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G桩在岩溶区建筑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CFG桩在岩溶区建筑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CFG桩在岩溶区建筑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CFG桩在岩溶区建筑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04-20T10:45:11.5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2期作者:周春良

[导读] 本文主要先简单介绍了CFG桩,继而论述了CFG桩在岩溶区建筑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最后就岩溶区CFG桩施工过程遇到的常见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

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柳州 545001

摘要:岩溶地区属于溶洞发育成熟区,土层多为软弱土层,地下水多发,这种区域的地质和水文条件都比较复杂,在这类区域建设建筑工程,必须对地基进行适当的处理。本文主要先简单介绍了CFG桩,继而论述了CFG桩在岩溶区建筑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最后就岩溶区CFG桩施工过程遇到的常见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CFG桩;岩溶区;复合地基;处理

1 CFG桩简介

CFG桩的中文全称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英文全称是Cement Fly-ash Gravel Pile)。此桩主要是将粉煤灰碎屑和水泥混合在一起,最终搅拌均匀形成一种粘合性很强的桩,并在桩间土与褥垫层的辅助配合下,最终构成了复合地基。这种桩不会污染施工场地,产生的振动小,施工速度快,施工时间短,节约施工成本,具有众多其他桩所没有的优点,尤其适合用在粘性土层发育的岩溶区域或者自重固结的素填土区域,这类区域场地的土层软硬突变明显,要是使用预应力管桩很可能会发生断桩的情况,但是如果使用冲(钻)孔灌注桩就会花费较多的时间,且施工起来比较困难,花费也较多,所以,不管是从施工时间、工程造价还是质量方面来说,都比较适合使用CFG桩。

对于这类不良地质的地基处理效果明显,可以有效增强场地的稳定性和地基承载力,能够有效减少工程地基的变形幅度。

2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广西省某项目居民住宅楼,楼层共十一层,没有设置地下室,工程是框架结构。工程拟建区域是岩溶区,存在明显的土层软硬不一问题,基岩面存在较大的起伏,岩面的深度在6.50~20.80m之间,钻孔必须都钻到基岩,控制较完整岩石不少于5.00m,岩溶中等发育。第一层素填土,第二层是硬塑粉质粘土,再接下去分别是可塑粉质粘土、软塑粉质粘土、流塑粉质粘土,最后一层就是石灰岩。

3 施工方案的选择

3.1 天然地基评价

假设建筑物采用筏板基础,基底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fak=80~170kPa,经计算,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为fa=140~230kPa,承载力不满足建筑荷载要求,同时拟建场地基岩面起伏较大,且广泛存在软弱下卧层,经计算软弱下卧层不满足承载力要求,故不能采用天然地基。

3.2 人工挖孔桩

拟建场地基岩起伏大,地下水量较大,存在流塑粉质粘土,施工危险系数大,故不考虑人工挖孔桩。

3.3 静压预应力管桩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方便、文明,成桩后承载力直观可预测,噪音和振动不明显,适合在市区人口密集地区施工,缺点是穿层能力差。本项目基岩起伏大,局部基岩面较浅,桩端极易落在起伏的基岩面上,造成断桩,故不考虑静压预应力管桩。

3.4 钻(冲)孔灌注桩

钻(冲)孔灌注桩为该地区常用的一种桩型,以石灰岩作为持力层,其穿透土层能力强且不易断桩,有相对成熟的地区施工经验,缺点是易发生塌孔、缩径、桩孔偏斜、桩身质量在地质复杂地区较难控制。由于本场地基岩面起伏大,岩溶中等发育,地下水量较大且多有联通,钻进时钻头(冲锤)易发生卡钻(锤)现象,泥浆遇溶洞时易漏失,施工难度较大,工期长,成本较高,泥浆排放对环境有一定污染。

3.5 CFG桩复合地基

对上部土层采用CFG桩进行地基处理,利用复合地基作为基础持力层,采用筏板基础形式。CFG桩施工工艺简单,工期短,对地基承载力的提高有较大的可调性。

由于本场地基岩面起伏较大,岩溶中等发育,采用钻(冲)孔灌注桩施工难度大,成桩质量难以控制,而CFG桩能充分利用上覆地基土的承载力,避免了岩溶对工程施工的不利影响,同时筏板基础能有效的减少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因此,本工程优先采用CFG桩复合地基结合筏板基础形式。

4 CFG桩在岩溶区建筑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4.1 施工准备

现场清理,结合水沟底高程合纵、横坡来计算明确桩顶的高度,挖好临时性的排水沟和排水横坡。在正式开展施工前,要使用静力触探按照每50m一个断面3个点的标准核查地质,施工中每25m一个断面3个点使用CFG桩机钻先导孔核查地质,复核设计。按照设计测量放线点位,现场点位采用铁丝绑红布条标识,在边线位置每10排桩使用小竹板标识里程及桩行号。

4.2 桩机就位

在正式施工前,必须仔细检查桩机的性能。钻机就位后,用反光漆在导向架上每满一米九进行周标识、并将具体尺寸标注出来,每1/2米进行半周标识;用钻机塔身前后和左右的垂球调整导向杆垂直度,确保垂直度在1%以内,并将初始导向架的刻度进行记录,并进行下钻。

4.3 CFG桩成孔控制

在钻孔时应该关闭钻头阀门,并将钻头向下移动到地面后,开启马达进行钻进施工。如果在成孔施工时出现钢丝绳松弛或者钻杆摇晃的情况,必须将进尺放慢,以便避免出现桩孔的偏斜和移位,避免损坏到钻杆和钻具。参考岩面深度根据电流变化(桩底时电流会由100A 左右变小至70A左右)及钢丝绳松弛情况判断钻头是否到达持力层。钻进时,将电流突变位置的电流值和深度进行记录,以便作为日后复核地质情况的参考。

4.4 搅拌混合料

在搅拌站要根据一定的配合比集中拌制混合料,每盘料搅拌时间控制在60—120s之间。每一台班做1组试件进行标准养护,控制出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