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测试卷-A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测试卷-A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测试卷-A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阅读材料,按要求做题。(2分)

每个中国人对刚刚过去的2008年的记忆肯定是复杂的,振撼、悲恸、温暖、自豪,强烈的情感,交织、充盈着我们的心田,催.人泪下。

①写出文中的一个错别字并改正:②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每年的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社会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

....,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

B.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

....;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13位唐山农民用淳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C.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和“嫦娥一”研发团队,他们无一例外地成为当年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入围者,“神州七”航天员团队的当选,更是众望所归

....。

D.直到今天,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光芒仍灼灼其华

....,烛照神州,激励着新一代青年。

3、请在原文上修改下列句子的语病。(4分)

⑴为了调动广大青年学生的积极性,让社会的中流砥柱以主人翁的姿态肩负崇高的使命,清华大学响应党的“十七大”,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报名参加西部大开发建设事业。

⑵昨天下午,学生会干部研究并听取了各班同学关于开展“读好书”活动的意见。

4、根据情境,按要求表达。(4分)

自全国全面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程后,许多学校积极响应并认真落实。但面对升学的压力,一些学生因忙于学业,疏于体育锻炼;同时仍有些学校的体育课存在缩水现象,特别是对毕业班的学生来说,体育课往往只是一种回忆……

⑴体育课上,你如何邀请不爱运动的小强参加体育运动?(2分)

⑵假如你有机会代表同学与校长就以上现象面对面提出两点建议,你会怎样说?(4分)

5、下面的句子出自我们初中“课标”要求必读的名著,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写出它的出处(名著名称)和这句话对给的启示。(4分)

⑴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⑵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选择第句,名著:;启示:

6、古诗文默写(每小题1分,共8分)

(1)江山代有才人出,。

(2)晴空一鹤排云上,。

(3)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4) 天时不如地利,。

(5) ,化作春泥更护花。

(6)杜甫《望岳》中表现作者的登临决心和豪迈壮志的诗句是:

“ , ”

⑺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

,。”来赞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

⑻写出古诗词中有关“月亮”的两个名句:

,。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做题。(2分)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7、用简洁的语言赏析画线句子。

(二)阅读甲乙两个有关“人物对话”的文言文段,做题。(16分)

(甲)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

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乙)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①立有间.②臣是以无请

..也

③达于汉阴

..④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

9、翻译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子。(4分)

甲:

乙:

10、(1)甲文刻画了蔡桓公什么样的形象?(2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2)乙文刻画人物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短文,做题。(40分)

躺在母亲身边 (王晓明)

①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电脑。

②母亲大多数的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是有时候也会试探着想跟我

说话。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说她又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了,说她年轻时

有多么健康,一个人能干多少活了。这时我总是很不耐烦。

③有一次,母亲突然探过身来凑近电脑说:“你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不累吗?”

④“聊天。”我不耐烦地说。

⑤“聊天?跟谁聊啊?”母亲又问。

⑥“一个外地的,不认识。”

⑦“不认识?”母亲好像很是不解,“那说什么呀?”

⑧“反正也无聊,随便说什么都行。”我说。

⑨“哦。”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

到床上。

⑩我又聊了一会儿,无意中转头看看母亲,她正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出神。我心

里突然一动。我名义上是在这里陪伴母亲,可除了能为她做点饭倒杯水外,还做了

什么?

⑾母亲是生我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多年来一直 A (倍受、备受)疾病的折

磨,近年又添上了许多老年病。也许因为母亲常年生病,她自己不在乎了,我们也

习以为常了,有时周末回家,也很少想着要主动帮她干点什么,总是她一个人里里

外外地干这干那。

⑿母亲这次犯病,就是累病的。她病了,不但得不到我们的同情,反而谁见了

她都会抱怨,都觉得她把自己累病了,害得我们也跟着受累。每当我们抱怨的时

候,母亲总是一声不吭,仿佛她真的做错了什么一样。

⒀我关掉电脑,给母亲倒上一杯水。还没等我说什么,母亲却说:“看电脑累

眼睛吧?快躺下闭着眼歇一歇。”

⒁我答应着,拉了一床被子就躺在母亲身边。我说:“妈,你给我说说你以前

的事,我看看能不能写篇文章。”

⒂母亲 B (惊喜、欢喜)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我静静地躺着,耐心地等着她说。

⒃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

⒄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

11、根据文意,选择括中恰当的词语填到A、B两处(4分) A: B:

12、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短语运用的妙处。(8分)

(1)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

.....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

(2)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搅——暖暖的

...。

13、阅读第②段画线的句子,说说其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及作用。(4分)

14、文章运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人物对话,试分析文章是如何运用语言描写刻画“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6分)

15、第⑩⑾两段运用了哪种叙述方法(叙述顺序)?试分析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6分)

16、结尾“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这句话该如何理解?(6分)

17、从小我们听着“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入睡;伴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声、《游子吟》的吟诵声长大。母亲,一个人世间最亲切的名字。她们用甘甜的乳汁滋养着子女成长,她们将生命热血全部奉献给她的孩子。如果,“中国母亲”这个伟大的群体能获得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特别奖,请你为她们写一段颁奖词。(6分)

“中国母亲”颁奖词:

四、作文(18分)

18.请以“山外有山”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①写出文章的思路和构思技巧大纲;②写出开头、结尾,要有文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