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型号人工耳蜗参数对比

合集下载

耳内镜下经耳道下入路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解剖研究

耳内镜下经耳道下入路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解剖研究

耳内镜下经耳道下入路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解剖研究王博琛;赖彦冰;虞幼军;侯昭晖;陈抗松;柴斌;王跃建【摘要】目的介绍一种新的耳内镜下经耳道下入路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方式,探讨各种植入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在3例甲醛固定的成人正常颞骨标本开展新手术方式,并测量相关参数.结果所有标本均在耳内镜下显露圆窗龛,并植入电极,未开放乳突气房和损伤鼓索神经、面神经.圆窗膜外侧缘到鼓索神经出骨性鼓环处距离(a)5.47±0.11mm;圆窗下缘到外耳道下壁6点电极骨槽骨性鼓环端距离(b)5.62±0.43mm;外耳道下壁长度(c)12.63±0.99mm;面神经乳突段到外耳道下壁电极骨槽的最短距离(d)4.65±0.50mm;外耳道上壁长度(e)17.02±1.52mm.结论耳内镜下经耳道下入路人工耳蜗植入术是一种微创、安全、快捷且容易学习的具有可行性的新手术方式,对显微镜下圆窗显露不满意等复杂病例更具有其优势,但其具体效果尚待临床上进一步验证,并且对于其存在的局限性和并发症风险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改进.%Objective To describe a new endoscopic technique for cochlear implantation via a ear canal ap-proach, as well a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Methods Three human temporal bone specimens (6 ears) were used to simulate cochlear implantation and to measure relevant anatomical parameters under a surgical microscope. Results The round window niche was exposed, and implant electrodes implanted without opening the mastoid cells or damaging the chorda tympani nerve or facial nerve, under an endoscope in all cases. The distance was 5.47±0.11 mm between the lateral margin of round window and the junction of the chorda tympani nerve and the tympanic ring;and 5.62±0.43 mm between the inferior margin of round window and the groove for the inferior wall ofthe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The length of the inferior wall of the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was 12.63±0.99 mm. Distance between the mastoid segment of facial nerve and the groove for the inferior wall of the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was 4.65±0.50 mm. The length of the up-per wall of the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was 17.02 ± 1.52 mm. Conclusion Endoscopic transmeatal approach for cochlear implantation is minimally invasive, safe, time saving and easy to learn. Its advantages in complicated cases include easi-er exposure of the round window, although its efficacy needs further clinical verification.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to define its limitations and risk of complications.【期刊名称】《中华耳科学杂志》【年(卷),期】2017(015)005【总页数】5页(P595-599)【关键词】耳蜗植入;耳内镜;外耳道【作者】王博琛;赖彦冰;虞幼军;侯昭晖;陈抗松;柴斌;王跃建【作者单位】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佛山 528000;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佛山 528000;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佛山 528000;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北京 100853;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佛山 528000;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贵阳550002;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佛山 52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4人工耳蜗植入术(cochlear implantation,CI)是治疗重度-极重度且助听器效果不佳的感音神经性聋的重要外科技术手段,为降低其手术并发症,国内外学者已进行了耳内镜下微创入路CI的初步探索[1]。

人工耳蜗植入

人工耳蜗植入




体 佩 式 言 语 处 理 器

最新的耳背式言语处理器
植入耳蜗的前提条件
语前聋患者除需要恢复听觉外,还要进行语言学 习。一般要求植入年龄在17岁以下,但最佳年龄 为8岁以下,因为5至8岁以前是学习语言的最佳 时期,超过8岁学习语言相对比较困难。 耳聋的时间越短人工耳蜗植入后的效果越好。对 语前聋的儿童来讲,由于人在4岁之前处于言语形 成的黄金时期,所以越早植入对孩子的语言学习 越有好处。 语后聋患者耳聋时间较短的基本不需要进行语言 训练,耳聋时间较长的需要进行一定的语言训练。 各年龄阶段均可以植入。
我院人工耳蜗手术开展回顾

1985年樊忠教授即在我省首先开展了单导电子耳 蜗的临床试验。
2001年在我院成立了我省首家人工耳蜗植入小组, 并与欧洲MED-EL人工耳蜗中心合作成立了人工 耳蜗植入中心。他们应用最先进的MED-EL COMBI 40+人工耳蜗进行了植入手术,均获成功。 术后患儿已获得良好的听力水平,现已进入正常 幼儿园学习。

稍后请看我院的手术录象
术后并发症
与其他手术一样的并发症,包括麻醉意外、伤口 感染、流血等。 属于耳科手术的并发症,如耳部麻痹、味觉障碍、 面部肌肉无力、头疼、眩晕、耳鸣等,以上是手 术可能发生的风险,需指出这些情况通常只是暂 时的,会随手术伤口愈合而消失。 如刺激面神经造成面部肌肉抽搐,可通过调整言 语处理器程序而消除。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麻醉技术及耳显微手术技术的 进步,这项手术对绝大多数病例来说是安全的。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言语治疗康复方面
的专业人员和植入者及家属共同来制订康 复计划,以发展患者的听力、语言能力。
语后聋患者一般需数周的时间进行恢复,

人工耳蜗个人申请书范文

人工耳蜗个人申请书范文

人工耳蜗个人申请书一、引言1.1 背景1.2 申请目的二、人工耳蜗简介2.1 定义与原理2.2 适应人群2.3 优势与不足三、申请理由3.1 个人背景3.2 听力问题3.3 目前的解决方案3.4 人工耳蜗的适用性3.5 期望收益四、申请计划4.1 手术准备4.2 手术风险及处理方案4.3 手术后康复及使用说明五、经济保障5.1 投资与费用5.2 经济来源5.3 经济承担能力六、结束语一、引言1.1 背景我是某某某,现年30岁,目前居住在中国某个城市。

我一直以来面临听力障碍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我在学习、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和社交能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经过调查研究,了解到人工耳蜗是当前最先进的听力辅助产品之一。

1.2 申请目的本申请书的目的是向相关部门申请人工耳蜗手术,希望能够获得合适的机会进行手术。

通过人工耳蜗手术,我期望能够恢复正常的听力功能,提升我的生活质量和社交能力。

二、人工耳蜗简介2.1 定义与原理人工耳蜗是一种通过外部设备和内部植入物相结合的听力辅助装置。

它通过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并将之传输至植入人耳内的电极,刺激人耳内的神经元,进而实现听力的恢复。

2.2 适应人群人工耳蜗广泛适用于因耳聋或听力障碍而无法通过常规助听设备获得明显改善的人群。

适用年龄从1岁到80岁以上的人群。

2.3 优势与不足人工耳蜗的优势包括: - 可以恢复听力,提高听力质量; - 适用于多种听力损失类型; - 可以通过调节外部设备来适应不同环境。

然而,人工耳蜗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手术风险、需要长时间的康复过程以及较高的费用等。

三、申请理由3.1 个人背景与我一样,无数听力障碍的人们在面临着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困境。

作为一个年轻的职场人士,我深切感受到失去正常听力的不便和困扰。

为了提升个人发展和生活品质,在更好地融入社会中,我决定寻找适合我的解决方案。

3.2 听力问题我在年幼时就开始出现听力问题。

经过专业的医生诊断,我被确定为耳聋。

耳蜗三维建模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耳蜗三维建模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发 展 也起 到 了不 可 估 量 的 作 用 。 1 基 于 颞 骨 连 续 组 织切 片 的耳 蜗 形 态 建模
描绘 , 再应用数字转换器将不 同的数字信 号传入计算机 , 时费 费
工 。2 O世纪 9 O年代数码 相机 、 扫描仪 的引入 , 图像信息可 直 使 接导入计算机处理 , 提高 了效率 。切片的厚度参数及相邻切片的 间距 被输入计算机后 , 便可 在不 同软件 的指令下完成 三维重建 ,
献 出版 社 ,0 3 10 -0 8 2 0 :0 610 .
[ ] 张彦 宁, 3 黄受方 , u n . H a gSF 卵巢 幼介型粒层 细胞瘤 的临床病 理
分析 [] 中华病理学杂志 ,0 0 3 (0 :6 —6 . J. 2 1 ,9 1 ) 6 16 5
r4] G rs oM , acr B, aacn , ta o ao ls ma a n ooi t Pn ea S rno eS e L G ndbat : nu - o
并将 重建 的图像 以不同明暗、 光照效果 、 透明化 、 隐藏及任意角度
在高分辨率 的彩色监示器上显示 出来 , 进行对重建结构的三维形 态观察、 测量和不同结构 的空间毗邻关 系的了解 , 为医学基础 与 临床工作 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1 2 耳蜗建模的 国内外应 用 . 1 2 1 耳蜗形态结构 的观测及可视化 .. 在三维重建的耳蜗完成
后 , 以通过程序设计在计算机 上对其三维结 构进行快 速 、 确 可 精
的几何计算测量 , 尤其是可 以测量出许 多二维 图像难 以测量的数 据, 如测量从圆窗龛边缘 ( 或圆窗膜 ) 到镫 骨头的最短距 离 、 圆窗 到底转鼓 阶最下部 的距离、 蜗底 中心点距 蜗轴的最短 点线距离 、 底转蜗管 中心线长度 、 二窗 面积和耳蜗体 积及二窗 面面夹角等 。 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更丰富、 更有价值 的形态学依据 。

人工耳蜗植入者噪声环境下普通话言语测听测试方案的优化研究

人工耳蜗植入者噪声环境下普通话言语测听测试方案的优化研究

人工耳蜗植入者噪声环境下普通话言语测听测试方案的优化研究亓贝尔;刘博;张宁;刘海红;刘莎;董瑞娟【摘要】目的探讨适宜临床应用的人工耳蜗植入者噪声环境下普通话言语测听(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MHINT)方案.方法对10名母语为普通话的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进行MHINT测试.测试方案1: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安静环境言语识别率测试(speech recognition scores,SRS)→固定信噪比SRS测试→言语识别阈测试(reception threshold of sentences,RTS);测试方案2:由难到易的顺序进行RTS测试→固定信噪比SRS测试→安静环境SRS测试.优化测试方案:预测试→对象以言语识别率得分高低分级→正式测试.结果①测试方案1:全体受试者安静环境SRS测试的完成率100%(10/10),固定信噪比SRS测试的完成率50%(5/10);4名可完成固定信噪比SRS测试的受试者接受RTS测试,2名完成测试(50%,2/4);②测试方案2:全体受试者依次接受RTS测试(完成率20%,2/10)、噪声环境SRS测试(完成率50%,5/10)和安静环境SRS测试(完成率为100%,10/10);③优化测试方案:10名对象根据预测试SRS得分分级后,5名受试者接受并完成安静环境SRS测试(完成率100%,5/5);5名受试者接受并完成噪声环境SRS测试(完成率100%,5/5),其中4名进一步接受自适应RTS测试,2名完成测试(完成率50%,2/4).结论根据预测试结果对受试者的言语能力进行分级,选取难度适中的测试方案进行测试,可提高言语测试的效率.根据助听装置使用者的言语能力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测试参数和合理的评估流程,将有利于MHINT测试在临床言语识别评估工作的推广使用.%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ptimized testing procedure of MHINT (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speech understanding ability of cochlear implant reciepients in clinic audiologyassessment. Methods Two test procedures of MHINT were designed to the assessment of 10 post-lingual deafness CI recipients. The "Procedure 1" following the "easy to difficult" order includes SRSCspeech recognition scores) test in quiet condition,SRS test in fixed SNR(signal noise ration), RTS( reception threshold of sentences) test in adaptive condition. Whereas "Procedure 2" following the "difficult to easy" order includes RTS test in adaptive condition, SRS test in fixed SNR,SRS test in quiet condition. Optimization testing proced ure includes: prior test→ classified the difficult level of speech test → hot test. Results ①Procedure 1: All subjects were tested and finished the SRS in quiet test (completion rateil00%), all participants were tested and half of them could finish the SRS in noise test(completion rate:50%) ,4 subjects were tested and half of them could finish the RTS(completion rate-50%). ②Procedure 2: All subjects were tested for the RTS test(2 finished,completion rate:20%) ,SRS in noise test(5 subjcets finished,completion rate:50%) and SRS in quiet test(all subjects could finish,completion rate: 100%) .respectively. ③Optimized testing procedure: All of the to participants were submitted to the prior test in order to classify the difficult level of speech test to be accepted. Five subjcets finished the SRS in quiet test (completion rate:100%) .other 5 subjects accepted SRS in noise test and 4 of them could finished. These 4 subjcets further reciened the RTS test and 2 of them finished(completion rate:20%). Conclusion The personalized parameters and optimized testing procedure designed for CI recipients could improve the compleior rate of M-HINT test. Therefore audiologists will get mor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CIrecipients' speech recognition ability and effectively evaluate the postoperative effects.【期刊名称】《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年(卷),期】2011(019)004【总页数】6页(P305-310)【关键词】人工耳蜗;言语测试;普通话【作者】亓贝尔;刘博;张宁;刘海红;刘莎;董瑞娟【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10000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10000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10000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10000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10000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10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4.04语言(language)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传达信息的工具和手段,言语(speech)作为语言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判断听功能状态的最主要指标[1]。

人工耳蜗植入系统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35号)

人工耳蜗植入系统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第35号)

附件人工耳蜗植入系统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是对人工耳蜗植入系统的一般要求,注册申请人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注册申请人还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其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

本指导原则是对注册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它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是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

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的调整。

一、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重建重度和/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听觉的人工耳蜗植入系统,包括人工耳蜗植入体和人工耳蜗声音处理器,人工耳蜗调机装置及调试软件。

按照《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人工耳蜗植入体的管理类别为三类,分类编码为6846,人工耳蜗声音处理器的管理类别为二类,分类编码为6821,人工耳蜗调机装置及调试软件的管理类别为二类,分类编码为6870。

二、综述资料(一)产品描述1.作用机理:描述产品作用于人体的基本原理和预期作用。

2.工作原理:描述产品的基本工作过程。

3.系统组成及结构:(1)给出系统产品组成及申报注册产品组成,并应说明各部件功能。

人工耳蜗植入系统通常包括植入式组件、非植入式组件、人工耳蜗调机装置及调试软件、手术工具。

其中植入式组件包括:接收刺激器、电极、连接器(如适用)。

非植入式组件包括:声音处理器与体佩配件、非体佩配件与可置换体佩配件、体佩与非体佩电缆。

人工耳蜗调机装置及调试软件包括:临床编程、临床测定软件、测试材料。

(2)给出系统(含临床调试装置,调试软件)布置图、系统实物图,应包含完成预期用途的各组件及必要解释,用方框图表示本次注册产品的全部组成。

(3)兼容性:在产品信息表中(见附录1)以表格形式给出组件和功能的兼容性能。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影像学评估方法研究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影像学评估方法研究

·55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MAR. 2024, Vol.22, No.3 Total No.173【通讯作者】曾宪海,男,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耳科。

E-mail:***************The Study of Three radiologic Evaluation56·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3月 第22卷 第3期 总第173期上缘至外耳道下缘,层厚1mm,间距1mm。

冠状面:基线:垂直于外半规管,范围:面神经膝部至后半规管后缘,层厚1mm,间距1mm矢状面:基线:平行于面神经管鼓室段,范围:包括听小骨和内听道,层厚1mm,间距1mm。

1.2.3 锥体束CT检测和影像重建 检测仪器及扫描参数:(1)设备型号为卡瓦i-CAT FLX,患者保持坐位,头部固定,中心水平线平外耳道,如果患儿哭闹或者不能配合,可口服10%水合氯醛入睡后予以检查。

(2)扫描参数: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5.0mA,扫描野:16×4mm(儿童)——16×6mm(成人),分辨率:0.125mm(儿童)——0.2mm(成人),扫描时间:26.9s。

(3)源图像(薄层图像)重建:横断面:基线:平行于外半规管,范围:岩骨上缘至外耳道下缘,层厚1mm,间距1mm。

冠状面:基线:垂直于外半规管,范围:面神经膝部至后半规管后缘,层厚1mm,间距1mm;矢状面:基线:平行于面神经管鼓室段,范围:包括听小骨和内听道,层厚1mm,间距1mm;CT与CBCT获取原始图像后,数据导入飞利浦EBW后台,通过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分别重建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具体重建规范如上;电极的MIP重建图像:基线平行于耳蜗底周长轴(颞骨岩部长轴),层厚5mm,范围显示电极全貌,在此基础上,通过曲面重建(curved reconstruction),使电极以直线形式显示出来,并能显示周围结构,冠状、横断MIP 显示,层厚20mm,适当调节窗宽窗位,暴露植入体。

人工耳蜗植入术前颞骨HRCT与内耳MR的评估价值

人工耳蜗植入术前颞骨HRCT与内耳MR的评估价值

人工耳蜗植入术前颞骨HRCT与内耳MR的评估价值魏璐璐;黄维平;尹中普;张申【摘要】目的研究人工耳蜗植入术(CI)前颞骨高分辨率CT(HRCT)与内耳MRI的评估价值。

方法对104例(110耳)拟行CI治疗的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患者分别进行HRCT和MRI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内耳解剖结构及相关病变检查效果。

结果颞骨HRCT与MRI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耳蜗发育不良检出一致性较好,对神经纤维瘤、共同腔畸形、Mondini畸形、乳突气化不良、乙状窦加深或前移检出一致性尚可,对Michel畸形、内听道内蜗神经缺失、耳蜗未发育、骨化性迷路炎、囊状耳蜗-前庭畸形、颈静脉球高位检出一致性较差;颞骨HRCT所测各项解剖数值与解剖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颞骨HRCT 和MRI用于CI术前检查可清晰、客观的显示内耳及周围解剖结构和异常情况,为手术治疗提供准确参考意见,但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和不足,联合应用则可取得互补效果,对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8(16)12【总页数】4页(P37-40)【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术;颞骨高分辨率CT;磁共振成像【作者】魏璐璐;黄维平;尹中普;张申【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喉一病区;河南省郑州市中心医院神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6人工耳蜗(cochlear implants,CI)又称电子耳蜗、仿生耳等,其原理为通过置入耳内的电极将环境中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刺激患者残存的听觉神经元而产生听觉,并可通过调整植入电极的频率使其与所在位置的听觉神经元敏感频率一致,从而提高患者术后语言分辨率[1]。

因此术前精确测量耳蜗解剖参数和听觉神经元敏感频率对设计合适的电极具有重要意义,但耳蜗位处颞骨深部,形态复杂、解剖结构精细,且不同患者差异较大,因此如何有效观察耳蜗形态、测量相关数据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