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偏好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

目录

流动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

流动性陷阱概述

流动性陷阱分析

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的特点

[编辑本段]

流动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

人们宁愿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股票和债券等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的欲望[编辑本段]

流动性陷阱概述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到某种水平时,人们对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变得有无限弹性,即人们对持有债券还是货币感觉无所谓。此时即使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也不会再下降。

流动性陷阱的现代解释:

流动性滞存主要包括:⑴、居民和企业的现金窖藏;⑵、银行的存差。

银行的存差部分可以变为国债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国债部分可通过政府支出花出去,用于实体经济部门,而在中央行存款的部分则只能滞存于银行系统内。至于企业和居民的现金窖藏,则明显是流动性滞存。

窖藏还有另一种形式,就是当银行存差过大时,银行为减轻存款利息负担,会降低居民和企业在银行存款的利息率,进一步取消存款利息,甚至对存款收费。在银行不是通过贷款,而是直接通过存款来获益的情况下,就相当于存款者通过银行来窖藏

现金,这与租用银行保险箱类似。这时,银行成了吸收资金的“黑洞”。真正的流动性陷阱就出现了。

[编辑本段]

流动性陷阱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一般是从利率下调刺激经济增长的效果来认识流动性陷阱的。按照货币—经济增长(包括负增)原理,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改变利率。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假定货币需求不变),资金的价格即利率就必然会下降,而利率下降可以刺激出口、国内投资和消费,由此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如果利率已经降到最低水平,此时中央银行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再降低利率,人们也不会增加投资和消费,那么单靠货币政策就达不到刺激经济的目的,国民总支出水平已不再受利率下调的影响。经济学家把上述状况称为“流动性陷阱”。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由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组成。在流动性陷阱下,人们在低利率水平时仍愿意选择储蓄,而不愿投资和消费。此时,仅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就无法影响利率。如果当利率为零时,即便中央银行增加多少货币供应量,利率也不能降为负数,由此就必然出现流动性陷阱。另一方面,当利率为零时,货币和债券利率都为零时,由于持有货币比持有债券更便于交易,人们不愿意持有任何债券。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增加多少货币数量,也不能把人们手中的货币转换为债券,从而也就无法将债券的利率降低到零利率以下。因此,靠增加货币供应量不再能影响利率或收入,货币政策就处于对经济不起作用状态。

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无穷大的情况。

在以利率为纵轴,货币量为横轴的平面座标图上,可以用货币需求曲线上与某一最低限度利率水平相对应的一段平行于横轴的曲线来描述流动性陷阱。出现这种情况,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将完全被投机性货币需求吸收,不再会引起利率的下降和投资的增加。这是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首先提出的,但将其命名为流动性陷阱的则是英国经济学家D.H.罗伯逊。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同时受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支配,就是说,它既是国民收入的函数,也是利率的函数。由于利率的不确定性将造成债券价格升降,人们便有机会在持有债券和持有货币之间进行选择。当市场利率降低(债券价格提高),且低于某种“安全水平”时,人们预期未来利率将上升(债券价格下跌),从而愿意多持有货币。反之,人们就会少持有货币而多购买债券。上述对持币动机及对货币需求的解释,实际上并未超出古典学派的视野。不同的是,凯恩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一种特殊的情况,即当利率降至某种水准时,则根据上述理由,灵活偏好可能变成几乎是绝对的;这就是说,当利率降至该水准时,因利息收入太低,故几乎每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债务票据。此时金融当局对于利率即无力再加控制。他认为,金融当局对于市场利率,并不总能随心所欲地加以调节;利率降至某一水平之后,任何措施都不再能使它下降。这种无能为力的状况,恰如落入陷阱一样。

流动性陷阱的存在,意味着运用货币手段来解决经济萧条问题可能是无效的。这一结论动摇了古典学派的理论根基。因此,围绕流动性陷阱问题,西方经济学界争论很大。凯恩斯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经济学家J.托宾在其早期论文中,曾运用若干资料证明了流动性陷阱的存在,并明确得出货币政策不如财政政策有效的结论。然而,另两位美国经济学家M.布隆芬布雷纳和T.迈耶同样进行了实证研究,却得出流动性陷阱并不存在的结论。货币主义代表人物M.弗里德曼则持某种折衷态度。一方面,他否定有流动性陷阱存在;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市场利率不可能无限降低,因为人们需要以货币来替代其他金融资产的普遍愿望会使利率的下降有一个最低的限度。

[编辑本段]

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的特点

从宏观上看,一个国家的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主要有三个特点:

(1)整个宏观经济陷入严重的萧条之中,需求严重不足,居民个人自发性投资和消费大为减少,失业情况严重,单凭市场的调节显得力不从心。

(2)利率已经达到最低水平,名义利率水平大幅度下降,甚至为零或负利率,在极低的利率水平下,投资者对经济前景预期不佳,消费者对未来持悲观态度,这使得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杠杆作用失效。货币政策对名义利率的下调已经不能启动经济复苏,只能依靠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等手段来摆脱经济的萧条。

(3)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趋向无限大。

流动性偏好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 目录 流动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 流动性陷阱概述 流动性陷阱分析 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的特点 [编辑本段] 流动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 人们宁愿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股票和债券等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的欲望[编辑本段] 流动性陷阱概述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到某种水平时,人们对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变得有无限弹性,即人们对持有债券还是货币感觉无所谓。此时即使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也不会再下降。 流动性陷阱的现代解释: 流动性滞存主要包括:⑴、居民和企业的现金窖藏;⑵、银行的存差。 银行的存差部分可以变为国债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国债部分可通过政府支出花出去,用于实体经济部门,而在中央行存款的部分则只能滞存于银行系统内。至于企业和居民的现金窖藏,则明显是流动性滞存。 窖藏还有另一种形式,就是当银行存差过大时,银行为减轻存款利息负担,会降低居民和企业在银行存款的利息率,进一步取消存款利息,甚至对存款收费。在银行不是通过贷款,而是直接通过存款来获益的情况下,就相当于存款者通过银行来窖藏

现金,这与租用银行保险箱类似。这时,银行成了吸收资金的“黑洞”。真正的流动性陷阱就出现了。 [编辑本段] 流动性陷阱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一般是从利率下调刺激经济增长的效果来认识流动性陷阱的。按照货币—经济增长(包括负增)原理,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改变利率。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假定货币需求不变),资金的价格即利率就必然会下降,而利率下降可以刺激出口、国内投资和消费,由此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如果利率已经降到最低水平,此时中央银行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再降低利率,人们也不会增加投资和消费,那么单靠货币政策就达不到刺激经济的目的,国民总支出水平已不再受利率下调的影响。经济学家把上述状况称为“流动性陷阱”。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由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组成。在流动性陷阱下,人们在低利率水平时仍愿意选择储蓄,而不愿投资和消费。此时,仅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就无法影响利率。如果当利率为零时,即便中央银行增加多少货币供应量,利率也不能降为负数,由此就必然出现流动性陷阱。另一方面,当利率为零时,货币和债券利率都为零时,由于持有货币比持有债券更便于交易,人们不愿意持有任何债券。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增加多少货币数量,也不能把人们手中的货币转换为债券,从而也就无法将债券的利率降低到零利率以下。因此,靠增加货币供应量不再能影响利率或收入,货币政策就处于对经济不起作用状态。 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无穷大的情况。 在以利率为纵轴,货币量为横轴的平面座标图上,可以用货币需求曲线上与某一最低限度利率水平相对应的一段平行于横轴的曲线来描述流动性陷阱。出现这种情况,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将完全被投机性货币需求吸收,不再会引起利率的下降和投资的增加。这是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首先提出的,但将其命名为流动性陷阱的则是英国经济学家D.H.罗伯逊。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同时受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支配,就是说,它既是国民收入的函数,也是利率的函数。由于利率的不确定性将造成债券价格升降,人们便有机会在持有债券和持有货币之间进行选择。当市场利率降低(债券价格提高),且低于某种“安全水平”时,人们预期未来利率将上升(债券价格下跌),从而愿意多持有货币。反之,人们就会少持有货币而多购买债券。上述对持币动机及对货币需求的解释,实际上并未超出古典学派的视野。不同的是,凯恩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一种特殊的情况,即当利率降至某种水准时,则根据上述理由,灵活偏好可能变成几乎是绝对的;这就是说,当利率降至该水准时,因利息收入太低,故几乎每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债务票据。此时金融当局对于利率即无力再加控制。他认为,金融当局对于市场利率,并不总能随心所欲地加以调节;利率降至某一水平之后,任何措施都不再能使它下降。这种无能为力的状况,恰如落入陷阱一样。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名词解释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名词解释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所谓流动性偏好陷阱是指经济中的总需求不足,不能产生与引起需求相应增长的有效需求。需求不足的程度由流动性偏好决定。凯恩斯曾用“流动性偏好陷阱”一词来描述这种情况。而此处则借用了金融学家克鲁格曼的说法,他认为,如果投资者把未来收入的现值看得比当前收入的现值大得多时,即使货币存量或可贷资金存量很大,也无法有效地启动经济。这种经济状态就称之为“流动性陷阱”。 一、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的形成原因分析(1)导致“流动性陷阱”的宏观经济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失业率、预期通货膨胀率、持久收入假说和人口统计特征。其中,失业率高、预期通货膨胀率低和持久收入水平低都会导致人们持有较多货币而不愿意将它们转化为实际消费,从而降低了[gPARAGRAPH3]效应的作用,即需求不足,引发了“流动性陷阱”。(2)供给冲击和利率上升,减少了货币创造的速度,加剧了“流动性陷阱”。在经济出现过热的情况下,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利率往往意味着减少货币供应量,进而减少了货币创造的速度,结果是人们手中的现金越来越多。 (3)短期内政府财政收支规模过大也会导致“流动性陷阱”。从货币需求的角度看,政府干预经济必然会减少货币需求,但由于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制度,以及存款保险制度等多种原因,各国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通常比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高得多。中央银行的再贴现业务以及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并向中央银行交纳准备

金,是创造流动性货币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样,就使得流动性过剩与流动性不足两种流动性偏好同时存在,且此二者都得不到满足,使“流动性陷阱”的出现成为必然。因此,控制货币供应量以降低通货膨胀率是防止“流动性陷阱”产生的根本措施。二、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的对策建议(1)首先,央行应该合理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各国中央银行在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除了流动性陷阱外,还有另一种不容忽视的情况,那就是银行体系超额准备金率是否足够高。超额准备金率过高,必然导致货币乘数过小,货币创造的速度跟不上社会对货币的需求。为此,中央银行可以考虑通过适当调整超额准备金率,达到刺激投资的目的。

流动性陷阱

1.挤出效应:是指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引起的私人消费与投资减少的经济效应。可通过图 形加以说明。挤出效应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财政政策的效果。其大小受到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等因素的影响。 2.实际余额效应:是指价格水平下降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 值增加,从而使人们变得相对富有,这又会使人们增加消费需求。这种效应被称为实际余额效应。 3.马歇尔--勒纳条件:一国货币贬值要改善本国贸易收支状况,一个充分条件是出口商品的需求 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4.货币创造乘数:指中央银行创造一单位的原始货币所能增加的货币供应量。货币创造乘数指货 币供给量对原始货币变动的比率 5.通货膨胀螺旋:通货膨胀不是价格水平的一次性改变,而是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多数情况下 通货膨胀似乎有一种惯性。如果经济发生了一定的通胀,那么,将会有不断持续下去的趋势。 这种情况称通货膨胀螺旋 6.流动性偏好陷阱:当利率很低时,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将变得无穷大,这就是所谓的“流动性陷 阱”或“凯恩斯陷阱”。这时,因货币的投机需求弹性变得无穷大,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保留在手中,货币的投机需求曲线成为一条水平线,LM曲线也变成水平线。此时货币政策完全失效,而财政政策十分有效。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财政政策中的自动稳定器和积极的财政政策1.税收的自动变化。在经济扩张和繁荣阶段,随着生产扩大就业增加,国民收入GNP和居民收入增加,政府税收会相应增加,特别是实行累进税制的情况下,税收的增长率超过国民收入增长率。税收增加意味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因而具有遏制总需求扩张和经济过热的作用。当经济处于衰退和萧条阶段时,国民收入GNP下降,税收相应减少。可见,在税率既定(给定)不变的条件下,税收随经济周期自动地同方向变化,起着抑制经济过热或缓解经济紧缩的作用。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财政转移支付(包括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有助于稳定可支配收入,进而稳定消费需求。在经济繁荣阶段,失业率下降,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的支出会随之自动下降,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需求增长;反之,在经济萧条阶段,失业率上升,失业人数增加,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的支出会随之自动上升,从而抵消可支配收入和消费需求下降。政府维持农产品价格的政策。这实际上是以政府财政补贴这一政府转移支付形式,保证农民和农场主的可支配收入不低于一定水平。在经济繁荣阶段,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农产品价格上升,政府根据农产品价格维持方案,抛售库存的农产品,吸收货币,平抑农产品价格,以减少农民和农场主的可支配收入;而在经济萧条阶段,对农产品的需求减少,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根据农产品价格维持方案,增加政府采购农产品的数量,向农民和农场主支付货币或价格补贴,增加他们的可支配收入。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由新西兰经济学家W·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即货币工资率的增加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加,引起物价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又成为当代经济学家用以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交替关系的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了如下几个重要的观点:第一,通货膨胀是由工资成本推动所引起的,这就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正是根据这一理论,把货币工资增长率同通货膨胀率联系了起来。第二,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存在着交替的关系,它们是可能并存的,这是对凯恩斯观点的否定。第三,当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u)时通货膨胀率为0。因此可以把自然失业率定义为通货膨胀为0时的失业率。第四,由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交替关系,因此可以运用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也可以运用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这就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工人们关心工资的购买力而不是货币工资本身,雇主也不关心名义工资而关心劳动的真实成本,这使人们对原始菲利普斯曲线的真实性提出质疑。1968年,货币学派的代表弗里德曼指出菲利普斯曲线忽略了影响工资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人对通胀的预期。对工人来说,实际工资才是真正重要的,所以名义工资变化率必须用通货膨胀率来纠正。工资变化率部分地由预期通货膨胀率决定,部分地由实际失业率决定;通货膨胀率等于工资变化率减去生产率增长率。即:只有生产率的增长率才能使这条垂线移动。这里的长期与短期,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个经济概念。看预期是否正确,通货膨胀预期是否能全部进入工资合同。不是,就是短期;是,就是长期。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现代菲利普斯曲线):短期的现代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在长期,人们有充分的时间调整通货膨胀的预期,所以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从u*出发的一条垂直线,它表明在长期内,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不存在替代关系。解释滞涨。

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 1、流动性陷阱的定义: 当利率极低的时候,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时无 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蓄起来,这种情况被称为“流动性陷阱” 2、流动性陷阱产生的原因: 根据凯恩斯的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人们的财富要么用货币形式保存,要么用债券形式保存,当利率比较低的时候,债券的价格比较高,人们预 期债券价格会下降,就不会有人愿意持有债券,人们都希望把手里面的债 券换成货币,对货币的需求就会增加。而当利率极低的时候,这时的债券 价格也非常高,人们认为此时的利率不太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 场价格不太可能再上升,因而会把手里面所持有的全部债券换成货币,所以,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都不会再去购买有价证券, 因而流动性偏好趋向于无限大,即出现“流动性陷阱”。 3、应对流动性陷阱的对策 (1)使用财政政策 根据IS-LM模型,当处于流动性陷阱的时候,货币政策无效,但此时 的财政政策会非常有效,因此,通过增加政府购买,减税等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刺激总需求,提高国民产出水平。 (2)使用汇率政策,实行货币贬值 根据IS-LM模型,LM处于水平,货币政策无效,但是,现在右移IS 曲线,将会对产出水平的增加非常有效,因此,央行通过在外汇市场上购 买外币而向市场投放本币,使本币贬值,然后出售政府债券等国内资产对

本币实行冲销性操作来保持国内货币供应量不变,本币贬值可以刺激出口,抑制进口,进而增加进出口,导致IS曲线右移,刺激总需求,提高国民 产出水平。 (3)使用非常规货币政策 非常规货币政策是相对于常规货币政策而言的,常规货币政策受到两 方面的约束: 一是“零利率下限”,即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的名义利率不可能为负; 二是市场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当市场利率非常低,面临“零利率下限”的约束时,经济处于流动性 陷阱的状况,这时人们认为利率已经达到最低,不可能再降低了,则债券 的价格达到最高,不可能再上升了,这是即使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人们也 不会去买债券,而是把货币持有再手里面,导致传统的货币政策无效;同时,当金融市场或者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市场利率的传导机制受损, 央行仅调节短段利率难以有效传导至中长期利率乃至实体经济时,传统的 货币政策也失去了效果。此时,就不得不采取非常规货币政策,因此,非 常规货币政策的核心就是要解决传统货币政策面临的零利率下限以及市场 利率传导机制受损的问题。 非常规货币政策种类 (1)银行存款的负利率 负利率政策突破了“零利率下限”,因此属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一种,负利率政策的理论基础是“持币成本非零”。

流动性陷阱的名词解释

流动性陷阱的名词解释 流动性陷阱是指在宏观经济中,由于市场对货币持有需求的增加和投资需求的下降,导致货币供应增加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和扩大产出无效果的情况。 首先,在经济中,货币的流动性是指货币可以快速转化为其他资产或用于交易的能力。当流动性陷阱发生时,人们更倾向于持有现金而不愿意进行投资或消费,从而导致货币长时间留存在市场中,形成了流动性陷阱。 其次,导致流动性陷阱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投资需求的下降。在经济低迷的时期,企业往往预期未来收入会下降,因此对于投资的需求减少。这将导致市场上对货币的需求减少,更多的货币会留在市场上,陷入陷阱。第二,市场对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不确定性会使人们更倾向于将资金保留在手上以应对突发事件,而不是投资或消费。 流动性陷阱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由于流动性陷阱导致货币难以通过投资来产生经济增长和扩大产出,从而使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其次,流动性陷阱还会导致利率水平下降,无法通过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在经济低迷时期,央行通常会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和消费,但在流动性陷阱中,人们对流动性的需求非常高,即使降低利率也无法吸引人们借款进行投资或消费。 为了克服流动性陷阱,政府和央行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首先,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刺激需求,增加投资和消费,从而减少

市场上的流动性。例如,增加公共支出或减税可以鼓励企业和个人增加支出。其次,央行可以采取非传统的货币政策措施,如量化宽松政策。通过购买国债或其他金融资产,央行可以增加市场上的流动性,从而降低利率,鼓励投资和消费。 总之,流动性陷阱是指由于市场对货币的持有需求增加和投资需求下降导致货币供应增加对经济增长无效果的情况。它对经济产生了消极影响,导致经济停滞和利率水平下降。为了克服流动性陷阱,政府和央行可以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来刺激需求和增加投资。

流动性偏好名词解释

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又称凯恩斯陷阱或灵活陷阱,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引诱的一种经济状态。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价格跌落而遭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流动性陷阱。但实际上,以经验为根据的论据从未证实过流动性陷阱的存在,而且流动性陷阱也未能被精确地说明是如何形成的。 流动偏好:又称灵活偏好,是指人们为应付日常开支、意外支出和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现金的一种心理偏好。该理论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M·Keynes)于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它根源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交易动机是为了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预防动机是为了应付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数量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并且是收入的增函数。投机性动机是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的动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与现实利率呈负相关。由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引起的流动偏好所决定的货币需求与收入(Y)呈同方向变动,可以表示为L1(Y);由交易动机引起的流动偏好所决定的货币需求与利率(r)呈反方向变动,故可以用L2(r)表示。这样,有流动偏好所决定的货币需求(L)就可以表示为:L=L1(Y)+L2(r)。

流动性陷阱现象的成因及解决途径研究

流动性陷阱现象的成因及解决途径研究 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着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率持续下降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背后,往往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是指经济体内部资金供给过盛,导致货币的资产性质增加,从而导 致利率下降不起作用,增加投资和消费支出也不会导致经济增长,这种情况下,增加金融机构发放的货币数量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也很有限。从表面上看,经济体内流动性很充足,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经济体的发展。 那么,流动性陷阱的成因是什么呢? 首先,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之间的失衡是流动性陷阱出现的根本原因。在经济 发展初期,货币供给不足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因此政府和金融机构往往会用扩大货币供给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发展。但是,当货币供给过剩时,货币需求反而会下降,资产的流动性降低,导致固定利率失去了其推动效应,从而使货币政策的调整无效。 其次,经济体内部结构的变化也能够导致流动性陷阱现象的出现。在经济结构 转型过程中,由于经济体内部的变化,部分经济主体利用收到的货币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投资,而是选择将资金放置在低风险利率下,造成货币在经济体内部流通不畅的情况,导致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那么,如何解决流动性陷阱问题呢? 首先,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是解决流动性陷阱问题的重要手段。货币政 策往往是解决流动性陷阱的重要工具,但是当货币政策失去效果时,政府和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整来刺激经济发展,从而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经济发展。

其次,加强货币教育也是解决流动性陷阱问题的重要途径。加强货币教育,提高人们对货币的意识和认识,从而使其更加理性地参与金融和经济活动,避免将资金投入低风险、低回报的领域,从而提高货币流通性,推动经济的发展。 总之,流动性陷阱是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其解决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努力,通过协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加强货币教育等手段,使流动性得到合理的利用,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流动性偏好陷阱名词解释

流动性偏好陷阱名词解释 流动性偏好陷阱是指投资者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具有高流动性的资产中,而忽视或低估了其他因素,例如风险和收益。这种偏好可能导致投资者错失一些潜在的机会或者承担风险。 在金融市场中,高流动性的资产通常指的是可以迅速买卖的资产,如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基金等。这些资产交易活跃,价格波动相对较小,因此具备较高的流动性。相比之下,低流动性资产,如房地产或私募基金等,交易难度较大,不易迅速变现。 投资者对高流动性资产的偏好有几个原因。首先,他们相信高流动性资产更容易买卖,能够随时提取和转移资金,因此能够在市场波动或者需要资金时迅速反应。其次,他们认为高流动性资产的价格更稳定,风险相对较低,因此更容易获得收益。另外,大多数投资者对高流动性资产的投资机会和信息更加熟悉,相对容易做出决策。 然而,流动性偏好陷阱存在几个问题。首先,高流动性资产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安全或者收益更高。投资者可能会忽视其他因素,例如风险和收益率,而只关注资产的流动性。这可能导致他们投资于低收益的高流动性资产,而错过了一些潜在的高收益机会。 其次,流动性偏好陷阱可能导致过度交易。投资者可能会频繁买卖高流动性资产,以追逐短期的收益。然而,频繁交易通常会导致交易成本的增加,并增加了投资组合的风险。

最后,流动性偏好陷阱可能使投资者忽视其他形式的投资,如不动产、私募基金等低流动性资产。这些资产可能具备更高的长期收益和抗风险能力,但缺乏流动性。如果投资者忽视这些资产,他们可能会错失一些长期增值和分散风险的机会。 为了避免流动性偏好陷阱,投资者应该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流动性、收益率、风险等。他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时间和风险偏好来选择合适的投资组合,而不仅仅关注流动性。此外,投资者应该定期审视他们的投资组合,确保其与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保持一致。

流动性陷阱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

流动性陷阱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系统作为整体的研究,旨在探索全球经济运作的原理和机制,以改善就业、物价、工资、利润等因素,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民生水平。实际上,宏观经济学与流动性陷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指的是由于中央银行利率太低,银行货币供应量过大,市场出现了无法撤出货币的情况。因此,中央银行可以采取相应政策,提升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增加货币供应量,从而抑制风险投资和消费支出,减少经济抑制因素。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是通过实证经济学的方法来阐明各种宏 观经济现象,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公共支出政策等。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考察宏观经济系统的演化过程和发展趋势,深入了解各个政策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有效预测和分析经济变化,从而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宏观经济学和流动性陷阱之间的关系在于,流动性陷阱是一种经济现象,可能会影响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和分析。当市场出现流动性陷阱的情况时,宏观经济学就可以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政策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中央银行可以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从而缓解流动性陷阱,释放经济实力,提升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此外,宏观经济学也可以解释出流动性陷阱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流动性陷阱,从而避免这些陷阱在未来再次出现。 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宏观经济学也有助于理解流动性陷阱的全面影响。流动性陷阱有可能影响经济增长率、物价水平、利率水

平和货币流通量等因素,进而影响市场运作和经济发展。宏观经济学可以解释出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影响政策制定和经济绩效的方式,以及什么情况下会导致流动性陷阱的出现。通过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就可以更好地把握货币政策对流动性陷阱的影响,并有效地避免和克服流动性陷阱而造成的经济危机。 因此,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和流动性陷阱的应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以上文章分析了宏观经济学与流动性陷阱之间的关系,并阐述了它们在货币政策制定和经济绩效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未来,宏观经济学将继续担任重要角色,促进经济发展,为政策制定提供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改善就业、物价、工资、利润等因素,抑制风险投资和消费支出,有效避免出现流动性陷阱。

中国流动性陷阱:现象、影响及应对——流动性研判之二

中国流动性陷阱:现象、影响及应对——流动性研判之二 本文分析中国面临的流动性陷阱问题,在比较欧美日货币政策方案及效果的基础上,得出中国需要曲线的、定向的量化宽松来应对,并与强改革相配合。 摘要: 1)流动性陷阱的危害。在流动性陷阱中,传统货币政策失效,央行增加多少货币供应,都会被人们储蓄起来,而不去投资和消费,致使经济陷入长期萧条。对债市,由于人们风险偏好很低,倾向于持有流动性好的短端投资,造成短端利率接近零,而期限利差、信用利差难以下降。对股市,由于人们投资、消费意愿低,分子(经济)和分母(风险溢价)都无法改善,陷入长期低迷。 2)海外摆脱流动性陷阱的成功经验。央行必须扩大其购买资产的范围,以降低银行风险资产比例的方式注入流动性,来压低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修复银行资产负债表,提高银行的放贷能力和意愿。同时随着资产价格上涨,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得以恢复,居民资产端膨胀,以此刺激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 3)中国已现流动性陷阱迹象。一方面,经济不断下滑;另一方面,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降至1%左右,与超额准备金利率0.72%仅差28bp,考虑到银行间市场与央行之间的信用利差和隔夜回购利率波动的风险补偿,隔夜回购利率已降至最低水平附近。而长端利率和贷款利率仍居高不下,降准降息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 4)中国的货币政策该如何应对?中国需传统和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并用,针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配以曲线地定向地量化宽松操作,量价双管齐下,以降低银行风险资产比例的方式注入流动性,且量要足够大。同时,必须实行“强改革+宽货币”的政策组合。破旧立新,堵住三大资金黑洞,加快新旧经济的替换速度。5)中国避免陷入流动性陷阱,需六大货币政策工具并用。针对当前短端利率几乎下降到底,而银行隐性不良率高、放贷意愿不足、实体经济融资难贵、长端利率下降困难等流动性陷阱迹象,我们预计央行应对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可能是:工具一,取消超额准备金利息;工具二,降准降息+定向降准;工具三,对商业银行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