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服务贸易现状

旅游服务贸易现状
旅游服务贸易现状

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现状

旅游服务贸易是指一国旅游从业人员向其他国家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获得报酬的活动,既包括本国旅游者的出境旅游,即国际支出旅游;又包括外国旅游者的入境旅游,即国际收入旅游。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支柱,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近年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迅速,经受住了金融危机和各种突发事件,以及不利因素的冲击和考验,旅游服务贸易总额迅速增长,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发展最好和开发程度最高的服务贸易。

一、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优势分析

1我国旅游资源丰富

(一)自然风光。我国有许多令人心往神驰的名山秀水、涌泉飞瀑、雪山险峰等宝贵的自然旅游资源。其中,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安徽黄山、等都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此外,杭州的西湖的湖光山色,海南岛南端的“天涯海角”,吉林白头山的天池等,也都是旅游者向往的地方。

(二)古代文化艺术宝藏。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和著名的古代建筑工程。其中,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承德、敦煌、拉萨等地的古代建筑和艺术宝藏都十分丰富。例如,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的万里长城,西安附近的秦陵兵马俑,北京的故宫和明代十三陵,南京的明孝陵,承德的避暑山庄,洛阳的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的壁画,拉萨的布达拉宫等等,都举世闻名。

(三)革命纪念地。我国近现代史中的革命纪念地很多,分布很广。其中广州、武汉、南京、上海、南昌、井冈山、遵义、延安、北京等地,可以参观的纪念地最多。这些革命纪念地的旧址,经过修整建设,既是旅游地点,又是纪念革命先辈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地方。(四)民族风情。我国许多地方具有特色的风土、民俗,也是吸引旅游者观光的项目。如汉族端午节的赛龙舟、元宵节的舞龙灯,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苗族和侗族的芦笙节,彝族的火把节,等等,每年都有很多国内外旅游者来观光。

2、我国相关旅游服务供应链日趋完善

旅游服务的“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的供给愈来愈充裕,给中国入境旅游业长期、持续的增长提供了根本的保证。此外,中国大中城市以及旅游景区点的接待设施不断完善,这也有助于保证入境游客的旅游质量,从而吸引更多境外居民来华旅游。

4、我国外交改善,区域合作的加强给入境旅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近几年,我国在外交上取得的成功推动了我国经贸发展,推动了我国旅游贸易的发展,通过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的邻国关系,吸引国外大量游客来我国观光旅游。

二、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1、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区域结构特点是“东重西轻”。这种失衡的状态所造成的东部地区的旅游业负荷长期超载与中西部地区的丰富旅游资源设施闲置并存的现象,非常不利于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发展速度快但是水平不高。长期以来,我国旅游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影响了旅游产品的档次和品位,制约了旅游产业素质的提升。降低了游客的认知度。

3、法律法规不健全。旅游法规建设滞后,全行业仅有《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我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三个行政法规,严重不适应国内外旅游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旅游产业深层次矛盾凸显。随着我国加入WTO,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应当不断健全完善,使我国旅游贸易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4、服务管理不当。我国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景点景区分布广且复杂,在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的景区管理完善,制度规范,但有相当一部分景区管理散漫混乱,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上不去,卫生环境不好,人文服务不到位等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旅游贸易的发展。

三、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水平的对策

1、全面开放服务贸易

为提高开放水平,必须把贸易的概念由货物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方面,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行业领域有12类,要发展如此众多的服务业,没有全面开放的意识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要在旅游等多个服务行业实行全面开放的政策。

2、熟知GATS规则及我国旅游业的“入世”承诺,建立健全全法律法规。中国加入WTO 后进一步开放我国旅游市场是必然的趋势,同时我国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不能违背GATS框架谈判中的承诺,只能对部分欠发达的部门予以适度保护;不能阻碍先进技术的吸收和旅游

产业的技术创新;不能扭曲市场信息,形成新的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规范的服务业投资法规,

3、整合旅游服务贸易资源。对西部地区,政府应利用内外资,借鉴东部地区、甚至是国外先进的设备和管理经验,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系列旅游产品。对东部地区,应注重东部地区文化资源的开拓,寻找在要素禀赋方面与其他地区的差异,并建立与西部旅游有效的沟通机制。

4、重视创新“十一五”期间,要特别重视注重创新。旅游开发要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突出重点,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提升旅游产品档次,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培育旅游精品品牌。通过加大对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深度开发,增加旅游产业的科技含量,实现深度消费。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依靠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进而提高劳动效率。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旅游贸易发展迅速,成为我国服务领域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为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带动了社会就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加大了我国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所以我国要重视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政策上给与大力支持,实现规范化管理,优质化服务,平稳有序发展。但是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一定要看到我国旅游贸易发展的不足,我们要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有针对、有目的的改善,进一步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我国无疑将会成为亚洲旅游大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