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技术要求及施工要点

道路工程技术要求及施工要点

一、机动车道

1、现状道路的路面结构、状况及处治方式

现状道路路面结构为复合路面,原有水泥砼路面上罩面沥青砼形成,现状道路路面宽约6m、双向横坡,现状路面状况一般;为了减少对道路北侧山体的破坏,尽量不开挖北侧山体,同时为了满足规范要求的车道拓宽、超高要求,本次道路中心线无法与原有道路中心线重合,故拓宽宽度渐变不等、超高坡率与现状不同、加宽宽度不同等原因,在施工阶段根据现状实际情况,利用现状路面结构的基层作为本次路面结构的底基层。

2、结构组合及弯沉

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计算采用中等交通等级。路面设计轴载为 BZZ-100 标准轴载,车道累计轴载数为 1.55×107 次,结构组合为:

5cm 细粒式改性沥青砼(SBSAC-13C)+8cm 中粒式改性沥青砼(SBSAC-20C)+32cm5%水泥稳定碎石+20cm4%水泥稳定碎石,上、下面层改性沥青改性剂采用 SBS。路面计算材料参数取值及各层顶面设计弯沉值见下表:

3、材料

1)32cm5%、20cm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基层、底基层用水泥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要求,初凝时间应大于 4h,终凝时间应在 6h 以上。基层、底基层集料集料的最大粒径分别应不超过 31.5mm 和 37.5mm,集料压碎值≤25%。集料应洁净、无杂质。

基层采用骨架密实型,底基层采用悬浮密实型。集料级配要求见下表:

基层压实度≥98%,7d 无侧限抗压强度 3.0~4.0MPa,设计水泥用量 5%,实际施工时水泥用量以达到 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准。

底基层压实度≥97%,7d 无侧限抗压强度 2.0~3.0MPa,设计水泥用量 4%,实际施工时水泥用量以达到 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准。

2)8cmAC-20C 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

a.下面层为 8cmAC-20C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组

成可参考下表。

技术指标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b.粗集料

粗集料可采用碎石或破碎砾石。石质应坚硬、耐磨、洁净,形状接近立方体。其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c.细集料

细集料可采用天然砂、机制砂以及加工砂砾时产生的石屑。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要求。

d.填料

填料使用石灰岩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质量应符合要求。

e.沥青

上面层基质沥青采用 SBS 改性沥青(采用 I-D 型),技术标准必须符合下表的要求:

3)5cmAC-13C 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a.上面层为 5cmAC-13C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改性剂采用 SBS,掺量为沥青重量的 4%。矿料级配组成可参考下表。技术指标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b.粗集料

粗集料可采用碎石或破碎砾石。石质应坚硬、耐磨、洁净,形状接近立方体。其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c.细集料

细集料可采用天然砂、机制砂以及加工砂砾时产生的石

屑。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d.填料

填料使用石灰岩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e.沥青

上面层基质沥青采用 SBS 改性沥青(采用 I-D 型),技术标准必须符合下表的要求。

4)透层、黏层、封层

(一)透层

(1)为了使基层与沥青混合料面层具有良好的结合条件,半刚性基层顶面必须浇洒透层沥青,沥青层必须在透层油完全渗透入基层后方可铺筑。透层沥青采用乳化沥青(PC-2),透层应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干且尚未硬化时喷洒,透层油的用量 0.7~1.5L/m2,应通过试洒确定(本工程建议用量 1.5 L/m2)。

(2)透层油喷洒后通过钻孔或挖掘渗透入基层的深度宜不小于 5mm(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基层)~10mm(无结合料基层),并能与基层联结成为一体。透层油的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第 4 章的要求。

(3)透层油的粘度通过调节稀释剂的用量或乳化沥青的浓度得到适宜的粘度,基质沥青的针入度通常不小于100。透层用乳化沥青的蒸发残留物含量允许根据渗透情况适当调整,当使用成品乳化沥青时可通过稀释得到的要求的粘度。透层用液体沥青的粘度通过调节煤油或轻柴油等稀释

剂的品种和掺量经试验确定。

(4)用于半刚性基层的透层油宜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

(5)在无结合料料粒基层上洒布透层油时,宜在铺筑沥青层前 1~2d 洒布。

(6)透层油宜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均匀,使用的喷嘴宜根据透层油的种类和粘度选择并保证均匀喷洒,沥青洒布车喷洒不均匀时宜改用手工沥青洒布机喷洒。

(7)喷洒透层油前应清扫路面,遮挡防护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避免污染。

(二)黏层

(1)本工程中黏层油采用改性乳化沥青黏层 PC-3 黏层油,用量 0.5L/m2,其规格和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所使用的基质沥青标号宜与主层沥青混合料相同。

(2)黏层油宜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并选择适宜的喷嘴,洒布速度和喷洒的量保持稳定;沥青温度在 150~170°C之间,气温低于10°C时不得喷洒黏层油;寒冷季节施工不得不喷洒时可以分成两次喷洒。路面潮湿时不得喷洒黏层油,用水洗刷后需待表面干燥后喷洒。

(3)喷洒的黏层油必须成均匀雾状,在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不得有洒花漏空或成条状,也不得有堆积。喷洒不足的要补洒,喷洒过量处应予刮除。喷洒黏层油后,严禁运料车外的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过。

(4)黏层油宜当天洒布,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或稀释沥青中的稀释剂挥发后,紧跟着铺筑沥青层,确保黏层不受污染。

(三)封层

(1)采用 ES-3 乳化沥青稀浆作为新建沥青路面的下封层,厚度为 0.8cm。

(2)下封层材料、用量及施工方法详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a、矿料级配组成可参考下表。

b.粗集料

粗集料可采用碎石或破碎砾石。石质应坚硬、耐磨、洁净,形状接近立方体。其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c.细集料

细集料可采用天然砂、机制砂以及加工砂砾时产生的石屑。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要求。

(3)面层抗滑指标

上面层:SFC 60 ≥54,TD≥0.55。

二、绿道路面结构

绿道系统路面结构路基部分采用:5cm 彩色高粘度透水改性沥青混凝土(PAC-13)+20cmC20 透水水泥砼+15cm级配碎石。土基压实度不得低于92%。

彩色高粘度透水改性沥青混凝土(PAC-13)应满足《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_T 190-2012)中的要求,

彩色沥青砼的颜色在施工前应征求业主、设计、监理单位的意见,并统一确定方可实施。

C20透水水泥砼应满足《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2009)中的要求。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细集料中氯离子含量(按质量计)(%)按Ⅲ级标准:≤0.06。

三、人行道

人行道路面结构采用:5cm 彩色陶瓷透水砖(20x10x6)+3cm 中粗砂垫层+15cm C20 透水水泥砼+15cm 级配碎石。土基压实度不得低于 92%。

彩色陶瓷透水砖的颜色在施工前应征求业主、设计、监理单位的意见,并统一确定方可实施。彩色陶瓷透水砖的技术要求:

(1) 抗压强度:(等级 C40)平均值≥40.0MPa,单块值≥35.0MPa;

(2) 抗折强度:平均值≥5.0MPa,单块值≥4.2MPa;

(3) 抗拆破坏荷载:≥6000N;

(4) 耐磨性:磨坑长度≤35mm;

(5) 防滑性能(BPN):≥60;

(6) 保水性:≥0.6g/cm2 ;

(7) 透水系数:(水温 15℃)≥1.0x10-2 cm/s;

(8) 抗冻性:25 次冻融循环后满足外砚质量要求,且抗压强度损失率不得大于 20%;

(9) 外观质量:正面粘皮及缺损的最大投影尺寸≤

10.0mm;

缺棱掉角的最大投影尺寸≤15.0mm;

非贯穿裂纹长度最大投影尺寸≤10.0mm;

贯穿裂纹:不允许

分层:不允许

色差:不明显

(10)尺寸偏差:长度、宽度±2mm 以内;

厚度±2mm 以内;

厚度差±2.5mm 以内;

垂直度≤2.0mm;

平整度≤2.0mm;

直角度≤2.0mm;

(11)其它未尽透水砖技术要求按《透水砖》(JC/T945—2005)执行、施工及验收按《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2012)执行。

四、施工要点

1、施工技术规范

路基施工、排水工程、防护工程等所有工程施工,除满足设计要求外,还必须按现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 F30-201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等以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要求执行。

2、施工准备

1)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内容,进行现场调查和核对。

2)控制性点现场交桩,并按相应的施工规范规定进行控制测量,复测平面及高程控制桩。据此测出相应道路中心,路面宽度及纵横高程等样桩。

3)有碍施工的建筑物,管线等,该拆除的均应拆迁完毕,不能拆迁的应作好保护工作。

4)应沿道路路基边界作好排水措施,场地内水系应采取临时排水措施加以沟通,以保证施工期场地雨水排放,避

免施工期场地积水。

3、施工放线

1)道路施工放线应以道路中心坐标及曲线要素为依据,道路边线以道路平面图中给出的座标及标注的道路宽度为准,放线精度应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

2)道路标高及纵坡应以道路纵断面为准,道路纵断面图中路面设计标高为道路设计中线处路面标高(详见标准横断面图中示意),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设计给定的路拱横坡度进行施工。

4、路基

1)路基施工前,应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填方地段应对地面进行清理,清除草皮、树根、杂物、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并整平压实,达到有关规范和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填方作业。如若遇到现场工程地质情况与详勘资料不符或地面清理后碾压不能满足有关规范和设计要求,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现场进行研究处理。

2)路基施工前,必须先做好截水沟、排水沟等排水措施,才能进行路基施工。临时排水设施尽量与道路永久排水设施结合。

3)路基填料不得使用淤泥、有机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捣碎后的耕植土可用于填筑路堤边坡表层、中央分

隔带和绿化带表层。

4)填挖交界过渡段:填挖交界过渡段分纵向和横向,为减少路基的填挖交界处的不均匀沉降,填挖方路基衔接位置(包括半填半挖路基、路堤和路堑衔接位置),应根据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开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 2.0m 并朝挖方方向设 4%的坡度。

5)地面横坡陡于 1:5 时,原地面应结合清除草皮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 2.0m 并应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

6)路基填土应水平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厚度应按压实机的吨位进行确定,但不应超过 30cm,路基顶面最后一层不得小于 8cm。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最后削坡,确保路基全宽的压实度。

7)土方路基碾压施工应在最佳含水量±2.0%范围内进行,超出上述范围时应采取晾晒或洒水等措施。

8)地下水埋深较浅,水下部分填筑材料应选用水稳定性好、塑性指数不大于 6,且压缩性小、不易风化的透水性材料填筑,如沙砾、石质坚硬不易风化的片、块、碎、石等。

9)路堑开挖时,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路堑边坡不得超挖,严禁超挖后用土补填。

5、路面

5.1、路面垫层施工注意事项

1)根据各路段底基层宽度、厚度及松铺系数(通常约为 1.2),按计算间距严格控制卸料位置和数量。用平地机或其它合适机具将粗碎石均匀地摊铺平整。

2)初压,用8t两轮压路机压稳就位。碾压时由边到中,由低到高,每次重叠 1/3 轮宽。

3)撒铺填隙料,用石屑撒布机或其它合适机具将干填隙料均匀地撒布在已压稳的碎石层上,松厚约 2.5~3cm。必要时,用人工或机械进行扫匀。

4)振动碾压,用振动压路机(振动轮每米宽的重量至1.8t)将全部填隙料振入碎石间的空隙中。

5)再次撒布填隙料,撒铺松厚约 2~2.5cm,扫匀。

6)再次振动碾压,碾压过程中,对局部填隙不足处,人工找补;如有局部的多余填隙料则应扫到不足之处或扫到路面外。

7)局部补撒石屑并扫匀,振动碾压,直到全部填满为止。填隙料不得在碎石表面局部自成独立一层,表面必须能见碎石(一般外露 3-5mm)。

8)洒水终压,碎石表面空隙全部填满后,用 12-15t

三轮压路机压密。在碾压过程终不应有任何蠕动现象。碾压之前,宜在表面先洒少量水,洒水量 3kg/m2 或以上。

5.2、路面基层施工注意事项

1)路槽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后,方可进行基层施工,基层的施工必须遵循《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中的相关规定。

2)水泥稳定混合料拌和方法可采用机械拌和、人工拌和,但为了严格控制拌和均匀性,宜采用机械拌和法。

3)碾压前必须检查控制混和料的含水量和拌和的均匀性,应在混和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压实含水量时进行碾压。每次压实厚度最小为 10cm,最大为 20cm。超过 20cm 应分层压实,下层压实后,表面洒水润湿,即可施工上层。

4)松铺厚度为压实厚度乘以压实系数,压实系数应按试铺确定。为了防止碾压推移,在碾压时应自两侧压向路中。最后应碾压至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

5)压实过程中要注意找平,填补处要翻松加料,重新压实成整体,严禁用薄层贴补的办法进行找平。

6)分段施工的衔接处要注意留出一定长度不压,预留衔接处要适当加水泥和水重新拌和、整平,与下段同时压实。衔接处也可先压实,待下段施工时再挖松,并适当加水泥和水拌和、整平,与下段同时压实。

7)水泥稳定混合料从加水泥拌和到完成压实的延迟时间(包括干拌时间在内),不应超过 3 小时。

8)压成型后,必须及时洒水养护,禁止用水管冲洒,一般养护期不得小于七天,养护结束后应立即施工面层。每天洒水数次,以保持表面润湿为宜。

9)雨季施工要注意做好预防措施。根据天气情况,采取分段施工,保证雨前压实。如未经压实,被雨水冲刷,雨后凉至最佳含水量后,再加水泥拌和压实。

5.3路面面层施工注意事项

1) 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得在雨、雪天气及环境最高温度低于 5℃时施工。

2) 改性沥青混合料通常宜在规定的普通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基础上提高 10℃~20℃,特殊情况由试验另行确定。热拌普通沥青混合料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及压实时施工温度要求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 5.2.2-2 和表 5.2.2-3,同时还应满足表5.6.6 中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要求。

3) 沥青层的施工应采用机械化作业。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实际的混合料类型,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等,由试铺试压方法或根据以往实践经验确定,也可按 1.15~1.35 的松铺系数选用。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及

路拱、横坡,并按下式由使用的混合料总量与面积检验平均厚度,不符合要求应根据铺筑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T=100M/(DxLxW)

式中:D:压实成型后沥青混合料的密度,t/m3;

L:摊铺段长度,m;

M:摊铺段沥青混合料总质量,t;

T:摊铺层压实成型后的平均厚度,cm;

W:摊铺宽度,m。

4)摊铺前应检查工程施工范围内的井盖框、路缘石等是否已固定至要求高程,侧壁是否已涂好沥青黏层,顶面是否已有保护隔离措施。喷透层油或黏层油时,宜采用沥青洒布机,喷油管宜与路表面形成约 30°角,并有适当高度,以便路面上喷洒的透层油或黏油层形成重叠。

5)沥青混凝土应尽可能用摊铺机铺筑,摊铺机宜有自动调平装置。

6)摊铺应尽可能采用全路幅铺筑,如采用数台机械联合摊铺,各机纵向相距约 10~20m,纵向搭接至少 10cm,以利接缝密合。摊铺机后应配备人员作辅助工作,及时整形。

7)铺筑多层混合料时,上下层的接缝应错开,纵缝至

少 15cm,横缝至少 1m。道路面层接缝应削齐接平,粗粒混合料和联结层允许斜接,接缝处均应涂刷沥青黏层,接缝表面应予烫平。

8)碾压自路边压向路中。要配备与摊铺速度相适应的压路机数台,使碾压温度能达到规范要求。碾压顺序如下:接缝处预压-初压-全路复压-全路终压。

每次来回轨迹重叠,双轨压路机重叠 30cm 左右,三轮压路机重叠后轮宽度 1/2 左右。

9)压路机型的轻重选择一般为:初压轻型-复压重型-终压轻型。如沥青摊铺机已有夯实装置,亦可省去初压工序。

10)压路机宜有自动洒水设备,防止混合料粘轮,如无自动洒水设备,应有专人跟轮涂布油水(1:3)混合液。

11)施工遇雨应及时通知拌和厂停止供料,已出厂和已铺好的沥青粗粒式混合料,应立即快铺快压,抢工铺料完毕;如中粒式混合料施工遇雨,除已铺筑的做齐施工缝抢压完毕外,其余不得继续铺筑。

12)沥青混凝土路面应合理采用透层、封层和黏层措施,以加强路面结构各层之间的紧密结合,提高路面结构整体性,使各结构层之间不产生层间滑移。

13)在沥青路面的半刚性基层上必须浇洒透层沥青。

(完整版)水泥砼路面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要点

1、基本要求:采用强度高、收缩性小、耐磨性强、抗冻性好的水泥。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 2、品种:基层面水泥采用华楠水泥厂生产的北大荒牌普通硅酸盐水泥。 3、标号:所进水泥标号为 42.5 号。 ①、水泥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并应对品种、标号、包装、数量、出场日期等进行验收检查。 ②、不同标号、厂牌、出场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合堆放,并严禁混合使用。 ③、出场日期超过 3 个月或者受潮的水泥,必须经过试验,按其试验结果决定能否使用,使用时的水泥强度须达到强度要求。已经结块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 ④、施工中应对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和强度按进货日期进行必要的抽检和试验。 1、基本要求:采用质地坚硬、洁净、符合规定级配、细度

模数在 2.5 以上的中粗砂。 2、技术要求: ①、砂的含泥量不大于 3%。 ②、颗粒级配符合规范中的标准级配要求。 1、基本要求:碎石应质地坚硬、强度≥3 级、压碎值< 25%、最大粒径不大于 4cm。 2、技术要求: ①、泥土、淤泥及细屑的含量(<0.08mm )小于 1%。 ②、颗粒的形状近于正方形或者球形,针片颗粒含量不超过 15%。 ③、小于 2.5mm 的颗粒含量不大于 5%。 ④、碎石为 5-20mm 和 20-40mm 两级组合的连续级配。注意事项: ①、如果料堆中的粗集料发生离析,使用前应重新混合为符合要求级配的碎石。 ②、石料中如含有一些不能清除的杂物如石粉、煤渣、石灰、泥块、风化及软弱颗粒等等,碎石不能使用。 石料的清洗、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应使用硫酸盐小于2.7mg/cm3、含盐量小于5mg/cm3、ph 值不得小于4 的水,使用非饮用水时应有化验合格报告。

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

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 市政道路的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是指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和控制 措施。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要点。 1.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市政道路的设计方案要符合道路使用功能、交通流量和城市规 划的要求。同时要考虑到道路的宽度、坡度、路面材料等因素,保证道路的安全和舒适 性。 2.施工队伍的专业性:市政道路的施工需要具备一支专业的施工队伍,包括有经验的 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熟练的施工工人。他们需要熟悉施工工艺和操作规范,能够高效地完 成施工任务。 3.资金和材料的管理:市政道路施工需要有足够的资金和适量的材料。资金的使用要 合理安排,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材料的选择要符合标准和规范,确保道路的耐久性和安 全性。 4.土方开挖和填筑的控制:市政道路建设会涉及到土方开挖和填筑的工作。土方开挖 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避免过度开挖和不足开挖的情况。填筑土方要注意土质的选 择和控制厚度,确保路基的稳定和承载能力。 5.路面施工的技术要点:市政道路的路面施工需要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施工工艺。路基、基层和面层的施工要有较好的连接性和平整度。同时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6.环境保护措施:市政道路的施工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来保护周围的建筑物、植被和水体。在挖坑开挖时要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塌方和地下水倒 灌等情况。 7.交通管理措施: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交通进行合理的管理。比如设立施工标志和警示牌,指示行车方向和速度限制。避免施工现场对交通造成过大的影响,确保施工安全和交 通畅通。 8.质量检测与验收:市政道路的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包括道路的平 整度、强度、排水性能等方面的检测。并且要与设计方案进行对照,看是否符合要求。

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市政道排工程施工遵循的基本顺序是: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按照这个顺序,正常的施工顺序为基础处理、排水管道(涵)施工(雨、污水)、道路基层(常见的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道路面层(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站卧石施工、配套设施施工(电力、电信、公安、交管、园林、路灯。配套设施施工由相关单位负责施工)、人行道施工。 一、基础处理: 基础处理主要是因为道路土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而采取一系列工艺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常见的有开挖换填法、堆载预压法、深层搅拌桩固结法、强夯法等。开挖换填法根据换填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换填土、抛石挤淤法。 1、换填土施工就是讲承载力不够的软土挖弃然后换填承载力好的黄土进行分层回填碾压的工艺。换填法是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之一,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应用最多,但换填处理只能在软土层厚度较薄的情况下使用,软土层较厚时,换填处理的工程量大,施工比较困难,造价也很高,且开挖出来的软土还要找地方堆放,对环境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2、抛石挤淤法就是用块石通过挤压的办法将淤泥置换出来从而提高基础承载力的办法。 二、市政排水管道(涵)施工: 市政排水市政排水管道(涵)施工流程包括测量放线、开挖沟槽、施工管基管座、铺设管道、管道接口处理、砌井、闭水试验、回填土方。 1、测量放线: (1)中线测量 在施工中,根据设计设定的路线控制点,在现场测中线的起点、终点控制中心桩(用木桩固定,桩顶钉中心钉设定)。 (2)坡度板 埋设坡度板间距设为10米左右,当机械挖槽时应在人工清槽前埋设坡度板。坡度板应埋设牢固,不应高出地面,伸出槽帮长度不小于30㎝。坡度板的截面尺寸为8×20㎝。坡度板上的管线中心钉和高程板的高程钉保持垂直。 2、沟槽开挖: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要点及应用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要点及应用摘要 对比其他道路工程,市政工程更需要顾虑地下管线和设施,所以市政工程更 复杂而且难度更大,在施工过程中,也更容易出现问题。文章在介绍市政施工技 术的基本要求的同时,分析并总结路基施工技术的基本要点,旨在进一步提高市 政道路建设工程路基建设的水平。 关键词压实度;路基处理;施工要点 宽广的道路能够促进城市经济进步,同时也为人们工作和日常出行带来方便。但由于环境的制约,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出现一些不足,不利于人们出行安全和城 市道路建设,因此需要对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 1.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基本要求 (1)水温稳定 由于长期同时受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影响,路基强度减小,甚至破损,特别是 具有冰冻期而且季节性气候明显的地区,路基会随着温度和水土的变化,出现周 期性冰冻融化,进而造成翻浆和冻胀,路基强度也随之下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 过程中应尽量保证路基的强度不会发生明显下降,因此路基的综合治理需要因地 制宜,以确保路基的水温稳定性。 (2)保证足够强度的路基 路基施工时要保证路基在使用时形状不发生大的变化。道路的根基是路基, 如果路基的形状发生变化,道路病害则随之发生。操作时,尤其是路基的填筑和 开挖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施工需要,保证足够的路基强度。 (3)路基结构具有稳定性

道路靠路基支撑,路基是否具有稳定性决定了其是否能正常发挥作用,路基 的稳定性不佳,很难保证路面稳定。正如上文所提及,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很容 易影响路基的建设。为了防止此类破坏的发生,必须依据具体的问题,规划相关 解决措施,以保证路基和道路的正常使用从而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 2.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要点主要分两方面:(1)施工方 式是否妥当。因传统路基建设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市政道路建设的施工要求,所以 施工方法的革新尤为重要。目前,我国采用的施工方法有两种,一种为机械化施工;另一种为综合机械化施工,设备采用配套设备,辅助机配合主机相互协调以 完成作业。此方法的优点是:劳动量能有效减少,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工程质 量有效提高,缩短路基工程时间,施工效率显著提高,施工安全也能进一步得到 保障。(2)严格把控施工工序。工程的开展过程中,除了技术还应注意材料、施 工组织和施工现场管理等。工程的很多工序会同时进行,一旦没有严格把控工序,就会容易造成进度延误,所以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的规定要求,对工序进行 适当的设计并严格执行。 3.路基施工的技术要点 (1)施工测量 从整体到局部的测量选择是施工测量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的,必须要做好中线、导线及水准点的复测工作,测量过程需使用到的仪器在测量前应检测并调试,以 保证测量准确性。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设计图纸,测量时加桩地面标高和基点标 高在中线复测时设置妥当;放线测量时务必将误差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以确保定 位的精确度。另外,为了防止路基建设中出现不可预计的问题,施工时要注意工 程地下铺设的管网路线。 (2)填方路基 路堤填筑前需要选择试验段,在试验段内需确定的技术参数有:设备如何组 合达到最佳、测定土的松铺系数为多大、压实遍数是多少、每台班最合理的工作

道路工程技术要求及施工要点

道路工程技术要求及施工要点 一、机动车道 1、现状道路的路面结构、状况及处治方式 现状道路路面结构为复合路面,原有水泥砼路面上罩面沥青砼形成,现状道路路面宽约6m、双向横坡,现状路面状况一般;为了减少对道路北侧山体的破坏,尽量不开挖北侧山体,同时为了满足规范要求的车道拓宽、超高要求,本次道路中心线无法与原有道路中心线重合,故拓宽宽度渐变不等、超高坡率与现状不同、加宽宽度不同等原因,在施工阶段根据现状实际情况,利用现状路面结构的基层作为本次路面结构的底基层。 2、结构组合及弯沉 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计算采用中等交通等级。路面设计轴载为 BZZ-100 标准轴载,车道累计轴载数为 1.55×107 次,结构组合为: 5cm 细粒式改性沥青砼(SBSAC-13C)+8cm 中粒式改性沥青砼(SBSAC-20C)+32cm5%水泥稳定碎石+20cm4%水泥稳定碎石,上、下面层改性沥青改性剂采用 SBS。路面计算材料参数取值及各层顶面设计弯沉值见下表:

3、材料 1)32cm5%、20cm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基层、底基层用水泥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要求,初凝时间应大于 4h,终凝时间应在 6h 以上。基层、底基层集料集料的最大粒径分别应不超过 31.5mm 和 37.5mm,集料压碎值≤25%。集料应洁净、无杂质。 基层采用骨架密实型,底基层采用悬浮密实型。集料级配要求见下表: 基层压实度≥98%,7d 无侧限抗压强度 3.0~4.0MPa,设计水泥用量 5%,实际施工时水泥用量以达到 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准。 底基层压实度≥97%,7d 无侧限抗压强度 2.0~3.0MPa,设计水泥用量 4%,实际施工时水泥用量以达到 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准。 2)8cmAC-20C 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 a.下面层为 8cmAC-20C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组

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施工准备工作 1.1路基放样:恢复路线中桩,钉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路堑顶、边沟、截水沟的具体位置桩; 1.2路基施工前,对挖方、取土场和料场用作填料的土取样进行试验; 1.3场地清理,填方路基在填筑前进行压实;当基底松散土层厚度大于30cm时,应翻挖后再分层回填压实; 1.4挖边沟、截水沟,做好原地面的临时排水设施,并与永久型排水设施相结合。排走的雨水不得流入农田、耕地;亦不得引起水沟淤积和路基冲刷。 2路堑开挖工程 2.1采用挖掘机直接开挖,按设计自上而下进行,不可乱挖和超挖; 2.2路基挖方达到路基设计标高后必须立即进行排水边沟的施工。在整个施工期间,必须始终保证路段排水畅通; 2.3采用核子密度仪检测路基挖方段的密实度,以灌砂法校核。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严格按图纸设计要求的压实度标准控制压实度。路基顶面以下300mm的压实度,要达到96%,路基顶面以下换土超过300mm时,其压实度不小于96%;

3路基填方 3.1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分层平行摊铺,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严格控制每层填土厚度,按试验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来控制施工的填土厚度; 3.2不同土质填料要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度不得小于0.5m。 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0mm; 3.3路堤高度小于0.8m时,对于原地面清理与挖除之后的土质基底,将表面翻松300mm,然后整平压实; 3.4路堤填筑时,当地面自然横坡陡于1:5时,应在原地面挖台阶,宽度要满足摊铺和压实机械作业的需要,且不小于1m,台阶顶做成2%~4%内倾斜坡; 3.5填土路堤分段施工时,其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注则先填段应按1:1坡度分成留台阶;如两段同时施工,则应分成相互交叠衔接,其长度不小于2m; 3.6路基采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时,其顶面要做成2%~3%的双向坡,填筑最后几层时再逐渐恢复正常坡度,以雨季施工利于排水。在路基施工中,必须随时做好路基排水以及施工场地附近的临时排水设施,在路基边坡两侧用塑料布或编织袋设置临时泄水槽,根据情况30m~50m一道; 3.7在取土场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装车、自卸车运料至路堤

道路施工的关键步骤与技术要求

道路施工的关键步骤与技术要求道路施工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确保道路质量和安全意义重大。本文将介绍道路施工的关键步骤和技术要求,以帮助读者了解道路施工的流程和要点。 一、前期准备 道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包括项目评估、设计方案、施工图纸等准备阶段。施工前的准备应当充分考虑交通组织、材料准备和人员配置等因素,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1. 项目评估:在项目评估阶段,需要对道路的用途和规模进行清晰的定义和界定,评估道路对交通流量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的要求。 2. 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是道路施工的基础,应该综合考虑地形、水文、交通组织等因素,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3. 施工图纸:施工图纸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参考,包括路面结构、排水系统、标线和交通信号等详细设计要求,确保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二、路基施工 路基施工是道路施工中的第一步,它为道路提供坚实的基础,保证道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1. 土方开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确保路基的设计高程和平整度。

2. 路基填筑:路基填筑前,应先进行地基处理,包括破碎和加固等措施。填筑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分层填筑,并使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夯实。 三、路面施工 路面施工是道路施工的核心环节,它决定了道路的平整度、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1. 底基层施工:底基层施工包括砼或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和夯实。摊铺时应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摊厚和摊宽,夯实时应遵循合适的夯实方法和夯实参数。 2. 面层施工:面层施工是路面最外层的施工,包括沥青面层或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摊铺和整平。摊铺时应保证温度和湿度的条件,整平时应采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 四、排水系统建设 排水系统建设是路面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道路的防水和排水具有重要作用。 1. 路缘石的安装:路缘石的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 2. 排水管道的敷设:排水管道的敷设要求准确,施工时应考虑道路的纵坡和横坡,以确保排水畅通。 五、标线和交通信号灯安装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点(32份)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点(32份) 为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顺利进行,以下是关于施工技术要点的32项建议: 1. 施工前应对工程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调查,了解地质情况和地下管线分布,以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 在施工期间,务必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施工,并保证施工质量。 3. 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 4. 在施工期间,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垃圾和杂物,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 5. 对需拆除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进行合理的拆除方案和安全防护措施,并确保无人员和财产受到危害。

6. 在施工期间,应确保施工区域的交通安全,设置合理的交通指示标志和临时交通设施。 7. 施工期间应进行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噪音、震动和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8. 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并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证书和资质。 9. 在施工期间,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使用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10. 施工前应对工程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确保施工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11. 在施工期间,应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达标。 12. 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设施和急救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13. 在施工期间,应做好施工记录和施工日志,以便后期的查验和评估。 14. 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排水和防水措施,避免因雨水等原因导致施工工期延误。 15. 施工期间应定期进行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16. 在施工期间,应进行临时工程的建设和拆除,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17. 在施工期间,应合理安排施工队伍和材料供应,避免施工进度受阻。 18. 施工前应制定安全施工方案,特别是对高空作业和危险作业要做出详细的安全措施。

公路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全套

公路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全套 一、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公路工程的建设核心就是施工技术管理。通过进行技术管理工作,全面做好工程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周密思考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的种种可能存在的问题,想出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加强工程施工中重点、难点的控制,改善、优化施工设备,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资源流失与浪费,有章有序、按部就班的管理现场施工,进而达到质量、进程、效益等多方面的和谐统一。故技术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所体现的重要作用可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1、施工企业的经营效益以及企业信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当今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装备则同样需要相应的企业技术管理水平支撑和实施。 2、公路施工过程的特殊性。公由于公路施工种类各具特点,其形式和相应的要求各不相同,而且公路施工作业受到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各种复杂施工技术综合运应,多类工种交替施工,工序搭接又十分多样,因此在这些复杂的施工生产中就必须要对施工技术管理加以改进,以确保施工过程有序开展,提高施工工程质量和效益,降低施工成本等。

二、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原则 1、科技为先的原则 在实际施工期间,一定要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工艺和设备安全施工等要求进行管理,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才能促进公路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 2、节约性原则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将企业利益、国家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相结合,对施工技术进行的对比和分析,选择性价比最佳的施工方案. 3、政策性原则 在工作过程中,应该严格的贯彻国家经济政策,国家的经济政策是根据资源特征,按照不同时期技术规范与经济状况而制定,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的执行,如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节约土地、节约木材、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保护文物、保护农田等等。 三、施工技术管理现状分析 1、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众所周知,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是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及其质量管理的主体,占据着核心地位,对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及其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

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东辛农场场内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一、施工准备和工程测量 施工单位进场后,首先应做好以下几项施工准备工作: 1、熟悉设计意图,查对图纸文件资料。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对设计文件夹、图纸、资料认真进行熟悉,查对是否齐全,有无遗漏、差错或相互之间有矛盾之处,并认真做好记录,以便在图纸答疑会上提出,由设计单位补齐或更正。 2、现场踏勘、调查统计。对施工有影响,需拆迁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公用事业杆线、管道和附属设施以及树木、农作物、坟墓等进行调查统计。了解现场附近供水、供电、通讯设施、运输路线、场地及其它设施情况。 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申请开工报告。根据现场情况和调查研究,经过综合分析,编制具体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及其特点、施工方法、施工程序,针对关键性部位所采取的组织和技术措施、施工进度、工程量、机械设备、;劳力计

划、施工总平面布置等。在此基础上,起草并向监理组申报开工报告。 4、测量控制。对建设单位所交付的道路中线位置桩,水准基点桩等及其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若发现桩深不足、不稳妥、被移动,或测量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应按施工测量要求进行补测、加固、移设或重新测校,并通知建设单位。道路导线桩原则上每20米一根,山土填筑高程、二灰碎石高程、水泥砼路面高程等可测设到路旁的电杆或通讯杆上,以便施工控制。导线点和路面高程式由建设单位驻工代表现场确定,若与设计方案有较大出入,应及时向指挥部汇报。水准点以东方桥闸水尺为准(搪瓷尺顶高为3米)施工仪器使用前应进行检验、较正。 二、路基施工一般要求:路基是道路的主体和路面的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以满足设计与使用要求。为此,各施工队要按施工图纸认真开挖好基槽,并对原土进行压实。山土中含石量应在70%以上,其中严禁夹带油土等腐植质土,石块较大的应进行人工破碎。山土找平原则上用0.5—1.0cm碎石子。采用石粉找平时,应控制厚度为3cm以下。山土底基层压实应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

道路交通工程技术要求及施工要点

道路交通工程技术要求及施工要点 一、交通标线 1、道路标线涂料采用深标Ⅱ型热熔标线涂料涂划。标线涂料应符合《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的有关规定,并且玻璃珠含量应≥30%;耐磨性:经200转/1000g后减重质量≤50mg;抗压强度≥15Mpa,软化点:100-120℃.减速标线厚度应不小于4mm,其余交通标线厚度均不应小于2mm。 2、敷设标线的路面表面应清洁干燥。 3、标线尺寸: 车行道边缘线:一般路段采用15cm宽白色实线,禁停路段采用15cm宽黄色实线; 车行道分界线:白色虚线,实线段长度2m,间隔4m,宽15cm; 导向车道线:白色实线,长30m,宽15cm; 可跨越对向车行道分界线:单黄虚线,实线段长度4m,间隔6m,宽15cm; 禁止跨越对向车行道分界线:单黄实线,宽15cm; 中心双黄线:黄色双实线,中心间距50cm,宽15cm;

停止线:白色实线,宽40cm; 人行横道线:白色实线,线宽40cm,间隔60cm; 导向箭头:白色,箭头长3m。 二、交通标志 1、交通标志的设置,以保证交通畅通和行驶安全为目的,结合道路线形,交通状况,沿线设置等情况,根据交通需求设置不同交通标志,以及时准确提供信息,使车辆能顺利、快捷地抵达目的地,不发生错向行驶。 2、交通标志的设置应按照禁令、指示、警告的顺序、先下后上,先左后右进行排列。 3、各种交通标志的设置位置到所指示地点的距离(即视认距离)应满足规范要求。 4、交通标志颜色严格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执行。 5、指路标志牌信息应参照《深圳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要求》进一步完善,英文翻译符合《汉英深圳公示语辞典》;汉字采用文泰简体中黑,字高不小于35cm,阿拉伯数字及英文采用文泰英文264。指路标志的版面设计采用深圳市新标准形式,版面尺寸统一,汉字间隔、笔画粗度、最小行距、边距等均以国标为依据。为使标志版面更加美观,以

道路)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

道路)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一)、稳定层混合料基层 1、混合料配合比不稳定 现象: 混合料的“水灰比”及含水量变化大,其偏差常超出允许范围。混合料的色泽不一,含水量多变。在现场碾压2~3遍后,出现表面粗糙,石料露骨或过分光滑。现场取样的试件强度离散大。 原因分析: 采石厂供应的碎石级配不准确,料源不稳定;料堆不同部位的碎石由于离析而粗细分布不均、影响了配比、外观及强度。 拌和场混合料配合比控制不准,含水量变化对重量影响未正确估算;计量系统不准确或仅凭经验按体积比放料,甚至连续进料和出料,使混合料配合比波动。 混合料放到堆场时,由于落差太高造成离析;出厂又末翻拌,加剧了配合比变化。现场摊铺时,由于人工或机械原因造成粗细分离。 预防措施:

骨料级配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采购时应按规定采购,进料时进行抽检,符合要求后使用。 混合料拌和场,必须配备计量斗,对各种原材料按规定的重量比计量;要求不高时也可按材料松容重折算成体积比,进行计量控制。每种原材料的数量应控制在其使用量的±5%误差范围内。当含水量变化时,要随时调整计量,或调整体积比保证进料比准确。 混合料拌制时,拌和机应具备联锁装置,即进料门和出料门不能同时开启,以防连续出料,造成配合比失控。 堆场混合料有离析时,在出厂前必须用装载机(铲车)进行翻堆,使堆料高低翻拌匀称。装车时铲斗不要过高,以免混合料离析。 加强混合料配比抽检,凡超出质量标准范围,必须重新拌制,达到质量要求后才能出场。 治理方法: 发现现场的混合料粗细料星散,应在现场从头翻拌匀称后再摊铺或者退料。 局部范围出现露骨、或过分光滑,可局部翻松10cm厚度以上,撒入预拌好的混合料,拌匀后,再重新碾压。掺加量视具体情况而定。

道路工程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第一节道路工程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施工准备 1、道路工程应严格按照国家部颁规范、行业有关标准,天津市有关施工规定及本工程施工图设计图纸施工。 2、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在设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发现问题及时与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取得联系。 3、根据现场情况核实工程量,根据工期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及时提供开工报告。 4、解决好施工水、电的供应,保证施工设备、材料和生活必须品的供应。设立必要的安全标志。 二、施工放线 1、路基开工前应全面复核设计中线,并固定中线主要控制桩(与其他道路相交点、平曲线转点、平曲线各要素点),有关水准点及规划桩位等均由甲方负责提供,并按设计横断尺寸进行放样。 2、施工前请与甲方及有关部门联系并了解现状地下各种管线及障碍物的规格、位置等并予以现场刨验,以免损坏管线。 三、路基工程施工 路基应稳定密实,路基的压实标准均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分层填筑碾压,路基压实度、填料最小强度标准见表1*** 路基压实度(重型击实)、填料最小强度表1 表中深度为路面结构底起算。路基顶面弯沉值≤310.5(1/100mm) 四、路面工程施工

1、路基经压实度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路面工程施工。 2、沥青面层层间洒布粘层油,面层与基层间撒布透层油。 3、有关材料要求 1)沥青混凝土面层 ①沥青 表面层及下面层沥青混凝土中的沥青采用A级70号,具体技术要求见表2。 表2 ②粗集料 沥青面层的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不宜采用颚式破碎机加工。 路面抗滑表层粗集料应选用坚硬、耐磨、抗冲击力耗的碎石或破碎砾石,不得使用筛选砾石、矿渣及软质集料。粗集料质量应符合表3的要求。 当采用的粗集料对沥青的粘附性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不符合要求时,可

市政道路施工技术要点

市政道路施工技术要点 一、路基施工 (一)施工准备工作: 1、施工专项技术方案编制、审批; 2、试验工作准备:对路基土进行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标准击实、CBR试验等; 3、测量工作准备:按设计图纸及有关规定进行线路及高程的复测,水准点及控制桩的核对和增设。在测量放线前一定要对所使用的仪器进行检测。看仪器是否损坏,精度是否达到要求,一切检验合格后才可进行实际的施工测量 4、设备进场、报验:推土机(T140~T220)、平地机(PY160~PY190)、装载机(ZL50)、振动压路机(20~22t)、小型压路机(1.5t)、反铲(220~330)、自卸车(15~20t)、洒水车(8~10T)、道路破除设备(反铲配液压锤)。 5、道路工程开工申请、批准; 6、填方路基试验段施工目的: (1)、为了确定松铺厚度、压实厚度,以及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与压实度的关系、确定压实层的均匀性,为后续大面积路基填方施工积累施工经验和现场检测数据; (2)通过试验段挖装、运输、整平、碾压的生产过程,总结出最佳机械配置和施工组织,验证联合作业的协调性和生产指挥的有效性; (3)、验证路基填方施工方案的可行性,通过试验段施工试验,优化压实机械组合和施工人员组合、完善路基填方施工方案; 试验段施工总结的内容:总结要有施工组织准备、人员准备、设备准备、施工、检测、验收记录等;分析碾压遍数和各项控制指标的关系,绘制关系图;总结得出结论; 7、根据报批的分段、分幅施工方案,正式开始路基施工。

(二)实施要点 1、填、挖方施工测量 每一地段开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放线,测设线路中心线桩、两侧边线桩、各主要工程建筑物的位置桩。施工中应经常检查,对遗失或位置移动者随时补钉校正。 (1)应按设计横断面计算填土坡脚位置或挖方坡顶位置,测设坡脚或坡顶桩。 (2)直线段20m、转弯段10m,均应测设中线、边线桩,并设置填挖高程标志,小量填挖地段在木桩上标明填挖高度。 (3)用机械挖土时,在机械行进的前方应设立明显的标杆;路基边线桩也不得短于50㎝。 (4)测定取土坑时,应在内外坑边钉桩,桩上标明挖土深度,待挖至坑底20~30㎝时,用水平测量定出设计纵坡后,再继续挖掘。 2、路基施工设计要求 (1)破除旧路面、房基、拆除人行道板、建筑垃圾,要求至路床。路段上的生活垃圾等要全部清理干净,要求清除至原状土分层夯实。路床下建筑垃圾采用翻挖回填,分层压实回填时,填料最大粒径10cm,CBR值须满足《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中表6.3.12-1相关规定。(西三环设计一标要求) (2)既有道路拓宽部分为零挖零填,地表覆盖的人工填筑土,为保证路床压实度、强度和水稳定性,对道路拓宽部分及既有人行道或绿化带改建为行车道的路段作如下处理:对上述机动车道区域必须翻挖至路槽以下80cm,0~30cm上路床掺6%石灰改良,30~80cm下路床掺4%石灰改良处理后分层回填,分层压实;位于非机动车道、上路床采用掺6%石灰改良,下路床填筑同一般路基;人行道路基填筑采用素土填筑,路床不再做掺灰处理。(西三环设计二标要求) (3)新建道路路基填方高度小于50cm或零填挖路段,若路床及路基填料最小强度

道路工程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

道路工程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 1、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方案 本工程滨水路设计有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本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及现状路改造。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做法为素土夯实,3厚3:7灰土,250厚水稳层,40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30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厚红色MMA沥青面层。本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法为素土夯实,3厚3:7灰土,250厚水稳层,40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30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现状路改造原路面拉毛处理新增4厚彩色MMA沥青面层。 1.1 土方路基施工 施工工艺:水准点引测复核一自然地面测量一放线一基底清理T填方、压实T平整、碾压。 测量放线 (1 )构筑物的轴线控制桩和高程控制点布设时应便于在施工中使用,同时利于桩位保护和相互复核。 (2)工程开工后,与业主进行现场水准点移交后,根据竖向设计图纸,认真对标注桩、水准高程、平面位置、现场自然地面标高等进行全面复测,并作好相关记录,作为土方工程量结算的依据。 (3)实地测放道路中线桩及各管线控制桩。沿道路两侧红线外每50m间距布设临时水准点,各临时水准点必须按闭合水准线测量法进行引测。 (4)测量工作要做到记录规范、清晰、签字齐全;并由测量工程师组织各项工程、工序的复核验收,及时约请有关单位进行竣工测量交验,在项目部总工的领导下,加强测量复核的检查工作,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路基场地清理:施工时采用人工配合装载机、自卸汽车、 平地机作业的方法进行道路基底的盐渍土清理工作。 路基基底洒水、碾压:采用8t的洒水车进行路基段面的均匀洒水,

采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碾压时轮迹要重叠20〜30cm。对碾压不到位的地段或碾压困难处,可采用机械夯实或人工夯实的方法进行处理。 填方、压实:填方时每5为一层,使用8m的洒水车与大吨位振动压路机相配合的方式进行碾压,碾压时轮迹要重叠20〜30cm。对碾压不到位的地段或碾压困难处,可采用机械夯实或人工夯实的方法进行处理。 平整、碾压:填方压实至设计标高时,使用洒水车与大吨位振动压路机相配合的方式对路面进行整体平整碾压。 检验及检测:每层碾压完毕后,进行压实度、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弯沉值等项目的自检,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1.2 3:7灰土基层施工 用料组成 (1 )灰土系用石灰与土按3:7的比例拌合夯压而成,厚度3mm。 (2)土采用场地内现有粘性土。石灰采用熟石灰粉,石灰等级不得小于III级,要求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每2T为一批,不足2T也按一批计。 (3)选定好合格的土料与石灰后,做3:7灰土击实试验,检验数量每20m3检验一次(重型击实),以此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4 )含水量的控制是关键的一个环节,结合灰土击实试验报告的参数指标,含水量一般控制在20%-23%为宜,最大不超过24%。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压实系数、土料种类、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土含水量控制、厚度控制和压实度标准。 施工准备 (1)提前做好石灰和土的储料工作,保证储量满足配比要求。 (2)检验、检测所需施工机械设备、机具、测量试验仪器的性能,确保施工时运行正常。

道路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道路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1、路基施工 本工程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中,全部按照标准化作业方式组织施工,以确保工程优质、高效地完成。 (1)路基施工考虑机挖土石方,按比例按30%土方、67%碎石方、3%花岗岩(上部风化成砂土,下部成碎块状)考虑。施工中应根据实际土质情况,对路基进行处理。将土基碾压夯实后再回填至路床,保证压实度。挖除土方通过筛分,剔除大块建筑垃圾及腐殖土、生活垃圾后,可视实际情况作为回填用土。对含水量较大地带采用9%石灰处理。道路纵断面在满足道路排水及各类管线埋置深度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少填少挖、挖填平衡。 (2)原有混凝土路面及沥青混凝土路面利用挖掘机配合液压锤将其刨除,并运输到制定地点。 1.1、路堤施工方案 (1)路基填方施工在方案的制定上,紧紧抓住“选料,晾晒,整平,压实,检验”等关键环节施工,确保路基填筑质量。填土路基尽可能的避开雨季施工,并注重路基的防排水工作,加大旱季的施工力度,确保路堤的施工进度。路基土石方施工前,首先进行原地面清理,清理路基范围内的所有垃圾、灌木、树木、石头、废料、表土(腐植土)及草皮。场地清理完成后进行全面的填前碾压,使其密实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2)路基填筑前针对各种填料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JE40-2007)规定的方法进行颗粒分析、含水量与密实度、液限和塑限、有机质含量、承载比(CBR)试验和击实试验。然后选择路堤填料铺筑长度不小于100m的试验路段,进行该种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确定压实设备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确定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填料的含水量等。 (3)路堤土石方填筑按“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四区段(填铺区、整平区、碾压区、检测区)、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测签证、路基整形)”的施工作业法组织施工,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基底处理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施工。路基土石方除个别地段必须采用人力施工外,其余全部采用机械施工作业。优化匹配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推土机与平地机、振动压路机。配以洒水车,组成挖、装、运、卸(弃)、铺、平、压、检一条龙的机械化流水施工作业。即以挖掘机、装载机挖装,自卸汽车循环运输,推土机、平地机配合推平后振动压路机反复碾压至标准,检测采用环刀法或灌砂法进行检测。 (4)路基填筑工程是配套的机械化施工,采用各施工段之间的平行作业法和各机械班之间的流水作业法,形成挖、装、运、摊、平、压机械化流水作业,以保证路基填筑高质量、高速度的完成。 1.2、路堑施工方案 采用挖掘机挖、装土,自卸汽车运土,运距100m以内采用推土机及装载机施工。土石方工程施工配足施工机械设备,确保提前工期

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道路部分技术要求 一、本次道路工程招标范围仅包含道路土方、路基、路面结构层道路面层;不含交通工程、标识标牌; 二、本项目道路工程施工应严格遵循本项目的道路工程施工图纸,且应符合国家、海南省、琼海市颁布的有关道路工程施工验收等现行规范;包括但不限于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范、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建筑地基技术规范等 三、基本规定; 1、投标单位应具备相应的道路工程施工资质;从事道路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人员、作业 人员应认真学习并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2、投标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制定各项施工管理制度, 并贯彻执行; 3、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有关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深入现场调查,了解掌握现场情况,做 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4、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合同文件、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界域内地下管线等建构 筑物资料,工程水文地质资料等踏勘施工现场,依据工程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按其管理程序进行审批; 5、施工单位应按合同规定的、经过审批的有效设计文件进行施工;未经批准的设计变更、

工程洽商严禁施工; 6、施工中应对施工测量及其内业经常复核,确保准确;投标人应以招标人提供的水准点、 数据作为道路定位和标高控制的唯一依据,负责完成工程施工所需的全部施工测量放线工作,按国家测绘标准和本工程施工精度的要求设置用于工程的控制网,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投标人应在不受施工影响的位置引测辅助基线,设平面控制桩,以备施工过程中及时补桩;投标人应沿路线方向在不受施工影响的位置设置临时水准点,临时设置的水准点距离应以测高不加转点为原则,不得大于100m;临时设置的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投标人应在中心桩两侧不受施工影响的位置设桩,定出路中心或路肩边缘标高;投标人的测量人员应按中心桩位置复测原横断面,加桩处应补测横断面,并计算土石方量;施工过程中投标人员对平面和水准测量应准确及时,并应及时向施工人员提供测量数据并进行现场交桩;测量标志应坚固稳定,施工人员对测量标志应认真保护;路基工程基本完工后,工地测量人员必须进行全线的竣工测量;竣工测量包括:中心线的位置、标高、横断面图式、附属结构和地下管线的实际位置和标高;测量成果应在竣工图中标明; 7、施工方应按照国家、省和琼海市、行政主管部门有关施工安全防护的规定以及招标人 要求的和中标人的施工组织设计提出的措施做好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工程安全施工无事故;中标人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有针对性的安全文明施工方案和保障措施,并经监理工程师或发包人认可后严格执行;施工中必须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并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技术教育与培训;作业前主管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向作业人员进行详尽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形成文件; 8、遇雨期、台风天气、高温天气等特殊气候施工时,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专项施工 方案,并经审批程序批准后实施;施工中,前一分项工程未经验收合格严禁进行后一分项工程施工;

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1挖方路基技术措施 1.1有关爆破施工的注意事项 针对本段路基特点,挖方段均需采用爆破进行土石方开挖。爆破施工前,应制定专门爆破方案及爆破安全施工方案。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未经培训不得上岗。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爆破专项方案中的有关规定,不得随意施工。 1、石方爆破作业以及爆破器材的管理、运输、使用、检验和销毁等工作 2、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现行的《爆破安全规程》,主动接受当地公安部门的监督管理,光面爆破应严格控制钻眼间距和炸药用量。 3、施工机械作业时,除按规范操作外并应按事先设计的行走路线进行,其工作位置应平坦稳固,并应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 4、挖方高边坡实行“随开挖、随加固、随保护”,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5、高边坡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绑挂安全带的绳索牢固地拴在可靠的安全桩上,绳索应垂直,不得在同一个安全桩拴2 根及以上安全绳上拴2人以上。 6、高边坡施工应设置安全通道;开挖工作面应装运作业面相互错开,严禁上、下交叉作业,边坡上方有人工作时,边坡下方不准有人停留或通行。 7、清理边坡上突出的块石和整修边坡时,应从上而下顺序进行,坡面上的松动土、石块必须及时清除。严禁在危石下方作业、休息和存放机具。

8、施工中如发现山体有滑动、崩塌迹象危及施工安全时,应立即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和机具,并报告监理办和指挥部处理。 9、滑坡地段的处理,应从滑坡体两侧向中部自上而下进行,严禁全面拉槽开挖。施工中要设专人观察,严防塌方。 10、遇有大雨、大雪、大雾及六级(含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作业。高边坡路堤下方有道路的,施工时应设置警示标志。 11、施工机械靠近路堤边缘作业时,应根据路堤高度留有必要的安全距离(距离边缘1米以上),并设专人指挥,指挥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 12、弃土下方和有滚石危害范围的道路,应设警告标志、作业时禁止下方车辆、行人通行。 1.2有关路基边坡施工的注意事项 对于挖方路基地段,边坡坡顶、坡面、坡脚和边坡中部平台应设置地表排水系统,各种排水设施构造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当边坡有积水湿地、地下水渗出或地下水露头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地下渗沟、边沟渗沟或仰斜式排水孔,或在上游沿垂直地下水流方向设置拦截地下水的排水隧洞等排导设施。 根据边坡稳定情况和周围环境状况确定边坡坡面防护形式,边坡防护应采用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综合措施,稳定性差的边坡应设计综合支挡工程。条件许可时,宜优先采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防护措施。 2 为达到路基填料标准、压实标准所采取的工艺措施 2.1 开展填料施工设计 基层、面层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施工前,对挖方区及利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