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讲机设计解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对讲机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20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3年11月29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的目的 (1)

2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2)

2.1 课程设计的任务 (2)

2.2 课程设计的要求 (2)

3设计方案与论证 (3)

3.1 方案概述 (3)

3.2 方案论证 (3)

4设计原理及功能说明 (4)

4.1 设计原理 (4)

4.2 功能说明 (5)

5单元电路的设计 (7)

5.1 对讲机总设计 (7)

5.2 芯片概述 (9)

6硬件的制作与调试 ..................................................... (10)

6.1 焊接与安装.................................................................. (10)

6.2 安装提示 (11)

6.3 测试与调整.................................................................. (12)

7总结........................................................................... (13)

参考文献 (15)

附录1:总体电路原理图................................................. (16)

附录2:元器件清单........................................................ (17)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对讲机的一系列优点使它广泛应用于团体成员间的联络和指挥调度,以提高沟通效率和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近来随着对讲机进入民用市场,人们外出旅游、购物也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对讲机。这就要求开发适用于普通大众口味的对讲机即大众对讲机。大众对讲机不断要求实用还要求适用。这就要求在设计时不但要考虑对讲机的技术指标而且还要考虑其经济指标及其实用性。目前市场上的对讲机针对不同的用户和不同的行业,一般可以分为专业无线电对讲机和业余无线电对讲机。这两种对讲机有不同的性能和参数,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用,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专业无线电对讲机的使用者大都是在群体团队的专业业务中使用。因此,专业无线电对讲机的特点是,功能简单实用。在设计是都留有多种通信接口供用户作二次开发。其频率报设置大都是通过计算机编程,使用者无法改变频率,其面板显示的只是信道数,不直接显示频率点,频率的保密性较好,频率的稳定性也较高,不易跑频。在长期工作中,其稳定性、可靠性都较高,工作温度范围较宽,一般都在-30°到+60°。专业机的工作频率在VHP段时一部分V高段(148~174MHZ〕和V低段(136~160MHZ)。另有一部分是全段(136~174MHZ)。但在UHF频段,大部分分U高段(450~470MHZ)和U低段(400~430MHZ),极少数是U全段(400~470MHZ)。专业机的性能、可靠性、稳定性较业余机高,其价格自然比业余机要高,有的甚至高出很多。

业余机的主要特色是,体积要小巧、功能要齐全、可进行频率扫描,可在面板上直接置频,面板上显示频率点。

其技术指标、设备的稳定性、频率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工作环境也

相对专业无线电对讲机要差些。其直接结果是业余机成本也较低些,以适应个人购买的需要。基于以上考虑本教调频收音机对讲机的设计理念和需求就出来了。

2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2.1 课程设计的任务

简易调频收音机兼对讲机的设计与制作。根据任务书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方案,根据各模块功能,运用相关知识完成各模块的详细设计,调试及测试。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运用已学的课程知识,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涉及的各方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从而加深对本课程知识点的理解,使我们应用知识能力、设计能力、调试能力以及报告撰写能力等方面有显著提高。

2.2 课程设计的要求

(1)对所设计的对讲机的要求是两个对讲机对讲距离超过10米。

(2)设计过程要求:

查找资料,确定具体方案,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详细描述拟采用方案,列出元器件清单,调查市场上是否可以买到,确定对应价格。

(3)方案阐述,老师进行评判,方案通过后方可开始电路制作。

(4)进行具体电路的制作与调试。

(5)实物演示,答辩。

3 设计方案与论证

3.1方案概述

根据任务书要求,通过上网查询以及图书馆资料参考,最终确立制作HX1800对讲机方案。

该方案用的核心芯片为D1800,它作为收音机接受专用集成电路,功放部分选用D2822。对讲的发射部分采用两级放大电路,第一级为振荡兼放大电路:第二级为发射部分,采用9018三极管使发射效率和对讲距离大大提高。它具有造型美观、体积小、外围元件少、灵敏度极高、性能稳定、耗电省、输出功率大等优点。只要按要求装配无误,装好后稍加调试即可收到电台,无需统调,是电子技术改进更新的理想套件。它既能收到电台又能相互对讲,不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收音机的参数:调频波段MHZ

88-;工作电源电压范围 2.5V~5V;静态电流MHZ108

13.5mA;信噪比≥80dB;谐波失真≤0.8%;输出功率≥350mA。

发射机工作电流:18mA,对讲距离50~100米。

3.2 方案论证

1. 对讲距离50—100米;

2. 实现单对单,单对多通信;

3. 发送功率大于350mA;

4. 信息传递稳定度高,音质清晰。

4 设计原理及功能说明

4.1 设计原理

收音机原理:调频信号由TX 接收,经C9藕合到ICl 的19脚内的混频电路。ICl 第1脚内部为本机振荡电路,1脚为本振信号输入端,4L 、10C 、11C 等元件构成本振的调谐回路。在ICl 内部混频后的信号经低通滤波器后得到10.7MHz 的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由ICI 的7、8、9脚内电路进行中频放大,检波口7、8、9脚外接的电容为高频滤波电容。此时,中频信号频率仍然是变化的,经过静噪的音频信号从14脚输出藕合至12脚内的功放电路,第一次功率放大后的音频信号从11脚输出,经过

10R 、21C 、RP ,耦合至IC2进行第二次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对讲发射原理:变化着的声波被驻极体转换为变化着的电信号,经过1R ,2R 、1C 阻抗均衡后,由VT1l 进行调制放大。2C 、3C 、4C 、1L 以及VT1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的结电容Cce 构成一个LC 振荡电路,在调频电路中,很小的电容变化也会引起很大的频率变化。当电信号变化时,相应的Cce 也会有变化,这样频率就会有变化。就达到了调频的目的。经过LC 振荡电路及VT1调制放大的信号经6C 耦合至发射管VT2进行高频放大后通过TX 、7C 向外发射调频信号。VT1为9018是振荡放大三极管。VT1为D40是专用发射管。

图4-1

收音机兼对讲机结构框图

图4-2 发射部分原理框图

图4-3 接收部分原理框图

4.2 功能说明

无线对讲机工作于超短波频段,频率高,绕射能力差,主要靠直达波,传播距离主要在视线距离以内。由于地球表面是曲面假设在平原的

平坦地带有两个人的体高为1.8m,那么,他们能互相见到对方的头部的视线距离约为,10~12公里,(我们指的是视线距离,并非真正肉眼可见,类似于借助望远镜平视)由于电波的波长很短,30MHz的电波波长为10m。地面上的不大建筑物对于电波都有明显的影响,如高山,树木、建筑物、高压输电线路等介质,电磁波要在其中感应出电流,都要损失能量,加上空中有不同程度的干扰电波,这都会减少通话距离。

在这种情况下,若他们使用30MHz频段的对讲机,配以0.15m的法向模螺旋天线,相距10~12公里,是难于通话成功的,即使在视线距离内,也不都可以清晰通话。

实际情况的通话距离如下:

1.在城市,建筑物林立,电磁环境污染大,电波干扰强,通话距离只能1公里左右,使用拉杆天线,只能约2公里。

2.若登上3~4层楼,使用拉杆天线,或者在上面所说的平坦地带,使用拉杆天线,通话距离可达3~5公里。

3.持对讲机的一方或双方站在10~20m的高处,或使用室外天线,配50Q的同轴馈线,又没有高山阻挡,这样等于增大视线距离,通话距离可达5~10公里。

4.因此,使用者如何选择通话地点,或一方配以室外天线,充分发挥手中器材的效力,增大通话距离,是值得探导的。

5.就对讲机而言,接收机灵敏度的高低对通话距离有着明显的影响,而提高发射功率,对通话距离的增加不大明显,发射功率增大10倍,通话距离有时可能只有1倍。

6.另外,30MHZ频段的电磁波有时也可以被电离层反射,所以,在晚上或春夏之交,可以收到几十甚至几百公里以外的对讲机信号,这不奇怪,但信号不会很稳定。

7.在城市,各种工业电磁干扰相当严重,所以30MHZ频段的对讲

机比较适合干扰较少的农村使用。有条件的城市爱好者亦可到郊外试验,效果会更好。

8.对讲机为了携带方便一般都是配各本机天线(即法向模螺旋天线),长度较短,增益较低,通话距离一般都不远,为了实现远距离通信,有条件应配各0 .5m~1.0m的底部加感拉竿天线,0.5m~1.0m的底部拉杆天线可自制。

5 单元电路的设计

5.1 对讲机总设计

1、发射部分:

锁相环和压控振荡器(VCO)产生发射的射频载波信号,经过缓冲放大,激励放大、功放,产生额定的射频功率,经过天线低通滤波器,抑制谐波成分,然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2、接收部分:

接收部分为二次变频超外差方式,从天线输入的信号经过收发转换电路和带通滤波器后进行射频放大,在经过带通滤波器,进入第一混频器,将来自射频的放大信号与来自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电路的第一本振信号在第一混频器处混频并生成第一中频信号。第一中频信号通过晶体滤波器进一步消除邻道的杂波信号。滤波后的第一中频信号进入中频处理芯片,与第二本振信号再次混频生成第二中频信号,第二中频信号通过一个陶瓷滤波器滤除无用杂散信号后,被放大和鉴频,产生音频信号。音频信号通过放大、带通滤波器、去加重等电路,进入音量控制电路和功率放大器放大,驱动扬声器,得到人们所需的信息。

3、调制信号及调制电路:

人的话音通过麦克风转换成音频的电信号,音频信号通过放大电路、预加重电路及带通滤波器进入压控振荡器直接进行调制。

4、信令处理:

CPU 产生CTCSS /DTCSS 信号经过放大调整,进入压控振荡器进行调制。接收鉴频后得到的低频信号,一部分经过放大和亚音频的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整形,进入CPU ,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将其结果控制音频功放和扬声器的输出。即如果与预置值相同,则打开扬声器,若不同,则关闭扬声器。

电路如附录二所示。三极管V 和电感线圈1L 、电容器1C 、2C 等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产生频率约为100MHz 的载频信号。集成功放电路LM386和电容器8C 、9C 、10C 、11C 等组成低频放大电路。扬声器BL 兼作话筒使用。电路工作在接收状态时,将收/发转换开关置于“接收”位置,从天线ANT 接收到的信号经三极管V 、电感线圈1L 、电容器

1C 、2C 及高频阻流圈2L 等组成的超再生检波电路进行检波。检波后的音频信号,经电容器8C 耦合到低频放大器的输入端,经放大后由电容器

11C 耦合推动扬声器BL 发声。

电路工作在发信状态时,2S 置于“发信”位置,由扬声器将话音变成电信号,经IC 低频放大后,由输出耦合电容11C 、2S 、3R 、4C 等将信号加到振荡管V 的基极,使该管的bc 结电容随着话音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而该管的bc 结电容是并联在1L 两端的,所以振荡电路的频率也随之变化,实现了调频的功能,并将已调波经电容器3C 从天线发射出去。

V 选用FT ≥600MHz ,B ≥60的硅高频小功率管,如3DG80、3DG56等。1L 用0.8mm 漆包线平绕6圈,内径为6mm ,然后拉长成间距1mm 的空心线圈。2L 用0.lmm 漆包线在1/8W 、100K 电阻上绕l00圈而成。

1C 、2C 、3C 选用云母或高频瓷介电容。2S 选用四刀二位拨动开关。BL 选用直径为5cm 的电动式喇叭。天线用0.8米拉杆天线(作无线话筒时可用同样长度的多股软线代替)。电源采用9V 叠层电池。两部对讲机元器件参数应尽量一致。

调试时,先将2S 置于“接收”位置,这时扬声器应有较大的噪声。用手摸一下三极管外壳噪声消失说明接收电路工作基本正常。然后将2S 置于“发信”位置,取一台调频收音机放在附近,接收频率调到100MHz 左右,这时收音机中应有较大的啸叫声,拉开约10米距离啸叫声消失,对准话筒发话,在收音机中应能听到清晰、宏亮的声音。若无声音或音小,可调整收音机的频率。待两部对讲机进行完上述调试后,进行互通试验,适当调整1L 的间距使收、发信都能统一到同一个频率上。当与本地电台频率重叠时,需更换谐振电容1C ,防止互相干扰,影响正常使用。

5.2 芯片概述

本套件采用了D1800和D2822这两种芯片,它们的内部结构如图5-1和图5-2所示。核心芯片为D1800,它作为收音接收专用集成电路,功放部分选用D2822。对讲的发射部分采用两级放大电路,第~级为振荡兼放大电路;第二级为发射部分,采用专用的发射管使发射效率和对讲距离大大提高。它具有造型美观、体积小、外围元件少、灵敏度极高、性能稳定、耗电省、输出功率大等优点。只要按要求装配无误, 装好后稍加调试即可收到电台,无需统调,是电子技术改进更新的理想套件。

它既能收到电台又能相互对讲。

图5-1 D1800方框图及静态电压参考值

左输出

电源正右输出电源负

图5-2 D2822方框图及静态电压参考值

6 硬件的制作与调试

6.1 焊接与安装

一般先装低矮、耐热的元件,最后装集成电路。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焊接 :

(1) 清查元器件的质量,并及时更换不合格的元件;

(2)确定元件的安装方式,由孔距决定,并对照电路图核对电路板;

(3)将元器件弯曲成形,本电路所有的电阻( 除

R外)均采用立式插

12

装 ,尽量将字符置于易观察的位置 , 字符应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以便于以后检查,将元件脚上锡,以便于焊接;

(4)插装。应对照电路图对号插装, 有极性的元件要注意极性,如集成电路的脚位等;

(5)焊接。各焊点加热时间及用锡量要适当,防止虚焊、错焊、短路。其中耳机插座、三极管等焊接时要快 , 以免烫坏 :

(6)悍后剪去多余引脚,检查所有焊点,并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 ,并确认无误后方可通电。

6.2安装提示

(1)发光二极管应焊在印制板反面,对比好高度和孔位再焊接;

(2)由于本电路工作频率较高,安装时请尽量紧贴线路板,以免高频衰减而造成对讲距离缩短;

(3)焊接前应先将双联用螺丝上好,并剪去双联拔盘圆周内多余高出的引脚再焊接;

(4)Jl可以用剪下的多余元件脚代替 ,TX的引线用粗软线连接;

(5)为了防止集成电路被烫坏,套件中配备了集成电路插座 ,22脚插座由一个14脚插座和一个8脚插座组成,请务必要焊上;

(6)耳机插座上的脚要插好,否则后盖可能会盖不紧;

(7)按钮开关Kl外壳上端的脚要焊接起来,以保证VD的正极与电源负极连通。

6.3 测试与调整

元器件以及连接导线全部悍接完后,经过认真仔细检查后即可通电调试:

(1) 收音(或接收)部分的调整:首先用万用表100mA 电流档(其它挡也行,只要 50mA 档即可)的正负表笔分别跨接在地和K 的 GB 之间,这时的读数应在10~I5mA 左右,这时打开电源开关K ,并将音量开至最大,再细调双联,这时应收得到广播电台,若还收不到应检查有没有元件装错,印刷电路板有没有短路或开路,有没有焊接质量不高,而导致短路或开路等,还可以试换一下IC1,本机只要装配无误可实现一装即响。排除故障后找一台标准的调频收音机 , 分别在低端和高端收一个电台,并调整被调收音机4L 的松紧度,使被调收音机也能收到这两个电台,那么这台被调收音机的频率覆盖就调好了。如果在低端收不到这个电台,说明应减少4L 的匝数,在高端收不到这个电台,说明应增加4L 的匝数,直至这两个电台都能收到为止。调整时注意请用无感起子或牙签、牙刷柄(处理后)拔动4L 的松紧度。当4L 拔松时,这时的频率就增高,反之则降低,注意调整前请将频率指示标牌贴好,使整个圆弧数值都能在前盖的小孔内看得见〈旋转调台拔盘〉。

(2) 发射(或对讲)部分的调整:首先将一台标准的调频收音机的频率指示调在100MHz 左右,然后将被调的发射部分的开关 K1按下,并调节1L 的松紧度,使标准收音机有啸叫,若没有啸叫则可将距离拉开 0.2~0.5米左右,直到有啸叫声为止,然后再拉开距离对着驻极体讲话,若有失真,则可调整标准收音机的调台旋钮,直到消除失真,还可以调整2L 和3L 的松紧度,使距离拉得更开,信号更稳定。若要实现对讲,请再装

一台本套件并按同样的方法进行调整,对讲频率可以自己定,如88MHz、98MHz、108MHz等这样可以实现互相保密也不至相互干扰。

7 总结

这是我们第二次经历课程设计这样的大型作业了。根据第一次的经验,我们先去图书馆或上网搜集调频原理、调频收音原理、对讲机原理。坦白的说,这一次相对上一次已经熟练了许多,因为在上学期的实验环节中,我们做过类似的实验,所以就感觉做这一设计会比较容易一些。

实验初段,我们搜集资料到的一些资料,经过整理和筛选,拟定出基本的电路图框架和设计方向。方案拟订之后,指导老师给了我们一些小提示,包括了整个系统的大致原理框图,然后我们经过对比,进一步确立课程设计的具体后续内容。之后,用Word文档正式的整理出来第一份调频收音机/对讲机原理报告和原理图样。

之后是电脑绘图。我们根据先前拟订的原理图样,使用PEOTEL工具开始绘制图样。这一环节相对比较轻松,因为我们之前有电子CAD的绘图排版经验,不出半天我们就基本完成了绘图。

然后到了最关键的焊接安装调试阶段。虽然我们之前有过焊接的经验,但我们也不能粗心大意,因为焊接就是考验我们的耐心和细心。我们先是根据图样,正确读取各元电阻的阻值,排定各原件的位置,以免错焊与漏焊。随后从小的原件,如电阻、电容开始一个一个小心的焊接元器件。尽管万般小心,我仍将一个二极管焊错了正负极。还好经过改正,纠正了错误。就这样经过了一天的努力和不断调试,一个收音对讲机成品基本完成。剩下的只有一些调试工作,经过老师的指导,我们制作的收音对讲机都能基本实现事先期望的功能。

就这样实验进入了尾声,在剩余的时间里,我们主要是查一些资料以便我们更详细的了解实验原理,完成最后的学习报告。在这短短两周的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收音对讲机成品,更重要的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索问题的途径,我们收获了信心,这对于即将踏上工作的应届毕业生是十分宝贵的一份经历,我想凭借这几年学到的知识和认真踏实的为人处事态度,我们一定会在未来的工作生涯中崭露头角,为学校争光,更为了报答父母这么多年来的辛苦栽培。

在这里,我要感谢在一起不断努力的同学门,还有就是不断给我们指导和意见的邓老师,是你们让我们可以顺利的完成这一课程设计,并且让我们学到了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遇到问题时所需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1] 袁建平.卫星定位导航基础[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年。

[2] 李棠之.通信电子线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

[3] 孙蓓、忠义.电子工艺实训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

[4] 刘进军.卫星电视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年。

[5] 王京玲.数字卫星广播系统北京[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年。

[6] 卫星电视地球接收站测量方法天线测量.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年。

附录1:总体电路原理图

附录2:元器件清单

楼宇对讲系统设计、安装、维护知识大全

一、智能楼宇对讲系统设计要点 在智能楼宇对讲系统组成部分及施工内容上,门口机是安装在楼宇防盗门入口处的装置。它包括操作面板、底盒、摄像机及声音讯号及控制部分。在施工上项目有底盒的安珠固定与面板的组装及线路的连结,最重要的工作是影像的调整及日夜监光线差的校正。 另外,由于要与住宅结构配合,因此可能在施作上还会需要与土木等项目配合,其目的主要为避免底盒的挤压变形及面板固定的完善。在门口机上安装的项目还包含有声音的收发部份,在施作上则要注意声音的大小音压及喇叭集音器安装的高度,以适合一般使用人平均高度为原则。 在门口机影像视频部分,由于受到大部分安装点空间景深的限制,摄像头大部份采用板机型式,因此在影像性能上相较略差于一般监控摄像机,画质及解晰度都不高,且大部分缺乏逆光补正性能,因此有部分门口机会加装红外灯或白光补光灯以强化影像效果,这些条件要求都使得对讲门口机在安装施工上有一些特别的工程调整项目必须执行,这是在智能楼宇对讲系统上必须注意的。 二、智能楼宇对讲传输与联网的布线技术 由于智能楼宇对讲系统都逐渐迈向数字化应用,很多工程商都必须将各个厂牌的门禁系统纳入门口机及系统布线集成上,因此在系统的联网布线就必须考虑到对讲与门禁系统联网的线路布建方式及讯号传输。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对智能楼宇对讲系统布线的过程有决定性的影响程,在施工设计及安装项目上更应谨慎执行。通常智能楼宇对讲系统施工规划完成后,接下来是工程安装与施作,而施作前最重要的就是工程准备工作,这些工作及注意事项包含以下。

掌握及充分了解布线施工图,确定布线的走向位置 需要考虑如美观与隐蔽性,对建筑物破坏必须降低到最小,在布在线避开电力线路和其他通讯线路,以避免干扰与串讯情况,同时必须对线缆有必要的保护措施,同时要在安装前评估作业及安装布线可行性,特别是在要穿墙及过梁柱这些项目上等),在可行后再交由等等,施工人员、督导人员和主管人执行。 慎重计算材料需求 在最终的工作单上要做好计算用料和用工,综合考虑设计实施中的管理操作等的费用提出预算和工期以及施工方案和安排。实施方案中需要考虑使用者方的配合程度。实施方案需要与使用者方协商认可签字,并指定协调负责人员指定工程负责人和工程监理人员,负责规划备料,备工,用户方配合要求等方面事宜。智能楼宇对讲网络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许多施工材料 这些材料有的必须在开工前就备好料,有的可以在开工过程中备料,这些材料主要有光缆、UTP双绞线、RJ插座、信号控制模块、服务器、稳压电源器、HUB集线器等落,并确定提货日期,不同规格的PVC防火管、卷绕管、螺丝等用料就位,必做好施工机具及设备安全措施,制定施工进度表。 规划设计对讲系统时首先应注意规范标准 布线设计要做到满足用户使用需求,同时还要满足施工费用,严格的标准对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来达成工程要求和技术指针。 智能楼宇对讲系统必须依据实际情况执行 布局安排的设计除了对建设成本有直接的影响外,还关系到网络布线是否合理,对于一座多层建筑物来说,安装整个建筑物网络主干交换机的信息中心网络机房,最好设置在建筑物的中部楼层,如果各个楼层设置配线间,最好设置在楼层的中

楼宇对讲机的 设计与安装

楼宇对讲机的设计与安装 一、对讲机的简介 楼宇对讲机是安装在楼宇防盗门入口处的选通、对讲控制装置。主机一般安装在各单元住宅门口的防盗门上或附近的墙上,组成门口主机包括面板、底盒、操作部分、音频部分、视频部分、控制部分。 二、对讲机的组成 主机的组成 1)主机的组成门口主机: A、面板:主机的操作面,均裸露在安装面上,提供使用者进行操作。 B、底盒:主机的安装暗埋(明装)盒,主要通过底盒的固定(一般有埋墙安装、镶门安装等),主机的面板再固定在底盒上。主机底盒的使用材质根据不同厂家有金属底盒以及塑料底盒两种,但主要的原则是坚固,避免因为暗装而产生的挤压变形。 C、操作部分:可操作是主机的最基本要求,操作部分均在主机的面板上,通常由操作按键部分及操作显示部分组成。操作按键(直按式的按键及数字式的数字键盘)按照质地一般有金属按键及塑料按键两种,金属按键坚固耐用(主机的按键是使用频率最高的部分,坚固耐用应该是首先考虑方面,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使用银行柜员机按键,将单键寿命到百万次以上便是例子),但金属按键的缺点主要是夜间显示(有些厂家的产品基本已经解决夜间显示金属按键的问题)。塑料按键的透光能力比较强,但缺点是耐用性不强,按键容易老化及损坏。 D、音频部分:主机的音频部分由喇叭和咪头组成,主要进行音频播放与音频接收的功能。音频部分在主机的内部。 E、视频部分:主机的视频部分由摄像头组成(摄像头分两种:COMS与CCD),完成主机的图像采集,再通过视频通道发送到分机显示屏。 F、控制部分:楼宇对讲系统的控制部分在主机的内部,根据功能的不同,由一块或多块电路板构成。 主机的分类 A、根据主机的操作方式不同:主机分成直按式主机、数码式主机; a、直按式主机:主机的面板上有很多与住户对应的按钮,每个按钮对应一个住户,按动按钮可以呼叫指定住户。直按式主机最大的优点是操作

收音机对讲机设计与实现

对讲机报告

目录 摘要 0 Abstract (2) 第一章绪论 (3) 1.1 研究目的 (3) 1.2 研究意义 (4) 1.3 章节安排 (4) 第二章基础技术 (6) 2.1 protel DXP (6) 2.1.1 简介 (6) 2.1.2 使用说明 (6) 2.2 对讲机基本组成 (7) 第三章总体方案设计 (9) 3.1 工作原理 (9) 3.1.1 原理框图 (9) 3.1.2 工作原理 (10) 3.2 设计方案 (10) 第四章对讲机硬件设计 (12) 4.1 单片窄带调频接收电路——MC3361 (12) 4.2.1 混频 (15) 4.2.2鉴频 (15)

4.3 调频发射电路——MC2833 (17) 第五章对讲机安装与调试 (19) 5.1 对讲机的安装过程 (19) 5.2.2 安装提示 (20) 5.2.3 测试与调整 (20) 5.3 制作过程 (22)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谢辞................................................................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讲机作为人人皆知的通信设备早已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虽然时代不断进步,前人的经验总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本报告主要介绍的是安装与调试对讲机的过程。 对讲的发射部分采用两级放大电路,第一级为振荡兼放大电路;第二级为发射部分,使发射效率和对讲距离大大提高。它具有造型美观、体积小、外围元件少、灵敏度极高、性能稳定、耗电省、输出功率大等优点。它既能收到电台又能相互对讲,不断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收音机的参数:调频波段88MHz~108MHz;工作电源电压范围2.5V~5V;静态电流13.5mA;信噪比>80dB;谐波失真<0.8%;输出功率≥350mA。发射机工作电流:18mA,对讲距离50~100米。 本次制作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我也学到了不少关于二级放大电路的应用以及设计思路。 关键词:对讲机调频无线单工

对讲机的设计

一、前言 在现代通信中,对讲机是一种近距离的、简单的无线传输通信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讲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主要用于短距离声音的传输,经常被用在公安、酒店、宾馆、旅游、建筑场地等小范围移动通信工程中。对于我们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明白对讲机的工作原理是非常必要的。 本JC986A型对讲机是一款专用的对讲机,发射频率是49.8MHZ,2套对讲机构成一对,使用时用9V电池。电路简洁,整机制作比较容易,装配成功率高,具有遥控距离远,声音大等特点。它是由接收部分和发射部分组成。接收部分采用直接接收的方式,采用LC振荡电路检波,检波后音频信号再由低频放大器放大,最后由耦合电容推动扬声器发声;发射时,由扬声器讲话音信号变成电信号后,再经低频放大电路、调制电路,最后将已调波从天线发送出去。 关键词:通信、对讲机、焊接、调试

二、技术指标 本套件用的是DIP插件,电路板较紧凑,要求制作者细心,认真。对讲的发射部分采用两级放大电路,第一级为振荡兼放大电路;第二级为发射部分,使发射效率和对讲距离大大提高。它具有造型美观、体积小、外围元件少、灵敏度极高、性能稳定、耗电省、输出功率大等优点。只要按要求装配无误,装好后稍加调试即可,无需统调,是学习电子技术的理想套件。它既能相互对讲,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讯方式:同频单工 工作电源电压范围:9V; 电池供电电压:9V 对讲距离:100米

三、总体原理框图及原理说明 在现代通信中,对讲机是一种近距离的、简单的无线传输通信工具。目前,它广泛应用于生产、保安、野外工程等小范围移动通信工程中。本对讲机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 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 图3整体原理框图 本对讲机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它的工作原理是,将话筒收到的微弱音频信号进行电压放大,并将放大后的交流电压经过检波电路检波整流后,得到一个直流电平信号,用其控制电子开关去切换收发电路工作状态,完成对讲机的收发转换过程。 三极管Q1和耦合可调电感线圈T1,电容器C4,C2等组成振荡电路,产生频率约为49.8MHZ 的载频信号。Q2,Q3,Q4,Q5和相关电阻电容等组成低频放大电路。扬声器SP 兼做话筒使用。电路工作在接收状态时,将收、发转换开关

对讲机放大电路设计

对讲机放大电路设计

————————————————————————————————作者:————————————————————————————————日期: 2

一设计要求 1 画出电路原理图; 2元器件及参数选择; 3电路仿真达到技术指标; 4实验室自行装配,完成实际电路,掌握电路的指标测试方法; 5调试电路,使实际电路达到技术指标; 6编写实验报告。 二设计指标 1、前置放大级技术指标 ①电压放大倍数Av=100; ②最大输出电压V o=1V; ③频率响应:30Hz~30KHz; ④输入电阻:ri>15KΩ; ⑤失真度:γ<10%; ⑥负载电阻:R L=2KΩ; ⑦电源电压:Vcc=12V; 2.功率放大器(输出级)技术指标 ①最大输出功率:Pom≥0.25W; ②负载电阻:R L=8Ω; ③失真度:γ≤5%; ④效率:η≥50%; 3

⑤输入阻抗:R L≥100KΩ 对讲机原理分析: 简易对讲机工作原理如图1—1所示,放大器是核心部分,它的作用是把话筒送来的微弱信号放大到足以使扬声器发出声音。Y1,Y2为扬声器,K为双刀双掷开关,利用开关K的切换作用,可以改变Y1、Y2与放大电路连接的位置,使Y1、Y2交替作为话筒和扬声器使用。 图中K处在图中所示位置,Y2通过K连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成为话筒。Y1则接到输出端为扬声器,此时有人对着Y2讲话时Y2把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家到放大器的输入端,经放大器放大后可带动扬声器Y1发出声音,从而可在Y1处听到Y2出的讲话。当K拨到另一位置时,则可在Y1处讲话,Y2处接听。通过K的开关控制能够实现双向有线通话,称为对讲机。 4

双工对讲机课设报告

双工对讲机课设报告 1.选题背景: 1.1背景介绍: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手机、电话在这种 时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这些通讯工具都需要通讯中转(即移动通讯公司的 服务),在远距离通讯非常实用,但若是近距离的话就显得有些大材小用了,昂贵的花费 对一般用户来说可不是小意思。这时,对讲机就凸显出了它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使用方便,用法简单,价格便宜,而且一次购买可终生受用,只要提供所需电源即可。这就为用户节 省了大量的花费,在短距离通讯中普遍得到应用。对讲机一般分为半工、半双工、双工三种。本设计是一种有线双工对讲机,主要用于较短距离通讯。1.2设计任务与要求: 元件使用内置图夫尔和集顺利放及电阻、电容等,同时实现甲、乙双方异地有线通 话对讲功能; 1)用扬声器库塞县话筒和啦叭,双向对谈,互不影响; 2)电源电压选用+9v,输出功率≥0.5w,工作可靠,效果良好;3)设计电路所需的直 流稳压电源(即+9v电源); 2.方案论证: 2.1设计原理: 本设计主要使用扬声器库塞县话筒和喇叭做为人音频信号的收集拒绝接受切换上装 置,集成运放及电阻、电容等构成对微弱声音信号的前置放大电路,对信号进行适当 的放大,再由集成功放及电阻、电容等构成功率放大电路对经前置放大的音频信号进行功 率放大,然后推动扬声器工作,从而实现异地有线通话。本双工对讲机的设计框图如下: 甲声电切换电路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直流电源电路功率放大器前置放大器声电切换 电路乙 图2-1对讲机设计框图 2.2方案挑选: 2.2.1方案一:

使用电桥形成测量电路,对由扬声器产生的些微信号展开测量,然后经过内置图夫尔ua741展开电压压缩,然后再经内置图夫尔386d展开功率放大,促进扬声器工作。电路图设计例如第三章图一所而立。 图2-1-1方案一原理图 该电路的设计虽然考虑到了所有设计建议,电路结构也比较简单,但是此方案存有三个瑕疵:一就是用扬声器库塞县话筒和喇叭,在理论上可取,但实际中同时实现可能性不低,通常的扬声器感应器声音信号的灵敏度不是很高,通常超过没比较理想的效果;二是对扬声器中的些微信号用电桥展开测量建议电桥必须达至均衡,这在通常的电路板制作中比较难以实现;三就是该电路中两个扬声器在同一电路中,一边的声音信号对另一边都会产生影响,这就是该电路的最小瑕疵。考虑到上述原因,该方案不适宜使用。2.2.2方案二: 考虑到上述方案的缺陷,决定将用扬声器兼作话筒和喇叭改为用驻极话筒充当话筒,扬声器制作喇叭,通过下面的电路来实现: 图2-2-2方案二原理图 3.过程设计论述: 3.1设计方案详细描述: 本设计采用方案二,具体过程如下: 考虑到实际状况,用话筒做为声音信号的拒绝接受和切换装置,然后通过内置图夫尔对话筒中些微的电信号展开功率放大,最后由扬声器将压缩后的电信号转变为声音信号输入,从而同时实现甲乙双方的短距离通话,这只是同时实现了“单工”对谈,即为存有一方就可以说道而另一方就可以听到。 接下来,再做以同样的“单工”对讲机,然后把它与第一个单工对讲机的话筒端与扬声器端对调。这样双工对讲机就大体实现了,在用两个单刀双掷开关对其进行控制,便可实现甲乙双方的短距离有线通信了,双方间可同时通话互不干扰。 3.2元器件挑选: 3.2.1话筒选择: 本设计使用驻极话筒,因为驻极体话筒具备体积小、结构直观、电声性能不好、 价格低的特点,广泛用于盒式录音机、无线话筒及声控等电路中。属于最常用的电容话筒。由于输入和输出阻抗很高,所以要在这种话筒外壳内设置一个场效应管作为阻抗转换器,为此驻极体电容式话筒在工作时需要直流工作电压。驻极体话筒与电路的接法有两种:

可视对讲系统设计方案原则

可视对讲系统设计原则 可视对讲系统是一种访客识别系统,通过安保中心管理人员、访客、业主的音视频对话,实现安全防范的管理目的。系统由管理中心电脑、管理机、小区门口机、单元门口机、室内分机以及连接这些设备的分线器(或称解码器、分配器、层间平台)、传输线缆、电源等组成。 可视对讲系统设计原则 1.采用先进、成熟、实用的技术 在技术上要追求先进,在使用上要求简便实用,而且,在技术上要讲究成熟,不容许带有实验性质的应用。 2.开放性、可扩性、兼容性和灵活性

目前对讲系统正演绎成综合性的信息服务系统。因此要求具有开放性,能紧密地与其他系统连接,融合成一个整体,更好地为用户服务。要求系统能适合多种规模,要有较强的可扩性;能随时适应对系统的扩容要求。能适应产品的升级换代,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3.标准化、规范化 为便于管理,使工作规范化,系统的设计和产品的选择必须走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 4.系统必须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容错性 系统本身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应具有很强的防破坏能力。由于面临用户的数量众多,系统设备的可靠性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同时,用户的层次和素质参差不齐,将导致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误操作现象。因此,要求系统具有较强的容错性和自检功能。 5.合理的性能价格比 在系统设计规划时,应为用户着想,在上述前提下,应尽量提高性能价格比。 6.可视对讲系统的设计依据 设计涉及的计量单位采用国际单位SI制设计涉及的所有设备、材料,除专门规定外,均依照下列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

可视对讲系统的应用设计及布线说明

可视对讲系统的应用设计及布线说明 ? 随着社会的发展,安全、舒适和先进的居住环境已成为现代化住宅小区(或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基础,而住宅小区楼宇对讲系统则是营造这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住宅小区楼宇对讲系统有可视与非可视型。系统把楼宇的入口、住户及小区物业管理部门(或保安人员)三方面的通讯包含在同一网络中,成为防止住宅受非法侵入的重要防,有效的保护了住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系统的功能和原理 楼宇对讲系统是采用单片机编程技术,双工对讲技术, CCD摄像及视频显像技术而设计的一种访客识别电控信息管理的智能系统。楼门平时总处于闭锁状态,避免非本楼人员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进入楼内。本楼内的住户可以用钥匙或密码开门自由出入。当有客人来访时,客人需在楼门外的对讲主机键盘上按出被访住户的房间号,呼叫被访住户的对讲分机,接通后与被访住户的主人进行双向通话或可视通话。通过对话或图像确认来访者的身份后,住户主人允许来访者进入,就用对讲分机上的开锁按键打开控制大楼入口门上的电控门锁,来访客人便可进入楼内。来访客人进入后,楼门自动锁。 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部门通过小区对讲管理主机,可以对小区内各住宅楼宇对讲系统的工作情况进行监视。如有住宅楼入口门被非法打开、对讲系统出现故障,小区对讲管理主机会发出报警信号和显示出报警的内容及地点。 系统的组成和类型 小区楼宇对讲系统的主要设备有对讲管理主机、门口主机、用户分机、电控门锁、多路保护器、电源等相关设备。对讲管理主机设置在住宅小区物理管理部门的安全保卫值班室内,门口主机设置安装在各住户大门内附近的墙上或台上。 系统可以按用户要求进行不同的配置,如在同一幢大楼中可视与非可视系统可同时共用等。系统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1、单户型:具备可视或非可视对讲、遥控开锁、主动监控,使家中的电话(与市话连接)、 电视可与单元型可视对讲主机组成单元系统等功能,室内机分台式机和扁平挂壁式两种。 2、单元型:单元型可视或非可视对讲系统主机分直按式和拨号式两种。 直按式容量较少,有14、15、18、21、27户型等,适用于十层以下的住宅楼,特点是一按就应,操作简便。拨号式容量较大,多为256户到891户不等,适用于十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特点是界面豪华,操作方式同拨电话一样。这两种系统均采用总线式布线,

简易无线对讲机的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通信工程 简易无线对讲机的设计 一、课题研究意义及现状 随着公众移动通信的发展,无线对讲机市场逐步成为一个重要的专业通信市场。现在,对讲机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已成为国家安全、公安警察、交通管理、石油化工、建筑施工、机械制造、物业保安等部门重要的无线通信装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已广泛而大量地使用对讲机通信。因此,对讲机实际上已成为各个行业重要的无线通信装备,也显示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无线对讲机有手持式和车(船、机)载式;手持式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小,方便于个人随身携带,且能在行进中进行通信。手持式适合近距离的各种场合下流动人员之间的通信联系。它的功率一般VHF频段不超过5W、UHF频段不超过4W。在无线电话的系列中,该对讲机的数量和品种是最多的,约占80%以上。车(船、机)载式主要是能安装在车辆、船、飞机等一些交通工具上直接由车辆上的电源供电,并使用车辆上天线的无线对讲机。它的特点是体积大,功率不小于10W。VHF频段最大为56W,UHF频段最大为50W。主要应用在交通运输,保安指挥等上面的。 我国对讲机产业在通信产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第三大对讲机生产国。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比如我国自主品牌机份额很低,产品质量差,浪费资源的情况严重,国内还有很多对讲机企业的技术水平低、生产规模小,售后服务差。我国目前的对讲机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还有生产能力,与国外企业相比之下缺乏明显的竞争能力。 通过这一次的设计,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无线对讲机的发展历史、用途和各种硬件的实现方法。掌握无线对讲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各个组成部分的原理、功能等。这次设计中融入了所学的专业知识,使理论在实际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这样不但巩固了所学的专业知识,更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培养了实践技能,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查阅资料的能力以及科学研究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独立选择项目方案和独立完成项目的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设计一个简易的无线对讲机。其具体指标和要求是: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对讲机

1任务书 米以上通话距离。至少要求采用调频方式工作,10设计并制作一个无线对讲机,2设计方案选择 方案一:发射试用调频无线送话器,接收采用集成电路KC538,具有中频放大、 鉴频和音频功率放大等功能。KC538中频放大器采用三极管差分放大器,故有增益高和调配抑制比较好的特点。 方案二:采用集成电路D1800,它作为收音机接收专业集成电路,功放部分则用D2822电路具有体积小、外围元件少灵敏度极高、性能稳定等优点。 方案选择:综上电路,接收频率和工作电流都在要求范围之内,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经过比较,方案二更具有简洁性,电路布复杂。因此本系统采用方案二设计。 工作原理 该对讲收音机的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分为接收部分和发射部分,发射部分电路采用本级振荡经调制差频后中频发射。接收部分采用相干解调方式放大输出。 接收部分原理:调频信号由TX接收,经C9耦合到IC1的19脚内的混频电路,等C11、C10、R6、L4脚为本振信号输入端,1脚内部为本机振荡电路,1第IC1.元件构成本振的调谐回路。在IC1内部混频后的信号经低通滤波器后得到 10.7MHz的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由IC1的7、8、9脚内电路进行中频放大、检波,7、8、9脚外接的电容为高频滤波电容,此时,中频信号频率仍然是变化的,经过鉴频后变成变化的电压。10脚外接电容为鉴频电路的滤波电容。这个变化的电压就是音频信号,经过静噪的音频信号从14脚输出耦合至12脚内的功放电路,第一次功率放大后的音频信号从11脚输出,经过R10、C25、RP,耦合至IC2进行第二次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对讲机接收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 对讲发射原理:变化着的声波被驻极体转换为变化着的电信号,经过R1、R2、C1阻抗均衡后,由VT1进行调制放大。C2、C3、C4、C5、L1以及VT1集电极与发C构成一个LC振荡电路,在调频电路中,射极之间的结电容很小的电容变化也ce C也会有变化,这样频率就会引起很大的频率变化。当电信号变化时,相应的ce会有变化,就达到了调频的目的。经过VT1调制放大的信号经C6耦合至发射管VT2通过TX、C7向外发射调频信号。VT1、VT2用9018超高频三极管作为振荡和发射专用管。 对讲机发射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 调频对讲机电路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对讲机设计解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对讲机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20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3年11月29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的目的 (1) 2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2) 2.1 课程设计的任务 (2) 2.2 课程设计的要求 (2) 3设计方案与论证 (3) 3.1 方案概述 (3) 3.2 方案论证 (3) 4设计原理及功能说明 (4) 4.1 设计原理 (4) 4.2 功能说明 (5) 5单元电路的设计 (7) 5.1 对讲机总设计 (7)

5.2 芯片概述 (9) 6硬件的制作与调试 ..................................................... (10) 6.1 焊接与安装.................................................................. (10) 6.2 安装提示 (11) 6.3 测试与调整.................................................................. (12) 7总结........................................................................... (13) 参考文献 (15) 附录1:总体电路原理图................................................. (16) 附录2:元器件清单........................................................ (17)

网络对讲机控制模块设计说明

网络对讲机控制模块设计说明说 网络对讲机控制模块是用来对网络嵌入式音频模块的一种控制模块,通过网络嵌入式音频模块提供的用户串口实现模块与外扩控制模块之间的信息交流,以达到对讲机之间的对讲。以下是控制模块主端的外扩控制模块基本图。(说明:这只是大体框图,由于液晶模块的内汉字字符的显示问题,液晶内字符暂时如图显示,但是总体功能就如图显示)

控制模块的版面设置: ·1~16号按键:分别代表1~16号直播间 ·广播按键:对16个子直播间进行广播 ·组播按键:对某几个直播间进行组播 ·左右选择按键:配合组播见使用(如果主控制端组播键长期的只需要像单一的组进行组播的话,可以不需要这两个键,如果组播键需要像其他的子端进行组播但是在不需要电脑进行重新设置组播组可以通过预先设置好的组进行组播,比如:直播间1、2、3、4设置为组播组1,直播间5、6、7、8设置为组播组2,直播间9、10、11、12设置为组播组3,直播间13、14、15、16设置为组播组4,当需要像组播组4进行组播时,可以通过左右选择按钮,从LCD屏选择相应的组播组进行组播)

·音量调节按钮:调节音量的大小(采用滚轮的形式,在不添加A/D器件的前提下使用使用齿轮的旋钮,即每波动一小格,触动一下音量调节开关(双向触发,即正向触动一个开关反响触动另一个开关)) ·液晶显示LCD:用于显示直播间号,以及组播组号。 ·TRUMP:扬声器区 ·MIC:话筒接入端 ·对讲按键:(此按键便于操作时所加,其实此按键可以直接是1~16号按键,由于考虑到用1~16号按键进行对讲时,有些不方便,所以直接将对讲按键放在一个按键上) ·LED灯:装在1~16号按键的内部,以显示本机的状态,及远端接入时的状态。 功能说明: ·1~16号键的功能一样所以只说明1号键的功能: 1、当主端想要呼叫直播间1时,按下1号功能键,此时LCD内直播1字段反白显示,且嵌在1号按键内的LED亮。 2、当直播1呼叫主端时,LCD内直播1字段反白显示,且嵌入在1号按键内的LED以0.5s的周期进行闪亮。如果不需要 LED继续闪亮,可轻触一下按键1,则LED灯直亮. ·对讲键:(此键也可以直接用上端的1~16号按键代替),当按下对讲键时,MIC拾取声音,并传输。当松开对讲键时,则停止声音的拾取,如果按键长按下长达3分钟,则锁住按键状态。松开按键,可以直接对讲。(我倒是感觉有一个键用来就行单独的长对讲的倒是挺不错的,这样就不需要按下长多长时间才能长聊了)再按下对讲键时,则停止,对应直播间按键内的LED灯灭。 ·广播按键:此键对16个直播间进行广播。 ·组播按键:配合下方的选择按键。当按下组播按键时,LCD液晶屏内显示组播号,通过方向选择键,选择想要组播的组播组号。然后再按下组播键,进行组播。 ·音量调节旋钮:调节对讲的音量

对讲机原理与结构设计

对讲机原理与结构设计 对讲机是一种用于实现远距离通信的便携式无线设备,广泛应用在军事、商业、救援等领域。本文将从对讲机的原理和结构设计两个方面进行 详细介绍。 一、对讲机的原理 1.无线电通信原理:对讲机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通过无线电收发 机之间的对话实现双向通信。无线电通信采用的是电磁波的传播,包括发 射机、接收机和天线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发射机将人声信号转换成电磁波 信号,并经由天线辐射出去。接收机通过天线接收到相应的电磁波信号后,将其转换成人类可听的声波信号。 2.调幅调频技术:对讲机常常采用调幅调频技术进行信号传输。调幅 是通过改变载波电流的振幅来传输信息,调频是通过改变载波电流的频率 来传输信息。通过这种技术,对讲机可以实现稳定的信号传输,提高抗干 扰能力和信号质量。 3.半双工通信:对讲机通常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也就是说在同一时 间内只能发送或接收信息。这种通信方式需要用户通过按下特定按钮来切 换发送和接收信号。 二、对讲机的结构设计 1.功放电路:对讲机内部有一个功放电路,用于将微弱的语音信号放大,以提供足够的音量输出。通常,功放电路由放大器管、电容、电感等 元件组成,能够增强语音信号的电压和电流,使其能够被传输和接收。

2.音频处理电路:对讲机中还包括音频处理电路,用于对输入的语音 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和解调处理。这样可以提高语音信号的质量和清晰度,使其能够更好地传输和接收。 3.麦克风和扬声器:对讲机通常包含一个麦克风和一个扬声器,用于 进行语音输入和输出。麦克风用于将人的声音转换成电信号,扬声器则将 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人可听的声音。 4.控制电路:对讲机内部还有一个控制电路,用于实现对讲机的操作 和功能设置。这个电路通常包括按钮、开关、控制芯片等元件,用户通过 操作按钮和开关,可以进行对讲机的开关机、频道选择等操作。 5.天线:对讲机中的天线用于接收和发送无线电信号。天线的设计与 制作是影响对讲机通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优化天线的技术参数, 可以提高对讲机的发送和接收能力。 综上所述,对讲机是通过无线电技术实现双向语音通信的设备。其原 理包括无线电通信原理、调幅调频技术和半双工通信方式等。其结构设计 包括功放电路、音频处理电路、麦克风和扬声器、控制电路和天线等部分。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优化设计,对讲机能够在各行各业发挥重要的通信 作用。

无线对讲系统设计方案

无线对讲系统设计方案 无线对讲系统是一种方便、高效的通信工具,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个无线对讲系统的设计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系统的基本需求。一个基本的无线对讲系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功能:互联互通、远程通信、语音清晰、稳定可靠、便于操作。根据这些需求,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个基本的系统框架。 无线对讲系统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终端设备和基站设备。 终端设备是用来接收和发送语音信号的设备。它们可以是手持对讲机、车载对讲机或者其他形式的设备。终端设备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信号稳定、语音清晰、操作简单、电池续航时间长。对于手持对讲机或车载对讲机,我们还需要考虑其他一些特点:防水、防摔、大音量等。 基站设备是一个无线对讲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传送和接收语音信号。基站设备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信号稳定、通信范围大、抗干扰能力强、能够同时支持多个终端设备。 为了实现这些功能,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数字对讲技术。数字对讲技术可以提供更好的音质和信号传输效果,同时还可以加密语音数据,提高通讯的安全性。另外,数字对讲系统还可以实现多频道通信和组呼功能,方便多人同时进行通话。 在无线对讲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

比如系统的覆盖范围、设备的价格和维护成本、系统的可扩展性等。为了确保无线对讲系统的稳定运行,我们还需要进行一些测试和优化工作,比如信号覆盖测试、语音质量测试等。 总之,一个好的无线对讲系统设计方案应该兼顾了系统的基本需求和用户的实际需求,并且应该具备稳定可靠、语音清晰、操作简单等特点。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数字对讲技术,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功能。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设备的价格和维护成本等。最后,我们还需要进行一些测试和优化工作,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对讲机设计方案

对讲机设计方案 对讲机设计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讲机作为一种便捷的通信工具,在商业、工业、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对讲机存在体积大、重量重、功耗高等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升级。 二、目标与功能要求 1. 目标:设计一款体积小巧、重量轻、功耗低的对讲机,提高使用便利性和通信质量。 2. 功能要求: (1)通信距离较远:保证在一定范围内的通信质量,能够满 足不同场景中的通信需求。 (2)语音清晰:设计高灵敏度话筒和降噪技术,提高语音清 晰度和语音传输质量。 (3)低功耗:采用先进的低功耗芯片和节能设计,提高对讲 机的续航能力。 (4)易携带:对讲机的体积小、重量轻,方便用户随身携带,

适应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 (5)可靠性高:对讲机具备防水、抗摔、耐用等特性,能够 适应恶劣环境下的使用。 三、技术方案 1. 通信模块:选择国际通用的无线通信技术,如蓝牙或者Wi- Fi技术,保证通信距离较远且稳定。 2. 语音处理模块:采用高灵敏度的话筒,结合降噪技术,降低环境噪声对语音质量的影响,提高语音清晰度。 3. 芯片选择:选择低功耗的处理芯片,提高对讲机的续航能力,同时保证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电池设计:采用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提高电池容量,延长对讲机的使用时间。 5. 外壳设计:对讲机的外壳采用耐用的材料,并进行防水、抗摔设计,提高对讲机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四、项目进度 1. 第一阶段:技术方案确定(1周) 2. 第二阶段:样机设计和制造(2周)

3. 第三阶段:样机测试和改进(1周) 4. 第四阶段:批量生产(2周) 五、风险和对策 1. 技术风险:针对通信距离和语音清晰度的要求,需要确保选用先进且成熟的通信技术和语音处理技术。 2. 生产风险:样机制造过程中可能出现材料供应不足、生产工艺问题等困扰,需与供应商充分沟通并制定应对措施。 3. 市场风险:面对竞争激烈的对讲机市场,需进行市场调研,分析消费者需求,并根据需求进行产品定位和优化。 六、经济效益评估 1. 成本估计:根据材料、生产、人工等成本进行估算,确保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的经济效益。 2. 市场预测:根据对讲机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情况,预测产品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3. 盈利分析:根据成本和销售额进行盈利分析,评估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 以上是一份对讲机设计方案的简要描述,其中包括项目背景、目标与功能要求、技术方案、项目进度、风险和对策以及经济

楼宇对讲系统的设计及功能说明

楼宇对讲系统方案 一、设计总则: 在21世纪到来,当代化先进技术,高科技飞速发展,以超乎想象速度变化并影响着人类思维模式和生存状态。随着改革开放不断进一步,适应信息化时代规定,人们居住条件和环境质提高、科学化管理已成为全新概念。通过采用当代信息传播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系统集成技术,进行精密设计、优化集成、精心建设、提高住宅高新技术含量,以适应21世纪当代居住生活原则。 就当前所言,安全防范系统,管理体制日趋完美合理,并具备综合性信息服务系统,系统设备选取也更具备先进性、成熟性;随着建设资金投入和技术发展,对系统可进行扩充、升级,使系统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提高,以智能控制系统、社区信息平台、安防系统、社区物业管理系统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为依托,用高科技手段构成社区高速互联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为社区住房提供高效安全环保、舒服、以便生活空间。 二、设计原则 按照“严密、合理、可靠、经济、完善”设计思想,努力做到安全、周密,兼顾其他,考虑到系统对象是一种智能性住宅社区,对讲系统目除了维护大楼安全、正常生活以外,此外一种同样重要目是服务于管理、给管理提供当代化手段。 技术和设备先进性 作为一座智能化住宅社区,对讲系统先进性应是社区当代化基本特性,也是系统可靠性保证。同步先进系统设计也是灵活性、兼容性和可扩充性保证,系统设计时,在保证其安全可靠前提下,尽量选用当今世界先进技术。 系统可靠性 对讲系统若设计时不采用成熟技术,可靠设备,某些细小失误或技术上潜在问题将会带来不可预计损失,甚至劫难性后果。因而,咱们以为可靠性是系统设计中需一方面考虑因素。设计时必要选用可靠设备,成熟技术,以保证系统可靠性。 经济性原则 最大限度节约投资是对讲系统设计基本规定,也是咱们工程设计一种基本目的,本着顾客至上原则,在选取系统构造及选购系统设备时,咱们尽量选取性能价格比高及售后服务有保障设备和供应商,而不是盲目追求名牌与时髦。 系统弹性和扩展性

无线对讲系统设计方案全解

无线对讲系统设计方案全解

一、系统概述 无线对讲覆盖系统的建设是为便利XX管理各部门、保安及操作等人员的日常工作,在紧急或意外事件出现时可以及时对所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调度和指挥,实现高效、即时的处理,最大的限度减少了可能造成的损失。由于建筑物对无线电波的屏蔽作用,特别是数据中心的地下室面积较大。各部位的对讲机接收信号强度不均,对讲系统通话不顺畅,作为解决内部对讲系统的屏蔽作用,改善通话质量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XX管理使用的一个基础系统。 二、需求分析 根据XX项目的实际需求和图纸情况、XX管理部门使用要求,结合目前无线频率的使用条件,为本项目设计一套420MHz(MOTOROLA / XX)常规无线对讲覆盖系统,并采用三个常规信道,从通信机制上实现了多工作组共享信道的方式来扩大通信容量。 系统设计使信号在XX的公共部位和人员经常活动区域有效地覆盖,使整个系统达到覆盖均匀,信号清晰,稳定可靠。本设计能够保证以上要求,以满足XX内部管理、使用和维护,以及保安、消防、紧急通信之要求等,使其内部管理、维护以及保安、消防人员之间方便、快捷地保持联系、通讯,达到良好的通讯效果。 现拟采用三套信道主机作为信号源来实现双向无线对讲的要求,设计要求如下: ➢设计的无线对讲系统覆盖的区域为XX项目的公共区域,主要设备机房,地下层和周边相邻建筑; ➢设计入网的对讲机发射功率为3瓦,系统天线输出电平为+10dBm,信号在覆盖区域内可测得的场强值不低于-85dBm,话音质量不低于3分效果; ➢天线分布系统设计在吊顶以内,采用无源器件连接,不影响XX装修并能有效降低故障率。 三、概要设计 结合对XX无线对讲覆盖的需求分析,本次设计要达到以下要求: ➢在保证系统整体质量及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成本; ➢尽量考虑施工过程中,原器件安装牢固,馈线的铺设简便、易行,保证施工不破坏XX 建筑结构和装修的外观,同时考虑施工比较容易实现及施工效率,确定合理的走线方 式; ➢设计中尽量作到室内场强均匀,并有足够的边缘信号强度合理选择天线的类型和规划天线的输出功率及布放位置,使在满足设计要求达到良好的均匀覆盖同时采用的天线 数量最少;

对讲机设计介绍

TI杯XX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设 计 报 告 单边带调幅对讲机

摘要:本对讲机系统采用单边带调幅(SSB)方式完成语音和数据的传输,通过使同一机器的发射和接收工作在不同频率实现全双工通信。超外差结构使接收机接收灵敏度高并具有自动增益控制(AGC)功能和信号强度指示。使用自制单边带晶体滤波器滤除载波及上边带以产生单边带信号。使用数字锁相环产生混频级本振,使得发射频率可在小范围内调整,实现多频道通信。 关键字:单边带超外差全双工多频道 Abstract:The interphones use Single Side Band (SSB) mode to fullfill the sound and data transmission ,and two different frequencies used by the stransimitter and the receiver respectly to make it possible to achieve the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The sensitivity of the receiver benifits from the superheterodyne architecture.The 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 and the indication of the intensity of the signal are also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9161537.html,ing the self-made crystal filter to remove the carrier and USB.The digital PLL used by the mixer make it possible to change the frequency in a small scale and communicate in multi-channel. Keywords:SSB Superheterodyne Full-duplex Multi-channel

双路对讲机设计解析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吕义斌专业班级:电信1102班 指导教师:王绪国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 多路(或双路)双工对讲机设计与实现 初始条件: 可选元件:扬声器,集成运放,集成功放(器件选择应满足技术指标)。电容、电阻、电位器若干; 或自选元器件。直流电源+9V, 或自选电源。 可用仪器:示波器,万用表,毫伏表等。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设计任务 根据技术指标和已知条件,完成对多路对讲机的设计、装配与调试,,鼓励自制稳压电源。(2)设计要求 ①多路对讲机的电路框图如图,A1、B1和C1地址是控制讲话多路开关选通某一路扬声器作为送话用,A2、B2和C2地址是控制听话多路开关选通某一路扬声器作为听话用。讲话扬声器通过讲话多路开关把信号送入放大系统,然后经过听话多路开关送入用作听话的扬声器,如果讲话扬声器和听话扬声器的功能互换时,对应的地址也应互换。在系统中讲话工作时,在各路扬声器附近都有发光二极管显示,说明系统有人使用,其他人暂时不能使用。当系统无人使用时,发光二极管灭,这时,其他用户才可以使用系统对话。系统中还设置禁止使用端,在不使用对讲系统时,该禁止端使讲话多路开关和听话多路开关停止工作。该系统扩展后可实现——医院病房病员呼唤机。 采用集成运放和集成功放及阻容元件等构成对讲机电路,实现双方异地有线通话对讲;用扬声器兼作话筒和喇叭,双向对讲,互不影响;工作可靠,效果良好。 电源电压:+9V, 功率:≤0.5W。 ②选择电路方案,完成对确定方案电路的设计。 ③利用Proteus或Multisim仿真设计电路原理图,确定电路元件参数、掌握电路工作原理并仿真实现系统功能。 ④安装调试并按规范要求格式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 ⑤选做:利用仿真软件的PCB设计功能进行PCB设计。 时间安排: 1、前半周,完成仿真设计调试;并制作实物。 2、后半周,硬件调试,撰写、提交课程设计报告,进行验收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