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VoLTE智能网业务测试规范v1.3.0

合集下载

VOLTE介绍V4

VOLTE介绍V4

三星
S6(64G)
CMCC
A2
乐视
MAX PRO
苹果
IPHONE6S
HTC
ONE M8t
RAM
1G 3G
3G
3G 2 2G 2G 3G 3G 4G 4G 2G 4G 2G 2G
ROM
8G 32G
主屏大小 (英)
CPU核数
主摄像头 像素
4.5
4
500
6
8
1300
32G
6
8
1300
32G
5.5
16
5
16G
LTE没有电路域,需要基于分组域提供IP语音业务,即VoLTE(Voice over LTE)
特征1: VoLTE是基于IMS语
音业务
中移动通过IMS可以 在保证其原有的语音 和短信业务质量不受 影响的前提下,轻松 引入全新的丰富的多 媒体业务,即所谓的 全业务运营。
特征2: VoLTE提供高质量的 语音、高清视频等业
省电 性能
根据实测VOLTE更省电,VOLTE视频和语音比OTT业务占用资源更 少。
四、VoLTE时延对比
呼叫时延:呼叫时延通俗讲就是从主叫拨打电话开始到听到被叫振铃的时间差。我 们通过实测得到不同制式下的呼叫时延,可以看出VOLTE拨打其他制式的时延较 低,VOLTE互拨打时延最低,后续会持续优化降低时延。故VOLTE很好的提升了 用户的感知,尤其在关键时刻更显卓越性能。如下所示各个制式的呼叫时延:
五、VoLTE现网覆盖情况
目前乐山市4G已全网开通VoLTE功能,各区县VoLTE覆盖率均在90%以上, 已满足商用条件。嘉州、井研和五通的城区综合覆盖率甚至达到99%以上,个别 区县存在建设问题覆盖较差。

VOLTE技术介绍

VOLTE技术介绍

1简述本简介主要针对当前技术要求,产业需提前考虑相关功能推出的测试验证时间。

2发展愿景中国移动TD-LTE网络发展将遵循以下四点原则:①坚持TDD与FDD融合发展:标准、产品、产业、网络运营的全面融合;②坚持TDD与FDD同步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同时推出;③打造一流的网络性能:充分发挥TDD优势,确保网络竞争力;④采用开放的标准方案:坚持接口开放,保证互联互通,营造健康生态环境;为满足中国移动VoLTE语音业务需求,中国移动希望通过整个产业链的推动实现如下四个目标:①VoLTE成为全球语音主流方案:与全球运营商合作,逐渐将VoLTE演进为全球运营商语音及语音漫游的主流方案;②VoLTE提供高质量音视频业务体验:支持高清语音、高清视频,采用eSRVCC支持语音业务连续性,与融合通信结合,提供更为丰富的业务体验;③全球漫游能力:FDD和TDD协同发展,全球运营商共同推动VoLTE国际漫游网络建设,实现真正的全球无缝漫游;④2014年中端到端设备具备商用能力。

3面向VoLTE的TD-LTE相关要求3.1概述目前中国移动TD-LTE端到端设备已要求遵循3GPP R9版本。

2014年,TD-LTE端到端设备、IMS网络设备主要遵循3GPP R10版本。

中国移动TD-LTE语音解决方案以VoLTE为主,同时兼顾CSFB,双待机作为一种终端形态将长期存在。

其中VoLTE由IMS网络实现呼叫控制,通过PCC架构提供端到端的QoS保障。

在移动到没有TD-LTE覆盖时,采用切换至GSM的方案实现语音业务连续性,切换方案主要采用3GPP R10的eSRVCC功能。

本简介涵盖了VoLTE和数据业务的端到端相关要求。

3.2无线网络方面3.2.1多频段组网中国移动拥有多段TD-LTE频谱,需多频段间协作保障网络容量和性能。

①使用频段:中国移动TD-LTE网络主要部署频段为B39(1880-1915MHz)、B40(2320-2370MHz)、B41①(2575-2635MHz)。

中国移动TD终端测试规范-WLAN-V2.6-20131029

中国移动TD终端测试规范-WLAN-V2.6-20131029

TS-WLANUI-000005 1.9 、TSWLAN-UI000003 2.模式兼容 TS-WLANBASE2.1 PROTOCO L-000004 TS-WLANBASE2.2 PROTOCO L-000003 TS-WLANBASEPROTOCO L-000005 TS-WLANBASE2.4 PROTOCO L-000006 2.3
被动断开
测试终端对WLAN的 被动断开功能
TS-WLANFUNC3.22 PROXY000001 TS-WLANFUNC3.23 PROXY000002 TS-WLANFUNC3.24 CONCURR ENT000001 TS-WLANFUNC3.25 CONCURR ENT000001 TS-WLANFUNC3.26 CONCURR ENT000001
1.5
手动搜索刷 1. 测试终端手动搜 新WLAN列表 索并刷新WLAN功能
1.6
WLAN软开关 1. 测试终端的WLAN 软开关图标功能。 图标
1.7
TS-WLANUI-000004
打开WLAN软 1. 测试打开终端的 WLAN软开关功能 开关
1.8
TS-WLANUI-000004
关闭WLAN软 1. 测试关闭终端的 WLAN软开关功能 开关
3.1
3.2
关闭WLAN开 测试终端的WLAN功 关 能能否正常关闭
3.3
飞行模式启 动时关闭 WLAN开关
测试飞行模式启动时 是否关闭WLAN通信 开关
3.4
飞行模式启 测试飞行模式启动情 动情况下不 况下是否可以打开 能打开WLAN WLAN通信开关 开关
3.5
3.6
3.7
3.8
3.9
3.10

IPv4IPv6网络视频会议业务系统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最新国标

IPv4IPv6网络视频会议业务系统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最新国标

IPv4/IPv6网络视频会议业务系统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基于IPv4和IPv6混合组网环境下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业务描述、体系架构、功能模块划分、通信协议、媒体编码、网络管理、服务质量、安全和承载网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基于IPv4和IPv6混合组网环境下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营和设备制造。

本文件也可作为专用网络相关系统的设计和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975.1—2010 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第1部分:系统GB/T 17975.2—2000 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第2部分:视频GB/T 20090.1—2012 信息技术先进音视频编码第1部分:系统GB/T 20090.2—2013 信息技术先进音视频编码第2部分:视频GB/T 28181-2011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network video conference system通过卫星网络、互联网、移动或固定通信网,专用分组网络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地方的个人或群体,通过传输线路及多媒体设备,将声音、影像及文件资料互传,实现即时互动的沟通,以实现会议服务的系统总称。

4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IP: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v4:第四版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6:第六版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RTP: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eal Time Control Protocol)RTM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eal Time Message Protocol)RTSP:实时流传输协议(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SRTP:安全实时传输协议(Secure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SIP: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lization Protocol)TLS:安全传输层协议(Transport Layer Security)ICMP: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HTTPS :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Secure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PPPoE:以太网点对点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PPPoEv6:以太网点对点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v6: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版本6(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version 6)SLAAC: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Stateless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MCU:多点控制单元(Multi Control Unit)CDN: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DNS:域名服务器(Domain Name System)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络(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PLMN:公共陆地移动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SVC:可扩展视频编码(Scalable Video Coding)SDP:状态码(Status Code)VOLTE:长期演进语音承载(V oice over Long-Term Evolution)AES:高级加密标准(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5 体系架构描述5.1 功能层描述图1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功能层分布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功能可以分为管理层、控制层和媒体层,各功能层包含的模块如图1所示。

中国移动WLAN设备测试规范V2.0.0

中国移动WLAN设备测试规范V2.0.0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中国移动W L A N设备测试规范C M C C W L A N E q u i p m e n t T e s t S p e c版本号:2.0.0╳╳╳╳-╳╳-╳╳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 I X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4.测试环境 (2)4.1.总体测试示意图 (2)4.2.WEB接入流程测试组网图 (3)5.测试仪器以及软件列表 (3)5.1.测试仪器列表 (3)5.2.测试软件列表 (4)6.测试项目优先级说明 (5)7.测试项目列表 (5)7.1.IP地址动态分配支持能力测试项目列表 (5)7.2.用户带宽管理测试项目列表 (5)7.3.支持STP测试项目列表 (5)7.4.用户接入认证支持能力测试项目列表 (6)7.5.安全测试项目列表 (7)7.6.用户隔离功能测试项目列表 (7)7.7.防DoS攻击测试 (8)7.8.AC ACL接入控制 (8)7.9.组播支持能力 (8)7.10.路由支持能力 (8)7.11.NAT功能测试 (9)7.12.VLAN支持能力 (9)7.13.QoS支持能力 (9)7.14.时间同步支持能力 (10)7.15.话音准入控制测试项目列表 (10)7.16.负载均衡支持能力测试项目列表 (10)7.17.切换支持能力测试项目列表 (10)7.18.抗干扰支持能力测试项目列表 (11)7.19.设备编号测试项目列表 (11)7.20.多模接入测试项目列表 (11)7.21.计费支持能力测试项目列表 (12)7.22.IPv4/v6双栈支持能力测试项目列表 (12)7.23.业务支持能力测试项目列表 (12)7.24.设备供电测试项目列表 (12)7.25.性能测试项目列表 (13)7.25.1.AP性能测试项目列表 (13)7.25.2.室内覆盖性能测试项目列表 (13)7.25.3.AC设备性能测试项目列表 (14)7.26.设备互操作性及兼容性测试 (14)7.26.1.设备互操作性测试项目列表 (14)7.26.2.与现网设备兼容性测试 (14)7.27.可靠性支持能力测试项目列表 (16)7.28.恶劣环境下系统稳定性测试项目列表 (16)7.29.远程批处理软件升级能力测试项目列表 (17)7.30.射频测试项目列表 (17)7.30.1.发射机性能测试项目列表 (17)7.30.2.接收机性能测试项目列表 (17)7.31.WAPI支持能力测试项目列表 (18)7.32.AC实时切断用户连接的能力 (18)7.33.瘦AP测试项目列表 (19)7.33.1.瘦AP发现AC测试项目列表 (19)7.33.2.瘦AP零配置和集中配置测试项目列表 (19)7.33.3.瘦AP业务转发能力测试项目表 (19)7.33.4.AC支持定期关断指定AP的射频口、无线服务项目表 (19)7.33.5.AC支持11b/g和11n AP同时管理能力项目表 (20)7.34.802.11n功能测试项目表 (20)8.测试用例 (20)8.1.IP地址动态分配支持能力 (20)8.1.1.WLAN接入系统通过DHCP动态分配终端IP地址 (20)8.1.2.IP地址动态分配支持能力 (21)8.2.用户带宽管理 (22)8.2.1.根据域对用户进行带宽控制 (22)8.2.2.根据用户进行带宽控制 (23)8.3.支持STP测试 (24)8.3.1.STP协议测试 (24)8.4.用户接入认证支持能力 (25)8.4.1.混合接入认证支持能力(同一SSID) (25)8.4.2.混合接入认证支持能力(不同SSID) (26)8.4.3.主备Radius用户认证服务器倒换支持 (26)8.4.4.AP限制最大接入用户数的能力 (27)8.4.5.AC支持长用户名认证的能力 (28)8.4.6.AC支持白名单配置的能力 (29)8.4.7.AC支持随e行客户端接入的能力 (30)8.4.8.AC支持国际漫游客户端接入的能力 (31)8.4.9.AC支持PPPoE认证的能力 (33)8.4.10.AC支持连接多个Portal/Radius服务器功能 (34)8.4.11.AC支持为不同的SSID提供不同的业务控制 (34)8.4.12.AC支持在Portal重定向的URL中携带SSID信息 (35)8.4.13.AC支持认证权限控制 (36)8.4.14.AC支持特殊场景下的认证权限控制 (37)8.5.安全 (38)8.5.1.WPA-PSK支持能力 (38)8.5.2.WPA-Radius支持能力 (38)8.5.3.WPA2支持能力 (39)8.5.4.不同安全支持能力终端的混合接入支持(同一SSID) (40)8.5.5.不同安全支持能力终端的混合接入支持(不同SSID) (41)8.5.6.同一AP下防止假冒能力 (42)8.5.7.不同AP下防止假冒能力 (43)8.5.8.AP基于MAC地址的接入控制 (44)8.5.9.基于SSID的接入控制 (44)8.5.10.SSID信息保密 (45)8.5.11.非法AP检测功能测试 (46)8.5.12.上行链路完整性检测能力 (47)8.6.用户隔离功能 (47)8.6.1.同一AP用户隔离功能 (47)8.6.2.同一AC下的用户间隔离 (48)8.7.防DoS攻击测试 (49)8.7.1.防DoS攻击测试 (49)8.8.AC ACL接入控制 (49)8.8.1.用户管理测试 (49)8.9.组播支持能力 (50)8.9.1.多播代理功能测试 (50)8.10.路由支持能力 (51)8.10.1.静态路由 (51)8.10.2.动态路由 (52)8.11.NAT功能测试 (52)8.11.1.PAT功能测试 (52)8.11.2.NAT功能测试 (53)8.11.3.NAT的公网IP透传 (53)8.12.VLAN支持能力 (54)8.12.1.AP/AC VLAN支持能力 (54)8.12.2.AC VLAN透传支持能力 (55)8.12.3.不同VLAN分配不同Hot Spot ID的能力 (55)8.12.4.AC的VLAN终结能力 (57)8.12.5.AC为用户标识QinQ能力 (58)8.13.QoS支持能力 (59)8.13.1.AP设备支持无线QoS能力 (59)8.13.2.无线和有线数据间的QoS映射能力 (60)8.13.3.隧道内外层优先级映射能力 (61)8.14.时间同步支持能力 (61)8.14.1.基于NTP的AC和AP间时间同步 (61)8.14.2.AC与外置NTP服务器间的时间同步 (62)8.15.话音准入控制 (63)8.15.1.话音准入控制 (63)8.16.负载均衡支持能力 (64)8.16.1.基于用户数量的负载均衡 (64)8.16.2.基于数据流量的负载均衡 (64)8.16.3.同一AP下b/g接入模式和a接入模式之间的负载均衡 (66)8.16.4.用户在AP下的动态分配 (66)8.17.切换支持能力 (67)yer2切换 (67)yer3切换 (68)8.18.抗干扰支持能力 (69)8.18.1.设备上电时自动频点设置能力 (69)8.18.2.设备运行中自动频点设置能力 (70)8.18.3.固定功率控制 (71)8.18.4.动态功率控制 (72)8.18.5.设备上电时双频的自动频点设置能力 (73)8.18.6.设备运行中双频的自动频点设置能力 (73)8.19.设备编号 (74)8.19.1.多SSID支持能力 (74)8.19.2.多个AP的同一个SSID支持被划分在同一个VLAN (75)8.20.多模接入 (76)8.20.1.802.11a\b\g混合接入及性能测试 (76)8.20.2.802.11b\g用户混合接入 (76)8.20.3.802.11a/n用户吞吐量测试 (77)8.20.4.802.11g/n用户吞吐量测试 (78)8.20.5.802.11b/g/n用户吞吐量测试 (79)8.21.计费支持能力 (80)8.21.1.预付费测试 (80)8.21.2.认证计费分离测试 (81)8.21.3.流量计费测试 (82)8.22.IPv4/v6双栈支持能力 (84)8.22.1.IPv4/v6地址分配能力 (84)8.22.2.IPv4/IPv6双栈隧道支持能力 (85)8.22.3.IPv6静态路由支持能力 (86)8.22.4.IPv6动态路由支持能力 (87)8.22.5.IPv6 ACL支持能力 (87)8.22.6.IPv6 QoS支持能力 (88)8.23.业务支持能力 (89)8.23.1.HTTP业务测试 (89)8.23.2.共享拷贝业务测试 (90)8.23.3.FTP业务测试 (91)8.23.4.EMail业务测试 (91)8.23.5.视频业务测试 (92)8.23.6.VPN业务测试 (93)8.24.设备供电 (93)8.24.1.蓄电池供电 (93)8.24.2.检验AP在网线供电时的工作情况 (94)8.25.性能测试 (95)8.25.1.AP性能测试 (95)8.25.1.1.802.11b/g设备启用加密时AP的吞吐量性能 (95)8.25.1.2.802.11b/g设备关闭加密时AP的吞吐量性能 (96)8.25.1.3.802.11n设备启用加密时AP的吞吐量性能 (97)8.25.1.4.802.11n设备关闭加密时AP的吞吐量性能 (98)8.25.1.5.802.11b/g AP用户容量测试 (99)8.25.1.6.802.1n AP用户容量测试 (100)8.25.1.7.同频干扰测试 (101)8.25.1.8.邻频干扰测试 (103)8.25.1.9.AP设备稳定性测试 (104)8.25.2.室内覆盖性能测试 (105)8.25.2.1.无障碍物环境下802.11b/g AP覆盖范围和性能测试 (105)8.25.2.2.障碍物环境下802.11b/g AP覆盖范围和性能测试 (106)8.25.2.3.无障碍物环境下802.11n AP覆盖范围和性能测试 (107)8.25.2.4.障碍物环境下802.11n AP覆盖范围和性能测试 (108)8.25.3.AC设备性能测试 (109)8.25.3.1.吞吐量 (109)8.25.3.2.延时 (110)8.25.3.3.丢包率 (111)8.25.3.4.ACL性能 (112)8.25.3.5.综合性能 (114)8.26.设备互操作性及兼容性测试 (115)8.26.1.设备互操作性测试 (115)8.26.1.1.设备互操作性测试 (115)8.26.2.与现网设备兼容性测试 (116)8.26.2.1.IP地址分配 (116)8.26.2.1.1用户固定分配IP地址 (116)8.26.2.1.2用户从外置DHCP Server分配IP地址 (117)8.26.2.1.3用户从内置DHCP Server分配IP地址 (118)8.26.2.2.强制Portal (118)8.26.2.2.1未认证WEB用户访问网站 (118)8.26.2.2.2已认证WLAN用户访问网站 (119)8.26.2.3.用户认证流程 (120)8.26.2.3.1合法用户认证 (120)8.26.2.3.2用户未开户 (121)8.26.2.3.3用户已开户,但是密码错误 (121)8.26.2.4.门户网站推送 (122)8.26.2.4.1门户网站推送 (122)8.26.2.5.计费流程 (123)8.26.2.5.1计费开始 (123)8.26.2.5.2实时计费 (124)8.26.2.5.3停止计费 (125)8.26.2.6.用户下线 (126)8.26.2.6.1WLAN用户主动下线 (126)8.26.2.6.2AC侦测到用户下线 (127)8.26.2.6.3Portal服务器侦测到用户下线 (128)8.26.2.6.4强制用户下线 (130)8.26.2.7.协议一致性测试 (131)8.26.2.7.1REQ_CHALLENGE (131)8.26.2.7.2ACK_CHALLENGE (132)8.26.2.7.3ACK_CHALLENGE中ErrCode测试 (132)8.26.2.7.4REQ_AUTH (134)8.26.2.7.5Access-Request (134)8.26.2.7.6Access-Accept (135)8.26.2.7.7Access-Reject报文的协议一致性 (136)8.26.2.7.8ACK_AUTH (136)8.26.2.7.9ACK_AUTH报文中ErrCode的协议一致性 (137)8.26.2.7.10AFF_ACK_AUTH (139)8.26.2.7.11REQ_LOGOUT (140)8.26.2.7.12REQ_LOGOUT中ErrCode测试 (141)8.26.2.7.13ACK_LOGOUT (142)8.26.2.7.14ACK_LOGOUT中ErrCode测试 (142)8.26.2.7.15NTF_LOGOUT (143)8.26.2.7.16Accounting-Request(Start) (144)8.26.2.7.17Accounting-Response(Start) (145)8.26.2.7.18Accounting-Request(Interim-Update) (145)8.26.2.7.19Accounting-Response(Interim-Update) (146)8.26.2.7.20Accounting-Request(stop) (147)8.26.2.7.21Accounting-Response(stop) (148)8.27.可靠性支持能力 (149)8.27.1.AC设备1+1冗余备份的能力 (149)8.27.2.AC DHCP服务器热备支持能力 (150)8.28.恶劣环境下系统稳定性测试 (150)8.29.远程批处理软件升级能力测试 (151)8.29.1.AP支持HTTPS页面配置测试 (151)8.29.2.AP软件远程升级能力测试 (151)8.30.射频测试项目 (152)8.30.1.发射机性能测试 (152)8.30.1.1.发射功率 (152)8.30.1.2.发射功率动态范围 (154)8.30.1.3.频率容限 (155)8.30.1.4.向量误差幅度(EVM) (156)8.30.1.5.占用带宽 (157)8.30.1.6.杂散发射 (159)8.30.1.7.发射频谱模板 (160)8.30.2.接收机性能测试 (162)8.30.2.1.接收灵敏度 (162)8.30.2.2.最大接收电平 (164)8.30.2.3.邻道抑制比 (166)8.31.WAPI支持能力测试 (167)8.31.1.用户认证流程 (167)8.31.1.1.WAPI与WEB联合认证 (167)8.31.1.1.1.合法用户认证 (167)8.31.1.1.2.用户未开户 (168)8.31.1.1.3.用户已开户,但是密码错误 (168)8.31.1.2W API独立认证 (169)8.31.1.2.1.用户认证流程 (169)8.31.1.2.2.用户计费流程 (170)8.31.2.协议一致性测试 (172)8.31.2.1.鉴别激活分组 (172)8.31.2.2.接入鉴别请求分组 (172)8.31.2.3.证书鉴别请求分组 (173)8.31.2.4.证书鉴别相应分组 (173)8.31.2.5.接入鉴别响应分组 (174)8.31.2.6.单播密钥协商请求分组 (174)8.31.2.7.单播密钥协商响应分组 (175)8.31.2.8.单播密钥协商确认分组 (175)8.31.2.9.组播密钥通告分组 (176)8.31.2.10.组播密钥响应分组 (176)8.31.3.安全能力测试 (177)8.31.3.1.可用性测试 (177)8.31.3.1.1 AP证书生成、下载与安装 (177)8.31.3.1.2 AP证书的更新操作测试 (178)8.31.3.1.3 STA证书生成、分发与安装 (178)8.31.3.1.4 STA证书的更新操作测试 (179)8.31.3.2.安全性测试 (179)8.31.3.2.1加密功能测试 (179)8.31.3.2.2.密钥数据产生随机性验证 (180)8.31.3.2.3.AP证书吊销功能验证 (181)8.31.3.2.4.STA证书吊销功能验证 (181)8.31.3.2.5.不同STA使用相同证书情况下机密数据产生功能验证 (182)8.31.3.2.6.不同AP用相同证书安全性验证 (183)8.31.3.3.性能测试 (183)8.31.3.3.1接入鉴别流程执行时间测试 (183)8.31.3.3.2 AS证书操作性能测试 (184)8.32.AC实时切断用户连接的能力 (185)8.32.1.AC根据DM消息实时切断用户连接的能力 (185)8.33.瘦AP测试 (186)8.33.1.瘦AP发现AC测试 (186)8.33.1.1.AP广播发现AC测试 (186)8.33.1.2.AP使用DHCP Option发现AC测试 (187)8.33.1.3.AP通过DNS发现AC测试 (188)8.33.2.瘦AP零配置和集中配置测试 (189)8.33.2.1.瘦AP零配置和集中配置 (189)8.33.3.瘦AP业务转发能力测试 (189)8.33.3.1.AP支持根据不同的SSID可以提供集中转发和本地转发 (189)8.33.4.AC支持定期关断指定AP的射频口、无线服务 (190)8.33.4.1.AC支持定期关断指定AP的射频口、无线服务 (190)8.33.5.AC支持11b/g和11n AP管理能力 (192)8.33.5.1.AC支持11b/g和11n AP管理能力 (192)8.34.802.11n功能测试 (193)8.34.1.支持多空间流(Spatial multiplexing) (193)8.34.1.1.支持单条空间流 (193)8.34.1.2.支持两条空间流 (193)8.34.2.支持A-MPDU (194)8.34.2.1.支持A-MPDU (194)8.34.3.支持20/40MHz频宽 (195)8.34.3.1.支持20/40MHz频宽 (195)8.34.4.支持Short GI (197)8.34.4.1.支持Short GI (197)8.34.5.支持仅11n用户接入 (198)8.34.5.1.支持仅11n用户接入 (198)8.34.6.兼容性测试 (199)8.34.6.1.兼容性测试 (199)9.编制历史 (201)附录A(Portal与AC间的协议) (201)附录B(RADIUS报文) (206)前言本标准用于中国移动WLAN设备测试的目的。

标书(5)-YDYJ#G801#Part1

标书(5)-YDYJ#G801#Part1

专题1.VOLTE测试优化** VOL TE优化背景VoLTE是基于IMS的语音业务。

IMS由于支持多种接入和丰富的多媒体业务,成为全IP时代的核心网标准架构。

目前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已经开始商用VOLTE。

VoLTE指的是基于IMS 网络承载语音业务。

由于语音业务具备的特性(周期性、激活期、静默期、小数据量),eNodeB针对语音承载可以采用SPS、ROHC技术,以发挥最大的网络性能;当UE处于远点时采用TTI Bundling来提升边缘覆盖UE发起语音业务时,有以下几种承载组合:●当UE仅发起语音业务时,QCI=1的承载用来传输语音数据,QCI=5的承载用来传输IMS信令,QCI=8/9的承载用来作为默认承载;●当UE发起视频语音业务时,除了上述的QCI 1/5/8/9外,还存在一条QCI=2的承载,用来传输视频数据;** VOL TE测试优化**测试1. 测试频度安排:摸底测试每周一次,如有异常优化调整后需要复测异常点。

不定期进行优化调整验证测试。

2. 测试准备环境要求测试终端:Z2(Sony)/M8t(HTC)等单待手机且支持VOLTE测试软件:CDS7.1(70B及以后版本) Outum(V8.20.20及以后版本)测试笔记本:CUP 2.GHz以上 \ 内存1G以上 \ 120G以上硬盘(最低配置)GPS设备:支持RS232、USB以及蓝牙接口的GPS设备加密授权:加密狗用于CDS软件授权控制、MOS打分算法授权加密狗用于Outum软件授权控制、MOS打分算法授权操作系统: Windows XP SP3/ Windows VISTA/Windows 7(32位、64位)/Win83. 测试范围:摸底测试以网格为单位;异常点测试以异常点为单位;优化调整验证测试以小区域为试点。

4. 测试分析和报告输出基于CDS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基于路网通软件进行分析,基于信令跟踪系统分析(如焱强系统)输出分析报告,报告中包含如下内容,例如下所示:问题分类具体问题类异常分析优化方案效果跟踪无线质量问题4G弱覆盖,SINR<-3占用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在华南师范大学教学楼1栋旁边的道路存在4G弱覆盖,导致缺乏主覆盖小区,SINR较差调整“广州番禺区番禺星海音乐学院F-ZLH-2”方向角至190度,下倾角调整至4度**测试异常点触发原因分析优化当前异常点触发原因主要有七大类,如下所示:1.无线质量问题问题细分优化措施4G弱覆盖规划建设站点,加向,天线调整,室分外拉等加强深度覆盖2G弱覆盖规划建设站点,加向,天线调整,室分外拉等加强深度覆盖上行覆盖受限调整下行功率等2G质差干扰/4G 干扰干扰排查,质差排查,更正4G的PCI防止MOD3干扰。

中国移动面向VoLTE的TD-LTE技术白皮书(2013)-V19

中国移动面向VoLTE的TD-LTE技术白皮书(2013)-V19

面向VoLTE的TD-LTE技术白皮书(2013版)中国移动2013年6月目录1.前言 (5)2.发展愿景 (5)3.面向VoLTE的TD-LTE相关要求 (6)3.1无线网络方面 (6)3.1.1多频段组网 (6)3.1.2连续及深度覆盖 (8)3.1.3基站建设 (9)3.1.4网络性能 (10)3.1.5语音及数据业务互操作 (11)3.1.6 TDD和FDD融合组网 (11)3.2核心网方面 (12)3.2.1 EPC融合核心网 (12)3.2.2 融合用户数据HLR/HSS (12)3.2.3 IMS支持VoLTE/eSRVCC (13)3.2.4 DRA信令网 (13)3.2.5 电路域支持eMSC (14)3.2.6 LTE回传方案 (14)3.2.7 LTE流量服务 (15)3.3终端方面 (16)3.3.1 多模多频段 (16)3.3.2 VoLTE手机总体要求 (16)3.3.3终端互操作要求 (18)3.3.4终端国漫业务要求 (19)3.3.5逐步支持LTE-A部分功能 (19)3.3.6 用户卡 (19)3.4国际漫游方面 (20)3.5运营方面 (20)3.5.1告警管理 (20)3.5.2 安全管理 (21)3.5.3系统升级 (22)3.5.4设备维护重点功能 (22)3.5.5网络自组织 (22)3.5.6 网管北向接口方案 (23)3.5.7 OMC重点功能要求 (24)3.5.8 MR数据要求 (24)3.5.9 信令软采功能要求 (25)4.结束语 (25)附录1:技术要求汇总 (26)附录2:缩略语表 (37)1.前言结合产业和市场发展,中国移动发布近两年面向VoLTE的TD-LTE 网络发展技术要求,涵盖TD-LTE网络建设、终端、业务、用户发展等方面所需的端到端主要技术要求1,旨在高效推进TD-LTE产业端到端设备开发以更好的契合中国移动TD-LTE发展需求。

中国移动智能家庭网关软探针北向接口技术规范V1.0.0-发布

中国移动智能家庭网关软探针北向接口技术规范V1.0.0-发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中国移动智能家庭网关软探针北向接口技术规范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f o r I n t e l l i g e n tH o m e G a t e w a y S o f t P r o b e a n dN o r t h-I n t e r f a c e版本号:1.0.0╳╳╳╳-╳╳-╳╳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1. 前言 (3)2. 范围 (3)3. 规范性引用文件 (3)4.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5. 智能家庭网关软探针与监测平台接口定义 (4)5.1. 接口功能描述 (4)5.2. 接口结构描述 (5)5.3. 接口协议说明 (5)5.3.1. HTTP请求发起 (5)5.3.2. HTTP请求返回 (6)5.3.3. FTP文件上传 (7)5.3.4. 接口JSON数据协议定义 (7)6. 开机上报接口 (7)6.1. 开机上报请求 (7)6.2. 开机上报响应 (10)7. 周期上报接口 (12)7.1. 周期上报数据 (12)7.1.1. 网关信息 (12)7.1.2. 业务信息 (15)7.2. 周期上报请求 (19)7.3. 周期上报响应 (21)7.4. 周期文件上报接口 (21)7.4.1. FTP文件格式和参数 (21)8. 实时上报接口 (22)8.1. 实时上报数据 (22)8.1.1. 网络诊断数据 (22)8.1.2. 网络质量测试功能数据 (24)8.2. 实时上报请求 (25)8.3. 实时上报响应 (26)9. 告警上报接口 (27)9.1. 告警上报数据 (27)9.1.1. DNS告警 (27)9.1.2. TCP连接告警 (27)9.1.3. HTTP连接告警 (28)9.1.4. HTTP下载告警 (28)9.1.5. 视频卡顿告警 (29)9.1.6. 即时通信/游戏告警 (29)9.2. 告警上报请求 (29)9.3. 告警上报响应 (30)10. 网络探测接口 (31)10.1. 主动测试请求 (31)10.2. 主动测试响应 (31)11. 配置接口 (31)11.1. 周期上报配置 (31)11.2. 告警配置 (33)11.3. 网络探测配置 (34)11.3.1. 网络诊断配置 (34)11.3.2. 网络质量测试配置 (34)12. 编制历史 (35)附录A常量表 (35)1.前言本规范旨在描述智能家庭网关软探针与软探针监测平台(省级数字家庭管理平台软探针前置机)之间的接口协议,用以规范智能家庭网关软探针应用和软探针监测平台的对接与实现,保证整个智能家庭网关软探针中间件及软探针监测平台顺畅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
中国移动V o L T E智能网业务测
试规范
版本号:1.0.0
╳╳╳╳-╳╳-╳╳发布╳╳╳╳-╳╳-╳╳实施
目录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4. 测试环境和方法 (3)
4.1智能网测试方案 (3)
4.2测试设备 (3)
4.3测试工具 (4)
4.4测试方法 (4)
4.5测试结构 (4)
4.6测试配置 (6)
5. 测试用例 (7)
5.1 智能网(智能网测试方案1) (7)
5.1.1 集团V网 (7)
5.1.2 家庭网 (219)
5.1.3 欠控 (357)
5.1.4 改号 (401)
5.1.5 充值 (410)
5.2 智能网(智能网测试方案2.1) (414)
5.2.1 集团V网 (415)
5.2.2 家庭网 (622)
5.2.3 欠控 (784)
5.2.4 改号 (840)
5.2.5 充值 (849)
6. 编制历史 (854)
前言
本测试规范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VoLTE智能网业务涉及的测试相关内容进行规定,是VoLTE智能网业务测试实施的依据。

本标准包括的主要内容:VoLTE智能网业务的测试环境和方法,以及在不同智能网方案下集团V网,家庭网,充值,改号和欠控等功能测试用例。

中国移动VoLTE智能网业务规范用于VoLTE外场和实验室端到端环境的测试,指导测试无线网络、核心网络及智能网等方面的功能与性能。

本册规范是VoLTE智能网业务系列标准之一,包括的主要内容是智能网业务的相关规范和测试,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
本标准需与企业标准编号《企业标准名称》配套使用。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移号文件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计划建设部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尼凌飞、张昊、王兵、赵鹏、陈艾、杜晓宁、施南翔
1.范围
本测试规范对中国移动VoLTE智能网业务测试内容进行了规范,适用于VoLTE智能网业务部分的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4.测试环境和方法
4.1智能网测试方案
VoLTE下智能网测试方案有2种:
方案1:IM-SSF互连方案
由VoLTE AS提供IM-SSF功能,将SIP-ISC转换为CAP协议触发SCP,同时VoLTE AS 提供IP放音能力。

SCP提供智能业务,包括集团V网、家庭网、欠控、改号、充值等智能业务。

方案1的测试内容为“5.1智能网(智能网测试方案1)”章节。

方案2: SCP升级为SCP AS方案
SCP升级为SCP AS,直接支持SIP-ISC协议,不需要IM-SSF进行协议转换。

方案2分为2个子方案:
方案2.1: SCP AS仅仅提供智能业务,VoLTE AS提供基础补充业务、SCC(T-ADS)功能。

方案2.2: SCP AS同时提供基础补充业务、SCC(T-ADS)和智能业务。

方案2.1包含的测试内容为“5.2智能网(智能网测试方案2.1)”章节。

方案2.2包含的测试内容为“5.2智能网(智能网测试方案2.1)”章节和《中国移动VoLTE 试点测试规范-网络功能及基本业务分册》5.2章节端到端业务流程
4.2测试设备
被测系统可分为11大部分:
1、PS&EPC设备,包含: MME、S/P-GW、SGSN、GGSN、CG
2、 CS设备,包含MSC server 和MGW,MSC应该具备部分ICS功能,支持SRVCC、 Mid-call SRVCC、 alerting SRVCC等功能,MSC应支持SGs和Sv接口。

3、 IMS核心网设备包含P-CSCF、E-CSCF、MRFP、MRFC、I-CSCF、S-CSCF、BGCF和AS,其中AS还包括SCC AS、MMTel、IP-SM-GW、IM-SSF、CCF、LRF等逻辑实体
4、融合数据库,包含BSF、AP、PCRF、SAE-HSS、HLR、IMS-HSS等功能。

5、无线设备,包括2G和4G无线基站设备,即BTS、BSC和eNodeB,其中4G无线设备
采用TD-LTE制式
6、终端、卡及仪表,其中终端需支持eSRVCC
7、信令网,主要为DRA设备
8、SCP(智能网方案1),包括V网,欠控,改号平台,充值VC等
9. SCP AS(智能网方案2),对于方案2.1,包括V网,欠控,改号,充值等功能;对于方案2.2,包括V网,欠控,改号,充值等智能网功能以及SCC,MMTEL功能
10、BOSS,配合测试欠控业务
根据测试需要来安排辅助测试手段完成业务测试,如PSTN、承载网等。

4.3测试工具
本规范需要的测试工具为信令分析仪或协议分析工具Ethereal。

如在缺少TDD终端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FDD终端或TDD信令模拟器进行测试。

4.4测试方法
构建端到端环境,通过加载业务方式进行测试。

测试过程将捕获接口上的所有信令消息数据,以检验消息流程和参数是否正确。

4.5测试结构
1、包含智能网方案1测试组网图如图4-1所示:
图4-1:VOLTE业务测试组网图
说明:
上图中表示的是逻辑实体,各厂商可以据自身实现选择物理设备合设或分设。

2、包含智能网方案2.1测试组网图如图4-2所示:
图4-2:VOLTE业务测试组网图
说明:
上图中表示的是逻辑实体,各厂商可以据自身实现选择物理设备合设或分设。

3、包含智能网方案2.2测试组网图如图4-3所示:
图4-3:VOLTE业务测试组网图
说明:
上图中表示的是逻辑实体,各厂商可以据自身实现选择物理设备合设或分设。

4.6测试配置
VoLTE试点测试配置将遵循《中国移动VoLTE外场新技术试验局数据配置原则》。

5.测试用例
5.1智能网(智能网测试方案1)
5.1.1集团V网
5.1.1.1集团V网网内呼叫
5.1.1.1.1集团V网业务-网内呼叫(主被叫均为LTE用户,均在LTE下,本地语音呼叫)
5.1.1.1.2集团V网业务-网内呼叫(主被叫均为LTE用户,均在LTE下,漫游呼叫)
5.1.1.1.3集团V网业务-网内呼叫(主被叫均为LTE用户,均在LTE下,视频呼叫)
5.1.1.1.4集团V网业务-网内呼叫(主被叫均为LTE用户,均在LTE下,边界漫游)
5.1.1.1.5集团V网业务-网内呼叫(主被叫均为LTE用户,均在LTE下,同城特例)
5.1.1.1.6集团V网业务-网内呼叫(主被叫均为LTE用户,均在LTE下,拨长显长/拨短
显短)
5.1.1.1.7集团V网业务-网内呼叫(主被叫均为LTE用户,均在LTE下,拨长显短)
5.1.1.1.8集团V网业务-网内呼叫(主被叫均为LTE用户,均在LTE下,无条件前转)
5.1.1.1.9集团V网业务-网内呼叫(主被叫均为LTE用户,均在LTE下,无应答前转)
5.1.1.1.10集团V网业务-网内呼叫(主被叫均为LTE用户,均在LTE下,呼入闭锁)
5.1.1.1.11集团V网业务-网内呼叫(主被叫均为LTE用户,均在LTE下,异常-长号不
存在)
5.1.1.1.12集团V网业务-网内呼叫(主被叫均为LTE用户,均在LTE下,异常-短号不
存在)
5.1.1.1.13集团V网业务-网内呼叫(主被叫均为LTE用户,主叫在LTE下,被叫在2/3G
下,本地语音呼叫)
5.1.1.1.14集团V网业务-网内呼叫(主被叫均为LTE用户,主叫在LTE下,被叫在2/3G
下,漫游呼叫)
5.1.1.1.15集团V网业务-网内呼叫(主被叫均为LTE用户,主叫在LTE下,被叫在2/3G
下,视频呼叫)
5.1.1.1.16集团V网业务-网内呼叫(主被叫均为LTE用户,主叫在LTE下,被叫在2/3G
下,边界漫游)
5.1.1.1.17集团V网业务-网内呼叫(主被叫均为LTE用户,主叫在LTE下,被叫在2/3G
下,同城特例)
5.1.1.1.18集团V网业务-网内呼叫(主被叫均为LTE用户,主叫在LTE下,被叫在2/3G
下,拨长显长)
5.1.1.1.19集团V网业务-网内呼叫(主被叫均为LTE用户,主叫在LTE下,被叫在2/3G,
拨打长号来显短号)
5.1.1.1.20集团V网业务-网内呼叫(主被叫均为LTE用户,主叫在LTE下,被叫在2/3G
下,无条件前转)
5.1.1.1.21集团V网业务-网内呼叫(主被叫均为LTE用户,主叫在LTE下,被叫在2/3G
下,无应答前转)
5.1.1.1.22集团V网业务-网内呼叫(主被叫均为LTE用户,主叫在LTE下,被叫在2/3G
下,呼入闭锁)
5.1.1.1.23集团V网业务-网内呼叫(主被叫均为LTE用户,主叫在LTE下,被叫在2/3G
下,异常-长号不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