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计算机网络管理复习汇总02379

自考计算机网络管理复习汇总02379
自考计算机网络管理复习汇总02379

自考计算机网络管理复习汇总02379

计算机网络管理要点汇总

第1章 网络管理概念 一、 网络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

二、 网络管理框架的共同特点: 1、管理功能分为管理站(Manager )和代理(Agent )

管理站 OSI /RM 被管理

的资源

应用层 操作系统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物理层

协议支持 网络管理框架 网络管理应用 代理

系统

两部分;

2、为存储管理信息提供数据库支持,例如,关系数据

库或面向对象的数据库;

3、提供用户接口和用户视图(View)功能,例如,管

理信息浏览器;

4、提供基本的管理操作,例如,获取管理信息,配置

设备参数等操作过程。

三、网络管理实体:

每一个网络结点都包含一组与管理有关的软件,叫做网络管理实体(NME)。它完成下面的任务:

1、收集有关网络通信的统计信息;

2、对本地设备进行测试,记录设备状态信息;

3、在本地存储有关信息;

4、响应网络控制中心的请求,发送管理信息;根据网

络控制中心的指令,设置或改变设备参数。

网络至少有一个结点担当管理站的角色,除NME之外,管理站中还有一组软件,叫做网络管理应用(NMA)。

提供用户接口,根据用户的命令显示管理信息,经过网络向NME发出请求或指令,以便获取有关设备的管理信息,或者改变设备配置。结点中的NME模块叫做代理模块,网络中任何被管理的设备都必须实现代理模块。

四、分布式网络的优点:灵活性(Flexibility)和可伸缩性

(Scalability)。

五、网络管理软件包括用户接口软件、管理专用软件和管理

支持软件。

六、网络监控要解决的问题:

1、对管理信息的定义:要说明监视哪些管理信息,从

哪些被管理资源获得管理信息;

2、监控机制的设计:如何从被管理资源得到需要的信

息;

3、管理信息的应用:根据收集到的管理信息实现什么

管理功能。

七、网络管理功能可分为网络监视和网络控制两大部分,统

称网络监控。对网络监控有用的管理信息分为3类:表态信息、动态信息、统计信息。

八、影响通信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1、传送监控信息引起的通信量;

2、对危急情况的处理能力;

3、对网络管理站的通信延时;

4、被管理设备的处理工作量;

5、消息传输的可靠性;

6、网络管理应用的特殊性;

7、在发送消息之前通信设备失效的可能性。

九、网络管理有5大功能域:性能管理、故障管理、计费管

理、配置管理和安全管理。前3种属于网络监视功能,后两种属于网络控制功能。

十、需要计费的网络资源包括:

1、通信设施

2、计算机硬件

3、软件系统

4、服务

十一、网络监视中最重要的功能是性能管理。

十二、用于监控局域网通信的标准是RMON。

十三、性能监视中可用性是指网络系统、元素或应用对用户可利用的时间的百分比。

如果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来度量网络元素的故障率,则可用性A可表示为MTBF的函数:A=MTBF/(MTBF+MTTR)

十四、安全威胁的类型,以计算机和网络需要的安全性可分为:保密性、数据完整性、可用性。以计算机网络提供信息的途径来划分:中断、窃取、窜改、假冒。

第2章抽象语法表示ASN.1

十五、抽象语法表示ASN.1是一种形式语言,它提供统一的网络数据表示,一般见于定义应用数据的抽象语法和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的结构。

十六、每一个数据类型都有一个标签(tag),标签有类型和值,数据类型是由标签的类型和值惟一决定的,这种类型在数据编码时有用。标签的类型分为4种:

1、通用标签:用关键字UNIVERSAL表示,带有这种标

签的数据类型是由标准定义的,适用于任何应用;

2、应用标签:用关键字APPLICATION表示,是由某个

具体应用定义的类型;

3、上下文专用标签:这种标签在文本的一定范围(例

如,一个结构)中适用;

4、私有标签:用关键字PRIVATE表示,这是用户定义

的标签。

十七、ASN.1定义的数据类型有20多种,标签值类型都是UNIVERSAL。这些数据类型可分为4大类:

1、简单类型:由单一成分构成的原子类型;

2、构造类型:由两种以上成分构成的构造类型;

3、标签类型:由已知类型定义的新类型;

4、其它类型:包括CHOICE和ANY两种类型。

十八、简单编码-基本编码规则(Basic Encoding Rule 简称BER):

这种字节串的结构为类型-长度-值,简称TLV(Type-Length-Value),而且值部分还能够递归地再编码为TLV结构,具有了表示复杂结构的能力。

十九、对应一种抽象语法能够选择不止一种传输语法。抽象语法是独立于任何编码技术的,只与应用有关。

二十、字段扩充有两种情况:1、当标签值大于30时类型字节需要扩充;2、当值部分大于一个字节的表示范围时长度字节需要扩充。方法:

1、编码的第一个字节表示ASN.1类型或用户定义的类

型,其结构为,前两位用于区分4种标签,第三位用于区

自考本科2379计算机网络管理第三章复习题目

1.下列选项中不是MIB-2功能组的是( ) A.系统组 B.应用组 C.接口组 D.传输组 2.在MIB-2地址转换组中所包含的表的一行对应系统的一个( ) A.应用进程 B.网络标识 C.物理接口 D.IP地址 3.下列关于ICMP组的描述错误的是( ) A.ICMP是IP的伴随协议 B.所有实现IP协议的结点都必须实现ICMP协议 C.ICMP组包含有关ICMP实现和操作的有关信息 D.ICMP提供了关于VDP数据报的详细信息 4.在MIB-2的功能组中,包含关于主机接口配置信息和统计信息的是. 5.当用一个具体值代替宏定义中的变量时就产生. 6.SNMP规定在标量对象标识符后级联一个0,表示该对象的. 7.可取值有active(1)和passive(2)两种值的轮询模式是. 8.网络管理系统配置中的网络管理实体的任务是什么? 9.下列不是TCP/IP协议和OSI分层原则的不同之处是( ) A. TCP/IP协议允许同层协议之间的互相作用而OSI在一个层面只有一种协议 B. TCP/IP协议允许上层直接调用不相邻下层的协议, 而OSI不允许 C.OSI中控制信息和数据共用统一数据单元而TCP/IP部分高层协议中二者是分开的 D. TCP/IP协议中没有物理层定义而OSI中有严格的物理层定义 10.Trap轮询制导操作中管理站启动时轮询代理所用的操作是( ) A. Read B. Trap C. Get D. Load 11.在SNMP环境中所有管理对象组织成分层的( ) A.树结构 B.网结构 C.环结构 D.根结构 12.RFC1155定义的internet OBJECT IDENTIFIER 是( ) A.CHOICE 构造定义 B.对象标识符 C.计数器型变量 D. internet 标识 13.一个设备实现TCP协议,则它必须实现( ) A. TCP组的UDP对象 B.IP组的UDP对象 C.IP组的所有对象 D. TCP组的所有对象 14对象标识符是整数序列,这种序列反映了该对象在MIB中的. 15.系统服务对象是一个7位二进制数,每一位对应OSI/RM7层协议中的一层. 16为什么说对象的顺序对网络管理是很重要的? 17.如果定义Months 为枚举类型,则不能定义的子类型为( ) A. First-quarter B. Second-quarter C. First-Half D. Last-year 18.树结构为每一个结点指定的路径是( ) A.双重的 B.唯一的 C.多重的 D.随机的

计算机网络-(第5版)期末重点知识点归纳与总结总结

《计算机网络》_(第5版)★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 一、现在最主要的三种网络 ?电信网络(电话网) ?有线电视网络 ?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快,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 二、internet 和Internet ?internet 是普通名词 泛指一般的互连网(互联网) ?Internet 是专有名词,标准翻译是“因特网” 世界范围的互连网(互联网) 使用TCP/IP协议族 前身是美国的阿帕网ARPANET 三、计算机网络的带宽 计算机网络的带宽是指网络可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描述带宽也常常把“比特/秒”省略。 例如,带宽是10 M,实际上是10 Mb/s。注意:这里的M 是106。 四、对宽带传输的错误概念 在网络中有两种不同的速率: ?信号(即电磁波)在传输媒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或公里/秒) ?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比特/秒),也叫传输速率。 这两种速率的意义和单位完全不同。 宽带传输: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较高。 宽带线路:每秒有更多比特从计算机注入到线路。 宽带线路和窄带线路上比特的传播速率是一样的。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采用电路交换,新型的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的、基于存储转发的方式。 分组交换: ?在发送端把要发送的报文分隔为较短的数据块 ?每个块增加带有控制信息的首部构成分组(包) ?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剥去首部,抽出数据部分,还原成报文 IP 网络的重要特点 ◆每一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 ◆发往同一个目的地的分组,后发送的有可能先收到(即可能不按顺序接收)。 ◆当网络中的通信量过大时,路由器就来不及处理分组,于是要丢弃一些分组。 ◆因此,IP 网络不保证分组的可靠地交付。 ◆IP 网络提供的服务被称为: 尽最大努力服务(best effort service)

自考“计算机网络管理”知识重点

第一章网络管理概论 考试要求 1.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网络管理的需求和网络管理的目标 网络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被管理的软硬资源的种类和相关信息 主要的网络管理标准的含义和适用范围 2. OSI 系统管理的基本概念,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OSI 的管理框架 请求、响应、轮询、通告和心跳等通信机制,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管理域和管理策略的概念,及其在分布式网络管理中的作用 管理信息的层次结构 应用层提供的系统管理支持功能 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记账管理和安全管理的含义、功能和作用 3.网络管理系统,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知识重点 (一)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1.网络管理的需求和目标 (1)网络管理的需求 计算机网络日益成为个人和企业 / 事业单位日常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许多公司、国家机关和大学每天都要利用网络上的数据业务(例如电子邮件和传真)、视频业务(例如电视会议)和话音业务(例如 IP 电话)来保证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和组成越来越复杂,这主要表现在网络互联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且联网设备多是异构型设备、多制造环境、多协议栈。这样的网络靠手工管理已是无能为力,所以研究和开发符合自己情况的、经济适用的网络管理系统就是一项迫切的任务了。 (2)网络管理目标 。减少停机时间,改进响应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减少运行费用,提高效率; 。减少 /消灭网络瓶颈; 。适应新技术(多媒体、多种平台); 。使网络更容易使用; 。安全 2. 网络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1)网络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 各种网络管理框架的共同特点如下: 。管理功能分为管理站( Manager)和代理(Agent)两部分 。为存储管理信息提供数据库支持,例如关系数据库或面向对象的数据库 。提供有户接口和用户视频( View)功能,例如GUI和管理信息浏览器 。提供基本的管理操作,例如获取管理信息,配置设备参数等操作过程目标管理应用使用户根据需要开发的软件,这种软件运行在具体的网络上实现特定的管理目标,例如鼓掌诊断和性能优化,或者业务管理和安全控制等。网络管理应用的开发是目前最有活力最具增长性的市场。 (2)网络管理系统的配置 每一个网络结点都包含一组与管理有关的软件,叫网络管理实体( NME )。网络管理实体完成下面的任务 。收集有关通信和网络活动方面的统计信息 。对本地设备进行测试,记录其状态信息 。在本地存储有关信息 。响应网络控制中心的请求,传送统计升年升毫或设备状态信息 。根据网络控制中心的指令,设置或改变设备参数 网络中至少有一个结点(主机或路由器)担当管理站的角色( Manager),除过NME之外,管理站中还有一组软件,叫做网络管理年个月度年个(NME)。NME提供用户接口,根据用户的命令显示管理信息,通过网络向NME发出请求或指令,以便获取有关设备的管理信息,或者改变设备配置。 网络中的其他结点在 NME的控制下与管理站通信,交换管理信息。这些结点中的NME模块叫做代理模块,网络中任何被管理的设备(主机、网桥、路由器或集线器等)都必需实现代理模块。所有代理在管理站监视和控制下协同工作实现集成的网络管理。这种集中式网络管理策略的好处式管理人员可以有效地控制整个网络资源,根据需要平衡网络负载,优化网络性能。然而,对于大型网络,集中式地管理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正在让位于分布式地管理策略。这种向分布式管理演化地趋势与集中式计算模型由向分布式计算演化的总趋势式一致的。在这种配置中,分布式管理系统代替了单独的网络控制主机。地理上分布的网络管理客户机于一组网络管理服务器交互作用,共同完成网络管理功能。这种管理策略可以实现分部门管理:即限制每个客户机只能访问和管理笨部门的部分网络资源,而由一个中心管理站实施全局管理。同时中心管理站还对管理功能较弱的客户机发出指令,实现更高级的管理。分布式网络管理的灵活性(Flexibility)和可伸缩性(Scalability)带来的好处日益为网络管理工作者所青睐,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式目前网络管理中最活跃的领域。 (3)网络管理软件的结构

全国自考2012年10月计算机网络管理试卷及详细答案

全国2012年10月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管理试题 课程代码:0237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属于网络监视功能的是d p9 A.配置管理 B.安全管理 C.加密控制 D.故障管理 2.OSI系统管理中,管理信息的表示方式是c A.由标量组成的表 B.关系数据库 C.对象数据库 D.文件 3.破坏计算机网络可用性的安全威胁是a p18 A.中断 B.窃取 C.窜改 D.假冒 4.描述MIB-2规范的RFC文档是d p68 p21 A.RFC1155 B.RFC1157 C.RFC1212 D.RFC1213 5.在下面集合中有三个元素,一个是本人名字,一个是父亲名字,另一个是母亲名字。Parentage∶∶=SET{ SubjectName[1]IMPLICIT IA5String, MotherName[2]IMPLICIT IA5String OPTIONAL, 1

FatherName[3]IMPLICIT IA5String OPTIONAL} 为这三个元素使用的标签[1][2][3]是 c p28 A.通用标签 B.应用标签 C.上下文标签 D.私有标签 6.下面哪种网络协议与IP协议同属于网络层,用于传送有关通信问题的消息?a p61 A.ICMP B.UDP C.TCP D.SNMP 7.在MIB的对象类型定义中,表示实现是否支持这种对象的关键成分是c p48 A.SYNTAX B.ACCESS C.STA TUS D.DesctPart 8.在对象标识树中,SNMP操作可以访问的是a p75 A.叶子结点 B.根结点 C.全部中间结点 D.部分中间结点 9.存储管理信息库静态信息的是d p7 A.事件变量 B.统计数据库 C.状态变量 D.配置数据库 10.SNMPv2引入了信息模块的概念,用于说明一组定义,以下不属于 ...这种模块的是c p93 A.MIB模块 B.MIB的依从性声明模块 C.管理能力说明模块 D.代理能力说明模块 11.SNMPv2报文结构中,版本号要代表SNMPv2,那么它的值应是b p98 A.0 B.1 C.2 D.3 12.SNMPv2增加的管理站之间的机制是哪种网络管理所需要的功能特征?c A.集中式 B.分散式 C.分布式 D.独立式 13.按照预定的格式准备要发送的报文,或者从接收的报文中提取数据。在SNMP引擎中,实现这一功能的是b p106 A.调度器 B.报文处理子系统 C.安全子系统 D.访问控制子系统 14.在RMON MIB中,存储以固定间隔取样所获得的子网数据的是b p127 2

四川师大-网络管理与维护实验报告

四川师范大学 实验报告册院系名称:计算机科学学院 课程名称:网络管理与维护 实验学期:2016 年至2017 年第 1 学期 专业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XXX 指导教师:XX老师 实验最终成绩:

计算机科学学院20XX级 5 班实验名称:网站管理与维护 姓名:XXX 学号: XXXXXX 指导老师:XXX老师实验成绩:_____ 实验一双绞线制作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熟悉双绞线的制作 明确双绞线的顺序 二、实验内容 网线有两种标准分别为:T568A 、T568B,两边使用同样标准的线称为直通线。以前早期用于PC到HUB普通口,HUB普通口到HUB级连口之间的连接。两边使用不同样标准的线称为级联线。以前早期用于PC到PC,HUB普通口到HUB普通口之间的连接。目前的PC基本已经使用了自动识别的模式也可以使用直通线的方式进行通讯。(实际上在10M 100M网络中,仅仅使用12 36 这四根线。) EIA/TIA 568A的标准制作接头方式(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和(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三、实验主要流程、基本操作或核心代码、算法片段(该部分如不够填写,请另加附页) 1、EIA/TIA 568B的标准制作接头的方式:(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巧记为: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先双后单 2、非屏蔽的网线一般有根线头请将其保留,为了以后好剥线皮,做好的网线不经常拔插是不太会坏的,问题就是有些时候我们要去拔插,会是水晶头的卡扣处断裂。所以保留线头还是有一定的必要的。当然你说有剪刀也是很好剥皮的,那就看个人的喜好了。 摆好位置之后将网线摆平捋直,使用剥线钳或剪刀将其切齐,当然压线钳通常也有不过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使用别的会比较顺手,确保切的整齐,切的不齐放进去也要齐,放进去不齐也要保证线皮会被水晶头的铜片割破碰到铜丝。 3、切的长度约剩15mm左右,将排序好的双绞线的一并放入RJ45接头内,关键的一步来了就是放进水晶头后不要放松还是要用力将其顶住,另一只手开始使用压线钳压水晶头,单手基本压下后使用双手下压,尽量做到一步到位,这样压出来的水晶头才较好,(一般第一只引脚内应该放橙白色的线,其余类推,不过我们是做直通线的那么只要相同即可)。 4、使用测线器可以检测是否制作了一根可以使用的网线,将测线器两端各接水晶头,两端接如果亮的顺序一致即可。反之,那么就再看一边看看哪里有做的不行的地方好好检讨一下。 四、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该部分如不够填写,请另加附页)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设备的认识,学习到网络设备连接的基本知识,也学习到网线的连接方法和测试方法。 注:实验成绩等级分为(90-100分)优,(80-89分)良,(70-79分)中,(60-69分)及格,(59分)不及格。

自考本科2379计算机网络管理第三章复习题目答案

1.下列选项中不是MIB-2功能组的是( )P53 B A.系统组 B.应用组 C.接口组 D.传输组 2.在MIB-2地址转换组中所包含的表的一行对应系统的一个( ) P57 C A.应用进程 B.网络标识 C.物理接口 D.IP地址 3.下列关于ICMP组的描述错误的是( ) P61 D A.ICMP是IP的伴随协议 B.所有实现IP协议的结点都必须实现ICMP协议 C.ICMP组包含有关ICMP实现和操作的有关信息 D.ICMP提供了关于VDP数据报的详细信息 4.在MIB-2的功能组中,包含关于主机接口配置信息和统计信息的是.接口组P54 5.当用一个具体值代替宏定义中的变量时就产生.宏实例P48 6.SNMP规定在标量对象标识符后级联一个0,表示该对象的.实例标识符P51 7.可取值有active(1)和passive(2)两种值的轮询模式是.egpneighmode p64 8.网络管理系统配置中的网络管理实体的任务是什么?P3 9.下列不是TCP/IP协议和OSI分层原则的不同之处是( )P39 D A. TCP/IP协议允许同层协议之间的互相作用而OSI在一个层面只有一种协议 B. TCP/IP协议允许上层直接调用不相邻下层的协议, 而OSI不允许 C.OSI中控制信息和数据共用统一数据单元而TCP/IP部分高层协议中二者是分开的 D. TCP/IP协议中没有物理层定义而OSI中有严格的物理层定义 10.Trap轮询制导操作中管理站启动时轮询代理所用的操作是( )P41 C A. Read B. Trap C. Get D. Load 11.在SNMP环境中所有管理对象组织成分层的( )P44 A A.树结构 B.网结构 C.环结构 D.根结构 12.RFC1155定义的internet OBJECT IDENTIFIER 是( )P46 B A.CHOICE 构造定义 B.对象标识符 C.计数器型变量 D. internet 标识 13.一个设备实现TCP协议,则它必须实现( )P53 D A. TCP组的UDP对象 B.IP组的UDP对象 C.IP组的所有对象 D. TCP组的所有对象 14对象标识符是整数序列,这种序列反映了该对象在MIB中的.逻辑位置P51 15.系统服务对象是一个7位二进制数,每一位对应OSI/RM7层协议中的一层.sysservices P53 16为什么说对象的顺序对网络管理是很重要的?P51 17.如果定义Months 为枚举类型,则不能定义的子类型为( )P41 D A. First-quarter B. Second-quarter C. First-Half D. Last-year 18.树结构为每一个结点指定的路径是( ) P41 B A.双重的 B.唯一的

计算机网络管理自学考试大纲新

计算机网络管理自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计算机网络管理( Computer Network Management)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该课程的特点是理论和实际密切结合,一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能利用学过的网络知识理解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熟悉现行的网络管理标准;另一方面也要求考生学会利用网络管理软件解决一般的网络管理问题,具有运营、管理和维护网络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 1.掌握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现行的网络管理标准; 2.了解网络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网络管理软件和联网设备的操作技能,能解决一般的网络管理问题。 在学习本课程时一定要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例如,IEEE 802标准、TCP/IP协议、网络接人技术等,并结合这些知识深入理解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要认真阅读网络管理信息库文本,了解各种管理对象在网络运行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熟悉联网设备和网络管理软件的操作技能,理解网络管理的目标和策略,熟悉网络管理的实用技术。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计算机网络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兼顾。理解网络管理的各种标准和网络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要用到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基础知识,包括Internet的有关概念和原理。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学好《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网络操作系统》和《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等课程。本课程还要求考生学会联网设备和网络管理软件的操作技术,能够解决一般的网络管理问题,所以要加强实践环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可以加深对以上课程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发展综合应用能力。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著-考试知识点整理

《计算机网络》整理资料 第1章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两大功能:连通性和共享; 2、计算机网络(简称为网络)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网络中的结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等。 3、互联网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 ①从单个网络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②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③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结构的因特网。 4、制定互联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①互联网草案(Internet Draft)②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③互联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5、互联网的组成: ①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处在互联网边缘的部分就是连 接在互联网上的所有的主机,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end system)。(是进程之间的通信)两类通信方式: ?客户—服务器方式:这种方式在互联网上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传统的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软件)。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服务请求方和服务提供方都要使用网络核心部分所提供的服务。 客户程序:一对多,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不需要特殊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 服务器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被动等待);一般需要有强大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支持 ?对等连接方式(p2p):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既是客户端又是服务端; ②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在这些网络上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 和交换)(主要由路由器和网络组成);核心中的核心:路由器(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建,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 交换——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电路交换:必须经过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资源(归还通信资 源)三个步骤的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报文交换:基于存储转发原理(时延较长); ?分组交换: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在发送报文(message)之前,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为一个个 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由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包头header)后,就构成了一个分组(包packet);分组是在互联网中传送的数据单元。 路由器处理分组过程:缓存→查找转发表→找到合适接口转发出去。 优点:高效(逐段占用链路,动态分配带宽),灵活(独立选择转发路由),迅速(不建立连接就能发送分组),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分组交换网) 问题:存储转发时会造成一定的时延;无法确保通信时端到端所需的带宽。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 6、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作用范围:WAN(广),MAN(城),LAN(局),PAN(个人区域网); 按使用者:公用网,专用网; 7、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全国2009年10月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管理试题

全国2009年10月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管理试题 课程代码:0237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控制台产生报警事件时,是由于网络设备中超过RMON警报组定义的一组网络性能的 ( ) A.最小值 B.最大值 C.门限值 D.默认值 2.下面属于端系统之间的协议是( ) A.TCP B.IP C.ARP D.PPP 3.为了提高效率,希望监视器每次只返回的那些自上次查询以来改变了的值,RMON2在MIB的定义中, 使用( ) A.时间过滤器索引 B.外部对象索引 C.协议目录表 D.监视器的标准配置法 4.若“2007年8月15日,当地时间21点57分43.5秒”用GeneralizedTime类型可表示为 ( ) A.070815215743.5 B.070815215743.5Z C.20070815215743.5 D.20070815215743.5Z 5.在不修改、不违反 .......SNMPv1管理框架的前提下,RMON规范提供了( ) A.检索未知对象的操作 B.检索表对象操作 C.行增加和行删除的操作 D.设置或更新变量值的操作 6.在Windows Server 2003环境中,仅用于分发电子邮件且没有 ..启用安全性的组类型是 ( ) A.安全组 B.全局组 C.通信组 D.本地组 7.为了以最小的交换次数检索最大的管理信息,或者说管理站要求最可能大的响应报文,SNMPv2增加的PDU是( ) A.GetrequestPDU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4540333.html,rmRequestPDU C.GetBulkRequestPDU D.SetRequestPDU 8.RFC1155中所定义的未知 ..数据类型是( ) A.Counter B.TimeTicks 1

计算机网络 知识点总结

【精品】计算机网络个人概要总结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多个独立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互连起来的系统,以实现彼此交换信息(通信)和共享资源的目的。 2. 计算机网络功能:(1)数据通信。(2)资源共享。(3)并行和分布式处理(数据处理)。(4)提高可靠性。(5)好的可扩充性。 3. 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以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4. 计算机网络基本网络拓扑结构有五种:全连接形、星形、树形、总线形、环形。 5. 按网络的作用范围来分,网络可分为3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6. 网络延迟时间主要包括:排队延迟、访问延迟、发送时间、传播延迟。 7. 网络协议:为主机与主机之间、主机与通信子网之间或子网

中各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而使用的,是通信双方必须遵守的,事先约定好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8.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同步)。 9. 网络协议采用分层方式的优点: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上可分隔开。易于实现和维护。有利于标准化工作。 10. 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层次及其相关协议的集合,是对计算机网络所完成功能的精确定义。 11. OSI模型采用七层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12. 物理层:实现透明地传送比特流。负责建立、保持和拆除物理链路;比特如何编码。传送单位是比特(bit)。 13. 数据链路层:实现无差错帧传送,包括把原始比特流分帧、排序、设置检错、确认、重发、流控等功能;负责建立、维护和释放数据链路;传送信息的单位是帧(frame)。 14. 网络层:实现分组传送,选择合适的路由器和交换节点,透

1月全国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管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管理试题 课程代码:0237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信息保存在管理信息库的动态数据库中的是() A.网络连接的状态 B.路由器的端口数 C.吞吐率 D.事件传感器 2.下面属于网络控制功能的是() A.性能管理 B.故障管理 C.计费管理 D.配置管理 3.十进制数256的编码为() A.02 02 01 00 B.02 01 01 00 C.01 02 01 00 D.02 02 11 11 4.以下对ASN.1的数据类型描述正确的是() A.每个数据类型(包括CHOICE和ANY)都有标签 B.分别用SEQUENCE和SEQUENCE OF表示相同类型和不同类型元素的序列 C.分别用SET和SET OF表示不同类型和相同类型元素的集合 D.隐含标签的语义是在一个基本类型上加上新标签,从而导出一个新类型 5.互联网中的所有端系统和路由器都必须实现的协议是() A.IP协议 B.ICMP协议 C.UDP协议 D.TCP协议 6.MIB-2对象类型定义的STA TUS子句中,表示当前必须支持这种对象,但在将来的标准中可能被取消的 是() A.mandatory B.optional C.obsolete D.deprecated 7.MIB-2系统组对象中用于故障管理的是() A.sysUpTime B.sysContact C.sysName D.sysLocation 8.MIB-2接口组中的对象ifAdminStatus和ifOperStatus分别取值up(1)和down(2)的含义是 ()A.正常 B.故障 C.停机 D.测试

2.实验二、路由器的日常维护与管理(详解版)

实验二、路由器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1、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可以: 1)掌握路由接口IP地址的配置及接口的激活 2)掌握telnet的使用及配置 3)熟悉CDP的使用及配置 4)了解基本的debug调试命令 5)理解并实现设备之间的桥接 6)绘制基本的网络拓扑图 7)掌握数据通信的可达性测试 8)掌握路由器的密码恢复步骤 9)熟悉TFTP服务器的使用 10)掌握路由器配置文件的备份与恢复 11)掌握路由器IOS文件的备份、升级和恢复 2、拓扑结构 路由器的日常维护与管理拓扑 3、实验需求 1)设置主机名,并关闭域名解析、关闭同步、关闭控制台超时 2)使用相关命令查看当前配置信息,并保存当前的配置文件 3)桥接PC到机架路由器,配置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开启接口并测试路由器与 本机的连通性,开启debug观察现象 4)使用TFTP传送文件,分别实现拷贝路由器的配置文件到TFTP服务器和从TFTP

服务器导入配置文件到路由器 a)将当前配置文件保存到本机,并在本机打开并修改所保存的配置文件 b)将当前配置文件保存到同学电脑 c)将保存在本机的配置文件导入所使用的设备 d)将同学保存的配置文件导入所使用的设备 e)注意观察导入配置文件时设备提示信息的变化 5)使用TFTP备份路由器的IOS文件 6)IOS文件的升级和灾难恢复 7)路由器的密码恢复 8)使用CDP发现邻居设备,实现telnet远程登入到邻居设备 9)用主机名绑定IP,实现telnet主机名与telnet IP一致的效果 10)实现GNS3模拟器与本机之间的桥接,并将模拟器的配置文件保存到本机4、参考配置 1.配置基本命令 设置主机名、关闭域名解析、同步、控制台超时 Router>enable Router#config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hostname r14//命名主机 r14(config)#no ip domain-lookup//关闭域名解析 r14(config)#line console 0 r14(config-line)#logging synchronous //关闭日志同步 r14(config-line)#exec-timeout 0 0//关闭控制台超时 r14(config-line)#end r14# 2.查看当前配置信息,并保存当前的配置文件 r14#show running-config //查看当前运行的配置文件 Building configuration... Current configuration : 420 bytes ! version 12.2 service timestamps debug uptime service timestamps log uptime no 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 ! hostname r14 ! ! ip subnet-zero ! ! no ip domain-lookup !

2006年下半年全国自考计算机网络管理真题及答案

2006年下半年全国自考计算机网络管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1.网络中可以用作管理站的结点是()(2分) A:交换机 B:集线器 C:主机或路由器 D:中继器 2. 2.SNMP属于的协议簇是()(2分) A:TCP/IP B:IPX/SPX C:DECnet D:AppleTalk 3.网络管理中可用于代理和监视器之间通信的技术是()(2分) A:载波侦听 B:轮询 C:令牌传递 D:标记 4.不属于网络故障管理功能的是()(2分) A:可用性 B:检测和报警 C:预测功能 D:诊断功能 5.SNMPv3不仅能与以前的标准SNMPv1和SNMPv2兼容,而且在SNMPv2c的基础上增加了()(2分) A:用户使用数量 B:网络服务质量 C:网络传输速度 D:安全和高层管理 6.计算机网络管理中提供统一的网络数据表示的形式语言是()(2分) A:ASN.1 B:Java C:C语言 D:ASP

7.ASN.1中每一个数据类型都有一个标签,标签的类型有()(2分) A:性能标签 B:简单标签 C:构造标签 D:私有标签 8.基本编码规则中的第一个字节表示ASN.1标签类型或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用于表示用户定义的数据类 型的二进制位是()(2分) A:第1位 B:第2位 C:第3位 D:第4、5、6、7、8位 9.在用户模式中使用Microsoft管理控制台MMC的方法是()(2分) A:使用已有的MMC B:创建新的MMC C:修改已有的MMC D:定期更新MMC 10.SNMP协议支持的服务原语包括()(2分) A:get B:request C:indication D:confirm 11.Internet最初的管理框架由4个文件定义,定义管理信息结构SMI的文件是()(2分) A:RFC1155 B:RFC1212 C:RFC1157 D:RFC1213 12.SNMP协议所依赖的下一层传输协议是()(2分) A:TCP B:IP C:ICMP D:UDP 13.MIB 2层次树结构有3个作用,对形成管理对象全局标识起作用的是()(2分) A:表示管理和控制关系 B:提供结构化的信息组织技术

网络管理与维护综合实训教学大纲

网络管理与维护综合实训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网络管理与维护综合实训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管理方向的综合实践环节课程,4学分,72学时,开设一学期。 实训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配置、Windows网络应用服务管理和Windows网络管理与维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在学习三门专业方向课的基础上,提升计算机网络配置、管理和维护的综合能力。 二、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管理方向的“Windo 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网络应用服务管理”和“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课程。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在知识上,深入理解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系统运行原理,掌握重要的网络应用和系统管理工具。在能力上,能够搭建基于Windows的网络并对其实施管理,初步具备为网络用户提供网页浏览、文件传输、收发电子邮件、流媒体服务以及安全访问Internet等功能的能力,能够对网络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和简单故障排除,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1.本课程强调工程实践,教师应在实验室组织任务说明、小组讨论、需求设计、实验和验收。 2.指导教师可对实训内容的重难点进行集中讲解,并指导学生认真完成实训内容,保证上机机时不少于本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学时。 3. 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指导、答疑和讨论。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与教学过程建议 一、课程学时分配 本实践环节教学总学时数为72学时,4学分。学时分配如下: 章教学内容讨论学时实训学时 实训1 网络用户与资源管理 2 8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考试知识点超强总结

计算机网络考试重点总结(完整必看) 1.计算机网络:利用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的、能够以相互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等)的方式有机地连接起来的、而各自又具备独立功能的自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外部特征:自主计算机系统、互连和共享资源。内部:协议 2.网络分类:1)根据网络中的交换技术分类: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ATM网等。2)网络拓朴结构进行:星型网;树形网;总线型网;环形网;网状网;混合网等。4)网络的作用地理范围: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范围在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个域网 网络协议三要素:语义、语法、时序或同步。语义:协议元素的定义。语法:协议元素的结构与格式。规则(时序):协议事件执行顺序。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 3.TCP/IP的四层功能:1)应用层:应用层协议提供远程访问和资源共享及各种应用服务。2)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为应用层隐藏底层网络的细节。3)网络层:处理来自传输层的报文发送请求;处理入境数据报;处理ICMP报文。4)网络接口层:包括用于物理连接、传输的所有功能。 为何分层:目的是把各种特定的功能分离开来,使其实现对其他层次来说是可见的。分层结构使各个层次的设计和测试相对独立。各层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各层不必理会其他的服务是如何实现的,因此,层1实现方式的改变将不会影响层2。 协议分层的原则:保证通信双方收到的内容和发出的内容完全一致。每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下层向上层提供透明服务,上层调用下层服务,并屏蔽下层工作过程。 OSI七层,TCP/IP五层,四层:

网络管理与维护综合实训报告

网络管理与维护综合实训报告 从20XX年12月14日开始我在X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实习,实习目的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好准备。下面是本人对这次毕业实习的总结:X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的信息科技公司,其主要业务有:380v电力线载波自动抄表系统、安防监控、电脑网络、电脑维护及综合数据等。在实习期间我先后在该公司的电脑维护班、网络班、远抄事业部、自动化工程部工作实习。在现场的工业实习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的学习和总结经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总结了经验,同时也赢得了实习单位的好评。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批准我由实习转为在单位试用,为将毕业之后的顺利就业打好的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是和以下几点原因分不开的。 首先、毕业实习的顺利进行得益于扎实的专业知识。 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的第一要看的就是你的专业技能是否过硬。我们一同过去的几位应聘者中有来自不同学校的同学,有一部分同学就是因为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比别人逊色一点而落选。因为对于用人

单位来说如果一个人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他在这个特定的岗位上就会很快的得心应手,从而减少了用人单位要花很大的力气来培训一个员工。另外一好专业技术过硬的员工一定在学习上下过功夫,做事就可能比较真。这是后来我们经理在给我们几个通过面试的同学说。例如:刚到公司在电脑维护班、网络班的工作都得益于平时在学校学习中对专业知识的扎实掌握。其工作内容设计到电脑的组成及原理、网络的协议标准。没有平时在课堂上努力学习是很难得来的。我们因为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在实习中能很快掌握工作技巧,得到了单位的好评。 第二、在工作中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要有一套学习知识的系统,遇到问题自己能通过相关途径自行解决能力。 因为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各种各样,并不是每一种情况都能把握。在这个时候要想把工作做好一定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通过不断的学习从而掌握相应技术,来解决工来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这样的学习能力,一方面来自向师傅们的学习,向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学习。另一方面就是自学的能力,在没有另人帮助的情况下自己也能通过努力,寻找相关途径来解决问题。例如:在互联网中搜索相关问题,从而把互联网丰富的网络资源充分的利用来为我们工作服务。记得在到远抄事业部的时候我对电力线载波通讯一直不理解,自己通过在互联网络中搜索从而了解了它的原理,从而加强我对该套系统的了解,使我很快的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再一个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老师如果能向这些经验丰富的人请教学习我们会有更大的进步。

2012年1月自考计算机网络管理试题答案

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计算机网络管理试题 课程代码:0237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网络管理功能中属于网络控制功能的是( ) A.计费管理 B.性能管理 C.配置管理 D.故障管理 2.在TCP/IP协议簇中,网络管理SNMP属于的协议层次是( ) A.网络访问层 B.应用层 C.IP层 D.TCP层 3.对网络通信的安全威胁中,对可用性的威胁属于( ) A.假冒 B.篡改 C.窃听 D.中断 4.基本编码规则把ASN.1表示的抽象类型值编码为( ) A.字节串 B.字符串 C.数值 D.逻辑值 5.在ASN.1宏定义中,ASN.1中的模块类似C语言中的( ) A.变量 B.数据类型 C.结构 D.关键字 6.下列不属于 ...网络互连设备的是( ) A.交换机 B.路由器 C.网桥 D.网关 7.TCP/IP协议是因特网采用的通信协议,属于TCP层的协议是( ) A.IP B.UDP C.ICMP D.HTTP 8.SNMPv3不仅能与以前的标准SNMPv1和SNMPv2兼容,而且在SNMPv2c的基础上增加 了( ) A.用户使用数量 B.网络服务质量 1

C.网络传输速度 D.安全和高层管理 9.在SNMP协议支持的服务原语中,提供从代理进程到管理站异步报告机制的是( ) A.Get B.Trap C.GetNext D.Set 10.SNMP报文在管理站和代理之间传送。由代理发给管理站,不需应答的报文是( ) A.SetResquest B.GetResquest C.GetRreponse D.Trap 11.在SNMP协议体系结构中,每个代理进程管理若干管理对象,并且与某些管理站建立 ( ) A.团体关系 B.互连关系 C.地址关系 D.安全关系 12.对象标识符是整数序列,这种序列反映了该对象在MIB中的逻辑位置,同时表示了一种 ( ) A.数据类型 B.词典顺序 C.对象状态 D.对象实例 13.MIB-2层次树结构有3个作用,使沿着树层次访问相关信息很方便的是( ) A.提供结构化的信息组织技术 B.表示管理和控制关系 C.提供对象命名机制 D.提供数据类型 14.MIB-2系统组中系统服务对象sysServices是7位二进制数,每一位对应OSI/RM协议中 的一层,若系统提供应用层和传输层服务,该服务对象的值为( ) A.0010001 B.1000100 C.1001000 D.1010000 15.MIB-2中保留地址转换组是为了与MIB-1( ) A.传输命令 B.兼容 C.接口关联 D.不一致 16.MIB-2SNMP功能组包含的信息,关系到SNMP协议的实现和操作,该组包含的对象有 ( ) A.10个 B.20个 C.30个 D.31个 17.SNMPv2报文的结构分为3部分,其中版本号的取值为( ) 2

计算机网络管理理论考试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管理理论考试知识点

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和专利保护 知识产权是指智力创造性劳动取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这种权利包括著作权(版权-文学\艺术作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作品,工程技术等作品,计算机软件),工业产权(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商业秘密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 (一)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调动人们从事科技研究和文艺创作的积极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致力于保护权利人在科技和文化领域的智力成果。只有对权利人的智力成果及其合法权利给予及时全面的保护,才能调动人们的创造主动性,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保护知识产权,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实力。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决定了企业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时技术、品牌、商业秘密等无形财产的巨大作用,而如何让这些无形资产逐步增值,有赖于对知识产权的合理保护。 (三)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引进外商和外资投资。我国已于2001年12月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履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保护国内外自然、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知识产权。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我国就不能参与世界贸易活动。 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新世纪,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高速发展并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伴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之间的矛盾、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同时,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等方面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先后出台,为各个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一、专利保护 专利有3种类型,分别是: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专利权人所享有的专利权,其主要内容有制造权、使用权、许诺销售权、销售权、进口权、转让权和许可使用权。专利权还包括禁止权、放弃权、标记权等。发明专利保护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保护期都是10年。 申请专利具有如下好处: 1、取得垄断权:专利权人可以直接防止商业对手相应的竞争,可以取得更高的利润回报。 2、赚取特许费:一项专利,即使市场没有即时需要,那么日后很可能人会察觉到该专利的用途,并愿意支付专利使用费,美国施乐公司发明了图形用户界面,但未申请专利,其后微软公司及苹果公司利用图形用户界面作为其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基础,初步估计,施乐公司已白白损失了近10亿美元的特许费,而在另一方面,IBM公司在2001年通过转让专利,获得17亿美元的收入。 3、作为防卫盾:如发明人未能在第一时间申请专利,竞争对手使会捷足先登,届时,发明人研发的一切努力将会付诸东流,且发明人本人将不可运用本身的科研成果。 4、协助开发外国市场:目前世界上已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并实行了专利制度,不少外国买家,尤其美国买家会要求当地制造商或卖家证明其拥有产品的知识产权,以保障本身不至于卷入侵权诉讼,这样才会愿意进行交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