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层次。这个机制的存在,说明受众对某些媒介或内容具有回避倾向,而被回避的媒介和内容是很难产生效果的。(2)媒介本身的特性——讯息的媒介渠道不同,其效果也就不同。(3)讯息内容——包括语言和表达等等,其方法和技巧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4)受众本身的性质——受众的既有立场和倾向、他们的社会关系尤其是意见领袖的态度,会对大众传播效果发挥重要的制约作用。

(三)罗杰斯的“多级传播”论1962年

把大众传播过程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二是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前者可以是“一级”的,即信息可以由传媒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后者则是多级的,要经过人际传播中许多环节的过虑。

(四)克拉珀的悲观主义《大众传播的效果》1960

“五项一般定理”:1.大众传播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它只不过是众多的中介因素之一,只有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2.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3.大众传播对人们的态度改变产生效果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二是其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4.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某些心理生理因素的制约。5.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到媒介本身的条件(信源的性质、内容的组织)以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四.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1、信源可信性效果:一般来说,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的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所以对传播者来说,树立良好的形象争取受众的信任是改进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

2、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说明了一个重要道理,即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五、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一)“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一面提示”: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已有利的判断材料。“两面提示”: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结论:“一面提示”能够对己方观点做集中阐述,但容易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印象,使说服对象产生心理抵抗;“两面提示”给人一种“公平”感,可以消除说服对象的心理反感,但由于同时提示对立双方的观点,在提示对方观点之际如果把握不好分寸,反而容易造成为对方做宣传的结果。

(二)“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两面提示”由于包含着对相反观点的说明,这种说明就像事先接种牛痘疫苗一样,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的宣传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两面提示”的这种效果,被称为“免疫效果”或“接种效果”。

(三)“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明示结论:观点鲜明,读者易于理解作者的意图和立场,但显得比较生硬而容易引起反感。寓观点于材料之中:文中不作明确结论,而将观点寓于材料之中的做法,可使对象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作者观点的影响。但有时不容易贯彻作者的意图。结论:1.在论题和论旨比较复杂的场合,明示结论比不下结论效果要好;2.在说服对象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较低的场合.应该明示结论;3.让说服对象自己得出结论的方法,用于论题简单,论旨明确或对象文化水平较高、有能力充分理解论旨的场合较佳。

(四)“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理性: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逻辑的力量来达到说服的目的。感情: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以谋求特定的效果。

(五)警钟效果(恐惧效果):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功效:(1)它对事物利害关系的强调可最大限度地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

(2)它所造成的紧迫感可促使人们迅速采取对应行动。

六、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的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者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

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一.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美国传播学家M.麦库姆斯和D.L.肖1972年提出的。

大众媒介具有一种突出报道什么问题就会引起大众特别重视什么问题的功能,这种功能是大众传播重要的社会效果之一。越是突出某个议题或某个事件就越会影响公众关心此议题或事件。

理论的特点:第一:着眼点是认知层面上的效果。认知阶段的效果并不排除对态度和行动产生连动作用的可能性。

第二: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第三: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理论的研究:

1.“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1)“0/1”效果或“知觉”模式:即大众传媒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会影响公众对该“议题”的感知;(2)“0/1/2”效果或“显著性”模式:即媒介对少数“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3)优先顺序模式(“0/1/2/…N”效果):即传媒对一系列“议题”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所给予的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做的判断。

一般认为,大众传媒主要是通过这三种机制来设置议程,而且,从“感知”到“重视”再到按重要程度排出的“优先顺序”,这是一个影响和效果依次累积的过程,越往后效果越大,影响也越深刻。

2.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个人议题”、“谈话议题”、“公共议题”

3.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报纸的新闻报道形成议程的基本框架,并对较长期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排列比较突出。·电视新闻报道则挑出议程中若干最主要的议题加以突出强调,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电视的主要影响是提供谈话议题,二报纸则可以进一步对个人议题产生较深刻的影响。

4.受众属性对议程设置效果的影响:(1)受众对各种议题的经验程度:经验越是间接,受媒介的影响越大;

(2)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触量:接触量越大,受媒介影响越大;(3)人际传播的频度:对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有“抑制”和“强化”两种作用;(4)受众的阶层属性:传媒的“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准高、政治关心程度高以及高层人士的影响较小。

评价:·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提示大众传播过程背后存在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力学关系。·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我们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二.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

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1974年《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提出,1980年《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

1、理论基本思想: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个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之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者“优势”意见时,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者“劣势”意见时,一般人会由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

2、理论假设要点:(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3、传播效果观:该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揭示了一个“强有力”的效果观:(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2)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做“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4.评价:意义:1.它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2.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地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不足:1.“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是一个绝对的常量。2.“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御力依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3.“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限制。

三、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

“培养”理论也称为“教化分析”、“涵化分析” 20世纪60年代后期。

1、背景:“培养分析”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专门成立“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

研究目的:1)电视凶杀和暴力内容与社会犯罪之间的关系。2)电视暴力内容对人们认识社会现实的影响

初步结论: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的判断,而且,对电视接触越多的人,这种社会不安全感越强。

2、概要:美国格伯纳等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

3、意义:a、揭示了大众传媒对人们现实观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培养社会共识”和“主流化”过程实现的;b、它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内容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传播事业的本质。

四、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的阶层分化---知沟理论:实践:1969年美国“芝麻街”教育节目—通过新奇的节目模式,加上信息与娱乐的内容,吸引儿童观众,均匀教育机会,提升知识能力水平。

1、概念:一般观念:传播媒介的普及可以改善知识传播和教育的条件,其结果将带来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并有助于缩小社会各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差距,扩大社会平等。知沟观点: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鸿沟将呈扩大

而非缩小之势。

2、原因:A、传播技能的差异——获得知识需要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B、知识储存量的差异——知识储存越多,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越快;C、社交范围的差异——社交范围越广,人际交流越活跃,获得知识的过程越能加速;D、信息的选择性因素——生活的水准、层次与媒介的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接触和利用程度越高;E、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大众传媒主要因“精英层”而存在,因此,更适合其口味、兴趣与价值取向。F、学习知识的途径差异——大众传媒不是唯一的学习途径。

3、上限效果假说:J.S.艾蒂玛和F.C.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

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个“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制约因素: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现有知识已经达到“上限”。

4、从知识沟到信息沟A、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B、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C、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这些先进机器,能够比其他人更拥有信息优势。D、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趋势可能是“老沟”未填,“新沟”不断出现

5、填补“知识沟”的措施A、增加媒介接触机会;B、支持贫困区的硬件建设;C、选择适合贫困者的传播方式(语言、时间、媒体);D、采取教育倾斜政策;E、激发成就动机、坚定成才意志。(内因、首因、关键)

第十四章

传播学史及其主要研究学派

1.诞生背景:第一、传播媒介发展。由于电子媒介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媒介增加和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使得许多社会科学家越来越关注信息与传播的问题并开始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出发来研究这些问题。第二、历史社会环境。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利用各种传播媒介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对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使得社会科学家对传播尤其是大众传播在战争和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产生了强烈的关心,对宣传的研究成了这一时期的热点课题第三、社会科学的发展。与传播学有着许多衔接点的一些社会科学,如新闻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等都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为传播学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

2、诞生于美国的原因:第一、在政治上,美国的政治家无论是在日常的政治活动中,还是在四年一次的竞选中,都比较重视和利用传播媒介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第二、在经济上,一方面传播学的兴起与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在美国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美国的大众传播在两次大战中和以后日益壮大,也成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完善的经济实体,共同形成一个产业---大众传播业。第三、在社会上,美国的大众传播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互动中媒介给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显现出来。我们可以看到传播学是在美国特定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兴起发展的。

3、传播学四大先驱及贡献

(一)哈罗德.拉斯维尔(1902—1977)政治学家、毕业于芝加哥大学。

主要贡献:对政治传播(特别是战争宣传)进行了系统、详尽的研究;

(1)提出传播的5W模式,首次科学地分析了传播的结构和过程,首次较完整地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为传播学的形成发展确立了总体构架。(2)提出了“社会传播”的概念,从宏观上探讨了传播的社会功能等基本课题。(3)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是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以期精确定量的特色,为传播学成为真正的科学立下了功勋。主要著作:《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

特点:1、客观性——必须有非常明确、固定的客观规则,使同一素材在被不同的研究者分析时得出的结论相同;2、系统性——讯息内容或类型必须有一以贯之的取舍标准,以防研究者在选取材料时偏向于选择支持自己观点的材料;3、普遍性——将讯息属性与传播者以及受传者的特性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以获得具有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结果,而非对现象的描述性结果。

(二)库尔特·卢因(1890—1947)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毕业于柏林大学,后移居美国。在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著名的“群体动力学研究中心”

主要贡献:(1)首创“群体(团体)动力学”和“场论”:强调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和作用,将社会因素引入心理学研究。——在社会传播中,群体对个体的影响(2)对传播学的启示:媒介要想对个体施加影响,就必须考虑其身后的“群体”的强大的制约机能。(3)提出了“把关人”理论。(4)培养了一批出色的研究者:菲斯汀格、卡特赖特、怀特。主要著作:《解放社会矛盾》、《群体生活的渠道》

“把关人理论”“把关人”又称为“守门人”(gatekeeper),是由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的。在研究群体传播的过程时,他认为信息的流动是在一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根据公正的规则或者是“把关人”的标准,决定信息是否可以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

传播学认为“把关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把关人”起着决定继续或中止信息传递的作用。把关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大众传播媒介是全社会信息流通的把关人;从大众传媒内部来看,在新闻的提供、采集、写作、编辑和报道的全过程中存在着的许多把关人中,编辑对新闻的取舍又是最重要的。

(三)保罗·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美国社会学家,原为奥地利人,毕业于维也纳大学,是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的创立者。

主要贡献:(1)创立了“二级传播理论”,破除了“魔弹论”,是深入探讨传播效果和机制成为可能;(2)倡导“实地调查法”,又称田野调查法,是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影响很大。主要著作:《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力: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

实地调查法:田野调查又叫实地调查或现场研究,其英文名为Fieldwork。科学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是由英国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奠定的。其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就是参与观察。它要求调查者要与被调查对象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从中观察、了解和认识他们的社会与文化。实地调查法的特点:1、田野调查工作的理想状态是调查者在被调查地居住两年以上,并精通被调查者的语言,这样才有利于对被调查者文化的深入研究和解释。2、传统的田野调查方法花费时间和精力,花费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如果方法运用有不得当的地方,那么其信度和效度也会大打折扣。

(四)卡尔·霍夫兰(1912—1961)美国实验心理学家,毕业于西北大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二战期间应聘为美军进行作战心理研究,战后在耶鲁大学主持“劝服传播与态度改变”研究课题,创立传播学的耶鲁学派。

主要贡献:(1)从微观的角度对传播技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总结;(2)使“控制实验法”成为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主要著作:《传播与劝服》、《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研究丛书》

控制实验法:控制实验法:是指研究在室内进行,而且研究进行时对某些实验因素加以人为的控制。这种方法适用于围观的、探究因果关系的研究。因此它们的实验对象人数不多,常为几十人。

控制实验的优缺点:控制实验的优点:1.确立因果关系2.控制3.纵贯分析4.可重复性。控制实验的局限性:1.人为环境2.实验人员的影响

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1907—1988)使传播科学从梦想变成了现实;1947,创立世界上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主要贡献:1、使传播学系统化、完善化,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是集大成者——将他人的贡献集中起来,进行整理,使之完善化、系统化、最终使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崛起于“学术的殿堂”。他是第一个具有创建“传播学”这样一个独立学科的明确意识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人。他建立了4个专门传播研究机构,编辑、出版了近30部著述,其中的《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最为著名,《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论》、《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

2、传播学在美国产生的原因:(1)政治原因:政治活动重视传播媒介的使用,利用之宣传各自的政治主张,塑造形象工程。各类竞选要求各候选人利用一切宣传手段,在所有媒介上展开攻势。 (2)经济原因:经济上美国是二战后最强大的国家,自由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生产的扩大,产品的增多促使市场拓展与营销行为的增加;大众传播业在战后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私营产业赢利的特征迫使各媒介为追求更高的发行量(收视率),竞争的压力迫使传播者必须思考并完善传播技巧、传播效果与受众等问题(3)时代背景:一战和二战,美国为了在战场上鼓舞士气,同时也为了瓦解敌人的士气,需要充分了解如何利用大众媒介进行宣传。(4)媒介背景:大众化报纸的飞速发展,20世纪2、30年代广播电视的出现,促进了传播学研究和发展。(5)社会原因:美国的社会生活与大众传播关系日益密切,媒介随之带来的负面影响促使大批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关注并研究传播。(6)学科背景: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政治学、语言学、文化研究、统计学、符号学、生物科学等学科的发展,促进了传播学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传播学的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

1、经验学派

定义:主要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传统学派,他们在传播学研究中占有主流地位。他们多从行为主义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注重经验材料和实证考察,故自称为经验学派.

2、研究成果

1、20年代的佩恩基金研究会关于电影对少年儿童影响的研究。这项研究开创了以经验调查方式考察大众传播效果的先河。

2、对1938年“火星人入侵地球”广播引起的社会恐慌研究。该研究的侧重点不是为了提出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一般理论,而是探讨引起恐慌的各种心理因素。

3、1940年的“伊里调查”。这项调查采用了精心设计的方法和程序,是经验性研究的一个典范。不仅如此,该调查还提出了“政治既有倾向和作用”、“选择性接触”、“意见领袖与两级传播”,对后来的传播效果研究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4、40年代关于昼间广播剧听众的调查研究。这些调查揭示了受众媒介接触的一些基本动机和利用形态,开创了“使用与满足”研究的传统。

5、40年代艾奥瓦大学的农村社会学家对玉米良种推广与普及过程的考察,推到了对新事物的“创新—扩散”传播过程研究。

6、霍夫兰等人在二次大战期间关于电影的说服效果的实验,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制约因素。

7、二次大战后至60年代的“耶鲁项目”,进一步从传播的主体条件、内容条件、对象条件等方面对传播的说服效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心理实验。

8、50年代《个人影响》是对《人民的选择》提出的各项理论假说的进一步验证,其意义在于揭示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交织性。

9、1951年至1953年的“李维尔项目”,对传单和标语的传播效果进行了一系列心理实验。

10、50年代至60年代施拉姆等人关于电视对儿童生活影响的研究。从“使用与满足”的角度对少年儿童的电视接触行为进行了详细调查,揭示了电视在儿童的生活、学习和社会化过程中的功能、影响和效果。

11、70年代以后的“议程设置”研究是经验学派效果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使得研究人员的关心由微观、个人层面的效果开始转向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影响和效果。

12、60年代至70年代由格伯纳等人进行的关于媒介暴力内容与社会犯罪的研究。这些研究虽然未能证明两者之间的直接、必然的联系,但发现媒介内容在形成人们的现实观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这项研究后来发展成“培养”理论。13、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美国国会拨款实施的关于电视与社会行为的大型研究,该研究的结果以《军署长报告》发表。这是关于电视的社会化功能及其正负效果的一次较全面的研究。

14、1982年第二次“军医署长报告”以《电视与行为:十年的科学进步及其对80年代的启示》为题发表,该报告总结了第一次报告以后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2、传播学批判学派

1、定义:60年代以后在西欧一些国家形成的传播学研究学派。在研究方法上,批判学派反对美国主流学派的经验主义和行为科学的方法,重视哲学、历史学、政治经济学和语义学的分析方法。批判学派受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影响较大,对现存的资本主义传播制度持批判立场。

2 主要流派:1)文化研究学派,以英国学者霍尔为代表,主要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从“编码和释码”的角度出发。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与各种亚文化的对立、矛盾与冲突关系;2)政治经济学派,以英国学者戈尔丁和默多克为代表,主要是从考察媒介所有权的集中和垄断程度入手,揭示资本主义媒介为垄断资本服务的本质;3)“意识形态霸权”研究,以普兰扎斯等人为代表,主要通过内容分析来揭示资本主义媒介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工具所起的作用。

3、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的比较

A:研究目的

美国传统学派:①维护现行的社会制度传播制度②为大众传播媒介充分实现政治、经济、军事功能服务③实用性、经验性明显。

欧洲批判学派:①从哲学、社会学质化分析角度探讨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②利用对现有的传播状况的研究改变既有事实社会变化。

B:传播观

美国传统学派:①关于如何传播、如何有效传播之类的问题。②致力于寻求传播活动自身规律③落脚点在传播效果和受众(微观)④更直接、更有效地服务于实践。

欧洲批判学派:①关心为谁传播之类问题②传播体制的研究,传播者和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的关系(宏观)③落脚点在传播意义上。

C:研究方法

美国传统学派:主要采用社会学、心理学、等方法强调定量分析,注重实证经验微观。

欧洲批判学派:主要采用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等方法,强调定性分析,不排斥定量分析、注重思辩、理论宏观、全面。

D:社会观

生理学考试重点归纳

1.人体生理功能三大调节方式?各有何特点? 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特点是调节幅度小。 2.何谓内环境,及其生理意义? 答:内环境就是指多细胞动物的体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内稳态就是生物能够保持内环境的状态稳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的机制。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反馈机制完成的。高等动物内稳态主要是靠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来维持。 意义在于:①能够扩大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范围,少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制约。②能够让生物的酶保持最佳状态,让生命活动有条不絮地进行。 3.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 答:1、单纯扩散,如O2、CO2、N2等脂溶性物质的跨膜转运 2、易化扩散,分为经载体的易化扩散(葡萄糖由血液进入红细胞)和经通道的易化扩散(K+、Na+、Ca+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 3.主动转运,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K+、Na+、Ca+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小肠粘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和重吸收葡萄糖时跨管腔膜的主动转运)。 4.出胞(腺细胞的分泌,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入胞9白细胞吞噬细菌、异物的过程) 4.血小板有哪些功能。 (1)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支持功能(2)生理止血功能(3)凝血功能(4)在纤维蛋白溶解中的作用 5.血型鉴定? 答:血型是指血细胞膜上的凝集原类型。ABO血型鉴定,即指ABH血型抗原的检测。红细胞含A抗原的叫A型,含B抗原的叫B型,含A和B抗原的叫AB型;不含A、B抗原,而含H抗原的称O型。常规的方法有:①正向定型:用已知抗体的标准血清检查红细胞上未知的抗原。②反向定型:用已知血型的标准红细胞检查血清中未知的抗体。 6.简述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脏的射血过程。 心脏从一次收缩的开始到下一次收缩开始前的时间,构成了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在每次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的机械活动均可分为收缩期和扩张期。但两者在活动的时间和顺序上并非完全一致,心房收缩在前、心室收缩在后。一般以心房开始收缩作为一个心动周期的起点,如正常成年人的心率为75次/分时,则一个心动周期为0.8秒,心房的收缩期为0.1秒,舒张期为0.7秒。当心房收缩时,心室尚处于舒张状态;在心房进入舒张期后不久,紧接着心室开始收缩,持续0.3 秒,称为心室收缩期;继而计入心室舒张期,持续0.5秒。在心室舒张的前0.4秒期间,心房也处于舒张期,称为全心舒张期。一般来说,是以心室的活动作为心脏活动的标志。 7.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心脏每搏输出量:(2)心率:(3)外周阻力(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8.简述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及其原因。 (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2)心脏收缩力量(3)体位改变(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5)呼吸运动 9.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1)有效滤过压;(2)毛细血管通透性;(3)静脉和淋巴回流等 10.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答: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和心率的乘积①前负荷②心肌收缩能力③后负荷④心率 11.心肌兴奋周期性变化及其生理意义? 答:心肌细胞兴奋后,其兴奋会发生一系列的周期性变化,其过程及意义为:①有效不应期②相对不应期③超常期④低常期 12.肺换气的影响因素 答:1.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影响肺换气。气体的扩散速率与呼吸面积成正比,与呼吸膜厚度成反比。 2.气体分压值、扩散系数、、温度各因素与气体扩散速率成正比。 3.通气/血流比值。比例适宜通气/血流比值才能实现适宜的肺换气,无论该比值增大或减小,都会妨碍有效气体的交换。 13.简述胃酸的主要生理作用。 (1)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2)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

传播学概论重要资料资料整理郭庆光版期末考试版

1、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1、传播学的定义 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1、社会传播的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2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信息成为与物资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②特点: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①定义: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②基本功能: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4、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①(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五W模式。

②五W:(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 5W模式中五个要素后来还扩展为传播学的五个重要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受众研究、媒介研究、效果研究。 ③内容: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 4、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①(美)C.香农和W.韦弗《传播数学理论》 ②内容: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 ③评价:a.意义:导入噪音概念,表明传播过程内外的障碍因素对讯息的干扰;提高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b.不足: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和角色互换(作为电子通信过程并无不妥)。 5、人内传播的定义和性质特点 ①定义: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也称内向传播、自我传播、自在传播。 ②性质特点:a.过程不孤立,与外部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保持衔接关系;b.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c.对外部世界积极能动的反映,不是消极反映;d.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5、人内传播的主要环节(要素):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 5、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①自我是“主我”(I)与“客我”的统一。主我是个人的主体意识,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客我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的体现。“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客我”促使“主我”发生新变化,“主我”反过来改变“客我”,二者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在不断的互动中形成自我。 ②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即个人适应社会的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

设计学概论-设计史

设计学概论-设计史 设计作为人类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生存方式,其渊源是伴随“制造工具的人”的产生而产生的。而早期人类有关设计的经验性总结,如中国古代的《考工记》和古罗马老普林尼(Plini the Elder)的《博物志》,都可视作设计学作为一门理论的最初萌芽和起点。 然而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论理的阐述,则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 作为设计学的研究方向之一,设计史是一个极为年轻的课题,尽管设计的历史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可是对于设计史的研究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由于设计史与美术史的这种至为重要的关系,我们不可能不以美术史研究的基础作为设计史研究的基础。就美术史研究的基础而言,我们应当注意到美术史学史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 德国建筑家、理论家森珀(1803~1979年)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出版了极富思辨性的三卷本巨著《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 奥地利美术史家阿洛伊斯·里格尔(1858~1905年) 1893年出版了被认为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最重要的著作—《风格问题》 统上来讲,设计理论一直为它的学科美术和建筑理论所包容,这是因为设计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从美术与建筑实践中引申出来的理论总结。设计作为美术与建筑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西方有着深厚的理论传统。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西方美术史之父瓦萨里(Giorgio V asari,15ll一1574年)在全面讨论设计这一概念时说道:“设计是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的父亲。瓦萨里将设计与比例关系联系在一起讨论,这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传统,而且也是人类对自然和人自身观察的理论归纳。 第二种类型的设计理论是针对工业革命的影响作出的反响,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普金(Augustus Pugin)、拉斯金(John Ruskin)和莫里斯(William Morris)。 二战之后,设计理论与商业管理和科学方法论的新理论相结合。 包豪斯(Bauhaus)设计学校的校长格罗佩斯(Waher Gropius,1883~1969年)所提出的设计理论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 在理论上讲,设计批评与设计史是不可分割的,因为设计史家的工作建立于他的批评判断之上,而设计批评家的工作基础在于设计史教育和经验。然而在实践上我们能够将设计史与设计批评区别开来讨论,这是由于设计史家的关注点是设计的历史,设计批评家的关注点却是当代的设计作品。再创造性的设计批评和批判性的设计批评却不同于设计史。再创造性设计批评是确定设计作品的独特价值,并将其特质与消费者的价值观与需要相联系。

临床诊断学考试重点

二、各章重点(按照课件顺序) (二)发热: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得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1热型及其临床意义(选择或者名解,要注意写“此种热常见于……”) (1)稽留热: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得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与伤寒高热期。 (2)弛张型: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与化脓性炎症。 (3)间歇热型: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波状型: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鲁菌病、结缔组织病、肿瘤。 (5)回归热:指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常见于回归热,周期热,霍奇金病。 (6)不规则热:指发热得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常见于结核病、风湿热。 2呼吸困难病因分析(只记病因即可)。“三凹征”必考,肺性呼吸困难临床分类(类型、特点与病因) (1)病因肺源性//心源性//中毒性//神经精神性//血液性 (2)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与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三凹征,常见于气管肿瘤、气管异物、喉痉挛。 ,常见于气管肿瘤、气管异物、喉痉挛。 呼气性呼吸困难得特点就是呼气费力、呼气时间明显延长而缓慢,常伴有干啰音,常见于哮喘。 混合性呼吸困难得特点就是呼吸气都困难,呼吸频率加快变浅,听诊肺常有呼吸音异常,可有病理性呼吸音,常见于广泛肺实变与肺间质病变以及阻塞性肺气肿。 3心源性呼吸困难——左心衰得三大特点,粉红色泡沫痰——急性左心衰,酸中毒性大呼吸得常见两个疾病。 (1)左心衰竭呼吸困难特点 △活动时出现或加重,休息时减轻或缓解 △仰卧时加重,坐位时减轻(回心血量↓、膈肌位置↓)→强迫体位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睡时迷走兴奋性增高,冠脉收缩,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降低;卧位,膈肌上移,肺活量减少; 卧位,静脉回流量增多,肺淤血加重。 (2)粉红色泡沫痰——急性左心衰 (3)酸中毒性大呼吸(Kussmaul呼吸):常见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4思考题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由急性左心衰引起。机制①迷走神经兴奋→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下降→心功能下降②回心血量上升→肺淤血加重 5咳嗽得音色等(选择题,老师尤其提到“金属音”),铁锈色痰——肺炎球菌大叶性肺炎,粉红色乳状痰与红砖色痰(这两个老师没提,顺带瞧瞧吧) (1)音色:指咳嗽时声音得色彩与特性①嘶哑:声带炎症或肿瘤等②犬吠样:会厌、喉部病变或气管受压③金属音调样:纵隔肿瘤、主动脉瘤、肺癌④微弱:极度衰竭或声带麻痹 (2)性质:铁锈色痰(肺炎球菌、大叶性肺炎)、粉红色乳状痰(金葡菌)、灰绿色/红砖色痰(克雷伯杆菌)

医学实验动物学考试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进行严格控制,遗传背景明确,可用于科学实验、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它科学研究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是指一切用于实验的动物,除了符合严格要求的实验动物外,还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等。 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遗传控制不同,微生物控制等级不同,培育的形质和目标不同。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是指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 实验动物标准化:遗传质量标准化微生物质量标准化环境标准化营养标准化 按遗传控制标准,实验动物分为:近交系(CH3),突变系(裸鼠),杂交系(F1),封闭群(远交系)(KM小鼠,wister大鼠) 按基因型分:1、同基因型动物(如近交系、F1代) 2、不同基因型动物(如封闭群) 按微生物控制程度分级:普通级,清洁级,SPF级,无菌级(2001年版的国家标准中,大小鼠取消普通级动物,犬、猴只分普通级和SPF级,豚鼠、地鼠和兔仍然分4级) SPF动物定义: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屏障环境中饲养,种子群来源于无菌动物或剖腹产动物。饲养管理同清洁动物) 无菌动物的特点:形态学及生理学特点: ①形态学:盲肠肥大(增大5~6倍),肠壁薄,易发肠扭转。心脏、肝脏、脾脏相对较小。 ②生理学: 血中无抗体,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弱。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B和K。无菌鸡生长较快、无菌豚鼠和无菌兔生长较慢。无菌大小鼠与普通大小鼠生长速度相同。

(3)饲养要求:隔离环境中饲养,种子群来源于剖腹产动物或无菌卵的孵化。由于肠道无菌,饲养困难,应注意添加各种维生素。每2~4周检查一次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粪便标本。 悉生动物:概念:悉生动物是指在无菌动物体内植入已知微生物的动物。又称已知菌动物。植入一种细菌的动物叫单菌动物;植入两种细菌的动物叫双菌动物;植入三种细菌的动物叫三菌动物;植入多种细菌的动物叫多菌动物。(由于肠道接种有利于消化吸收的细菌,故饲养较无菌动物容易,形态学和生理学方面与普通动物无异。) 近交系: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特点: 1、其基因纯合度达到98.6%,个体差异小,似同卵双生反应一致重复性好,用少量动物即可获得精确度很高的实验结果,个体相互之间可以接受皮肤、器官移植。 2、隐性基因纯合使许多病态性状得以暴露,可获得大量先天性畸形及先天性疾病的动物模型.如高血压、白内障、糖尿病.动物模型。 缺点:出现近交衰退。近交衰退是近交过程中动物群体由于基因分离与纯合发生一系列不利于个体或群体发育的变化和现象。 F1代动物:两个无关近交系杂交形成的第一代动物。 特点:虽然基因杂合,但个体之间基因杂合的一致,个体差异小。除具有近交系的优点,还具有生命力强耐受性强,可长期进行观察,具有杂交优势,个体相互之间可以接受皮肤、器官移植。 封闭群动物(远交系):以非近亲交配方式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5年以上不从外部引新血缘或至少繁殖四代以上,在封闭条件下交配繁殖,保持了一定杂合性和群体遗传特征。每代近交系数增加量<1%。在人类遗传研究、药物筛选、毒物实验等方面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等。 突变系动物:指正常染色体的基因发生了变异,动物具有一种或多种遗传缺陷。例如:无胸腺裸鼠、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动物SCID小鼠。为肿瘤、免疫疾病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材料。

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

沉默的螺旋理论 1、提出 2、观点 3、评价 1、提出 该理论是德国传播学者诺利—纽曼于1972年在其著作《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中首次提出的,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中给予全面的概括。她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的方面有强大的效果,她把舆论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称为"沉默的螺旋" 2、观点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受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者既而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3)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制约影响舆论,大众传媒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 a. 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 b. 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 c. 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到孤立形成印象 对人们确定多数人的意见是什么,大众传媒起重要的作用。 3、评价 意义: 1)为传播学的效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认为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舆论形成种的作用,是一个突破。 3)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指出这种影响来自传媒营造的"意见环境" 局限: 1)其理论前提"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者有时意见的趋同行为,仍有待于推敲。 2)对社会孤立恐惧,对优势意见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该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3) "多数意见"的压力强弱受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制约,对于不同性质、类型的问题。多数意见压力不同。 4)过于强调"多数"或者"优势"意见的压力,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何少数派的作用。实际上,少数派的"中坚分子"往往可以对多数派产生影响。 知识沟假说 1、背景 2、提出

设计学概论总结

设计学概论总结 第一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1.《考工记》和古罗马老普林尼的《博物志》都可视作设计学作为一门理论的最初萌芽和起点。从科学史的意义来讲,清代乾隆年间朱琰撰写的《陶说》6卷,可视作世界上第一部设计史类的专著。 明朝: 计成——《园冶》 宋应星——《天工开物》 2.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3. 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 4.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新的学科。西方美术史之父-----瓦萨里。现代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5.1893年,里格尔出版了被被认为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最重要的著作——《风格问题》。6.

德国建筑家、理论家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出版了极富思辨性的两卷本巨著《工艺美术与建筑风格》。 乌尔姆设计学校被称为二战后的包豪斯。 7.古罗马的百科学者老普林尼在他的《博物志》中对古代艺术家的评价就常常使用“比例”这一术语。 8.罗马的建筑师和工程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一书中清楚的表明,结构设计应当由其功能所决定。 9.激进的反装饰理论家卢斯发表了一篇檄文——《装饰与罪恶》,装饰就是罪恶。 10. 对当代设计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法国结构主义哲学家是福柯和罗兰-巴特。福柯提出“无意识结构”概念。 11. 罗兰-巴特的著作对设计师门有重大影响,《神话》享有近似传奇式的地位,其为所有设计学生的必读书,其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将设计从单纯的实践和解题行为中抽托出来,去拥抱一个更为广阔的知识与观念的天地。 12.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科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最著名的代表是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他是法国知识运动的重要成员之一。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

《诊断学》重点 1.症状: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 2.体征:患者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 3.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与生育史、家族史 4.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持续时间 5.现病史的内容:①起病的情况与发病时间②主要症状的特点③病因与诱因④病情发展与演变⑤伴随症状⑥治疗经过⑦病后一般情况 6.发热:机体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分度:低热3 7.3~38℃,中等度热3 8.1~39℃,高热3 9.1~41℃,超高热41℃以上。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布氏杆菌病)、回归热(霍奇金病)、不规则热(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 7.稽留热:体温恒定的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温水平,达数日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8.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9.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与无热反复交替,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10.发热的原因:①感染性发热:病原体代谢产物或毒素作为发热激活物通过激活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释放内生致热源而导致发热(细菌最常见)②非感染性发热,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吸收热: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所致的无菌性炎症引起的发热),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枢性发热的特点是高热无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③原因不明发热 11.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12. 全身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14.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表现。即紫绀。分为中心性发绀和周围性发绀,前者表现为全身性,皮肤温暖,多由心肺疾病引起SaO2降低所致;后者表现的发绀出现在肢体末端和下垂部位,皮肤冷,系由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如左心衰 15.呼吸困难分为:肺源性~(吸气性,呼气性,混合性)、心源性~、中毒性~、神经精神性~、血源性~ 16.三凹征:又称吸气性呼吸困难,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时,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 17.心源性哮喘:急性左心衰竭时,常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逐渐减轻、消失,重者可见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大汗、有哮鸣音,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底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加快,可有奔马律,此种呼吸困难称~

历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doc

历年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执医笔试 2008-08-22 22:48:40 阅读32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一、细胞的基本功能 1.以单纯扩散的方式跨膜转运的物质是 O 2 和CO 2 2.水溶性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的帮助进入细胞的过程是: 易化扩散 3.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依赖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4.细胞膜主动转运物质时,能量由何处供给细胞膜 5.蛋白质从细胞外液进入细胞内的转运方式是入胞作用 6.神经末梢释放递质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出胞作用 7.Na + 由细胞外液进入细胞的通道是电压门控通道或化学门控通道 8.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细胞对刺激产生什么的能力兴奋 9.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刺激后,产生活动或活动加强称为兴奋 10.刺激是指机体、细胞所能感受的何种变化内或外环境 11.神经、肌肉、腺体受阈刺激产生反应的共同表现是动作电位 12.衡量兴奋性的指标是阈强度 13.保持刺激作用时间不变,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阈强度 14.阈刺激是指阈强度的刺激 15.兴奋的指标是动作电位 16.细胞在接受一次刺激产生兴奋的一段时间内兴奋性的变化,不包括下列哪期恢复期 17.决定细胞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产生兴奋的最多次数是绝对不应期 18.绝对不应期出现在动作电位的哪一时相锋电位 19.有关静息电位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是指细胞安静时,膜外的电位。 20.锋电位的幅值等于静息电位绝对值与超射值之和 21.阈电位指能引起Na + 通道大量开放而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数值 22.有关局部兴奋的特征中哪项是错误的有全或无现象 23.有关兴奋在同一细胞内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呈电紧张性扩布 A 是由局部电流引起的逐步兴奋过程 B 可兴奋细胞兴奋传导机制基本相同 C 有髓神经纤维传导方式为跳跃式 D 局部电流强度数倍于阈强度 24.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物质是乙酰胆碱 25.关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哪项是错误的终末池中Ca 2+ 逆浓度差转运 A 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部 B 横管膜产生动作电位 D Ca 2+ 进入肌浆与肌钙蛋白结合 E 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为三联管 26.兴奋性周期性变化中哪一项的兴奋性最低绝对不应期 27.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进行逆浓度差吸收时,伴有Na + 顺浓度差进入细胞,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所 需的能量间接地由何者供应。钠泵 28.记录神经纤维动作电位时,加入选择性离子通道阻断剂河豚毒,会出现什么结果。除极相不出现 29.在对枪乌贼巨大轴突进行实验时,改变标本浸浴液中的哪一项因素不会对静息电位的大小产生影响。 Na + 浓度 B K + 浓度 C 温度 D pH E 缺氧 30.人工减小细胞浸浴液中的Na + 浓度,所记录的动作电位出现幅度变小 31.有机磷农药中毒出现骨骼肌痉挛主要是由于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32.在神经-骨骼肌接头中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胆碱酯酶

传播学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 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传播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信息定义: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 ①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 1.人内传播: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2.人际传播:由两个个体系统的互相连接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 3.群体传播:群体传播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 —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 4.组织传播:企业传播与企业管理 5.大众传播:专业传播者、广泛受众、专业技术手段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②社会信息系统是有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传受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④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传播障碍——结构与功能障碍 传播隔阂——无意曲解、有意曲解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地解决,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正常发展。 第三节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研究传播学的重要前提:必须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的几条重要原则: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二、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完整版)

的学科,设计学的产生是20世 纪以来的事件;作为一门专门 的学科,它毫无疑问有着它自 己的研究对象。由于设计与特 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 系,这使得设计学本身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特征;而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关系,(全国百家知名出版社全国特约经 销商-文乔图书专营店整理资料https://www.360docs.net/doc/de13610765.html,)又使得设计学在另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本书希望引起中国设计界对理论问题的关 注进而对设计教育的关注,并最终使设计学成为一门真正登载教育和实践两方面都得到落实的学科。 目录

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伦理的阐述,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简单说来,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设计史必须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一、设计史 1.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们提供。 1.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2.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吉迪恩关于“无名的技术史”的研究,将设计史的研究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 3.美术史学史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提出唯物主义美术史论;里格尔,“装饰研究”以及“艺术意志”的提出。 二、设计理论 传统上讲,设计理论一直为它的学科美术和建筑理论所包容,这是因为设计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从美术与建筑实践中引申出来的理论总结。 设计是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的父亲。 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 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现代意义上的设计理论著作是19世纪开始的,而且一般都归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1837年成立的设计学校为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琼斯和德雷瑟。作为一个功能注意者,琼斯的著作《装饰的基本原理》里强调:任何适用于目的的形式都是美的,而勉强的形式既不适合也不美。德雷瑟是琼斯的学生,他强调研究过去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放射痛(radiating pain):又叫牵涉痛,脏疼痛引起身体体表的疼痛,脏痛觉信号传入相应的脊髓节段,该节段支配的身体体表部位发生疼痛,特点是疼痛明显,有压痛、感觉过敏。 2、阿-斯(Adams-Stokes)综合征:主要表现是在心搏停止5~10s后出现晕厥,停搏15s以后可出现抽搐,偶有大小便失禁,见于最严重的心源性晕厥。 3、Horner征:一侧眼交感神经麻痹,出现瞳孔缩小,眼睑下垂和眼球下陷,同侧结膜充血及面部无汗。 4、奔马律:一种额外心音发生在舒期的三音心律,由于同时常存在心率增快,额外心音与原有S1、S2组成类似马奔跑的蹄声。 5、Austin-Flint杂音: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导致左室舒期容量负荷过高,使二尖瓣基本处于半关闭状态,呈现相对狭窄而产生杂音。 6、肠源性青紫症:由于大量进食含亚硝酸盐的变质蔬菜而引起的中毒性高缺血红蛋白血症而出现紫绀。 7、端坐呼吸:患者坐于床沿,以两手置于膝盖上或扶持床边,这种体委可使胸廓辅助呼吸肌易于参与呼吸运动,加大膈肌活动度,增加肺通气量,减少回心血量和减轻心脏负担,见于心肺功能不全者。 8、移动性浊音:腹部查体时,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为移动性浊音,是发现有无胸腔积液的重要检查方法。腹水1000ML以上。 9、脉搏短绌:心率大于脉率的现象,血液不足以充盈血管,见于房颤等心律失常。 10、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和)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11、黄疸(Jaundice):是由于胆色素代障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增高,而致巩膜、粘膜、皮肤及体液发生黄染的现象,若血中胆红素浓度在17.1~34.2μmol/L,而临床上尚没有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者,称为隐性黄疸。 12、潮式呼吸(cheyne-stokes):-施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见于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充血性心力衰竭,大脑损伤(脑皮质水平)。 25、间停呼吸(Biots呼吸):有规律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即周而复始的间停呼吸。见于颅压增高,药物引起呼吸抑制,大脑损害(延髓水平)。 13、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如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或出现杆状和以前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 14、泊油样便: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停留时间较长,则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与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使粪便呈黑色,更由于附有粘液而发亮,类似泊油。 15、Kussmaul呼吸:严重的代性酸中毒时,出现深而慢的呼吸,此因细胞外液碳酸氢不足,PH下降,通过肺脏排除CO2,进行代偿,以调节细胞外酸碱平衡之故,见于糖尿病酮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这种深长的呼吸~ 16、二尖瓣脱垂综合征:二尖瓣脱垂可造成二尖瓣关闭不全,血流从左心室流入左心房,因而二尖瓣脱垂的患者同时伴有收缩晚期杂音,它合并收缩中、晚期喀拉音称为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17、二尖瓣脱垂:由于在房室瓣在收缩中、晚期脱入左房,瓣叶突然紧或其腱索得突然拉紧产生震动所致。 18、类白血病反应: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累死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周围血中白细胞数大多明显增高,并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 19、胆酶分离现象:急性重症肝炎时,肝坏死,病程初期转氨酶升高,以ALT升高显著,如在症状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重,而酶活性急剧下降,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凶险。 20、文氏现象:(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波规律的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直 到一个P波后脱漏1个QRS波群,漏博后房室传导阻滞得到一定改善,PR间期又趋增强,之后又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地出现。

自考生理学考试重点归纳

生理学考试重点归纳 1.内环境 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2.异化作用 可兴奋组织、细胞对有效刺激产生反应(动作电位)的能力与特性。 3.阈值 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4.负反馈 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馈。 5.反射 指中在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发生规律性反应的过程。 6.自身调节 指机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的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1.易化扩散 指水溶性的小分子或离子通过膜上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帮助,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2.受体 受体是细胞膜上一类特殊蛋白质。其的功能是可以识别并特异性结合作用于它的化学物质(如激素),并转发化学信息,改变细胞生化反应,增强或减弱细胞生理效应。 3.去极化 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外电位差变小或消失的现象,称为去极化。 4.超极化 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外电位差增大的现象,称为超化。 5.静息电位 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一般表现为内负外正的跨膜电位。6.动作电位 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爆发的一次迅速、可逆、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7.局部电位 阈下刺激也可使膜去极化,但这种去极化电位只局限于受刺激部位局部,只能作电紧张扩布,故称为局部电位。 8.兴奋-收缩耦联 兴奋-收缩耦联是指把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肌细胞的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 9.强直收缩 骨骼肌在接受连续的有效刺激时,由于刺激频率高,若刺激落于前一次骨骼肌兴奋收缩的收缩期,形成的强而持久的收缩,称为强直收缩。强直收缩是机体骨骼肌收缩做功的主要形式。 1.血清 血清是血液凝固后,血凝块回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2.红细胞比容 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容积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3.红细胞渗透脆性 红细胞渗透脆性是指红细胞对抗低渗容液的抵抗力。抵抗力大的脆性小,反之则脆性大。 4.红细胞凝集 相同的抗原、抗体相遇时,通过免疫反应使经红细胞相互凝结聚集在一起的现象。 5.溶血 红细胞膜破裂后,血红蛋白溢出,溶解于血浆中的现象。 6.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可流动的溶胶状态转变为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 7.血型 血型特指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它是血液中的一种特殊标志物。 1.自律细胞 指心内具有自动节律性兴奋的细胞,其生物电特点是复极4期自动去极化。

传播学期末考试复习and简答题集合名词解释等

传播学攻略 一般来说,传播研究的重点是符号学传播媒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书上其余的就不用看了, 符号学:两个人物索绪尔巴尔特 1、媒介主要是麦克卢汉的一些理论,如: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地球村 2、人内传播:象征性社会互动(米德主我客我、库利“镜中我”) 3、人际 4、群体: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只知道大众社会理论是什么就行了) 5、组织传播集群行为 6、大众公众群体区别 7、大众传播,主要是效果,如效果研究的几个阶段、主要理论和人物 名词解释: 第三章: 1.符号:任何事物主要它独立存在,并和另一事物有联系,而且可以被“解释”,那么它的功能就是符号。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符。 2.意义: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3.语境:又叫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务、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4.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5.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米德“主我客我”,库利“镜中我”) 6.文化: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 第七章: 1.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电子乌托邦思想:认为网络可以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的倾向。 3.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第八章: 1.媒介技术:也称传播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总称。 2.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 3.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4.传播者: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是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5.大众传媒、大众传播者: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其生产规模巨大,受传者广泛。 6.技术:技术即达到实践目标为目的的知识体系,其中包括操作手段和工具。 7.把关人:传媒组织的一道关口,是一个取舍的标尺,使到达受众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

设计学概论

设计学概论课题:我们将要面对的设计世界 指导老师:袁剑侠 班级:艺设1102班 姓名:张皓一 学号:201131050202 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开学伊始在不同的老师口中,都会听到一个共同的名字——包豪斯(Bauhaus)。 也许在那时我对包豪斯艺术学院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一次知道包豪斯是在传统艺术研究课上郭全生老师口中提到的“包豪斯的理想”。这本书系统阐述包豪斯存在的意义、包豪斯的宝贵遗产、包豪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不可避免的——我先于课本认识了致力于改变设计而建立包豪斯学院的现代设计教育巨人—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 格罗佩斯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现代设计师,设计教育家,建筑大师,也许没有他,现代设计教育仍会硕果累累,但不可避免的话题,如果没有把理想与现实糅合在一起的格罗佩斯,标志着现代设计诞生的包豪斯艺术学院不知要何时出现。格罗佩斯有如此成就得益于其家人,因家中成员多是画家与建筑师且家庭宽裕,幼年受到了良好的艺术和建筑方面的教育。青年时,他在柏林赫慕尼黑学习建筑,毕业后于1907进入现代主义设计先驱贝伦斯的设计事务所。就这样生活在时代浪潮顶端的德国,受到家庭的熏陶和良好的教育,毕业后又在贝伦斯设计事务接触到德意志工业联盟的活动,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可是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早在1904年就参加了德意志工业同盟的组织工作,他认为新时代的设计必须将工业生产技术和材料工艺紧密结合才能拥有活力,贝伦斯也为包豪斯学院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说当时的格罗佩斯是搭上了现代主义设计的首班车,想要史无前例创立魏玛公立包豪斯学校并非水中月、镜中花。 想要推陈出新不是件容易的事,从格罗佩斯1907年接触工业联盟活动,到1919年建立包豪斯学校长达十二年的跨度就能看出一二。现代派从思想上彻底否定传统,现代设计要符合工生产就要与传统彻底决裂。而现代设计教育也要彻底否定以前的教学模式和硬件环境。包豪斯的跨时代意义就在于格罗贝斯提出的新的教学体制:艺术与技术并重,将艺术和工业融合在一起!格罗佩斯对学生在实际工艺操作方面要求相当严格,正是这种方法和技术使格罗佩斯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设计教育家。也许这不是伟大的首次尝试,因为文艺复兴时期画匠们多是绘画与手工技术并重,但作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开创、实施者,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光环。同时,格罗佩斯研究先辈的经验,总结先人的教训,最后有目的的把经验转化为技能,同样他赋予了这个技能新的时代意义,他同样是最伟大的贡献者! 作为现代主义设计大师,格罗佩斯主张设计面向大众,采用钢筋混凝土、玻璃等现代新材料,为尽量降低造价,他强调摒除一切不必要的装饰。实质上,他是希望通过设计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建筑产品,希望人人能享受设计。这也是现代主义设计所要求的“与时代结合”和“为大众设计”。在《艺术家与技术师在何处相会》一文中,他也明确阐明了“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设计观点。格罗佩斯主张设计的团队精神和集体工作的方式以及设计师与建筑工匠无障碍交流,这也是他为之努力的毕生理想,这个理想就是包豪斯。 格罗佩斯作为现代主义设计教育的先驱,他的设计思想,也就是包豪斯的宣言:“建筑、雕塑、画家们,我们都应当转向实用艺术。”当时形形色色的复古风潮为欧洲社会和工业产品带来了华而不实、繁琐庸俗的矫饰之风,当时现代思想派并不是主流设计思想,但格罗佩斯看到了设计的对象和设计的目的,只有为大众的才是根本的,有出路的设计。这也是我们需要铭记和学习的!当时社会主义思想发展让那些现代主义为大众的设计师们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看到了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